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荆轲刺秦王原文

荆轲刺秦王原文

荆轲刺秦王原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以学定教;文本细读;还原;聚焦;探疑

《荆轲刺秦王》是高中语文经典保留篇目,笔者教授了多次,总感觉没有教出语文味,教学效果一般。这让笔者很苦恼。

最近再一次执教此课,笔者认真反思:以前教学效果之所以不好,是因为笔者在解读文本上没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课堂的教和学只在文本的表面滑行,肤浅而无趣。教者如果在课堂只是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内容,对人物形象作贴标签式的“分析”,对学生的质疑采取搪塞甚至回避的态度,这样的语文课无疑是不及格的。因此这次教学之前我对学情进行了摸底,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点和兴趣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教学中通过设置问题串,用有梯度有价值的问题驱动学生思维爬坡,在学生思路受阻时及时提供支架,指引路径,课堂的性质也由教师话语霸权的“讲堂”,变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学堂”,教学效果明显好于以前。

一读:还原精彩场面

以前在教授文言文时,我一般是播放范读录音,课堂上很少让学生放声去诵读。这一次我改变做法,让学生用十分钟去大声诵读,然后说说自己读后的第一感受。

大部分学生都说“廷刺秦王”这一情节让人既紧张又期待,既激动人心又使人倍感惋惜:荆轲手持匕首追逐秦王,场面惊心动魄,让人心弦紧绷,期待荆轲能成功,但最终为荆轲的失败而唏嘘不已。学生的阅读感受无疑是真实的,但如何让学生这一真实的阅读原初体验向前推进一步,上升到理性的层面呢?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

①这几段文字确实写得惊心动魄,扣人心弦,请问,这仅仅是因为它所写的内容很紧张吗?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之处在于,其他学科关注的是语言的内容――说(写)了什么,语文不仅关注说(写)了什么,更关注言语的形式――怎么说(写)。设计问题①,笔者的用意就是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的形式:本来就很紧张的内容怎样写更能抓住读者的心,让读者有现场感,甚至能产生角色代入感?

面对笔者提出的问题,学生陷入了沉思,班级顿时沉寂下来,学生的思路明显受阻了。笔者给学生设置了一个情境:“体育课上,张三和李四打篮球,因为是否犯规起争执,一语不合扭打在一起。如果你跑来告诉老师,你会怎么表达?”因为这个问题贴近学生生活,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经过还原,学生都认可这样说:“打起来了!老师,不好了。篮球场,张三和李四,快去看看吧……”于是学生再读文段,便有了发现:文段多使用短句、省略句,短句删去修饰成分,只有留下关键字眼,语气显得急促,节奏转换加快,读起来不给人停顿喘息的时间,能很好地渲染紧张、激烈的气氛;因为情势紧迫,千钧一发,来不及多言,所以多用省略句以契合当时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如果使用长句,补齐省略的成分,这种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氛就会大大减弱。

还有同学发现,“王负剑!王负剑!”这两句呼喊对当时紧张的气氛描写也相当重要。这两声高呼似乎把读者带入秦王的大殿之上,亲眼目睹了荆轲持匕首追逐秦王这惊心动魄的一幕,亲耳听到了秦王左右臣子扯着嗓子高声呼喊。其时其境之紧迫、紧张、激烈于这重复的高呼声中可见一斑。

再读:品评英雄人物

在品读了精彩的场面描写之后,笔者指导学生将目光移到荆轲身上:②在“廷刺秦王”这一情节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荆轲?请阅读文章,运用旁注法写下自己的心得。

品读人物形象,最忌讳给人物贴上“类”的标签,殊不知,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所以在品读荆轲这一人物形象时,笔者给学生指引了一个路径:运用旁注法,抓关键、注心得、f感悟。这样就避免了学生脱离文本空谈人物性格。

学生在思考后,很快就形成了自己的观点:旁注一,“荆轲顾笑武阳”,一个“笑”字凸显出荆轲的镇定自若,临危不乱;旁注二,向秦王解释秦武阳“色变振恐”的原因,有意抬高秦王,贬低武阳,无形之中迎合了秦王的自大心理,达到了掩饰破绽、麻痹秦王的双重目的,这说明荆轲应变能力强;旁注三,“荆轲逐秦王”体现出荆轲的勇武;旁注四,荆轲被斩之前倚柱笑骂的动作神情表现其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气概,骂词体现荆轲敢于揽责、敢做敢当、信义至上的侠义精神,虽然于事无补,但这是其为人的一贯风格。

在学生用旁注法完成评价荆轲形象之后,笔者适时提出一个问题:③在“廷刺秦王”这一部分,写秦王君臣的文字远比写荆轲的文字多,为什么这样处理?

学生再次阅读文本,发现果然是这样。于是新一轮的思考又开始了。最后我们得出一致的结论:这样处理是通过秦王君臣的反应来衬托荆轲的英勇和大无畏精神。文章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使大侠荆轲的形象呼之欲出。

有了问题②③的铺垫,接下来的问题就顺理成章了:④荆轲刺秦为何失败?

这个问题的提出,既是笔者在了解学生学情基础上的预设――因为高中生已经不满足于知道某件事“是什么”的线性陈述,他们更关注的是“为什么”的因果逻辑,又是课堂推进到这一环节的必然生成――荆轲具备了一个合格甚至优秀刺客的素养,怎么会失败呢?

在这一问题的驱动下,笔者带领学生从整篇文章的层面,勾连上下文,由果溯因。结果学生发现,首先,荆轲虽然是“江湖侠骨”,虽然忠守信义,一诺千金,智勇双全,但其把侠义之士的名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心理,难免会让自己意气用事,尤其是在被别人怀疑的情况下。这在“怒斥太子”的情节中已表露无遗。其次,荆轲的剑术一般,功夫平平也是失败的因素之一。试想,在秦国的大殿上,心理素质超常的荆轲手持利器,是有备而来,对手秦王是毫无戒备。荆轲绕着柱子追逐秦王,几圈下来就由优势变为劣势,由主动进攻退为被动防守,这只能说明荆轲剑术平平。另外从“秦武阳奉地图匣”反推,荆轲可能自知剑术不如人,所以“刺秦”的重任由秦武阳承担。而之前荆轲“有所待”,应该就是等一个剑术高于自己能弥补自己不足的人。再次,太子丹的急躁、用人又疑人等性格缺陷无疑也是荆轲失败的原因之一。第四,秦武阳非但没有起到副手应有的辅助作用,反而打乱了荆轲的整个计划,致使荆轲改变了本初的计划:由劫持秦王到刺杀秦王。秦武阳的临阵出局显然是荆轲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最后,秦统一天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即使荆轲劫持或者刺杀了秦王,秦国统一天下的步伐也是不会停止的。从这个层面说,荆轲刺秦从计划实施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三读:于有疑处探疑

学生们在梳理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时,发现秦武阳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于是有两个疑问自然就呈现在学生面前:⑤在荆轲与秦王你死我活的激烈搏斗中,秦武阳在哪里?⑥秦武阳的“色变振恐”是真的害怕,还是事出有因?

语文课堂上常常充满了许多徒有形式而无实质内涵的“伪探究”。探究的灵魂是问题,探究性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尝试解决问题,从而获得自主发展。而在笔者的这节课中,问题⑤和⑥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地进入了学生的视野,也可以说是学生在有疑处提出了问题。

问题⑤中的秦武阳在哪里?学生给出的解释是秦武阳吓蒙了,吓傻了,完全成了一粒死棋。学生如此解释可以理解,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可信度不高。

笔者带领学生细读文本,希望从文本中寻觅到蛛丝马迹,结果下面这段话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依照文本我们发现荆轲和秦武阳见秦王的顺序是,荆轲捧着装有樊於期首级的盒子走在前,秦武阳捧着装有地图的盒子走在后,而地图里裹挟着有剧毒的匕首。到了“陛下”――大殿的台阶之下,秦武阳“色振恐”,荆轲笑着回头看看秦武阳,然后“前为谢曰”――走上前替秦武阳向秦王谢罪。问题就在这里:荆轲走上前应该是走上大殿,那么此时的秦武阳有没有跟着走上来?这就存在两种可能,一是秦武阳仍是尾随荆轲紧跟其后,一是秦武阳在荆轲(抑或秦王臣子)的示意下就此止步了,站在大殿的台阶之下。笔者认为前者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秦武阳有使命在身。在荆轲的一番解释之后,“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从说话的对象看,秦王是让荆轲取秦武阳所捧的地图。荆轲从秦武阳手上取过地图呈献给秦王看,那么也就意味着秦武阳的使命已经完成,秦武阳就没有必要待在大殿之上。秦武阳应该在秦王或其臣子或荆轲的示意下已退下,离开了大殿。因为在此情境下,秦武阳如果还站在大殿之上肯定会让秦王君臣生疑。

至于问题⑥秦武阳为何“色变”?有学生给出的解释很有意思:秦武阳见到秦王时是仇人相见,分外“脸”红,因为只说秦武阳“色变”,并没有说脸色因愤怒而变红还是变白。有学生借助课外资料说,有论者认为秦武阳“骨勇之人,怒而面白”,“色变”是脸色变白。但这两说中的“怒”与后面的“振恐”就太不吻合。从“群臣怪之”的强烈反应来看,此时秦武阳的“色变振恐”应该不是简单的紧张害怕,而是一种严重失态的表现。笔者引导学生也作了大胆的推测:秦武阳这种严重的失态极有可能是因为身体不适引起的。“色变”与“振恐”在人生病的时候能得到统一。燕国距离秦国路途遥远,一路奔波劳苦自不必说;另外作为主使的荆轲对太子丹硬配备给自己的助手可能心存芥蒂,两人在计议刺秦王时可能亦有分歧;再加上对刺秦的胜算心存忧虑……这一切的一切都可能严重地摧残了这个年轻人的身体。那么在荆轲走上前替秦武阳解释失态的原因时,秦武阳因为身体不适就有可能已经止步于大殿的台阶之下。

荆轲刺秦王原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历史主义;历史发展;人物颠覆

究竟怎么样来看待历史。电影与文学一样,在面对历史的时候都有着艰难的选择。历史主义认为看待事物必须放在历史的背景之中,必须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人类思想体系、各种现象、各类艺术作品,包括电影作品,文学和历史之间是前景与背景的关系。但是新历史主义的到来打破了这种文学与历史二元对立的局面,认为历史和文学都具有文本性。弗雷德里克・詹姆森在其《马克思主义与历史主义》中说“历史本身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一个本文,也不是主导本文或主导叙事,但我们只能了解以本文形式存在或叙事模式体现出来的历史,换句话说,我们只能通过预先的本文或叙事结构才能接触历史。”[1]这就是说这些历史事实确实曾经真实的存在过,但是作为已经过去了的事件,不可能再以感性的方式重现。我们要了解历史,仅仅只能通过有关过去的种种记录或者是通过建立在这些记录上的某些叙述来“接触”历史。海登・怀特说“所谓历史,其实是借助一类别的写作出来的话语而达到的,与过去的某种关系的论调。”他明确的指出了历史只有被写出来才能被了解和阅读,并且后来的读者只有通过阅读才能与过去发生关系。但是每个时代的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都是不同的,每个写作者的思想和觉悟也大相径庭,无论是谁一旦想要对历史进行某种叙述或是分析的时候,或者说对任何过去的事实进行任何形式的编码或解码,都意味着以隐喻的方式对过去进行“重写”并且会陷入这种自身的局限中无法自拔。《荆轲刺秦王》就是一次导演对历史的重写。

荆轲刺秦王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表现了荆轲刺秦的悲壮,荆轲也一直被人们视为英雄。司马迁在《史记》中对荆轲的评价是“然其主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就是说荆轲志向意图都很清楚明朗,都没有违背自己的良心,名声流传到后代。但历史上真实的荆轲是怎么样的即使是司马迁好像也不太清楚,《史记》中只粗略的记载了荆轲的生平,大部分在说荆轲刺秦的前后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大部分还是司马迁听说而来“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2]

1999年陈凯歌根据《史记・刺客列传》拍摄《荆轲刺秦王》,但对于荆轲个人的表现却更加丰满。影片一开头荆轲接到任务去杀铁匠一家,并且与雇主讨价还价把酬劳从五千钱涨到了十千钱,说明荆轲也爱财,并且可以为了钱财去杀一家人。《史记》记载荆轲在得到燕国太子丹重用之前一直不得志,而荆轲作为当时有名的刺客以杀人为生虽然秉承“士为知己者死”但是为钱杀人的情况完全是有可能的,那么这种与雇主讨价还价的情节也是很有可能的。只是我们知道的荆轲是壮士是英雄而忽略了英雄也是要生存的。而后在杀死铁匠一家时候因为被看到了长相而多杀一人,说明荆轲也是有私心的他知道杀人灭口的道理,但最后因为铁匠失明的女儿不想一辈子跪下乞食以自杀的方式创造杀死荆轲的机会深深触动了荆轲让他放弃了刺客生涯并且隐姓埋名。仅仅是一个情节的展开就颠覆了荆轲在人们心目中的那种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伟大形象。而且这种形象深入人心这点从众多赞美荆轲的诗歌中不难看出。左思的《咏史》中赞美荆轲“重之若千钧”,陶渊明的《咏荆轲》中赞美荆轲“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陶渊明对荆轲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从古至今荆轲的伟大形象深入人心而《荆轲刺秦王》用了开始的十分钟就将这种伟大形象来了一个巨大的颠覆而且电影中的情节完全有可能是荆轲当时的所作所为。后来使荆轲下定决心去刺杀秦王的原因不是为了报答燕国太子的知遇之恩,而是因为太子丹命令赵姬劝说荆轲去刺秦王,赵姬因为倾慕荆轲的为人而拒绝去劝说,太子丹一怒之下便将赵姬关押起来,荆轲为了救赵姬出来才答应去刺秦王。《史记》中的荆轲刺秦的原因是“太子前顿首,固请毋让,然后许诺”。是太子丹坚决诚心的请求荆轲才答应去刺秦王。自古就有“一怒为红颜”的说法,电影中的表现更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新历史主义影响下的中国电影则着眼于人物本身的塑造,不但打破了原有的“高大全”的伟人形象,对人物进行立体化塑造关注其自身的情感和心理,并且具有强烈的小人物的视角和人民意识,反复挖掘深埋于底层群众的原生态生存状态。无论是伟人还是英雄首先都是一个人的存在,那么他们就会有喜怒哀乐,就会有爱恨情仇,对这种人的真实感情和欲望的表现让人物变的丰满和真实,使观众更能容易接受,因为他们不再是历史书中那个冷冰冰的人物,开始有血有肉有感情了。

《荆轲刺秦王》以《史记》为模板构筑了一个刺秦的故事,但与之不同的是导演似乎害怕整部电影全成为一部男人戏,害怕演绎成几个男人暗地里谋划刺杀另外一个男人的故事因此在其中加入赵姬这一虚构角色,让她回旋在秦王、燕国太子和荆轲之间。并且通过秦王和赵姬之间的故事(坑杀全部的赵国孩子,将赵国人吊死或者绑在柱子上射死)将《史记》中对秦王的描述“少恩而虎狼心”很好的体现了出来。虽然以《史记》为模板但是电影中对刺秦的故事也进行了重构。首先荆轲为什么刺秦,电影中建构了一场政治阴谋。因为秦王需要一个攻打燕国的理由,古往今来任何一场战争都需要理由来宣称自己是正义的,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了正当的理由才能得到大臣乃至全国的支持,才能让士兵心甘情愿为自己卖命,如若不然不仅得不到大臣的支持皇帝还落下残暴不体恤民心的坏名声。而赵姬就是要去为秦王找这样一个理由,让燕国太子找人来刺杀秦王,于是她主动跑到牢里受黥刑在脸上刺了字让燕国太子相信她带她一起回燕国然后她帮助燕国太子找刺客来刺杀秦王,也就是说赵姬蛊惑了燕国太子让他的刺杀秦王的念头放大并且帮助他完成刺秦,以此来为秦王找到攻打燕国的理由。当最后赵姬认识到秦王的残暴,认识到秦王和其他国家的王没有区别的时候改变了想法不想让荆轲去刺杀秦王,但是荆轲为了就她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刺秦的道路。

陈凯歌正是借助对历史记载的零散插曲和趣闻轶事将电影与历史连接起来,将历史引入电影,然后用电影参与对历史的构建。在电影与历史二者的张力场中,凸显了电影与历史的本质关系,即电影对历史加以阐释的时候,并不是要求恢复历史的原貌,而是解释历史“应该怎样”。陈凯歌在就《荆轲刺秦王》答记者问的时候说:“从今天社会来看‘士为知己者死’已经是一个很陈腐的观念。除了为国家为了自己所相信的事业,很少有人会‘只为知己者死’或‘我为你死’……荆轲在那样一个历史潮流中去刺秦,不是出于一个概念、出于一个简单的民族大义,或者他只为燕国,只为太子丹本人。他是一个自发、自觉去刺秦的民族英雄。”[3]这就是导演对历史的发展。《史记》记载荆轲刺秦王的原因的时候也仅仅是燕国太子请求,荆轲不去,坚决请求荆轲才答应,与这种冷冰冰的历史记载比起来电影中那种阴谋论的表现似乎更能让人津津乐道,更能让观众接受。

克罗齐说:“人类真正需要的是现在想象重建过去,并从现在去重想过去,而不是使自己脱离现在,回到已死的过去。”正是这样《荆轲刺秦王》带来了历史的发展,而不是局限于对历史的挖掘,这种合理的想象以历史事实为基本依托,在历史框架和时限中展现出艺术的风采。这也为当下每一个编剧和导演提供了对待历史的态度的模板。(作者单位:1.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2.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京媛.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荆轲刺秦王原文范文第3篇

(1)剧情介绍(挂《战国七雄示意图》营造剧情氛围)

学生:公元前230年,秦王派兵灭韩破赵后,又派兵攻打燕国,燕太子丹为了挽救燕国的危亡,就派荆轲刺杀秦王,上演了一场悲壮的历史故事。秦王由XXX扮演,荆轲由XXX扮演……(2)课本剧表演(秦王头戴王冠出场,坐上王位)秦王:今天本大王非常高兴,把各位使节和大臣请来,是想请各位看一出好戏。宣燕国使节上殿。侍从:宣燕国使节上殿。(荆轲捧着盛樊于期首级的木盒,秦武阳捧着盛地图的盒子,两个人一前一后走进了秦宫。秦武阳脸吓得煞白,引起了秦国侍臣的怀疑。)荆轲:他是从小地方来的人,没见过这样大的场面,所以有些不自然。秦王:只许正使一人上殿。(荆轲上前,献上樊于期的首级,秦王打开纸盒验看。)秦王:果然不错,去把地图也献上来。(荆轲转身,又取来督亢地图献于秦王。秦王打开地图卷首从头慢慢观看,看到最后,一把闪闪发亮的匕首露了出来。荆轲右手抢到匕首,左手扯着秦王的衣袖。)荆轲:秦王必须答应我几个条件,否则我……(荆轲正要向秦王提条件,秦王猛地站起将衣袖扯断拔腿就逃,荆轲拿着匕首追了上去。)(秦王围着柱子拼命躲避)太医:大王,背上有剑。(秦王马上抽出剑来就砍荆轲,一剑砍断了荆轲的一条腿,荆轲倒在地上,忍着剧痛,将匕首向秦王使劲掷去。正在这时,太医扔过一个装药的口袋正打中荆轲掷匕首的胳膊,匕首刺歪了。)荆轲:你今天能活着,算你命大!我要不是劫持你交出侵占各国的土地,一开始就杀死你的话,你有八个也早死了!(秦王也不说话,又连砍几剑,把荆轲砍死。)(侍从把秦武阳也杀了)注意事项:台词可临场发挥,只要基本忠于剧情,意思表达清楚即可,不必要求过高。(3)观后感言:学生甲:荆轲不该刺杀秦王。秦王统一六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有利于减少战乱和社会动荡,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是伟大的事业;如果荆轲把秦王劫持或刺死,秦国也不会放弃讨伐六国。学生乙:荆轲舍生取义刺秦王的精神令人敬佩,虽然他刺杀秦王未获成功但他不辱使命,吓得秦王胆战心凉,不寒而栗。荆轲是顶天立地大丈夫。学生天地:(1)《中华上下五千年》、白话《史记》、《资治通鉴》、有关秦史的研究论文。(2)《战国七雄示意图》、秦王冠、卷图一幅、匕首一把、口袋一条、纸盒两个:一个上写“樊于期首级”,一个上写“督亢地图”等道具。背景资料:荆轲刺秦王战国后期,秦国逐渐强大。秦王政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有计划地向东方各国用兵,逐渐吞食各国的领土,削弱他们的势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公元前230年,秦王派兵灭了韩国,接着又攻破赵国的防线,占领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王投降秦国。过了不久,秦王又派兵去攻打燕国,燕太子丹为了挽救燕国的危亡,就访求刺客,想法去刺杀秦王。太子丹听说有个叫田光的人很有见识,就派人把田光请到宫里来请教,田光推辞自己年迈已老,无力胜任。太子问:“先生交游中一定认识一些有才能的人。”田光想了一下,说:“我有个朋友叫荆轲,是个智勇双全的人。”太子喜出望外,恳求田光把荆轲请来,田光答应了。不久,荆轲与太子丹见了面。太子丹见荆轲气宇轩昂,举动不凡,对他十分敬重。一套礼节过后,太子说:“秦国和虎狼一样,他贪得无厌,得寸进尺,不把各国吞并是不会歇手的,如今韩国赵国都被他灭亡了,接下来就轮到我们燕国了。这情况怎么不令人着急呢?”荆轲问:“燕国是准备倾全国的兵力和秦国决一死战呢?还是有别的打算?”太子丹说:“燕国太小,和秦国硬拼是不行的。我想来想去,如果有一勇士假称出使秦国,以重利诱惑秦王,然后接近他,趁机劫持他,叫他把侵占各国的土地退还,如果不答应,就杀了他。不知先生是否愿意担此重任?”荆轲沉思了好一会儿,说道:“这是国家重任,我恐怕担当不起。”太子丹跪下给荆轲磕头,一再请求他想法完成这个使命。荆轲推辞不过,就答应了下来。过了好久,荆轲还没有动身的意思,这时秦军已开始进犯燕国边境。太子丹非常着急,就催促荆轲赶紧动身。荆轲说:“我正在准备,要想接近秦王,必须要有充足的理由取得秦王的信任。一个办法就是把燕国最富饶的地方督亢(今河北省涿县东)一带献给他,光这些还不够,秦王正在悬赏捉拿樊于期(秦国人,因得罪了秦王,就逃到燕国来投奔了太子丹,许多人劝说太子丹把樊于期交还给秦王,太子丹不肯,说不能干这种不仁不义的事情。),如果能献上樊于期的头,秦王一定会很高兴地接见。”太子丹一听,直摇头,说:“督亢的地图好办,樊于期的头我不能献,许多人都劝说我把樊于期交还给秦王,可我不能干这种不仁不义的事情,我绝对不忍心加害于他。请先生另想主意吧!”荆轲见太子丹这样说,就背地里去见樊于期。见面后,荆轲向樊于期说起谋刺秦王的计划,并说了自己的想法。樊于期说:“只要杀了秦王,能帮我报仇,帮燕太子报仇,我死了也值得!”说完,拔剑自刎了。荆轲让人报告了太子丹,太子丹听说后坐车赶来,趴在樊于期的尸体上大哭一场,然后叫人厚葬尸身,把头装在一个木盒里,交给荆轲。一切都准备好了,荆轲还没有动身,太子丹又催他。荆轲说:“我有个好朋友,有胆有识,可做我的帮手。我已派人去请他了。”太子丹担心夜长梦多,就说:“我手下有位勇士,叫秦武阳,就让他当你的助手吧。”荆轲见太子这样心急就同意了。荆轲和秦武阳动身的那天,太子丹和荆轲的好朋友都来送行。人们送到易水岸边,荆轲的朋友高渐离击着乐器,声音悲壮,荆轲和着节拍,高声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送行的人们都失声痛哭起来。荆轲把太子丹斟的酒一饮而尽,然后和秦武阳登车而去,连头也没回一下。荆轲来到咸阳,说明是代表燕王来献地求和的,为表示诚意,又带来了樊于期首级。秦王听说燕王杀了樊于期,很高兴,就安排了隆重的场面,通知各国使节来参加献图仪式。觐见时,荆轲将用毒药浸好的匕首卷在地图里,自己捧着盛樊于期首级的木盒,让秦武阳捧着盛地图的盒子,两个人一前一后走进了秦宫。上大殿台阶时,秦武阳见宫殿里威严肃穆,脸吓得煞白,引起了秦国侍臣的怀疑。荆轲回头看了看,笑着说:“他是从小地方来的人,没见过这样大的场面,所以有些不自然。”秦王有些警惕,传旨:“只许正使一人上殿。”荆轲只好独自走上前去。秦王验看了樊于期的头,果然不错,又要荆轲把地图献上来。荆轲赶紧走下殿来,从秦武阳手中接过地图盒捧到秦王面前。秦王打开地图卷首从头慢慢观看,看到最后,一把闪闪发亮的匕首露了出来。荆轲右手抢到匕首,左手扯着秦王的衣袖,正要向秦王提条件,秦王猛地站起将衣袖扯断拔腿就逃,荆轲拿着匕首追了上去。秦王看无路可逃,就围着大殿铜柱子躲避。秦国有个规定大臣不许带武器上殿,殿下的卫士没有国君的命令也不许到殿上来,所以这些大臣都是手无寸铁,有几个上来与荆轲徒手搏斗,都被荆轲打翻在地。这时有人提醒秦王:“大王,背上有剑。”秦王在慌乱中忘了身背的宝剑,经这人一说,马上抽出剑来就砍荆轲,一剑砍断了荆轲的一条腿,荆轲倒在地上,忍着剧痛,把匕首向秦王使劲掷去,正在这时,宫中太医扔过来一个装药的口袋正打中荆轲掷匕首的胳膊,匕首刺歪了,飞到后面的铜柱上直碰火星。秦王又上来刺荆轲,荆轲身负重伤,靠着柱子笑骂秦王:“你今天能活着,算你命大!我要不是劫持你交出侵占各国的土地,一开始就杀死你的话,你有八个也早死了!”秦王也不说话,又连砍几剑,把荆轲砍死。阶下的秦武阳也被武士们杀死了。秦王大怒,当即下令,发兵燕国,很快就占领了燕国大半的国土。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到辽东。秦王非要捉到太子丹不可。燕王喜被逼无奈,只好杀了太子丹向秦王请罪求和。在以后的五年中,秦国先后灭了魏、楚、燕、赵。秦国“远交近攻”的策略实现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愿望实现了,至此,七雄纷争的战国全部归并到秦国。中原诸侯从东周开始,经过500多年的争夺,最后统一了。

荆轲刺秦王原文范文第4篇

一、樊於期自刎正衬荆轲之义

樊於期与秦有不共戴天之仇,“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提起家仇,就“仰天太息流涕”,只是面对强秦,无计可出。当他听说荆轲的计策能够使“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毫不犹豫,自杀身亡,献上头颅。热肚直肠,义勇刚烈,一个武将形象跃然纸上。他的心甘情愿,正是被荆轲的侠义所征服。荆轲承诺“左手把其袖,而右手L其胸”,为别人,为燕国,不顾个人生命安危,挺身而出,侠肝义胆,摄人心魂。

二、太子之疑反衬荆轲之信

古来侠士,一诺千金。而太子疑其“有改悔”,开口“先遣秦武阳”,这种不信任之举无异于是对荆轲人格的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一反平日之谦和,“怒斥太子”,正是他刚烈性格的表现。荆轲解释了原因,就“请辞决矣”,“遂发”,“终已不顾”。太子“迟之”,“疑之”,“复请之”,一方面表明他在大兵压境之时的惊恐、焦急,同时也说明他浮躁多疑,谋事不周,这也反衬出荆轲之信。

三、秦武阳振恐反衬荆轲之勇

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可见勇力惊人。可是献图时,他竟“色变振恐”,眼看事情就要败露。在这猝然生变的节骨眼儿上,荆轲面不改色心不跳,几句话,既遮掩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语意圆转,滴水不漏。使秦君臣上下疑窦冰释,再加上一“笑”一“顾”一“前”, 荆轲沉着机智,镇定自若。表明荆轲的确具有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可谓神勇过人。

四、群臣惊愕反衬荆轲之威

“图穷而匕首见”,矛盾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毫无精神准备的秦王“惊、起、绝、拔、操、急”,慌得连剑也“不可自拔”。与此同时,荆轲“取、奉、发、把、持”,双方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霎时间,庄严的秦廷上,荆轲“逐”,秦王“走”,群臣“愕”,上上下下“尽失其度”,最后竟出现“乃以手搏之”的戏剧性场面。在这惊心动魄的搏斗中,作者以群臣的惊愕、秦王的惶急、左右的惊呼,反衬出荆轲之威。

五、易水送别烘托荆轲之悲

荆轲刺秦王原文范文第5篇

真是这样的吗?

荆轲去刺秦的目的并不是要剌死秦王,正如他在刺秦失败后倚柱而叹:“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他是要劫持秦王作为人质,逼迫秦王尽退诸侯之侵地,效法曹沫来报答太子丹的知遇之恩,而这一目的也是太子丹的“上愿”。太子丹在交代荆轲任务时强调说:“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此丹之上愿。”由此看来,劫持是“上愿”,刺杀是下策。荆轲既然答应要为太子办这件事,就要追求最好的效果,也就是“上愿”,这是一位侠义之士的庄严承诺。所以荆轲始终是按着这一个目标去规划和准备的。他要达到既完成使命,又要全身而回的目的,不是“一去不复还”。正如他在回答太子丹的怨愤话语时所说“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为此,在他的计划中,除了上殿近秦的必备诱饵――樊於期的头颅和燕国的督亢地图外,还要有一个得力的助手。他已有了合适的人选。虽然“其人居远未来”,但是荆轲相信他会来的,而且荆轲也为他准备好了行囊“为之治行”,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可是就在这“顷之”的等待之中,太子丹的急躁多疑,为即将成功的大事埋下了悲剧的祸根。

“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日: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

太子丹的话深深地伤害了荆轲的自尊,玷污了荆轲的人格。同时我想他也会想起他的老师田光在自杀前对他说的话:“夫为行而使人疑之,非节侠也”“长者为行,不使人疑之。”于是,荆轲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怒斥太子丹道:“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并不得不道出了迟滞的原因:“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古代的士人,虽寄食于主人的门下,但他们有着自己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空间。他们答应下来要为你完成的事情,就会有一个结果给你。但是他们不愿意别人指手画脚,指指点点,更不能忍受怀疑。他们有自己的方法谋略,但在未实现之前,却又秘不示人。因为他们看重的是结果,在结果还是一种假设而没有成为“结果”之前,都存在着风险和变数,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都会有未知的情形发生,而如何处理突发的意料之外的情况,正是他们要深思熟虑的。

――这些,太子丹知道吗?

荆轲不能够为了事情的完满和准备的充分而再去等待,再遭怀疑,再受辱诟,再被误解了,于是“请辞决矣,遂发”。这样看来,我们是否应对“易水送别”这一悲壮的场面有新的体认?“风萧萧兮易水寒”,那萧萧而吹的何止是风,更有刺耳的言语、不信任的眼神;何止是高渐离的击筑声,更有那为期不远的厮杀声;而那凛冽寒冷的,又何止是易水,更有不被理解的赤胆衷肠。“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不复还”和荆轲预想的回来复命又是多么的南辕北辙,多么的大相径庭。前来送别的人虽然都“白衣冠”,但他们都只是以为这是一出深入虎穴、凶多吉少的悲剧,并不清楚其中的原委。只有荆轲自己知道,这是一出本可以降低危险系数,本可以有更大胜算,而却被人为地埋下了失败阴影的悲剧。所以他的“就车而去,终已不顾”的身影不仅仅是大义凛然的慷慨,更有失落无奈的悲壮。

――这些,太子丹知道吗?

我们再返回来想想,他等的那个人真的那么重要吗?太子丹不是给他派了一个“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的秦武阳了吗?这只要看看事情后来的发展,就会让我们佩服荆轲虑事的周全和识人的眼光,也会让我们发现太子丹急躁的恶果和用人的不妥。

刚刚上殿,秦武阳就“色变振恐”,要不是荆轲的从容和机智,险些就露出马脚。“荆轲顾笑武阳”,他回头的那个“笑”,是对秦王的掩饰,是对武阳的嘲讽,或许也是对秦武阳的鼓励,但我想更是对他自己内心无法言表的遗憾的苦笑。如果是荆轲所等的那个“客人”与他一起上殿,情形会是这样吗?当荆轲一个人在朝堂大殿上追逼秦王时,秦武阳在哪里?本来要由两个人默契配合来完成的事,却变成了他一个人的单打独斗。“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的风险比荆轲原来预期的成倍地增加了。

按理说,在条件、环境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荆轲完全有理由把当初“劫而不刺”的既定目标调整为“刺而不劫”,化难为易,退而求其次。但是,他没有。作为一个士人,“言必信,行必果”是他们的道德准则,“轻生死,重然诺”是他们的人生信条。既然当初答应下来要完成的是“上愿”,那就只能不折不扣、义无反顾地朝着既定目标迈进,绝不能临难而退,敷衍搪塞。这也许就是倔强的“士人”和圆滑的“世人”之间的区别吧。

――这些,太子丹知道吗?

“士为知己者死。”“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能够遇一知己被士人看作是人生的最大幸福,一旦他们为知己所用,就会不惜一切代价地为知己效命分忧。你看曹沫,你看毛遂,你看冯谖,你看侯赢……他们无一不竭尽全力,舍生忘死,成功完成了主人想完成而又难以完成的事情,即使只有“鸡鸣狗盗”的本领。但是他们又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虽然他们衣食无着,一贫如洗,但绝不会投食门下就丧失骨气,摇尾乞怜,唯命是从;而是时时在与他的主人进行着双向选择,只有经受得起选择考验的才是真正值得为之“两肋插刀”的知己。

“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虽然“献遂邑之地以和”,但“犹复以为将”。正因为庄公的宽容理解,才有后来曹沫的劫持齐桓公,“使悉反诸侯侵地”的壮举。

冯谖,刚刚投到孟尝君门下,未有寸功就“长铗归来兮,食无鱼”,“长铗归来兮,出无车”地要鱼要车,但孟尝君没有在意,而是都满足答应。即使让他去薛地收债,无“获”而返,孟尝君虽有不满,但也容忍了。如果这时孟尝君以自己的“君子之心”去度了这个冯谖的“小人之腹”,那岂不愧杀了冯谖,也岂不悔杀了孟尝君。

还有那个侯赢,在信陵君束手无策,作困兽斗而孤注一掷要以和秦军拼命来救赵时,却出奇的冷淡,并不言一计一策,而是硬要等信陵君在自省、自责、自悟中自返之后,才道出妙计,说出奇策。假如信陵君不去自省、自责、自悟,从而不自返,而是对侯赢心存怨恨,那岂不自毁,而又让侯赢背上恶名,毁了侯赢?

更不要说吴公子光求得专诸袭刺吴王僚,一等就是九年;严仲子求得聂政谋刺韩相侠累,一直等到聂政把老母养老送终。这才叫“知人”!就连太史公司马迁都说:“严仲子亦可谓知人能得士矣!”

我们再来看看太子丹,虽然他为荆轲“供太牢之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但却不能深信不疑,听其谋划,就连时间上充分的等待都没有,而是疑心重重,相信不深,缺乏耐心,急躁冒进。正如开始时候,他的老师鞠武为他谋划长远之计时他所说的:“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恬然,恐不能须臾。”急躁多疑的太子丹不可能真正了解“沉勇好书”的荆轲,更不可能了解身上背负着田光和樊於期两位勇士用生命和鲜血凝结的重托的剂轲,这才使即将成功的大事功亏一篑,怎不令人扼腕!

相关期刊更多

环境科技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财经科学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西南财经大学

经济科学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