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巴金的家

巴金的家

巴金的家范文第1篇

  巴金的《家》读后感范文

  那是一个新旧交替的年代,在巴金的《家》中,我们看到了那个动荡的年代,一个封建的绅士之家,新旧两代人的对立与矛盾,也看到了那个家庭由盛至衰的悲哀。

  这本书用一个家庭表现了那个时的社会。觉慧是进步的新青年,他甘愿做一个旧礼教的叛徒。而大哥这是新旧对立中选择向旧势力妥协的悲剧。高老太爷则是活生生的旧礼教的代表,这个家,注定破碎。

  在这个封建的旧家庭大哥觉新是一个读来让我最遗憾和悲剧的角色,开始读他我觉得他太过软弱逆来顺受,他不能够为自己的爱情反抗一次,他不敢和爷爷说一句不可以,他埋葬了自己的青春换了一个自己不爱的人,换了一段自己不爱的生活。可是这就只是他一个人错吗?

  不过,读到后来我更觉得是觉新身在那个时代的生不由己,是父亲的离世,妹妹的离世,是父母之言媒妁之约的落后,断送了他和梅的爱情,也是那个错误的时代又一次让他的妻子再一次离他而去。他年纪轻轻为了家庭,放弃了学业,放弃了一切的青春理想,可是他又换来了什么呢?是他在一次次痛苦的挣扎中的麻痹自己;是弟弟眼中没有自我的人;是在看着大家庭中的明争暗斗,自己默默承受着一切……可是这一切值吗?

  觉新有太多的生不由己,可是为什么?他不能在为自己的青春再反抗一把呢?他是没有坚持的心,然而他的弟弟觉慧有,他受新思想的影响,他年轻有热血有冲劲!他选择用自己来对着家庭和社会反抗,他学着自我。

  可是,觉新的青春似乎被埋藏起来了,可是他支持着觉慧,他让觉慧去追寻新的人生,离开那个破碎的家。或许那也是他心中所想吧,他送别觉慧时一直朝着他走的方向长久地站立招手。我想那一刻即便有不舍,更多的是一种祝福吧。终于有人不必像他那样活着,可以去追求新的自我,觉慧或许会是他内心的寄托,代表他去实现梦想,挣脱着封建的束缚。

  在青春时的觉新应该和觉慧拥有一样的想法吧,可是他没法实现了。青春多好啊,可以去追求,可以热血,可以充满对新生活和人生的热爱。如今的我们有多好啊,没有封建的枷锁,我们可以自己书写明媚青春,用青春的热火去为人生轰轰轰烈烈的过一次,可以去追求自己想过的人生,我们享受着青春。然而,觉新的青春之火,早已熄灭了吗?我想答案否定。

  虽然他的环境使他忘记了自己的青春,但他的心里终究燃烧着青春之火。

  多年之后,我们会褪去青春,但是要让自己的青春之火燃烧在内心的原野上。

  巴金的《家》读后感范文

  看了巴金老先生写的激流三部曲之一《家》,心里有很多感想。

  《家》一书是写在中国社会剧烈大变革时期一代青年走过的历程。觉新、觉民、觉慧三弟兄代表了三种不同的性格,他们出身在四世同堂,黑洞洞的大家族公馆中。因为性格的不同所走的人生道路也就完全不同。

  觉慧应该是巴金老先生笔下具有一个代表性的新青年的一个典型人物,他有着新思想,看到了社会的弊端,他反对旧礼教。同时,他也很幼稚。但是,他敢于反抗,并且最终冲出了那个封建礼教的大家庭的束缚,乘着不停东流的绿水走入了他向往的新生活。 巴金老先生笔下的《家》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而《家》的那些子弟们正代表了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例如:高家中专横、衰老、腐朽的最高统治者高老太爷。他代表的正是政府机构中XX、贪婪的官员。社会中也有像腐化堕落的败家子五老爷克定的青少年,他们整日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他们由于承受不了社会各方面的压力自甘堕落。《家》这部作品从思想内容上,对摧残人的青春、生命的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愤怒的控诉,对那些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下受苦、挣扎最后作了牺牲品的人们寄予了无限的同情,对那些为争取自由的生活而奋斗的人们进行了大力的歌颂。

  巴金的《家》读后感范文

  《家》,巴金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生动地展示了青年一代的觉醒忽然封建势力的没落,是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觉新是这部小说里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人物。由于他处在长房长孙的位置,因此,为维护这个四世界同堂大家庭的“和睦相处“,他凡事都采取“不抵抗主义“。他与他的梅表妹有一段美好的恋情,但是在这个封建大家庭里,婚姻大事是不由得他们作主的。他的父亲为他做了亲,他没有反抗,有的只是默默地接受父亲为他安排的一切。虽然他的内心十分痛苦,但他不敢说一个“不“字。而后他与妻子瑞钰成了亲。祖父死后,陈姨太以“血光之灾“为由,不许瑞钰在家生孩子,叫觉新送她到城外去。这事对觉新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但他还是接受了,结果封建迷信吞噬了她的生命。而在这之前,他的梅表妹也因为他,郁郁寡欢而死。然而对于这一切悲剧的发生,他无力反抗,甘愿继续痛苦地过着“旧式“的生活。

  小说中的另一个典型角色觉慧,觉新的弟弟,却有着与他哥哥完全不同的性格。小说典型地塑造了觉慧这个大胆幼稚的叛逆者的人物形象。他积极参加了学生联合会组织的的反帝反封建活动,猛烈抨击封建家庭。在婚姻问题上,他敢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毅然和丫头鸣凤相爱。对于长辈们装神弄鬼等迷信行为,他也敢于大胆反抗。最后,他义无返顾地走出了家庭。

巴金的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巴金 小说 《家》 赏析

巴金先生说“青春是美丽的东西,那么就让它作为我的鼓舞的源泉吧。”毋庸置疑,青春是美好的,它应该被享用、被珍视、被舞动。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以偿的享受自己的青春。

《家》便是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个青春生命在封建大家庭残酷现实层层重压下的舞动,他们有的最终成功摆脱重压,舞动出自己的精彩,但更多的却是凋零罢了。《家》这部以爱情为主线,展示高家这一封建家族盛极而衰的巨作让我既觉得可恨,又觉得可惜,既感觉绝望亦充满希望。我为表面无能懦弱,实是充满苦衷的觉新感到痛心;我为充满个性,敢于抗争的觉慧感到欣慰与敬佩;我为命运多折,年轻早逝的梅芬感到惋惜;我为从不被当做“人”看待,无力左右自己命运最终自杀的鸣凤感到不平;我亦为温柔贤惠,落落大方却因难产而死,也成为牺牲品的瑞珏感到伤心。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如此多的灿烂鲜活的青春生命饱受摧残,凄惨凋零,毋庸置疑,高老太爷对此难辞其咎,但同时,更可恶的便是高老太爷背后的封建家长制和旧礼教:“小说中的高老太爷本身并不多么可恶,可恶的是人人都已经本能地接受并沉淫其中的旧礼教和家长制。”《家》中对高老太爷最初的描写来自于觉慧对老太爷的视角,他给我的印象便是一个相貌庄严,受人敬畏但同时也身体虚弱的老人形象。高老太爷是整个高公馆的最高统治者,他是这个封建大家庭的独裁者,他对自己在这个家庭的至高无上的权力深信不疑。高老太爷在《家》中便是封建势力的代表者,是他或直接或间接的制造了《家》中的一系列惨剧:在高老太爷思想中,他坚信子女婚姻必须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直接间接的导致长孙觉新不能够和其心爱的梅芬成婚,使梅芬悔恨终生,含恨而亡;他执意要与冯乐山联姻,强行为觉民配婚,亦不事先征求觉民的意见,导致觉民不得不以失踪为名来逃婚;他把鸣凤许配给冯乐山,还满以为这是一个下人的荣耀之事,致使鸣凤跳河自尽,也让觉慧彻底对这个家感到了失望;而甚至在他死后还因那种种的封建迷信,让瑞珏不得不搬到城外,最终难产而亡。而高老太爷对这个家的控制可并不只体现在对子女的婚配问题上,他控制着这个家的方方面面,譬如他强迫觉新到商业公司上班,禁止觉慧参与反对军阀势力的抗争活动,在大庭广众之下痛打克安等,似乎他在《家》中的每一举动都充满着封建腐朽的气息,代表着中国几千年来封建家长制和旧礼教。但是同时,在《家》中我也看到了高老太爷的一些开明之处――毕竟他还是读过书,有见识,他不仅是等同于那些愚昧的卫道士。高老太爷让儿子克定去日本留学两年,回国后成为律师;让孙辈的觉新三兄弟进新式学堂,接受新思想;让觉新进入商业公司上班而不是走学而优则仕的老路,这也使他的 后代中只有他的长子克文一人步入仕途;此外,他自己曾经也经常向学校赠送诗句,自己买卖股票。而且在他的弥留之际,他终于展现出了自己温和的一面,他向觉民妥协,退掉婚事,为觉民与觉新送上自己衷心的祝愿,希望他们能够好好读书,扬名显亲。

而觉新,作为家中的长房长孙,是《家》最为悲剧的一个形象。觉新是接受过新思想教育的人,他受过五四的影响,深知封建家长制与旧礼教的毒害性,但是每次封建势力向他伸手毒害之时,他无一不选择忍气吞声,逆来顺受的妥协与屈服,我也因此对这个人物多了些鄙夷的看法。但是我对于觉新更多的是同情,甚至有着共鸣。作为长房长孙,觉新必须以小辈人的身份来面对克文、克定等长辈人一样的人物与其他们分庭抗礼,在这个大家庭中他需要承担起长房的门面,使他这一房不被看扁。这样的身份也让觉新过早的卷入了长辈人的钩心斗角之中,他不得不在其他几房的叔叔婶婶们中间周旋与调和,这种操劳也使觉新变得少年老成。而降临在觉新身上的压迫与困难是接二连三的:父亲克文的去逝;他被迫与心爱的梅芬分开,接受家长的包办婚姻;面对觉民与觉慧的反抗不得不承担这个家庭中众人的指责;因为封建迷信习俗被迫使自己即将生产的妻子搬到偏远凄冷的城外,最终使心爱的人难产而死。觉新在《家》中看似是牺牲最多的人,然而他的每一次牺牲都以牺牲他身边的人为代价:接受家长包办婚姻牺牲了梅芬的幸福;向长辈人妥协以牺牲觉民的婚姻,觉慧的自由为代价;为了避免所谓的“血光之灾”牺牲了自己心爱的妻子。作为接受过新思想,有着新眼界的觉新不是看不到封建势力的邪恶与压迫,但是他对于封建家长制和旧礼教的应对只是一昧的妥协与低头,而他所接受的那些新思想只能起到让他更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悲剧,认识到自己生活在一个矛盾之中。那么造成觉新如此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呢?他懦弱的性格固然是有,但更多的恐怕是那些已经深入他骨髓的封建孝道。此外,作为长房长孙,他的身上肩负着一家的期望与荣耀,这也是觉新不想失去的,因此他也不愿意如觉慧一般去抗争这个家。在我看来,觉新是《家》这部书中被塑造的最好的一个角色,尽管这是一个悲剧角色。懦弱的性格、父亲的去世、长辈的期望、忠孝思想的影响,种种残酷的现实让觉新早已不再是那个受过五四精神洗礼的新青年,早已让他对封建家长制与旧礼教感到麻木。对于觉新我除了对之可怜以外亦与他有着共鸣。

在封建势力面前觉新是妥协了的,而在百余年后的今天,在面对现实之时我也有着觉新那般妥协。虽说很多时候都如我都像觉慧那样在一些现实面前去抗争,但是往往只是喊出口号罢了,更多的时候还是如觉新一般的妥协。然而觉新在《家》的结尾是最终觉醒了,他帮助觉慧逃脱了这个家,自己也认识到了这个家日后必将陨落的命运与自己奋起抗争的必然性。而我也期待着能有着如觉新般的终的觉醒。

觉慧是《家》中的主人公,书中的许多事件与人物都是从觉慧的视角来进行描述的。觉慧是家中唯一一位具有朝气与希望的人物。他与觉新、觉民一样进过新式学堂,受过的影响,是一位真正的新青年。觉慧与这个家似乎完全是站在对立面上的:他参与学生反对运动,也因此被高老太爷关禁闭;他敢于大胆地向自己的心上人鸣凤表明心迹,尽管他们二人身份地位有着天壤之别;他敢于与同学一起创办先进刊物,并为此不断努力;他敢于指出家中的种种腐败现象,表达自己观点;他敢于帮助二哥觉民逃婚,不与家中妥协;他敢于反对所谓的捉鬼,反对封建迷信;最后,也是觉慧第一个走出这个家,彻底解放了自己。正是觉慧的对着这个家的种种反抗,让我看到了在这个无边无际黑暗的家中看到了一丝光明。觉慧没有觉新的懦弱,也没有觉民的犹豫,他更多的是果断与大胆,这更可能是因为他年纪相对比较小,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但最主要的还是新的思想早已在他身上占据绝对地位。然而,觉慧也不是那么完美的,他身上还带有五四青年那种偏激的,不计后果的做法,同时他毕竟从小生活在那个家中,他还带有家中的些许封建气息。此外,对于鸣凤的死,我觉得觉慧应该负有一定的责任,由于过于热衷的办理进步期刊,觉慧自从向鸣凤表达完自己心意后就一直疏忽了对鸣凤的关心,尽管鸣凤是理解他的,但是哪个在热恋中的女孩看到自己心仪的男孩疏忽自己会不伤心?因此鸣凤的内心其实是备受煎熬的,而此时又阴差阳错地接到自己被冯乐山讨去做小的信息,更是直造成了鸣凤的殉情。而此时觉慧呢?他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抗争精神,反而退缩了,甚至有了抛弃鸣凤的思想,这也暴露出了觉慧的缺点,尽管事后他自责不已,依旧于事无补。在这部书里,我最欣赏的是觉慧,我希望他能成功走出去,但是,我最喜爱的角色是觉新,尽管他是个悲剧角色。

而书中的女性形象,有命途多舛的梅芬,有温柔善良的瑞珏,有单纯可爱的鸣凤,有思想极新的新女性琴等。她们性格,身份地位各不相同,最终的命运也是不同。而这几个女性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梅芬。作为大哥觉新的青梅竹马,梅芬可以说是与觉新是天生一对,但是就是因为双方母亲的一丝矛盾与那所谓的生辰八字不合,两人被硬生生的拆开,这也促成了梅芬悲惨命运的开始。被迫嫁给自己不爱的人,在婆家受到虐待,年纪轻轻丈夫早逝自己守寡回家,对觉新的思念等等一系列因素使梅芬最K一病不起,含恨而亡。梅芬也是接受过一定的新思想的,也因此她更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命运,但是她也如觉新一样不会抗争,而是认定自己的命运与独自悲伤,而此时她的那些新思想只能带给她负面影响,让她更绝望。就像她自己所说的,接受新知识只会让她有更多的烦恼。梅芬在《家》中也是一个悲剧形象,她的存在与死亡更让家中的伤感气息增加,而她的存在也与觉新相呼应,更是增加了觉新生命的悲哀。其实我一心希望梅芬可以不死,甚至在想她是否可以嫁到高家去,与觉新,瑞珏他们三人一起相处,但这终究是幻想罢了,《家》毕竟不是喜剧。

《家》中许许多多的人物架起了这个封建大家庭,接受过不同教育,思想各不相同,属于不同时代的人在同一个家中一起生活,必然会有价值观的冲突。在这个家里有压迫,有屈服,有顺从,但也有抗争。不同的人对于这个家有着不同的看法和选择。有的人依旧在家中无奈的甚至无我的活着,有的人浑浑噩噩的在家中生活一辈子,有的人则能够果断的走出这个家,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无论如何他们对于这个家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留恋,受着这个家的影响,哪怕是最为激进的觉慧亦是如此。

巴金的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家庭题材;巴金小说;表现;形成

“家”一直是巴金的一个心理情结,浸透了爱恨交织、思之不尽的复杂情绪,贯穿了他一生的创作①。他以自己早年的生活经历为素材,描绘和揭露了封建家庭的罪恶及其必然灭亡的命运,向垂死的封建制度发出了强烈的控诉。他最喜欢通过描写家庭生活情景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状况及其发展变化。巴金笔下的“家”深刻地指出了封建伦理制度及传统观念的弊端,提出了令人思索的社会命题,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②。

一、巴金家庭题材小说创作的表现

(一)揭露封建家族制度及其伦理道德对青年一代的摧残

“五四”以来,旧式封建大家庭日益解体,新式小家庭逐渐建立的过程,在这过程当中,传统的宗法家长制度逐渐动摇与崩塌,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逐渐毁损与衰朽,传统的家庭文化教育方式受到挑战与冲击③。巴金从不同角度对旧式大家庭崩溃的命运进行了探讨。在巴金的创作世界里,明显地表现了两种截然不同而又充满矛盾的精神个性④。从《激流三部曲》到《憩园》的创作,其间经历了较长的时间,表面上看,贯穿其中的反封建主题并没有变化,但是仔细地比较一下,两部作品的内容却有较大的差异。《激流三部曲》重在揭露封建家族制度及其伦理道德对青年一代的摧残。作品中,作者完全站在青年人的立场上,按年龄来确定人物的道德面貌:青年一代代表着善良、正义和良知,而中老年一代则代表着丑恶、虚伪和。这两个集团的对抗,既是作者对年轻一代唱出的青春之歌,也是对家族制度的全面否定。在这里,封建制度及其伦理道德的每一个细胞都是丑恶的,而作为他们的代表人物,无论是蛮横专制的老太爷,还是腐化堕落的高克安、高克定之流,都体现了这种制度和文化的本质特点,他们成为作者极力攻击和批判的对象。这两组人物呈现二元对立,从中可以看出作品的批判力量和作者强烈的爱憎之情。在这里,“家”代表着黑暗、腐朽和堕落,它与作者追求的理想对立。

(二)揭示了封建家庭的彻底衰落

但是在巴金抗战时期创作的小说《憩园》中,我们却看到了另外的描写,这部作品揭示了封建家庭的彻底衰落。小说通过一位作家重返故里、寄居憩园时的见闻和感受,向读者展示了一所大公馆新旧两代主人的悲剧命运。旧主人杨梦痴在狂缥滥赌中荡尽了祖上遗产,家门破落之后,被长子赶出家门,沦为乞丐。长期的寄生生活,使他丧失了最起码的谋生能力,而根深蒂固的封建等级观念,又使他不屑于自食其力,只好以偷窃为生,最终身染重病死在监狱中。新主人姚国栋又重蹈覆辙,靠父辈的遗产过着庸俗、懒散和奢侈的生活,在他们的娇惯和金钱的腐蚀下,其子姚小虎又变成蛮横邪恶的纵垮子弟,最后因失教溺死江中。作品中,作者把姚小虎作为杨梦痴的对应人物来写,让读者思考造成他们共同命运的深层根源。《憩园》集中揭示了封建阶级本身所经历的人格堕落及其人性扭曲的过程,深入剖析了传统中国那种福荫后代、“长宜子孙”的大家庭模式,尤其写出了杨梦痴在不可挽回的堕落中流露出那不曾泯灭的良知,在更深层次上抨击了旧式大家庭腐蚀人性的弊端,表达了作品反封建的主题。从这里可以看出,巴金深刻体会到了求索光明和自我完善的艰难,体会到了人的本质力量伸展的艰难,体会到了中国社会弃旧图新、走向变革的艰难⑤。

二、巴金家庭题材小说创作思想的形成

(一)双重分裂的文化人格的影响

上世纪初,中国现代作家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产生了现代意识及现代道德情感,他们由封建家庭中勇敢地走出,然而却又不得不生存在弥漫着浓厚封建性空气的中国社会中,加上他们自幼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其自身真实地体现着社会转型时期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冲突。现代知识分子因主客观原因,极易接受新思想,也更容易继承历史的精神遗产,造成他们痛苦的是他们无法摆脱对传统文化的留恋。这样,他们普遍产生一种双重分裂的文化人格:在本我层面上,他们有自己的欲望,但在心理深层却依然倍守传统遗留下来的观念,这几乎成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普遍特征,这种矛盾也成为巴金的思想特点,并构成了作者笔下人物复杂性格和心理的主要内容,由此产生了他作品深刻的内在矛盾。对“家”的眷念,已深深地渗透在巴金的作品中。在《激流三部曲》中,作者毫不留情地批判了高觉新性格的弱点,又发现了其性格的普遍性,它已不同程度地表现在其他“家”的成员身上,连叛逆者高觉慧也未能幸免。巴金的早年家庭生活,是他创作的主要源泉,他一生所写的有关家的回忆性的文章也是非常之多,从中可以体味作者与家的深刻联系。

(二)作者自身现实生活的反映

巴金的家庭观念与家园意识发生的变化与个人的理性思考、情感经历相关⑥。他喜欢把自己的经历写进小说里面去。巴金的家庭题材小说凝聚了作家少年时代在封建家庭中获得的种种生活印象与人生经验⑦。其中,最明显的例子是《家》。其主人公觉慧就是根据作者的亲身经历塑造的,他的身世经历、性格都与作者有相似之处。另外,《憩园》、《第四病室》等作品也是根据作者的亲身经历写成的。以上这些作品的确具有强烈的自传性,而他的大多数作品则是把作者的思想感情、经历体验等赋予某些人物,让那些人物更像活人。再加上作家 “不说谎”、“讲真话”、“与读者谈心”,就使他的全部作品都带有浓郁的自传色彩。

作家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可以使作品更具有真实感,他认为写作的最高境界就是写作与作家的生活一致,他写人物的美学深度也“写得比较像活人”。因此,他的创作包含了两个特点:忠于生活,忠于自己的真实情感。巴金的作品感情充沛,作家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毫无保留地祖露在读者的面前,从他的创作历程,我们看到了一个追求光明的现代知识分子艰难复杂的心路历程,对于“家”的这种潜意识的眷念以及作家后来对这种情感的批判,也显示了作者磊落的人格。

巴金于抗战期间的两次回川经历,使他看到了国统区大后方人们对金钱的贪欲以及下层百姓的悲苦命运,所以他本时期小说创作的又一变化是将人物放在更大的社会背景之下,作者在抗战时期的情感也趋于沉稳理智,失去了“激流”式的浪漫热情。这时候他笔下的杨梦痴不仅仅是旧的家庭制度的牺牲品,更表现出作为一个小人物的悲剧性,显示出作者对传统文化制约下人性困境的探索。

三、结束语

总之,巴金的小说主要表现了封建家庭牺牲者的罪恶及其木叶黄落的灭亡命运。革命民主主义思想使他的小说充满了强烈的批判精神,独特的生活经历又使他和“家”保持着精神上的联系,这种淡淡的思绪成为巴金作品的一股潜流在流淌,使他的小说呈现出了复杂的面貌和内在的矛盾,具有丰富的时代内容和厚重的传统文化积淀,两者水融,构成了巴金作品独特的审美韵味。

注释:①②③⑥栾 慧:《论巴金家庭题材小说家园意识的变化》,《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6期,第32页。

④邢少涛:《苦路行――论巴金的小说创作》,《文学评论》,1996年第6期,第19页。

巴金的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巴金;法国文学;安那其主义;《萌芽》

1927年1月15日巴金从上海启程赴法国,2月19日到达法国,翌年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 1928年12月回国抵达上海。

    巴金对这段留法生活有很多回忆,巴金和同学在巴黎上夜校补习法语,很多时间是在拉丁区一旅馆的阁楼里读“那些别人不要读的书”和写作《灭亡》。其实,在《巴金全集》中,巴金提到的法国作家是极少数的,我们不必夸大巴金对法国文学的普遍或者深入阅读。在留法之前,巴金并不像别的“五四”一代作家,对文学学科有自觉的认识,在写作上表现出对方法技巧的热情,巴金一再说自己不是一个文学家,“我说过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是文学和人的一致,就是说要言行一致,作家在生活中做的和在作品中写的要一致,要表现自己的人格,不要隐瞒自己的内心。”〔1〕似乎这是巴金乐于表达出来的观念。他仿佛是不得不讲述一些斗争着的生活的激情故事,一些充满忧郁的青春理想和信仰的故事。巴金写道:“我的生活中充满了矛盾,我的作品里也是这样。爱与憎的冲突、思想与行为的冲突、理智与感情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这一切织成了一个网,掩盖了我的全部生活、全部作品。”〔2〕巴金深深陷入青春的骚动,和自我矛盾、困惑、痛苦之中,以安那其主义、俄苏批评为主的社会学的思想包围着巴金,但巴金并不是决定的革命者。

    巴金反复申述,人类所追求的都是同样的东西———青春、生命、活动、爱情,不仅为他们自己,而且也为别的人。安那其主义和法国文学一直促进巴金永远书写青春、生命、活动、爱情,以及为之而搏斗的故事。

    一

巴金阅读了大量关于法国大革命的文献。他在《〈沉默〉序》里提到拉马丁《吉隆特党史》、米席勒《法国历史》等八种以上论著,热情推崇拉马丁的优美文笔,并在《法国大革命的故事》叙述了法国革命的完整过程。巴金对大革命中的英雄罗伯斯庇尔、马拉、丹东等表达了新的看法,并写作了短篇小说《马拉的死》《丹东的悲哀》《罗伯斯庇尔的秘密》,而后在散文《马拉、哥代和亚当·鲁克斯》及译a·托尔斯泰的戏剧《丹东之死》时,表达了对斗争中的美德如勇敢、热忱、牺牲、高尚、无我精神的赞美。法国大革命为安那其主义提供了想像化的历史基础。

    巴金说:“我在法国学会了写小说。我忘记不了的老师是卢骚、雨果、左拉和罗曼·罗兰。”〔3〕考察卢梭、雨果、左拉和罗曼·罗兰对巴金的事实影响,可以发现巴金接受法国文学的细节。晚清时期,卢梭就已经传入中国,主要是当时的中国人从日本接受的。巴金所在的传统大家庭里并不缺少留学日本的长辈,然而巴金明确地提到卢梭是在他的留法巴黎生活回忆,回忆表示对卢梭产生一种亲人的感觉。后来,巴金在《卢骚与罗伯斯庇尔》较为详细地写到卢梭,卢梭式的反对不平等、社会契约、个性的尊严、热诚坦白等观念确实一直在巴金的创作中表现,成为巴金创作最亮色的主题思想。

    1927年以后的中国,卢梭的思想已经落潮,甚至法国大革命的思潮也已经退却,然而巴金还是从安那其主义回溯到法国大革命,回溯到卢梭。其间是巨大的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巴金选择了在卢梭与安那其主义之间某种思想———克鲁泡特金主义。换言之,巴金更多地从卢梭的共和国追随者身上发现了卢梭,想像了卢梭的精神形象。或许巴金读过卢梭的翻译作品或法语原著,然而巴金对卢梭的追求是什么?他没有确实地指出。虽然巴金多次称卢梭是他的法国的老师,但我们不必把《忏悔录》与《随想录》强硬地比较,卢梭的情感主义到了现代中国的创作中是不明显的。总而言之,卢梭对于巴金而言是一个模糊的形象。卢梭成了巴金的理想主义的想像性的形象。

    二

雨果是巴金的另一个法国的文学老师。晚清就出现了雨果作品的翻译和批评,雨果是在中国近现代被广为译介的法国作家,巴金在回复法国学者明兴礼时写道:“在我幼年的时候,法国小说作家雨果的作品也很流行,比方他的lesmisérables (《悲惨世界》,引者注), les tra-vailleursde la terre (《海上劳工》,引者注),notre-dame (《巴黎圣母院》,引者注),以后我都找到了翻译本。”〔4〕巴金在散文《神》中还提到雨果的《历代传说》。巴金什么时间开始阅读雨果的作品,是研究雨果与巴金影响关系的关键。显然巴金在创作《灭亡》之前已经阅读过雨果的作品,雨果的浪漫主义的写作方法似乎影响了巴金,雨果式的浪漫主义的写作方法即自我的激情叙述。巴金一再申述他的创作是依靠情感,巴金并不缺乏创作的素材,他热烈地讲述着他所知道的故事,和故事中的悲哀的生命,和生命理想的价值。克鲁泡特金主义的生命学说与中国传统的仁者爱人的观念构成了巴金整个表现生命的叙述的基础。

    1820年代,雨果的“自由主义”在道德和美学上推崇对立理论,提出了大胆的善恶-美丑的辩证法,而且雨果在《巴黎圣母院》等作品中刻画的丑的形象具有了高度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巴金似乎对雨果的善恶-美丑的辩证法有显著的兴趣,巴金在小说《爱的摧残》《砂丁》《雪》等中运用了“形体的丑是善的,形体的美是恶的”辩证法,然而巴金对雨果的道德和美学上的对立理论并没有真正自觉学习,巴金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的观念:摧毁恶的专制制度。雨果在《悲惨世界》做出了社会问题写作:男人因穷困而败德,女人因饥饿而堕落,儿童因黑暗而孱弱,然而巴金并不追随这种主题的写作,巴金一再申述是在写真实和写生活,即对旧道德旧制度残害生命的揭露。

   三

左拉是巴金的另一个法国的文学老师。“五四”前后,中国期刊出现了数量众多的左拉翻译批评,然而巴金并没有广泛阅读左拉。到了1961年,巴金在《谈〈新生〉及其它》中比较详细地记述了对左拉作品的阅读。对于容纳着20部小说的巨著《卢贡-马卡尔家族》,巴金并不喜欢,不过巴金又承认,左拉的小说“抓住了我的心,小说中那么多的人物活在我的眼前”〔5〕。

    巴金认为左拉的小说《萌芽》深刻有力地描写了工人的困苦生活,也写了几个可爱的女人,但左拉这位“以人生为实验室的冷静的解剖者”写出的爱情,却不及“热情的安那其主义者”米尔波的剧本《工女马得兰》中的爱情来得美丽〔6〕。1932年巴金在《春天里的秋天》的序言里写道:“我要拿起我的笔做武器,为他们冲锋,向着这垂死的社会发出我的坚决的呼声‘j\'accuse’(我控诉)。”〔7〕而巴金认为左拉的小说就是对社会的揭露和批判。巴金多次重申了向垂死的社会制度的控诉,如1937年关于《家》的回忆和散文集《控诉》的“前记”里均可见到。这些事实表明, 1931~1937年,左拉对巴金发生着积极的影响。

    巴金认为左拉的作品总能引起他的创作欲望,使他扩大自己的写作计划,如打算写作小说三部曲:《灭亡》《新生》《黎明》,后来计划扩展为五部小说,增加《春梦》《一生》。事实上,左拉的《卢贡-马卡尔家族》的结构方案对巴金一直创作家庭小说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虽然巴金并不特别关心家族的社会史和自然史。而且,左拉的《萌芽》的工人题材还影响到巴金的小说《砂丁》《雪》等。

    左拉的《卢贡-马卡尔家族》是关于一个家族历史的系列小说,左拉在实践他的自然主义理论,左拉的目标是写个人的气质和生理学的表征。巴金在完成《灭亡》之后开始计划创作连续的家庭小说,是接受了左拉的影响,但巴金还动摇在安那其主义和骚动不安的故事写作之间,1931年大哥李尧枚的自杀深深震动了巴金,可能是巴金最后转向左拉的一个直接原因。在小说中完成对垂死制度下的大家族的控诉,于是巴金早期的安那其主义被纳入到家族的历史叙述中。

    巴金一开始没有移用左拉的客观叙述和科学性小说的研究方法,巴金反复陈述他的创作是对性格的刻画和关于生命搏斗的故事。

    在左拉的《萌芽》之前,法国已经出现写矿工的小说,然而左拉的《萌芽》是第一次伟大的成功。《萌芽》是一部戏剧性结构与诗的结构相结合的小说,爱情故事给悲惨动人的矿工生活与罢工斗争带来了一些浪漫情调,而矿区的氛围中有一种现代的神奇成分。更为壮阔的是对矿区封闭、阴郁、绝望的生活世界的描写及体现出的黑色小说式的窒息感与压迫感。巴金也创作出以矿工为题材的小说《砂丁》《雪》(《雪》的原名也是《萌芽》),然而巴金小说主要是揭露矿工的苦难、垂死的制度,表现安那其主义的民众形象。巴金在《砂丁》的“序”中写道:“我是把一个垂死的制度摆在人们的面前,指给人们看:‘这儿是伤痕,这儿是血,你们看!’”〔8〕这恰是安那其主义所聚焦的工人阶级解放问题。

    另一方面, 1929年《〈灭亡〉作者底自白》里巴金写道:“他(指杜大心,引者注)之所以为罗曼谛克的革命家,他之所以憎恶人类,一是由于他底环境,二是因为他底肺病。最重要的就是他那不停地在发展的肺病。”〔9〕这隐约可见左拉的自然主义主张:生理学的分析和环境决定论。巴金在《砂丁》的“序”中写道:“这是我用另一种笔调写成的中篇小说”〔10〕,显然巴金暗示了对左拉自然主义方法的移用。巴金不动声色地接近左拉和自然主义,巴金在《雪》的“序”中强调了自己去煤矿作了调查,虽然后来巴金还是坦白说对矿工没有真实地了解。由于小说《砂丁》《雪》是对左拉作品的模仿,那种对立景象式的描写是显然的,巴金也像左拉一样对矿工充满同情。其实,巴金对左拉的接受是复杂的,巴金的选择和创作个性表明左拉的影响是有限的。

    四

罗曼·罗兰是巴金的另一个法国的文学老师。“五四”前后,中国期刊上出现了数量众多的罗曼·罗兰翻译批评,然而巴金在致法国学者明兴礼的书信中指出,“读罗曼·罗兰的作品,只是在去法国以后”〔11〕。巴金《死牢囚中的六年》引用了罗曼·罗兰;而后论法国大革命,巴金再次引用了罗曼·罗兰;为《激流三部曲》写作的“总序”,巴金又一次引用了罗曼·罗兰;《读书杂记》第一则提及罗曼·罗兰的《爱与死的搏斗》。巴金指出他是喜欢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三部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大革命戏剧,巴金对罗曼·罗兰的阅读仅限于此?事实是,罗曼·罗兰于巴金在思想和文学方面有悬殊的距离。

    1920年代,中国普遍流行法国式观念:真善美,有趣的是,巴金放弃了“善”的观念,而是强调了生命,巴金执着地关注生命、表现生命、发现生命。这有罗曼·罗兰的启发吗?巴金承认罗曼·罗兰作品中的英雄主义对他有很大的影响,虽然巴金的创作中并不太多表现出英雄主义,甚至巴金对英雄主义有独特的看法。在致明兴礼的书信中,巴金指出,“他(即罗曼·罗兰,引者注)使我更好好地明瞭贝多芬的‘由痛苦中得到快乐’。”“‘爱真,爱美,爱生命’。

    这是他教给我的。”〔12〕巴金在《激流》 “总序”写道:“生活并不是悲剧。它是一场‘搏斗’。

    我们生活来做什么?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有这生命?罗曼·罗兰的回答是‘为的是来征服它’。

    我认为他说得不错。”〔13〕罗曼·罗兰写过《爱与死的游戏》(lejeu de l\'amour etde lamort,巴金称之为《爱与死的搏斗》),其实罗曼·罗兰并不是写征服生命,而巴金却发现了罗曼·罗兰所创作的生命的模范和典型。换言之,罗曼·罗兰创作的贝多芬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巴金,使巴金摆脱忧郁和死亡的幻影,即要以生命征服一切。罗曼·罗兰比列夫·托尔斯泰有更可取的对生命对文明的积极态度,有搏斗不息的精神,显然巴金同情罗曼·罗兰的进步观念和积极态度。

    因为安那其主义也是主张进步和积极的理想主义观念。需要指出的是,巴金引用了罗曼·罗兰《七月十四日》中马拉的一段对白,它指示着巴金对罗曼·罗兰的一种理解方式。

    有趣的是,巴金在《一封公开的信———给钟时同志》里明确表示罗曼·罗兰的人道主义与安那其主义有根本性的分歧。然而,罗曼·罗兰与巴金的安那其主义在法国大革命的观念上有暂时而表面的一致,罗曼·罗兰和巴金都表现出对理想主义的同情。

    罗曼·罗兰创作了诸如《七月十四日》《丹东》《群狼》《到来的时间》这样的革命戏剧,此外还创作过戏剧《罗伯斯庇尔》,罗曼·罗兰更多地关注时代精神和作历史反思,在革新的戏剧形式下,罗曼·罗兰表现了和平主义的关切和大革命的崇高的理想,表现罗伯斯庇尔和丹东的人格冲突,揭示更深的法国文明的痼疾。而巴金,他认识的法国大革命、丹东、罗伯斯庇尔,更多是安那其主义视角下的情景,巴金往往撇开历史维度的事件,染上浓重的主义与信仰的色彩,甚至对现代中国作出影射式批评。

    另外,巴金有几次论及法国思想家龚多塞;巴金还有些创作与法国有关,如短篇小说集《复仇》里的小说大多数以法国为背景,人物和叙述有模仿的痕迹。

    巴金阅读了一些法国文学作品,大多情形下,巴金并没有表现出文学学科的自觉、理论的探索,而是一种独立的发现式阅读。左拉的《萌芽》对巴金有着明显的亲和力,影响了巴金的一些小说的创作实践,罗曼·罗兰曾经启发和鼓舞了巴金的创作,尤其是罗曼·罗兰的革命戏剧对巴金认识法国大革命发挥了一些影响。然而,法国留学生活极大改变了创作思维,在开放的叙述结构中,巴金开始了一种新的家庭小说的创作模式。

    参考文献

〔1〕巴金.巴金全集·卷19〔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3. 615.

〔2〕〔3〕〔5〕巴金.巴金全集·卷20〔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3. 569, 562, 400.

〔4〕〔11〕〔12〕巴金.巴金全集·卷24〔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 115-117.

〔6〕〔9〕巴金.巴金全集·卷12〔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9. 288-289, 239.

巴金的家范文第5篇

巴金祖籍浙江嘉兴,生前多次来浙江特别是到杭州创作、采风、休养。他的好多重要作品写于西湖畔。他曾表示西湖是他的第二个家。这次展览实际上也体现了巴老与杭州的因缘。

1963年,老舍赠给巴金一副“云水巴山雨;文章金石声”的楹联,将“巴金”嵌中。巴金曾回忆:“老舍同志在世的时候,我每次到北京开会,总要去看他,谈了一会,他照例说:‘我们出去吃个小馆吧。’边吃边谈,愉快地过一两个钟头。”

冰心曾将她与巴金的友谊形容为“冰洁金坚”,巴金一直对冰心充满尊敬,他说:“她要求‘真话’,她追求‘真话’,将近一个世纪过去了,她还用自己做榜样鼓励大家讲‘真话’,写‘真话’……她是那么坦率,又那么纯真!她是那么坚定,又那么坚强!……作为朋友,我因为这友谊而深感自豪。更难得的是她今天仍然那么年轻!我可以说:她永远年轻!思想不老的人才永远年轻!冰心大姐就是这样一个人。”

1977年,巴金重返文坛,很多师友纷纷祝贺—茅盾录1964年旧词作《西江月》、张乐平画《微笑的三毛》赠予巴金。

在巴金的《一封信》发表后,教育家叶圣陶不但几次来信,而且写诗祝贺。巴金的第一部小说《灭亡》是由叶圣陶介绍给读者的,巴金说:“我常常这样想,也仿佛常常看见那张正直、善良的脸上的笑容,他不是在责备我,他是在鼓励我……我还说他是我的一生的责任编辑……”

巴金与杜宣相交76载。1935年,杜宣在日本东京青年会排演话剧《雷雨》,他与巴金首次见面,那次巴金还饶有兴趣地买下《雷雨》剧照。数年后,巴金郑重地将当年集齐的剧照转送杜宣。弹指一挥间,巴金一百岁了,杜宣再一次提笔作诗,祝贺巴金的百岁华诞。

相关期刊更多

巴金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泉州市委宣传部

上海文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市作家协会

芳草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