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用机械

农用机械

农用机械

农用机械范文第1篇

作者:许健

关键词:农业;机械管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S23-0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50833055

1农业机械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1先进管理方法的缺乏

我国传统农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其中一部分人认为农业就是单纯的干活,这种思想对于农业的发展滞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农业机械管理来说也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因素。在农业机械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自身的职责观念不强,而这种思想的存在在一定意义上对农业机械管理工作的展开产生了消极影响,而在操作者方面来说,他们较为落后的观念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他们全面认识农业机械知识,从而在具体的使用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不够了解或者是在具体操作中进行违规操作,而其中更严重的就是操作者运用机械设备从中获取私人利益,而对于机械设备的保养以及日常的维护工作等缺乏足够的重视,从而在一定程度影响到了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以及农业机械管理的有效进行。

1.2完整管理体系的缺失

我国在农业机械的管理上主要依据《农业机械管理条例》,而《条例》的颁布在一定程度婚丧对我国农业机械的管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具体实施中因其在管理上不够全面导致其在有些方面受到了限制,从而不能够较好的对农业机械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而农业机械管理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其制度上的不完善,在没有相应的法律规章制度进行维护,在实际应用中也不积极地去学习和研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较好的去分析实际存在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不能较好的对有关制度和章程进行操作,也缺乏较为完善的监督体系,在具体的管理上导致个人专断行为的发生,从而使农业机械管理在一定意义上出现管理混乱的现象,在管理体系缺乏与其相配套的思想研究体系,农业机械管理不是一个部门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几个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管理机械的目的,从而促进机械管理的水平的提高。

1.3机械管理专业人才的缺乏和技术支撑不足

针对我国现阶段农业技术的现状来说,我国农业机械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较好的技术支撑。我国农业受到多年来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我国在具体从事农业专业的管理人才上相对缺乏,而在机械管理的部门中,有些管理人员的专业管理能力不足,对机械知识掌握不足。在我国传统观念中对农业管理不够重视,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也没有较好的引起社会的注意,而在具体的管理设备和技术上我国还相对比较缺乏,在实际操作中也没有较好的保障措施的支撑,从而在一定意义上导致了我国专业人才的缺乏的现象。

2农业机械管理的相关措施

2.1不断更新观念,加强理念宣传力度

在具体的农业机械管理的过程中,无论是具体的管理者或者是实际的操作者都要根据农业社会的变化不断的更新观念,在具体的实践中使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如可以利用其他有些行业的管理经验比融入农业管理中来。要不断地对农业机械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不断的分析和研究,从而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管理理念和维护制度,管理者针对具体情况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加强农业机械理念的宣传力度,从而使社会和农民了解农业机械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的农业观念认识。

2.2不断完善农业机械管理体制

农业管理体制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和整个农业机械管理的质量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需要,进行对农业机械的调查和分析,从而制定适合实际需要的农业机械规范和相关制度措施,同时还要对有关的监督机构进行不断的完善,特别是对农业机械管理内部制度的不断完善,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不断地加强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在有关共同问题上进行意见交流,从而更好地解决其自身问题,从而保证农业机械的各方面都能够较好的和相关部门融合,从而推动农业机械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

2.3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水平

我国的农业机械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农业机械的相关部门要不断地更新观念,不断在管理中进行相应的改进和问题的调整,还要成立专门的机构对农业机械进行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的研究,从而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的技术水准,农业机械管理人员还要不断地与农民进行沟通,从而在农民的具体使用中获取相关的应用信息,从而把反馈的信息的改进设计运用到机械设备当中去,从而使机械设备更好的投入到实际农业生产当中。

农用机械范文第2篇

电子信息技术是研究信息产生、采集、存储、变换、传递、处理过程及广泛利用的新兴科技领域。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的软件、硬件、应用程序的开发、通讯和网络等技术形式实现的。随着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生产、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农业生产也不例外。电子信息技术作为全球发展最快的现代科技之一,将其应用在农业机械等领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农业信息资源的处理和应用效率与流程,更好的指导现代农业的生产与销售,对促进我国农业的信息化、现代化将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2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对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领域的应用不够重视

目前,虽然很多组织和人员已经认识到了电子信息技术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但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农业网站建设、农业气象预报等领域,对于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领域的应用还不够重视,缺乏细致、深入的研究,使得电子信息技术对我国现代农业的促进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形成了我国目前与发达国家之间在农业机械信息化方面的较大差距,这已经成为目前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2.2对农业机械信息化的研究和投入相对不足

电子信息技术属于高新技术,尤其是在农业机械领域的应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实验设备作保障,并配备大量研究型和技术型的高素质人才。从目前看来,我国目前在该方面的投入还是远远不够的,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机械信息化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深度。

2.3技术研究与实际应用相脱节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机械的信息化水平低、技术更新缓慢、实用性不强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机械的生产效率和综合职能的发挥。具体说来,这与相关技术研究与农业机械的实际应用相脱节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很多农业机械只适合在我国的平原地区使用,而对于丘陵或山地地区农业机械的信息技术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不利于在更大范围上对农民和农业问题的指导。

3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具体应用

农业机械的信息化、智能化需要大量不同类型的信息采集传感器,进而建立农业机械各个部件之间的通信,更好的满足农业机械在各种工作环境和结构设计中的不同需求。同时,很多机械在设计与装配环节需要电子、信息、机械、管理等多种学科技术的集成支持。具体到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四点。

3.1农业机械内部的电子装备技术

电子装配技术已经在西方国家的大中型农业机械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在机械内部电子监视与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等。目前,拖拉机等现代农业机械的电子信息化技术越来越趋向于智能化、网络化,分布式控制技术得到了有效发展。对于一些大型拖拉机等现代农业机械来说,其内部系统涉及到ECU(电子控制单元),实际上是一个智能化的计算机控制终端,具有独立的信息处理与控制功能和标准设计的接口,使用了网络通信协议和控制局域网络等技术。

3.2农业机械间的总线通信技术

随着以拖拉机为代表的各种农业机械上智能化电子控制单元的发展,迫切需要将其实现标准化和通用化的设计。通常情况下,可以在农业机械的驾驶室内安装适用于不同机型的通用型的智能显示终端,并通过光纤电缆或双绞线来构筑数据通信线路。它是基于CAN总线技术的串行总线结构,各种农业机械的部件和电子控制单元都被设计成具有与总线挂接的标准接口,这样可以保证农业机械内部的各个ECU都能够实现与中央控制器及其显示部件之间的信息交换,并准确、及时的接受相关控制命令。同时,标准接口也有助于不同农业机械或零部件之间的信息数据的传递和交换,这对农业机械之间、农业机械中央控制器与农场计算机之间的串行通信显然是非常有利的。为了充分保证以拖拉机为代表的农业机械在电子系统内部具有更好的兼容性和通用性,需要在行业内部构建具有通用性质的总线通信设计标准,这对农业机械用户在更大范围内乃至全球市场的采购提供了可能,也便于不同农业机械之间的配套连接与使用。通用标准的建立,对农业机械制造商也是非常有利的,它可以使厂家将关注的中心只放在ECU用户一侧与机器控制相关的设计或者建立具有闭环性质的控制系统,不需要制造厂全面了解不同设备之间、不同设备与不同部件之间的接口配套问题。从上世纪末开始,国际化标准组织就开始致力于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拖拉机的国际标准的制定主要是以DIN9684为基础的。

3.3机群调度与管理决策支持技术

在西方的一些大型农场,已实现了农场办公室计算机与移动作业机械间无线连接,开始建立通过无线通信进行数据交换的管理信息系统。这就可以使得管理者通过农场管理中心的计算机对在田间作业的农业机械进行随着的监控和管理,对于田间作业数据等资料可以进行远程调用,并直接存入相应的数据库中,大大提高了数据采集、分析与应用的效率。例如,管理者可以借助计算机的信息处理、专家知识库等技术对农业生产进行科学的决策和管理,制定详细的农业生产方案,并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传递给田间作业的农业机械,当机械发生故障时,机械使用者也可以借助于计算机分析功能和诊断技术,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程序。

3.4人机接口技术

无论是传统农业机械还是现代农业机械,都离不开人的操作和控制。目前,农业机械驾驶室中的仪表盘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有逐步被电子监视仪取代的历史趋势,即变单一的数据显示方式为智能化显示终端的信息显示,这对改进人与机器的交互界面是非常有帮助的。目前,智能化显示终端已经代表了农业机械仪器及其控制装置发展的方向和主流,也被称作是虚拟化的仪器显示终端,实际上是带有液晶显示器的计算机装置。它可以根据机械操作者的各种要求,通过屏幕显示农业机械的不同子系统的终端信息,并通过数据库技术,对相关图形、数据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有效显示;同时,智能化显示终端可以对田间信息等进行动态、及时的智能存储,便于在办公室内通过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以便更好的进行田间管理和农业机械在技术和应用上的改进。

4加强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发展中应用的对策与措施

4.1强化农民的信息意识和农业机械应用能力

作为现代农业的践行者,新时期的农民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增强农业机械的应用能力,才能使自己更好的适应现代农业的各项要求。因此,相关部门要结合当地农民的知识和技能现状,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与培训活动,做好农业机械的后续维修等服务活动,一是要增强农民的信息化意识,降低现代农业机械在农村市场推广的难度,二是提高农民对现代信息化农业机械的应用能力,避免农民担心用不了现代农业机械等问题,全面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

4.2加大农业机械信息化的科研与开发投入

目前,电子信息技术虽然在农业机械应用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机械化水平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高校等科研机构的投入,使电子信息技术能够在我国农业机械的科研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4.3实现与“三农”问题的有效链接

农业机械的研究与发展,需要紧贴我国“三农”问题的各种实际,提高农业机械在开发、销售、使用、维修服务等环节的信息化质量,提高农业机械在组织管理上的水平,从而使电子信息技术及农业机械的科研成果能够更好的贴近我国农业、农民和农村的实际,便于各项科研成果的推广和使用。

农用机械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机推广;农业机械化改革;重要作用;问题;措施

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的农业机械推广出现了很多问题,为此,我国农业机械部的部长在1980年首次提出农业机械化改革。改革对农机的推广提出新的要求,对农民的生产和农业市场进行新的定位,要求各地相关部门加大推广工作的力度,这一举措对提高我国的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和农业机械技术水平,改善我国的农业市场有重要作用。

1农机推广对农业机械化改革的作用

1.1农机装备水平提高

利用农业机械进行生产可以有效节约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农民对农业机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我国推广农机的50多年以来,农业机械装备水平不高是阻碍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低水平的农业机械满足不了农业生产的需要,农业机械化开始进行改革。在推广过程中,农业机械存在的问题被逐渐暴露出来,我国的农业机械动力很小,机械设备的规模不大,无法在复杂的地形上进行作业,这些问题影响着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进程,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经过技术人员的改进,我国农业机械的动力不断增大,质量越来越高,农机的装备水平在整体上得到提高[1]。

1.2农业机械作业水平提高

传统的农业生产中主要靠牲畜和人力进行生产,效率很低,在农业机械的帮助下,农民的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但是进步空间仍然很大。种植、播种、机收等过程中出现的播种遗漏、收割不彻底等问题被逐渐解决,技术工程师不断对农业机械进行研究改进,不断开发新的技术,使得劳动生产率得到更大的提高,耕种面积更大,播种更均匀,收割更彻底,农业机械的作业水平提高。

1.3促进了农业市场的全面发展

农业机械部长的讲话中指出,我国机械化进程有很大的进步,但是进步的速度减慢,发展遭遇瓶颈期,必须对农业机械的推广进行改革。机械化改革出台了相关政策,允许农民自主经营和生产农业机械,对农民生产和经营的农业机械进行补贴,要求农业机械的质量和技术水平要不断进步。这一改革导致了农业机械快速涌进农业市场,农民可以自产自销农业机械,农民的收入增加,对农业机械的投资也随之增多,推动了农业机械改革。此外,农民将农业机械投入市场之后,相关部门对农业机械的售价进行严格控制,保证购买费用在大部分农民的承受范围之内。由于农业机械的制造技术还不够成熟,导致制造生产农业机械的成本较高,经营农业机械的农民得到的收益较低,针对这一问题,当地政府对生产的农业机械进行补贴,保证生产经营农业机械的农民能够获得足够利润来进行再生产。这一举措,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市场的多样化,到上世纪末,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已经开始向以市场为导向的阶段迈进,使农业市场得到全面发展[2]。

2农业机械化改革面临的问题

2.1推广资金不够

近几年来,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农业机械的推广也取得一定的进步,但推广资金不足仍然是推广农业机械的主要问题。随着我国农业机械改革的推行,需要的经费更多,农业机械改革需要对农业机械的性能进行提升,对农业机械生产的规模进行扩大,对生产经营农业机械的农民进行补贴,还要对相关的推广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发放工资,这些都需要丰厚的资金支持,但是国家财政对于农业机械推广的预算有限,这导致了改革受到阻碍,影响农业市场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2工作人员的专业性有待提高

一方面,我国的农业机械改革要求对现有的农业机械进行性能提升,这就需要专业能力比较强的研发人员和技术人员对农业机械进行研发和改进,而我国工作人员的现状是专业素质较低,创新能力较强的人才比较少,无法满足改革的需要,导致改革遭遇瓶颈期。另一方面,推广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也是影响农业机械化改革的重要因素。推广人员在推广过程中,态度不够认真,宣传和培训的时候,马马虎虎,执行力不高,没有将推广工作落实到实处,导致推广工作的质量不高,改革收效甚微。

2.3我国技术水平有限

我国的农业生产率远不及发达国家,主要原因是我国还没有先进的机械化技术。一方面,由于经费的不足,导致我国的研究设备简陋,无法进行高水平的实验。另一方面,我国的高素质的技术人员比较紧缺,对高校农业机械专业的学生培养力度不够。

2.4农田分布细碎

受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我国的土地被个人或家庭承包,使土地被分块划分,农田分布细碎[3]。农业机械化改革鼓励农民实行规模化的生产经营,而土地不集中,农田分布细碎,给农业机械化生产带来困难,阻碍改革的进行。

3推进农业机械化改革的对策

3.1加大农机投入

农业机械化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因此,必须有丰富的资金储备来对改革进行保障。国家政府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完善补贴机制,加大对生产和经营农业机械的农民进行补贴。并建立监督部门,保证支持资金落实到实处,发放到农民的手中,防止公款私存的情况出现。只有足够的资金来进行支持,各项工作才能有序地开展,才能保障改革能够顺利进行。

3.2进行技术开发

技术瓶颈是农业机械改革的一大难题,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对技术的开发和引进。一方面,为解决技术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相关部门要对在职的人员进行培训,或者选派部分人员去国外进行学习,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对于高校机械设计专业的学生要加大培养力度,与高校达成合作关系[4]。另一方面,国家应该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应用到我国的机械化改革中来,突破技术瓶颈,将技术改革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3.3完善管理体制

农机推广是面向农村市场来进行的,涉及到的执行部门有很多。财政部门、培训部门、监督部门、宣传部门等都参与到改革过程中来[5]。农机推广的工作量大,参与人员多,完善管理体制是各部门密切配合,有序地完成推广工作的前提。各级管理部门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保证改革工作高效地完成。

3.4扩展服务领域

我国最初的农业机械推广主要针对农作物,推广的内容比较单一。农业机械的推广促使农业市场开始向多样化发展,农业机械化改革更有利地促进了农业市场结构合理化。各地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继续扩展农业机械化的服务范围,做好对农业机械使用情况的跟踪服务,将服务范围向产品加工等方面渗透。

4结束语

农机推广对于农业机械化改革有着重要作用,各地管理部门应该加大重视程度,加强资金投入,建设高质量的队伍,做好服务工作,将改革落实到实处,促使农业机械化改革达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焦嫦文.关于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3(12):45.

[2]全面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构建[J].农村牧区机械化,2012(6):1.

[3]李晓春.科技进步是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的保障[J].现代农业,2012(7):101.

[4]张龙新.对搞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几点思考[J].农机质量与监督,2012(4):10-11.

农用机械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农业 机械化 管理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1-0237-01

在农业生产活动中运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机能够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使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得到较为显著的提升,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与此同时,农机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广泛应用能够有效解放劳动力,促使农民群众在单位时间内能够获得更多效益,有利于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1 农机应用于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农机的应用和管理对农业的整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率。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其生产效率的影响,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应用农业机械能够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与此同时,现代农业机械的使用也能够达到包产增收的目的,提高粮食、农作物的产量,有效的改善了“三农”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发挥出稳定社会的作用,为农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加强农机应用与管理的有效策略

2.1 加强对实用型农机的推广

在农机推广工作中,农业综合服务站应当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特性和生长规律,推广一些较为实用且前期投资较少的农机,保证农机使用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较高效益。与此同时,在开展园林、温室、大棚等工作的过程中,注意推广型号小、价格适中、易于操作的新型农机,充分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除此之外,还应当着重引进通用性较强、科技含量较高的农机,促使农机使用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在引进、推广农机的过程中,农业综合服务站除了必须考虑到农机带来的经济效益之外,还需要考虑农机所带来的生态效益,以期获得更高效益和利润。

2.2 在农业政策补贴方面加大力度

由于不同地区在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上具有明显的不同,因此各地区在农业优惠政策方面也存在相的差异。在江西省新干县界埠镇下属的农村地区,使用较多的就是小型农机,但是大多数所使用的小型农机都享受不了地方政府给予的农机购置补贴,导致使用农机的农户家庭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对农村地区农业生产和农机技术普及应用造成一定阻碍。现阶段,虽然在中央财政补贴的基础上,各省市适当的增设了适应地方特色的农机补贴,农机补贴目录和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拓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制约,导致每年都会出现部分补贴目录核定公布时间延迟,加上由于农业生产受时节、地理环境的限制,许多为了抓住农业农事生产关键时节的农民在没有补贴、家里困难的情况下难以购置农机,久而久之,农民购置农机的积极性就会受到严重打击,对农机在农业生产中作用的发挥产生了不利影响,抑制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农业现代化建设造成严重阻碍。对此,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适当的为本地农户提供政策扶持,妥善调整补贴比例,在可承受范围内扩展农业机械购买补贴目录和范围,促使农机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普及应用。

2.3 加大对农机技术的扶持力度

在农机使用技术扶持方面,农业综合服务站应当积极主动的借助多方力量为本地农民群众提供农机技术指导,阶段性的组织农业机械技术人员和农民群众参与到农机技术培训活动中,提升农业机械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夯实其专业基础,促使本地农民群众能够熟练掌握应用农机的正确方法。与此同时,农业综合服务站应当紧密联系上级部门,在农机管理和应用方面给予农机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农机维修养护管理人员、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以及其他服务型经营实体、个体户等一定的优惠政策,为农业机械服务组织和经营实体提供项目扶持和政策支撑,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农机推广人员的专业培训,丰富其专业知识,提高其农业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强化农机管理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技能,保证农机应用和管理工作得到高效、有序、优质的开展。

2.4 建立健全的农机管理服务体系

作为农业生产建设工作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农机管理服务体系在建设过程中应当遵循“效益第一”的原则,实现因地制宜。具体来说,在现代化农业服务机构建设方面、基层农机服务组织建设方面、农业政策法律体系建设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促进工作重心的有效转移,逐步提升现代农机推广工作的效率,促使现代农机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得到普及应用。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强对现代农机管理模式的优化和完善,建立集农机应用、农机管理、技术培训、维修养护、服务监督于一体的农机管理服务体系[1]。除此之外,农业综合服务站还应该将大型农机和中型农机作为本地着重推广的对象,实现以大带小、优势互补、全面推进,为本地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农机管理服务,促使其安全、高效的使用农机,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节省时间和劳动力,保证增产增效,推动农业与农机的共同发展。

结束语

总之,加强对偏远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性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策略。为了加快农业机械化建设进程,各地区农业综合服务站需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不断优化农机应用和管理工作,促使农机得到有效管理和高效应用,为农业进一步发展不断付出努力。

农用机械范文第5篇

一、影响农用机械车辆燃油消耗的主要问题

(一)驾驶员的操作水平

驾驶员的操作技术对燃油消耗的多少的影响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因素。驾驶员在驾驶操作中是否按照规范的驾驶操作进行操作;是否能够合理的使用机械车辆的发动机动力;是否能够选用正确的节油的方式进行驾驶;驾驶员是否有驾驶陋习等不良的操作习惯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机械车辆燃油的消耗。据测定,驾驶技术高的驾驶员比驾驶技术一般的驾驶员平均节油20%-40%。所以机械车驾驶员的操作水平是影响机械车辆油耗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二)交通状况的影响

行驶道路的好坏也是影响机械车辆燃油消耗多少的重要因素。行驶的道路如果平滑畅通,那么机械车辆在驾驶行驶过程中就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车速,停车,起步的次数就会相对较少,这时机械车辆的燃油消耗就会相对较少些。那么相反的,如果驾驶机械车辆行驶的道路不畅通,堵车,或者道路状况不好,就会是驾驶员出现经常减速、加速、为了躲避车辆而停车、起步等状况,是驾驶员不能够匀速稳步的驾驶。而这样就会导致机械车辆的燃油消耗相对增多很多。

(三)车辆的本身系统因素

车辆的本身状况是影响机械车辆燃油消耗多少的内因,自然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当今社会科技越来越发达技术越来越繁琐。车辆制造的工艺也越来越复杂,车辆本身的零部件很多,所以很多零部件技术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机械车辆燃油的消耗。例如:(1)汽车故障导致功率下降;(2)汽车发动机磨损老旧;(3)胎压不足:现在的汽车在出厂的时候,在车辆上都会有关于轮胎的气压的出场标准,而我们的驾驶员好多都不太注意该方面的问题,只管开车,有的时候一个月两个月都不检查轮胎,造成机械车辆轮胎在气压不足的状况下仍在继续使用,是轮胎和地面的滚动摩擦加大,从而燃油消耗量大大增加。

(四)人为操作因素

1.暖车过久:由于现动机材质,机油,控制系统等都有长进,暖车已经成为了过时的习惯,过度的暖车只会造成车辆燃油的浪费和制造污染空气。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在发动机发动后最多30秒确认所有警示灯熄灭后就可上路。

2.狂暴驾驶:急踩油门加速紧急制动,或者开到最大速度,除了加大燃油消耗量外,机械车辆的机械同时也会加速磨损,我认为这种情况应该尽力避免。

3.在夏季时间开空调或者长时间等人不熄火,除了机械车辆燃油消耗外,还容易导致机械车辆的发动机积碳。

4.长时间使用不必要的电器:如额外的电加热器,加强雾灯等,电力消耗也会转嫁为燃油的消耗。

5.驾驶员长期低档位,高转速行驶,也会导致机械车辆的燃油消耗加大。

二、如何避免机械车辆燃油消耗大

(一)迅速启动个,减少升温时间,做到这一点需要发动机有良好的技术状况,这就是要求启动系、燃料供给系、冷却系各部门的工作正常。保证发动机迅速启动。启动后,不要加大油门,当发动机稳定后,即可挂抵挡起步。此时,要缓慢的塌下油门踏板,逐步从低速挡换到高速挡,这样可以减少升温时间,增加燃油的有效利用率,同时也能使传动系统的润滑油温度增加,减少摩擦阻力。

(二)适当换挡,尽可能的使用直接当行驶,汽车可采用分段加速的方法,即:先将油门踩1/2,待发动机转速稳定,车速不能提高时,再将油门踏板踩至2/3的位置,达到需要车速为止。在行驶过程中不要拖挡要及时换挡。在上坡时,更要注意做到:高档不硬撑,低档不硬冲,如适用装有自动变速器装置的车辆,要尽可量的使用超速档行驶,这样可以是自动变速器在较低的换挡点换入下一档位。而无需达到最高转速,从而节省燃油。

(三)坚持中速行驶,发动机在中速行驶时最省油,因为它在中速行驶时可以提供较大的扭矩输出,在没有大负荷需要发动机输出大功率时,无需使发动机一直已高速运转。汽车在高速行驶时,需要克服较大的空气阻力,会使机动车燃油消耗大大增加。

(四)提前采取措施,减少制动及避免紧急制动。在行驶过程中发现前方有紧急事故要提前做处理,采取摘挡滑行的方法,尽量减少紧急制动及制动的次数,以减少制动时的能量损失,因为汽车从80km/h车速降到0km/h车速,大约要消耗50-80ml燃油产生的能量,同时造成轮胎、制动器的磨损、影响车辆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