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非金属

非金属

非金属

非金属范文第1篇

关键词:金属性;非金属性;依据;问题

元素的金属性也就是还原性,指的是元素失电子的性质;非金属性也即氧化性,指的是元素的电子性质。所以它们的强弱就与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有关,容易失电子的,金属性强;容易得电子的,非金属性强。所以,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应从参加反应的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上进行分析,与原子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没有关系。那么,怎么就知道元素得失电子的难易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分析:

一、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依据

1.根据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o Au

排在前面的金属其活泼性强,当然容易失电子,金属性强。

2.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越易置换出氢气,金属性越强。

如Na与冷水剧烈反应,Mg与热水缓慢反应,而Al与沸水也几乎不作用,所以金属性:Na>Mg>Al。

3.相互置换反应――较活泼金属能从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中(或熔融态的盐中)把不活泼金属置换出来。

如Fe+Cu2+=Fe2++Cu金属性:Fe>Cu。

如Zn+Fe2+=Zn2++Fe说明金属性Zn>Fe

4.原电池中的正负极的判断――负极金属活泼性大于正极金属。

特殊情况,铝和铜用导线连接后放入冷浓硝酸中,因铝钝化,铜为负极,但金属性却为Al>Cu。

5.从结构上看,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

如:同周期元素金属性:Na>Mg>Al。

Sn和Pb同属Ⅳ主族,金属性:Sn>Pb。

6.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如碱性:NaOH>MgOH>Al(OH)3金属性:Na>Mg>Al。

7.根据金属阳离子氧化性强弱判断。

一般来说,对主族元素而言,最高价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即对应金属性越强。

8.根据在电解过程中的金属阳离子的放电顺序判断。

放电顺序:Ag+>Hg2+>Cu2+>Pb2+>Sn2+>Fe2+>Zn2+>Al3+>Mg2+>Na+>Ca2+>K+

在电解过程中一般先得到电子的金属阳离子对应金属的金属性比后得到电子金属性弱。如,含有Cu2+和Fe2+的溶液电解时Cu2+先得电子,所以金属性Fe>Cu。

二、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1.跟氢气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以及氢化物的稳定性――越易与氢气化合,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如:F2+H2 [冷暗处爆炸]2HF Cl2+H2 [光照]2HF

Br2+H2=2HBr I2+H2 [可逆反应]2HI

非金属性:F2>Cl2>Br2>I2。

2.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如:酸性:非金属性Si

3.非金属单质间的相互置换反应。

如:Cl2+5KI=2KCl+I2 Cl>I2

4.从结构上看,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

5.从非金属阴离子还原性强弱判断。

非金属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对应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弱,其非金属性越弱,即“易失难得”,指阴离子越易失电子,则对应原子越难得电子。

6.从对同一种物质氧化能力的强弱判断。

如:Fe+Cl2 [点燃]FeCl3 Fe+S [加热]FeS

铁分别升到+2,+3,所以非金属性:Cl2>S。

综上所述,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与元素得失电子能力以及对应单质或离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可相互推导;这部分内容也是对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知识的整合与提高。

例题:用“>”或“

1.酸性:H2CO3 H2SiO4 H3PO4

2.碱性:Ca(OH)2 Mg(OH)2 Mg(OH)2 Al(OH)3

3.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 H2S H2S HCl

4.还原性:H2O H2S H2S HCl

5.酸性:H2SO4 H2SO3 HClO4 HClO

从以上答案中可以归纳出:

6.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 。

7.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

8.元素的 性越强,其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 。

9.非金属性越强的元素生成的气态氢化物,其还原性越 。

10.同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含氧酸,其成酸元素价态越高,其酸性也越 。

分析:这几个题是对前面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判断的综合应用。答案:1.> < 2.> > 3.> < 4.> < 5.> > 6.强 7.强 8.强 9.强 10.强

非金属范文第2篇

为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基础管理工作,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根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以及《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等法律标准的规定,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基础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金属非金属矿山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通过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和实施安全生产许可等工作,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事故从*年起呈持续下降的趋势,安全生产状况总体稳定。但是,事故总量仍然较大,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在尾矿库、采空区、露天边坡等方面仍存在重大隐患,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对此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

2.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95%以上为本质安全程度低的小型矿山,生产工艺相对落后,技术装备水平较低,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责任不落实,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薄弱,安全投入不足和安全培训不到位。因此,必须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基础管理,提高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促进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的安全发展。

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原则、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3.指导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加强企业安全基础管理,加强政府安全生产监管,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

4.工作目标。建立健全和完善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责任体系和制度体系,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和技术管理;逐步减少事故总量,进一步遏制坍塌、冒顶片帮、放炮、中毒窒息和透水等重特大事故。到2010年,金属非金属矿山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比*年有较大幅度下降,实现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形势的明显好转。

5.主要任务。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强化现场管理和技术管理;加大安全投入,加强隐患治理,增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加强应急救援工作,减少事故损失;依法关闭和取缔非法和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金属非金属矿山。

三、建立、完善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和制度

6.设立专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地下矿山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不少于3人,露天矿山不少于2人,小型露天采石场不少于1人。矿山每班必须确保都有专职安全检查人员。

7.建立、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应重点健全和完善14项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2)安全目标管理制度;(3)安全例会制度;(4)安全检查制度;(5)安全教育培训制度;(6)设备管理制度;(7)危险源管理制度;(8)事故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9)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10)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11)事故管理制度;(12)应急管理制度;(13)安全奖惩制度;(14)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等。

四、明确安全职责,建立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8.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金属非金属矿山必须明确企业法定代表人(包括金属非金属矿山的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下同)、分管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生产单位、职能机构和各岗位人员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把安全生产的责任逐级逐项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各岗位人员,形成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

9.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责全面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负责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10.落实新建、改扩建矿山的安全管理责任。新建、改扩建和实行资源整合的金属非金属矿山必须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的“三同时”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办理项目核准手续。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严禁边建设边生产。

11.明确承包项目和承包商的安全职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市场运作机制,建立项目法人负责制、项目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明确建设方、承包方和监理方的安全职责。建设方与承包商签订安全合同,明确安全责任,并将其安全管理纳入本单位安全管理范畴。

五、加强和改进安全技术管理

12.建立安全技术管理体系。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建立以技术负责人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技术负责人对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技术工作负责。矿山设立技术管理机构,配备采矿、机电、地质及测量等专业技术人员,地下矿山还必须配备通风等专业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中专以上学历。

13.加强技术基础工作。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金属非金属矿山年度灾害预防计划,并根据实施情况及时修改完善。严格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和相关技术规范等规定,绘制矿山相关图纸,图纸要与实际相符。对矿山地质情况、开采情况、周边采空区情况等要由技术人员定期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形成完整的技术基础资料。

14.加强重点生产场所的技术管理。矿山应加强尾矿库、地下矿山采空区、露天矿山排土场和边坡等的技术管理工作。严格制定并执行防治重大灾害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配备相应的人员和监测设备。技术负责人每季度组织一次重大灾害调查,制定相应的专项防治措施。

15.严格执行地下矿山机械通风的有关规定。地下矿山要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及相关要求,建立通风管理制度,完善机械通风系统,加强作业场所的通风管理。

16.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积极采用采空区探测、边坡和尾矿库监测、井下作业人员定位跟踪系统等先进技术和装备;在中小型露天矿山推广中深孔爆破技术,改善作业条件和环境。

17.及时解决安全生产技术问题。技术负责人要及时组织技术分析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生产技术问题。重大事故隐患或技术难题,应聘请相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六、加强安全生产现场管理

18.加大现场安全管理力度。应建立企业主要负责人现场检查制度,明确每月现场检查的次数。地下矿山应确保每天至少有1名矿级管理人员在现场带班。带班人员要深入采掘工作面,抓安全生产重点环节,督促加强现场管理。

19.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矿山企业应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AQ2006)的要求,开展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露天矿山、小型露天采石场和尾矿库的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矿山应建立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制定年度达标计划,积极推进矿山的安全标准化工作。

20.做好职业危害的防治工作。矿山企业应配备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检测和防护设备与装置,认真落实现场防治粉尘、高温、噪声、有毒有害气体和放射性危害的措施,切实改善井下作业环境;按标准为职工免费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如实向相关部门报告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情况。

七、加强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

21.加大安全生产投入。矿山企业应制定年度安全生产资金提取和使用计划,并设立专用账户,专用于安全技术措施和隐患治理。按财政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6〕478号)的规定,提足用好安全生产费用,保证隐患整改的资金投入。

22.加强隐患排查,做好治理工作。矿山应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明确日常排查、定期排查和分级管理的任务、范围和责任。矿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管负责人要定期组织全面的、以隐患排查为主要内容的安全大检查。对查出的各类隐患要进行登记,落实整改措施和责任人员,限期进行整改。整改结束后,按规定由矿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管负责人组织验收。

23.认真做好复产验收工作。停产整顿的矿山企业要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内容和安全技术措施,限期完成整改。节假日期间放假或停产检修的矿山必须制定和采取保障安全的措施,恢复生产前,矿山企业要制定具体的复产方案,落实安全保障措施,对员工要集中进行安全培训教育。矿山整顿、整改完毕后应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矿山不得恢复生产。

八、加强劳动组织和安全培训管理

24.加强作业现场劳动组织管理。建立和完善作业人员岗位责任考核制度,所有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履行岗位责任,遵守劳动纪律。严肃查处“三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行为,制定能够有效制止“三违”现象的管理规定。

25.严格从业人员劳动管理。矿山对录用的从业人员(包括农民工),必须按规定到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录用、备案手续,完成就业前培训,依法与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参加工伤保险。严禁使用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作业。

26.落实全员安全培训工作。对新录用的地下矿山作业人员,应进行不少于72学时安全教育和培训,考核合格并在有经验的职工带领下实习满4个月后方可独立上岗作业;新录用的露天矿山的作业人员,应接受不少于40学时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作业;所有生产作业人员,每年接受教育培训的时间不少于20学时。矿山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相关机构培训合格、取得相应资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九、加强应急管理和事故处理

27.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矿山应制定应急预案,确定事故或紧急状态下的避灾、救灾措施和处置程序,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并报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

28.制定应急管理制度,完善应急救援体系。矿山企业应建立由专职或兼职人员组成的事故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未建立事故应急救援组织的,应与邻近的应急救援组织签订救援协议,保证事故发生后能得到及时救援。

29.落实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矿山企业负责人应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的规定,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并积极组织抢险,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和事故后逃匿;支持和配合事故调查工作,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开展警示教育,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整改和防范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十、积极推进企业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工作

30.落实产业政策和加强政策引导。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结合安全生产许可制度,进一步推动矿山整合工作,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提请当地政府关闭,促进矿山逐步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积极引导安全监管与技术服务相结合,发挥评价、咨询、技术服务等中介机构的作用,培育和发展面向小型矿山安全基础管理的技术服务体系,促进其安全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31.加强部门监管和联合执法工作。安全监管部门要从矿山的设计、施工、投产等环节上依法强化监管,实行综合治理;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矿山生产中的违法、违规和非法生产行为。对存在非法、违法行为的矿山,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程序给予罚款、停产整顿、吊销相关证照、关闭等行政处罚;积极配合国土资源、劳动保障、工会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活动,落实矿山的安全监管责任。

32.严格事故责任追究。严格依法追究事故责任人特别是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小型金属非金属矿山,发生一次较大责任事故或一年内连续发生两起一般责任事故的主要负责人,暂扣其《安全资格证》,责令参加复训,复训不合格的吊销其《安全资格证》,3年内不得颁发;发生一次重大以上或一年内发生两起较大责任事故的主要负责人,吊销其《安全资格证》,5年内不得颁发。对大型金属非金属矿山,发生一次重大或一年内连续发生两起较大责任事故的主要负责人,暂扣其《安全资格证》,责令参加复训,复训不合格的吊销其《安全资格证》,3年内不得颁发;发生一起特别重大或一年内发生两起重大责任事故的主要负责人,吊销其《安全资格证》,5年内不得颁发。

33.发挥从业人员的监督作用。矿山要保障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维护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要建立和落实特聘安全群众监督员制度,为群众监督员履行职责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员的安全生产现场监督作用。

34.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要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工会、共青团和职工代表大会在企业安全生产的作用,营造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非金属范文第3篇

1、非金属氧化物是指仅由一种非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如二氧化碳(CO)的二元化合物等。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酸性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

2、举例:典型的如:水(H2O)、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碳(CO2)、五氧化二磷(P2O5)等。

(来源:文章屋网 )

非金属范文第4篇

【关键词】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事故;特点;对策

矿产资源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丰厚礼物,它给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矿山的开发与利用,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近年来由于对开采矿山没有规范的开采制度,导致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采矿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

一、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生产安全事故的现状

从地区分布看,从2001—2008年,全国事故起数居前五位的是浙江、云南、广西、湖北和辽宁五省区,占全国总起数的37.4%。但2004年后,浙江省的事故起数大幅减少,累计下降了74.3%;云南、广西和辽宁三省的事故起数呈波动态势;湖北省的事故起数呈小幅下降趋势。从事故类型看,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事故一直以物体打击、高处坠落、冒顶片帮、坍塌和放炮居多。这五类事故起数累计占总事故起数的77.8%。其中,物体打击事故占22%;冒顶片帮事故占17%;高处坠落和坍塌事故各占15%;放炮事故占8%。从经济类型看,私营经济类矿山事故起数占总起数的49%,居第一位;集体经济类占15%,居第二位;国有经济类占11%,居第三位。由此可见,私营经济是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事故的重灾区。从事故原因看,由违反操作规程及劳动纪律和生产场所环境不良所引起的金属非金属矿山事故起数一直居于前两位,约占总数的60%左右。当前,金属非金属矿山领域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现象仍很严重,事故比例仍居高位。2010年全国金属非金属矿山共发生较大事故43起、死亡179人(其中非法违法生产建设引发的有25起、死亡99人,占较大事故总起数和死亡人数的58.1%和55.3%);2011年发生较大事故30起、死亡124人(其中非法违法生产建设引发的有11起、死亡53人,占较大事故总起数和死亡人数的36.7%和42.7%)。2012年,我国共发生较大事故32起、死亡121人(其中非法违法生产建设引发的有8起、死亡31人,均占四分之一左右)。面对近年来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所发生的安全事故,最近,我国安全监管总局的《2013年非煤矿山安全监管重点工作安排》提出,今年将整顿关闭金属非金属矿山5000座以上,将要实现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总量继续降低。“十一五”期间,全国非煤矿山事故的起数、事故的死亡人数分别下降了45%、47%。但是小、散、乱、差目前仍然是我国非煤矿山的显著特征,全国非煤矿山的总数仍然接近10万座,而且95%是小矿山。这些小矿山规模较小,技术含量较低,设施比较简陋,工艺比较落后,安全保障能力较低。针对这种现状,国家安监总局提出学习借鉴整顿关闭小煤矿的经验,要在“十二五”后3年加大工作力度,打一场整顿关闭非煤小矿山的攻坚战。

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金属非金属矿山开采工作一门技术性要求极强的综合性工作,矿山在开采的过程中涉及到地质、采矿、通风、运输.安全、机械和电气、爆破、环境保护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在开采的每个环节都要用到极强的专业技术。特别是对于那些小型的开矿企业来讲,在技术和管理方面远远的达不到安全生产的要求,普遍存在管理混乱、安全设施简陋、事故发生时抗灾能力弱等特点,这些因素都是导致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现将导致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做以下几点分析。

1、地域性的关联

据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截至9月份我国共发生矿难62起(其中32起较大事故),矿难发生地位于我国中西部省份的就超过了50起。由此可见,我国矿山发生安全事故的总量,从地区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此地区的经济状况相对比较落后,在当今中西部地区仍旧把开采矿山作为发展本地经济的支柱产业。由于经济的落后,此地区的开矿企业规模相对都比较小、安全技术方面的投入不是很充足,采矿设备比较落后,对从业者的培训工作没有重视,采矿专业的技术人员匮乏,在生产过程中管理方面又存在着极大的漏洞,这些都是导致安全事故时常发生的重要原因。

2、矿业秩序的混乱

目前,在经济效益的驱使下,各类矿产品的价格日益飙升,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一些不法分子或非法企开始着眼于矿山,他们一般都是盗采矿产或者是非法经营开采,所经营的企业规模一般都比较小,在整体规划上和管理模式上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对于管理方面没有一个严格的执行标准,没有形成规范的作业制度,对于从业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就上岗。同时,不管是在安全设施上,还是在开采技术方面都远远达不到安全作业的要求,这些都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决定性因素。

3、企业缺乏应有的安全意识

追求更多的利润是企业经营的目的,受出口和政府扩大内需的影响,我国的工业发展呈快速发展状态,使得许多的投资者蜂拥而至,加入开采矿山的队伍中。这些投资者一般经营的开矿企业规模都比较小,在利益的驱使下,他们尽可能少的对开矿设备进行投资。在开矿作业过程中,经常超强度、超能力、超定员组织生产,使作业人员长期在疲劳状态下生产,安全系数自然就会攀升。采石场较大事故多发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尤其是边坡坍塌、山体滑坡事故,大多数原因是企业没有按照规定分台阶开采或者开采台阶过高造成的伤亡事故。

4、企业的各种安全制度落实不到位

从金属非金属矿山发生的重特大事故分析看,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对项目立项审查没有严格管控,企业没有按设计、施工、监理、项目管理和竣工验收、试车等相关规定来执行,未能按国家规定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去开采,导致这些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先天不足,给日后的开采工作留下了重大安全隐患。

5、企业没有有效的安全事故应急措施

在我国,许多企业缺乏有效的安全事故应急措施,尤其是一些规模有限的中小型开矿企业,因人力物力的缺乏,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事故应急组织机构,对矿难的预防宣传、必要的安全设施、事故救援演练、事故监测及预警、事故的组织救援、物资及资金保障、善后处理、矿难事故数据收集分析、安全保卫等工作都不符合相关的安全规范。

6、监管力度不够,执法效能低

开矿企业是一个危险系数极高的行业,在开采过程中一定要有严格的监管制度。然而,目前我国的监管机构却因自身的原因没有做到监管工作的职能要求,具体原因如下: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对地方安全监管机构的编制、装备、工作经费和办公条件等方面缺乏系统的要求和有力的支持,现有安全监管力量难以适应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点多面广、开采方式复杂的现状。特别是在基层安全监管部门,由于执法经费难于保障,车辆、电脑、摄像机等必备的执法装备极其缺乏等等,在监管工作方面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如监管机构人员的底子薄、基础差,人员组成复杂,专业知识欠缺,业务培训机制不够完善等。基于这些因素,使得在监管过程中执法力度不够,效能低,使得开矿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三、促使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形势好转的有效措施

1、设定最低生产规模,提升矿山安全基础

通过修订《矿山安全法》,规定了各类矿山的最低生产规模,指引小规模的开矿企业退出开采领域,形成矿山规模化生产。同时,还通过增加税收、停止信贷等经济手段使现有规模过小、生产工艺落后的小矿山逐步淘汰,从根本上提高矿山安全基础,降低安全监管的难度。

2、落实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针对地下矿山,要加强对矿井水害的预测预警工作,如果发现工作面有淋水加大、空气变冷、产生雾气等一系列透水现象时,要立即停止开采,撤出所有可能受到透水威胁的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同时按开采矿山操作规程要求,落实好探放水措施。露天矿山要积极推行中深孔爆破技术,对于不具备采用中深孔爆破技术的小型露天采石场,必须要经过安全监管部门批准,在技术单位的现场勘察鉴定和指导下,才能对露天采石场使用浅孔爆破技术;为了保证开采工作的安全,对于现场的安全方面的工作一定要落实,才能尽可能少的减少事故的发生。

3、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提高安全执法效能

在安全监管机构进行执法时,一定要从根本上提升执法队伍的建设,使在执法过程中不会因人员不足而使安全执法工作做不到位。其次,通过修订《矿山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给基层安全监管机构在执法过程中提供法律依据。同时,对于安全监管机构的执法人员的培训工作不能够放松,通过不断的教育培训,促使他们在业务技能和思想意识上的提高,为今后在监管执法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

4、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提高事故防范能力

有关安全管理人员要进一步加强对所属矿山尤其是并购矿山的安全管理工作,改善有关影响作业现场的安全条件。其次,对于外包工程施工队伍,在其管理工作方面,一定要加大力度,将其纳入本单位安全管理工作的总体范围,不断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使外包工程施工队对事故的防范能力有所提高。

5、深化现有协调机制,实现部门协调作战

矿山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通过相关部门的协调作战,才能保证矿山企业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生产。具体部门包括:国土资源、安全监管、公安和环境保护。当矿山企业出现违规操作时,四个部门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矿山企业中存在安全隐患的监管工作。

6、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

企业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认真开展“三项活动”,加强“三项建设”。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要强化安全监管严禁违规违章生产行为的发生;要扎实推进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工作,强化工作落实,认真做好安全基础工作,不断完善安全生产条件,最终全面提高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水平。

非金属范文第5篇

【关键词】和谐矿山 职业安全卫生 矿井灾害

金属非金属矿井下生产条件恶劣,使得劳动者的的安全以及健康存在一定的威胁,所以要做好地下劳动者职业安全卫生的防护工作,以此来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及身心健康。

一、矿山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一)粉尘。能够较长时间浮游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叫做粉尘。他的危害主要是爆炸与造成职业病等,劳动者长时间呼吸含有大量粉尘的空气,会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从而导致许多职业病的发生,最终导致丧失劳动能力,甚至会威胁到生命。

(二)水患。水患是非煤矿井生产中一大灾害,如大量的水在矿井中突然涌出,必然会淹井,这样就有可能损坏地下设备,严重时甚至会危害到劳动者的生命安全。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遇到小窑与老空积水区、岩溶管道水等。在这两种情况下,一般水来的非常快,劳动人员来不及撤退即被水淹,导致救援人员难以进行抢救工作。

(三)热害。劳动者在工作时所发生的热量要排出体外,要是这些热量无法排出,就会造成无法劳动的结果,甚至会积蓄热量使体温超过人体所能承受的极限而导致昏迷甚至威胁生命。尤其井下作业者可能会发生热害病,如:心动过速、关节炎、湿疹等,这些疾病的发病率都非常高。

(四)噪声。工作场所的噪音,如凿岩机、局部通风机还有主通风机等产生的噪音危害非常大,可使人耳聋,影响工作者的正常生活,导致疾病的发生也会影响到工作效率。

二、安全卫生防护对策

(一)矿井灾害预防措施

1.防尘:(1)防尘洒水系统要建立完善;(2)采煤作业面与掘进做作业面使用湿式凿眼,并水炮泥封孔;(3)设置风流净化水幕在回采工作面回风巷;(4)为防止粉尘飞扬要合理分配各用风地点的风量;(5)粉尘检测仪器要配备到一定的数量;(6)隔爆水棚设置在规定的地点。

2.防治水:(1)要按规定留设隔离安全矿柱在相邻采区、相邻矿井间、采空区、断层地段;(2)层露头的防水矿柱要严禁开采矿;(3)必须填塞因开采产生的地面塌陷和裂缝地点,为防止人员陷入塌陷坑内,必须有安全措施才进行填塞工作;(4)必须及时处理采空区陷落、有裂缝和岩溶塌陷等情况,尤其在暴雨或降雨后;(5)“预测预报,先探后掘,有疑必探,先治后采”是在掘进和回采生产中坚持的原则,必须严格执行。

(二)矿山救护。按相关规定,所有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必须有矿山救护队为其服务,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应设立矿山救护队。如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不具备单独设立矿山救护队条件,应指定兼职救援人员提供救护服务。必须与矿山救护队签订救护协议,一旦有事故发生,实施事故现场救援救保证在30min内赶到。

(三)劳动卫生保障措施

1.粉尘。在地下劳动作业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掘进面爆破的时候,在装载矿产时有矿物粉尘扬起,这都是造成尘肺病的一些因素,所以除在了作业人员佩戴防尘口罩外,还需要在各回采面、掘进面设置洒水防尘设施,才能有效的防止疾病的发生。

2.噪声。噪声来源主要有:主要通风机、主提升绞车、局部通风跟机压风机等。应当选用轴流式低噪声设备来降低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跟压风机等噪音,要符合相关的的规定,把噪音控制在85dB(A)以下。如果大于85dB(A)时,就需配备个人的防护用品,在需要的时候要应该采取其它有效能够降低噪音的措施。

3.热害。矿井开采层较浅,属低温梯度变化区时无热害问题,因此不需要采取降温措施。若机电硐室等温度略高,可考虑适当加大风量来减弱热害,以创造较舒适的工作环境。当开采层较深,处在一级热害区时,可设计建设井下中央空调进行降温处理。企业应根据气候特点,采取防暑降温措施。

三、结束语

在现在的情况下,开展关于矿山职业安全卫生相关问题、技术、对策研究,对影响矿山职工安全的各种职业病害及影响健康的自然地质灾害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对构建和谐矿山、绿色矿山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邓安云、任玉芬.矿山开采环境地质问题分析与防治建议[J].云南地质, 2009(1).

[2] 武强.矿山环境研究理论与实践[M].地质出版社, 2005.

[3] 矫旭东、滕彦国.我国矿山环境保护与管理对策评述[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7(1).

[4] 国土资源部. 2007中国地质环境公报[N].人民日报, 2008-05-09

[5]朱相东.浅析矿山电气安全管理与技术[J].四川有色金属,2009(2).

[6]陶明星.基层安全管理工作者应做到4个了解[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2(7).

[7]邱明晓,刘桂礼,李东,等.符合IEC61010标准的泄漏电流测试技术[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5(1).

[8]陈学勤,刘禄恺.井下移动变电站保护接地电阻的设置[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6(S1).

[9]刘凡非.保护接地网预防瓦斯爆炸作用原理及其完好性监视技术[J].矿冶,2007(2).

[10]车明福.浅析故障诊断技术在矿山机电设备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12).

[11]杨光,付碧峰,郑卫琳,等.对我国矿山安全生产现状的分析与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4).

相关期刊更多

非金属矿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苏州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白血病淋巴瘤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