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团结互助的谚语

团结互助的谚语

团结互助的谚语

团结互助的谚语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回族谚语民族宗教

谚语是流传于群众中的现成语,这些语言形式以生动、形象、活泼的特点而为人们喜闻乐见。回族话中有大量的谚语,这些谚语是回族人民在认识自然社会、人文社会,特别是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语言精华,是回族群众长期口头创作的结晶。回族文化的多元性,决定了回族谚语具有广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表现力,回族文化的伊斯兰特性,又使回族谚语具有浓厚的民族宗教特性。从内容上看,回族谚语中的民族宗教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类型中:

一、宗教类

作为全民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伊斯兰宗教文化在回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在回族谚语中也得到充分体现。“回回信主是唯一,宁死不伤伊玛尼”,就有力地表达了这种宗教文化情操。回族人对伊斯兰教“心里诚信,口舌招领”。在虔诚的宗教观念支配下,回族人对包括宗教场合在内的一切宗教生活都倍加珍视,不能有丝毫含糊,“拿了寺上一粒米,祖祖辈辈还不起”。

在回族谚语中,对宗教基本礼仪作了大量的表述。“一天不抓五遍水,不能算作好回回”“劝别人封斋,别忘了自己礼拜”“饭能舍,觉能拖,五番乃玛孜不能撇”“老回回出门不念,不是折轴就是掉串”等等,这些谚语中传达出了回族宗教生活的基本内容,即念、拜、斋、课、堂。

二、哲理类

回族谚语中的哲理,既闪烁着伊斯兰哲理的光芒,又融入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髓。在回族谚语中,有不少就是张扬伊斯兰思想内容的,如“汉民有三纲五常,回民有人道五典”“汉民讲三纲五常,回民讲五功六信”等等。“人道五典”“五功六信”,这些都是回族哲学思想产生的基础,是伊斯兰哲学思想在回族哲学观念中的集中体现。

在回族哲理谚语中,有许多是表现劝恶从善内容的,如“做出好事一仵,摆脱灾难一千”“行善一点看得见,作恶多端死后火里钻”“顺从自己的私欲,死后必定下地狱”。这些谚语,正是回族在真、善、美的追求中,以伊斯兰宗教哲学信条来劝诫人们,用最通俗的哲学理念约束人们行动的体现。

三、品行类

回族谚语中所表现出的品行观,和回族谚语中表现出的宗教观、哲学观本来就有许多相通之处。在回族的行为规范中,十分反对过分自私。回族谚语中就告戒穆斯林,“多看寺顶的星月,少打心中的主意”,同时还鼓励穆斯林要经常施舍,“散乜贴是给自己聚财”“施济勤于儿孙,恩泽及于先灵”“散乜贴者随心意,诚心者像阿斯玛尼”。这种把自己适当的财物施舍给穷人的“散乜贴”,被回族穆斯林视为最大的善行之一。

回族谚语中有不少表现互相帮助内容的,如“助丧探病,真主喜欢”,特别倡导民族内部的互相帮助,“天下回回是一家”“回回见面三分亲”“回族天南地北,都是兄弟姐妹”“回回的炕是客人的家”“回回千里不持粮”等,这些谚语都是回族品行观的真实写照。

回族文化主张“中和、均衡”原则,即不可不及,又不可太过,这是回族格外重视的行为准则。回族谚语是这样告戒穆斯林的,“真主喜欢适中之人”“真主不喜欢过分之人”“真主不喜欢办事过火之人”。在一定程度上,回族的守中观也接受了中国传统儒家观念“中庸之道”的影响。

“守中”是回族的处世哲学,“坚韧”是回族的性格特征。回族谚语中就有“真主总是伴随着忍耐者”“经过艰难困苦的穆斯林,能走到真主面前”。在回族穆斯林心目中,坚韧是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群体取得成功的必备品质,特别在逆境中要不畏缩、不彷徨、不悲观,“磨难是真主对人的考验”。

四、家庭婚姻类

和任何一个民族一样,回族非常重视家庭的功能,认为家庭是建立伊斯兰社会的基础。回族把孝敬父母、爱护子女视为最基本的家庭道德准则,“孝道为万善之首”“有一日之生命,尽一日之孝顺”“敬主当敬父母”“真主的喜,在父母的喜里面;真主的恼,在父母的恼里面”“取得真主之喜,才能取得父母之喜”。回族也非常重视“孝”道,把“孝”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来看待,对于不孝者,“真主会减少不孝之人的财产和寿数”“不孝敬父母者,死后不能进乐园”。这些把孝情和宗教联系起来的回族谚语,具有借助宗教的力量,规范人们的行为的独特作用。子女要孝敬父母,父母要爱护子女,“儿童是真正的花朵”“爱儿孙是长者的本份”。爱护子女就要教育子女,“教育子女赛过施舍”“男女要同育,聪拙必同爱”“教子一回胜过施粮一年”。

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在穆斯林社会,婚姻被看作一件大事来对待,“成全一桩婚事,如同建筑一座清真寺”。在回族人的心目中,婚姻是一种神圣、崇高的行为,“婚姻是真主赐予人类的恩典”。在婚姻关系形成过程中,回族十分看重民族内部婚姻,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回族婚姻“亲连亲,亲套亲”的婚姻习俗,如“回回亲,苦丝蔓的根”“回回亲,转轱辘亲”“回回的亲,扯不断的根”“回回亲,亲套亲,砸烂骨头连着筋”“亲连亲,亲套亲,回回绕弯子都是亲”。这些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回族的婚姻特征。

五、生活类

在回族生活谚语中,有两类是十分重要的,一类是表现回族饮食文化的,另一类是表现回族卫生习俗的。伊斯兰要求穆斯林要有选择地饮食,以这个标准规定了一些食物禁忌。这些禁忌,在回族谚语中是这样表现的:“自个死的东西吃不得”“骏马能骑,肉不能吃”“喝酒,拜像求签,都是依卜利斯的行为”“喝了酒,跟着依卜利斯走”“喝酒的人不能念经,肮脏的人不能礼拜”“喝酒的人,喝过的水也不干净”。从这些谚语中不难看出,回族的禁忌习俗是穆斯林共同遵守的制度,不得越雷池一步。

爱清洁是回族公认的生活习俗,回族谚语云:“真主喜欢清洁的人”“清净是穆斯林的盔甲”“回回笑脏不笑贫”。回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民族特色的卫生习俗,“回回家中三件宝,汤瓶、吊罐、小白帽”“回回家少不了汤瓶”。回族对礼拜前的净身十分重视,穆斯林每天的五功必须和水发生关系,“一天不抓五遍水,不能算个好回回”“礼拜是生命,要的是水净身净拜处净”“身上不净,礼拜没用”“没有净身的人不能靠近真主”“净身没水,细沙也能顶用”等等。在回族宗教生活中,特别注重“净”,并且有大净和小净之分,大净和小净源于伊斯兰教的宗教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行为已经开始超越宗教的一般要求,成为日常行为要求。

六、礼仪类

中国是文明之邦,回族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许多优秀的传统习俗,其中就包括优秀的礼仪习俗。

人生礼仪主要指从生到死若干重大阶段的礼仪,即诞生礼、命名礼、满月礼、百日礼、抓周礼、割礼、丧礼等,贯穿人生从生到死全过程的各种礼仪。生活礼节主要指见面礼、待客礼等。这些礼仪中,自始至终伴随着伊斯兰文化特征。回族人见面时互道“色俩目”,以示祝福和问候,“最先道色俩目的人最先接近真主”“遇人行礼同样的礼仪相还”,从这些谚语中足见回族对见面时互道“色俩目”的重视。“同路行走,长先幼后”“孤儿不能欺,乞丐不能呵”,这些谚语则表现了回族彬彬有礼,和睦相处的优良传统。

婚礼是各民族都十分重视的人生礼仪,各民族从古到今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婚姻习俗。“上新车别忘了多带条裤带”,这条谚语就生动地反映了宁夏一些地方回族的习俗。新娘上车时多备条裤带,如果路上当见其他新人,无论是回族还是汉族,都要停车交换裤带,以求婚姻吉祥。在回族婚俗谚语中,还有许多表现讲究热闹、待客热情内容的,“耍房的时候没大小”“不耍公婆不热闹”“送新要双不要单,大人娃娃一起算”,这些谚语,都生动地表现了回族婚姻习俗。

七、经商类

“回回职业三大行,珠宝、饭馆、宰牛羊”“回回两把刀,一把切牛肉,一把切油糕”,这些谚语形象地概括出了回族在农业之外主要从事的职业。擅长经商做买卖,是回族的优势。在回族历史上,民族与商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回族人认为“经商是真主的恩赐”“天下回回生得怪,个个都会做买卖”。伊斯兰商业文化充分肯定商业的价值,“商业是真主最喜欢的产业”,回族把出门远行经商看作“寻求真主的恩赐”。从回族谚语中,可以看出回族在经商中的获利准则:一是互惠互利,反对损人利己,“营利要合理合法”;二是公平交易,反对投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三是合理买卖,禁止高利,“真主喜欢人做买卖,可不喜欢重利”“苗受猛水,人获暴利,不得其利,反爱其害”“深水不养苗,暴利多招贫”“高利贷的盘剥,多灾海是归宿”(多灾海,即地狱)。

八、其他类

回族谚语丰富多采,表现在回族生活的各个领域,从风土人情到生活习俗,从爱国爱教到求知守法,从节日文化到民族团结,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如表现回族姓氏文化的,“十个回回九个马,一个不姓马就姓哈”“十个回回九个马,另外还有沙、喇、哈”;表现回族居住文化的,“天下回回住得偏,滩边、河边、马路边,还有城堡外圈圈”“老汉人有钱存粮,老回回有钱盖房”;表现回族节日文化的,“回族一年三大节,开斋、古尔邦和圣纪”;表现爱国爱教的,“爱国就是爱教,保国就是保身”“爱国是伊玛尼的一部分”“回回爱国也爱教”;表现追求知识和智慧的,“知识能引来朋友”“知识是穿不破的衣服”“智慧是取不尽的宝藏”“求学是穆斯林的天职”“泉水担不干,知识学不完”。在回族谚语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表现民族团结和爱国爱教的,“回汉是两教,理是一个理”,回族这种开放的文化特征,也就决定了回族人特别看重民族团结,“回汉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回族也特别注重爱国爱教,“热爱祖国是信仰的一半”“不热爱国家的人没有信仰”,特别在国难当头时,回族人深知“爱国就是爱教,保国就是保身”。

谚语是人们从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中概括出来而纷繁复杂的生活实践又离不开的文化观念,谚语中的民族特性,其实就是指在谚语中表现出来的民族社会生活、民族文化、民族理念、民族精神等。回族谚语的民族特性,就是从这些民族语言精品中能够领略到的回族的社会观念、生活习俗、以及民族伦理观念。这些具有丰富民族宗教色彩的谚语,是从丰厚的民族文化土壤里不断生长和发展的,又反哺着丰厚的民族文化。

团结互助的谚语范文第2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学 语境 英语谚语 汉译 分析和策略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7.010

1 引言

在中国建设文化强国的进程中,中外交流将更加频繁。交流需要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而谚语(Proverb,亦称为“Daughter of experiences――经验的女儿”)作为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在民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语言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常用一两个语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是语言中活跃的因素,是民众的丰富智慧和普遍生活实践经验的规律性的概括总结,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流传、言简意赅、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并且较为定性、富有知识、思想和教育意义的艺术语句,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髓,敏感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思想的变化,反应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同文学作品、诗歌一样也是语言的精华。了解谚语,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途径,可以更好地学习和使用语言;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其表现力,对交流是极有助益的。2012年11月15日上午,在新一届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记者见面会上,面对各国媒体的公开讲话以其清新平和、朴实无华的风格获得极高赞誉,其中引用的一句汉语谚语“打铁还需自身硬”给大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2 “跨文化交际学”和“语境”

“跨文化交际学”(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y)研究目的“概括说来,是专门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矛盾与问题,并探索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科。”该学科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于美国,是为适应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对外交往快速增长的需要而新兴的一门边缘学科,是由传播学、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学科交叉而发展起来的,虽然其产生发展至今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由于它的多学科性、实用性和前沿性的特点,因而发展迅猛。

语境(Context),即言语环境,是语言学概念,最早由波兰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来的。他区分出两类语境,一是“情景语境”,一是“文化语境”,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上下文、时间、空间、情景、对象、话语前提等与语词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因素,而且语境也是动态的,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英汉谚语同样都是英民族和汉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形成的富有色彩的语言形式,具有生动形象、喻义明显、富于哲理的语言特征,既有字面意义,也有内涵意义,又有比喻意义,还有外延意义,反映了英民族和汉民族的各自文化特点。通过以跨文化交际学的视角,从语境入手,我们对谚语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宗教环境、社会习俗、文学历史和民族文化传统、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的各方面及其相互影响均有深刻的了解和研究,由此才更有助于语言的正确理解和恰当运用。

3 英汉谚语语境的跨文化分析

3.1 自然地理语境

谚语的产生与人们生活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自然地理语境不同,英汉谚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也不同。英国是岛国,四周环海,历史上主要以海洋渔业为主,它的谚语多与“sea”、“fish”、“ship”等有关,如“He who would catch fish must not mind getting wet.”(捉鱼不要怕湿脚), “Rats desert a sinking ship.”(船沉鼠要逃);中国大部分的国土不临海,人们的生活主要是依附在陆地上进行的,山多,传统以农业为主,谚语中的词语多与“土”、“山”、“林”、“树”等有关,如上述英语谚语汉语类似的表达更为形象的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或“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树倒猢狲散”。

3.2 宗教语境

由于不同,体现在英汉谚语表达的差异也不同。英语国家人多信奉基督教、天主教,与有关的谚语中常出现“上帝”、“基督”、“罗马”,如:“Man proposes,God disposes.”(男人负责求婚,上帝负责处理),“Every road leads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中国古人多信天,认为“天人合一”,如同一内涵的谚语,汉语的表达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殊途同归”;两千年前,佛教传入中国、道教在中国兴起后,汉语中也出现了与之相关的谚语,如:“借花献佛”;“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3.3 社会习俗语境

中英习俗的差异是多方面,典型的事例莫过于同一事物引发人们不同的联想。例如作为中华民族图腾的“龙”,在中国是吉祥、幸福的象征,在古代传说中,龙是一种能呼风唤雨,腾云驾雾,神通广大的神圣动物,在封建时代,龙作为皇帝的象征,在汉语中,龙是褒义的,描绘热闹场面我们用“龙腾虎跃”,渲染喜庆气氛有“龙凤呈祥”,怀才不遇的人被称为“卧龙”,勇猛威武的人被比作“蛟龙”,中华民族素以“龙的传人”而自豪;可“dragon”在西方神话中是一种形似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能够从嘴中喷火的怪兽,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Satan),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因此西方人眼中,“dragon”是凶残、邪恶的化身,与“凶暴”联系在一起,它的喻意是“凶暴之徒”或“恶厉透顶之人”,而且尤指妇女,英语“the old dragon”指的是魔鬼。所以,现在有人建议,中国的“龙”字应翻译成“Chinese Dragon”或干脆造一个英语单词“Loong”来表达。又如另一动物“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谚语里就有“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表示贬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因此体现在谚语中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如:“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own day.”

3.4 历史文学和民族文化传统语境

文学历史和民族传统的不同,使得英汉谚语也不同。英语谚语有很多来自《圣经》、古希腊神话故事,如“I fear the Greeks, even when bringing gifts.”(直译是“我担心希腊人,即使他们带着礼物来”,或“敌人献礼品,千万莫轻信”,后简化为“Greek Gifts”即“希腊人的礼物”,表达同一意思的汉语谚语有“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该谚语出自荷马史诗《奥德赛》以及古罗马杰出诗人维吉尔的史诗《伊尼特》(Aeneis)中关于特洛伊人把希腊人留下的大木马拖进城而使城池陷落经过的叙述。这方面的汉语谚语多来自典故、文学著作,如:“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出自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讲述唐朝大诗人李白少年时受触动而努力学习的故事,后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持之以恒,终必有成。又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来自三国时期的故事,“皮匠”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即是“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世人公认的聪明人智多星诸葛亮,现用于比喻普通人智慧合起来要超过任何一个聪明人,告诉人们团结的力量,形容集体智慧的伟大。

3.5 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语境

由于价值观的不同而反映在谚语中表达的不同比比皆是,由此而反映英汉两个不同民族的人们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和看法,亦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不同的性格特征。欧美人受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他们更崇尚个人主义和个人自由,冲突历来被视做体现个人价值的机会,个人价值至上是欧美价值观的主要特点,因此英语中有不少表现个人进取、个人力量、个人意志的谚语,如:“Aid yourself and Heaven will aid you.”(欲要上帝帮助,首先要自立。)“Everyman is the architect of his own fortune.”(每个人都是自己财富命运的主宰。)“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每个家都是他的城堡。)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群体意识和无我精神,这些在谚语中亦有体现,如:“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众人拾柴火焰高”,由此形成了中国人内向、含蓄、不愿过多引人注目的性格特征,产生了“树大招风,人大惹议”、“人怕出名猪怕壮”等谚语。

思维方式决定语言的运用。西方人多以线性思维为主,注重逻辑关系,习惯于在分离割裂的倾向中寻找事物产生的根源;由此英语句子体现了形合法特征,语言形式模式化,上下文连贯也依据固定的格式,以主语和谓语为核心统摄句内各种短语和从句等,由主到次,递进迭加,结构复杂,但它注重以“形显义、树杈形”的句式结构,因此英语造句常用各种形式的连接手段,其关联照应手段是显性的。如英语谚语“Go to bed with the lamb, and rise with the lark.”“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句中连词“and、as”的使用;“Out of office, out of danger.”“Eye for eye and tooth for tooth.”介词“Out of、for”的使用。而中国人多以螺旋性思维方式见长,考虑问题注重整体协调,思绪和语言显松散;汉语句子短句多且动词多,结构以动词为中心,句子中词序组合变化也多,以时间顺序为逻辑语序,横向铺叙、层层推进、归纳总结,形成“流水型”的句子结构,同时注重以“意统形”,自上而下,是一个形散意合的系统,话语结构中上下文的连贯多是意义上而非形式上的连贯。因此汉语句子少用或不用连接手段。如对应以上英谚的汉谚“日出而起,日落而息。”“入乡随俗。”“无官一身轻。”“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虽均未用“连词”、“介词”等,但句与句之间讲究意合,通过语言的内在联系体现语义,其关联照应手段是隐性的。

4 英语谚语汉语翻译的策略

4.1 直译法

某些英语谚语和汉语的谚语、成语、俗语在表现形式和内涵方面是一致或基本一致。汉译这些英语时,可用与其喻义相同或相近的谚语或成语或俗语直接对译。这样不但可以比较好地保持原文的神韵和形式,又使译文易于为读者和听者所接受。

4.2 意译法

有些英语谚语意在言外,语言含蓄,寓意深刻,虽然在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方面与其相对的汉语谚语之间存在着某些语境差异,而且所比喻的事物并不一样,但他们的喻义却相互吻合,表达方式也很相似,如果仅从字面意思直译成汉语,而不领会原文的具体含义及其效果,译文势必平淡无味,这样既不能表达意思,又有损于原文的语言形象和丰富内涵。因此,汉译这些英语谚语时,应在汉语中寻找那些与原文喻义效果相同或相似的成语、谚语或俗语来表达,常常需要“易其形式,存其精神”,即采用形象近似的汉语意译,使译文形象生动,既喻义明显,又含而不露,且可再现原文所具有的语言效果,容易达意。比较下列各译例。

4.3 直译加意译法

有些具有文化历史背景的英语谚语喻义清新、形象逼真,按其字面直译其意,虽然汉语中没有相对应的词句,但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加深,人们已经能够读懂听懂,因此可直译表达出原文的喻义来。

4.4 注释翻译法

注释翻译法是指在对谚语翻译后再附上注释或解释,目的是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该谚语的内涵。有些英语谚语中蕴含着英民族所特有的地理历史文化知识和风俗习惯,直译虽然可以保持其本意,却因不能明白其内涵而导致不知所云;意译虽可明其内涵,却无法体现原文的形象比喻等修辞魅力,因而只有再加上注释或解释,才可充分达意。如:

To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如直译为“运煤到纽卡索”,则令人感到不知所云;意译为“多此一举”,又失去了原谚语中的地理文化内涵。因此,译为“运煤到纽卡索,多此一举。”(注:纽卡索是英国的一个产煤区)最合适。这样既保留了原义中的地理文化内涵,有了具体正确的联想,又能恰当理解运用。

4.5 特殊句型的翻译法

英语中含“It is ... that...”结构的谚语为数不少,在翻译成汉语时切不可按现代英语的结构和语法去理解、分析、翻译,应具体分析其文化内涵和语境,这类谚语的结构特点如下:

第一,被强调的部分不是特指的某人某物,而是一般的泛指,因此前面常有不定冠词,而不能有表示特指的定冠词。第二,被强调的中心词至少有一个形容词作修饰语。第三,从结构上看,主句It is...不同于一般的强调句,只用一般现在时,没有其它时态,也没有否定形式,所表达的是一个普遍真理。第四,这类谚语哲理性强。

5 结语

人类文化及语言的共性奠定了不同民族交流及不同语言互译的可能性的基础,但不同民族文化、语言的特性差异和语境的不同是客观存在的,并且给翻译造成障碍和局限。因此,翻译者需要有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一个人不但要熟悉了解自己的母语,还要掌握相当多的与目的语相关的语言文化知识,特别对于翻译像谚语这样经过人们长期生活积累沉淀而形成的富有丰富内涵和感彩的孤立的语句,更需要从自然地理环境、宗教环境、社会习俗、文学历史和民族文化传统、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语境进行多方揣摩切磋,还需运用直译、意译、直译加意译、注释翻译、对称翻译、特殊句型翻译等策略方法,以期能恰当准确传神地理解、翻译和运用,使语言表达既生动活泼又风趣幽默,极大地增强语言表现力,成功地实现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1978:1318.

[2]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与英美人交往指南[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3]林大津,谢朝群.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与实践[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15.

[4]罗付灵.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之“跨文化交际”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2008,22(7):69-72.

[5]陈文伯,戴晨.简明英语谚语词典[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6]Helen Spencer-Oatey and Peter Franklin. Intercultural Interaction: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 Palgrave Macmillan, 2009.

[7](美)爱德华・霍尔著,何道宽译.无声的语言[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8]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9]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10]高登亮,钟茂,詹仁美.语境学概论[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团结互助的谚语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地理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公开课案例 应对策略

一、公开课案例

课题:锋面系统

[学习目标]:(1)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2)通过图表学会描述冷暖锋过境时、过境后天气变化情况,学会区分冷锋与暖锋的差异;(3)激发探索天气系统的兴趣和动机,养成关注天气变化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防治气象灾害。

[学习新知识]:

(一)气团与天气

气团:是指水平方向上?摇 ?摇、?摇 ?摇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摇 ?摇的大范围空气。按相对湿度的高低,又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对比冷暖气团

起来说一说:①假设东升镇正处于一团暖气团的控制下,请描述一下东升镇的天气。②假设东升镇处于一团冷气团的控制下,描述一下东升镇的天气状况。

(二)锋面与天气

1.锋面:冷暖气团相遇,它们之间的?摇 ?摇,叫锋面。锋面与地面的交界线叫?摇 ?摇。两者合起来称为锋。锋面向?摇 ?摇气团一侧倾斜。

动手画一画:在下图相应的位置填出冷气团和暖气团;在右图画出锋面。

冷气团 暖气团

?摇 ?摇

二、应对策略

这节公开课,让笔者深刻体会到的是课堂气氛的沉闷,学生的置身事外,老师的一言堂。由此让笔者思考:如何让学生更“喜欢”地理。笔者经过探索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言

地理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巧妙地选择地理知识的结合点,用生动的描绘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状态。“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如上这节公开课时就是一开始就进入新课的学习,平淡如水,丝毫不顾学生的感受,其效果可想而知。可这样导入:“冷热两兄弟,一强与一弱,拼起力气来,弱的被挤走,强的笑呵呵,小的泪如雨。”

(二)巧用古诗文教学

如果把古诗名句中优美的诗情画意,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就会使人产生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之感,由此创设听课之最佳境界,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如讲气候时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夏)、“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讲气候垂直分布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讲地球公转自转时用“醉时不觉乾坤转,醒来才知星斗移”、“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讲地形地势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沧桑之变时用“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吴空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等,都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三)引用歌谣谚语教学

在地理教学中恰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且易生趣,能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如引用“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作为这节公开课的内容之一,既能直观地让学生明白冷暖气团相互作用的不同结果,又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又如引用“一山不存二虎”谚语讲解生态平衡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言简意赅,富有启发性;引用“不违农时”、“抢季节”谚语使学生充分理解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引用“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美好意境理解温带草原的辽阔、壮丽,从而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利用地理多媒体教学

教学中结合讲授内容,选用适当的多媒体作辅助,既生动形象、寓意深刻,丰富课堂活动,易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如本节课冷暖气团相互作用时,用PTT演示既直观又能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又如在讲解森林资源利用问题时,选用一幅“小鸟的悲哀”的漫画。画面上,小鸟哀求:“请把我带走吧!”然后找学生回答:这幅图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因为滥伐森林,造成环境严重恶化,使生活在森林中的野生动物失去理想的栖息地,产生生存危机,所以小鸟要伐木工人把它带走。

(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学

团结互助的谚语范文第4篇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向着法西斯蒂开火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正如这首歌歌中所说的,团结就是力量!老师经常对我们说“一只筷子容易折断,十根筷子就很难折断”我们人也是一样,不管是在现实还是在想象中团结的力量永远是最强大的。

想当年我们中国抗日战争的时候,八路军们永垂不朽,就是因为人们心向一方,心想一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我们还是打败了日本,把他们赶回来他们的领土。

团结就是在黑暗里的一盏灯,只有人们共同努力,才能在心中形成永久的光明,中国谚语中就有这样一句话人心齐,泰山移。就是这句话深深的支持着我,要学会求同存异,团结互助。我认为团结就如一汪清泉,虽然没有瀑布那么有气势,但是它可以让一滴滴水凝聚起来形成一股泉水冲走与眼前的障碍。还有人说团结就是一把伞,只有个个部件都拼装好了,才能够滴水不漏。

团结的力量是无法想象的,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

湖北武汉?口区十一滨江中学初三:荣启雯

团结互助的谚语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语言文化 东正教 团契 二律背反

中图分类号:H74;G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2-0074-02

一、语言单位、民族文化与民族个性释义

著名俄罗斯学者В. В. Воробьев将同属于语言范畴和文化范畴的语义场称为语言文化场(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ческое поле)。[1]而语言文化场的构成单位即为语言文化单位(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ема)。从字面上理解,语言文化单位是对语言单位施以文化属性而派生出的跨学科性概念。语言文化单位具有语言与文化的双重性,成为语言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共同媒介,也正是语言文化单位使语言单位与民族文化之间的隐形关联得以清晰化,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

我们可以根据其外形将语言文化单位划分为五种类型:词、词组、熟语、段落以及文本。现代语言学家之父索绪尔对语言单位的研究倾注了大量注意力,他将语言单位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系统加以研究,指出了语言单位是区别于其他任何符号制度的一个特征,此外还总结出另一重要性,即语言单位同时也是共时语言学研究的出发点。而关于语言单位的性质,索绪尔则将其概括为同一性、音义结合性及系统性。[2]同一性即非现造出来,而是复现于言语中;音义结合性即语言单位既有声音又有意义;系统性即语言单位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何谓民族与民族文化?特定的人群聚合到一起便形成了民族,民族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同其他历史产物一样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而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各个历史阶段长期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物质财富以及精神财富。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血脉,贯穿古今,对一个民族和国家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可以从地域角度将民族文化简单划分为两类――东方民族文化和西方民族文化。俄罗斯民族文化则受到了以上两种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呈现出双重性特征。

受民族文化辐射影响而产生的民族个性,是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是民族所有成员的个性体现。[1]俄罗斯民族个性与俄罗斯民族文化相系相连,具有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在民族个性形成的各历史阶段中,民族文化因素起到了支配性的影响作用。而民族个性又是“阐释民族文化及其特色的核心和决定性范畴”。[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语言也是文化的内在部分之一,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则体现在个性之上。语言单位、民族文化与民族个性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正因如此将语言单位与民族文化结合起来从双向合一的视角来解析俄罗斯的民族个性将有更强的操作性。

二、俄罗斯民族个性在语言文化单位中的体现

在俄罗斯民族个性中有三个较为重要的文化观念内涵:东正教特性、团契特性和二律背反特性。其中,东正教特性是俄罗斯民族个性中的中心场特性,决定了俄罗斯民族的价值观念,派生出了团契特性、二律背反特性等其他民族个性。在分析俄罗斯民族个性时,必须将宗教性作为核心进行先行剖析。

首先,俄罗斯民族个性具有东正教特性。宗教性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首要特征,也是俄罗斯民族个性的核心特征。[3]俄罗斯民族的东正教特性可以从某些名词的文化语义中窥见。例如名词камень便有着丰富的宗教性文化语义,来源于圣经的很多成语都与камень有关,如камня на камне не останется(荡然无存),камень преткновения(绊脚石),另外还有很有类似名词,如пустыня, пятница, крест等名词的广泛应用,均反映了俄罗斯民族的宗教倾向。[4]

俄罗斯民族的东正教特性反映在语言文化单位中俄罗斯民族对神明的崇敬。在俄罗斯谚语中经常可见到бог一词,这一现象反映了俄罗斯民族对上帝和东正教的笃信,也彰显出上帝作为创世主宰至高无上的神圣性地位。例如все мы под богом ходим(人有旦夕祸福)反映了俄罗斯人坚信生死有命,因而顺应天命,对人为不可改变的未知命运淡然以对。此外,бог дал, бог и взял(生死祸福不由己), где бог пошёл жить(听天由命)均表达了类似寓意。俄罗斯人对бог怀有无尽的尊敬与热爱,如谚语кто любит бога, добра получит много(爱上帝,得幸福)便直白了当地表达出这种炙热的感情。不仅是бог,其他神明形象诸如господь, чёрт, бес等均常见于俄罗斯谚语中。

同时俄罗斯民族的东正教特性主题还被诗人作家广泛用于自己的创作中。杰尔查文、普希金、莱蒙托夫、费特等文学大家均在作品中插入了宗教性语言文化单位,бог, боже, господи, христ等词汇经常出现在作家的诗歌文本和小说文本中。列夫・托尔斯泰的Воскресение(《复活》)和阿・托尔斯泰的Хождение по мукам(《苦难的历程》)等作品的标题本身便带有浓重的东正教色彩,较为直观地反映了俄罗斯民族的东正教特性。[4]

其次,俄罗斯民族个性中较为明显的还有团契特性。团契特性与东正教特息相关,正是因为俄罗斯民族对东正教的信仰从而派生出这种聚合性民族个性。这种团契性不仅表现为人与世界、人与人的关系等方面,还表现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之上。[5]Соборность一词可以准确表达这一特性,由此派生出的община和артель均能反映出俄罗斯民族个性的团契特性。俄罗斯民族的团契特性表现在多个层面:家庭层面、亲友层面、村社层面、国家层面。

俄罗斯人十分重视家庭观念,对дом一词有着浓厚的偏好感彩,在谚语中常反映出这一价值观念,如в гостях хорошо, а дома лучше(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дома и стены помогают(在家千日好)。同时,俄罗斯人也十分重视对后代的抚养和教育,努力维护着家庭关系的和睦。在亲友层面,俄罗斯人表现出好客的热情,用соль(盐)和хлеб(面包)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成为其传统习俗。如谚语не красна изба углами, а красна пирогами(屋美不在装潢,在于主人的热情)便充分体现了俄罗斯民族的慷慨好客的特性。在村社层面,这种团契特性表现为强烈的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Один за всех и все за одного(我槿巳耍人人为我)便是保障村社及其成员生存和发展的人生信条。[5]Один в поле не воин.(独木不成林)是村社成员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精神指向标。在这一层面上,人与人之间由强烈的信任感与互助意识联系着,强调着集体利益和目的高于个人利益和目的的价值观念。而在国家层面则是将村社集体意识上升为国家集体意识,是团契特性的最高形式表达,是基于整个俄罗斯民族共同信仰的最高层次、最广范围的精神联系。

最后,俄罗斯民族个性中包含着二律背反特性这一文化观念内涵。俄罗斯民族个性往往表现为极端性:极善、极恶,大爱、大恨,这与中华民族的中庸思想截然相反。俄罗斯的特殊地理位置造就了来自东西方文化影响的双重民族个性,同时恶劣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俄罗斯民族极度的忍耐性,广袤的地理空间也造就了其性格的广阔性,一系列因素都促成了俄罗斯民族个性中矛盾性和极端性成分的生成。这种二律背反特性深深扎根于语言文化单位之中,все или ничего(要么全部,要么全不),за или против(要么赞成,要么反对)反映了俄罗斯民族强烈的极端性倾向。

Юродство(圣愚)这一宗教文化现象集中体现了俄罗斯民族个性中的二律背反特征。圣愚法规是由五组二律背反概念组成:智慧――愚蠢、纯洁――污秽、传统――无根、温顺――强横、崇敬――嘲讽。正是这种集成了多种极端矛盾因子的圣愚文化对俄罗斯民族的二律背反特性产生了极深的影响。而圣愚式人物形象大量出现在作家笔下,通过文学语言的形式赋予文学人物形象新的矛盾性,大大丰富了圣愚文化与二律背反性格的文化观念内涵。

三、结语

俄罗斯的民族个性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除了东正教特性、团契特性和二律背反特性,还具有性格宽广性、超越时间性、全人类使命感情节等。而所有这些特性都牵涉到语言文化,牵涉到语言文化所承载的俄罗斯民族的世界观、伦理观、心理特征、社会活动等一系列要素。

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着其民族个性、民族特点。[6]从语言单位入手解析俄罗斯民族文化是深度了解俄罗斯民族个性的重要出发点。在语言文化维度之中考察俄罗斯民族个性更具真实性与准确性,能够构建起一个较为立体直观的俄罗斯民族个性模型,这对我们对俄罗斯文化的进一步探究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刘宏.俄语语言与文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248,249,250.

[2]胡建波.索绪尔的语言单位观[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2(2):129-132.

[3]邸小霞,王运芳.东西方双重文化影响下的俄罗斯民族个性[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2):157-160.

[4]梁静,陈勇.俄语称名单位的宗教文化语义[J].东方论坛,2008(1):6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