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巴金随想录

巴金随想录

巴金随想录范文第1篇

回家以后,我与同样敬仰巴金的母亲轮流看完了这部反思大篇,为书中尖锐鞭挞“”、严厉解剖自己的思想勇气深深震撼;一个由衷的愿望从心头升起:我要为老人家写一副传颂后世的对联!

1991年,我将自行编辑的三十七篇《随想录》集粹目录送巴金过目,老人家一边认真看,一边赞许说:“嗯!这些文章都选得不错,确实是我写的重点!”得到巴老的首肯,我格外高兴,以后每隔一两个月就去武康路巴金寓所看望他。

巴金是文学泰斗,思想巨匠,平日生活中却不胜健谈,更多爱听我“叙说时事”。我知道老人家关注时局,心忧天下,每次探望前便做足功课,将媒体不公开披露的有关要闻编成提纲向他细述,常常“互动”到心领神会,共同微笑;渐渐地,我触摸到老人家一颗爱民如子、忧国忧民的博大爱心。

1992年华东地区闹水灾,巴金用颤抖的手签名义卖他的《随想录》筹集灾款;1993年到他去世,他向“希望工程”、“红十字会”、国内外各项灾害捐款数十次,款项数百万;而在中国作协,他在相当长时间内是一位不领工资的作家和主席,他很早坦言:作为人民的作家,应该扎根人民,面向人民;当国家困难时,他一次次慷慨解囊……

与此相反,他的个人生活惊人简朴。在我的记忆中,他经常穿的衣服就是一两件普通的上装和外套,吃的饭菜就是一个馒头、一碗米粥、两片咸蛋和一碗四川豆豉;若非亲眼所见,真难想象这样简单的素食,竟供养着一颗如此伟大的心脏。

1994年巴金九十诞辰,我写下酝酿已久的七言诗《赞巴金》,前面四句是:“九十完成《随想录》,一生写下是非篇,高瞻远瞩看世界,深入浅出剖心肝……”

1995年11月25日,我将以上诗句提炼成一副七言对联,也是我生平第一副嵌名对联送给巴金:

巴山蜀水育方寸

金笔巨书照玉寰

巴金随想录范文第2篇

一、卢梭对巴金的影响

卢梭是对巴金影响最早的法国作家。巴金自称:“《忏悔录》的作者卢梭是教我讲真话的启蒙老师。”在《(探索集)后记》中巴金提到:“从《忏悔录》的作者那里,我学到诚实,不讲假话。”并多次表示他为人与为文的第一位老师是卢梭。在留法期间,他经常到卢梭的铜像前瞻仰这位启蒙思想家,向他述说自己的心声,汲取力量。卢梭是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和作家,是反封建和倡导个性解放的先驱,认为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一生著作颇多,有《忏悔录》、《新爱洛绮斯》、《爱弥儿》、《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论科学和艺术》、《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等。他在作品中大胆评判封建专制,提倡民主自由。小说《新爱洛绮斯》表达了他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及封建家长包办婚姻制度,渴望自然真实的感情的愿望。@一愿望在巴金的作品中也有体现。此外,《忏悔录》具有强烈的忏悔意识,这是作家卢梭诚实态度的表现,在其中,他明确宣告了自己的写作态度:“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着这本书走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果敢地大声说:请看,这就是我所做过的,就是我所想过的,我当时就是那样的人。不论善和恶,我都同样坦率地写了出来。”这种坦荡磊落的胸怀和毫无保留的精神给巴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会了巴金讲自己心里的话,讲自己相信的话,讲自己思考过的话,通俗而言就是讲真话,这成为巴金为人为文的追求,也是巴金文学创作最基本的信条,这就促使巴金在20世纪六七十年下了《随想录》,被誉为中国的忏悔录,“具有强烈的忏悔意识,通过老作家真诚的忏悔,来救赎人们的灵魂。”此外,巴金的世界观也深受卢梭影响。卢梭是巴金心目中的精神导师,是他的力量源泉。

二、左拉对巴金的影响

在众多的法国文学家中,左拉对巴金创作的影响也较为深刻。他为德雷福斯冤案的斗争精神深深打动了巴金,一句J’accuse(我控诉)经常萦绕在巴金耳边,使巴金看到作家的道德力量和崇高的天职。巴金崇拜左拉这位自然主义大师,是因为他有着敢于控诉的大无畏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巴金敢于向一个垂死的制度控诉。巴金的作品《家》,控诉的就是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为无名的青年牺牲者喊冤,将失掉青春的青年人从垂死制度恶魔般的爪牙下解救出来。巴金阅读过左拉的很多小说,包括收集二十部长篇小说的《卢贡-马卡尔家族》和描写矿工命运的《萌芽》,并坦言说左拉的小说抓住了他的心,小说中繁多的人物都活在他的眼前,并且激起了他创作的欲望。他对《萌芽》表现矿工苦难的主题很有感触,同左拉一样对矿工充满同情。所以,巴金就仿效其创作了《萌芽》和《砂丁》,后改名为《雪》,揭露了矿工的苦难和垂死的制度。巴金从左拉那里汲取了向黑暗与不公进行抗争的力量,将左拉的名言“我控诉”作为其创作的一个动机,可见左拉对其思想的影响。

三、罗曼・罗兰对巴金的影响

罗曼・罗兰的人道主义、英雄主义、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对人类命运的同情和抗争也同样影响着巴金。巴金喜欢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和《巨人三传》。约翰・克里斯朵夫的斗争精神令巴金印象深刻,此外《贝多芬传》中的贝多芬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也激起了巴金对生活的信心,使他摆脱了忧郁和死亡的幻影,促使他要以生命征服一切。他在《总序》中写到:“生活并不是悲剧,它是一场‘搏斗’。我们生活来做什么?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有这生命?罗曼・罗兰的回答是‘为的是来征服它’。我认为他说得不错。”罗曼・罗兰作品中搏斗不息和征服命运的精神对巴金影响重大,使他一生都顽强不屈。

四、结语

巴金随想录范文第3篇

《五柳先生传》: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自传文,在文中表明其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自我,表现了卓然不群的高尚品格,透露出强烈的人格个性之美。

《彭德怀自述》:是根据1959年庐山会议后彭德怀备受错误批判时,所亲手写下的自传材料而编纂而成的。再显了在那个干戈四起、枭雄辈出的年代,彭德怀的一腔爱国热血、超人的毅力、卓越的军事天赋。

《随想录》:是一本现代杂文,作者是巴金,巴金在晚年写下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高峰。

巴金随想录范文第4篇

在十月十七日的那天晚上,新闻联播的开幕曲刚刚响起的时候,有一位文学巨匠倒在了上海,他就是巴金——我最崇敬的人。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1904年11月25日生于成都一个旧式的大家庭中。1920年秋巴金进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读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大量阅读西方文学和社会科学着作,尤其受到社会主义思潮中无政府共产主义理论的影响。1921年与朋友一起参与半月社和均社等社会团体的工作,1922年开始发表诗歌创作。1923年4月离开成都,到上海、南京等地,并在东南大学附中读完中学。1925年与朋友组织民众社,办《民众》半月刊,并从事无政府主义的理论探索和社会运动。

1927年巴金赴法国巴黎求学,这期间积极参与营救被美国政府陷害的意大利工人领袖萨坷、凡宰特的国际性活动,并受其影响写作了中篇小说《灭亡》,歌颂为理想而献身的革命青年。1929年回国后,因无政府主义运动已经失败,将绝望与愤怒的心情寄托于文学虚构。所创作的小说有两大主题:一是探索青年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道路,代表作有《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二是揭露封建家庭制度的弊害,以影射社会专制制度的罪恶,代表作有《春天里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热烈、真诚,文字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我从小就喜欢巴金爷爷的作品,什么《憩园》、《第四病室》、《寒夜》不知读了多少遍,《随想录》(包括《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中的《真话集》更是爱不释手。使我感觉到巴金不像一个6旬老头,而像一个年轻的思想家,我真想读完他所有的作品,真想与他见见面,握握手。可是,在那新闻联播的开幕曲刚刚响起的时候,他走了,就这样走了,悄然无息,留给我的只有懊悔与愤怒。为什么,为什么,您走得那么快,走得那样早,你走的时候,可曾知道,在一栋你闻所未闻的小楼里,有一个小孩儿在想着你,期盼着你,他愁眉苦脸的等待着你给他新春的礼物,只是见一面而已,您都不肯,而是甩下他走了,那个小孩不怪你,他只是祝你——一路走好。

巴金随想录范文第5篇

两天后,我去上海作协。当秘书长臧建民老师和我一样,为宋思衡的演出所激动,当我说到钢琴家有通过多媒体音乐会推广古典音乐的意愿时,他提议,请宋思衡创作,为作家协会做个巴金专题行不行?宋思衡平时爱看书,文学修养不错,得知了我们这个想法以后,他说行啊,巴金一生命运跌宕起伏,学贯中西,早年作品三部曲激情,晚年随想录悲愤,都有合适的古典音乐可以表达。

臧老师、宋思衡、我和巴金故居负责人周立民、古典音乐评论家林达五个人第一次坐下来讨论音乐会的创意设计走向,大家很兴奋,周立民提议,这场音乐会可以叫《“乐读”巴金》,意思是宋思衡用音乐来带领大家解读巴金的人生,来阅读巴老的著作。臧老师说,这个形式如果效果好,今后我们可以继续“乐读”其他优秀作家,这样清新的当代的艺术形式一定会受到更多年轻读者的欢迎。

留法多媒体艺术家李竞菲是宋思衡多媒体音乐工作室成员,也是“寻找村上春树”的多媒体创作者。我们一起去新修建开放不久的巴金故居参观,这两位80后艺术家亲身体验了巴老生活与工作的场所,对巴金先生的文学成就、艺术修养、为人处世都有了进一步了解,加上研读巴金著作,几经讨论拿出了音乐会整体框架。

虽然宋思衡已经尝试过文学、音乐与多媒体跨界,但是巴金题材与村上题材有很大的不同。村上本人就是古典音乐发烧友,他的小说中写到很多音乐家以及古典音乐曲目,很多故事情节与音乐有关。而巴金所处的时代不同,作品内容也相对更加沉重,很难找到直接的合适的音乐通道解读他的小说。

文艺创作都是困难而痛苦的,几番讨论几番磨合,宋思衡最后决定音乐会主干共分三节,对应巴老名著,为《家》、《春》、《秋》,开场以拉赫玛尼诺夫练声曲为引子,钢琴声平缓而坚定,是一种怀念故人的调子。多媒体画面呈现出来的是黑白木刻版画风格,长镜头拉出。

之后三章全部采用肖邦的音乐。第一节《家》是三首肖邦著名的前奏曲之20,之8,之18。《家》中反映封建社会旧家族令人窒息的气氛,年轻人思想斗争与苦闷、觉醒,家的悲剧和青年愤而出走;第二节《春》所选用的肖邦作品明快柔和浪漫多了,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波兰舞曲,前奏曲3表现出大自然春天的鸟语花香,也是挣脱束缚后,“在寂静与柔和中惆怅着”;第三节《秋》表现可怕的“”十年,以巴老为代表的一代知识分子命运与自省。很好地表现出巴老晚年代表作《随想录》所传达出的反思与救赎主题、曲目选用了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和第四钢琴叙事曲。

相关期刊更多

巴金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泉州市委宣传部

上海文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市作家协会

芳草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