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清明诗配画

清明诗配画

清明诗配画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诗配画;诗意;画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2-0095-04

Key Point of Poetry with Painting//LIANG Xiaoming

Abstract Poetry with painting is in the children’s art education in recent years, a new kind of comprehensive art, it’s prose writing is concise, catchy. Painting image is bright, straightforward, both to cooperate, bring out the best in each other, good instructive effect on

the children. Good poetry with painting works perfectly with poetic

and picturesque scene, verses reveal meaningful picture, the frame contains of deep feeling, is the so-called poetic. Poems have painting,

painting in poetry is the key point of poetry with painting art.

Key words poetry with painting; poetry; magnet

1 引言

诗配画是近几年在儿童艺术教育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综合性艺术,它集绘画的形象性与诗的文字于一体,意味隽永,令人陶醉。诗配画对儿童有良好的教益作用,不仅能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提高和的审美水平,加深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诗是语言的凝练、感情的升华,诗的思维是跳跃的,它和儿童的思维有些相似之处。诗朗读起来节奏明快、韵律优美、朗朗上口,可以锻炼儿童的语言能力,加深儿童对描绘事物的印象。画是要塑造形象的,形象比文字更直观、生动,更易于被儿童接受。在学习中,把诗和画结合起来,不仅用嘴巴读,用大脑想,还用眼睛看,可以全方位地培养儿童的认知能力,达到开发心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目的。

2 诗配画的渊源

中国古代的诗、书、画、印是不分家的,一件完整的中国画作品,往往是诗、书、画、印的综合艺术。其中,诗和画关系尤为密切,东晋的陶渊明、唐代的王维、宋代的坡等都是诗画名家。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题画诗脍炙人口,他的《画鹰》题诗描绘了鹰的神采飞动,气势非凡,呼之欲出,诗云:“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1]宋代诗人坡为惠崇的《春江小景》题

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2]

在诗画艺术发展过程中,逐渐由题画诗变成根据诗的意涵创作绘画作品。例如:明代唐寅《东篱赏菊图》就是根据陶渊明的诗《饮酒》而作[3],齐白石的水墨画“蛙声十里出山泉”是为老舍的诗句而创作,程十发为李白诗“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画松兰图[4],关山月、傅抱石为诗词《江山如此多娇》创作大型水墨画等。中国历史上这样的名家数不胜数,他们都是把诗情和画意完美结合的代表。今天,诗配画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课题,说明了中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艺术进行继承和发扬的信心和决心。

3 诗配画的要求

诗配画文字简洁、朗朗上口,形象鲜明、直观易懂,图文并茂、相得益彰,让人从感觉到知觉、从外到内、从形象到抽象都能够产生对诗的内容的深刻理解,甚至能够让思想驰骋在诗的境界中,达到物我两忘的地步。诗配画作品以主题突出、形象鲜明、表现手法独特、有创新精神为尚。

主题明确 主题是艺术作品的中心思想。但凡一件艺术品的创作,都是作者对生活中的某一事物有难以释怀的情感,想通过作品把这种感情和思想抒发出来,传递给别人。因此,每一件诗配画作品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或赞颂青春,或赞美爱情,或追忆童年、感受童心,或抒发对家乡、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等等。因为有了主题,形象才有了意义,有了生命,才焕发出思想的光辉。作品中的每一根线条、每一个文字都为主题服务。

在201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小学教师教育委员会年会上,举办了“马蒂斯杯”儿童诗文绘画比赛,获奖作品中,图1《妈妈,你只会做一道菜吗》(郭凯琪,包头师范学院)反映出儿童对周围世界充满爱心的情感。诗文写道:“前天吃晚饭时,我把鸡肉都挑出来了,爸爸叫我都吃掉,不许挑食,可是小鸡那么可爱,怎么可以吃掉它……”配画以鸡肉和各种蔬菜拟人化形象为主,长着胖脸蛋的鸡腿,眨着大眼睛的白菜,抿着嘴唇的洋葱等,反映出儿童眼中的各种事物都有生命、有性格、有情感,看见它们便产生怜爱之情,表现出儿童对生命的珍惜。

形象鲜明 形象指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态或姿态。诗配画作品总是通过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传达思想感情。形象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具象形象把观众的思维和具体事物联系在一起,产生亲切感;抽象形象拉开生活和艺术的距离,让观众的思维在理性和感性之间跳跃,引发因人而异的各种联想,获得对自然和社会甚至宇宙的真谛的认知和把握。因此,诗配画中的形象是丰富多彩的,鲜明的形象让人思维清晰、产生美感。

如图2《梦》(叶瑶洁,杭州师范大学)中,整个画面突出一个坐在被单上的小女孩,她披着长长的金发,两只手紧紧抓住一面铺开的黄色大被单,红红的脸蛋上透出些许不安,被单下是蔚蓝色的海水和游泳的鱼儿,背景是缀着星星的天幕:夜晚,小女孩在星星的陪伴下进入梦想,她梦见在蔚蓝的大海中自由翱翔……“姐姐,快醒醒。咦,是谁在叫我?我揉揉惺忪的睡眼,呀,又尿床了。”画面呈现的是生活中的小事,把尿床用被单覆盖下的蓝色海洋的形象来表现,变尴尬为诗意,生活原来是美丽的。

手法独特 诗配画的表现手法是丰富多样的,有手绘、粘贴画、剪纸、刺绣等,用到的工具多种多样,有彩色铅笔、油画棒、水彩、水粉、荧光笔、彩色卡纸、剪刀、针、线等,凡是现在能够见到的美术材料,都可以用来制作诗配画作品。不同的材质产生不同的肌理美感,营造不同的艺术风格,它是对创作者美术技能的考验,要求作者根据不同的材料设计不同的处理方法,最终达到各具特色的艺术效果。比如:水粉画要厚重,层次丰富;水彩画要透明轻快;粘贴画要构思巧妙,体现材质的自然美;剪纸要形象概括,黑白布局合理;等等。当然,诗配画不仅对绘画和手工技能有高水平的要求,还对文字的大小、形状、书写规范、在画面中的位置、间架结构、章法、气势都有要求,要达到诗、书、画和谐统一的完美效果。

如图3《小猴与小鸟》(陈孝娟,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整个画面用水粉色完成,色调统一,色彩艳丽,层次丰富,有一种水粉特有的厚度和绒毛肌理,尤其是最后的勾线使用金粉,在光线照射下,画面金光闪闪,焕发出迷人的神采。可见,艺术表现手法的精湛、独到,对于点明主题、渲染气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创新精神 在现代社会环境中,计算机的出现使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信息传播方式极大丰富,而人们学习的方式也发生重大变化,学习的速度越来越快,带动了人的眼界、思维、生活方式发生很大变化,对世界的认识也更深入、更完整,因而艺术的表现手法也越来越丰富。以前没有的工具材料不断出现,以前没有的表现手法不断被尝试、创新,人们的欣赏趣味也随之改变,求新、求异,不再奉传统艺术为至尊,而是推崇个性鲜明、有创新意识的佳作。如当前3D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被引起高度的重视,《阿凡达》《捉妖记》就是3D技术制作的电影艺术;在校园中,美术课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电脑绘画,如美图秀秀、光影魔术手、Photoshop、Flash等。

可以想象,在未来的美术教育中,网络技术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网上展览馆、网络艺术创作、网络互动等,都将成为艺术探究的课题。如图4《望远镜》(章吉隹,大庆师范学院)中,一位男孩手捧锄头把,用眼睛对准锄头把一端,正聚精会神地遥望远方,外面的世界有多大,未来将会发生什么变化,一切有待于去探索、去发现。

4 诗配画的关键

诗意与画境完美结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配画是诗意和画境相映成趣的艺术。诗意是诗人用一种艺术的方式,对于现实或想象的描述与自我感受的表达。在情感立场上,有歌颂的,也有批判的;在表达方式上,有委婉的,有直抒胸臆的。如《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委婉的倾诉,楚辞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率意的表达,李太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深情的倾诉,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淡淡的离愁,都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感情。

画境是画面或绘画中的意境。诗配画是借景抒情,情与景水融,意与境有机结合。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画意》中提到:“更如前人言:‘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哲人多谈此言,吾人所师。”[5]苏轼的《潇湘竹石图》通过描绘一簇天真自然的竹子,借景抒情,表达诗人洒脱、浪漫的情怀;倪云林的《六君子图》以树喻人,表达了画家对君子“正直特立”高风的崇尚;山人冷逸的花鸟画《鹭石图》,一只鸟,几块石头,几片叶子,画面笔简形赅,传递出“虚静”“玄远”“淡泊”“幽深”的意境。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古今艺术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它是一种心灵上的创造和沟通,是真实人性的艺术性展现。在诗配画作品中,诗句显现出隽永的画面,画面蕴含着脉脉的深情。在明代徐渭的《墨葡萄图》中,题写了“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置野藤中”的诗句[5],让人触景生情,画中的葡萄变成斑斑泪点,倾诉着画家的不平遭遇。

感情真挚――赤诚相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没有感情的诗配画作品是难以打动观众的。真挚的感情就是“真、善、美”的思想感情:它发自内心,真实而真诚,不是矫揉造作,不虚情假意;它符合社会进步的总趋势,扬善惩海表达对社会和人民的良好愿望,对自己和别人起到一定的鼓舞作用;它使人的心灵受到美的陶冶,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流传千古的咏物诗《咏鹅》中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鹅的突出特征,描写得自然、真切、传神。为什么这首诗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直到今天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呢?因为它充满作者对家乡和童年生活的真挚感情。

小时候的骆宾王住在义乌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骆家塘。每到春天,塘边柳丝飘拂,池水清澈见底,水上鹅儿成群,景色格外迷人。骆宾王常常和小伙伴到这里玩耍嬉戏,流连忘返,久而久之,鹅的生动形象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一群白鹅在池塘里嬉戏游玩,洁白的羽毛,红色的脚掌,绿色的池水,嘎嘎的欢叫……这是自然的美景,也是家园的快乐,骆宾王热爱家乡,深爱这些小精灵,对它们产生割舍不断的感情,也就自然而然地创作出这首意味隽永的诗歌。

造型手法熟练――举一反三 造型指塑造物体特有形象,也指创造出的物体形象。绘画艺术以线条、色彩、明暗、肌理等手法在平面上塑造形象,表达感情。有一定绘画基本功的人,造型手法熟练,表达流畅,无拘无束,没有任何限制,能够灵活地绘制出各种生动的形象。以描绘动物为例,他们不仅能够抓住动物的外形特征进行表现,而且能把握住动物的动作变化甚至心理活动,对动物进行拟人化的处理。这样一来,动物有了喜怒哀乐,和人的心灵产生共鸣,观众怎么能不被它打动呢?

诗配画作品中,造型能力尤为重要,因为文字是抽象的,需要细细品读才能明白它的意思,而绘画形象直接、鲜明,一目了然。因此,能不能在第一时间打动观众,主要看绘画的构图、色彩、线条等造型因素,可以运用变化多端的线条,可以运用鲜艳的色彩,还可以运用新颖的构图等,让观众产生视觉的震撼。总之,在画面前,你就是设计师,尽情发挥你的精湛技艺,让平面变得丰富而美丽,给观众营造一个广袤的艺术世界。如著名艺术家关山月和傅抱石为人民大会堂联合创作的山水画,左上方是北国的风光,白雪皑皑、气象万千;右下角是江南的秀丽山水,苍松翠柏;中间用云海衔接,画面右上方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亲为题句:“江山如此多娇。”没有奇特的构思、精炼的笔墨,怎么会产生意象丛生的艺术体验呢?

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活灵活现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生活的高度提炼和概括。有生活气息的作品,观众读来亲切、感人,容易发生共鸣。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艺术相形见绌,它是一切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6]

首先,选题要来自生活。生活是什么?生活是指人在自然界中的一切活动,如砍柴、吃饭、游泳、打球、走路等。细心的人会对生活进行体验、感悟、提炼、加工,并用艺术的形式去表现它。

其次,生活形象要有典型性。只有有生活体验的人,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才能真实感人,一朵花,一株草,一位老汉,等等,都应该呈现出各自的形、貌、色、质、性格等特征。

最后,表现生活要有时代气息。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以往有很大不同,手机、互联网等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古今、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使人们的胸怀更广阔。因此,诗配画作品应该反映当代的生活,体现出现代人的精神风貌。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诗配画的关键点在于诗意与画境的完美结合,体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优美意境。它要求创作者首先具有全面的艺术素养,诗、书、画、印皆有所长;其次应具备一颗关怀一切存在的宇宙心灵,对万物具有真切的情感关怀;最后能从现实生活的真实中提炼出诗意的精神世界,用艺术的手法表达出来。这不是短暂的时间内能够达到的。文化修养薄弱的作者往往只能满足某一方面的要求,绘画功夫深厚而诗文功底欠佳,或者相反。有时思如泉涌却无力表现,导致闪现在头脑中的灵感稍纵即逝,令人汗颜!这些情形反映在作品中就是诗画配合牵强,内容空洞,形象死板,手法生涩,效果粗劣,缺乏美感。要达到诗配画创作的佳境,需要持之以恒的修炼:多读、多看、多练,用心品味生活,在创作的道路上勇于探索、不断实践。

注:文中图片均来自全国教师教育协会小学教师教育委员2015年年会上举办的“马蒂斯杯”儿童诗文绘画比赛活动获奖作品展览,感谢主办单位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宝石.搜奇抉奥,笔补造化:杜甫画鹰解读[J].名作欣赏:鉴赏版,2006(4):69-72.

[2]王水照.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从苏轼《惠崇春江晓景》谈起[J].文学遗产,1981(2):76-80.

[3]罗洁.陶渊明图像研究[J].上海:上海大学,2011.

[4]王颖.中国古代文学松柏题材与意象研究[J].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清明诗配画范文第2篇

中国画是运用绢和宣纸作画,特别是生宣纸的渗性,更加发挥了特有的笔趣和墨彩。在用墨方面亦如用色,古有墨分五彩之经验,亦有惜墨如金的画风,自由挥洒,酣畅淋漓;用笔方面,使用毛笔的尖锥,讲求粗细、疾徐、顿挫、转折、方圆等无穷变化,奇妙的效果,以表现物体的质感;在敷色方面也有自己的讲究,所用颜料多为天然矿物质或动物外壳的粉末,耐风吹日晒,经久不变;意境方面追求自然、含蓄、深沉,朴素淡雅的画面配以中国书法,题诗落款,再押署印章,彰显出中国画的特点,“诗、书、画、印”的结合完美构成。

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融多种艺术为一体,相互辉映。其相互结合是中国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文人画家登上画坛后才具有的现象。当绘画还是工匠们的专职时,诗书画印是独立的。东汉至北朝,虽有蔡邑、顾恺之这样的文人画家,但并无诗书画印结合的作品。唐朝、五代的文人画家虽多,也没有诗书画印结合的实例。北宋后期,许多文人画家活跃画坛,如苏轼、文同、王晋卿、米芾等,倡导诗书画印结合,并且身体力行,为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奠定了基础。到元代迅速发展,诗书画印结合的艺术形式为画家们普遍采用,乃至明清两代,诗书画印结合的艺术形式日臻完美。以下笔者谈谈诗书画印如何在国画中的结合。

一、诗画结合

诗画结合包含着两层意义:一是画本身没有题款,但充满诗意,可谓诗画意境结合。二是画上题诗书款,诗画相配,相得益彰。诗画作为两门艺术,各有其长短。“画”表现事物比较直观、具体、真实,便于领略,但它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能选取瞬间静止状态。而“诗”则不同,它可以写事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发展变化,容量比较大。二者的结合,使静止的画面动起来,空间拉长,容量立刻膨胀开来。绘画史称唐代王维是诗画结合的创始人,他说自己是“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不能舍余习,偶被世人知。”苏轼说:“味摩诘(王维字)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是“词客”和“画师”合为一体的人。在坡的赞赏之下,王维被视作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代表人物。来源于/

诗画的结合,相互生辉,如宋朝马远的《雪图》,画的是雪后大地批上了银装,明月寥廓,万籁寂静,一行征鸿,几声橹响,上下呼应,蕴含着无限的诗情,可谓画中有诗。

画上题诗书款,还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幅精美的山水画或花鸟画,让人较难猜透作者的心思或想表达的意境,但通过画上的题诗书款,人们就易领会作者的意图。宋徽宗赵佶的绘画尤其是花鸟画作品,经常有御制诗题、款识、签押、印章。诗词一般题在属于精工富丽一路的画作上,如《芙蓉锦鸡图》轴,左下角秋菊一丛,稍上斜偃芙蓉一株,花鸟锦鸡依枝,回首仰望右上角翩翩戏飞的双蝶,顺着锦鸡的目光,导向右边空白处的诗题:“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翳。”全图开合有序,诗弥补了画未尽之意,画因诗更显圆满。这首诗题,实际上已巧妙地成了画面构图的一部分,从中可以见出赵佶对诗画合一的大胆尝试和显著成就。画上的题字和签名一般都是用他特有的“瘦金体”,秀劲的字体和工丽的画面,相映成趣。从而使北宋末年的绘画走向一个注重画外情韵的表现途径。转有的画中题诗书款,意在阐明画理,帮助读者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如元代画家倪瓒,为张以中画竹,画上题曰:以中每爱余画竹,余之竹,了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茂与疏,枝之斜与直哉!或涂抹久之,人视以为麻为芦,仆亦不能强辩为竹,真没奈览者何!(《清阁集》)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燮(郑板桥)为竹石画作题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来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其题诗书款更强调了画中意境,体现了画家的思想境界。

二、书画的结合

中国画的“书”(指书法)与“画”由于工具相同,操作时又有许多共同之处,所以二者早已结下不解之缘。书画的结合也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画家本人兼长书法,作画时常常以书入画;二是以书题诗写款在画面上,与画面构图协调。

书与画在某些方面是有相通之处,但二者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各有不可替代的某些特点。绘画是以塑造完美的造型艺术为主,充实画面内容为首任,书法则以其特有的风格,作为补充画面的不足之处,使一幅国画作品更加完美。来源于/

三、印的结合

印最初只是信物,北宋以前的画家作画很少押印,一般只押鉴定人、收藏家的印记,这些印记并非画面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至元代时期,水墨画占压倒优势,朱文印章已不仅仅是信物标记,而成为画家们作画时不可缺少的构图需求,并对画面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有的印文本身就有含意。如王冕在画上押署“文王子孙”印章,赵孟頫常在画上押署“赵氏子孙”印章。明清两代制印技术大发展,画家对押署印章部位、大小及印文内容和印章本身的艺术形式都很讲究。画家根据画面内容、风格的需要,押署形状大小不一的印章,使画面构图更加完整,更加提高了观赏价值。如文征明《清秋访友图》,系青绿山水图,画面以石绿、花青染树,以淡墨、花青、赭石晕染山峦,山涧水流清澈,在这古朴雅静的环境中,好友二人在岩石旁青草坪上赋诗闲聊,其中红衣白裳,格外显目,但以画面设色构图看,“万绿丛中一点红”有点孤立。画家在画面右角题款处押署“征明”一方朱印,使画面顿时生辉,与人物的红衣裳相互呼应。

清明诗配画范文第3篇

摘要:中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在世界美术领域里独树一帜,自成体系。中国画是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按照中国人的审美观点进行创作绘画而成的。传统的中国画不讲焦点透视、明暗光线,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

 

关键词:中国画、艺术形式美

中国画是运用绢和宣纸作画,特别是生宣纸的渗性,更加发挥了特有的笔趣和墨彩。在用墨方面亦如用色,古有墨分五彩之经验,亦有惜墨如金的画风,自由挥洒,酣畅淋漓;用笔方面,使用毛笔的尖锥,讲求粗细、疾徐、顿挫、转折、方圆等无穷变化,奇妙的效果,以表现物体的质感;在敷色方面也有自己的讲究,所用颜料多为天然矿物质或动物外壳的粉末,耐风吹日晒,经久不变;意境方面追求自然、含蓄、深沉,朴素淡雅的画面配以中国书法,题诗落款,再押署印章,彰显出中国画的特点,“诗、书、画、印”的结合完美构成。

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融多种艺术为一体,相互辉映。其相互结合是中国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文人画家登上画坛后才具有的现象。当绘画还是工匠们的专职时,诗书画印是独立的。东汉至北朝,虽有蔡邑、顾恺之这样的文人画家,但并无诗书画印结合的作品。唐朝、五代的文人画家虽多,也没有诗书画印结合的实例。北宋后期,许多文人画家活跃画坛,如苏轼、文同、王晋卿、米芾等,倡导诗书画印结合,并且身体力行,为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奠定了基础。到元代迅速发展,诗书画印结合的艺术形式为画家们普遍采用,乃至明清两代,诗书画印结合的艺术形式日臻完美。以下笔者谈谈诗书画印如何在国画中的结合。

一、诗画结合

诗画结合包含着两层意义:一是画本身没有题款,但充满诗意,可谓诗画意境结合;二是画上题诗书款,诗画相配,相得益彰。诗画作为两门艺术,各有其长短。“画”表现事物比较直观、具体、真实,便于领略,但它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能选取瞬间静止状态。而“诗”则不同,它可以写事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发展变化,容量比较大。二者的结合,使静止的画面动起来,空间拉长,容量立刻膨胀开来。绘画史称唐代王维是诗画结合的创始人,他说自己是“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不能舍余习,偶被世人知。”苏轼说:“味摩诘(王维字)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是“词客”和“画师”合为一体的人。在苏东坡的赞赏之下,王维被视作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代表人物。

五代两宋画家多数不在画上题诗书款,偶或有之,亦在石隙树缝间,以防损伤画面,破坏画面构图。李公麟善诗书,但画面极少题诗书款。唯苏东坡习惯用大行楷题款,或跋语三五行,书画一体。李唐、马远、李嵩、夏珪、梁楷诸名家在画上则无题诗,只有在边角不起眼处签署姓名年月而已。元代开始,每画必题诗书款,明清则更甚。故宋苏轼说:“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元人对诗画关系认识更深入一步,杨维桢云:“东坡以诗为有声画,画为无声诗,盖诗者心声,画者心画,二者同体也。纳山川草木之秀,描写于有声者,非画乎?览山川草木之秀,叙述之无声者,非诗乎?故能诗者必知画,由其道无二致也。”(《东维子集》卷十一)。

诗画的结合,相互生辉,如宋朝马远的《雪图》,画的是雪后大地批上了银装,明月寥廓,万籁寂静,一行征鸿,几声橹响,上下呼应,蕴含着无限的诗情,可谓画中有诗。如古人的咏雪诗:“轻轻压叠向风加,襟袖谁能认六葩。高岫人迷千尺布,平林天与一般花。横空络绎云遗屑,扑浪翩翻蝶寄槎。公子樽前流远思,不知何处客程赊。”这首诗把漫天大雪,雪后难行写得有声有色,用现实形象加以夸张地描写,诗歌可以得心应手,绘画却难以描绘。

画上题诗书款,还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幅精美的山水画或花鸟画,让人较难猜透作者的心思或想表达的意境,但通过画上的题诗书款,人们就易领会作者的意图。宋徽宗赵佶的绘画尤其是花鸟画作品,经常有御制诗题、款识、签押、印章。诗词一般题在属于精工富丽一路的画作上,如《芙蓉锦鸡图》轴,左下角秋菊一丛,稍上斜偃芙蓉一株,花鸟锦鸡依枝,回首仰望右上角翩翩戏飞的双蝶,顺着锦鸡的目光,导向右边空白处的诗题:“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翳。”全图开合有序,诗弥补了画未尽之意,画因诗更显圆满。这首诗题,实际上已巧妙地成了画面构图的一部分,从中可以见出赵佶对诗画合一的大胆尝试和显著成就。画上的题字和签名一般都是用他特有的“瘦金体”,秀劲的字体和工丽的画面,相映成趣。从而使北宋末年的绘画走向一个注重画外情韵的表现途径。

有的画中题诗书款,意在阐明画理,帮助读者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如元代画家倪瓒,为张以中画竹,画上题曰:以中每爱余画竹,余之竹,了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茂与疏,枝之斜与直哉!或涂抹久之,人视以为麻为芦,仆亦不能强辩为竹,真没奈览者何!(《清阁集》)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燮(郑板桥)为竹石画作题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来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其题诗书款更强调了画中意境,体现了画家的思想境界。

二、书画的结合

中国画的“书”(指书法)与“画”由于工具相同,操作时又有许多共同之处,所以二者早已结下不解之缘。书画的结合也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画家本人兼长书法,作画时常常以书入画;二是以书题诗写款在画面上,与画面构图协调。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首倡“书画同体”“用笔同法”,书画均起源于象形,“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故知书画异名而同体也”。他根据书画家用笔有共同之处,说明书画同法,后代的文人对张氏的理论,异口赞服。元代画家更强调画中的书法趣味,杨维桢说:“书与画一耳,士大夫工画必攻书,其画法必书法所在。”(《东维子集》卷十一)。

书与画在某些方面是有相通之处,但二者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各有不可替代的某些特点。绘画是以塑造完美的造型艺术为主,充实画面内容为首任,书法则以其特有的风格,作为补充画面的不足之处,使一幅国画作品更加完美。

三、印的结合

印最初只是信物,北宋以前的画家作画很少押印,一般只押鉴定人、收藏家的印记,这些印记并非画面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至元代时期,水墨画占压倒优势,朱文印章已不仅仅是信物标记,而成为画家们作画时不可缺少的构图需求,并对画面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有的印文本身就有含意。如王冕在画上押署“文王子孙”印章,赵孟頫常在画上押署“赵氏子孙”印章。明清两代制印技术大发展,画家对押署印章部位、大小及印文内容和印章本身的艺术形式都很讲究。画家根据画面内容、风格的需要,押署形状大小不一的印章,使画面构图更加完整,更加提高了观赏价值。如文征明《清秋访友图》,系青绿山水图,画面以石绿、花青染树,以淡墨、花青、赭石晕染山峦,山涧水流清澈,在这古朴雅静的环境中,好友二人在岩石旁青草坪上赋诗闲聊,其中红衣白裳,格外显目,但以画面设色构图看,“万绿丛中一点红”有点孤立。画家在画面右角题款处押署“征明”一方朱印,使画面顿时生辉,与人物的红衣裳相互呼应。

清明诗配画范文第4篇

特级教师李卫东指出:少年写诗有三重意义,一是促进阅读,二是有助于给思维、语言松绑,三是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可见,实际教学中的诗歌写作教学很重要也很必要。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借助文改诗、画配诗、课堂议诗、生活中作诗等途径,引领学生打开诗歌写作的天地,认识诗歌的知识,尝试诗歌写作的手法,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一、由文章炼诗

有一种观点认为,以诗译诗是学写诗歌的有效方式。当然这是就古代诗歌学习而言。笔者以为以诗译诗固然是一种较便捷的方式,但其弊端也是相当明显的。主要体现为以诗译诗往往会变成字句微调的文字游戏,不能将诗味、诗韵真正体现出来。更何况一首既成的诗篇,真的可以翻译吗?还不如仿写为妙。

由文章锤炼出诗歌,或针对诗文中的人和事以诗的形式表达观感,却是一种更为实效的方法。直接的文改诗,需要捕捉文本主要意象,领会其应有意境,理顺抒写层次,进而改文成诗。最后作成诗还要做必要的微调。

例如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的郭沫若《白鹭》一文极有诗意。课后布置学生将这篇散文改写为诗歌。有学生将其改为一首“诗经”体的诗。

白鹭悠悠/精巧适宜/雪白蓑毛/青脚铁喙

白鹭悠悠/和谐如画/静立水田/如嵌镜匣

白鹭悠悠/闲适怡然/清晨枝头/独守心安

白鹭悠悠/生命清澄/黄昏低飞/自然惠恩

白鹭悠悠/适彼乐土/巧盼成诗/如韵在骨

改诗依照原文的层次,由形象到意境、由外在到内里写出白鹭“一首韵在骨子里的诗”的形象。诗文对照,一方面能领会原文的内容、章法、主旨,另一方面也能让人对改诗爱不释手。

由诗文生发诗篇,需要捕捉感点,写出感想和感情来。如学完《马说》一文,建议学生根据文意写一首诗。有学生写道:“空怀千里志,僵卧棚下吁。可怜执策者,徒悲良骥无。”体不同而理相似,同时又带有习作作者自己的视角。

二、给画面配诗

初中生写诗往往会流于浅白,缺乏形象感。给画面配诗歌,既培养了学生意象捕捉能力,又引导学生往画面深处挖掘诗的意蕴。以下面图片为例,让学生看图悟诗,思考这样几个问题:图中有哪些形象?他们各自是什么情态特点?他们之间有没有内在关联?你想到了些什么?

半节课后学生再交流修改,最后定稿。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成稿的诗是没有配图的。这就充分证明了为美图配诗的优势所在。下面是其中一位学生的诗作:

风聒碎了绿潮/梦境流淌成河/花瓣在流动中透明/兔子紧张得不忍见/影子和影子/过往和向往/在指尖涟漪成真实/而青春变成笑痕漾开去/我清晰地听见它说/遇见你真是一场恍若隔世的梦

――徐佳敏《花美眷,水流年》

剥离了图画以后,意象具有了鲜明的象征色彩,或许这也正是画面深层次的意蕴吧。多次的画配诗演练,学生捕捉意象、营造意境的能力明显增强,换言之,想象力被唤醒并提高了。

三、在课堂议诗

没有交流的思考不能称之为成熟的思想。交流可以去伪存真,澄清问题和认知。在课堂上议一议什么是好诗,读一读、比一比,教师、学生往往都会有新的发现。例如让学生“说说心中的好诗标准”,除去常规的富有节奏感、音韵和谐、有意境之外,有学生会将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也作为标准。此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澄清,诗歌最重要的特征除了形象性、音乐性、抒情性之外还有跳跃性,而中国好诗最鲜明的特征是结构思路起、承、转、合的运用。读诗最好就读学生自己写的好诗和有问题的诗作。例如一位学生写停电之后的体验:

寂静极了/只听得见心灵的声音(起)/好像在诉说/好黑/好寂静(承)/可是/青春的眼睛却如此地清透/是心在发光/照亮了眼睛(转)/只可惜/心/看不见/也不知道(合)

寂静得只听到心声,紧承心声写内心在说什么,然后一转讲青春的心灵让眼睛发光发亮,最后与上文一合:少年青春自然、自发地闪亮,然而又不自觉地将自我蒙蔽起来。写诗最重要的就是这种“突转”与揭示的功夫。学生自己写时往往不自觉完成了,事实上其创作时思维确实经历了这样一个起承转合的过程。读同龄人的诗,赏其中的妙处,其影响力是无穷的。

课堂议诗还可以集中评议一些问题诗,在评议修改的过程中巩固学生对诗歌的一些认知。修改不必面面俱到,一首诗改动一个方面即可。例如:

⑴韵律。眼前的黑暗/带来无限恐惧/一丝亮光/带来温暖一片

只需将“无限恐惧”改为“恐惧无限”,就使原诗押上了韵。

⑵形象。他有力的双脚/带我走出困难

用“困难”一词,显得过于抽象,比如改为“翻过高山”就显得形象了。

⑶协调。

曾经/初识的地方/现在/仍飘洒着稚嫩/气息

曾经/欢笑的地方/现在/仍回响着/声音

曾经/分手的地方/现在/仍闪着泪滴/盈盈

诗歌以排比段落呈现与友人从相识到分别的过程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不过给人生涩不明之感。可以第三节为模型,改造一、二两节:

曾经/初识的地方/现在/仍萌动着稚嫩/轻轻

曾经/追逐的地方/现在/仍回响着欢笑/声声

曾经/分手的地方/现在/仍闪烁着泪滴/盈盈

四、为生活作诗

我们要鼓励学生将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发现、感悟以诗歌的形式写下来。我们发现,只要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写作,学生一定会逐渐向理想的状态靠拢。教师还可以随机设计一些比较特别的同题诗歌写作的作业。如笔者曾经布置学生以“夜晚”为话题写作诗歌。一位学生写上完晚自习回家途中看到家里亮起来的灯:

只要你的屋里有一盏灯亮着/她就会一直等下去/直到把你等待成/一盏/能照亮世界的/灯

――何天赐《等》

这是多么深刻的领悟啊。还一位学生写自己夜晚奋斗的思考和行动:

窗外的一弯明月/是暗夜的眸子/警惕地审视着这个世界/闪耀着慑人的寒光/窗内的那圈灯光/是暗夜的囚笼/里面关押着我小小的奢望/闪烁着惨淡的光芒/那银白的月光啊/是一张诱惑人心的网/网住了我那乱如麻的心/将我幽囚在这茫茫人流/掬一把冷水洗面/涤尽满目的疲累/暗夜中/传来了几声蛙鸣/我重又拄着笔在黑暗中行走

――凌敏《暗夜》

清明诗配画范文第5篇

师:课前让我们玩个游戏,看图片猜古诗。让我们现在走进古诗城堡,瞧,在每张扑克牌的背后藏着一幅画,看到画面,你想到哪一首古诗? 出示图片:《山行》、《绝句》、《池上》、《村居》等。

(一)诗词对比,体会特点

1.师:刚才我们回忆了高鼎的一首诗《村居》。(板书:村居)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词题目也叫《村居》。清平乐是词牌名。(板书:清平乐)

2.比较诗、词的不同体裁。

3.齐读题目。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这里的“村居”是什么意思?(乡村生活)

2.词人笔下的乡村生活是怎样一幅画卷呢?拿起书,大声读两遍,注意读准每个字音。 (学生自读)

一读:读准字音(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二读:读出词的节奏韵律(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听它的节奏,停顿。);三读:读出词的韵味,你一定听出这首词的节奏和停顿了吧。指名读,学生评价。

(三)细读品味,想象意境

1.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词也是一样,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板书:一幅画)

2.好一幅温馨祥和的画面啊。在这些人物中,你最喜欢谁?(板书:喜)读读相关的语句,小组里说说你的理由。

3.学生交流。

(1)最喜小儿无赖。看,这就是小儿,他会怎么卧?(学生想象)一个“卧”字我们就想到有许多姿势,有侧卧、仰卧、俯卧,不管怎样,肯定是小儿最舒服的姿势,你们再看他的小脚丫,在来回的晃来晃去,真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词中用一个词来形容他的,哪个词?(无赖)你知道无赖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吗?(这里的“无赖”是顽皮、可爱的意思)多么可爱的小儿呀,你能读好吗?指名读、齐读。

(2)大儿锄豆溪东。除了最“喜”的小儿,还喜欢谁?(大儿)(出示:“大儿锄豆溪东”)这里锄豆是什么意思?(在豆田里锄草)如果你是大儿,此时你会想些什么?

(3)二儿正织鸡笼。中儿又在干吗呢?(出示画面:中儿正织鸡笼)(板书:织笼)多幸福的一家子呀!能不令人欢喜吗?谁来读读词的下篇,不仅要读出喜欢,还要读出大儿子和二儿子的勤劳、小儿子的活泼。(学生人情入境地吟诵)

(4)醉里吴音相媚好。过渡:那老两口在干啥呢?(出示画面)他们俩在干什么?

出示: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理解“吴音”、“相媚好”。看到这样的场面你有什么感觉?能用一个字说说你的感觉吗?(醉)为什么而醉?

学生交流:你瞧,这一家人和和美美,其乐融融,与清新自然的乡村美景构成了一幅和谐、祥和的乡村画面。

古人写词原是为配乐而唱,一首词就是一首歌,(板书:一首歌)咱们一起跟着优美的音乐来唱一唱。(师配乐《明月几时有》唱词)

二、教学反思

1.诗中有画

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一开始就设计了古诗城堡环节,将画面藏在扑克背后,点击白板出示相关的图片,让孩子看图猜古诗,大大调动了学生对本课的关注兴趣,后面的词的学习、师生互动埋下了伏笔。古诗的语言极为精炼,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古诗,儿童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只会是笼统的、模糊的。所以我通过白板出示隐藏的画面,一点一点的丰富画面,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通过语言,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意境之美。

2.画中有情

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教学时,我尝试引导学生从字词的理解以及再现诗的画面入手,运用白板的即时批注功能,根据学生的回答即时批注,帮助学生体会词表达的意境;“由曲引情”——诗与曲,自古以来就是相互依存的姊妹艺术。使用了白板中的音频播放工具,在恰当的时机给学生的朗读配乐。使古诗词的诵读更有韵味,更有意境,使课堂更加生动。学生配乐而唱,此刻,学生伴随着柔美的音乐,浮想联翩……一幅悠闲自在的农家生活图,顿时呈现在学生眼前。

3.读中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