首页 > 文章中心 > 浪漫主义诗人

浪漫主义诗人

浪漫主义诗人

浪漫主义诗人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男性 女性 性别困惑 双性同体

受后现代主义文化批评的影响,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研究也呈现多元化的走向,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重新审视传统意义上英国六大“经典”浪漫主义诗人的也比比皆是,有相当大一部分抨击他们是父权意识形态的捍卫者。笔者认为这种说法过于偏激,有失公平。本文拟以法国女性主义对传统男/女二元对立解构的理念为出发点,纵观六位浪漫主义诗人的历史背景和他们的经典诗作,通过探索其矛盾的心理机制和性别困惑与理想,从而说明他们既是男权宗教话语的维护者,又是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的提倡者。

法国女性主义吸收了德里达的解构理论,反对男女对立的二元本质论。她们认为,根植于西方文化意识的二元对立,把男女分为主从的两个群体,认为女人是男人创造出来的,女人是男人的射体,是男人不可缺少的附属物,女人依附于男人并低于男人,这种男权意识形态又确立了一套对立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认为男性是积极的、统治一切的、理性的、强壮的、有保护能力的、果断的,女性是被动的、顺从的、胆怯害羞的、感情用事的、非理性的,软弱的。正是这种“女为男用”、“男女有别”的男性力比多(libido)机制使女性成为受男役、压迫的缺席者和缄默者,所以,她们主张消除性别差异,两性和平共处,达致一种无性别意识差异的乌托邦的文明世界。英国六大浪漫主义男性诗人,一方面置身于西方基督教父权性别神话中,强调其男性的“阳刚”之威力,霸权之地位,认为女性只不过是男性的射体,另一方面字里行间又透露出对女性的敬仰、崇拜和向往,蕴涵着浓郁的女性情结,通过女性来挖掘灵魂的原始意象,再现灵魂的统一性与连贯性,从而步入重寻阴阳交错、雌雄共存的的思维话语之旅。

美国当代女性主义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南西・高德楼(Nancy Chodorow)在《母爱的重现》(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1978)中描述了西方男权文化中理性与感性的二元对立,并指出把女性与感性联系起来的传统观念起源于传统的家庭结构(Alan Richardson,1988:13)。因为孩童的早期的前俄狄浦斯(pre-oedipal)经历是以母亲为中心,俄狄浦斯阶段鼓励女孩保持与母亲身份的认同而男孩拒绝母亲来迎合父亲,男孩、女孩发展了不同的亲属关系能力,女孩以体验他人的情感和经历来定义自我,男孩的自我定义则是对母亲的疏远、对女性的贬低和对女性气质的否定。这种根深蒂固的贬低女性的父权文化传统在英国奥古斯汀和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学里表现得极为盛行,居于这两个时期的浪漫主义男性诗人在强调性别理论二元对立的男性文化的同时,却有意无意地普遍渲染所谓的“女性”情感,然而,出于“大男人”的尊严,他们不能简单地把对情感的强烈感悟归属于男性,而是归咎于他们的母亲、妻子和姐妹,通过兼并女性情感来宣扬女性的特质。

浪漫主义诗人吸取女性特质的策略主要是对早期孩童时期对母亲身体的记忆和描写。布莱克在《由理生之书》(The Book of Urizen)中,把“女性体格”看成是由“血、奶和眼泪” (十八节第四行)构成的。作为母亲身体外在表现的奶和眼泪是浪漫主义男性诗人孩童时自我意识和情感形成的源泉。华兹华斯在自传体长诗《序曲》(The Prelude)中写到:

天赐幸运的婴儿,

吸允着母亲的乳汁,

在母亲的怀抱里甜然入睡,

灵魂吸允着母亲眼中情感!

在这神圣温馨的氛围中,

他感知到美德通过感官最广泛的交融

使客观外界事物生光辉、升华。

(引自M.H.Abrams,1986:235)

拜伦在《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Childe Harold Pilgrimage)中,像华兹华斯一样,把灵魂食粮与哺乳结合在一起:

滋养着幼小生命的溢满乳汁的胸脯,

那是我们心灵

吸入第一滴甘露的源泉。

(引自erome J.McGanan, 1980:Canto4,Line149-151)

母亲的乳汁是婴孩生命的源泉,母亲的情感是他们感知客观事物的力量,是他们灵魂升华的根源,是他们诗歌才能的起端:

因为情感已授予他力量,

这力量通过感官的发育

的确象唯一伟大心灵的

代表,与它所目睹的外物

紧相配合,既接受又创造,

进行创造。无疑地,这就是

我们人生的诗兴的开端,

(引自John Purkis,1970:145-146,Lines 256-262)

浪漫主义男性诗人大多都是幼年丧母,通过母亲的乳汁吸取母性温慈从而获得感知外界的力量多来自于母亲般的姐妹或恋人,华兹华斯在《序曲》里感激地呼唤他不在人世的妹妹:“我所有早年的温柔/都是从你那里吸入(Harold Bloom and Lionel Trilling,1973:197,lines213-214);拜伦在《写给奥古斯塔》(Stanzas To Augusta)一诗中,赞颂他同父异母的姐姐奥古斯塔:“你是我独一无二的星光”,“像天使明眸,将我守护”(四节)。浪漫主义男性诗人对女性特质的容入不仅局限于婴儿时期,而是他们一生不断的追逐。雪莱在《普洛斯宾之歌》(Song of Proserpine)中,把女性比喻为“大地母亲”,“从那不朽的胸脯,上帝、人和禽兽得到生命”(第四节)。

正是从他们执爱的女性那里,浪漫主义男性诗人达到了女性气质的温慈境界,从而获得感知外界的的力量:

他的灵魂升华到

情感的智慧之巅

他的温柔也不缺乏卑贱,

他的心会有哺乳母亲的温慈;

他的生命会充满:女性的柔软,

平凡的爱恋和娇弱的欲念,

温顺的爱好和最温柔的悯怜。

(引自Harold Bloom and LionelTrilling,1973:197,ines224

-230)

在浪漫主义诗人的眼里,充满想象力和创造能力的诗人应该有慈母的柔情和情怀,因情感是诗人对世界的感知和再现,用华兹华斯的话:诗歌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溢,是被情感加工过的思想过程的产物(汪培基,1981:31)。浪漫主义诗人就是通过对母性情感的兼并与吸收,使女性特质内在化,为外在的情景做出深沉的注解与诠释,创造了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华兹华斯的《水仙花》、《丁登寺》都是在与妹妹的交流中、启发下,对美好记忆的迸发和宣泄,诗中演绎并洋溢着女性情感,显现出女性艺术欣赏和诠释对诗人思维向度的影响。女性不仅在浪漫主义诗人的创作中起着无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他们人生不可缺少的伴侣和向导,拜伦的成长经历得益于女性,就像他笔下的唐璜,一个当初迷惘、哭泣、害羞的少年,一路惊险,最终成了一个风度翩翩的青年外交官,在这个过程中,女性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她们(朱丽亚、海盗的女儿海蒂、苏丹王后、卡萨琳女王等)既是唐璜生活的引路者,又是见证人。

男性诗人对女性的依赖、崇尚和仰慕,是对他们诗人男性神话的有力抨击,也说明了他们颇为矛盾的心理机制和女性观,正如拜伦宣称的:“尽管我对你们女人抱有偏见,……但是我认为世界上最坏的女人也会造就很有点名气的男人。她们都比我们好, 尽管有缺点,但这缺点是我们造成的。”(张建理,施晓伟,1991:70-71)其他的浪漫主义男性诗人和拜伦一样,他们既洞察和同情女性的苦难,对她们受到男性自我中心的歧视而被排挤到边缘的命运有一定的理解,同时对她们有深刻的偏见。处于这种矛盾心理挣扎中的男性诗人,在有意识维护男权秩序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投射出浓郁的女性情结,从而对两性对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意识、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提出质疑,试图打破男女两性之间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从根本上解放男性和女性,建立一个双性同体的自由王国。

综上所述,一直被崇为经典的英国六大浪漫主义诗人,为所处时代集体潜意识的影响,受当代使命的重托,为其时代宣扬父权制思想,但不知不觉间又肯定了女性情感,在艺术创造和自我人性完善过程中的不可缺失性,从而去寻找雌雄同体的理想人格。可能正是这种男女两种元素在他们身上的和谐共存,使他们的浪漫主义诗歌迸发出感人肺腑的魅力。

参考文献

1.Abrams,M. H.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1986.

2.Bloom,Harold.and Trilling,Lionel.Romantic Poetry and Prose [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3.McGanan,Jerome J. Lord Byron, The Complete Poetical Works.Oxford: Clarendon Press,1980.

4.Purkis,John. APrefacetoWordswort

h.London:Langman Group Ltd.1970.

5.Richardson, Alan. “Romanticism and the Colonization of the Feminine”, ed. Anneik Mellor, Romanticism and Feminism.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8.

6.The Critical Works of British Writers.Trans.Wang Peiji.Shanghai:The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1981.

7.The Preacher of the Hell--

浪漫主义诗人范文第2篇

关键词: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古典主义;继承

【中图分类号】:I【文献标识码】:A

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这一阶段,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这离不开古典主义文学的基础积淀,正因为有古典主义文学这一有力支柱,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才实现了继承与超越。古典主义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的根植土壤,其在主题思想与体裁、题材及技巧上都继承了古典主义文学的精髓部分,因而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与古典主义文学之间具有密切的继承关系。

一、主题思想和体裁的继承

主体性的体现、主观情感的表达、想象性思维的发挥,这些都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者所重视的三大元素,而这些元素通常都是凝聚成文本主题思想的关键部分,于是乎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作品其主题思想纷纷达到了一定的理性程度及文学高度,但这些都离不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在创作主题思想上对古典主义的充分继承。无论是一首浪漫主义的诗歌作品,还是一首古典主义的诗歌作品,其都是创作者心灵、情感与体验的表达,融入了创作者理性的主题思想,因而读者才能从诗歌作品中感受到其所特有的审美魅力。

如在浪漫主义诗歌作品《西风颂》中,浪漫主义诗人雪莱不仅在诗歌体裁上继承了古典主义,而且还将古典主义的理性创作思想运用在诗歌创作当中,于是乎这首浪漫主义的诗歌作品备受广大读者喜爱。在创作中,雪莱虽然继承了古典主义诗歌的十四行诗体裁,但是为了突出其诗歌中的理性主题思想,雪莱对十四行诗体裁进行了重新创造,具体表现在采用三行诗的结构形式,在诗歌创作中运用跨行诗与跨段诗的手法,还巧妙互换十四行诗与三连韵诗的位置。因而,《西风颂》这首浪漫主义的诗歌作品在体裁上就具有了一种恢宏的气势,当然要完成这样的创新,这与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具备理性的创作思想密不可分,因为只有诗人雪莱在诗歌创作中充分植入理性思想,这样才能驾驭整首诗歌在体裁上的重新创造,从而确保诗歌作品的浪漫独特性与主题思想内涵的深远性。

二、题材和技巧的继承

由于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主题内涵、主题意识的表达需要通过作品题材与内容才能得以被读者感知,因而英国浪漫主义作家在对作品的题材与内容选取上十分用心,这一点在古典主义文学创作中同样备受作家们的重视,所以足以表明了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在题材选取上对古典主义文学的继承性。当然,选取具有现实意义、针对性的题材与内容对于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家来说十分重要,但作家们借鉴与运用古典主义文学的创作技巧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将讽刺技巧、比喻技巧、幽默技巧等运用到浪漫主义诗歌作品当中,能够进一步升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文学意蕴,从而更好地传达浪漫主义文学作家的创作思想及情感。

在选取题材上,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家大多都会选择那些极具表明自身主题思想与主题意识的题材,包括社会中统治者的残暴一面,从而传递出作家们对社会的关注,对民众的文学关怀,对一切残酷、阴暗现实的辛辣批判。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布莱克、拜伦等,这些诗人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都具有古典主义的影子,在作品题材与技巧上借鉴及继承了古典主义;雪莱的《麦布女王》、布莱克的《经验之歌》、拜伦的《唐璜》等,这些优美的浪漫主义诗歌作品都传达了诗人们对黑暗社会与残暴统治者的批判,寄寓了诗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在济慈的诗歌《赫坡里昂》中,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则借用古典主义幽默写作技巧在诗歌中传达他对英国民众的文学性关怀。

结语:综上分析,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与古典主义文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我们知道不同时期的文学都是在相互继承与相互超越中实现发展的,对于古典主义文学与浪漫主义文学同样适应。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是建立在古典主义文学的基础上实现发展,浪漫主义文学作家对古典主义文学进行了充分的借鉴与继承,在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作家们对古典主义主题思想、体裁选用、题材选取、技巧运用的明显继承性。不可否认,古典主义文学对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力,正因为有着古典主义文学的积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在继承其精髓经验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实现超越,进而推动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不断完善及成熟。

【参考文献】

[1]王莎烈.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对古典主义的继承与超越[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1):84-86.

[2]田春,孙辉.论康德艺术观的古典主义倾向[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3(3):21-24.

作者简介:

浪漫主义诗人范文第3篇

早年作为“九叶”诗人之一的穆旦,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延承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风格,这种清新朴素的诗风与其对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大量翻译不无关系。作为诗人,他赞同艾青所提出的“诗的散文美”的主张,提倡缀取富有诗意的口头语言入诗,提炼诗歌语言的口语美,他曾经引用并赞同艾青如下意见:“语言在我们的脑际萦绕最久的,也还是那些朴素的口语……而当我们熟视了散文的不修饰的美,不经过脂粉的涂抹颜色,充满了生的气息的健康,它就肉体地诱惑了我们。”(1)这种对诗歌语言日常化、普通化的追求,无疑会让人想到华兹华斯对于浪漫主义诗歌语言形式创作革新的巨大贡献。华兹华斯在其1800年写的序言中提出:“我给这些诗定下的主要目的是:选择普通生活力的事件和情境,尽可能通篇都选用人们真正用的语言来叙述和描绘它们,同时又给它们以想象力的色泽,使得平常的东西能以不寻常的方式出现于心灵之前。”相比较于18世纪风行的华丽词藻而言,浪漫派诗歌是一次诗歌语言形式的改弦更张,以其简朴、直白打动读者,给人带来别样的审美享受。如果没有华兹华斯的努力,英诗的词汇将长时期被禁锢在新古典主义的华丽词藻和委婉词汇中。更重要的是,浪漫派的诗歌语言虽然好似日常语言,但其又不同于日常语言,这是因为在具体的语境中,普通语词也被赋予了不普通的内涵。

追随华兹华斯的脚步,穆旦也始终致力于用现代汉语的白话来表达诗意,被王佐良称作“中国新诗里最少用成语,套话的新颖的风格家。”(2)徐志摩在英国浪漫主义的影响之下,也尝试着革新文言文使用白话文来进行诗歌创作,写出了语言直白素朴但又意境深远的新诗,“成为黄遵宪发起的、胡适推动的‘诗界革命’后的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中期的中国诗坛的主将。”(3)

诗歌主题。在诗歌主题表达方面,中国浪漫主义主要是受西方19世纪以拜伦、雪莱为代表的包含着强烈抗争精神的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在强调自我表现,强调感情的自然流露的基础上,反抗阶级压迫,充满了革命的斗志。

《哀国难》是穆旦的一首充满爱国主义、表达革命精神的诗歌,诗中表现了深重的忧患和急切的心情。诗歌洋溢这呐喊的呼声,号召大家起来反抗统治阶级的压迫。诗歌以“坟墓”的意象来比喻当时社会的黑暗,而同样的比喻又可以从雪莱的那首洋溢着革命激情的《1819年的英国》中找到:

垂死的老王又疯又瞎,国家之耻!/孽子孽孙的公侯是世人的笑料,/……/宗教无耶稣,无上帝,有经而不看。/议会维护着历史上最残暴的法案——/把这些埋葬了,将有神灵跳出坟头,一身光芒,来照耀这暴风雨的时候!

诗人把当时的英国社会也比作了坟墓。而《哀国难》诗歌结尾处那冲出池塘飞上高空的几只水鸟,无疑是一种革命者的象征,这与《1819年的英国》结尾处那跳出坟头的神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是有着相同内涵的隐喻,同样都表达了一种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穆旦研究的创始者、他的朋友王佐良这样描述当时的穆旦:“雪莱式的浪漫派的诗,有着强烈的抒情气质,但也发泄着对现实的不满。”(4)

中国浪漫派诗人在歌咏爱情及表达生死观的主题上,也明显是受到了英国浪漫主义的影响。徐志摩对死亡的歌咏可以追溯到济慈生死观。济慈因为自己的身体状况,在实现其爱情的理想和诗歌创作事业理想之前就离开了人世,因此在其诗歌当中总是透着一种对可望而不可及事物的患得患失的彷徨心态。济慈的诗歌也总是歌颂死亡,似乎只有在死亡中才能找到永恒,才能实现其对理想爱情的渴望。济慈的《夜莺颂》和《灿烂的星》都体现了这样一种“比生命更博大的死,那就是永生。”(5)而徐志摩也因其曲折的爱情经历使他寻求一种死亡的解脱和永恒的平静。徐志摩追求一种单纯的浪漫的爱情,但这种爱情似乎总是可望而不可及。梁实秋在其《梁实秋散文:关于志摩》的书著中写到:“……就是这爱永远处于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步,永远存在于追求的状态中,永远被视为一种极圣洁高贵极虚无缥缈的东西……”(6)这样的评论不免让人想到济慈的《希腊古瓮颂》。

济慈的《希腊古瓮颂》所歌颂的希腊古瓮是一件上面刻有浮雕的艺术品。它既有瓮的圆形之美和大理石的洁白滑润,又有雕刻的图案之美和人物、情节的吸引力。(7)诗歌整个第二节都贯穿了一种新批评派所提出的一种悖论的语言结构:尽管行为者是静止的,但行动却一直在继续;歌曲不会停止;情人不能离开他的歌曲;而即将被亲吻的少女却永远不会被真正地吻到,她将保持这种不变的美。永处于追求状态的东西才是美,才是爱,这在诗歌的主题上给了徐志摩很好的启示。

想象之力。E·伯恩鲍姆(E.Bernbaum)在《浪漫主义运动入门》(第301~302页)辑录了浪漫主义定义的精当选例:与理性和真实感相对的想象(尼尔森);敏感的想象力异乎寻常的发达(黑尔福德);一种对于感情生活的突现,它受想象活动的激发与引导,反过来,又激发并引导想象活动(卡扎明)。如此多的概念都把浪漫主义与想象联系到了一起,可见想象在浪漫主义诗歌创作中起到了怎样非同凡响的作用。就连浪漫派诗人们,也都在创作背后的诗艺总结中强调了想象的伟大力量,他们高扬创造性想象的独特作用和魅力,突出想象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在浪漫主义时代,文学实际上已经是在变成“想象性”的同义词。

浪漫主义诗人赋予想象力于高于“事实”之上的特权有其产生的社会背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正是法国大革命的热情激昂高涨而后又被残酷压制的时期,而英国靠着18世纪奴隶贸易中和帝国主义的海上霸权所攫取的巨大利润,成为了世界第一工业资本主义强国,新的资产阶级体制无情地压榨工人的血汗。浪漫派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失望情怀直接导致了他们转而寻求通过想象产生的理想世界的真与美,在想象的世界里找寻精神的慰籍。创造性想象是诗化这个世界的手段。而且,个性的自由和情感的抒发成为时代的呼声。无独有偶,20世纪初期的中国也是一个新旧体制更换的革命年代,封建专制刚刚被,民主共和尚未成形。这种情况下的中国诗人们,就很容易走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道路,在想象中歌咏理想、抒怀,在自然中寻求慰藉,体现了西学东渐的中国新文流。

华兹华斯认为诗歌应以日常生活,特别是以乡村的田园生活为题材,用人们的日常语言而不用雕琢的诗的词汇来叙述或描写,同时在事件或情节上加上一种“想象”的光辉。华兹华斯提出关于创作的一条理论就是想象力的作用。他认为任何作家都必须能在外界的刺激停止消失的情况下,能通过想象这“内在的眼睛”(inward-eye)在脑海中重新见到激动人心的鲜明景象。(8)华兹华斯的《孤独的刈麦女》就是取材于普通的苏格兰田园生活,但是在诗人丰富想象力光辉的照耀下,平凡的题材蒙上了非凡的异彩:诗人将苏格兰少女在田间劳作时之所唱比作了夜莺与杜鹃的妙啼,这种类比不仅是赞美了少女的婉转歌喉,更将其比作了只有小鸟才会发出的自然之声,在孤独刈麦的少女俨然成为自然中和谐的一份子,给疲惫的旅人带来精神的鼓励与慰藉。而且,诗人也凭借少女的自然灵透的歌声,使其丰富的想象力驰骋到了边远的阿拉伯沙漠和赫伯利群岛,意境深远。

浪漫主义诗人们通过其丰富的想象力,在大自然中、在充满奇异的梦幻之旅中找寻逃避现实的良药。也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塑造大量的意象,以隐喻、象征等手法表达诗人对于理想的美好世界的向往。在浪漫主义美学中,想象被看作是艺术过程的中心,是创造性的变革力量。

蔡其矫的诗中也是洋溢着想象力所创造出的非凡生命力,普通的题材却绽放出美妙的意境。

以我观物:追求情感,崇尚自然。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第二版序言》(1800年)宣称“诗歌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情感论代表了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一个基本特征。在新古典主义者那里,诗歌是对客观世界的模仿,诗人所忠实的是自然对象;而在浪漫主义者那里,真正的诗歌并不描绘外部现实,而是抒发诗人的情感,诗人只需忠于自己的心灵和情感即可,诗歌被认为在本质上是一种情感的倾诉。但这种情感并非最初的原始情感,而是一种与想象相结合的事后在平静中回忆起的情感。浪漫主义是一次美学上的改弦更张,充分释放了个人的情感。浪漫主义诗歌是直抒胸臆的感情表达,从诗歌所表现的物我关系上,也即主客体关系上,是强调主体的。浪漫主义的抒情诗大都采用以我观物的视角来歌咏自然,体现了情寄自然的情怀。英国诗人几乎没有谁像华兹华斯、济慈那样热切地欣赏大自然,在对大自然的歌咏与赞美中,抒发了自己崇尚自然的热烈情感。

中国浪漫诗人受到了英国浪漫主义自然诗风的影响,在诗歌创作中采用的是以我观物的主客体审美关系方式,追求的是自己主观情感和主观态度的强烈外露,蔡其矫曾说:“胸中燃烧着混合血肉和灵魂的感情,才产生诗。真情是诗的最大支柱。”浪漫主义诗歌所强调的强烈情感也并非是极端的个人的情感,而是一种理智的掺杂各种因素的情感,也需要有客观对应物的意象来进行感情的表达。除了关于自然和想象作用的新观念外,还有两个因素培育了浪漫主义抒情诗:崇尚情感,追求自然。浪漫的情感总能在大自然中找到适当的意象,藉此抒发自己的情怀,不仅如此,无论是蔡其矫还是华兹华斯,都是歌颂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在自然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在华兹华斯一首叫做《我独自游荡入浮云》的抒情诗里,诗人描写的是在独自漫步湖边时突然看见一片水仙,在对水仙在风中摇曳、无羁无绊的姿态进行了生动的刻画后,点明了这样一幅自然美景带给心灵的鼓舞和安慰:

我凝视,凝视,但没有料到/这景象带给我多么丰富的酬报/现在,常常当我在睡椅上半卧,/情思空虚,心情低沉,/这些水仙花就在我的心灵的眼前闪烁,/慰我孤寂的心情/到我的心感到欢欣鼓舞/加入了水仙花们的欢舞。

这时诗人突然将湖畔一片普通的水仙花上升到一个不平常的高度,用他自己的想象作为照明,将想象的异彩投射在这片水仙花上,使它们涂染上非凡的神采,成了一种精神力量的化身。每当诗人在寂寞忧郁时,美丽的水仙都能够带给诗人无比的愉悦。在浪漫主义诗歌中,自然景物常常被赋予人的生命和情感,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水仙那生机盎然的姿态,代表了旺盛的生命力,因此能够给诗人以力量。

蔡其矫在其《看海》中,描述了波澜壮阔的大海给他带来的情感的震撼和心灵的提升:

每一次看到蓝色的大海,/我的感情都得到了更新,/好像太阳在落海浴洗后,/在更光明地向碧天上升。

浪漫主义诗人范文第4篇

【关键词】浪漫主义文学;雪莱;《西风颂》

1.引言

浪漫主义文学是指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以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为突出特征的文学思潮。在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取得了高度的成就,是继莎士比亚之后又一个文学高峰。共成长了风格各有所长的两代浪漫主义诗人。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是以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为代表的“湖畔派”诗人;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是以拜伦、雪莱、济慈为代表的革命斗士。新崛起的诗人把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推向更高峰,较之湖畔派诗人其作品更具有强烈的战斗意识和鲜明的政治立场。他们敢于正视现实,敢于批判社会的黑暗,因而充满反抗、战斗的激情,寄理想于未来,向往新的美好生活,常被称为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但无论是积极派还是消极派,其诗歌都表现出了浪漫主义文学的诸多特征,本文主要总结了在《西风颂》中所体现的三个基本特征。

2.浪漫主义文学特征在《西风颂》中的体现

2.1主观性与抒情性相结合

“浪漫主义的一个本质特征是偏重表现主观理想,抒发个人感情。”([1]P135)浪漫主义诗人往往把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的渴望以诗歌的形式得以抒发,多采用主观性与抒情性相结合的方式。如诗人雪莱,在一场暴风骤雨的自然景象的触发下,胸中炽热的革命激情难以抑制,即刻沸腾成慷慨激昂的颂歌――《西风颂》。

全诗共五节,每节由十四行诗组成。前三节重在描写西风的自然姿态,后两节重在直抒胸臆。无论是自然景物的描写还是诗人的直抒胸臆都渗透了诗人的主观意念和炽热的革命情怀。如在第一节中,诗人描写道:

“O wild West Wind, thou breath of Autumn's being,

Thou, from whose unseen presence the leaves dead

Are driven, like ghosts from an enchanter fleeing,”(第一节)

“哦,狂暴的西风,秋之生命的呼吸!

你无形,但枯死的落叶被你横扫,

有如鬼魅碰到了巫师,纷纷逃避”。(杨熙龄译)

诗人把“狂烈的西风”说成是“秋之生命的呼吸”,开篇就将西风赋予了生命的力量,明显带有诗人的主观认知,表面上是在歌颂西风的威力,实则表达了诗人对革命风暴的崇敬之情。再如最后一节,作为整首诗的高潮, 诗人的对西风的热烈情感的宣泄一发不可收拾,只要被赋予西风一样的精神,早已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所以诗人直接呐喊:

“Be thou, Spirit fierce,

My spirit! Be thou me, impetuous one! ”

“呵,但愿你给予我

狂暴的精神!奋勇者呵,让我们合一!”(杨熙龄译)

至此,读者已经无法分辨西风和诗人本身,仿佛他们本来就是合二为一、浑然一体的。这便是浪漫主义诗人将主观性与抒情性相结合的精妙之处。让读者在翻阅自然画面的同时感觉仿佛是在和诗人的灵魂进行对话。

2.2崇尚自然与托物言志相结合

浪漫主义文学的第二个基本特征表现在浪漫主义作家常把崇尚自然与托物言志相结合。浪漫主义作家接受了卢梭“回归自然”的口号([3]P356),崇拜大自然,把自然景物作为描写和歌颂的对象并借以抒发作者的理想与抱负。

在《西风颂》中的前三节,诗人几乎用了所有的笔墨来描写雷雨来临之际西风千变万化的自然姿态,为最后两节诗人的直抒胸臆做好铺垫。如在第一节中诗人写道:

“Thou, from whose unseen presence the leaves dead are driven, ”

“西风呵,是你以车驾把有翼的种子催送到

黑暗的冬床上,”(杨熙龄译)

面对西风摧枯拉朽之势,诗人借其勇猛的姿态表达了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和民主进步的社会理想。雪莱是一个热情洋溢的浪漫主义诗人,同时又是一个英勇无畏的革命斗士,所以《西风颂》也表达了雪莱献身革命的强烈愿望。又如在本诗的高潮部分,他无比真诚地祈求:

“ Make me thy lyre, even as the forest is:

What if my leaves are falling like its own! ”

“把我当作你的竖琴吧,有如树林:

尽管我的叶落了,那有什么关系!”(杨熙龄译)

可见,诗人的革命激情是如此的真挚,哪怕不惜牺牲自己也要和西风融为一体横扫腐朽的反动势力,即使像树林一样叶子落尽也没有关系,诗人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迎接“西风”,愿意用生命去召唤“春天”。不难看出,在《西风颂》中,诗人常常表现出大自然与心灵的交融,藉此抒发个人对大自然的礼赞及对美好社会的殷切期盼。体现了诗人崇尚自然并善于托物言志的浪漫主义特征。

2.3奇特的想象与夸张、象征等手法相结合

“从广义上说,诗歌可以被解释为想象的表露。”

(雪莱,《诗辩》)([2]P386)

浪漫主义诗人范文第5篇

【关键词】李白 积极浪漫主义诗风 社会原因

The rainbow of times

------Brief analysis of the social reason of the formation of Li Bai’s active romantic poem style

Li Zhiguo

【Abstract】The biggest character of the poems, written by Li Po, is the romanticism. It is not enough to know about the style just from his works, we should put him in the big social environment, the royal Tang Dynasty to analyze the forming reason off his romantic style. First, the flourishing sign in the society of Tang Dynasty is the base on which he got great achievement and the romantic style existed. Second, the culture achievement that Tang Dynasty has had is the pabulum that his romantic style has drawn. Third, that he is edified and affected by Confucianism, Taoistic idea and chivalrous idea has advanced the formation of his special style.

【Keywords】Li Bai Active romantic poem style Social reason

在中国文学浪漫主义诗歌创作队伍中,李白可谓是独树一帜。他是盛唐诗歌的杰出代表,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纵横驰骋、腾挪变幻,展现出一往无前的吸收与创造,也诠释出他一生中存在的思想矛盾――理想与现实,建功立业与隐逸求仙,对国家、人民的关切同情和对黑暗腐朽现实的痛恨等。于是,他开创了积极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可以说,李白的诗歌,其最大的特色就是浪漫主义。如果只从他的作品中去了解其风格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将李白放在盛唐这一大的社会环境中,来分析其浪漫主义诗风的形成原因。

首先,唐朝社会全面繁荣的盛唐气象是李白积极浪漫主义诗风存在和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

唐朝是我国封建时代最强盛的王朝,前有“贞观之治”后有“开元盛世”,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特定的时代孕育着特定的风气。政治上的开明、文化上的兼容并包性,使得大唐帝国逐步形成并孕育着一种乐观自信与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

李白就是生活在这个文化交流与交融的伟大时代。当时的文化氛围,正是他得以成长的沃土。他那追求理想、反抗权贵、要求自由的精神,个性张扬的气质,高亢豪迈的性格,雄奇飘逸的诗风,特别是他那吞吐天地、囊括寰宇的气势,无疑就是唐朝政治、经济全面繁荣昌盛在精神领域的真实反映。

其次,唐代已有的的文学成就是李白积极浪漫主义诗风汲取的营养。

盛唐文化以中国本土文化为母体,广纳域外精华而蔚为大观,这种广泛的文化空间和自由的文化氛围对盛唐诗人的心理和气质上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同时也促使了盛唐诗人对新生事物、气象的追求。

李白尊重传统,学习前人,又勇于创新,善于从多方面来学习并吸取精华,这不仅对他的诗歌的思想内容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他诗歌的语言风格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陈子昂扫荡齐梁诗风的文学改革对李白影响极大。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文学主张正是陈子昂文学革新的深化。所有这些已有文学成就李白都是兼收并包、广为接纳,并加以批判地继承,转化为自身积极浪漫主义诗风吸取不尽的给养。因而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修饰的诗里有一股与云天比高、与历史等量的豪气回荡着,反映出自身不肯苟同于世俗的高洁人格。

其三、李白所受儒、道、侠思想的熏陶与影响促进了他独特风格的最终形成。

李白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的信念,使他有“济苍生安黎元”的抱负。这种理想成为他一生追求目标的基石。但“穷则独善其身”思想不免与道家厌世的思想合流,游侠的思想又使他重诺轻物,轻视传统,追求一种个性的张扬,养成狂傲不拘、飘逸洒脱的气质和豪迈旷达的作风。李白也深受道家“无为”、“无用”的思想,厌世、孤傲的风格在李白身上可找到影子。这种道家思想影响又有着双重作用。积极的一面是狂放不羁、大胆追求、热切的寻求个人自由与解脱。消极影响是表现颓废避世的一面,一味地求山访道、喝酒取乐、脱离现实,将道家那种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消极因素代入到他的诗中,无形中消弱了他的浪漫主义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