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关动物的成语

有关动物的成语

有关动物的成语

有关动物的成语范文第1篇

阿狗阿猫: 旧时人们常用的小名。引申为任何轻贱的,不值得重视的人或著作。

帮狗吃食:比喻帮坏人作坏事。同“帮虎吃食”

白云苍狗:苍:灰白色。浮云像白衣裳,顷刻又变得像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唐?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苍狗白衣:同白衣苍狗,比喻世事变化无常。宋?杨万里(送乡人余文明劝之以归)诗:“苍狗白衣俱昨梦,长庚孤月自青天。”

藏弓烹狗:飞鸟射尽了就把良弓收起,狡兔被捉就把捕兔的猎狗煮了吃肉。旧时比喻统治者得势后,废弃、杀害有功之臣。(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椎埋狗窃:(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貂不足,狗尾续: ①指授官太滥。②指美中不足或以次充好。(出处)(文选?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华貂深不足之叹”唐?李善注:“赵王伦篡位,时侍中、常侍九十七人,每朝,小人满庭,貂蝉半坐,时人谣曰:‘貂不足,狗尾续。’”

打狗看主:狗有主人,打不打它,要看给其主人留不留情面。比喻处理坏人下事要顾全其后台的情面。(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九回:“不知原来家中大小姐这等暴躁性子,就是打狗也看主人面。”

貂狗相属:指真伪或优劣混杂在一起。(出处)唐?崔倬(叙石幢事):“倬自幼学慕习鲁公书法……惜奇高踪堙没,遂命攻治其伤残,补续其次,虽真赝悬越,貂狗相属,且复瞻仰鲁公遗文,昭示于后矣。”

打鸡骂狗:比喻旁敲侧击地漫骂,以发泄对某人的不满。鲁迅(彷徨?肥皂):“你今天怎么尽闹脾气,连吃饭时候也是打鸡骂狗的。”

斗鸡走狗:使公鸡相斗,使狗赛跑。指旧时剥削阶级子弟游手好闲的无聊游戏。(出处)(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盎病免居家,与阊里淝枕,相随行斗鸡走狗。”

打落水狗:比喻继续打击已经失败的坏人。鲁迅(坟?论“费厄波赖”应该缓行):“至于‘打落水狗’,则并不如此简单,当看狗之怎样,以及如何落水而定。”

打人骂狗:对人滥打乱骂,摆尽威风。

饭牛屠狗:①喻指从事低贱之事。②指从事贱业者。(出处)明?陈子龙(酬吴次尾)诗:“别来落魄吴楚间,饭牛屠狗俱无颜。”

狗傍人势:比喻坏人依靠某种势力欺侮人。同“狗仗人势”。(出处)清?蒋士铨(一片石?访墓):“我把你这狗傍人势的奴才,我是服张天师管的,你那个老头儿,又不是道纪司,我怕他怎的。”

狗党狐朋:泛指一些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朋友。同“狐朋狗党”。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我是个诗坛酒社文章士,不比那狗党狐朋恶少年。”

狗党狐群:比喻勾结在一起的坏人。同“狐群狗党”。明?元心子(金雀记?投崖):“差杀你狗党狐群,我怎肯丧志污红粉。”

狗盗鸡鸣:①比喻具有微末技能。②比喻偷偷摸摸。(出处)金?元好问(示怀祖)诗:“狗盗鸡鸣皆有用,鹤长凫短果如何?”

狗逮老鼠:比喻做外行事或多管闲事。同“狗拿耗子”。

狗颠屁股:狗在主人面前摇尾乞怜。形容对人逢迎献媚的丑态。

狗盗鼠窃:像鼠狗那样的盗贼。比喻成不了气候的反叛者。

狗恶酒酸:比喻环境险恶,使人裹足不前。(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人有市酒而甚美者,置表甚长,然至酒酸而不售。问里人其故?里人曰:‘公之狗甚猛,而人有持器而欲往者,狗辄迎而齧之,是以酒酸不售也。’”

狗吠非主:比喻臣子各忠于自己的君主。(出处)(战国策?齐策六):“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践尧也,狗固吠其主也。”

狗肺狼心:形容心肠象狼和狗一样凶恶狠毒。同“狼心狗肺”。

狗吠之警:比喻轻微的惊动或扰乱。

狗吠之惊:吠:狗叫;惊:惊吓。比喻小的惊吓。

狗急跳墙:狗急了也能跳过墙去。比喻坏人在走投无路时豁出去,不顾一切地捣乱。

狗口里吐不出象牙: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

关门打狗:比喻将对方控制在自己势力范围内,然后进行有效打击。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狗的职责是看守门户,猫是专捉老鼠的,所以狗替猫捉老鼠,就是多管闲事。

狗屁不通:指责别人说话或文章极不通顺。

狗皮膏药:中医用狗皮膏药消肿止痛。比喻骗人的货色。

狗头军师:比喻爱给人出主意而主意又不高明的人。也比喻专门出坏主意的人。

狗偷鼠窃:像鼠狗那样的盗贼。比喻成不了气候的反叛者。同“狗盗鼠窃”。

狗尾貂续: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面,前后两部分非常不相称。同“狗尾续貂”。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词采):“尚有踊跃于前,懈弛于后,不得已而为狗尾貂续者亦有之。”

狗续侯冠:犹狗续金貂。比喻滥封的官吏。

狗续金貂:比喻滥封的官吏。

狗血淋头:旧时迷信说法,谓狗血淋在妖人头上,就可使其妖法失灵。后形容骂得很凶,使被骂者如淋了狗血的妖人一样,无言以对,无计可施。

狗行狼心:比喻行为凶狠,心肠毒辣。

狗眼看人:比喻眼光势力。

狗咬吕洞宾:吕洞宾: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狗见了吕洞宾这样做善事的好人也咬,用来骂人不识好歹。

挂羊头卖狗肉:比喻以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名不副实或做坏事

狗彘不如:彘:猪。形容品行卑劣到连猪狗都不如的程度。同“狗彘不若”。

狗彘不食:连狗猪都不吃他的肉。形容其人的品行极端恶劣。

狗猪不食其余:食:吃。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的品行极其卑鄙龌龊。

狗走狐淫:比喻卑劣**。

狗追耗子:比喻做外行事或多管闲事。同“狗拿耗子”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

狗仗人势仗:倚仗、仗势。比喻坏人依靠某种势力欺侮人。

画虎成狗:画老虎不成,却成了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画虎类狗:类:象。画老虎不成,却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画龙不成反为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同“画虎不成反类狗”。

狐鸣狗盗:指作恶偷盗之徒。旧时统治者对造反者的贬称。

狐朋**:泛指一些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朋友。

狐群狗党:比喻勾结在一起的坏人。

获兔烹狗:比喻事成之后排斥以至杀害有功之臣。亦作“狡兔死,良狗烹”。

淮王鸡狗:比喻攀附别人而得势的人。

鸡飞狗叫: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直叫唤。形容乱成一团

鸡飞狗跳: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到处乱跳。形容惊慌得乱成一团。

鸡飞狗走:走:跑。鸡乱飞,狗乱跑。形容因极端惊恐而混乱不堪。

嫁狗随狗:比喻女子只能顺从丈夫。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封建礼教认为,女子出嫁后,不论丈夫好坏,都要永远跟从。

鸡零狗碎:形容事物零碎细小,不成系统。

鸡鸣狗盗:鸣:叫;盗:偷东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

鸡鸣狗吠:鸡啼狗叫彼此都听得到。比喻聚居在一处的人口稠密。

狼嗥狗叫:形容恶人狂呼乱叫。

驴鸣狗吠:形容文字言语拙劣。同“驴鸣犬吠”。

狼心狗肺:形容心肠象狼和狗一样凶恶狠毒。

狼心狗行:心肠似狼,行为如狗。比喻贪婪凶狠,卑鄙无耻。

卖狗悬羊:犹言挂羊头卖狗肉。意指名不副实。

有关动物的成语范文第2篇

关键词:动物词语; 语义表达; 英汉对比

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人类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民族语言中出现了大量有关动物的成语、习俗语、格言等词语,它们反映了不同民族对动物的认识,体现人们对动物大致相同或不同的情感态度,因而这些语言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笔者以中华民族传统的的十二生肖动物为切入点,通过查阅词典、文献资料等,搜集整理了大量含有动物名称的相关词语,在进一步分析对比的基础上,探讨这些词语所表达的各种意义,进而挖掘它们隐含的文化内涵。

一、动物词语的语义基础

之所以在汉语和英语中人们借助动物构成各种语言形式,表达丰富的语言意义,是和其生活地域、生活习性、人与自然关系、文化价值观等因素有关联,有着深厚的语义形成基础。

(一)根据形体、生活习性特征表达的语义

英汉语言都有根据动物的形体生理特点及生活习性所形成的词语。它们形象逼真地反映了这些动物的生活规律,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从而引申出一定的语言意义,例如,蛇(snake)是一种爬行动物,体形柔软易弯曲,在行走时,蜿蜒曲折前行,因而英汉语言中都有“蛇行(snake its way through)”。另外蛇能分泌毒液,隐匿于草丛中,因而有“阴险、狠毒”的联想意义,英语中有“a snake in the grass”,比喻伪装成朋友的阴险之人。又如,鸡(cock)的生活习性之一是清早鸣叫,因而汉语中有“闻鸡起舞、雄鸡一唱天下白”等词语,英语中有“cock-crow(黎明)”等词语。[1]260根据“蜜蜂(bee)”、“猪(pig)”、“猴(monkey)”等的生活规律和生理特点,英汉语言中都有“忙碌”、“懒惰”、“精明、淘气”等语义。

(二)根据人们对待动物的情感态度所表达的语义

现实生活中,人们和各种动物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人们对动物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进而影响到这些动物词语的褒贬意义,赋予语言以丰富的感彩。

对待某些动物,由于各民族呈现大致相同或完全相同的态度,体现在这些词语上,它们表达相同的语言意义。例如,英汉民族都把“羊(sheep)”看成一种善良、温顺、柔弱的动物,因而在其意义表达中包含了相同的情感态度。汉语中有“像小绵羊一样温和、乖巧”,英语中有“as gentle as a lamb / as meek as a sheep”。“猪(pig)”的生活习性、环境决定了中西文化中都认为猪是懒惰、肮脏的动物,因而有关猪的词语都含有贬义的感彩。

对待另外一些动物,不同民族由于其生活习惯、民族心理、意识形态及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产生截然不同的情感态度。表现在这些词语上,它们呈现不同的、个性化的褒贬语义。例如在对待“鸡(chick)”、“鱼(fish)”、“蝙蝠(bat)”等词语方面,由于这些动物名称发音同“吉(luck)”、“余(abundance)”、“福(happiness)”,因而深受中国人的青睐,被赋予褒义色彩。[2]33-36而在英语民族中则无此谐音,这些词语的褒贬色彩便产生分化,英语语言中此类词语多含贬义,例如“chick-hearted(怯懦、胆小)”、“fishwife(泼妇)”等。“龙(dragon)”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文化传承。在中国人的民族心理和价值观中,“龙”是帝王、权力、富贵的象征,因而汉语中有关“龙”的词语都被赋予积极的含义。如:“潜龙”、“卧龙”、“龙凤呈祥”、“卧虎藏龙”、“望子成龙”等,中国人常以龙的传人、巨龙自称。而英语中“龙”则是贬义,象征魔鬼、邪恶。所以西方人在看到中国人如此钟爱雕刻有龙的东西时会表示诧异。在对待“狗(dog)”的情感上,中国人多持消极态度,含有“狗”的词语几乎都含贬义色彩,如:“走狗、落水狗、癞皮狗、狗头军师、狗仗人势、狗彘不若、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等。[3]391而西方文化中,狗是人们的宠物,人们对狗充满了爱怜、褒扬之词,如:“a lucky dog(幸运的人)”、“a clever dog(聪明的人)”、“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爱吾及犬)”。[4]269-271

二、动物词语语义表达的对等性特点

对等性是指英汉语言在表达某一语义时,词语中所涉及动物名称的一致性或相同性,其语言中使用的动物名称所代表和体现的相同或相近的比喻、联想意义和文化特征。

(一)英汉语言中有关动物词语的语义完全对等性

不同国家和民族,虽然生活方式、文化背景不同,但由于某些动物的共同体形特征、生活特征或行为习性,人们在表达某一语义时,两种语言会借用同一动物名称。英汉语言中的确存在这些在语义表达和文化内涵上具有对等性的动物词语,他们有着同样的比喻、象征和联想意义。

1.利用动物形体特征形成的语义对等性。例如,根据蛇的体形及运动特点,英汉语言中都用“蛇”表示一种行进路线和行进方式,“蛇行”和“snake its way through /across(蜿蜒斗折,沿曲折道路行进)”。又如“as slippery as an eel(像泥鳅一样圆滑)”。[5]293-295

2.由于语言翻译、词语借用和文化交流形成的语义对等性。例如,汉语中有“纸老虎”之说,英语中有“a paper tiger”。英语中有“a bird’s view”,汉语中就出现了“鸟瞰”一词。又例如:“a dark horse(黑马)”,“an ugly duck(丑小鸭)”,“bull market(牛市)”等。[1]107

3.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征形成的语义对等性。中西方文化中对于“猴、蛇、狐狸、狼”等动物都有相同的态度,因而他们在两种语言中表达着大致相同的意义。例如,英语中可以用“horse”指各类人,“a dark horse(黑马)”,“a willing horse(积极工作的人)”,“a trojan horse(潜伏在内部的敌人)”。汉语中有“犬马、驽马、响马、马贼、探马、马前卒、老马识途”等。汉语中有狡猾的狐狸,英语里有“a sly/ crafty fox”,“as cunning as a fox”等。又例如:“a fish in troubled water(浑水摸鱼)”,“as timid as a mouse(胆小如鼠)”,“as busy as a bee(像蜜蜂一样忙碌)”[6]161-162,“as strong as a horse(人强马壮)”,“wolf down(狼吞虎咽)”,“a case of dog eat dog(狗咬狗)”等。此类例子都体现了两种语言在借用动物名称表达语义的完全对等性。

(二)英汉语言中动物词语语义表达的部分对等性

所谓动物词语的语义表达部分对等性,是指在表达同一语义时,不同语言在使用动物名称会不尽相同。一种语言中有关动物的习俗语、成语、谚语表达相同语义时,在另一种语言里会变为借用其他动物名称的词语。但两种语言在表达同一语义都借助了动物名称,因而在表达形式上是部分对等的。

英语中“owl”是智慧、庄严的象征,例“as wise as an owl”(猴精)。而汉语里它是不祥之鸟,倒霉、厄运的象征,汉语用“猴”象征聪明、机灵。“bat”在英语里具有消极否定意义,象征盲目,丑陋、罪恶和吸血鬼,例“as blind as a bat”。[1]207-217而汉语里“蝙蝠”具有褒义色彩,象征幸福、好运、富裕,因为它和“福”谐音。又例如下列词语里,表达同一意义英汉语言里分别使用不同的动物名称。

lead a dog’s life——过着牛马般的生活

have /hold a wolf by the ears——骑虎难下

a fly in the ointment——一只老鼠害了一锅汤

ike acat on hot bricks——热锅上的蚂蚁

like a drowned rat——落汤鸡

beat the dog before the lion——杀鸡儆猴

donkey’s years——猴年马月[8](57-59)

牛饮——drink like a fish

吹牛——talk horse

害群之马——black sheep

对牛弹琴——cast/ throw pearl before swine

一丘之貉——birds of the same feather

(三)英汉语言中动物词语语义表达的非对等性

一种语言中有关动物的习俗语、成语、谚语表达某一语义时,在另一种语言里这些动物名称则完全消失,不借助任何动物名称。反映两种语言在表达同一语义时,选择词语的不同,即语义表达的非对等性。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某些动物词语在另一种语言里根本找不到对应的动物名称去表达,这些词语不能盲目的直译和套用。例如,汉语里“白象”是一种电子产品,由于“white elephant”在英语里意为“累赘,昂贵而无用的东西”,所以不可译为“white elephant”。汉语里有很多有动物名称的词语,英语里不能用具有动物名称的词语表达。例如:

拍马屁——lick sb’s boots

蜻蜓点水——scratch the surface

黔驴技穷——at one’s wit’s / at the end of one’s rope

马到成功——immediate success upon arrival

英语里也有很多有动物名称的词语,在汉语中不能用具有动物名称的词语表达。例如: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本末倒置

a dog in the manger——占着茅坑不拉屎

a cat-and-dog life——经常吵架的生活

rain cats and dogs——倾盆大雨

money will make the mare to go——有钱能使鬼推磨

三、动物词语体现的文化特征

本研究中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动物鼠、牛、虎、兔、蛇、龙、马、羊、猴、鸡、狗、猪以及猫、狼、狮子、鱼、蜜蜂、鸟、蝙蝠等31种动物形成的各种词语,包括成语、习俗语、俚语、格言。就英汉语言中这些动物所代表的语义进行了对比和分析,通过对这些词语的比喻、联想、象征意义的探讨,挖掘了它们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在这些有关动物的词语中,中国文化侧重品德和人格意义,注重他们的内在特征,而西方文化侧重外在形象和体征意义,注重他们的外在特征,因而产生了这些词语文化方面的差别。通过以上研究,有助于更深刻的了解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中这些动物代表的形象及比喻和象征意义的差异,找到产生这些语言差异的文化根源,避免语言交流的障碍和误解。

参考文献:

[1]hornby as.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2] 陈美芳.英汉词文化差异对比分析[j].us-china foreign language,2005(1):33-37.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4] 张廷芳.狗年话狗[m]//教育与文化发展新论.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5] gu yueguo.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6]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

有关动物的成语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构式语法 双及物构式 构式义 动词义

一、理论基础

1.构式语法

Adele.E.Goldberg于1995年发表了关于构式语法的博士论文A Construction: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这是构式语法诞生的重要标志。

Goldberg对构式的定义是:凡某一语言形式(pattern),如果其形式和功能的某些部分不能严格地从其组成成分或已知结构中得到预测,就可称为一个构式。Goldberg强调一个构式的整体不等于各部分构成成分之和。换句话说,在一个句式结构里,各成分意义的相加不一定能得出这一句式结构的整体意义。组成成分的意义固然对构式的整体意义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但构式的整体意义也制约着组成成分的意义(沈家煊,1999)。

2.英语双及物构式

英文中,一个动词后面带有两个名词的句法形式(VN1N2),我们称为双及物结构(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在VN1N2这一词类序列里,包含了两种不同的语法结构:(1)双宾结构,Quirk等人(1985)称之为“双及物结构”;(2)宾补结构,Quirk等人(1985)称之为”复合及物结构”。前者的典型用例如:He gave Mary (N1) a doll (N2),后者如“She called him (N1) a hero(N2)”。本文以构式语法探析英语双及物构式中第一种结构中构式义和动词义的关系。

二、英语双及物结构的构式义

双及物结构的构式义是有关的语义、语用因素语法化的结果。根据构式语法的观点,构式具有自身固定的形式,本身具有独立的意义,这种意义在构式确定之后也就随之确定,不随着进入该构式具体词义成分的不同而变化,这种独立的意义称为构式意义(徐盛桓,2001)。构式具有不同于其组成成分的意义,这种意义不是组成成分含义的简单相加。弗雷(Frege,1997)曾提出意义的组合性原理:一个语言中的每一个表达式的意义是其直接构成成分的意义和用以联结这些成分的句法规则的函项(function)。

在构式语法的理论框架下,Goldberg将双及物构式定义为: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s to be directly associated with agent,patient and recipient roles.(双及物构式与施事、受事、接受者直接关联。)Goldberg(2003)认为双及物的构式意义为:transfer(intended or actual)(主动的或实际的)转移。Goldberg对于双及物结构研究的贡献在于,其把双及物结构本身的意义抽象化、理论化,其对于该构式意义系统的分析主要基于动词的意义。

一个构式的形式与意义的对应关系是无法从构式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相加加以预测的,VN1N2就是这样的一种构式。如:Chris baked Pat a cake(Goldberg 1995:34)。不知道其构式意义,对此句说法,即使知道了全部单词的意义,也弄不懂。

Goldberg通过对大量句子的研究,概括出了构式意义是:施事者(Agent)的行为致使客体向接受者成功转移,其中心意义为成功转移。如:Tess gave Bill a bike.这个结构中,Bill最后必须拥有“自行车”,这就包含了语义结构“X通过V致使Y拥有Z”。

三、英语双及物结构构式义与词义的互动

Goldberg(1995:35)认为:Give,however,is the most prototypical ditransitive verb,because its lexical semantics is identical with what is claimed here to be the construction semantics.(“give”是双及物构式的原型,因为它的词汇意义与构式语义相类似。)在汉语界,贝罗宁、张伯江等人从现实语料中的优势分布,到儿童语言的习得,乃至历史语法的报告,也都证明了“给予”意义是双及物的基本语义。从这一基本语义出发,可以将动词分为三类:

1.动词本身有“给予”义。如:give,hand,pay,throw,provide(AmE),throw,pass,offer等。这些动词出现在VN1N2结构里,同VN1N2构式意义相互加强,因而有关句子必然出现让N1领有N2的语义,可表示为:〔GIVE〕+〔INSOMEMANNER〕。

2.动词本身没有显性的“给予”义,通过转喻隐含“给予”义。这类动词主要表示人际交流互动过程的动词,可依动作类型再做如下划分(Qirk et al 1985):

言示、教示类:tell,teach,show;答允、拒绝类:promise,allow,deny,refuse;祝福、妒忌类:wish,envy;处罚类:fine,charge;命名类:name,call,declare,baptize;选拔类:elect,vote,choose,appoint,make;认为、祝愿类:consider,think,find,esteem,wish;保持、羁留类:hold,keep;询问类:ask。

这样的动词进入双及物构式,句义就必然蕴涵这样的意思:施事者以V的动作及V动作展开的方式让人(N1)领有该物(N2)。但是有些N2自身是不能直接“给予”的。例如:teach(教)。这类动词所涉及的N2都要经历一个转喻的过程,这里的“给予”义可以表示为:〔GIVE〕+〔INMETONYMICMANNER〕+〔by/in/ through/from/.../V-ing〕。

3.动词本身没有“给予”义,而且有关动词形成的语义空间不一定要求两个及物对象同时出现;但其中一个及物对象N1潜在地存在,因而就潜在地存在N1领有N2,这些动词主要是表示“制造”义。如:make,bake,cook,find,paint,pour,sing等。这个语义过程可表示为:〔GIVE〕+〔by/in/through/from/.../V-ing〕。

四、结语

本文从构式语法出发,探讨了英语双及物构式是语言形式与意义和功能的匹配,具有不同于其组成成分的独立意义,与构成成分中主要动词存在互动关系。研究尚待深入,期望引起更多专家和学者对这一构式的关注。

参考文献:

[1]Goldberg,A.E.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Goldberg,A.E.Constructions:A new Theoretical Approach to Language [J].外国语,2003 (3).

[3]Jackendof,Ray.Twistinp the NightAway[J].Language,1997,73(3):534-559.

[4]Quirk R.,S.Greenbaum,G.Leech & J.Svartvik.1985.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London:Longman.

有关动物的成语范文第4篇

关键词:动物;隐喻;源域

一、引言

含动物语素的词语,即以表示动物名称的词语作为构词语素而组成的词语。这样的词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如虎背熊腰、铁公鸡等等。本文从认知语言学隐喻的角度来认知这些词语。隐喻就是将对某一事物的熟悉和了解用来表达另一事物,从而实现不同领域之间的跨域映射。在丰富多彩的隐喻现象中,含动物语素词语的隐喻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隐喻现象。在此隐喻中,以动物名称为喻体,以表征和表达的人或事物为本体,以此来构成一个完整的隐喻。本文就动物隐喻这种常见的现象,全面分析其在语言系统中的 广泛应用,从而更好地理解动物隐喻形成的源域。

二、动物隐喻的多域投射

本文收集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及百度百科中212条含动物语素的词语作为语料,大概归纳出动物域词语在不同领域的投射,并分析其原因。

通过对以上表格的分析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动物域的词语已经广泛映射到多个语义领域,如人类域、饮食域、植物域等。但每一领域中动物词语所占比例并不相同,其中人类域所占比例最高达 43.4%,其次是植物域和饮食域各占 9.0%和7.1% 。分析其中的原因,我们大致可以归纳出以下三种原因:

1、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进一步加深,越来越多的事件、现象、新生事物等会进入人类的认知系统,需要用语言来表达。如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各种网络程序、网络病毒层出不穷,语言系统中的现有词语已无法满足其表达的需要。因此人们就利用某些动物的特征与其要表达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将动物域词语投射到计算机域。

2、目标域与动物域之间的不同关系

⑴与植物域、疾病域等多种领域相比,人与动物的关系是最密切的,人的生存和发展都与动物息息相关。人类在与动物的长期相处中建立了密切关系。这种密切的关系使人类将动物的某些特征充分地投射到人的外貌、性格、行为等多个方面。Kovecsea认为,人类的许多行为可以通过隐喻的方式从动物行为的角度来理解。①因此在人类域中,含动物语素词语的隐喻要远远高于其他领域。

⑵植物的命名经常取象于动物,植物学家经常以动物为原型,取其某些特征,通过相似性来为植物命名。据统计,我国共有22个植物科、209个植物属以及3768个植物种(含亚种、变种)在命名中使用了十二生肖动物。②

⑶民以食为天,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美食王国"之称。长期与动物的相处,使得很多动物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食。因此,在给食物命名时,动物的形象自然成为人们首要的考虑对象,所以含动物语素的词语的隐喻在饮食域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三、含动物语素词语隐喻的源域类别

Lakoff在他的专著《女人、火和危险的事物》一书中指出隐喻涉两个域,每一个领域都有其自身的图式结构和语义特征。两个领域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用一个领域来说明另一个领域,其中被说明的领域叫目标域,用来说明的领域叫源域。③在动物隐喻中,人类、饮食等属于目标域,动物域就是源域。

(一)从语法角度分析语料,按照源域的数量,我们发现含动物语素词语的源域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单源域、双源域、多源域。

单源域就是源域数量只有一个。如"狗尾草"源域是"狗",目标域是"草",源域映射到目标域就产生新的结构"狗尾草"。

双源域是指源域数量是两个。如"鲸吸牛饮"的源域是"鲸"和"牛"两个。双源域的词语中成语所占比例最高,如"蜗行牛步""龙凤呈祥"等。

多源域就是源域的数量是两个以上,这样的词语较少,如"狼虫虎豹"源域分别是"狼"、"虫"、"虎"、"豹"四个。

(二)从语义理解的角度分析语料,我们发现含动物语素词语隐喻的源域类别大致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源于动物的外貌特征

"动物是人类最亲密的伙伴,具有可直接观察性和直接感知性"③在人类与动物共存的漫长时间里,动物一直是人类最熟悉最了解的生命体。人们对动物最直接的观察便是动物的外形特征。外形特征又分为整体特征和部分特征。

(1)整体外形隐喻

整体外形隐喻指用动物的整体外部形象来隐喻人或事物。如"马"的体态庞大,人们通常用马的体形高大来和人的身材高大作相似隐喻,"人高马大"一词更直观的表现人的高大壮实。

(2)局部外形隐喻

局部外形隐喻指用动物的局部身体部位来隐喻人或事物。我们在描述人的五官特征时,常常会用"马脸""鹅蛋脸""鹰钩鼻"等这些词。这些词的使用均与动物的某个身体部位有一定联系。"马脸"就是长而且窄的脸型,长得像马的脸型一样。另外,在其他领域也有很多类似的用动物局部特征隐喻的词语。如"龙须面"是一种非常细的面条,因外形像龙的胡须一样细而得名。

2、源于动物的生活习性

人类在和动物的长期相处中,对动物的生活习性已有了大概了解。每种动物都有不同的习性,人们对不同习性的认识也就成为了动物隐喻的重要材料。最典型的牛一直是华夏儿女的忠实朋友。中国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文明古国,耕牛是主要的生产工具,人们对其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人们就用老黄牛这种辛勤耕耘的习性来隐喻生活中那些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人们。鲁迅曾经用"俯首甘为孺子牛"来赞扬牛的吃苦耐劳的品性。

3、源于动物的行为特征

人们对某一类动物的认识和了解,往往是先观察动物的动作行为。动物的行为特征就在人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隐喻认知的重要资源。老鼠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一种低贱、卑微的负面形象。在遇到危险时,往往会快速逃跑,而且行迹诡异。因为老鼠的这个特点,人们通常用抱头鼠窜来形容人遇到困境时急忙逃走。

四、结语

通过上文分析,我们不难得出,隐喻作为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隐喻无处不在,语言整体上是个隐喻性的符号系统"④不同领域中动物隐喻的不同数量与目标域和源域之间的不同关系密切相关。通过对源域的深入了解和分析,让我们对动物隐喻的工作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更好的使用语言。

参考文献:

[1]Kovecsea.z.Metaphor-A practical Introductio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2]植物里的动物名[J].生命世界,2009,(5).

[3]周晓辉.指称人的动物隐喻的认知机制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5).

有关动物的成语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认知英汉名动转用普遍性

1.引言

名动转用现象普遍存在于汉语和英语中,它是指一个属于名词范畴的词不经过任何形态变化便转入动词范畴,成为句子句法形式上的谓语动词。在这里,转用的名词称为“原生名词”,转用后称之为“名转动词”。在名转动词中,有些是临时转用,有些则由于广泛使用其动词语义被固定下来。许多语言学家已对这一有趣的语言现象作了不同角度的研究,如构词法角度、语义角度等。笔者拟从认知角度,讨论英汉名动转用的普遍性。

2.英汉名动转用体现的普遍认知规律

在认知域中名词体现的名词性述义凸显为一个整体,而动词体现的关系性述义凸显的则是实体间的相互关系。名词凸显的是实体,并不依赖其他事物或动作而存在,在概念上具有独立性;而动词凸显的则是关系,必须有施动者,具有依赖性。动词化基本采用转喻作为认知操作,许多动词化用法中,特别是为取得修辞效果而临时使用的“活用”中,还常常涉及隐喻。英汉名动转用现象都是认知加工的产物,符合认知语言学的规律,其实现都依赖于语境和显著度。

动词化的语境依赖性首先体现在语言语境上。名词动词化后,其语义上具有不确定性,要依赖其上下文而定。这是因为原生名词指称的事物在概念上具有独立性,可以在不同的认知域中与不同事物发生关系,产生动词义。动词化是部分转指整体,在认知域中需要增加新的内容。新增加的内容(即上下文语境,典型体现为动作的施事和受事)构成了动词义的基底,决定了动词意义。其次是对情景语境的依赖,这体现在名动转用的文体特征上。从收集的大量语料中可以看出,不论是英语还是汉语,名动转用大多出现在场景性较强的非正式文体中,如小说、电影或日常口语等。这同样是由于名词在转指动词时,在语义上具有不完整性,需要借助情景信息加以补充。这种场景依赖性在现代汉语中尤为明显,这是由于现代汉语的动词化多为名词的“创新”用法,语义更加不固定。

显著(salience)是知觉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是容易识别、处理和记忆的事物。国外学者Giora(1997)的研究表明,显著度高的词语更容易被激活。国内学者沈家煊(1999)认为显著度高的词更容易同心理建立联系。名词要比动词更显著,更容易被记住,而人们总倾向于选择认知域中最显著的部分来转喻动作,所以用名词来转喻动词符合人的一般认知规律。

3.对英汉名动转用现象的认知解释

语言既是人类对世界经验进行认知的结果,又是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种语言现象的背后往往都隐藏着人类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客观事物的一种识解方式。同理,在英汉语中名动转用这种语言现象的背后,势必也隐藏着人类的特定认知机制。

3.1名动转用的认知理据

传统语法对不同词类的分工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名词指称人和事物,用作句子的实体词;动词表示人的动作、行为、事物的变化和事件的过程,用作句子中的谓语。那么,为什么名词可以转用来表示原应由动词才能表示的动作呢?

首先,这是因为在实际中很难清楚地界定“事物”与“动作”。在语言形式层面上,我们可以把词语分为名词、动词等,但在语义与认知层面上,名词并非只是表示事物,它也可以表示关系,如英语中的“aunt”和汉语中的“爷爷”等词,只有在亲属关系的认知域中相对于某一主体才能确定。此外,名词还可以表示过程或动作,如英语中的“development”和汉语中的“工作”等,只不过在认知上,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视角,凸显事物的静态抽象方面,从而将过程和动作看作事物。

其次,名动转化的实现与人的认知策略有关。徐盛桓(2000)认为,名动转用句的句义是由表达式的显性表达同内化于该显性表述的隐形表述相互协同,才达成相对完备的表达。在推导出该隐形表述的过程中,常常需要运用“常规关系”。这里,常规关系可以理解为人大脑中储存的各类食物之间的联系。在解读名转动词时,大脑会自觉地调动常规关系找到名转动词与原生名词之间的联系,并根据语境确定该表述的具体含意。这个过程是一个为寻求理解而进行的信息处理、信息加工的有序过程。每一次找寻常规关系并使之同话语相互作用都补足或阐释了名动转用表达式的某些内容。例如,在看到“cushion the chair”的时候,人们自然会想到cusion与chair的关系,即“put the cushion on the chair”,由此,该名动转化的含意就清楚了。又如,当我们看到如“谷歌一下”这样的表达时,会联想到谷歌网站的作用,也自然会领会该表达的含意。

3.2名动转用的认知生成

名动转用的生成符合认知语义观。认知语法认为,语义存在于人的概念化的过程中,具有动态性,语义结构即概念结构,语义结构决定句法结构,语言表达式的意义不仅取决于其概念内容,还取决于该概念内容被识解的方式,即如何被观察、感知和理解的。正如Langacker 所说,名词侧重事体或事物,动词侧重过程关系,是由凸显侧面的本质所决定,而非由其概念内容决定的。换言之,对同一概念内容或认知域的不同识解方式可以产生不同的句法表达式。由此不难发现,在一定情况下,事物语义结构和关系语义结构在语义内容上并不存在泾渭分明的差别,语言表达式的差别是由人们看待同一情景的不同视角和认知聚焦所致。因此,倘若语言使用者或认知主体采取特定的认知视角,凸显同一认知域的不同区域,名词便可以转化成动词。

认知语言学家坚持百科知识语义观,他们在承认语义完形整体性的同时也注重整体的可分解性,词或更大的语言单位是激活知识网络的触点,词的语义不是孤立的一组必要和充分的特征,而是互相联系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当我们看到、听到或想到名词“blanket”时,与其相关的一系列概念便被激活,我们会想到它的形状、材料和作用。同理,当我们看到、听到或想到名词“网”时,与之相关的动作,涉及的施事(agent)、受事(patient)等语义概念也会浮现于脑中。语言使用者可以通过名词激活与其想要表达的意义相关的整体认知域,并通过特定的观察视角,锁定被名词激活的语义域定的语义概念,凸显其表示过程的概念,同时隐退与这一表动作过程相关的事物概念为背景,从而确定语言操作者意欲表达的语义,在句法上就呈现为动词,名转动词便由此生成。

4.结语

综上所述,英汉名动转用反映了普遍的认知规律,有着共通的认知机理,即都是以其原生名词的认知域为基础,通过人类的认知活动,使与该原生名词相关的整个认知域激活,名转动词的语义也随之产生。对名转动词的认知研究不仅可以使我们对语言本身,更可以对语言本质有更清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CLARK,E.V.&CLARK,H.H.When Nouns Surface as Verbs [J].Language,1979,(55):812-866.

[2]Giora, R. Understanding Figurative and Literal Language: the Graded Salience Hypothesis [J].Cognitive Linguistics,1997,(83):183-206.

[3]LANGACKER, R.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1: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4]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1):3-15.

[5]徐盛桓.名动转用与语用推理[J].外国语,2000,(2):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