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报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范文第1篇

一、两种会计报表简介

联合报表是基于总、分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编制的用于反映由总、分公司所构成的公司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会计报表;合并报表是基于母、子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编制的用于反映由母、子公司所构成的公司集团的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会计报表。

(一)二者的联系

1.编制原理相同。二者均把整个公司(或公司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以公司(或公司集团)成员的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对公司(或公司集团)内部的经济业务进行一定的抵销与调整会计处理后得出公司(或公司集团)的整体报表。

2.作用相同。二者均用来反映整个公司(或公司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其变动情况,以满足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相关决策需求。

3.合并报表经常结合联合报表来编制。不少大型公司集团内部既包括总、分公司,也包括母、子公司。编制公司集团的合并报表时,应首先编制基于总分公司的联合报表,在此基础上再编制基于母子公司的合并报表。

(二)二者的区别

1.会计主体的法律地位不同。(1)总公司是法律实体,具备独立法人的各种特征,其所辖的各分公司是总公司的一个组成部分。各分公司在法律上没有独立性,不具备独立的民事行为能力,总公司对其经营活动承担无限连带责任。(2)组成公司集团的母公司和若干子公司各自都是法律实体,在法律上各具独立性。但集团并不是法律实体,有关的法律与税务的权责问题,并不是由集团来处理,而是由相关的母、子公司各自依法处理。会计主体的法律地位的不同,是联合报表与合并报表最基本、最重要的区别,它决定了二者在其他方面的区别。

2.在编制过程上合并报表较联合报表更为复杂。(1)由于母子公司之间的经济交易均为经济法人之间的业务往来,所以它们之间的会计核算要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核算规定进行;而总公司所辖的分公司的会计核算是企业内部的分部核算,其内容、范围及实施方式要比子公司的会计核算灵活、方便。(2)母子公司之间不仅要反映二者之间的业务往来,还要清楚地反映二者之间的投资与接受投资的复杂控股关系及其利益分配情况等;而总分公司之间则没有此类事项,其业务处理也就比母子公司要少且简单得多。

3.部分报表项目不同。(1)用于编制联合报表的个别报表可以有“分支机构往来”、“总部往来”、“存货加价”等特色报表项目,分公司无“所有者权益”类报表项目;联合合并报表中无特色报表项目。(2)用于编制合并报表的个别报表无特色报表项目;合并报表中有合并价差(或合并商誉)、少数股东权益、少数股东损益等特色报表项目。

二、两种会计报表编制举例

以公司(或公司集团)成员日常购销业务为例。母子公司之间的存货购销业务一般均确认内部交易损益;而总分公司之间的存货购销业务一般有两种核算方式:一种是确认内部交易损益,另一种则不确认内部交易损益,仅将其视为存货在内部不同部门间的调拨。在前一种方式下,总分公司与母子公司的会计处理相同(即均确认销售收入、销售成本),联合报表与合并报表的编制过程也相同(即均需要对内部交易损益进行相同的抵销处理)。在后一种方式下,由于会计核算方式的不同,二者的编制过程也有所不同。笔者对此予以举例说明。

例:A公司所有运到B公司的商品均按成本加成价格计价,正常售价为A公司商品成本的120%。B公司也从外界购货,这些商品按发票价格的120%加价出售。2005年上半年发生的存货购销业务如下(本例A公司代表总公司或母公司,B公司代表分公司或子公司;不考虑期初余额、税收等因素):

(以下所有分录的计量单位均为万元)

1.全部外购商品为450万元(A公司400万元,B公司50万元),货款尚未支付。A公司将成本为100万元的商品按成本加成价格120万元运给B公司。

(1)总分公司会计处理:

①外购商品:

总公司:

借:库存商品400

贷:应付账款400

分公司:

借:库存商品50

贷:应付账款50

②内部购销:

总公司:

借:分支机构往来120

贷:运交分支机构商品100

存货加价20

分公司:

借:总部运来商品120

贷:总部往来120

(2)母子公司会计处理:

母公司:

①外购商品母子公司相关分录同总分公司

②内部购销:

母公司

借:应收账款120

贷:营业收入120

借:营业成本100

贷:库存商品100

子公司

借:库存商品120

贷:应付账款120

2.全部对外销售收入为259.2万元,其中:A公司的对外销售收入为180万元,B公司的对外销售收入为79.2万元(外购存货的销售收入为36万元,内购存货的销售收入为43.2万元)。所有销货均为赊销。

(1)总分公司会计处理:

总公司

借:应收账款180

贷:营业收入180

分公司

借:应收账款79.2

贷:营业收入79.2

(2)母子公司会计处理:

母公司子公司销售分录同总分公司

母公司成本结转分录如下:

借:营业成本150(180/120%)

贷:库存商品150

分公司:

借:营业成本66(79.2/120%)

贷:库存商品66

3.期末结账分录:

(1)总分公司会计处理:

总公司:

借:分支机构往来13.2

贷:分支机构利润13.2

借:营业收入180

存货150(期末数=400-100-180/120%)

分支机构利润13.2

运交分支机构商品100

贷:库存商品400

未分配利润43.2

分公司:

借:营业收入79.2

存货104(期末数=120+50-66)

贷:总部运来商品120

库存商品50

总部往来13.2

(2)母子公司会计处理:

母公司:

借:营业收入300

贷:营业成本250(100+150)

未分配利润50

子公司:

借:营业收入79.2

贷:营业成本66(79.2/120%)

未分配利润13.2

4.抵销与调整分录:

(1)总分公司会计处理:

借:总部往来

133.2(120+13.2)

贷:分支机构往来133.2

借:存货加价20

贷:营业成本

6(43.2/120%/120%×20%)

存货

14[(120-36)/120%×20%]

借:营业成本6

贷:分支机构利润6

借:分支机构利润6

贷:未分配利润6

(2)母子公司会计处理:

借:营业收入120

贷:营业成本106

存货

会计报表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会计报表;统计报表;相同点;不同点

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的研究对象以及基础理论都是有着不同的则重点的,在研究对象上,会计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企业和一些经济组织,而统计的主要服务对象则是国家机构;在特点上,会计类似于对历史和数据的记载,而统计则显得比较全面、严谨,准确和及时。

一、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的简单比较

1、会计报表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企业和一些经济组织,它的编制主要是针对企业和经济组织部门的日常运作的会计核算,从而发映出企业或经济组织的现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会计工作最终都是需要通过会计报表体现出来的。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会计报表必须包含以下几个项目:一是资产负债表、二是现金流量表、三是利润表、四是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五是附注。这五点都是缺一不可的。国家规定,会计报表应该是一种由上而下的定期提供有关部门的基本统计数据的调查方式,需要有统一的格式、指定的项目以及明确的报送时间。按照报送单位为对象来划分,统计报表可以划分为基层表和综合表两个部分,其中基层报表是交由企业来填写。

2、从形式来看,会计报表属于一种封闭式的报表,而统计报表则上下封闭但左右敞开的报表;从计量单位来看,会计报表主要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而统计报表主要是以“千元”为计量单位的,除了这些货币单位之外,统计报表的计量单位还有实物单位,例如企业人数和公司面积等等;从数据源上来看,会计报表的主要数据来源都是从企业的一些日常账单、账簿和凭证上得来的,它是采取由下到上的编制方式,数据最早来源于企业业务诞生的时候,随着业务的发展慢慢演变成会计报表。而统计报表的数据主要是来源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运作的每一个方面,统计报表的数据来源是从上到下的。有少部分的统计报表会追级上一级,最后形成一个总体的报表;从编制的时间来看,会计报表有中期会计报表和年度会计报表两个部分。其中,中期会计报表还可以具体分为月度会计报表、季度会计报表和半年度会计报表三个部分。年度会计报表显示的数据情况会比中期会计报表的比较全面,但是中期会计报表显示的数据会更加的详细和具体。统计报表主要分为年度报表和定期报表两个部分。其中,定期报表还可以具体分为月度报表、季度报表和半年报表三个部分,虽然统计的指标和范围都比较小,但是优点却是数据比较详细和具体,分类的时间很快。年度报表统计的范围相比就比较全面、分类的目录也更加细,统计的指标也多一些,数据的准确度也更高。

二、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的相同点

1、数据的来源都是一致的。统计报表的数据来源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资产负债,这些数据的来源主要是相应单位部门的资产负债表;二是利润和分配,这些数据的来源主要是相应单位部门的利润和利润分配表;三是其他部分,这些数据的主要来源主要是相应单位部门的会计账户核算资料。

2、两者的指标的名称相似。除了一些比较少见的指标名称之外,统计报表其他大部分的指标名称都是和会计报表的一致的。

3、部分审核关系存在相同的情况。在统计报表中,有比较大部分的审核关系都是和会计报表的审核公式是相同的。例如:统计报表的“所有者权益合计=资产总计-负债合计”和会计报表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统计报表的“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会计报表的营业利润公式之间相类似,前者只是后者的变形。虽然两者不是完全的相同,但是它们所表达的意思都是一致的。

三、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的不同点

在会计的核算里,我们始终都要坚持严谨、务实、不做假和准确的道德观念,这些观念都体现在会计报表里面。而统计报表则是遵循国家宏观调控的准则来确定的,所以两者之间也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地方。

1、报表的设置不同。关于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它们之间的价值量计量单位设置和订报报告期别的设置也是存在着区别的。因为会计和统计两者都是为不同的对象服务的,它们的工作目的都不相同,所以价值量计量单位的设置也是存在差别的。一般来说,统计报表的价值量计量单位都是以“千元”来计算的,而会计报表的价值量计量单位却是以“元”来计算的;除此之外,我国的会计法规定,会计的订报报告期别主要分为月度、季度、半年度和年度这四个部分,它们的订报报告期别都是按照公历日期来确定的。而统计报表虽然和会计报表都有着同样的报告期,但是它们的订报报告期别的设置却是存在着区别的:统计报表的订报报告期别一般都是在每年的1月份到2月份、1月份到5月份、1月份到8月份以及1月份到11月份。

2、两者的审核关系存在差别。在资产负债部分中,会计资产负债表里面的审核关系都是相等关系的,而统计报表里面的审核关系却在不同的情况下有着不同的关系;在利润和分配部分中,会计的利润及分配表都是经过对利润和分配的计算推算出来的,它的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存在一定的审核关系,但是在统计报表里,营业外收入是不包含在利润总额里面的,所以它的营业利润以及利润总额之间是没有存在审核关系的。

四、提高编制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的思考和建议

作为统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财务统计同时也是其中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难点。所以,掌握好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它们进行详细的比较和分析,无论是对统计工作还是会计工作的质量提升都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本文对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提出一些思考以及建议:

1、提高统计人员和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加强对相关员工的培训。在本文以上介绍到的内容里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之间是存在着非常大的区别的,这些区别对两者都是存在着极大的影响。在目前的情况下,一定要对会计人员和统计人员特别是有关基层人员加强培训,要让相关的工作人员都深切地了解到一个共同的道理:会计和统计完全是属于两种不同的专业。只有明确这一个观念,我们才能够更好地进行会计工作和统计工作,从而提高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的精确度和质量。

2、加强对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两者的制度建设。目前,社会上的每一个行业几乎都有制度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的义务,有很多大型企业每年都需要定期向国家上报相关的财务报表。上报的统计数据都是需要有绝对的真实性的,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但是在很多基层单位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很多基层单位由于对会计和财务统计两者的认识都比较陌生,他们在对数据的处理上也难免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对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的制度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加强了制度的建设,严格要求工作人员,提高他们对会计和财务统计的认识和了解,才能够使他们在工作的时候做到减少出错,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开展财务统计分析相关工作。想要更好地分析和使用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就一定要提高他们的专业化知识。为此,我们要迫切开展财务统计分析相关的工作,把财务统计分析的知识传播到需要的人员手中。例如开展讨论会、专家见面会以及编写相关的会计类课程教材,这些工作一定能够为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的制定提供更好的帮助的。

以上就是对会计报表以及统计报表所作的一些了解和建议,通过深切了解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且为此提出了一些个人建议。我相信,这些知识对于一个从事会计和统计工作的人员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些会计知识和统计知识会为他们的日后发展提供良好的帮助,也为会计和统计工作的进步作贡献。

参考文献:

[1]苏珍爱.浅谈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之间的比较与联系[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3年第4期.

会计报表范文第3篇

一、初次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存货跌价的会计处理

(一)产生内部销售利润的条件下,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方法

企业集团发生内部存货交易时,由于内部销售价格与内部销售成本往往不一致,从而产生内部销售利润或内部销售亏损。每期期末,内部购入企业将该存货的内部销售价格与可变现净值进行比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而从企业集团角度而言,应以该存货内部销售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进行比较,计算该存货跌价准备。显然,二者往往不一致而产生差异。因此,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必须通过抵销分录来消除上述差异。本节主要通过实例讨论,在内部销售价格大于内部销售成本(产生内部销售利润)时,内部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会计处理要分两种情况来进行。

1.购买企业期末内部购进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取得成本,但高于销售企业的销售成本

从购买企业个别会计报表来说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但从企业集团合并会计报表来说期末内部存货如果不发生销售转移并不存在减值,此时应将购买方提取的跌价准备予以抵销,抵销的金额为购买方提取的跌价准备。

例1:某企业集团只有母、子两个公司,母公司将成本为800元的一批商品销售给子公司,销售收入为1000元,销售毛利率为20%.

如果该交易在本期发生,该存货全部转为本期末存货,期末可变现净值为900元,本期期末该存货已提准备100元(1000-900);本期期末该存货应有准备为0(800-900=-100<0);应冲减本期准备100元。抵销分录如下:

借:存货跌价准备100

贷:管理费用100

2.购买企业期末内部购进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销售企业的销售成本

从购买企业个别会计报表来说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从企业集团合并会计报表来说期末内部存货如果不发生销售转移也同样存在一定程度的减值,这时就不能将购买方计提的跌价准备金额抵销,而只能部分抵销,抵销的金额为存货价值中包含的内部未实现销售利润。

若将例1中的可变现净值改为700元,子公司个别会计报表应计提300元跌价准备。此时企业集团存货的原始成本为800元,可变现净值低于原始成本,如果不发生销售转移也需要计提跌价准备,但只应计提100元,多计提的200元应该抵销,抵销的金额正好是存货价值中包含的内部未实现销售利润。抵销分录如下:

借:存货跌价准备200

贷:管理费用200

(二)产生内部销售亏损的条件下,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方法

当企业集团产生内部销售亏损的条件下,即存货中包含有内部未实现亏损,并且购入方未提取跌价准备,其抵销方法同内部有销售利润的抵销方法;如果购入方提取了跌价准备,则未实现亏损与跌价准备均不应抵销,因此,可以分为两种情况进行说明。

1.购买企业期末内部购进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高于其取得成本,但是低于其销售企业的销售成本

从购买企业个别会计报表来说虽然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但若从企业集团合并会计报表来说期末内部存货如果不发生销售转移却存在减值,因此应当补提跌价准备,补提金额应该为销售企业的销售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

例2:某母公司本期向子公司销售商品2000元,其销售成本为2200元,子公司购进的该商品当期全部未实现对外销售而形成期末存货。子公司期末对存货进行检查时,其可变现净值为2150元,此时个别会计报表不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但在合并会计报表时需补提跌价准备50元(2200-2150)。

2.购买企业期末内部购进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取得成本

从购买企业个别会计报表来说需计提跌价准备,从企业集团合并会计报表来说期末内部存货如果不发生销售转移也同样存在减值,此时存货价值中包含有内部未实现亏损不能抵销,跌价准备也不能抵销。

如果将上例中可变现净值改为1900元,此时个别会计报表应该计提100元跌价准备,而对于企业集团则是发生了300元的减值,另外200元是应该通过确认销售亏损来体现的。

二、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

在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情况下,本期合并利润分配表中期初未分配利润就是上期合并利润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润。同时,本期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是以本期母公司和子公司当期的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编制的,因此,合计得出的期初未分配利润与上一会计期间合并会计报表的未分配利润数额之间就有可能存在差额。在本期仅有内部交易存货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这一因素的情况下合计得出的期初未分配利润的数额与上期合并未分配利润的数额之间的差额就是上期抵销的内部存货计提的跌价准备的数额。为了使合并利润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润的本期期初数额与上期期末数额一致,就必须将上期抵销的内部交易存货计提的跌价准备对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予以抵销,调整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数。

本小节通过例题来详细说明在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

例3:假设本期母公司期初存货中有1000元是上期从子公司购入的,该项存货子公司的销售成本为800元,账面价值900元,母公司在上期期末已对此项存货计提了100元的存货跌价准备。假设本年度没有发生内部存货购销业务。抵销分录如下:

借:存货跌价准备100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100

对于本期内部交易存货在个别会计报表中因存货的出售或可变现净值的回升而冲减的存货跌价准备数额,也应该按照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理。

(一)本期购买方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例4:假设上期母公司从子公司购入的商品的销售价格为1000元,销售成本为800元,本期仍未实现对外销售而全部形成存货。期末该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与上期相同,均为900元,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抵销分录如下:

借:存货跌价准备100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100

本期母公司应对该项存货计提100元的存货跌价准备,由于个别会计报表项目中存货跌价准备已有贷方余额100元,因而母公司本期不再计提跌价准备,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只抵销上期管理费用对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金额即可。

(二)本期购买方补提存货跌价准备

例5:若例4变为本期期末该项存货可变现净值降为850元,则母公司本期补提存货跌价准备就变为50元,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抵销分录如下:

借:存货跌价准备100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100

借:存货跌价准备50

贷:管理费用50

再假设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降为750元,母公司补提150元(1000元-750元-100元)存货跌价准备,考虑到该项存货的实际成本为800元,则从企业整体角度考虑,本会计年度应计提50元的跌价准备。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抵销分录如下:

借:存货跌价准备100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100

会计报表范文第4篇

一、恰当确定重要性水平

银行不同于一般的公司,其经营服务的产品非凡,具有较大的固有风险。注册会计师在编制审计计划和执行审计任务时应当考虑银行业务的特点,恰当确定重要性水平,如按照总资产、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确定有关项目的重要性水平。

确定银行审计计划重要性水平时,应注重银行不同的风险资产权数。权数最小且为零的资产是银行库存现金;其次是存放中央银行的款项;权数最大的是对一般企业和个人信用贷款或透支,风险权数为100%.银行资金存放非银行金融机构或国家政局比较动荡的银行,其风险比较大,权数也比较大。银行的交易总量对重要性水平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当前,我国大部分银行的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80%-90%左右,利息支出占各项支出的主要部分。银行损益主要产生于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但利差大小不能决定银行损益,呆账损失是侵吞银行利润的血盆大口。有的银行从事外汇和债务保证金交易,表内记录存放行的金额不大,但合约数和交易额却很大,其可能产生的损失也很大。银行不同的经营策略,其重要性水平不一样。银行经营的品种不一样,其重要性水平亦不一样。如中国银行外汇业务比重比较大,其汇率风险与外汇头寸缺口的可能性比较大,但其境外分支机构多,分散风险的有利条件比较多,外汇风险程度可能比其他银行小。

确定银行审计计划时,可以对银行现金分配比较低的重要性水平。因为现金本身固有的敏感性及银行对现金实行比较有效的内部控制(如双人管库、交叉查核、现金日记账记录及出入库制度等),现金差错的可能性比较小,所以对银行现金库存一般不需要全面盘点,只需抽样监盘。对银行出纳部门的现金查库登记簿及现金日记账进行查核后,即可以确定现金有无错报,以较低的审计成本,得到较高的审计可靠性。但对表外业务应分配比较高的重要性水平,因为银行大量的表外业务,尤其是银行担保、授信额度和远期外汇买卖,可能造成巨额损失,应注重采集充分的证据,关注其风险。

恰当确定重要性水平有利于识别银行严峻违背监管法规的错报。银行经营活动受到金融监管法规的严格约束(如银行必须达到8%的资本充足率最低标准,保持适当的资产负债率和存贷比等),小额的错报和审计差异虽然从量上看并不重要,但从质上看,可能是重要的。因为其更正或披露关系到银行是否遵守监管法规和有利于银行监管当局发现问题。

二、审计的重点领域

当前,我国银行实行分业经营,业务范围比较狭窄,经营品种比较单一。银行会计报表资产方主要项目是贷款,各项贷款占资产总额的70%左右;负债方项目主要是存款,各项存款占负债的80%左右。注册会计师对银行会计报表审计的重点领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资产质量

这是关系到银行生死存亡的问题。银行监管当局非凡关注银行资产质量。资产质量的重点是贷款质量。银行贷款质量的评价,有赖于一套科学、合理的风险判定、分类与分析系统。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IASC)1990年2月的《第6号国际审计公报》明确指出,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当考虑银行贷款质量分类制度。美国会计师协会出版的《银行审计》也提出,“为了确定注册审计工作范围,会计师应考虑治理当局的贷款分类制度”。我国目前主要依据《贷款通则》对银行贷款质量进行评价,将贷款分为正常、逾期、呆滞和呆账,后三项合计为银行不良贷款。《贷款通则》划分银行不良贷款的特点是按时间划分,比较直观,但不能真实反映贷款质量。国际上,许多国家采用“五级分类法”(即贷款风险分类法)对银行贷款质量进行分类,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怀疑和损失,后三类为银行不良贷款。五级分类法的前提是银行能够定期收到借款人报送的真实、合法的会计报表及有关资料。其核心在于银行要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进行评估,将借款人的正常营业收入作为贷款的主要还款来源,贷款的担保作为次要还款来源。通过对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实力、抵押品价值、还款记录、还款意愿的连续监测和分析,判定借款人及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和贷款可能发生损失的程度,并根据贷款的风险状况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然而,我国大部分借款人报送的会计报表不完整、不真实、不合规,银行很难据以进行分析和评估。五级分类法技术操作要求比较高,对银行提取呆账预备金的比率影响很大。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正式在我国各类银行全面推行贷款风险分类治理。

定期且严格评价贷款质量是银行治理当局的责任,但注册会计师评价银行的资产质量符合执业的审慎原则,是审计的必要工作。注册会计师应非凡关注银行的贷款治理内控系统是否健全可信,采取分析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评价银行资产质量,对大额贷款和不良贷款进行函证,并要求银行治理当局提供银行监管当局的检查报告,参考银行监管当局对银行贷款质量评价的意见。

(二)关注银行各项预备金的提取,非凡是呆账预备的提取

银行贷款发生呆账不可避免。银行的呆账应控制在同业公认的水平内,非凡是要控制在银行风险承受能力之内。银行不仅要能识别贷款业务活动中隐藏的风险因素,更要对风险导致的后果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贷款预备金制度是防范化解风险的有效方法。银行是否足额提取呆账预备对银行的安全性、稳健性及盈利性有重大影响。财政部1993年的《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规定银行按放款的1%差额提取呆账预备,坏账预备可以按3‰的比例提取,也可以报经有关部门批准按实冲销。2009年5月,财政部通知金融企业(包括商业银行)的呆账预备、坏账预备和投资风险预备统一为呆账预备,银行应当根据资产的风险大小确定呆账预备的计提比例,最高为提取呆账预备资产期末余额的100%,最低为1%.人民银行还起草了《贷款损失预备金计提指引》,要求银行在提取普通预备金以外,按照五级分类的结果,对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分别按2%、20%、50%和100%的参照比率计提专项预备金;银行还可根据贷款的国别风险提取一定比率的特种预备金。

IFAC指出,审计师应当关注并评价呆账预备金计提的合理性与充足性。国际上,注册会计师通常会在其出具的审计报告账项附注中说明银行经董事会批准的提取呆账、坏账等各项预备金的主要会计政策。

(三)注重银行负债的合规性

银行债务大部分是社会负债,其中最主要的项目是存款,其次是对外借款、拆入行和联行往来款项。英国法律规定银行负债必须符合“合格性”(eligible)。我国强调银行存款必须具有“合规性”。由于我国银行存款涉及千家万户,注册会计师认为函证的回函率很低、效果不佳,而且担心违背银行为存款客户保密的原则,因此对银行大额的存款几乎没有函证,也没有采取其他替代方式进行验证。因此,根据银行负债构成的特点,注册会计师应对银行负债变量的金额进行分析性测试,判定银行支付存款能力。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银行业务全球化的情况下,要注重有的银行吸收的境外“非居民存款”可能未记入资产负债表内;关注有的银行在表外记录的“离岸业务”的异常情况;关注可能发生的“洗钱”现象,防止疏忽银行负债不合规导致的经营风险和法律风险。

(四)重视银行收入的确认

银行收入对利润真实性有很大的影响。银行股东、治理当局、社会公众及监管当局都非常重视银行的盈利状况。银行收入的确认应执行《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等规定。近几年来,银行经营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收入呈现较大的不确定性。财务制度中的部分规定已不能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和企业经营情况的变化,直接导致银行会计账上多计收入,多估资产;甚至有的银行虚收实支,虚盈实亏,加剧了银行经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根据银行的内控可信度,运用职业判定,谨慎地确认银行的收入。可以根据银行贷款平均余额、利率档次和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的比重测算大致的收入,进行分析性复核;通过抽查贷款大户和不良贷款的利息计算验证银行贷款利息收入的合规性;测试银行计算机系统对利息计算的正确性;非凡关注银行有无继承提取不应当计提的利息收入。

(五)关注银行表外业务及关联事项

银行表外业务可以简朴分为传统和创新两大类。表外业务会计核算的特点是:(1)传统业务设置对应科目,同时发生,同样金额,同时冲销;(2)创新业务核算比较复杂,大部分发生的即期交易在表内核算,未到期的交易在表外记录,如期权交易、远期外汇买卖。大量的表外业务核算是银行区别于一般企业的重要特征。表外业务不仅隐藏着巨大的风险,而且可能造成银行会计信息不完整。我国银行的分支行表外业务大部分是传统业务,总行可能存在大量创新业务,海外分支行可能存在比较多金融创新业务。

银行表外业务的审计可以通过检查银行与上下级行及行往来的账项、函电和合约,发现线索,揭示银行漏报或不报表外业务的问题。国际上,注册会计师会在审计报告账项附注中说明银行表外风险,银行或有负债,未履行的财务合约,资本及租约承担等情况,并在审计报告后附送“未经审核的补充资料”,其中包括:资本充足率及流动性比率;分项资料,如银行资产的分布,营业地区、零售或批发业务主要范围;贷款分类;不良贷款情况;风险治理措施等。

三、关注现实问题,防范审计风险

会计报表范文第5篇

一、合并会计报表的局限性

合并会计报表非常重要。一方面,合并会计报表可以弥补个别会计报表的不足,对外提供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会计信息。另一方面,合并会计报表通过抵消母、子公司的内部交易,降低母公司通过操纵内部交易价格、时间等,人为粉饰会计报表的可能性。为此,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必须按期披露合并会计报表。但是,由于自身的特点和作用不同,合并会计报表在使用上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一)合并会计报表的会计主体具有特定性

合并会计报表的会计主体是由母、子公司所组成的经济集合体,具有特定性。由于纳入合并范围的母、子公司均是独立的企业法人,合并会计报表所列示的资产也分别归属各母、子公司,以股权关系为纽带的企业集团,不能自由支配其合并会计报表所列示的资源。特别是在母公司与非全资子公司之间,尽管母公司往往控制着子公司的经营决策权,它也不能不顾及子公司中少数股东的权益,而在母、子公司间随意划拨资产。也就是说,银行等债权人对于母、子公司的债权只能分别由母、子公司用自己的资产来偿还,而不能追溯到合并会计报表所列的全部资产。例如,北京汽车玻璃有限公司是由国投机轻有限公司(占股比例65%)和中国复合材料集团公司(占股比例35%)共同投资兴建,国投机轻有限公司是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因此,北京汽车玻璃有限公司是国家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的控股二级子公司,并纳入国家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尽管从合并会计报表看,2004年末国家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总资产799亿元,银行存款58亿元,偿债能力非常强,但是其控股子公司―北京汽车玻璃钢有限公司却无力偿还在建行北京延庆支行900万元的贷款,导致贷款最终逾期。因此,对于银行来说,通过合并会计报表可以测算出企业集团的授信控制总量,但是对于集团内部各母、子公司的贷款风险大小,我们还必须要依据各自的个别会计报表,分别进行分析判断。

(二)合并会计报表无法反映母、子公司的经营特征

合并会计报表提供的是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反映的是企业集团的整体经营状况和资金实力。由于合并会计报表是高度聚合的报表,合并会计报表编制过程中对集团内部交易的剔除以及大部分项目的合并,使得一些在个别会计报表中非常重要的会计信息在合并会计报表中消失。特别是对于跨地区、跨行业经营的企业集团,合并会计报表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企业会计报表加以合并,使得不同地区、行业的子公司之间盈利能力、风险程度的差异性被掩盖,给报表分析带来困难。如,母公司是纺织业,子公司经营房地产,通过合并会计报表计算出来的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指标已不具备行业特征,如果利用这些指标进行行业比较,必然会得出错误结论。所以,对于企业集团,我们还应该按照重要性原则,选择集团内部几个关键成员,分别依据各自的个别会计报表计算财务指标,进行行业比较,明确行业地位,从而准确判断企业集团的综合竞争力。

二、分析合并会计报表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合并会计报表作为唯一能够反映企业集团整体会计信息的报表,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尤其是在当前母、子公司之间相互提供信用担保的情况下,合并会计报表对于商业银行全面评估企业集团的风险状况、控制风险额度至关重要。对合并会计报表进行分析,除了采用常规报表分析方法外,还应考虑企业集团的背景,结合其他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特别是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认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

财政部在《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了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是,在具体事务中,是否把某个特定的子公司排除在合并范围之外,往往取决于母公司的主观判断及需要。尤其是企业集团规模庞大、子公司众多,关系复杂时,企业集团往往通过调整合并范围,以达到粉饰报表、操纵利润、掩盖风险的目的。2001年11月暴发的安然公司会计丑闻,就是安然公司将本应纳入合并范围的三个子公司排除在外,导致1997-2000年间高估了4.99亿美元的利润,而低估了数十亿美元的负债。因此,我们在分析合并会计报表前,一定要关注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包括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名称、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原因等,分析子公司未纳入合并范围的合理性及对合并会计报表产生的影响。如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266)拥有北京汇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80%的股权,但是母公司在编制2003年合并会计报表时却没有将其纳入合并范围,理由是“拟近期转让北京汇和公司股权”,实际上,北京汇和公司是北京城建股份公司2003年刚刚投资兴建的,短期内转手似乎不合情理。进一步分析,我们会发现北京汇和公司2003年净利润亏损206万元,纳入合并报表将会给企业集团的利润带来负面影响,这恐怕是北京汇和公司未被纳入合并范围的真实原因。为此,我们就需要进一步分析汇和公司对合并会计报表的影响,从而做出正确判断。

(二)将合并会计报表与个别会计报表结合起来分析

由于合并会计报表与个别会计报表的作用不同,反映的会计信息也各有侧重,因此我们在分析企业集团风险状况时,一定要将合并会计报表与母、子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结合起来,综合进行分析判断。例如,某集团客户流动比率为2.7,对比该指标的标准值,说明财务状况良好,有很强的短期偿债能力;而我们进一步分析,该集团某一子公司的流动比率仅为0.9,偿债能力非常差,极有可能发生经营风险,从而对整个企业集团的正常运营带来不利影响。再以资产负债率为例,若母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高于合并会计报表的资产负债率,表明子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要低于母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从而导致了合并会计报表的资产负债率下降。因此,合并会计报表资产负债率的高低,并不意味着母、子公司长期偿债能力的高低,或银行贷款整体风险的高低,我们还需要具体分析母、子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进一步判断母、子公司的真实偿债能力。

(三)深入挖掘合并会计报表所揭示的关联方交易风险

关联交易是集团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内部资金拆借、粉饰报表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要重点关注关联交易的风险性。合并会计报表可以揭示内部关联交易的程度。内部关联方交易的报表特征是:由于在进行合并会计报表编制时内部交易均被剔除,因此如果应收款项、预付款项、存货、长期投资、应付款项、预收款项、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投资收益等项目,合并前后数额变化很大,说明集团内部存在大量关联方交易。如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198)2002年末母公司“其他应收款”余额为54319万元,而同期合并会计报表中“其他应收款”余额为32514万元,合并后“其他应收款”余额缩减了21805万元,据此我们就可以初步断定母公司的大量资金被其子公司通过“其他应收款”科目占用了,存在一定风险隐患,我们就需要进一步了解“其他应收款”的具体占用单位、帐龄及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四)透过表象准确判断企业集团的风险程度

通过对两种融资方式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合并会计报表有时不能准确反映企业集团所承担的风险程度。一种是母公司从银行获取贷款后,再转借给子公司;另一种是子公司直接向银行借款。这两种情况下,经过抵消内部往来,母公司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结果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前一种情况下,当子公司发生财务危机时,母公司必须要以其资产为子公司全额偿还债务;而后一种情况,由于是子公司直接贷款,一旦发生风险损失,母公司无需为子公司全额买单,即使子公司破产清盘,母公司最大的损失也仅限于其出资额。显然,在这两种情况下,企业集团所承担的财务风险前者明显要大于后者。因此,合并会计报表数据完全相同,但是企业集团所承担的风险程度却大相径庭,这就需要我们在分析合并会计报表时,不能简单化,一定要由表及里,透过数字看本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准确把握企业集团的风险状况。

(五)关注合并会计报表对盈利能力分析的影响

合并会计报表解决了企业集团内部交易重复计算问题,能比母公司个别会计报表更能真实地反映企业集团的经营状况。但是,在集团内部交易占相当比例的情况下,有可能导致通过合并会计报表计算出的盈利指标要远远优于母、子公司的实际盈利指标。如某企业集团,母公司共向子公司销售商品100万元,销售成本为80万元,则母公司的销售利润率为20%;子公司再将上述商品以120万元的价格对外销售,获利20万元,则子公司的销售利润为16.7%;此时企业集团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剔除内部销售100万元,合并销售收入为120万元,合并销售利润为120-80=40万元,合并销售利润率为33.3%,远远高于母、子公司的销售利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