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气论文

大气论文

大气论文

大气论文范文第1篇

当下的大学生培养,一方面要注重于专业知识的提升,另一方面则是要加强人文涵养的培育。专业知识及技能是大学生立足于社会的资本,而却不是其学习的终极目标,大学教育应以培养具深厚人文素养的人才为目标,即培养大学生的文气。古人常言,“气”需要养,而养大学生的“文气”,则需要文学作品的熏陶与教育。文气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语言文学的长久浸润。现当代文学具有贴近大学生实际生活的优势,是对当下社会生活的观照,利用现当代文学培养大学生的文气,势必将具重要作用。

1.现当代文学能增长大学生的才识,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

大学生文气的体现,首先表现在文学素养方面,一个满嘴脏话的人必是文气不足之人。现当代文学以其丰富的知识内容和人文内涵,培养了大学生的书卷气质,使他们能出口成章,满腹才华。文学修养的提高能促进文化素养的提升,使大学生在文学创作、思想水平、语言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同时还能培养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促进其他科目的学习。

2.现当代文学能提升大学生的气质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便是饱读诗书,学有所成,才华横溢之人。人的气质的培养需要知识的涵养,特别是文学的熏陶。现当代文学以其简明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使大学生能更方便地进行阅读,提高阅读效率,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吸纳作品的文气,增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提升气质,培养大学生成为儒雅、得体、智慧之人。

3.现当代文学能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情怀,提高其对社会道德的认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文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大学生应吸纳文学作品的精华,丰富自己的思想,提高对社会的认识。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富含多样而生动的人文主题,书写了现当代人的人性、思想和个性追求,表达了对社会苦难、民主平等、自由博爱、积极进取等内容的关注,同时,作品中还刻画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或高尚,或勇敢,或坚毅,或狡诈,或软弱,或虚伪……不论是作品中的思想主题还是人物形象,都将引发大学生对人性的思考,对真理的追寻,对社会生活的反思,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正能量,提高其人文情怀,促使其成为一个关心国家和社会的人。

4.现当代文学能助力于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文学的审美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富大众化,其影响也更深、更广。而现当代文学则体现了当下社会的审美情趣,与大学生的生活体验同步,更能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和认知感悟。经典的现当代文学作品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情节跌宕起伏,内容丰富饱满,语言生动凝练,主旨含义深刻,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学感受,使其获得审美体验,陶冶情操,锻炼创造力,丰富想象力,促使其追求美好、和谐之事物,提升他们的精神层面。同时,现当代文学通俗易懂的语言,作家独特的表达风格,既能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能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其用语词汇,提升个人魅力。

二、利用现当代文学培养大学生文气的方法

从古至今,人们充分认识到了文学之于人的价值,文学在培养人的学识、启迪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情感、规范人的德行等方面皆具重要作用。文学作品以及作家本身,都是很好的教育资源。可以说,文学是培养人的利器,更是培养大学生文气的法宝。现当代文学与现今社会有着密切联系,是对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的反映,其所负载的思想和文化信息均能成为大学生的精神食粮,滋养大学生的文气,洗涤他们的身心。

1.阅读现当代文学经典著作,吸取文学精华

经典是人们在长期反复大量阅读鉴赏之后挑选出来的文学名著,具有很高的文学水准和艺术表现力,其思想深度必能引起人们心灵的触动,使人有所启迪,有所感悟。文学经典,体现了社会的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审美意识和道德理念,以生动的形象、丰富的情感感染读者,弘扬人性的真善美。读沈从文的小说能使人感受人性之淳朴,阅余秋雨的散文能使人体会历史之厚重,诵徐志摩的诗歌能使人品味真、善、美之纯净……阅读经典,并使大学生读懂经典,深刻感受经典中的人文情怀、思想魅力、审美情趣,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品味和个人修为大有助益。大量经典作品的阅读,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诗书气质,丰富其心灵,滋养其精神,提高其语言表达和文学鉴赏能力,使其顺畅地直抒胸臆、下笔成文,成为文气味十足的天之骄子。

2.举办现当代文学欣赏读书会,增强大学生的文学交流,深化对作品的理解与认识

文学观照着社会现实,大学生在作品阅读中往往会有着不同的感悟,其思想和情感体验也将不同。通过读书会,大学生可增强阅读体验的交流,探讨作品中的主旨和深刻内涵,加深对作品的认识。在这样的交流中,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将得到提升,在思维方式获得拓展之余,情感体验也将更为丰富。读书会既是对读书心得的交流,也是大学生情感的交流,更是对知识的交流。文学的对话,艺术的交流,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开阔视野、加强人文情怀都十分有益。让大学生沉浸在文学的熏染下,能促进其文气的提升。

3.编演作品,亲历人物,感受作品的深层魅力

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和戏剧,往往通过典型人物形象体现作品的主旨和深刻内涵。因此,编演现当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品或作品中的经典段落,能加深大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大学生可组建成小的表演团队,挑选出喜欢的作品,并在自己的理解上对作品进行加工再创造,进而进入角色体验。例如,可将曹禺戏剧作品中的经典桥段进行表演再现,实践体验剧本中人物的真实情感,深刻理解作品。这种体验式的文本阅读,能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感知,助益于大学生文气的培养。

4.朗读作品,体验语言的魅力

现当代文学中不乏精美的诗章和优美的散文,朗读这些作品,动用全部感官来体验作品中的语言,能加深对作品的认识。如,在阅读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时,默读定比不上大声的朗读来得畅快淋漓,作品中的爱国之情也只有在朗读中才能得到充分的宣泄,也就在这读中,读者的爱国激情才能尽情迸发。因此,朗读作品对于增强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十分有益,对于学生“文气”的养成大有裨益。

5.抄写作品中的经典段落,记录阅读体会

摘抄经典句段,不仅能积累文学素材,还能加深对经典文本的理解记忆,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涵养和文学修养。而记录阅读体会,既是大学生的文学创作行为,也是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研究,对于提升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文学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有帮助。现当代文学中富有许多思想极深刻、语言极精妙的诗歌、散文,摘录这些句段,书写阅读体会,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学感受力和精神气质都具积极意义,长此以往,大学生的“文气”必会得到提升。

三、结语

大气论文范文第2篇

1临床资料

我科收治的4例大便失禁患者均为老年女性,1例为急性心梗入院,原有脑卒中病史;2例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还有1例为冠心病、高血压病伴Ⅳ°混合痔患者。她们的共同点是病情危重,但神志清醒。引起大便失禁的主要原因为支配括约肌的控制功能发生障碍。留管时间最长为35天,最短为1周。

2方法

2.1用物准备

规格为7~8号的一次性气管套管,一次性10ml注射器1付,手套1付,石蜡油少许,保鲜袋1只。

2.2插管方法

病人洗净后取侧卧位。检查气囊不漏气后,拔出内套管,外套管末端系住一次性齐口不漏气保鲜袋,戴手套用石蜡油套管前端,凹面向上,经缓慢插入,见粪便排出,再继续插入3~5cm后向气囊内充入10~15ml气体,并向外牵拉至有阻力为止。

3护理

(1)病人每日用温水擦洗肛周2次,一旦出现大便溢出,及时用温水擦洗干净,并外涂金霉素或红霉素软膏以保护皮肤。(2)留置套管气囊每日放气1~2次,每次10~15min。气囊定时放气,可防止气囊长时间压迫肠壁,引起肠壁缺血坏死等。(3)根据大便量及时更换保鲜袋。(4)注意观察。①观察套管气囊有无漏气、导管是否滑出、大便有否自管周溢出等现象。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②观察周围皮肤情况,如周围皮肤有无潮湿、瘙痒、破溃等。③观察患者面部表情等情况。

4讨论

4.1直肠横壁有支持粪便,防止堆挤在直肠的作用,并使粪便呈螺旋形活动,保持直肠压力均衡[1]

因为给患者使用的为一次性气管套管,由于导管材料组织相容性好,使留管时间可相对延长,有2例患者留管时间均在30天以上;又因管腔直径大,利于稀便的流出,不易造成管腔阻塞;导管前有一大容量低压气囊,它能有效地阻止大便溢出,并对肠壁的局部压力小,不易导致肠壁缺血坏死;透明性好有利于观察大便的颜色和量,以及大便流动情况,及时发现有无阻塞。

4.2导管引流大便可减少肛周皮肤的感染坏死

由于溢出的大便为弱酸或弱碱性物质和含有较多病菌,极易刺激周围的皮肤引起发红、水肿、水泡或脓肿等炎症改变。如果持续大便溢出,擦洗不当或经常擦洗,很容易导致皮肤破溃引起感染。上述4例患者,由于大便失禁呈不间断性溢出,需反复擦洗肛周,导致肛周皮肤破溃感染,均引起不同程度的炎症改变及尿道炎、阴道炎。经插管留置后,既保持了病人肛周皮肤清洁、干燥,又利于药物治疗,有效地防止肛周皮肤感染加重,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经2周~1个多月的有效治疗,痊愈出院。

4.3插管有利于危重病人的抢救及观察

大便失禁多发生于危重期,一旦大便失禁,病情不允许过多地翻抬病人,短时间内,由于大便的腐蚀作用,易引起难免性接触性皮炎或疱疹。插管后,可避免因大便溢出而反复翻动病人擦洗更单,所致病情加重或直接危及生命,从而保证了病人的安全。

4.4有利于健康的恢复

因为4例患者均神志清醒,对自己大便失禁的状况会产生悲观心理。同时,由于自己身患慢性疾病,已经给家人及照顾者带来极大不便,因此,他们会有意识地减少进食量甚至拒绝进食。这样,反而会引起营养失调、电解质紊乱,不利于健康的恢复。通过导管引流排便及心理护理,能使患者减轻顾虑,放心进食。

4.4预防并发症

因为大便持续地从溢出,既污染周围皮肤,同时也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导管引流排便可减轻护理工作量。由于大便不自主地从溢出,布垫渗漏,易弄脏被服,从而增加护理工作量及难度,使用留置导管排便后,护士可根据大便量及时更换便袋即可,极大地减轻了护理工作量,节省护理用物,减少经济开支,减轻病房不良气味,有利于创造一个好的工作、住院环境。

5小结

粪便经插管导入袋中,避免了大便对肛周皮肤的刺激,同时有利于括约肌功能的恢复,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效果满意。此外,一旦在导便过程中发生管腔堵塞,能使用开塞露等,自导管注入后,可以用内套管堵住以防止药液外漏。不足之处是气管套管价格较贵。

大气论文范文第3篇

1、板图设计

(附图{图})

2、设计说明

用三条等压面分别表示出低、中、高三个不同高度气压分布(如图1)。当受热不均时,热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冷的地方空气冷却下沉,产生垂直运动;与此同时,上升的地方近地面形成低压,等压面下凹,高空形成高压,等压面上凸;下沉的地方近地面形成高压,等压面上凸,高空形成低压,等压面下凹(如图2)。由于高低压产生,使得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进而产生气压梯度力,促使空气由高压向低压的水平运动,遂形成闭合的大气环流——热力环流(如图3)。

3、设计目的

通过设计,能使课本插图更加简化明了,环流形式更加形象直观。用等压面表示出的高低压分布状况,更加突出,使环流与气压分布融为一体,有利于学生真正掌握热力环流产生的真正原因。

二、气旋与反气旋

1、板图设计(以北半球为例)

(附图{图})

2、设计说明

气旋:气压分布状况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运动,产生了水平运动,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由于气流从四面流入气旋中心,使得中心空气被迫上升,产生垂直运动。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所含水汽凝结成雨(如图4)。

反气旋:气压分布状况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流动,产生水平运动。由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在北半球呈顺时针流动,由于气流从中心向四周外流,高层空气下沉补充,产生垂直运动,空气在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天气晴朗(如图5)。

3、设计目的:

经复合设计,形象地把气旋、反气旋、气压分布、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天气状况合为一体,有利于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三、大气环流

1、板图设计

(附图{图})

2、设计说明

假如仅考虑地球形状——球体,对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影响,即仅考虑极地与赤道之间的冷热差,则全球大气环流形式为闭合单圈环流(如图6)。假如考虑地球形状和地球自转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则单圈环流破坏进而形成三圈环流,全球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如图7)。假如再考虑公转造成太阳直射点移动和海陆分布造成的热力差异。以亚欧大陆为例:冬季太阳直射点南移,气压带、风带南移,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由于大陆形成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副极地低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阿留申和冰岛低压(如图8)。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风带北移,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由于大陆形成的热低压(印度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使副高只保留在海洋上,分别形成夏威夷和亚速尔高压(如图9)。

3、设计目的

通过这样一系列板图显示,把从表面上看似乎不联系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象展示了不同因素作用下,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同时,也对后面季风的教学埋下伏笔。

四、季风的形成

1、板图设计

(附图{图})

2、设计说明

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东部的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由于海陆热力差异显著,使得亚洲东部的季风最典型。冬季,强大的蒙古高压、西伯利亚高压与赤道低压和阿留申低压形成东亚的西北季风和南亚的东北季风(如图10)。夏季,北太平洋夏威夷高压与印度低压形成东亚的东南季风;加之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南亚的西南季风(如图11)。教师据图指导学生概括出季风形成的两个原因:海陆热力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也是形成季风的原因之一。最后,教师还可据图列表,从季风风向、季风性质、产生的原因比较东亚、南亚季风的异同。

大气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曹氏父子创作了大量乐府诗,并且注重抒发内心的真实情感,这反映了长期以来在经学束缚下文人思想的大解放。曹氏父子的身份地位和皇室生活的经历,对他们文学思想之形成有重要作用。曹氏父子均爱好乐府诗,并且创作了大量的乐府诗歌。曹丕提出了著名的“文气说”,提出了在进行文学批评时应持有的正确态度。他认为作家专才多,通才少。他论述了文章在国家政治生活在的作用,并对当时的文体进行了总结。

东汉末年,人们逐渐从经学的束缚之中解脱出来,正统观念开始淡化,思想活跃,重个性、重欲望、重感情、强烈的生命意识成了建安士人内心生活的核心。曹丕擅长作乐府诗歌,所作《燕歌行》2首在七言诗发展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建安后期,陈琳、王粲等文人为曹操所网罗,曹丕、曹植兄弟与之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曹丕《与吴质书》),在文学史上传为佳话。曹丕的文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典论·论文》中。

一、乐府情结

曹丕登上皇帝宝座后,即对当时的“汉乐”进行了大量改制,对此,《宋书》记载:

文帝黄初二年,改汉《巴渝舞》日《昭武舞》,改宗庙《安世乐》日《正世乐》,《嘉至乐》日《迎灵乐》《武德乐》日《武颂乐》,《昭容乐》日《昭业乐》,《云翘舞》曰《凤翔舞》,《育命舞》曰《灵应舞》,《武德舞》日《武颂舞》,《文始舞》日《大韶舞》,《五行舞》日《五颂舞》,《文始舞》日《大韶舞》,《五行舞》日

《大武舞》。其众哥诗,多即前代之旧,唯魏国初建。使王粲改作登哥及《安世》、《巴渝诗》而已。

这则文献不仅记载了曹丕诏令改制“汉乐”的具体内容而且对王粲奉命作“哥诗”(登哥)的情况也进行了披露。在东汉建安与曹魏黄初时期,文人创作乐府诗是有条件限制的。而曹丕平时所接触之乐皆为朝庭之乐的便利条件,为曹丕创作乐府诗提供了最大的便利与可靠的保证。除了出征打仗外,曹氏父子三人大都生活于相府与宫室,终日投壶燕射,如云的乐工歌女,构成了其创作乐府诗的一架温床。

曹丕创作了大量的乐府诗,《乐府诗集》收录了22首。对于这位皇帝文学家,史书虽然记载了其“年八岁,能属文。有逸才,遂博贯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的天资聪敏,但他从小却是以贵公子的身份周旋于声色犬马之中的,并于18岁时娶甄氏为妻,之后就基本上在邺都的安乐窝里生活。这时的曹丕,于游乐宴游、倚翠偎红、斗鸡走马而言,几乎是无所不为,所以,即位前曹丕的诗赋等作品,主要述写的就是这种贵公子生活,其中又以游宴、两性相思最具典型性。诗与赋这两类文学样式,虽然均可对声色酒乐的享受生活作如实记录,但却不能配乐以唱,于是,属于韵文学范畴的乐府诗就自然成为了曹丕的首选。曹丕热衷于乐府诗的创作,不是因为乐府诗的繁荣与发展,而是因其享乐生活的需要。

二、“文气说”

曹丕论作者时,有一显著特点即“以气”论文。例如,他称徐干“时有齐气”,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公干有逸气,但未道耳”,又评王粲“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典论·论文》又总论文与气的关系:“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的“文气说”,就是从《典论·论文》和《与吴质书》开始的。罗宗强先生在《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写道:“文气说的提出,从理论上标志着我国文学思想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着眼于文学的外部联系转向了着眼于文学的内部规律、着眼于文学的特质。文气说的提出,标志着文学理论批评自觉时代的开始。”他充分肯定了曹丕提出“文气说”在中国文学思想史上的重要意义。

曹丕论作家的“气”,主要指作者的个性气质而言。他认为,个性气质来自自然禀赋,“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他又认为,自然禀赋的不同气质,可以分为清与浊两大类。“凡万物生于天地之间,有美有恶。物何故美?清气之所生也。物何故恶?浊气之所施也”(《全晋文》卷五十四》)。清浊之分,是指气质之优劣,并不是指气质情性的不同特点。作家的气,主要是指气质情性,这正反映了经学束缚解除之后,处于变动不居中的思想领域普遍重视自我的倾向。重视体气、重视个性、重视感情气质等,都是重视自我的表现。气,在作者为气质情性,反映到文章中来,就是指一种表现出个性特征的感情气势、感情力量,是反映到文章中来的生命力。“文以气为主”,就是以感情气势、感情力量为主。不过,这种感情气势、感情力量由于作者气质情性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格调、不同的个性特征罢了。

《典论·论文》和《与吴质书》用“气”评论作家与汉末三国时期以“气”称述人的气质、才能的风气有关,兹举数例以说明之:

申屠蟠禀气玄妙,性敏心通。(《后汉书·申屠蟠传》载蔡邕语)

(魏元丕)禀乾气之纯懿。(佚名《凉州刺史魏元丕碑》)

(徐干)含元休之清明之气,持造化英哲之性。(佚名《(中论>序》)

周成王体上圣之休气。(曾丕《周成汉昭论》)

(孙究)气志体懿。(孙权《诏孙虑假节开府治半州》)

以上诸例所谓玄妙之气、纯懿之气、精明之气、休气、

休懿之气等,都用以称道人物纯正美好的品格和高度的智慧等。

霍光怀沉勇之气。(嵇康《明胆论》)

(毋丘兴)志气忠烈,临难不顾。(张既《表毋丘兴》)

(龚德绪、王义疆)志壮气刚。(杨戏《季汉辅臣赞》)

(徐邈)才博气猛。(《三国志·魏书·徐邈传》)

以上诸例所谓沉勇之气、忠烈之气、坚刚之气、猛气等都用以称道人物坚定果敢的品质、性格。这些材料说明在汉末三国时代,用“气”来解释人的品格、气质、才能、生理等已经相当普遍了。在曹丕所处的时代,人们已经开始用“气”来品评人物、说明与文有关的乐和言辞。正所谓:“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然后乐气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身。…‘乐气”、“气盛”都是以气言乐。郑玄还认为,不同的乐歌便有不同的气,它们各自适合于不同性质的听者。《乐记》载:“子赣见师乙而问焉,日:‘赐闻声歌各有宜也,如赐者宜何歌也?”’郑注:“声歌各宜,气顺性也。”东汉边让《章华台赋》有“音气发于丝竹之”之语。曹丕也曾用“清气”一语称赞乐声、歌声的美妙,其《善哉行》云:“长笛吐清气。”又云:“有美一人……善为乐方。哀弦微妙,清气含芳。”曹植《赠丁仪》:“秦筝发西声。…‘气”兼指秦地人民之“声”和乐声之“气”。之所以以“气”言乐,大约是因为乐与律的关系极为密切。奏乐须用律管调整音声,使之和谐。而古人认为十二律与天地阴阳之气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古代诗、歌、舞往往合为一体,因此所谓“乐气”,就是诗、乐、舞三者的统一。

以“气”形容言辞的如《三国志·吴书·张雇诸葛步传》载,周昭称张承“每升朝堂,循礼而动,辞气謇謇,罔不惟忠”,又称张昭“每朝见,辞气壮厉,义形于色”。同书《藏洪传》说藏洪盟誓“辞气慷慨,涕泣横下”。这些例子中“甚隘”、“鄙俗”、“謇謇”、“壮厉”、“慷慨”等都是形容言辞给听者留下的一种总的印象,这印象是由所说的内容和说话人的语气、态度等共同造成的。与“辞气”相近的还有“声气”一语。崔瑗《河间相张平子碑》称张衡“气声气芬芳”,是指其谈吐优雅。孔融称祢衡“飞辩聘辞,溢气忿涌”,是说谈论时滔滔不绝,应对不穷,有才智横溢、所向无敌之气概。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风气之下,曹丕又进而以“气”论文,提出“文以气为主”,并且以“气”评论作家。人们用“气”评论人物、说明乐与言辞时,其内容都较宽泛,是对人的一种总体印象而言的。曹丕所说的“气”和我们今天所说的某个作家的创作风格十分接近,是指一个作家由于体气和环境的不同所形成的风格特色。

三、“通才”论

《典论·论文》对于作家的评价日:

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文章的体裁不一样,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除了“通才”,一般作者各有其擅长与不擅长之处。而他们总是以己之所长,轻视人之所短。曹丕在论某个作家时,也常指出他们的优缺点及他们各自所擅长的文体。这种批评方法,与东汉以来盛行的人物品藻有相似的地方。应璩《百一诗》说“人材不能备,各有偏短长”,就是这种理论的内容之一。王充在《论衡·书解》中曰:“人有所优,固有所劣;人有所工,固有所拙。”刘邵撰《人物志》也反复强调此点,他系统深入地研讨人物的才性的鉴别使用,在《九徵》篇中,他广泛地分析了各种性格的长处和短处,如:“厉直刚毅,材在矫正,失在激讦。柔顺安恕,美在宽容,失在少决。…‘精良畏慎,善在恭谨,失在多疑。”“论辩理绎,能在释结,失在流宕”等。他将此种理论应用于政治领域,指出:“材能既殊,任政亦异。”人君的责任便是适当地使用那些偏材。曹操屡下取士无废偏短之令,所谓“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正是当时那种人才理论的实际运用。而《典论·论文_》、《与吴质书》指出“文非一体,鲜能备善”,则可以看作是此种理论在文学批评领域中的反映。曹丕曾写过《士品》一书,就充分说明了他受当时人物品评风气之影响,并且把这种品评的风气运用到文学批评中来。他对于当时人才偏至的现象十分明了。所以他说:“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他反对在文学批评上“各以所长,相轻所短”,反对“贵远贱近,向声背实”,是比较公正和客观的态度。

四、文体论

《典论·论文》在论及文体时是这样说的:“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自东汉以来,各种文体得到了蓬勃发展,其中奏议之类公文的写作,是随着封建国家政治生活的发展而日益发达的。东汉时期还曾把考试章奏作为选举官吏的一项内容。安帝时胡广举孝廉至洛阳,试以章奏,为天下第一。应劭曾撰《汉朝议驳》三十卷,陈寿撰有《汉名臣奏事》三十卷(均见《隋书·经籍志》),是有汉一代奏议的结集。曹丕认为此类经常用于朝廷军国大事的公文,其语言风格应该典雅。

东汉时期,社会上流传着两种风气。一是文士写作子书和论说文的风气,一是清谈高议、互相辩论的风气,这两种风气互相影响。扬雄仿《易》而作《太玄》、仿《论语》而作《法言》后,子书作者蜂起。桓谭《新论》、王充《论衡》、崔寰《政论)、应劭《风俗通》、哿晚《申鉴》、徐干《中论》、仲长统《昌言》、王符《潜夫论》等都是在这种风气影响下创作出来的。东汉末年以来的文人好辩论的风气,也深深影响了建安文人,当时,为表现自己的才能,文人们往往一见面就滔滔不绝,有时甚至是通宵达旦地谈论,如曹植有四言诗云:“高谈虚论,问彼道原。”(曹植《四言诗》)便反映了这一时期风气。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士子们写作书论的风气也很是盛行,曹丕认为“书论宜理”就是针对这一种风气而提出来的,这是对当时人们对于书论写作要求的高度概括。刘劭的《人物志·材理》将当时人们经常讨论的议题加以归纳,对于论者的性格差异进行了分析,他说:“夫辩有理胜,有辞胜。理胜者正白黑以广论,释微妙而通之。辞胜者破正理以求异,求异则正失矣。”又说:“善喻者以一言明数事。不善喻者百言不明一意……善难者务释事本,不善难者舍本而理末。舍本而理末则辞构矣。”刘劭这些话指出论辩当以理为主,不应仅以言辞求胜,不然就会枝蔓诡异,虽然主要是针对谈论而说的,但与写作书论的道理是相通的,曹丕提出“书论宜理”之主张,或许就是受这段话的启发。

碑诔之作至东汉大盛,当时出现了擅长作碑文的大家蔡邕。作碑铭之风既盛,谀墓之作也就大量涌现,蔡邕就曾说:“吾为人作铭,未尝不有惭容,唯为郭有道碑颂无愧耳。”(《世说新语·德行》注引《续汉书》)许多碑铭都是称颂死者的溢美之辞,这种风气与送葬的奢靡陋习结合在一起,被一些人认为是败坏风俗之举。据《宋书·礼志》记载,建安十年曹操曾下令不得厚葬,又禁立碑。曹丕《典论·论文》中提出的“铭诔尚实”之说,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来的,含有憎恶碑铭失实之意。它是对此类作品内容方面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要求作品应具有朴实而不求华辞的风格。

自东汉后期以来,人们作五言诗的风气日盛、诗歌语言日趋华丽,相对于《诗经》较为质朴的风格而言,当时五言诗从民间进入文人创作领域后,逐步趋于讲究词藻,追求华丽。曹丕、曹植的创作就体现了这一风尚。《典论·论文》“诗赋欲丽”的说法反映了当时人的看法。

五、文章的价值和作用论

《典论·论文》云: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把各种文章称为“经国之大业”,充分肯定了文章在国家制度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在古代,各种应用性文章,如诏、策、章、表、奏、议等文体使用都非常频繁。盟誓为外交场合使用;檄文系战争时期所用;赋、颂用以褒赞功德,赋还可用于讽谏;某些重要人物逝世,文人们竞相作诔,甚至“连珠”之类杂文体,也经常被使用。每当封禅的时候,文人们也是竞相创作诗赋,这充分说明文章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作用,难怪曹丕称文章为“经国之大业”。

从文章创作对个人的作用来说,它又是“不朽之盛事”。除《典论·论文》所引相关文字之外,《与王朗书》亦云:

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篇籍。疫疠数起。士人凋落,余独何人,能全其寿?故论撰所著《典论》、诗、赋,盖百余篇。

大气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张裕钊;吴汝纶;文气论;桐城派

    “气”原本为上古哲学概念的一种,由自然之节气变化引申至人的精神状态和理想追求。魏晋以降,“气”逐渐进入文学批评的范畴之内,从而形成文气论之说。孟子所论之“气”,如“持其志,无暴其气”、“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仍集中于思想层面。《典论·论文》称“文以气为主”,将文章分为“清”、“浊”两体,作为批评的准绳。{1}延及清代,桐城派承继唐代韩柳及明代唐宋派归有光之余绪,将“气”列为古文要素,从古文创作与文学批评两个层面,深化文气说的演绎和影响。

    一、桐城文论对张裕钊的影响

    早年张裕钊喜爱南宋曾巩之古文,不好为时文。《清史稿》本传称其“少时,塾师授以制举业,意不乐。家独有《南丰集》,时时窃读之”{2}。故而,在应礼部试时深受曾国藩赏识。③由于学曾巩文易伤于柔弱,因此曾国藩建议其从桐城姚鼐之说出发,多读扬雄、韩愈等人文章,参以两汉古赋,以增加文章雄健阳刚之气:

    足下为古文,笔力稍患其弱。昔姚惜抱论古文之途,有得于阳与刚之美者,有得于阴与柔之美者,二端判分,画然不谋。余尝数阳刚者约得四家:曰庄子,曰扬雄,曰韩愈、柳宗元。阴柔者约得四家:曰司马迁,曰刘向,曰欧阳修、曾巩。然柔和渊懿之中必有坚劲之质、雄直之气运乎其中,乃有以自立。足下气体近柔,望熟读扬、韩各文,而参以两汉古赋,以救其短,何如?{4}

    关于古文分阴阳刚柔之说,姚鼐于《复鲁絜非书》中所论甚详:“鼐闻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夫文之多变,亦若是已。”{1}阴阳为天地之气,由此自然之道出发,姚氏继而论文章之阳刚与阴柔须判然两端,方可言文。事实上,桐城派诸人的文章自方苞、刘大櫆以来均偏于阴柔,这也是深受当时文人批评之处。

    刘大櫆和姚鼐均从学习曾巩文章入门,故其文章气势较为柔缓。刘大櫆提出“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至专以理为主者,则犹未尽其妙也”的主张{2},这与朱熹主张的“理”为本体、“气”为显现自身媒介的哲学思想颇有契合。刘大櫆所宣称的“气”,仍集中于文章作者的创作动机。为了更好地表现“气”,刘氏强调音节的作用:“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③音节虽是文章细节之处,但可由此见出作品神气之高下,因而有“因声求气”之说。“声”和“气”成为桐城义法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乾隆中,姚鼐承继刘大櫆的文学主张,论文亦强调神气和音节,同时细化并加入新的论文语汇,认为“意”与“气”之结合,因而才有文辞音节之高下,故而有“凡文之体类十三,而所以为文者八:曰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然苟舍其粗,则精者亦胡以寓哉?”{4}“神”与“意”是文章之根本,音节声律虽为文章末节,但却是“神”赖以存在的载体。两者虽有精粗之别,但均是古文不可或缺的要素。

    曾国藩在姚鼐的基础上主张调和阴阳之气,以古赋、诸子、韩柳文法补救桐城文阴柔之不足。咸丰九年(1859)八月,在书信中曾国藩建议张裕钊多读古赋、韩柳之文以救文章气体之后,张裕钊又亲至黄州曾国藩行署中请教文辞。此后至咸丰十一年(1861),张裕钊与曾国藩还多次以面谈或书信往还的方式,研讨文章之法。{5}在彼此论文的过程中,曾国藩极为重视文章之“气”:“张廉卿来,与之论古文之法,全在气字上用工夫。”{6}如要寻找工于古文的途经,“气”是最关键处。对于张裕钊古文的精进曾国藩亦以“气”之流畅许之:“廉卿之真气流转,奖许之过,期待之厚,诸无以副之。”{7}由此可见,在曾国藩教授和评价古文时,文章之“气”尤为重要。

    曾国藩对张裕钊文气论的形成影响甚巨。经曾国藩指点,张裕钊由唐宋文上溯先秦两汉古文,学习汉赋、《史记》中的文字和风格,以增加文章雄直之“气”。《濂亭文集》中读《史记》而作的《书外戚世家后》、《书越世家后》等文章,对于司马迁的辞藻、行文风格及章法有所探究。在论及《史记·萧相国世家》“以帝尝繇咸阳”二句时,张裕钊认为其“紧接上文,一气直下,便随手宕出奇致”{8}。亦以字句为文章行文之“气”的关键。

    二、吴汝纶与张裕钊文气论

    吴汝纶{9}曾评价张裕钊的文章有恢诡廉劲之风,能继曾国藩而有所扩者:

    桐城诸老,气清体洁,海内所宗,独雄伟瑰玮之境尚少。盖韩公得扬、马之长,字字造出奇崛。欧阳公变为平易,而奇崛乃在平易之中。后儒但能平易,不能奇崛,则才气薄弱,不能复振,此一失也。曾文正公出而矫之,以汉赋之气运之,而文体一变,故卓然为一代大家。近时张廉卿,又独得于《史记》之谲怪,盖文气雄俊不及曾,而意思之恢诡,辞句之廉劲,亦能自成一家。是皆由桐城而推广,以自为开宗之一祖,所谓有所变而后大者也。{1}

    桐城吴汝纶与张裕钊同为“曾门四弟子”,二人均为晚清桐城古文大家,被时人并称“张吴”{2}。在接受曾国藩指点之后,张吴二人二十余年间以谈话和书信的方式讨论古文章法,对张裕钊文气论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同治七年(1868)秋,张裕钊与吴汝纶结识于江宁曾国藩两江总督府,两人对彼此的古文均十分推崇。张裕钊认为吴汝纶的古文“诚辨博英伟,气逸发不可衔控”③,吴汝纶则谓张裕钊之文“多劲悍生炼,无恬俗之病,近今能手也”{4}。十月,张裕钊与吴汝纶促膝长谈,共同商讨为文之法:“廉卿最爱古人淡远处,其谓气脉即主意贯注处,言最切当,又谓为文大要四事——意、格、辞、气而已。”{5}十月十五日,张裕钊与吴汝纶、方宗诚在深夜畅论经史文章。{6}在友朋来往之际,张裕钊已然提出自己的古文主张。张裕钊所论为文要事之“意”、“格”、“辞”、“气”,最终达到平淡阔远的文风。张裕钊对于四者关系的界定在同治九年(1870)与吴汝纶的论文书中表述得以彰显:

    古之论文者曰:文以意为主,而辞欲能副其意,气欲能举其辞。譬之车然,意为之御,辞为之载,而气则所以行也。……盖曰意、曰辞、曰气、曰法之数者,非判然自为一事,常乘乎其机而绲同以凝于一,惟其妙之一出于自然而已。{7}

    在文法上,文章须以“意”为主,“词”、“气”、“法”都用来辅助“意”,而文章最终追求的仍是“自然”的风格。“词”是“意”的载体,要想文义畅通,须因声求“气”,有“气”为助,才能行文通畅,一意贯通。“法”即是格”,是文章字句组织的准绳。文章之“意”是主体,“词”能表达“意”,“气”运转文章之中,是“词”带来的效果。这一切运转文章之“法”,皆一概出于“自然”。

    姚鼐论古文有八要素,“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神”统摄“理”,张裕钊将其总括为“意”;“气”、“味”即文章中纵贯的作者才气和字句周折之间体现出的行文之气;“格”、“律”,是为古文之法度;“声”、“色”更是细化到文章中所用的“辞”的作用。故而,张裕钊所提出的文章四事,实际上是姚鼐古文说的总结。

    在坚持义理、考据、词章并重的桐城宗旨的同时{8},张裕钊又提出学习古文的门径——“为文之要,其始在熟读古人之文”,在读书时参究其“声气”,能够更好地追寻作者的“精神命脉”。{9}因声求气,通过熟读古人之文,可以深刻体会到古文章法和酝酿其中的作者之气。“读”不仅是阅读,还有朗读的方法,“长老所传,刘海峰绝丰伟,日取古人之文纵声读之。姚惜抱则患气羸,然亦不废哦诵,但抑其声使之下耳。”{10}这一方法源自桐城方、姚,张裕钊将其作为独得之秘传诸弟子。

    三、古文之“气”的讨论和影响

    晚年,张裕钊的文论更加成熟,这在与吴汝纶的通信中有诸多反映。为了更好表现文章之“气”,张裕钊对于“声音之道”的重视远过方、姚等人:

    裕钊近看《惜抱文集》及《古文辞类纂》,似姚氏于声音之道,尚未能究极其妙。昔朱子谓韩退之用尽一生精力,全在声响上着工夫。匪独退之,自六经、诸子、《史》、《汉》,以至唐、宋诸大家,无不皆然。近惟我文正师深识此秘耳。{1}

    程朱理学是桐城派的思想根源,朱熹论文的主张也是桐城派诸家学习接受的典范。曾氏教导古文,认为应从“气”字入手。张裕钊继承这一主张后,进一步强调发详更细处之“声”,将文章“声音”的重要性由唐宋古文上升至六经。吴汝纶对此说法表示赞赏:

    承示姚氏于文未能究极声音之道。弟于此事,更未悟入。……才无论刚柔,苟其气之既昌,则所为抗队、诎折、断续、敛侈、缓急、长短、申缩、抑扬、顿挫之节,一皆循乎机势之自然,非必有意于其间,而故无之而不合,其不合者,必其气之未充者也,执事以为然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