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改造我们的学习读后感

改造我们的学习读后感

改造我们的学习读后感

改造我们的学习读后感范文第1篇

一、咬定读写不放松――观念突围

李希贵校长说过:“改革过程中最大的阻力来自于我们的内心,最关键的是观念和内心的改变。”那么,怎样改变自己的观念呢?

首先是学习课标,研读教育名家专著,借鉴别人的方法。通过反复阅读与“语文主题学习”相关的书籍,我们充分认识到: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小学阶段学生成长的核心素质就是阅读情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支离破碎的分析讲解、挖地三尺的精雕细刻,是导致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主要原因。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读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也不是只靠多做练习做出来的。语文教学要十分重视朗读背诵的基本训练,重视学生文化底蕴的积累,要通过让学生大量阅读、广泛阅读,最终实现厚积薄发。我们不必担心学生对所读的东西现在还不太懂,无数事实证明,读得多了,感受自然就会丰富;积累多了,认识自然就会深刻。

其次是听名师讲课,积累感性认识。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想方设法让我们去参加教师培训,与课改专家面对面交流;约请“语文主题学习”的名师、专家到林州来,向他们请教。我们深深感到:语文课堂必须改,走“语文主题学习”的道路,一定能改好。

最后,要坚持阅读写作不离分。阅读和写作永远是一对孪生姐妹,相辅相成。在大量深层次的阅读后,教师必须督促学生多练笔,把习作话题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他们在多读多写的过程中学会不同的写作方法。

二、立根原在扎实中――方法突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反复阅读教育专著后,在多次听过于永正、魏书生、窦桂梅、李虹霞等名师的示范课后,我有醍醐灌顶之感,语文教师只有打造自己的“金刚钻”,才能上出鲜活的语文课来。于是,我把读书列为每天的必修课,课上、课下和学生一起读,利用零碎时间读。读教育专著,如《给教师的建议》《陶行知教育文集》等;读文学名著,如四大名著、《茅盾文集》等;读不同学科的书,以积淀自己的文化底蕴,增加自己的知识广度。

对教学进行反思,写博客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每天写博客,也是在写人生,谈教学得失,写读书感悟。校信通博客记录下了我们课改的点点滴滴,见证了我们成长的足迹。时不时会有一些写得有点意思的文章被《语文主题学习》杂志发表,更提高了自己写博客的兴趣。

我们的课堂上,没有了烦琐的课文分析,就是立足于学生的“学”,简简单单地教,课前精心设计导学案,课上精选读点、讲点、练点、辩点。学生有了充足的读书时间,在自由的阅读中,读出了趣,读出了味。我们还引导学生将读书延伸到课外,于是,学生晨诵、午读成为习惯,松树下、操场上、栏杆旁,总是有学生手捧各类书籍专心致志地研读,成为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除读丛书以外,每学期初我都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动员学生在班里建立图书角。我还和学生一起制订周读书计划、月读书计划和学年读书计划,绝对保证每天的读书时间和读书质量。

我们也把读后的写作落实到了课堂,进行以文章为载体的写作训练,或仿写,或补写,或续写,或写读后感,这样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能力得到了提升。通过每学期大量读书笔记的积淀,很多学生有了扎实的写作功底。

为了创建学生向往的课堂,我不断学习。在我们课改的团队里,有一批志同道合的同伴,我和同伴们一起研修、一起切磋,分享彼此的智慧,分享智慧互动带来的快乐,经常走进彼此的课堂,互相学习实践经验。我们痴心聊课,勇于晒课,积极评课,大胆洗课,不懈磨课,自信出课,努力变革自己的教学方式,打造个性化语文课堂,我先后设计了“拥抱山水,寄情自然” “握住时间的手” “徜徉诗歌百花园”为主题的语文课。在不断的磨砺中,自己的教学水平在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课堂上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发展。

改造我们的学习读后感范文第2篇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近年来,我一直在书堆中寻寻觅觅,及时掌握教改信息,认真学习领悟课改理念,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敢于改革,勇于实践,借鉴先进、前卫的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多次创设条件,走出去观摩聆听名师大家的经典课例。好多位名师的教学经典一次次吸引了我。他们的课堂“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绕梁,连课堂过渡语也仔细推敲、精心设计,使听者严谨有序又生动活泼之感。我现在如同一个习武者获得了武功秘籍,教学中边读边操练,借鉴名师经典,落实课标理念,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成了师生交流、互动、展示的舞台。于是学生们发现:先前一本正经、总是板着面孔的我有了诚挚的微笑、宽容的目光、协调的动态语言,课堂多了一些轻松,多了一些真实,多了一些笑声,多了一些灵动。为此,我略有感悟,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向名师学哪些呢?我认为要向名师学习以下两点:

一、学习名师的一颗童心

名师共同特点是:他们关爱每一位学生,一颗永远的童心。名师是幽默的,在恰到好处的夸张中点拨迷津,在意想不到的诙谐中激励导行。生活即课堂,课堂即生活;名师是孩子化的,他们的语言总能与孩子的语言碰出火花。他们尊重人、欣赏人,即便是独到的见解,也用商量的口吻道出。

许多名师精彩的教学片段使我终身难忘,不断引领着我去模仿、创新,促使我从困惑中走出来,从反思中醒悟。

如,于永正老师执教古诗《草》,最后安排学生回家汇报,老师转换角色,分别演妈妈、哥哥、奶奶,对汇报学生或赞赏,或引导,或考察,或归谬,情境生动,寓教于嬉,令人忍俊不禁;而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他抓住重点句子“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来了个“来来回回读重点”。文章共四个故事,读完每个故事后,老师就事论事,不作点评,然后指导学生反复阅读这段话。学生感悟一次次加深,深切的怀念之情写在师生脸上,令人动容。

支于恒老师在教《匆匆》一课时,根据文本的特点,运用了诵读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完成课文的学习。教学中支老师让学生充分有感情地进行诵读,引导学生在诵读中理解,在诵读中感悟,在诵读中体会感情,在诵读中积累语言,在诵读中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整个教学环节为“用心灵诵读――用心灵倾听――用心灵倾诉”,在学生读懂课文之后,引导学生体会感悟作者的写作目的,交流自己的感受,最后用简短的语句表达出来并让学生到黑板上“创作”自己的格言或警句。教师边巡视边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写出立意或语言独特的句子,以表达自己对课文、对时间和生命个性化的感悟。我听后真正感到,支老师把课堂时间真的还给了学生,把黑板真的交给了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难怪听课老师异口同声说到:支老师的课堂是读书的课堂,也是艺术的殿堂。使人听后久久难忘,既给我们艺术的享受,又引领着我们去模仿、去探究……

窦桂梅老师执教的作文课《捶捶乐》,教学如同拉家常一般,口语交际、表演、现场交流、推销产品等教学环节层层铺设,学生领悟到了“语言有魅力”的真谛。是啊,作文,不正是以“语言的魅力”作基础吗?窦老师授之以渔,这堂课,能不让我们对“超越课堂,超越生活”作点思考吗?

孙双金老师在教学《春望》时,引来杜甫的另一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首诗,一详学一略读。诗言志,诗人的悲之切、熹欲狂的情怀让学生深深感动。读书感悟发挥到淋漓尽致,我们不得不赞叹教育者的独具匠心。

二、学习模仿名师的教学方式

改造我们的学习读后感范文第3篇

一、丰富生活积淀,培养敏锐捕捉素材的能力

1.开发资源,丰富生活积淀。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也就是说,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源。

为此,我们在省级课题“小学习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的引领下,广开渠道,开发五大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去观察,去实践,去体验,从而增加生活积淀,丰富习作素材。一是开发活动文化资源,营造活动文化的教学场域,让学生在玩玩乐乐中建构起鲜活灵动的习作素材。二是开发自然文化资源,立足季节特征,以生动感性的自然景观为素材,不断创造,演化出丰富多彩的习作素材。三是开发社会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在参观、访问、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等社会实践活动中积累相关的习作素材。四是开发家庭文化资源,抓住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学生体验家庭的温馨、家人间的亲情,激发学生真情实感。五是开发地域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在乡风民韵中寻找素材,在心灵深处留下一份美好的故乡记忆。

2.引导观察,捕捉习作素材。法国大作家福楼拜要求初学写作的莫泊桑:“首先要练练你的眼睛,要把眼睛练得明亮,把耳朵练得敏锐。”我们也要努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学会从平淡琐碎、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中捕捉习作素材,丰富表象的储备量。引导学生观察时不仅要用眼睛看,去观察周围不断变化着的事物,还要用听觉、嗅觉、味觉、肤觉等多种感官进行观察。通过引导,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对身边事物总保持一种新鲜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拥有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才能不断丰富生活储备。谁的观察能力强,谁善于发现,谁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习作材料。

3.用心体验,积累丰富情感。我们常说:文章不是无情物。学生能否写出真性情的文章不仅取决于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力,更决定于他们的情感积累。所谓“情动而辞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于言……莫深于义。”我们在教会学生用眼“看”世界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用心“品”世界。引导学生要能为每一次灿烂的日出而欣喜,为每一次凄美的日落而悸动;要能从母亲的眼神中读出关爱,从朋友的笑脸中读出真诚;从小草的萌芽品出生命之强大,从秋天的落叶品出奉献之精神……

二、加强方法指导,培养灵巧构思谋篇的能力

1.训练思维,开阔学生习作思路。小学生怕写习作有时是因为思路打不开。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教给学生从多角度出发,多方面创造性地进行构思的方法。如在指导内容为跳绳比赛的习作时,鼓励学生多角度构思,可以写训练跳绳时的苦、累、汗,体会到训练的辛苦;可以写对训练的思考,摸索出了跳好绳的门道;可以写训练中得到同学的关心、帮助,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可以写比赛的经过和最后的胜利,总结出比赛胜利的结果,明白了“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

2.读写结合,学习谋篇布局的方法。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引导学生从教科书中学,从课外阅读的书籍中学,学习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谋篇布局的。教师有意识地抓住阅读教材有特色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感悟,仿写。抓住别开生面的开头、耐人寻味的结尾、巧妙的过渡、合理的照应等让学生仿写;引导学生抓住那些匠心独运的构段方式进行仿写;抓住文章巧妙的构思、深刻的立意等来仿写。通过读写结合,学习方法,模仿实践。

三、加强语言训练,培养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

文章是语言的艺术,叶老在《语文教育书简》中指出:“写文章是运用语言来写的,因而语言方面也须下工夫。”他强调说:“要经常留心自己的语言,留心琢磨人家口头说的,笔下写的语言,哪是好的对的,哪是不好的不对的,都仔细辨别,这样可以提高对语言的敏感。”

1.熟读成诵,储存语言。背诵是积累语言的好方法。教学中我常常要求学生熟读背诵教材中的优秀篇章、精彩片段、优美语句,从中得到较多的语言储备。我不仅要求学生对课文中要求背诵的内容一定要读背熟记,就是没有要求背诵的一些好文章,凡是贴切的比喻句、生动的描写句、精辟的议论句、优美感人的抒情句,以及名言、警句、短诗、格言等等,我都鼓励学生将其读背熟记,把这些精妙语言作为“储备粮”储存起来,并加以联想、想象,使之理解消化,化为己有。

2.读书笔记,积累语言。我们积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从中汲取营养,丰厚头脑仓库中优良的语言储备。同时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巧妙运用选读、速读、精读、批注、笔记等方法来读书,边读边思边记,做好好词佳句、优美段落的摘抄、整理、诵读等,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发现,整理中感悟,诵读中内化,从中汲取语言精华,逐步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达到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的目的。

3.训练仿写,运用语言。我们不仅要通过诵读把优美语言储存起来,我们更要引导学生学会用自己的大脑创造出优美的语言,这样语言表达才会更加灵活自如。要让学生创造出有个性化的优美语言,可以从仿写教材中的优美语言开始。如课文的外貌描写非常生动,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其中的语言仿写其他人的外貌,课文的对话描写非常精炼有趣,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写写对话,课文的成语运用非常恰当,可以引导学生或说话或造句加以运用。

四、激发习作兴趣,培养学生乐于表达的欲望

1.在言语交往中激活学生的习作欲望。学生害怕作文,还有一个根本的原因是缺乏写作的动力。在他们的眼中习作只是一个作业,一次任务,是老师“要我写”而不是“我要写”。要激发学生主动写的欲望,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将习作教学放在交往的视野中,让学生体会到写作其实就是一种交往,有明确的言语对象,习作就是你在向对方或表白,或解说,或辩论,或倾诉,或……习作内容是我必须告诉你的话,不吐不快。只有把习作当成一种交流,一种用书面语言来进行思想交流的方式时,学生才会主动习作。

改造我们的学习读后感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许多不足;抑制课堂活力;阻碍改革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50

一、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现状

1. 教学手段落后

语文阅读的传统教学方式就仅仅只限于教师带领大家齐读课本,从掌握基本的字、词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或是对课文进行分段,然后是学生把课文的重点内容进行标记,教师归纳出中心思想和课后习题的答案并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抄录,最后配以基础知识和语段的练习对文本加以强化。这样的语文课阅读是重读写轻理解的,这种教学手段会让学生对一成不变的语文课堂感到沉闷、产生厌烦感。久而久之,严重影响课堂效率,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全面开发。

2. 教学依赖性强,难以突破

教师的教学往往依赖《教参》《教案》,依赖权威书上的流程,依赖教辅书上的条条框框。殊不知,不同的行进路线,其实可以奔向同样的主题,因为根本是不会变的。但我们很多教师不敢或是懒于去走别样的路,怕冒险,怕挑战。但正是这样的因循守旧,让我们的课堂活力锐减,让我们的学生不再喜爱。

二、灵活改变课堂教学形式是顺应课堂需求

1. 明确课堂教学形式转变的重要性

“无论如何,你必须了解阅读在人生中占有重要位置――并非只有在学校时如此。”

“当你是一个优秀的会读书的人,这个世界将归你所掌握……”

美国学者隆恩・弗莱的论著《有效阅读》中的这些话语再次让我们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我们的课堂就要有效引领学生走入文本,与文本对话,让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学习中获得语言的丰收,情感的陶冶。

2. 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

著名特级教师欧阳代娜说过:语文教学要讲出“美”字来,悟出“巧”字来,点出“活”字来,练出“实”字来。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艺术是一种创造,教学方法的应用不是一种机械运动,而是集教师的情感、审美、知识、能力与智力为一炉的富有个性特征的创造性劳动。

3. 调整学生的阅读期待,才能调动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预习课文比精读课文更有兴趣,课外阅读比上语文课有兴趣。阅读期待的心理取向是重要原因。学生在预习了课文之后,他们就知道了课文的大概情节,阅读期待得到了满足。这时,教师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学生的阅读期待,学生对进一步的学习就会失去兴趣。

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进措施

1. 多角度解读题目,提升兴趣

我们往往可以从课题着手,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能为我们体验哲理架构桥梁。不同角度的拟题,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在一系列的问题下,学生就能慢慢意识到文章所包含的哲理,能让他们快速关注文章的精神所在。同时也在无形中教会他们如何读题,了解题目在文章中往往所起的各种作用。

2. “演”读文本,为课堂注入活力

(1)“演”x文本――有效激活课堂,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我们的课堂主要通过“读”“讲”,与文本触摸,那么为什么不让形式更灵活点,加上“演”呢?“演”读文本自然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表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自主学习行式。恰当的表演不仅能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感知课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表演能力,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

当疲于听课的学生真正能“演”起来的时候,我们的课堂就活了。学生的思想自然就会紧紧围绕课本。他们会从文字中思考怎样演绎,配合怎样的语言,抑或是动作、神情等来诠释人物的性格,这时的他们不就真正进入文本了吗?开始真正品读语言,体会人物情感了吗?

(2)“演”读文本――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再创造

表演不是对文本的简单再现,而是对文本的适当联想和想象,进行再创造。表演的过程是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可以说,“演”读文本就是让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培养、开发了他们多方面的潜能!

3. 抓实朗诵,唤起学生对文本的喜爱

动情的“朗读”,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是有助学生走进文本,提高课堂效率。

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好课是读出来的”,颇有同感。我们的语文课堂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读”来支撑的,通过朗读,才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随着作者的文字走进作者的内心,才能真正融入作品中,体会语言的美、情感的美。

4. 抓住微环节,迸发课堂新活力

或许我们的课堂也可有所调整,比如每日的课堂前五分钟的灵活应用不仅能丰富课堂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能创造更大收获。语文重于积累、感悟,每日的五分钟,既不影响语文课的总体进程,又或许能积小溪为大海,积跬步为千里。让这五分钟灵动起来,我们的课堂会因为这别样的五分钟而异彩纷呈。

(1)或是每日一诵读

教师都明白刚进入初中的孩子对于文言文是比较陌生的,由于他们接触的少,不免有畏难情绪。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培养他们的语感,引导他们多诵读就显得异常重要了。于是,教师可以选好一些难易适中的文章,最好是一个个小故事,利用每节课的前几分钟,让孩子们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甚至可以读两遍,在潜移默化中把他们与文言拉近了距离。

当然,也可以是对现代文的朗读,可以讲一个短小精悍的故事,可以来一次或激情洋溢的演讲,或温婉动人的诵读。笔者认为,这样丰富多样的开场,必定能让学生打消困意,爱上语文课。

(2)或是每日一背诵

我们可以让学生每日介绍一则名言,并谈谈感想。如果其他学生认为比较喜欢就当堂把它背下来,那么不喜欢的学生则可以在其他课上记录下自己钟情的语言文字。笔者认为,这既能锻炼孩子查找资料的能力,也能锻炼他们的朗诵能力,(上接第50页)更是语文知识的有效积累和课堂兴趣的有利提升。只要坚持,就能见成效。

改造我们的学习读后感范文第5篇

【关键词】激发兴趣;诵读;品味;迁移;创新

2012年《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新课标把语文素养和人文内涵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要充分体现、落实这一目标,阅读新经典无疑是最现实的选择。学生在大量背诵古诗文中,实现量的积累,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陶冶他们的性情,开阔他们的心胸,端正他们的品行,塑造健康的人格。从经典中,“读人生,读智慧,读社会。”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呢?在实际的教学中,我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了下面的做法。

一、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这一学科充满兴趣,才能乐学并好学,所以我在教学首先注重导语的设计。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新颖、扣人心弦的导语,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引人入胜。如在讲授《桃花源记》时 ,上课伊始,我先让学生闭上眼睛,随着我的描述神游桃花源,“这是一片桃花林,你看,河流两岸长达数里的地方,竟然没有一棵杂树,远远望去,盛开的桃花就像一片粉红的彩霞……;你看,红瓣纷落,就像一只只飞舞的粉蝶……;你看,这里面的土地坦荡如砥一望无垠……;你看,老人坐在屋前晒着暖暖的太阳,孩子们在绿草坪上欢快的追逐……”随着我的讲解,学生陶醉其中,遐想联翩。有的学生接口就道:“此景真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见一处呀!您该不是要带我们进入仙境吧?”学生们开怀大笑。我当即抓住时机,引导他们朗读课文:“‘人间难觅神仙境,书中神游桃花源’,还是让我们一起朗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吧。”(以往学生一听要读课文,就会失声喊苦,可这一次,学生被我口述的境象吸引住了,都想去了解书中的桃花源,读得异常流畅、响亮。)

二、加强诵读,培养语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朗朗上口的唐诗、宋词、古文既有音韵的和谐之美,又充满自然之美、人性的光辉,国家、民族的精神贯穿其中,友情、爱情点缀其间。朱自清先生讲过,经典的训练主要是背诵。背诵是一个重要功夫,同时也需要训练,能力才会有提升。因而初中的古诗文课堂教学重诵读轻讲解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亦是有效的教学方式。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后有效的诵读必然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丰富学生的间接人生积淀,可谓一举两得。在吟诵过程中,我们语文老师要辅以朗读技巧的必要指导,使其掌握重音、停顿、节奏、速度、语调等要领,力求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引领学生步入审美佳境。首先,在教学中,可配乐朗读,读出韵律美;其次,为了让学生在诵读时达到眼观文、口出声、耳悦音、心领义、神会情的多重效果,在抑扬顿挫、轻重舒缓中领悟情感和趣味。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注意听录音,小声跟读,再模仿诵读,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从而读出情致、趣味;第三,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反复推敲,领悟文章写法的巧妙,朗读时要读出艺术美。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又可以给学生表达情感提供借鉴。如周敦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现诗人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品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感受到世外桃源的宁静……这些名句或是语言独特别致,或是修辞优美独特,它们将积淀于学生的精神中,成为学生人格的底蕴。

三、品味语言,整体感悟,注重迁移。

课程标准在“古诗文阅读评价”中指出:“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实施文言文阅读教学除了诵读外,还要把握古诗文理解的原则。古诗文的理解包括对字词的理解了,对词句的理解,对一层意思的理解,对一个段落的理解,对全篇的理解。理解的基本原则应该是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梳理写作思路,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把握课文的主旨。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个性化的鉴赏,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同时老师可适当作些拓展与迁移,让学生在知识的实际运用中提高阅读能力。如学了《桃花源记》,可对作者的《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饮酒》等其余作品作些介绍。又如学了《关雎》,可对《诗经》的内容作些介绍。除此以外,还可作些相关迁移。例如学了《送东阳马生序》,要使学生认识到勤学苦读的道理。老师还可介绍凿壁偷光、闻鸡起舞、囊萤映雪等故事,这样通过同类及相关内容的迁移,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同时也扩大了阅读面,对古诗文的有关知识也得到了有益的拓展。

四、学习写法,进行创新

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创造力,学习也一样。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对学习过的古诗文进行创新,也就是激发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过程。会背是一个“普遍”层次,而会用会写却是一个更高的层次。

古诗文教学中的创新是指将学过的古诗文进行仿写和改写,就是俗语说的“依葫芦画瓢”。“取其形,仿其意,求其神”,化为己用,然后进行自我认知作用下的再创造。它与编写、扩写有着显著的区别,改写可以在原著基础上增删一些情节,也可以改变文章的中心,甚至可以改变题目。有的改写则要求形式上的改变,如改变叙事人称、改变体裁(把诗歌改成散文),改变语言(把古文写成现代文),或改变文章顺序等。由于改写含有创作成份,所以,经常做改写练习可以提高写作技巧,发展想象力。如在学习《三峡》、《小石潭记》等文章时,可以让学生在原有文本的基础上,加入适当的联想和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充实内容,丰富语言,将之改写成优美的现代文;在学习《陋室铭》等文章时,可以让学生学习这种文体的特点,并仿照形式,自选主题,进行仿写。当然,再创造是有前提的,就是学生已从形式到内容层面理解了古诗文,也掌握了需要改写和仿写的古诗文的文本创作特点。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古诗文不仅内涵丰富,意境高远,而且语言凝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解读她们,传承她们,也就意味着解读和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把这些语言文化的精髓传递给我们的孩子,也就意味着在孩子心灵的田园里播下了一粒粒传统文化的种子,让我们的孩子拥有了中国灵魂、拥有了民族品格、拥有了伴随终生的民族“精神护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