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性; 人格; 同性恋; 性变态; 性态度

几千年来,有关性的描述频频出现在文学、绘画等作品中,但真正系统地研究性却只是近一百年的事,人们对性的研究已涉及各种不同的学科领域。目前心理学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个是性心理异常与人格的关系,另一个是对性态度的研究。本文拟对此两个领域内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试图展望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1性心理异常与人格

1.1同性恋

一些学者认为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有生理上的差异,也有人认为二者在生理上并无差异,只是对的选择有所不同而已。大多数研究发现,就约会次数而言,同性恋者与异性恋者并无不同,只在性态度上有显著差异,同性恋者比异性恋者更加放纵;在关系卷入和对伴侣的两方面二者无显著差异,但同性恋的排他性较异性恋低[1]。总之,研究未发现同性恋者具有某种共同的人格特质。

1.2性变态

性变态者通常由非正常的方式去寻求性满足,有关性变态者的人格研究较多,一般认为,性心理异常者可能具有某些共同的人格特征。如有人对男性性变态与男性强迫症进行MMPI对照分析,发现二者在人格上有共同的特征:退缩、敏感、拘谨,表明性变态是一种强迫行为,性变态者更加柔弱、缺乏自信[2]。

目前有关犯者的人格特征研究较多,研究结果暗示:犯者更可能是人格方面的问题,而不是精神异常的结果。例如:犯者在神经质上的得分较高,而在外倾性、尽责性上的得分较低;犯有较高的自尊和强烈的男性优越感,对自我的优越感也很强[3]。因犯而入狱的罪犯比因其它罪行入狱的罪犯表现出更多的强迫性和回避性[4]。

1.3障碍

与性有关的另外一个领域是障碍,障碍与人格(心理)问题互为因果。研究已经证实:有、困难的男性具有较高水平的自我惩罚、对抗性、愧疚感、对拒绝的敏感性,更高的外控水平,以及对亲密关系的恐惧、害怕承诺、担心失去对关系的控制、有较高的性愧疚感[5]。

在当代,提到性就不能不提艾滋病。艾滋病与人格并无直接的联系,但一些人格特征如感觉寻求,却可能增大的危险性,高的外控水平也可能与此相关。较高的神经质、较低的尽责性、较低的宜人性得分与高风险行为有关,同时高风险组在自我效能、自我约束、成就动机上得分较低[6]。

2对性态度的研究

性态度量表可同时对性态度的几个维度进行测试:性的放纵度――个体认为可以和许多人保持性关系而无需承诺;性实践――同时有控制生育的义务,有必要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性的理想――性是爱的表达方式;性的工具性倾向――性不过是追求身体愉悦的工具。

2.1人格变量对性态度的影响

如前所述,心理学家最感兴趣的是人格与性的关系。五大人格因素与性态度、三种之间彼此相关。男性在性兴奋与性好奇两项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性,而女性在性满足上的得分高于男性。另外,神经质与外倾性两种特质对个体性态度的预测力最高,其次是尽责性和经验开放型,个体的则与神经质、尽责性、宜人性三种特质有关[7]。目前常被心理学家关注的人格变量主要有以下几种:

2.1.1自尊一个人的自尊水平与其外表吸引力、成败经验、以及在群体中受欢迎的程度有关,因此个体对性的态度受到所属群体性规范的影响,如果群体性态度开放,则自尊水平高的个体对性放纵、性实践和性理想的认同均较高,当一个社会团体的性态度较保守,或一半开放、一半保守时,成员的自尊水平与其性放纵的程度并无相关。也有研究得到了不同的结果:无论是男性被试还是女性被试,自尊与性态度均无显著相关,但自尊水平与对性的工具性态度有微弱的负相关,低自尊者更倾向于把性当作是满足身体需要的工具。

女性自尊水平会影响避孕行为[8],高自尊的女性在避孕行为中感觉到的风险性较低,即她们认为自己意外怀孕的可能性较低。当中怀孕的风险性增大时,高自尊的女性却常常会低估了这种可能性。

2.1.2内倾和外倾内、外倾是人们描述人格的常用维度。外倾的人在主动性、社交性、冲动性上得分较高,内倾的人则正好相反。我们可以假设外倾者发生首次的年龄更早、频率更高、有更多的。研究支持了以上假设,而且外倾者比内倾者更早获得有关性的知识,对性的态度感到更加愉快,更喜欢寻求新鲜感,对性活动的兴趣范围更广(同性恋除外)。

2.1.3自我监控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高度自我监控的人会随时根据社会规范调整自己的行为,而监控水平较低者则更多地按照自己的情绪和看法行事。高自我监控者更加愿意与除伴侣之外的其他异性约会,他们更愿意与并不熟悉的异性发生性关系,有更多的,参予了更多不同的性活动[9]。为什么高自我监控者有更加放纵、自由的性态度和范围更广的性倾向呢?研究发现,高自我监控者更多地将自己描述为“具有诱惑力的”、“善于调情的”,更多地将自己的约会伴侣描述为“善良的”、“真诚的”、“礼貌的”、“温暖的”,也许是这种对自我和异性积极的知觉方式,使得高自我监控者有更多的机会与异性建立性关系[10]。

2.1.4自我表露自我表露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显示“真我”的内心活动,自我表露是人际互动的重要影响因素。Miller等人曾用自我报告法测试个体对恋人的自我表露水平,以及激发他人进行自我表露的能力,发现性放纵、对性的工具性倾向与自我表露无关,但性实践和性理想与自我表露呈正相关[11]。

2.1.5男子气和女子气男子气与女子气与个体对性别角色的认同有关,指一个人所具备的社会普遍承认的、分属于男性和女性的特征,如男性威猛、果断,女性温柔、细腻。研究表明男子气的特征与性放纵呈正相关,相反,女子气的特征与之呈负相关;男子气与性的工具性倾向无相关,女子气则与之成呈负相关。

另外,一些人研究了人格特质对已婚夫妇性关系的影响,发现影响性满意度的是伴侣之间的关系,不是人格特质[12]。在评价伴侣关系的四个维度:亲密性、一致性、独立性和性关系中,亲密性对伴侣间关系的满意度贡献最大,性关系所起的作用最小[13] 。由此看来,人格变量对性的影响更多地发生在未婚者身上,他们尚未建立长期、稳定的婚姻关系;对已婚夫妇而言,长期的亲密关系已使人格特质显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关系本身。

2.2性态度的性别差异

性别差异一直是心理学家十分感兴趣的话题,性别的不同也使得男性和女性在性的态度上有不同的表达,对性态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对性的态度上,男性和女性既有共性,也存在性别差异。

2.2.1婚前在对婚前和的态度上,男女两性存在较大的差异,男性大多表示赞同,女性则相反。在第一次的年龄上男性和女性是相似的,但在“第一次发生性关系的原因”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女性因为感情因素而发生的数量是男性的两倍,而男性由于好奇的原因发生性关系的数量是女性的两倍。对随意的性关系赞同与否,男性的回答更多是肯定的;对特殊的态度,男性更多地是为了满足身体的需要,女性则更多地是由于爱或被需要。而对于情感因素是否是发生性关系的必要条件,女性更多作肯定回答[14]。另外,男性发生的年龄比女性早,比女性多。

2.2.2性吸引力的来源男性和女性都同意外表的吸引力是引发性愿望的最重要的原因。有趣的是,男性常认为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使男性更有魅力,女性多认为温柔、无助、脆弱会使女性更具吸引力。而事实上,女性并不是如此看重男性的社会地位,同样,男性也并没有对女性的温柔表现出特别的兴趣。

2.2.3对性关系的评价标准一直以来,在性的态度上,社会对于女性的要求都比男性更加严厉、苛刻。例如在中国古代,男性可以三房四妾,而女性即便是丈夫死后也终身不得改嫁。那么,男性和女性自身对性的评价标准是否有差异呢?研究结果表明,男、女两性都对有感情的性关系评价更高,表明在性关系的评价标准上并无性别差异。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认为性背后的关系背景更加重要[15]。

总而言之,就性态度而言,男性和女性确有差异。在性态度量表的102个项目中,有73个项目是有性别差异的,其中包括测试放纵度的全部29个项目,几乎每一项有关的研究结果都表明男性比女性更加放纵,同时大多数研究结果都显示,男性的性态度有更多的工具性倾向。不过,在的实践和对性理想的认同上男性和女性的得分是相似的。在性的自由度和工具性倾向上,也并不是说男性就持十分赞同的态度,只是他们不赞同的程度比女性小而已。与差异相比,两性之间的共性仍然是主要的。

3性与爱的整合

尽管性和爱并不总是联系在一起的,但二者之间的互相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很多时候,爱是性关系的动机,而性是表达爱的重要方式,二者有着共同的人格背景。正是因为有了爱,才使得人类的性与动物区分开来。为了用科学的方法寻求性与爱的关系,研究者还编制了爱情态度量表,其中包括六个分量表:浪漫式、游戏式、伴侣式、现实式、占有式、奉献式的爱情。将这六个分量表和性态度的四个分量表混在一起进行因素分析,结果得到三个因素:游戏式的爱情态度与性放纵和性的工具性倾向彼此呈正相关,属因素Ⅰ,而奉献式的爱情态度与此呈负相关;浪漫式、占有式、奉献式的爱情态度,性的实践、性理想都注重伴侣间的情感与承诺,同属因素Ⅱ。现实式的、伴侣式的爱情态度最看重的是关系的长期稳固性,属因素Ⅲ,并与占有式的爱情态度呈微弱的正相关,与性放纵呈微弱的负相关。

4小结

从性与人格的研究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性对于人格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早在一百多年前,Freud就曾经以性心理的发展来解释人格,但Freud显然夸大了性的作用,并因其泛性论而广受批评,于是在他之后的人格发展理论中再也没有了性的位置。性与人格关系的研究提醒我们:在性与人格的关系上,我们是不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呢?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性心理异常者同时也是人格异常者,而人格障碍在上常有极端表现。临床上对心理障碍的研究也表明,人格障碍与童年期性心理发展受阻有关,这不能不让我们反思:性心理的发展对人格发展可能有极其重要的、但被我们长期忽视的作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有关性与人格的关系主要集中于对性心理异常者的研究,对性态度的研究尚属空白,这说明虽然我们已经不再“谈性色变”,但性似乎还没能登上心理学研究的“大雅之堂”。另外我们也看到,对性与人格的研究成果尚未能纳入到已有的人格理论体系之中,笔者认为,这正表明我们对于性在人格发展过程中的地位知之甚少。我们想要知道的决不仅仅是性变态者有哪些人格共性,而是性心理在人格发展中究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因此,我们对性与人格的研究重点在于把性心理的发展放在人格发展的大背景下,寻求性之于人格发展的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Bringle, R. G. Sexual jealousy in the relationships of homosexual and heterosexual men: 1980 and 1992.[J].Personal Relationships, 1995, 2: 313-325.

2.魏立莹.男性性变态与强迫症的MMPI对照分析[J].四川精神卫生,1996,9(1):10.

3.Baumeister, R. F., Smart, L.,& Boden, J. M. Relation of threatened egotism to violence and aggression: The dark side of high self-esteem[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6,103:5-33.

4.Fazel, S., Hope, T., O Donnell, I., Jacoby, R. Psychiatric, demographic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elderly sex offenders[J]. Psychological Medicine, 2002, 132: 219-226.

5.Rosen, R. C.,& Leiblum, S. R. Current approaches to the evaluation of sexual desire disorders[J]. The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1987, 23: 141-162.

6.Trobst, K. K., Herbst, J. H., Masters, H. L. Personality pathways to unsafe sex: Personality, condom use and HIV risk behaviors[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002, 36: 117-133.

7.Heaven. P. C. L. Five personality factors and sex: Preliminary finding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0, 28: 1133-1141.

8.Smith, G. E., Gerrard, M., & Gibbons, F. X. Self-esteem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risk behaviors and perceptions of vulnerability to unplanned pregnancy in college women[J].Health Psychology, 1997, 16: 137-1146.

9.Snyder, M., Simpson, J. A.,& Gangestad, S. Personality and sexual relation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6, 51: 181-190.

10.Harnish, R. J., Abbey, A.,& DeBono, K. G.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sex game”: The effects of gender and self-monitoring on perceptions of sexuality and likability in initial interactions[J].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990, 20: 1333-1334.

11.Miller, L. C., Berg, J. H.,& Archer, R. L. Openers: Individuals who elicit intimate self-disclosure[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3, 50: 428-438.

12.Schenk, J., Pfrang, H., & Rausche, A. Personality traits versus the quality of the marital relationship as the determinant of marital sexuality[J].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1983, 12: 31-42.

13.Hassebrauck, M.,& Fehr B. Dimensions of relationship quality. [J].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02, 19: 253-270

14.Carroll, J. L., Velk, K. D., & Hyde, J. S. Differences of males and females in motives for engaging in sexual intercourse[J].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1985, 14: 131-139.

人格心理学范文第2篇

这一系列非正常事件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现在的孩子们怎么了?”人们不断发出这样的疑问。其实,这一切的发生都与他们的不健康心理有着密切联系,学校、家庭、社会都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作为一名教育者,笔者认识到了“教师应当是心理老师”。现代教育中的老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笔者认为,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引导他们塑造健康的人格。

一、当前青少年心理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其产生原因

经过长期观察,笔者认为当前农村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智力正常,却失去了求知的欲望。有些学生由于某些原因,对当时所学的知识内容不能及时理解,进而失去了兴趣,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对班集生活产生了厌倦;有些学生由于是留守儿童,当学习上遇到困难不能及时得到解决时,又无法与家中的爷爷、奶奶交流,长期下来,就产生了自卑心理,对学习生活产生了畏惧心理,因而选择逃避学习。

2.意志力薄弱、自制力差。当学生遇到情感冲动时,自制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遇到外界诱惑时,容易失去自我,为诱惑所左右;当学习遇到困难时,表现为悲观失望,甚至退缩,意志崩溃,严重者还有可能自杀。

3.性格缺陷,具体表现为:①自私、狭隘;②自大自负;③自卑、懦弱。这部分学生大多不合群,很难融入到集体中,并表现出极端心理,有较强的报复心理。

这些不健康的心理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归结为:①农村家长的素质亟待提高,他们缺乏耐心,缺少交流的方法,导致孩子对其封闭自己的内心。②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对孩子缺少关爱,却多了许多溺爱,导致其产生了不健康人格。③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不懂得分享,不懂得谦让,不懂得回报。④“读书无用论”使农村家长不重视教育,另一方面,家长又不能正确地引导其确立奋斗目标,这使一部分学生陷入了迷茫。

二、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健康的人格

首先,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平等性与民主性原则;②换位原则。这些原则是老师展开心理疏导的前提条件,只有在这个原则下,学生才有可能毫无顾忌,畅所欲言。

其次,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尽管角色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应尊重学生,这包括尊重其人格、想法、成绩(哪怕成绩不理想),此外,还要尊重其隐私。

教师在对那些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进行引导时,应做到真诚、真挚,不能当众批判、严加训斥,更不能冷嘲热讽。教师自己应保持积极向上、平和开朗的心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第三,有的放矢,注重方式方法。针对中学生智力正常,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智力不能正常发挥的状况,教师应适时恰当地激发学生发挥其潜在的智慧能量,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正如我国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所说,就是“经常地不断刺激他干好事的神经,使其兴奋不止,而不搭理他干坏事的神经,使其懒惰、颓废。”

针对学生意志力薄弱、易退缩的现象,教师必须明确“坚强的意志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之一”。当前的“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的意志训练,因此,教师可试着开展“学习为了什么”“磨砺坚强的意志”、“当我遇到困难时”等主题班会,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生活中会遇到的困难,并确立解决方案,使之在遇到困难时有“路”可走。

针对学生“自制力”薄弱的问题,教师可帮助他们处理好欲望和信念、需要和能力、行为和思想的矛盾,使之统一起来。

第四,重视“周记”的作用。要了解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并走进他们的内心,就不可小视“周记”的作用,这种笔谈比面谈更令学生放松,且更有效。在开学初,笔者就让每个学生写周记,内容可回首过去,可展望未来,也可直面自己,解读老师。

例如,班上有一名在初一时调皮的学生(捣乱、说谎……),他在周记中写了这样一句话:“我知道自己在初一犯了不少错误,我也想改……”笔者抓住这句话,在其周记本中写下了两三百字的感受,大体意思是“老师一拿到分班名单,就有人告诫我,说你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因此,我对你一直充满着戒备。可今天,老师看到你的周记,老师脸红了――这是个多么诚实的孩子啊!一个敢直面自己过错的孩子怎么会是一个坏孩子呢?我真诚地对你说一声:对不起!”就这样短短的二三百字,那个孩子看后,上课坐得端正了,回答问题积极了,作业也认真了。在随后的“周记”上,他写下了:“老师,我想把我初一犯的错全和你谈谈,好吗?”这样的话,让笔者欣慰了:他已真诚地向笔者敞开了心扉。

现在,“周记”上的交流已成为笔者和孩子们之间的心灵对话。当然,对于孩子们在周记上所反映的现象,笔者也尊重他们的意见,没有在班上公开。

人格心理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心理危机 审美人格 美育 干预

在着力构建和谐教育的今天,从心理学界到教育学界,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都有了更为深刻和全面的认识,逐渐认识到:要想有效干预当代大学生心理危机,仅把重点放在心理咨询和矫治心理疾病上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和迫切的是必须从根本上寻找深层次原因,建构大学生审美人格,全面提升其精神素质。大学美育在构建大学生审美人格中具有独特的功能。

一、大学生“非美”心理状态剖析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现代社会对美的疏离使大学生出现种种心理困扰和心理失衡,这种种困扰和失衡的心理“非美”状态又导致大学生人格扭曲和缺失,从而产生心理危机。

1.焦虑心理。

现代工业社会是一个科技日益发达,工具理性不断发展的社会。它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本身的异化。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写道:“今天,最大的压力都转嫁给了年轻人。小小年纪他就受到各种压力:上学时要考取好的分数,要进名牌大学,要选择一个职业。在各个阶段他都要被鉴定评级。这种鉴定现在成了一张他终生都要携带的身份证。”[2]而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新形势下,许多大学生面临“一毕业就失业”的窘境。巨大的生存危机使大学生感到非常焦虑,人格的相对平衡状态被打破。

2.自闭心理。

这类性格往往多见于一些贫困的大学生。由于家境困难,进入大学后,他们强烈感受到了与他人之间的差距,常会因贫困、经济拮据感到自卑,又羞于接受他人的帮助。即使得到别人理解和帮助,也从此扛上沉重的心理负担,总觉得亏欠同学人情,觉得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同时,他们又非常重视和敏感于社会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与态度,因而不愿与同学交往,或在交往中沉默寡言。慢慢的就自觉地将自己封闭起来,远离人群,形成自闭心理和孤僻性格。一旦遭受挫折和打击,他们的不良情绪得不到宣泄和释放,就容易导致心情郁闷,严重的甚至会引起自杀。

3.偏激心理。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使大学生产生普遍的情绪焦虑和心理变异。当大学生面对自身的迷茫、压抑而无力解脱,当他们追求完整的需要无法满足,便会油然而生对人生意义的拷问。挫折感转化为丧失感和自卑感,孤独感转化为抑郁感和空虚感,现代社会竞争意识转化为妒忌、偏执、偏激等负性情绪,进而转化为对自我和社会的不满和敌意。一些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自以为见惯了社会上各种世态炎凉,由此产生心理的不平衡,觉得世事不公平,容易养成愤世嫉俗或玩世不恭的人生观。而一些个性不良的学生看问题容易走极端,心理偏激,在与他人发生冲突时,容易采取过激的行为。

4.抑郁心理。

抑郁是指大学生学业、就业、恋爱或生活受挫、家庭中出现重大变故等消极因素刺激后,心理无法承受而出现的不良情绪反应。通常表现为对日常活动兴趣显著减退,感到生活无意义,对前途悲观失望,遇事往坏处想,精神不振,自我评价下降,不愿主动与别人交往。严重的心理抑郁将产生自杀的念头。我国有学者报告,在自杀未遂的大学生中,有35%―79%可被诊断为抑郁性心理问题,可见心理抑郁已经成为一个危害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5.自卑心理。

大学生的自卑心理主要表现在能力、自身价值等方面低估自己,并且认为自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因而终日忧虑不安乃至自暴自弃。生理有缺陷、相貌不佳、才不如人、家庭困难等都可导致大学生的自卑心理。一般的大学生个体或多或少在自身某个方面都体验过自卑这种消极情绪,但只要通过积极的自我调节手段就能减轻或消除自卑心理。如果沉湎于强烈的自卑之中不能自拔,心理很容易失去平衡。

二、审美人格及其特点

远离心理危机,重现生活的诗意,取决于主体的审美化生存和外部环境的美化。只有具有审美人格的人,才能真正过上审美的生活。所谓审美人格,就是指人的精神面貌具有审美特征,达到了美的境界。审美人格是关于人格发展状态的预设和期待,它应该包容人格所有美好的方面,并成为人格发展的较高境界[3]。也就是说,具有审美人格的人是各种优良素质在其身上的综合体现。人的素质越好,则人格之美的层次也就越高。审美人格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系统,具有多种特征。

1.和谐性。

审美人格的和谐性意味着各人格要素处于有机统一状态,包括感性和理性的融合统一,意志与自由的融合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融合统一,阳刚和阴柔的融合统一等等。具有审美人格的人是集感性与理性于一身,熔激情与理智于一炉的完整的人。

2.社会性。

具有与社会相协调的情感要求和价值观是审美人格的重要特征。席勒认为,审美自由的本质正是个性与社会的协调。在审美人格中,不仅个体获得一种崭新的生存境界,而且积极鼓励每一个人都自由发展并与他人保持协调,对社会的变革带来积极的动力和影响。

3.超越性。

审美态度是超功利的态度,它并不贬低人的合理的生理欲望和尘世欢乐,但它更重视精神生活的充实。具有审美人格的人乐观豁达,对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这种人常常拥有澄明的心境,能够在简单的生活中体会到幸福感。

4.创造性。

创造性是审美人格的基本特征。对于审美人格来说,生命就是不停地创造。具有审美人格的人始终保持心灵的独创性,不囿于陈规戒律,不满足于已知世界。对于审美人格来说,时时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他会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创造。他不仅将自己的创造性表现在工作中,而且会努力将其表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

三、美育及其大学生审美人格塑造

1.发展感性,促进人格感性与理性和谐发展。

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是个体心理保持平衡的前提条件,也是审美人格的重要特征。“人类文明的感性和理性是同时产生的,理性和感性的不同功能保证了人的全面性……是人类主体性创造性的两种存在形式”[4]。然而,在当前教育功利化、实用化趋向中,大学生的感性往往受到理性的压制,以致丧失了感知的灵敏和激情,成为“只懂专业、不懂人文”的单面人。美育是特殊的渗透着理性的感性教育,各种审美活动可以帮助一个人恢复感觉的敏锐性、知觉的整体性和心灵的丰富性,避免理性过度膨胀导致的人的异化,同时它又使大学生的感性理性化,避免了感性过分宣泄导致的物化和蜕化。如,一个长期执迷于感性享受的人,通过阅读诗歌、欣赏绘画、聆听音乐、融入自然,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将本能的感望上升为理性的精神。美育对大学生的培养不是通过说理与灌输使受教育者建立某种道德规范,而是通过陶冶性情,净化情感,使外在的“他律”转化为内在的“自律”,使主体的目的性符合最高的善,从而产生高尚的情感和意志。而这种情感和意志的形成与发展,正意味着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2.怡情养性,优化大学生个性。

良好的情绪、情感是良好心理生活的基础,也是优良个性的体现。一切心理危机都伴随着情绪与情感的障碍,情绪焦躁、情感淡薄本身也是现代社会常见的心理问题。因此,滋养性情是提高大学生整个心理生活质量的前提,也是其形成优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美育的重要功能就在于促进各种强烈情感的正常发泄和释放,从而缓和大学生的心理冲突,净化大学生的心灵。中国大教育家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解释孔子的“成于乐”一句时认为,“乐”可以养人之情绪,从而荡涤性情之中的邪秽,消融其渣滓。希腊大教育家柏拉图则认为,音乐对人的作用主要在于给心灵赋予秩序,使之养成节制的性格。无论是艺术作品,还是审美活动,都是人类为自己设计的一种虚拟天地。沉醉其中,人的神经和心灵便卸去了紧张和疲劳,变得敏感生动起来,或喜或悲,或优美滑稽,或崇高沧桑,都会对人的情感进行陶冶,使人的情感变得鲜活、丰富,使心灵充分松弛、舒展,使人的个性逐渐变得和谐、充满生机。

3.启迪智慧,培养人格超越性。

审美是心灵的自由运动。黑格尔认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在审美活动中,主体摆脱了功利和实用目的,完全倾注于审美对象的观照之中,身心充分解放,精神自由驰骋,主体产生一种由衷的喜悦,即审美愉快。这是一种超脱了任何利害关系、对对象无所欲求的,是一种在感性中积淀着理性的精神愉悦,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情感。主体一旦体验到这种情感,强化后就会获得一种天人合一的高峰体验。这种境界,庄子谓为“无我”、“虚静”,禅宗谓为“空灵”、“透彻”,王国维谓为“无我之境”。正是通过这种“无”的人生新境界的生成,大学生在面对生活的压力和人生的失败时,才能或刚毅坚韧,或超然笑傲,而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4.协调平衡,恢复人格的完整和饱满。

完整和饱满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关键所在。所谓完整的人格,应该是真善美的高度统一,是知情意的和谐发展。现代社会对美的疏离和社会个体对美的渴望之间的矛盾使个体在强大的生存压力面前往往丧失了人格的自由和内在的完整性,从而产生种种心理危机。面对不完整的人格,美育的重要价值就是将它整合,使它完善。美育的直接落脚点就是“美”和“情”,这是完整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美育还具有其独特的协调平衡的功能。如果说体育、智育、德育主要是发展大学生的相对独立的本质力量的话,那么,美育通过感性自我的培养,能使这些力量处于协调平衡的状态,从而达到以美启真、以美储善的目的,有效促进“知”和“意”的提高。因为,在审美活动中,主体能够把握到“一种具有节奏性、平衡性和有机统一性的完整形式,这种形式积淀了人的情感和理想,具有特定的社会内容,所以会同时作用于人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诸种心理能力,使它们处于一种极其自由与和谐的状态”[5]。这种极其自由和和谐的状态就是人格处于完整和饱满的状态。

5.激发生命潜能,促进人格创造性的发展。

创造性可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指专门的创造能力,如发现、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能力,发明、制作新事物的实践能力等,另一个层面就是指不断实现和更新着的生命活力,是健康的个体生命的基本特质与能力。后者是前者的基础与源泉,是创造性的最基本内涵。美育发展创造性的功能主要在于激发和丰富个体生命,使之具有自发涌现的创造欲望和动力、高度灵敏与发达的创造能力和自觉的创新意识,并为思维和实践等方面的创造力发展提供基础。在审美活动中,无论是欣赏还是创作,无论是直觉、想象还是体验,都是创造出一个个全新的审美对象,是个体独创性的体现,也是个体对自我生命本质的发现,是自我的生命潜能从无意识的沉睡状态被唤醒和激发的过程,也是人格中创造性构成因素不断被挖掘、培养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8.

[2]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139.

[3]何齐宗.审美人格论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4):16.

人格心理学范文第4篇

摘要:从人格理论出发,结合学生心理素质和人格现状,提出要坚持心理健康与人格塑造教育相结合,塑造高职生的健康人格,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完善自我。

关键词:人格;心理健康;现状;目标;途径

大专院校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通常只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而往往忽视对高职生的心理素质培养,特别是对高职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从人格教育入手推动心理健康。

一、人格的概念

(一)人格(personality)。

在心理学中,人格是探讨完整个体与个体差异的领域。人格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其中反映了人格的多种特征。人格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的特征。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

(二)健康人格。

当代高职生健康人格的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一方面能自我认可,接受属于自己的一切,从而形成对自己较积极的看法;另一方面能对自己的所有及所缺有较清楚,明确的认识。2.智能结构健全而合理。具有良好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注意力和想象力,没有认知障碍,各种认识能力有机结合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3.能和谐处理好人际关系,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不断地进行社会化活动。4.乐于为社会服务,富有较强的事业心,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竞争意识。5.良好的情绪和意志,情感饱满适度。有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不怕挫折有毅力。

二、心理健康

目前为止,有关心理键康(mental health)的定义已有许多,综合来看,心理健康指“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大体而言,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多能符合下列若干条件:1.情绪较稳定,无长期焦虑,少心理冲突;2.乐于工作,能在工作中表现出自己的能力;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而且乐于和他人交往;4.对于自己有适当的了解,并且有自我悦纳的态度;5.对于生活的环境有适切的认识,能切实有效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而不逃避”。

从上述心理健康的概念看,健康的心理不仅包括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稳定的情绪,自我认识,良好的工作能力以及保持心理健康的努力过程,同时,还包含以下一些共同的人格构念,如适应力,情绪调节力,自信,合作能力,生活与工作能力等。

心理健康不仅可以预防心理疾病和生理疾病,使人免受疾患之苦。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心理健康可以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可以激发人的潜能并使人提高生活质量与幸福感。

三、当代大学生人格现状

调查发现:大学生的人格发展现状是积极的,他们求知若渴,思维敏捷,眼界开阔,知识面广,热情而不盲从,他们积极探索人生,渴望开发潜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然而,就个体而言,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发展中也存在着消极的一面,表现出一系列的迷茫与冲突,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在校高职人数迅速增长,学生在人格方面的缺陷就显得更为突出。

(一)缺乏崇高的理想和信念。随着社会多元化进程的加快,年青的大学生们对以前空泛的“理想价值观”和“政治价值观”产生了普遍的困惑,怀疑甚至否定,继而转为一种功利性的个人价值实现机制,不太关心政治时局和社会生活,甚至追求享乐主义和实用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在这种功利性追求中受到严重削弱。

(二)自我中心主义。

现在高职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养育方式,家庭结构,家庭成员关系等无一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人格的形成,溺爱型,放任型,过分保护型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围必将对人格的养成有消极作用,有的父母视自己的子女为掌上明珠,一家人围着团团转,在这种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就形成了自我中心主义。

(三)懒惰浮躁,缺乏求真务实,严谨执着的精神。

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浮躁心态,使他们难以静下心来认真读书。高职生在回答对目前学习态度时,选择人数最多的是平时不学习,考试前努力,选择“混及格就行”的也大有人在。在对目前在校学生违纪现象的调查中发现,考试作弊占所有违纪事件的首位。

(四)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差。

许多大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高职生遇到困难就退缩不前,出现矛盾就不知所措,受到外来刺激就容易激动等。

(五)诚信的缺失和偏激消费观。

部分大学生在学校相互之间比较的不是学习成绩、道德水平、吃苦精神,相反,他们攀比的是谁穿的是名牌的衣服,时尚的手机。面对高职生的心理和人格现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人格是人的各种心理特点的总和,离开人格健康很难有心理健康,因此,从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入手以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可以帮助我们从一个更积极,更富有建设性的角度去实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

四、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一)确立人格教育观念。

早在“五四”时期,蔡元培就提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其原则是“展个性,尚自然”。

1.人格教育强调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统一。

人格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能灵活运用语言,创造性思维和想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而且具有高尚的情操,能用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即追求知、情、意的统一,避免知、情、意相互冲突的多重人格。

2.人格教育着眼于健全人格培养,更注重认知教育。

人格教育把知识获得,智力发展,技能形成视作人格培养的组成部分。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如语言、艺术、道德、哲学等所展示的人性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由它们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真正展现了人格的深度和广度。这些文明成果是人格培养中人认知教育的源泉。

3.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

“道德”、“品德”同指一种人格特质的价值判断,且必须通过学习与教育的历程来陶冶形成,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互动时表现正面的社会行为,而人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情绪、情感、气质、性质、动机、兴趣等是道德品质的基础。因此要通过激发学生情感道德良知,来塑造健全人格。

(二)把握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指导大学生正确实施自我教育。

人格发展的前提是自我意识的觉醒,由自我意识凝聚而形成的自我则是人格的内核,而且自我的状态也会影响到人格状态.因此,教育者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关心,尊重和开发大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加强自我教育和管理,这是促使他们完善自我人格的有效途径.

(三)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各高校可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集体咨询,个别辅导,开设选修课等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最主要的渠道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课.思想道德修养作为大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品德课,在大一上学期向全体新生开设,由于课程开设的全面性和时间的及时性,以及学科优势和任课教师知识能力结构的贴近性,思想道德修养课应该是普及心理知识的最佳渠道。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社会多元化程度的加深,高职生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在实现自我发展的同时,形成了不少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应该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在主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加强自我教育,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同时塑造健康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心理咨询治疗与测验》张小乔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版.

[2]《普通心理学》彭聃龄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3]《心理学》(台)张春兴,杨国枢著.三民书局1999年第二版P481.

人格心理学范文第5篇

一、对“人”的理解

荣格把整个人格叫做心灵。他认为,心灵包含一切意识和潜(无)意识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它由意识、个体潜(无)意识和集体潜(无)意识三个部分组成。

莫瑞-斯坦在其《荣格:心灵地图》一书中曾把意识自我称为心灵的入口。意识自我即通常所说的“我”或‘自我”,指构成心灵的某个部分,它由很多容易被感知的思想、记忆和情感等组成,而这些思想、记忆和情感又位于意识的中心,因而它们很容易被“自我”所知觉到。

我们常常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和感受到一些来自意识自我之外的一些力量。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人,远非有时我们所想象得那么简单。也许,确实还存在着像荣格所论述的主人格、次级人格等。这就涉及到个体无意识部分。弗洛伊德对之曾有过不少的论述,他认为在个体无意识中,沸腾着的是一些不容易被社会、道德所接受的内容,因此受到意识自我的压抑和控制,同时也受到代表道德和良心的“超我”的调节。在荣格看来,个人潜(无)意识概念的涵义比较简单、明确,较少会使人误解,它是指“潜(无)意识的表层,它包含了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

情结是荣格分析心理学核心概念。在个体潜意识中,情结是充斥于其中的主要内容。荣格通过字词联想实验发现并证明了无意识中自主性、情绪性很强的心理存在,荣格形象地称之为“情结”。情结隐于无意识中并积聚能量,一旦能量足够大、条件成熟,便冲击自我。情结通常是由与个人经历的创伤相关的意象和记忆所组成的,带有明显的情感色调,且具有自主性,带有一定的能量,在某种情境下可以削弱或吞噬意识自我的力量而成为主宰人格的主导力量。

荣格论述更多的是集体潜(无)意识。集体潜(无)意识是相对于个人潜(无)意识而言的,是指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某种事件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它在每一代只有极少的变异,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却又对人类心灵产生着一定影响的心理内容。与集体潜(无)意识密切相关的一个理论就是原型理论。

原型在心理学领域里的运用主要基于荣格的自我分析及临床发现,最初起于他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意象的研究。他认为,这类患者的意象可被明确地划分为一些模式,而这些模式在很久以前留传的神话、传说和童话中就有过表述,这表明意象并非来源于知觉、记忆或意识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荣格走访了很多的地方,研究了中国的道教、易经等,从实践中论证这些意象反映了人类普遍的体验和行为的模式,具有普遍性、集体性、深度性和自主性。因此,直到1919年,荣格才使用“原型”这样一个概念来表示祖先经验积淀中可以区分的一个种类或模式,并指出原型是通过“原型意象”的方式呈现给意识的。如果说充斥在个体潜(无)意识中的是情结的话,原型则是构成集体潜(无)意识的主要内容。荣格在其一生中辨别和描述过众多的原型,如出生原型、再生原型、死亡原型、魔鬼原型、太阳原型、月亮原型、智慧原型,等等。

综上所述,荣格关于人的一个基本的观点是:除意识自我这个主人格之外,还有不同的次级人格与主人格并存着,他们各自具有自身的能量,均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且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即人看起来只有‘一个”个性,但事实上是由一群次级人格共同组成的。

二、关于“人的发展阶段”的理解

在影响深远的“生命发展阶段论”中,荣格曾把生理发展的轨迹描绘为“太阳在早晨升起、正午当空、下午降落、夜晚最终落下”的意象,这或多或少地吻合了生理发展的轨迹。但荣格补充说,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有极大的不同,特别是人生的后半段。他认为,心理的生命周期可分为两个阶段。

生命的前半段,主要是形成人格面具和发展自我的阶段。这时,婴儿能够把自己的身体从与外界世界的关系中区分开来一与之并行发展的,便是其心理从内在的无意识母体中分离出来。当婴儿的意识从无意识中开始浮现时一早晨的太阳刚刚升起一身体成长、大脑成熟、学习能力提高、自我的力量与能力也开始发展。因此,生命的前半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自我与人格面具的发展,以便达成个人生存、文化适应与担负养育子女责任的目的。这种对外界环境的不断适应基于“母婴原型模式”以及后来的“英雄”模式。不管怎么说,所有文化都期待和要求年青人获得自我发展与适应。在所有的文化中,“英雄意向”与“英雄”都被确立为不同的理想。“英雄”是某些男人的一种理想意象,这些男人要仿效、仰慕那些理想意,并实现自我的发展;“英雄”同时也是为女性提供的一种原型意象模式。正是在这样的原型意象模式指导下,儿童才一步步成长为一个适应社会的成人。

在生命的后半段,主要的任务是自性化。荣格用自性化来说明心灵的发展。他对心灵发展的定义是,成为一个通过整合而颇具特色的个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合的人。换句话说,成为那个原本就潜存着的完整的、和谐的人。荣格称自性在心灵结构与意识中的浮现为自性化。

三、对“人的发展目标”的理解

人的发展目标是要实现“自性”,完成“自性化”过程。为了更好地理解自性化,有必要对以下几个相关的概念做一介绍:自性(self)、整体性(wholeness)、超越功倉巨(transcendentfunction)荣格用自性来指称埋藏在自我意识之下的原型。©它是所有原型意象的源头与中心,也是与生俱来的心灵倾向性的源头和中心,这种倾向性指向心灵的建构化、秩序化和整体性等。自性属于一个人个体内在的、从一开始就有的潜在因素,是产生控制作用的组织中心,致使个性不断地发展和成熟。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潜藏着一种能量,这种能量具有使患病的机体趋于自救、自愈和自我发展的作用。在荣格看来,自性的原型是核心原型、秩序的原型。需要注意的是:在理解自性这个概念时,必须把它与我们个人的生存体验清楚地区分开来,因为这种混淆会导致把自性当做实体而犯实体化错误。因为,我们只是把自性看做是导致整体性的一种先天倾向,看做是自我情结和个性化发展的一种潜能。

“人”或‘个体”,只是一个意识中的自我,这只是构成人格的一个主要部分,荣格称其为“主人格”,此外还有一些“次级人格”。1944年荣格就曾在解答一些疑难问题的过程中,不厌其烦地重复过如下的话:我深信,心灵的探讨必定会成为未来一门重要的科学……这是一门我们最迫切需要的科学。因为世界发展的趋向显示,人类最大的敌人不在于饥荒、地震、病菌或癌症,而是在于人类对自身的认识还很浮浅;因为,就目前而言,我们仍然没有任何适当的方法,来防止远比自然灾害更危险的人类心灵疾病的蔓延。荣格所用的“整体性”这一个概念,就是指个体经过发展感受到的对心灵复杂性及其整合的涌现感。而自性化过程正是指导致对这种“整体性”产生的心灵发展过程。“超越功能”则是在自性化过程中,通过梦的分析或积极想象等方法创造出来的心灵连接,它对于人后半生的自性化过程特别重要。“超越功能”的实现有赖于一个足够强大的自我,否则就会影响这一功能的实现。

显然,从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看来,自性化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和谐的人”。因为,它意味着个体方方面面发展的和谐,意味着人身体与心理的和谐,意味着人的自然性、社会性与精神性的和谐,它意味着知识、技能、智慧、德性的和谐,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更重要的是,它意味着人格面具与阴影的和谐,意味着情结等次级人格与主人格之间的和谐,意味着心灵整体一主要包括自我(ego)、情结(complex)、面具及阴影(personaandshadow)、阿妮玛与阿妮姆斯(animaandanimas)、内在儿童与智慧老人等内部的和谐,意味着心灵与外在世界之间的和谐,意味着意识与无意识间的和谐,意味着成为那个原本就存在着的“潜在的你”的整体的和谐。而这一切,原本就以潜在的形式存在于那里,即每一个人原本都具有一种和谐的潜在倾向性,只是后来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干扰,如在荣格的人格类型理论中所指出的,一个天性内倾的儿童偏偏出生在一个以父亲或母亲的“外倾占主导”的家庭环境中时,这种潜在的和谐的倾向性便被破坏或者受到了干扰。教育正是要恢复这种倾向性,使分离的各个部分重新获得整合,使潜在的和谐呈现出来。

马斯洛的需要学说认为,人的需要是从生理需要向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逐级上升的,或者再加上弗兰克描绘的更高级的需要,即对实现生命意义的需要由下而上地发展的。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则认为,一个回归原始的那种和谐状态的人,一生所经历的自性化过程是从自我意识的表层进入到心灵内部,首先遭遇的是情结,其次是面具和阴影,再深入便是与阿妮玛与阿妮姆斯的相逢,最后才是整合情结、面具、阴影、阿妮玛、阿妮姆斯,直至自性涌现这样一个由上至下的一个过程。

荣格在有关人格的理论和研究中以及与健康和工作相关的理论和研究中发现,在多变的环境中,以积极情感为核心的典型的外倾人格类型的人仍然可以扮演一个卓越的角色。他发展了以自性为中心的整体心理学,认为人的发展是一种展开,这种展开始于一种原始的、与“整体”无差异的“整体”,经过了人格的所有不同系统,通过一个称之为“自性化”的过程,达到一种新的整合。

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通过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在这一意义上,荣格分析心理学关于“人”及其发展的见解,启发我们作如下思考。

相关期刊更多

个人电脑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教育部

中国临床心理学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心理学探新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江西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