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为人处世名言

为人处世名言

为人处世名言

为人处世名言范文第1篇

2、你要欣赏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增添价值。

3、为别人尽最大的力量,最后就是为自己尽最大的力量。——(英)罗斯金

4、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5、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6、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用术,我以诚感之;人使气,我以理屈之。 ——金缨

7、美好的东西时常是由于它是真诚的。 ——罗兰

8、可怕的还不是孤独和寂寞,而是你不得不同你不愿意交往的人打交道。 ——何怀宏

9、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10、当然,自己要喜欢自己。但绝对不能自恋!

11、没有什么东西比围观者们更能提高你的保龄球的成绩了。所以,平常不要吝惜你的喝彩声。

12、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朋友是天,朋友是地,朋友多了顶天立地,朋友是风,朋友是雨,朋友多了呼风唤雨。

13、朋友是财富,健康是本钱。

14、人必自敬,然后人敬之。

15、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16、人,应当象“人”一样,永远向上而又双脚踏地。

17、与人握手时,可多握一会儿。真诚是宝。

18、友谊永远不能成为一种交易;相反,它需求最彻底的无利害观念。

19、想要有朋友,先要够朋友。

20、说话的时候记得常用“我们”开头。

21、哪里没有相互间的和睦,哪里就没有生活的富裕。

22、“经验”很多时候是人们对“错误”的称呼。

23、同事生病时,去探望他。很自然地坐在他病床上,回家再认真洗手。

24、没有任何一个有钱人,可伟大到不需要朋友。

25、怀疑别人排斥,其实是不能接纳自己。

26、只有把目光对准地平线的人才能找到自己的正确道路。

27、在选择别人时,也要让别人要想选择自己,在考验别人时,也要让别人考验自己。

28、睁着双眼,不等于正视现实。

29、为每一位上台唱歌的人鼓掌。

30、自己开小车,不要特地停下来和一个骑自行车的同事打招呼。人家会以为你在炫耀。

31、一个人如果抛弃他忠实的朋友,就等于抛弃他最珍贵的生命。

32、清清楚楚看昨天,扎扎实实抓今天,高高兴兴看明天。向昨天要经验,向今天要成果,向明天要动力。

33、宁肯与好人一起咽糟糠,不愿与坏人一起吃筵席。

34、你真诚地自我肯定,你更有雅量肯定别人。

35、一般不做自我辩护,但可以澄清一些观念、一些选择、一些是非。

36、不要把过去的事全让人知道。

37、话多必失,人多的场合少说话。

38、有人在你面前说某人坏话时,你只微笑。

39、一个年轻时只顾自己的人,将会变成一个非常吝啬的人,老来便是一个无可救药的守财奴。

40、如果我们想法交朋友,就要先为别人做些事——那些需要花时间、体力、体贴、奉献才能做到的事。

41、暗中劝戒你的朋友,一定要在大庭广众中称赞你的朋友。

42、永远不与任何人包括对你最不友好的人纠缠。你搞你的人际纠纷,我忙我的业务工作。

43、尊重不喜欢你的人。

44、人生道路上的每一个里程碑,都刻着两个字“起点”。

45、你真诚地接纳自己,你更能真诚地接纳别人。

46、不急于表现自己,也不急于纠正旁人,再听一听,再看一看,再琢磨琢磨。

47、友谊编制的时候一针一线,小心而漫长;但只要抽出一根主线,友谊之墙就会坍塌,这跟主线就是——“信任”!

48、不要期望所有人都喜欢你,那是不可能的,让大多数人喜欢就是成功的表现。

49、谄媚讨好别人,其实是缺乏自信。

50、长相不令人讨厌,如果长得不好,就让自己有才气;如果才气也没有,那就总是微笑。

51、切勿:被他人帮了一把,很快就忘了;但被别人踩了一脚,却一直忘不了!

52、不随便拒绝人,也不随便答应人。不许愿,不吊人家胃口,不在无谓的事情上炫耀自己的实力。

53、尊重传达室里的师傅及搞卫生的阿姨。

54、先做人,后做事,只有做人到位,才能做事成功。

55、没有弄清对方的底细,决不能掏出你的心来。

56、友谊,好比一瓶酒,封存的时间越长,价值则越高;而一旦启封,还够一个酒鬼滥饮一次……

57、不要“逼”客人看你的家庭相册。

58、论断别人,其实是缺乏自我肯定。

59、不必什么都用“我”做主语。

60、给别人一个帮助你的机会,让他享受助人后的快乐,同时你享受被帮助的快乐!

61、显示出对别人的欢乐不屑一顾的样子,那是侮辱了别人。

62、你真诚地爱自己,你更能真诚地爱别人。

63、把未出口的“不”改成:“这需要时间”、“我尽力”、“我不确定”、“当我决定后,会给你打电话”……

64、如果你看到一个帖子还值得一看的话,那么你一定要回复,因为你的回复会给人继续前进的勇气,会给人很大的激励,同时也会让人感激你!比如说这一帖。哈哈……

65、一步登不上高山,但一步不慎,却能从悬崖上掉下来。

66、我宁愿得到善意的争辩,不愿面对冰冷的沉默!

67、永远不要以为任何你接触的人比你傻比你笨比你容易上套。

68、与人打“的”时,请抢先坐在司机旁。

69、用手写的信函比较有亲切感,给人的感受也不一样。

70、分享:有形的东西越分越少,无形的东西越分越多!

71、只要肯开口赞美别人,你将会是最大的赢家。

72、气质是关键。如果时尚学不好,宁愿纯朴。

73、挑选朋友要慎重,更换朋友要更慎重。

74、破裂的友谊虽然能恢复,但却再也达不到亲密无间的程度了。

75、有一种人总希望别人在耕种时身强力壮,收获时却染病死去。

76、一个人虽然可以选择许多路,但不能同时走两条路。

77、自我批评总能让人相信,自我表扬则不然。

78、第一次敢于嘲笑你自己的时候,你便成熟了。

79、要想得到别人的友谊,自己就得先向别人表示友好。

80、命运与时势紧紧相连。善于审时度势,努力发掘自己,就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

81、能对你开怀直言的人,便是你的挚友。

82、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师婆跳假神。

83、生活的风风雨雨是一把无形的刻刀,在给每个人雕像。

84、对事不对人;或对事无情,对人要有情;或做人第一,做事其次。

85、看别人骄傲,其实是自己自卑。

86、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87、蒙住自己的眼睛,并不等于世界就漆黑一团了;蒙住别人的眼睛,并不等于光明就属于自己的了。

88、最容易跌跤的地方不是高山而是平地。掉进深谷里的人,只有向上才能找到出口。

89、要更多去探望处在危难中而不是正在走红的朋友。

90、兄弟不一定是朋友,但朋友往往是兄弟。

91、不要把别人的好,视为理所当然。要知道感恩。

92、因为有利可图才与你结为朋友的人,也会因为无利可图而与你绝交。

93、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

94、如果你在表演或者是讲演的时候,如果只要有一个人在听也要用心地继续下去,即使没有人喝采也要演,因为这是你成功的道路,是你成功的摇篮,你不要看他人成功,而是要你成功。

95、你拥有自尊,你更能尊重别人的自尊。

为人处世名言范文第2篇

什么是名言中的“模糊地带”呢?以罗曼・罗兰“幸福是一种灵魂的香味”这句名言为例,其中的“模糊地带”,笔者认为有两处,一是幸福,二是灵魂的香味。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幸福是什么,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灵魂的香味是什么,谁也没闻过,考生也可以多向运用,只要自圆其说即可。接下来,笔者谈谈如何巧用名言中的模糊性,实现名言的定向转换。

一、扣词法

抓名言中的关键词,引申说理,并与材料对接。如:

于坚说:“这是一个喧嚣的时代,内心宁静如古瓶的人不多。”你是否留恋于声色犬马的娱乐场所,你是否沉迷于视听享乐的网络世界,你是否心醉于低俗恶搞的快餐文学?喧嚣浮躁的社会是否让你的心灵变得躁动不安?那么,读读书吧,为灵魂寻找一块洁净的宿营地,让心灵静静地休憩。是的,读书是一种心灵的享受。(材料作文“读书”)

片段抓住了名言中“喧嚣”“宁静”这些关键词,在引申说理时作出具体阐释,如“喧嚣”对应“你是否留恋于声色犬马的娱乐场所,你是否沉迷于视听享乐的网络世界,你是否心醉于低俗恶搞的快餐文学?喧嚣浮躁的社会是否让你的心灵变得躁动不安?”进而联系文题材料,巧妙对接,引出论点。

二、化用法

即仿照名言说一句扣住主题的话。

罗曼・罗兰说:“幸福是一种灵魂的香味。”我想说,悲悯是一种人性的香味。慈悲为怀的菩萨心肠是悲悯之心,悲天悯人的救世情怀是悲悯之心,扶弱济贫的博爱胸襟是悲悯之心。悲悯是善的源泉,是人性的香味。常怀悲悯之心,关怀弱者,让灵魂发散善的香味。(材料作文“常怀悲悯之心”)

这里利用名言中的“模糊地带”――灵魂的香味,说“悲悯是一种人性的香味”,通过仿写化用,突出论点。

三、对比法

若一时间找不到正面的名言引出论点,可运用对比法,利用反面的名言引出论点。如:

维特根斯坦:“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但我想说,倘若没有在云端跳舞的追求,又何来脱离大地的果敢?倘若没有对登临绝顶的向往,又何来走向高处的动力?高处,那拥抱梦的地方,令人遐想,让人神往。人,当往高处走。(命题作文“人往高处走”)

文段通过地面与云端相对,将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拥抱梦想的人生态度做了一个对比,从而引出论点。

四、点评法

一句话点评名言,突出主旨。如:

罗曼・罗兰说:“幸福是一种灵魂的香味。”是的,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得以实现,所获的幸福感是一种来自灵魂的愉悦。正因如此,人才有了向上走的动力。人往高处走,方能成就自我。(命题作文“人往高处走”)

为人处世名言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人体隐喻;比较;英汉;名词

中图分类号:H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192-03

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是人类形成、组织和表达概念并认识世界的基础和手段,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之一。远古时代,几乎所有的自然活动都被赋予人类活动的特征。在与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人类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人类总是拿自己的身体当作认识世界的媒介,以人体及其器官为出发点,把对身体的认识映射到其它目标域中,在两个概念域之间确立相似关联,用隐喻化的认知方式去推论认识不熟悉的事物,从而达到认识世界的目的。这种以人类身体经验为基础形成的隐喻,在人类认知的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人体名词的隐喻义

人体名词包括人体部位名词如头、眼、脸、口、手、脚、腿、背、胸等和人体器官名词如心、肺、肝、胆、肾、肠等。从语义角度,人体名词分为两大类:人体名词的本义,纯粹表人体义;人体名词的隐喻义,表示非人体义。大部分人体名词除了其指人身体部位或器官的本义之外,一般都有隐喻义。隐喻义,即在词的使用过程中,由本义直接或间接派生出来的成为词的一个固定义位的意义。

人体名词的隐喻义指的是人体名词在人体器官或部位义项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各种隐喻义,既包括人体器官或部位意义,也包括非人体器官或部位意义。这些隐喻义从人体名词本义可转指该人体部位的体貌和功用,还可以转指情感、时间、空间和颜色等。人体名词的隐喻反映了名词在语义层面上的演变规律,体现了人类的认知规律,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有效方式。

二、人体隐喻产生的原因

人体隐喻是人类理解事物、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隐喻性思维是人类表述世界的一种根本途径。最初的人类语言中,表达抽象概念的词汇匮乏,身体化活动是早期人类的一种典型的思维方式。他们借用描写人体的名词去描述周围的世界,当人体部位名词被用于描述人以外其他事物时,就形成了隐喻的表达方式。通过类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而认识事物,特别是在原来没有任何联系的事物之间创造性地建立相似性,为人们了解陌生事物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

(一)认知原因

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它与人类的思维发展紧密相关。根据人类认知发展的规律,人类的认知发展是以自我为中心、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人类最先以人自身为参照点来认识客观世界,他们通过对自身的了解形成概念,然后把人体作为一个始源域的集合体,借用身体某个部位或器官的体貌特征构成隐喻概念,由此来认知其它领域的隐喻概念。

在人类的认知发展中,人体隐喻地位重要、不可缺少。人体隐喻的实质是将人体各部位作为始源域投射到陌生的、抽象的、复杂的概念域,进而来理解和指称其他事物。人类要认知周围的世界,探索未知的领域,就需要借助已知的概念和概念系统,并将此隐射到未知的领域,以获得新的知识和理解。通过人体隐喻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而且能更直观、便捷地认识客观世界。

(二)语言原因

隐喻又是一种语言现象,它还贯穿于语言发展的始终。语言反映人类思维的特点,人体隐喻的使用体现人类的认知过程。这种认知方式形象而具体地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以规范化的方式进入词汇层,在语言中产生大量以人体部位为喻体的隐喻词汇。通过人体名词认知和类推作用在语言中形成的人体隐喻词汇,是一种认知方式在语言中的体现,会随着人类认识活动的展开不断添加新的词汇。

语言是社会现象,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为了表达新概念、新事物,就需要大量的词汇。根据语言的经济原则,人们通常用已知的概念去命名新的事物。当现有语汇不能表达新生事物时,人们就会充分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赋予现有旧词以新义、扩大其内涵和外延,这就会产生大量的隐喻现象。人体的各个部位投射于具体事物域,就产生诸如“湖心”、“箭头”、“车尾”、“树冠”、“果皮”、“桌腿”、“果肉”、“门把手”、head wind(逆风)、tongue graft(斜口嫁接法)、catch red-handed(当场被抓住)、breast drill(机械工业中曲柄钻)、foot dirt(沉底的脏东西)等新名词;人体的各个部位投射于抽象概念域,就出现了crowned heads(戴着王冠的头,指国王和王后)、rule with an iron hand(指以铁腕手段来统治)、a pound of flesh(指合法而不合理的逼索债务)等词汇。

(三)社会原因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社会原因也是使用隐喻的一个重要因素。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不仅出现于人的精神文化领域,而且也渗透到人的日常生活实践。隐喻在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在人际交往中使用隐喻,谈吐幽默,语言生动,往往达到感染人的效果。有的时候,人们也会使用隐喻手法委婉地表达出自己的不快,既顾及了双方的面子,又解决了存在的问题,甚而会在谈笑风生中轻松解除误解或化解矛盾。

三、英汉名词性人体隐喻比较

人体隐喻的形成,是人类的生活活动和思维发展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既反映出大脑对客观世界的体验,又是自然范畴的外在物化形式。英汉人体隐喻同样源于身体经验,具有相同的生理、心理基础,能构成相同或相似的概念系统,所以有许多相同的人体隐喻。同时,语言是一种世界观,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受语言方式的影响,世界观也有所不同。由于各个民族地理分布、生存环境、历史背景和文化习俗不同,反映在各民族语言中的人体隐喻化认知也不是完全对应的。根据对应程度,可以分为完全对应或基本对应、不对应和语义空缺等3种类型。

(一)完全对应或基本对应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沿用“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原则,来认识和描述外部的世界。比如:人类的眼睛镶嵌于脸部上方,状如孔洞,当这一特征被投射到其他非人体域的事物中时,就扩展出“洞穴、孔洞”等隐喻义。后来发展出一系列隐喻表达如:针眼、风眼、窗眼、泉眼、炮眼、枪眼、猫眼、虫眼。这符合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由近及远、由自我到非我、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英汉两种语言中,人体名词的隐喻现象丰富多彩,并历经相似的认知生成过程,投射出人们在认知客观世界过程中的共同性。尽管使用的语言不同,处于同一个世界的人,认识和感知事物的方式却几乎没有差别。通过身体经验去理解和认识世界,生存环境和思维结构的宏观相似性,在不同民族的人们心里建立了相同的认同,预示着英汉两种语言在人体隐喻化的认知和运用方面有很多共同点。

人体名词都有一个中心意义,其他意思都和中心意思相关,围绕着中心意义呈辐射状分布。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人体名词大多都具有多义性,而且它们的许多义项都是相同的。汉语中有一些有关身体部位的名词在英语中有完全对应的表达。如:the waist of a mountain(山腰)、老手(old hand)、脚注(footnote)、眼球(eyeball)、丢脸(lose one’s face)、头对头(head to head)、手拉手(hand in hand)、面对面(face to face)、肩并肩(shoulder to shoulder)、背对背(back to back)、以心换心(heart to heart)、以牙还牙(a tooth for a tooth)等。

语言表达的形式丰富多彩,颇具民族文化特色。英汉中有些人体隐喻词汇基本对应,但并没有完全对应。比如:英语里面的“mouth”,汉语里就有两个对应词,分别是“嘴”和“口”。由此构成的词语更是多得不胜枚举,如:奶嘴、烟嘴、喷嘴、山嘴、鱼嘴、鹰嘴、乌鸦嘴;海口、河口、路口、入口、风口、火山口等等。

(二)不对应

语言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概念体系和意义表达,两个事物在形状、性质和功用等方面的相似性是隐喻产生的根源,语言世界观是我们进行对比的基础。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隐喻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文化背景的影响。由于地理位置、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差异,认识事物时的认知参照点也不完全一致,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也会有所不同,认识世界的方式也就不尽相同。因此,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人体隐喻化认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不对应的情况。

人体隐喻的形成不仅与人体密切相关,而且打着深深的文化烙印。这些文化因素的存在,使不同的人体隐喻的形成具备了可能性。许多有关人体隐喻的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里的表达方式并不对应。如:耳机(head phone);手表(wrist watch);泉眼(mouth of a spring);掌上明珠(apple of the eye);当心(mind your eye);还有如:under one’s nose(在…眼皮底下);to laugh off one’s head(笑掉大牙);with one’s nose in the air(刚愎自用);pig-headed(顽固不化的);from hand to mouth(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等。

(三)语义空缺

一种语言中表达独特文化的词语,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语,就会产生语义空缺,英汉两种语言在人体隐喻表达上也存在着互为空缺的现象。不同的生活环境造就不同的生活方式,如果在一个民族所生活的客观环境里面不存在这一事物,相应地就会在语言里产生空缺。有些人体名词隐喻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其表达的文化内涵在另一种语言中难以吻合,这就导致了由于文化缺失造成的语义空缺。汉语中有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词语高度概括,在这些浓缩的语言形式背后省略了大量与中国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连的信息。如果不补充还原这些至关重要的信息,英语国家的读者就很难透彻理解这些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词语。

汉语中有些以人体名词构成的隐喻,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寓意深刻,历来为人们所喜欢。但在汉英翻译中的处理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曾有人将“眉飞色舞”翻译成“the eyebrows are flying and the countenance is dancing”,这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翻译创举,可是注定只能是一场中国人看了喷饭、外国人看了满头雾水的闹剧。其实,翻译时不但要注意形式,更重要的是意义和精神。这条成语如果只按照它的字面意思来直接翻译,势必无法为译文读者所接受,只会贻笑大方。我们可以根据它的比喻意义灵活地翻译为“to beam with joy”,这样,我们即使无法获得形象生动的效果,也至少传达了它的真正内涵意义。汉语中还有一些比较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也很难在英语中找到相对应的译文。比如中国的大政方针中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等,在英语中就出现了语义空缺现象。

人体隐喻以其精辟、形象、生动的特点,牢固地确立了它在英语使用中的重要地位。名词性人体隐喻化认知,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经过英汉两种不同民族语言和文化的折射,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展现出迷人的魅力。因为语言就是一种世界观,人们一旦习得了这种语言,也就把其中包含一切文化观念、文化价值、文化准则、文化习俗的文化符号,深深地溶进了自己的思想行为之中。因此,英汉两个民族在通过人体隐喻机制去认识周围的世界时,便对世界做出了不同的切割和处理,使世界呈现出多样的色彩。

参考文献:

〔1〕Lakoff, G. &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胡壮麟.语言.认知.隐喻[J].现代外语,1997,78(4):50-58.

〔3〕胡壮麟.认知隐喻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霍雅敏.英汉人体隐喻的对比及其语用价值[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1,18(3):98-101.

〔5〕刘亚立.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语义空缺现象分析[J].理论界,2007,(11):153-154.

〔6〕卢卫中.人体隐喻化的认知特点[J].外语教学,2003,24(6):23-28.

〔7〕马小玲.英汉人体词汇隐喻的对比研究[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10):15-19.

〔8〕束定芳.论隐喻产生的认知、心理和语言原因[J].外语学刊,2000,(2):23-33.

〔9〕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为人处世名言范文第4篇

孔子思想是人世哲学,其核心是“礼”与“仁”。“以孔子做人”,简而言之,就要待人以礼,与人为善,好学上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子思想是出世哲学,主张无为而治,与世无争,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所谓鬼子者,洋鬼子也。“鬼子”的办事风格,主要是指科学、认真、精确、务实的习惯,与我们民族传统的差不多、大概其习惯相对而言。譬如做菜放作料,欧美特别是德国人要用天平来称,精确到克,而中国人的菜谱则大多都写“盐少许”“糖少许”,究竟多少全靠你凭经验掌握了。

“以孔子做人”,可以与人和谐相处,交很多朋友,建立一个温暖的生活圈;“以老子处世”,可以摆脱名缰利锁的羁绊,看轻身外之物,避免各种烦恼,减少因利益之争的对立面,以轻装上阵,投入事业;“以鬼子办事”,则做事扎扎实实,讲究科学精神,追求严谨态度,不说大话,不图虚名,可有条不紊地解决问题,实现目的。有了这“三子”,生活自然幸福,事业必定成功,青史留名也未可知。

且说蒋梦麟的“以鬼子办事”,他在美国留学10年,深受“鬼子”办事作风影响。治校北大期间,他就以务实精神和极强的办事能力、办事效率而令同事服膺。傅斯年称:“孟邻(蒋梦麟)先生学问比不上孑民(蔡元培)先生,办事却比蔡先生高明。”胡适则赞扬蒋梦麟是一位“有魄力、有担当”的校长。上任后,他明确提出“教授治学,学生求学,职员治事,校长治校”的方针;他取消了已经名存实亡变质的评议会,改设校务会议为学校最高权力机关;他千方百计筹措经费,提高教授待遇,聘请了一批知名教授;他严格整顿教学秩序,不怕得罪人。坚决辞退那些不称职的教师,开除严重违纪学生,使校风为之一振;他把学术和事务划分开来,强调层层分工,各司其职;他致力于“整饬纪律,发展群治,以补本校之不足”的新思路,使北大的教学和科研气象一新,即使在风雨飘摇的战乱年代也有稳步上升,实为一大奇迹。

为人处世名言范文第5篇

“三一”问题被老子概括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就是有关这一问题的全部文本,它只是一个省略了思维过程的结论。当然,提及人们对它的解释,就必须征引紧跟在它后面的一句话,这就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对于“三一”问题的流行处理正是借助于这后一句话来实现的。人们认为,“三一”学说的实质是一个宇宙如何发生的问题,它把这一发生的过程描述为这样一种图式:道生出了混沌的元气,元气又分判为阴、阳二气,接着阴、阳和合而成冲气,最后由冲气产生了万物。这种解释在结构上可以标示如下:

阳气

道元气冲气万物

阴气

其特点是,把“万物负阴”句视为对“三一”句的解释与申说,于是二者便不是平列的互补关系,道与气也不再分属条理与质料。在这里,道不再对质料的条理、秩序与结构负责,而是被视为构成性的质料始源本身,只不过它比元气更为原始。道、气、万物不是处在相互包含的同一平列层面上,也即不是阴阳中有道、道呈现在万物之中,而是三者表现为同一时间流程中的先后替代,例如道生出了元气,元气便与道发生了分离,或者道本身消亡,或者与气处在了不同的空间中,成为在万物之外的不同实在。

上述解释实质上是把形之上学的言述代换为自然—物理学的命题。它没有意识到,只要将道生万物放置在时间行程或空间处所中,道就会获得形而下的物化处理,上述代换就是不可避免的。而这种解释之所以能够发生,是由于将道等同于元气也即视为质料性始基的强大思想背景。在汉魏南北朝,道教对道的界定一般都是“道,气也”,这个定义最初见于南北朝后期的《三破论》与《养生经》等,但从《想尔注》和《老君音诵诫经》等的“道气”概念中,已经可以看出把道与(元)气视为同一性的主张。此外,汉代思想专注于自然—物理学意义上的宇宙的演化过程,其特点是把元气视为构成万物的本原,这样一种主流意识形态无疑为对老子形上学的物理学解释提供了方便。在某种意义上,对“三一”学说的流行性解释是汉唐思想在学说解释上历史前置的结果。必须认识到它对形上之学所具有的颠覆性。

当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时,万物与阴阳在空间上的同一以及在质性上的分别已经被意识到了。但是对“三一”句的宇宙生成论的解释根本无视于道、阴阳、万物之间的不离不杂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它还会滋生出如下的问题,也即,究竟在什么意义上,在什么层面上,“三一”句还是一个纯粹形上学的论题?老子区分为道(形而上学)与为学(自然—物理学),的确是既具前瞻性,又具防御性的。他似乎已经预见到形上之学总是面临着来自自然—物理之学的僭占与遮蔽。这似乎是形上之学自身的不可避免的宿命。因而,形上之学在展示自身时,总是以对为道与为学之畛域的划分为始点的。尽管道总是遭受着为学的遮蔽,尽管这种遮蔽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造成的,然而,对道是什么的发问与思考在汉文化的历史中一直没有中断过。道在思想中的呈现而不是设定与构造,也即是形上之学本身的发生,对道的关切实质上也即是对形上之学的关切。形上之学应当成为什么,以及当以何种方式来表明自身呢?在我看来,只有这一提问,才切中了老子的第一关切。

老子充分意识到,“三一”学说恰恰是形上之学表达自身并把自身与那种自然—物理之学加以区别的最佳场所。因而,他把“负阴而抱阳”句紧置在“三一”句之后,这无疑易于导向一重鲜明的对比。更为主要的是,自然—物理学所要集中讨论的命题一旦沐浴在形上之学的光辉中,它又将是怎样的呢?在对发生论中阴阳与万物的纵向的、不相与的关系作了平列的、相互包含的理解之后,问题的实质也就很清楚了。显然,成为形上学关注对象的并不是自然—物理的宇宙的力学形成过程,而是世界在此在(Dasein)身上如何发生,也即如何被经验到的过程。正是这种不同的关切指向,显示了为道与为学的内在分野。老子进一步把上述问题转换为,自在的事物如何才能成为此在世界中的事物,而且他坚信这两种发问在内容上的同一性。老子的回答是,名言在此在世界(的秩序和结构)的建构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尽管这一回答所遵循的思维过程却是由庄子和王弼提供的,但这是无关紧要的,因为思想只是发现与经验,谁是作者在这里却是次要的。

耐人寻味的是,无论是庄子还是王弻,对“三一”思想的展开都不取气化论的理路,而是从语言的层面入手,这无疑暗合老子从道与名的关联方式切入形上之学的思路。

既以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庄子·齐物论》)

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于无也。由无乃一,一可谓无,已谓之一,岂得无言乎?有言有一,非二如何?有一有二,遂生乎三,从无之有,数尽乎斯。过此以往,非道之流。(王弼《老子注》第42章)

庄子和王弼所说的言包括作为说话行为的言语与说话行为所运用的语言两个层面。语言与言语的分别在先秦人那里是通过名称之辨而展开的。“名宜属彼,称宜属我”是先秦思想的一个重要命题,它在《尹文子》中就已经出现;王弼把它表述为:“名也者定彼者也,称也者从谓者也。名生乎彼,称出乎我。”(《老子指略》)名并不是人为的创造与约定,而是出于对象的本性,它包含着构成这一名本身的所有规定性;而称之所以可能,其根据则在于作为称谓行为主体的我。这一思想完全不同于希腊人对命名的理解。在《克拉底鲁篇》中,苏格拉底还没有对名谓与名谓行为进行区分,就把命名的根据建立在主体而不是对象身上了。而当老子说“名可名,非常名”时,名与作为名谓行为的“可名”的区分已是其题中的应有之义了。

在先秦人看来,世界的发生经历了一个从无名到有名的过程。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他意在强调,天地未开辟时的“世界”乃是一个无名的世界,那里还没有天地万物的分别。既然没有分别,也就没有条理性与秩序性可言。因而,无名的世界乃是混沌无序的世界,它根本不是发生在此在意识中的那个万物森然的世界。而且,它还不能名之为“一”,因为,一作为形上学的概念,与数学中那个可以切分的表示数量的“一”有着本质的区别。就在意识中的发生而论,一必须建立在杂多中,只有在与杂多的并存中,它才能进入表象,成为直观与思维的对象。当我们说有多种多样的事物时,这恰恰是以这些事物在意识中作为一个整体的首先被经验到为前提的。相反的情形也同样成立。因而,在形上之学中,一不可能是无序的混沌本身,而只能是杂多的统一性。老子以象喻的方式指明,有名是万物之母,这一表达的要点是,名乃是杂多与一的母亲,只有在名的基础上,混沌世界才会彰显出条理与秩序,才能被分别、编码与归类。换言之,从混沌的无序到杂多的有序的转换,名起了关键的作用。在混沌中,“事物”由于不具有与它物的区别,还没有获得自身的规定性,因而还不是这个事物自身。《庄子·齐物论》说的“物谓之而然”就可以由此而获得说明。要指出的是,整个混沌都在意识的领域之外,除了它是混沌以外,意识对它一无所知。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从混沌思维到有序思维的过渡以及语言在这一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的科学成果,进一步揭示了儿童主观世界的发生过程,也为老子思想的上述解读提供了参照坐标与合理性论证。

“道生一”意味着杂多的生成,但这里的问题是,老子所谓“生”究竟在什么意义上才能获得解释上的合法性。要警惕的无疑还是那种来自自然—物理之学的侵袭。把道理解为一的原因,并认为道生一犹如母产子那样,是一物从另一物中的脱离而后自成一物的观念,就是这种侵袭的结果。因为这种观念乃是将理念纳入实体层面而加以思维。通常所说的原因只是实体间的关系,它总是包含着时空与质料的规定,只有在与结果保持着哪怕是极为短暂的时间间隔时,它才能维护因果性本身的先后相继的规定性。然而,道与一之间绝没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道必然地彰显为一种不可进行数学分割的统一性,而这种统一性也只有通过道才能变得可以理解。因此,道在一中显现自身,“道生一”绝不能是一从道中产出,这里的“生”毋宁是虚性意义的使存有。

来自自然—物理之学的另一种颠覆是把道视为混沌的观点,这种观点直到现在还极有势力,它还想当然地从《老子》本文中寻求所谓的支援。《老子》所说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象帝之先”等等在被做了断章取义的理解后,恰好能够满足这种寻求支援的意愿。从逻辑上看,混沌世界既然是宇宙还未分化的状态,也即自在的前宇宙状态,那么它就必须存在于时间的区间内。而道则是形而上的,它与时间无有关涉,更主要的是,道有着明确的条理,而混沌则是敌视任何条理的。老子所说的“有物混成”等等显然是以形容、譬喻形式出现的虚性言述。老子借以表达的是,天地人物都内含着时空的规定,而道则在逻辑上先于时空,它与时空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畛域。因而,将道视同于混沌实质上是不同畛域在思维中混淆的结果。道在形上之学中的原初性与混沌在自然—物理之学中的开端性乃是互不相关的两件事情。

《淮南子·原道训》所说的“道者,一立而万物生矣”,对老子思想是极具阐释性的。在这里,道、一、万物处在同一平列层面的思想得到了强调,三者的出现并不是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一是杂多之一,杂多是一之杂多。更主要的是,道在这里完全脱离了那种物化的理解,而是展开为“一立而万物生”本身。道不再对质料负责,也无须在质料中寻求自己,而那种把道维系于质料的意见则是它自身通向形上之途的羁绊。道在这里成了万物所由之路,在万物遵道而行的过程中,“一”作为万物的统一性也就自然地呈现了。因而,老子所说的生本质上具有无为性,是一种不生之生。老子对此反复强调,如第十章所说的“(道)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就可以从这个层面获得理解。王弼更明确地把这个思想表述为:“(道)不塞其原,则物自生,何功之有?不禁其性,则物自济,何为之恃?”(《老子注》第十章)道的无为恰恰给物的自为提供了依据。道之生物,也就是物之自生、自成、自由、自宰。因而在形上之学中,所有的存在都处在同一的平列层面上,道并不比物更为终极,本体也不比客形更为高明,所有的存在都可以在自己的性分内发挥致极。

从无序的混沌到有序的杂多,对于自然—物理学来说,宇宙的发生在此已经完成。但形上学所理解的宇宙的发生则与此在息息相关,它首先指向的是自在的事物转化为此在世界中的事物也即为我之物的过程。因而,自然—物理学所提供的结论只能成为形上学借以展示自身的开端。显然,老子把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视为一个逻辑的、而非时间的过程,并把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既以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这里的“一”是自在的事物所具有的秩序性与统一性,切不可与下文的“二”、“三”等同看待,因为后者是可以加减、计算的数学概念。老子之所以用“一”这个概念,无非是强调他关于三个阶段的描述具有很大的概括性。为了准确地展开这一过程,我们可以把自在的杂多及其统一性假设为X,当然要声明的是,自在之物本身具有不可假设性,这里只是出于理解的方便。下述对X的分析一下子把我们导入形上学的那个古老主题也即词与物的关系中去。

X是自在之物,这一表达意味着X不能构成想象、理解与思维的对象,也不能是名言所及的结果。换言之,它位于任何主体性分辨之前。然而,吊诡(paradox)的是,人类言语行为似乎具有一种侵略、扩张的本性,那不可假设的X在这里还是被我假设了。事实上,正是通过对言语行为所运用的语言的体验,X进入到了此在的世界中。然而,要追问的是,X与对X的言说(设为X1)是同一的吗?显然X1生存在语言中,可以成为思维的对象,这就使其摆脱了自在性。因而,结论是X不等于X1,X与X1构成了两种不同的存在。然而,恰恰在这里,更为吊诡的事情发生了。当X与X1被意识为两种存在时,X与X1发生了关联,这种关联是通过语言而实现的,其实质是X转换为X1的所指,它与X1发生了一种对应,也即所谓与所以谓的对应。按照《墨子·经说上》所说的“所谓,名也;所以谓,实也”,X与X1成了名与实的关系。然而,成为老子反思对象的正是把语言视为能指,把事物等同于所指的那样一种意见。老子追问道,当X与X1发生了关联,成为X1的所指时,X还是它自身吗?显然这里的X作为所指,已经进入了此在的主体性分辨之域,与那自在的X已经不是同一个存在,我们可以命名为X2。自在的X转化为名在的X1,又衍化为实在的X2,它就成为此在世界中的事物,更确切的说,成为此在所经验(意识、直观与思维)到的事物。

此在所经验到的事物既不是这一事物自身,也不是语言中这一事物的名在,而是这一名在所指向的那个实在。实在是与名在相对应的存在,只有在语言现象中,在被意指的东西的观念状态中,作为此在经验中的事物也即实在才变得可以理解。正是在此意义上,事物是语言的儿子,语言是事物的母亲。事物只有经由自在转化为名在,又由名在衍生为实在,而后才能成为此在世界中的事物。对于形上之学来说,它不是一个结论,而是作为一个事件或事态而存在的,它是日常生活的真实,反映的是日常此在所处的状态,这一状态使此在处于一种被遮蔽的危险中(下文对此还要予以阐明)。自然—物理之学也可以把它作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并自满于发现了一个一般的真理。但是,自然—物理学在这个所谓的真理面前也就停止了活动,转而去它处寻求另外的真理去了。然而在形上学那里,真理不是某一个结论,任何具体的结论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事件或事态;而且,任何事件与事态都不是终结性的,而是处于未完成的状态之中。形上之学就是要在这些事件与事态中表现自身,从而表明自己与生活世界的亲缘关系。换言之,形上之学作为黑格尔所说的“思维事业”,它总是在对日常生活(意识、观念与态度)的反思中显现自己的存在。

既然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此在所经验到的只是作为语言的儿子的实在,而不是事物的在其本身,那么真实的事物自身在此在的视域中也就隐匿了。问题的关键还不在这里。“三一”句的真正蕴含在于昭示此在所处的危险状态,老子告诫我们,这种危险来自这样一种观念,也即把语言所指的实在看成是那个事物自身。这样我们就无意于去倾听自在事物的自身的“言说”,从而忽视了事物有一种自身的存在。而我们依赖自身的表象、观念与计算能力对它的任意设定与建构,由于没有倾听它自身的述说,而成为一种强力,早晚会遭到它的报复与抗议。而对于真实的物自身,我们除了保持沉默,还能说些什么呢?但白居易在其《读老子》中诘难道:“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作五千文?”这也是一般人对老子的责难。但在我看来,除了表明他(们)与老子及形上之学本身的隔膜外,这一责难又能说明什么呢?老子本人无疑可以反击道:“对于物自身包括无名的道,难道我说过什么吗?”的确,老子在这方面始终保持着沉默,这种沉默给后人留下了驰骋任意表象与专横意志的广阔空间,然而恰恰是驰骋者本人在感受着自身与老子、与形上之学的愈来愈深远的距离感与陌生感。

那么,老子以及形上之学所能言说的究竟是什么呢?这就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事件或事态,这些事件或事态是此在自身的经验(意识、思想与观念)。因而,不是物自身也不是道本身,而是此在对物自身、对道本身的经验以及这种经验本身,才是老子所言说的东西,才是形上之学展示自身的场所。而这种对人类自身经验的思与说总是以否定的、负的方式把我们导向一种“道说”,它的基本表达方式是:对于道,我们不能或不该这样或那样去说。对那不能也不该说的,我们应该保持沉默,我们的思与说应该有一个界限。这就是先秦人反复思考的“知有所止”的问题。老子说:“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老子》第三十二章)这就是说,名言一旦产生,此在就必然面临着知止的问题,它实质上是此在对自身有限性的沉思。然而,正是这种沉思,构成了形上之学特有态度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