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普希金诗选

普希金诗选

普希金诗选范文第1篇

(申丹: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3篇文章分别考察了新中国60年的普希金研究、莱蒙托夫研究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新中国60年普希金诗歌研究之考察与分析》将60年的普希金研究划分为三个时期:新中国成立至1957年―发展期;1958年至“”期间一缓滞期;1976年至2010年一复兴和繁荣期。《新中国60年莱蒙托夫诗歌研究之考察与分析》认为新中国60年的莱蒙托夫诗歌研究大大超过旧中国,新中国的后30年较之前30年更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比起诗人的祖国俄罗斯来,比起中国对俄罗斯其他伟大作家的研究来,无论深度还是广度,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新中国60年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之考察与分析》认为,60年的中国陀氏研究成就不小,尤其是最近20年,不论是视野还是深度,主题分析还是艺术性研究,都有很大推进,逐步由现象评述向本质挖掘深入,陀氏创作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矛盾性不断被揭示出来,与此同时问题也不小。

关键词:新中国60年;普希金研究;莱蒙托夫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考察与分析新中国60年普希金诗歌研究之考察与分析 张铁夫 宋德发

中图分类号:10―03;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981(2014)02―0083―05

1897年,普希金以“伯是斤”之名传人中国。1903年,他的第一部汉译作品《俄国情史》(《上尉的女儿》)问世。耐人寻味的是,在1927年之前,汉译普希金作品几乎均为小说,没有诗歌(这里所言的“诗歌”主要指狭义上的叙事诗和抒情诗,并不包括其他诗体作品,如童话、戏剧、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等)。也就是说,普希金是以小说家的面目进入中国的。翻译的缺席导致评论的乏力,故在1927年之前,只有鲁迅的《摩罗诗力说》(1907)、的《俄罗斯文学与革命》(1918)等文章简略论及普希金的诗歌。

1927年,孙衣我翻译的《致诗人》一诗在《文学周报》第四卷第18期发表。此后,普希金的许多诗作陆续得到翻译,普希金“诗人”的本来面目得以恢复。与此相应,普评①开始关注普氏的诗歌,并对那些反抗专制和压迫、讴歌和呼唤自由的诗篇给予热烈的赞颂。普希金的声誉日隆,以至在三四十年代,他不只是一位诗人,还成为国人信奉的文艺偶像。也正因为掺杂着过多欣赏和崇拜的因素,导致这一阶段的普评虽然数量较为可观,且不乏激情和亮点,但不免局限于表层的介绍、鼓吹和推广,很难深入到学理的深处。

新中国成立后,外国文学研究一如既往地“与时俱进”。诚如吴元迈在1999年的一次大会报告中所言:“50年的外国文学研究工作经过了五代人的艰苦跋涉与辛勤耕耘,走过一条复杂的不平坦之路,与我们的政治风雨同步。”往后推延10年,就会发现,新中国60年的普希金诗歌研究也是如此。令人欣慰的是,像其他学术事业一样,普希金诗歌研究在经历了风雨之后,最终还是迎来了绚丽的彩虹。如果分阶段进行考察,它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新中国成立至1957年:发展期;1958年至“”期间――缓滞期;1976年至2010年:复兴和繁荣期。

一、新中国成立至1957年:发展期

新中国虽然在很多方面和“旧中国”彻底分道扬镳,但是与苏联的关系和感情不仅没有破裂,反而更加深了一层。其实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1949年6月30日),就宣布了“一边倒”的政策:“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文章明确表示:“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

政治上的“一边倒”和意识形态的一律性让俄苏文学在中国比新中国成立前更受欢迎。据统计,从1949年10月至1958年12月,我国共出版俄苏文学作品3526种,印数达8200万册以上。作为俄罗斯新文学奠基者的普希金,自然更是中国文坛的宠儿。也就是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②的普希金研究较之前有所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从1950年至1957年的8年间,普希金的作品出版了30余种(含旧书再版),其中诗歌的主要译者是查良铮和戈宝权。这些诗歌译自俄文,翻译质量大有提高,而且印数较多,加之许多高校先后开设了俄苏文学课,从而使得普希金诗歌的接受群体空前扩大。与此同时,对普氏诗歌的评论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在这期间,普氏诗歌尚未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而只是作为普希金创作的一部分受到注意。据现有资料可知,这期间公开发表的论及普希金诗歌的文章有数十篇,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各种译本的序、跋,第二类是对普氏单篇作品的赏析或者评介。这两类成果中的大多数属于纪念性或介绍性文章,学术性并不强,但对于增强人们对普希金的认识,推动普氏作品在中国的传播,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之初对普希金诗歌的研究虽然较新中国成立之前有所发展,但发展的程度是比较有限的。这主要有内外两个原因。外部原因在于当时整个中国的学术事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学术意识、学术思维还比较模糊。借用王向远的话说:“新中国成立后头一个五年计划中,政治经济文化迅速恢复和起步,但人民的精力贯注于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学术研究一时难以彰显。……而作为学术研究基地的各大学和研究机构,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也处在大学国有化的改造与调整中,缺乏学术研究的稳定环境,到1954年,各大学的合并和院系调整才算基本完成。”内部原因则在于人们将普希金神化,很难用一颗平常心去审视他。人们注意到,在这一时期,普希金在中国的声誉达到一个顶峰,换句话说,他不仅超越了诗人的范畴,也超越了文艺偶像的范畴,而上升为一个文化英雄。诗人田间就说:“普希金,这是天才,这是英雄,这是诗人。英雄和诗人,虽说是两个不同的名词,但在实质上,它们的含义是一致的。伟大的人民诗人都是英雄和战士。”将普希金看成文化英雄,其实就是将普希金符号化,因此这期间在评论普希金诗歌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侧重政治诗而忽略了其他题材的诗歌;侧重诗歌的思想内涵而忽略了艺术特性;侧重思想内涵中的人民性和革命性而忽略了其他层面的意蕴。

总之,这期间的普评为了服务主流意识形态的目标,显得热闹有余,而理性不足,以至于最能反映研究水平的学术论文基本空缺,学术专著更是难觅踪迹。

二、1958年至“”期间:缓滞期

新中国成立后的头几年,绝大部分学术事业百废待兴,但普希金研究却不是建立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几十年间,很多前辈学者已经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按照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态势发展下去,普希金研究很快就会迎来一个繁荣期。可惜好景不长,接踵而来的政治运动中断了这种态势:“从50年代前期开始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终于演变为1957年的‘反右’运动,许多知识分子在那场运动中被审查批判,噤若寒蝉,或被打成‘’,失去了学术研究的起码条件乃至人身自由。

1957年以后,情况越来越严重。随着极左路线的逐步升级和中苏关系的恶化,我国对俄罗斯古典文学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曾经被尊为“导师”的俄罗斯古典文学,被某些人视为“无用”的,甚至是“有害”的,而那些古典作家则被视为“死人洋人”。随着这种观念的普及,普希金研究的发展势头立刻“缓”了下来,首要表现便是作品出版数量的锐减:1958年至1966年间,仅仅出版了《普希金抒情诗一集》(查良铮译,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重印)、《普希金作品选读》(毕家禄注释,商务印书馆1964年)等极少数作品。其次,在课堂上讲授普氏的作品被当作宣扬剥削阶级的生活方式和资产阶级人性论受到批判,这也直接导致普希金读者群的急剧下降;紧接着,对普希金的评论也开始裹足不前,除了《普希金》(南海、碧波编写,商务印书馆1962年)等极少数普及性的小册子外,很难见到其他普评专著。有关普希金的介绍性和宣传性文章30篇左右(其中涉及诗歌的有2篇),都极为短小,在深度和广度上几乎没有任何突破。

雪上加霜的是,“”很快到来。“”期间,几乎整个外国文学都被否定。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被认为是反映了“资产阶级独霸世界的野心”;启蒙学派被打成“蒙蔽学派”;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成了“维护剥削阶级制度”的文学;西方现代文学则是“反动”、“颓废”的文学。总之,对这些“古的和洋的艺术”,应该“彻底决裂”、“彻底批判”,“彻底扫荡”。这样,普希金就成了反映“剥削阶级的政治愿望和思想感情”的“死人”、“洋人”,自然也在被扫荡之列。换言之,似乎在一夜之间,普希金从“文化英雄”跌落成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人人避之唯恐不及,上海的普希金纪念铜像在1966年被彻底砸毁就是一个明证。该铜像建于1937年。日军占领上海后,在1944年11月将之拆除。抗战胜利后,俄国侨民和上海文化界进步人士于1947年在原址上进行了重建,但在“”期间,铜像再一次被毁。可以说,普希金的铜像如同一个隐喻,象征着普希金及其作品在中国的坎坷遭际。在期间,普希金研究彻底“停滞”了下来。尽管如此,在民间,在知识分子的心中,普希金的声音并未沉寂,普希金的身影并未消失。正如叶甫图申科在《中国翻译家》一诗中所写:“当红卫兵把石子/向娜塔莎掷去,/当大学的校园/成了可怕的荒漠,/像一个幽灵/伴着低沉的蹄声/普希金的青铜骑士/突然出现在天安门。”

是的,普希金依然活在人们的心中。“在西伯利亚矿井的深处,/你们要保持高傲的耐心,/你们悲惨的劳动和崇高的思想追求,/绝不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在“”最艰难的岁月里,普希金的这些诗句不知给多少人带来了心灵的慰藉和生活的勇气,使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正是有这样一种在事实上从未被割断的普希金情结存在,才会有“”结束后普希金研究的迅速复兴。

三、“”后至2010年:复兴与繁荣期

粉碎“”后的头两年,学术界步入了痛定思痛和休养生息的阶段。不久后,各个领域的学者开始“试探性”地发表论著。在此氛围下,马家骏在《陕西教育》1978年第1期发表了《普希金和他的(寄西伯利亚>》一文,开启了普希金研究复兴的大门。1979年,普希金研究的各种成果呈“井喷”状问世,预示着普希金研究春天的到来。回顾和梳理新时期三十年的普希金诗歌研究历程,可以发现,它的成就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是翻译工作趋向完备性,这也成为我国普希金研究的一大亮点。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为了读者阅读和学者研究的需要,同时也为了响应心中那颗“普希金情结”的热烈呼唤,翻译界和出版界加大了翻译普希金诗歌的力度,不仅出版了多种多样的普诗单行本,而且推出了多种大型的普希金文集或全集,如卢永选编的《普希金文集》(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肖马和吴笛主编的《普希金全集》(8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冯春以一己之力翻译的《普希金文集》(10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和刘文飞主编的《普希金全集》(10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至此可以说,普希金的作品几乎均被翻译成中文,普希金的诗歌也得以整体性地呈现在大众面前,从而为更广泛的评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是评论的对象趋向整体性。

新时期的普评既有重点诗作的重点解读――如有8篇论文研究《致大海》,7篇论文研究《铜骑士》,5篇论文研究《致凯恩》、《致恰阿达耶夫》和《茨冈人》等;也有分门别类的局部性考察――如抒情诗研究,叙事诗研究,抒情诗中的政治诗歌、爱情诗歌、爱国主义诗歌、自然诗歌研究,叙事诗中的南方叙事诗研究等;还有对普希金诗歌的宏观探讨。“点”、“面”和“全局”三个层次的有机结合,基本涵括了普希金的全部重要诗作,大大拓展了普评的广度。

第三是评论的视角趋向多元化。

“自由”、“革命”、“爱情”等传统视角在新时期的普评中依然拥有一席之地,并且得到了深化和拓展。同时,受多元文化的激励,一些半新或者全新的视角,诸如“美”、“生命美学”、“时空结构”、“古典美”等,开始进入普评领域。张铁夫等著的《普希金新论:文化视域中的俄罗斯诗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更是集中选择了七个视角来探寻普希金,其中“人民性思想”和“自由理念”属于传统视角,而“死亡意识”、“伦理指向”、“女性观念”、“圣经情结”和“叙事艺术”属于全新的视角。通过这些视角,该著对普希金诗歌的艺术精神作了极具学理性的阐释。而他主撰的《普希金:经典的传播与阐释》(湘潭大学出版社2009年)又增加了“性表现”、“酒神精神”和“帝王形象”等视角,对普希金诗歌的意义做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揭示。在众多研究视角中,有两个尤其值得一提:

1)反思批判的视角。

过去,由于受苏联的影响,人们往往强调诗人积极、光明的一面,而对他消极、阴暗的一面却讳莫如深,甚至有时候把错误说成正确。新时期以来,我国的学者力图打破这种,对普希金作品(包括诗歌)做出更加辩证的评价。沙安之的《普希金创作道路上的光明与黑暗》(《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第4期)一文认为,普希金的创作中不仅有“光明”,还有两条“阴影线”:一条是政治上的,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他在一些诗歌中歌颂了彼得大帝和俄国将领夺取疆土的武功,并为俄国镇压波兰起义进行辩护。(2)他在反对暴政的斗争中摇摆不定,曾在作品中颂扬尼古拉一世和美化叶卡捷琳娜二世。(3)他在一些作品中选错了自己的主人公,如杀害法国革命领袖马拉的沙格特・科尔兑、背叛法国革命的谢尼耶。另一条“阴影线”是爱情上的:普希金闹过许多“恋爱”,并且把它当作诗作的一个重要主题,所以“只能学它们的诗意,而不能学它们的道德观念。”徐允明的《鲁迅、普希金与1830年波兰起义》(《文学评论丛刊》1979年第2辑)、鲁效阳的《评普希金后期抒情诗中的沙文主义》(《普希金创作评论集》,漓江出版社1983年)、方汉文的《从普希金

2)比较文学的视角。

粉碎“”以后,随着比较文学在我国的复兴和发’展,许多论者开始把普希金与外国文化和文学的关系作为评论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些论者从渊源学的角度,把普希金的诗歌作为接受者即影响的终点来进行考察,如张铁夫的《普希金与莎士比亚》(《湘潭大学学报・外国文学专辑》1987年)、曾庆林的《论莎士比亚对普希金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双重影响》(《国外文学》1989年第1期)、杨莉的《论拜伦的文学影响:以普希金、库切和巴赫金为例》(《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0年第2期)等文章,用事实说话,比较客观地揭示了普希金对莎士比亚、拜伦等文学大师的崇拜、模仿和超越。另一些论者则从平行研究的角度对普希金的诗歌进行分析,如徐志啸的《屈原与普希金》(《国外文学》1987年第3期)、高金萍的《意象的魅力:普希金与郭沫若诗歌意象之比较》(《中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3期)等文章,通过“平行贯通”之法,对普希金的诗歌作出了不一样的解读。而更多的论者是从流传学的角度,把普希金作为传送者即影响的起点来进行考察,具体来说,就是研究普希金的诗歌与中国的关系。像张铁夫主编《普希金与中国》(岳麓书社2000年)就比较系统地探寻了普希金的诗歌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情况,堪称此类研究的一部力作。

第四是评论的成果趋向体系性。

专著的剧增是新时期普评的一大特色。专著和论文相比,信息含量更丰富,所选择的视角更多,也更具有自足的体系性。尤为值得一提的至少有五部:吴晓都著的《俄罗斯诗神:普希金》(海南出版社1993年)评介了普希金的诗人特性及其抒情诗和叙事长诗,具有很强的总括性;陈训明著的《普希金抒情诗中的女性》(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用28万字的篇幅集中探讨女性与普希金爱情诗歌的关系,资料翔实,论证充分,创见迭出;张铁夫等著的《普希金的生活与创作》(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共12章,38万字,其中有近10万字是对普希金抒情诗和叙事诗的多方位考察;查晓燕著的《普希金:俄罗斯精神文化的象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系统地探寻了普希金诗歌中蕴含的历史主义观、启蒙主义思想和宗教文化观;刘文飞著的《阅读普希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在第一部分对普希金的诗歌作了综合性的评论,在第三部分对普希金数十首代表性抒情诗作了赏析性解读。

新时期普评的复兴和繁荣归根结底是思想解放的结果。也就是说,新时期普评最大的变化是心态的变化。在人们心目中,普希金既不是一个“文化之神”,也不是一个“文化之魔”,而只是一位复杂和丰富的诗人。因此,人们审视普希金的目光既不是仰视,也不是俯视,而是平视。这样,在新时期的普评中,情感的成分在退位,理性的成分在登台;非学术的成分在减少,学术的成分在增加。换句话说,普希金学者们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中,怀着敬重学术、追寻真理的信念,对普希金进行了各种可能性的探寻,力图描绘出一个真实、丰富、多元化的诗人普希金形象。

四、与俄国和西方研究的比较

应该说,中国人民对普希金及其作品的深情感人至深,中国学者用自己的努力和实绩证明了中国是世界普希金学的一个重镇。但也无须讳言,单从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来说,我们和俄国乃至西方还有一定的差距。

俄国是普希金的祖国,普希金是俄国文学之父和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因此,俄国的普希金研究做得最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概而言之,他们至少在五个方面值得我们学习:(1)重视基础工程的建设:新版19卷本《普希金全集》、《普希金语言词典》、《普希金生平与创作年谱》、《普希金百科全书》等大型研究文献的出版,为俄国普希金学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2)重视研究队伍的培养:以前莫斯科、彼得堡多次举办“普希金专题讲座”,培养了大批普希金学者;现在有不少年轻人以普希金为研究对象撰写副博士论文或博士论文。(3)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一百多年来,革命民主主义者的现实主义批评、唯美主义批评、历史比较文艺学批评、心理学批评、象征主义批评、马克思主义批评、形式主义批评、结构主义批评等,构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极大地推动了普希金学走向多元化和立体化。(4)由于在语言上拥有天然的优势,并且占有大量第一手资料,因此特别重视校勘和文本研究。(5)重视普希金与世界文化关系的研究,不仅出版了许多这方面的专著,而且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文学研究所还每两年举办一次“普希金与世界文化”国际会议。

西方的普希金研究在某些方面不如中国,但在有些方面也有胜出。用陈训明先生的话说:“尽管中国对普希金的欢迎远比西方热烈,中国翻译出版普希金作品的总量远远超过西方,但这绝不意味着西方就没有胜过我们地方。就翻译而言,像纳博科夫详尽注释的四卷本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译作我国就没有。而在研究方面,我们不仅没有走在西方前面,反而大大落后了。”相比较而言,西方的普希金研究具有几个优点:(1)重视研究文献的整理工作,如出版了《亚历山大・普希金研究的英文文献目录:研究与翻译》(1999)、《普希金之后:现代诗人所编的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诗的不同版本》(1999)等著作。(2)视野更开阔,更具有历史性,换言之,更善于将普希金的特点和价值置于俄罗斯文学传统中加以考察,如出版了《俄国戏剧:从发端到普希金时代》(1985)、《俄国小说:从普希金到帕斯捷尔纳克》、《俄国的文学观:从普希金到索尔仁尼琴》(1976)、《从普希金到马雅可夫斯基:论文学的演变》(1948)、《普希金和俄罗斯文学》(1948)等比较宏观性的论著。(3)对一些比较“冷僻”的领域作了比较充分的研究,如出版了《亚历山大・普希金的小悲剧:论诗歌的简洁性》(2004)、《普希金的(埃及之夜>:一部作品的传记》(1984)、《论普希金和旅游文学》(1975)、《普希金信件的风格》(1974)、《怪人的梦想和普希金的演讲》(1960)等专著。(4)对普希金作品的艺术性更加重视,如出版了《普希金和浪漫风格:碎片,挽歌,东方,反讽》(1994)、《普希金抒情诗的研究途径》(1972)等专著。(5)更重视后备人才的培养,单就美国而言,“从1954年到1996年,这个国家就有56篇关于普希金的博士学位论文通过答辩”。近年来,西方的普希金研究出现了两个引人注目的新领域,即“普希金与白银时代”和“普希金与苏联文化”。这两个新领域都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在时间上,是从下个世纪之交看上个世纪之交;在空间上,是从西方看俄国。这两个新领域的出现也反映了当代最新的文化思潮――文化批评对普希金研究的介入。

相比较西方来说,中国在普希金作品的翻译、传播、宣传和欣赏方面作得更好一些,而在学理层面的研究方面作得稍有欠缺。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普希金研究存在的问题有:(1)重内容,轻艺术,而这几乎是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的通病。(2)重赏析,轻研究,这是因为真正意义上的普希金研究专家比较缺乏的缘故。(3)重微观(单篇作品介绍),轻宏观(缺乏整体把握和综合研究),这同样是因为缺乏足够多的普希金研究专家。(4)重抒情诗,轻叙事诗,这大概是因为在观念上忽略了普希金叙事诗的重要性。

普希金诗选范文第2篇

邂逅“莫斯科第一美人”

1828年冬天,在舞蹈教师约格尔家举行的舞会上,娜塔莉娅・尼古拉也夫娜・冈察罗娃比身高远更惊人的美貌,点燃了30岁的普希金。16岁的小姐来自贵族的矜持和对艺术淡淡的嗜好,使她不冷不热地回绝了诗人的一见钟情。诗人曾开玩笑地宣称,对冈察罗娃的爱是他的第113次爱情了。诗人是在他生命的新起点上爱上冈察罗娃的。他告别了动荡的青春,进入了成熟期,渴望个人的家庭幸福,向往爱和高品质的被爱――这就是当时普希金的心情。于是诗人带着被损伤的高傲才情,径自去高加索游历。途中,一些绛色的风尘和牛羊双眸中永驻的柔顺和忧郁,深深刺激了诗人的伤痛和灵感。从那些泛着铁褐色的岩石上,他捕捉到种彻底征服诗歌和爱情的意志。他庆幸出走高加索的选择。很快,诗人的泪水、誓言、诗篇在激情的驱使下迅速包围了冈察罗娃,这让她显得越发丰润,像个尤物。冈察罗娃的女友纳杰日达・米哈伊洛夫娜这样描述过她:“娜塔莎确实很美,我一直非常欣赏她。由于受过农村新鲜空气的锻炼,她的身体非常健康,她结实、灵活,身材匀称,每个动作都充满着美感。她的眼睛善良、愉快,在长长的丝绒般的睫毛下闪耀着迷人的光,但那种腼腆的谦恭总是及时地抑制住了她奔放的热情。娜塔莉娅的主要的美在于她自然,没有丝毫的造作。”但是,对名声、荣誉的渴望以及对感情专注所必须做出的牺牲,让贵族小姐彻夜难眠。当时,她被誉为“莫斯科第一美人”,成为上层社交圈中名动一时的人物。她已适应并启用了特有的风情来接纳男人们殷勤备至的爱慕。她太清楚一个尤物的价值和重量了。这已经煽动起她本不逾矩的希望,她觉得自己的力量足可使男人们为其成就番事业。至于是什么样的事业,那倒不是最主要的问题。

然而,普希金迅猛爆发的惊人才华以及持不同政见者的叛逆姿态,像烈性的伏尔加酒征服了整个俄罗斯。权贵沉重的橡木大门已为诗人敞开,贵妇在化妆舞会上都在议论如何才能引起诗人的注意,少女们则已急不可耐地准备好了芳心。这一切,自然没有逃出娜塔莉亚的敏感。她满怀希望地等待时机进一步发动攻势。

普希金并非偶然的在献给她的颂诗《寺丹》中称她是“最纯洁的美韵形象”。从现在掌握的各种情况看,这个称谓并不过誉。精诚所至,芳心大慰。情爱的天平终于在醉意酣深的秋天向诗人倾斜了。1830年9月9日,诗人致朋友普列特涅夫的信中激动宣布: “今天我收到了爱人的信,她答应嫁给我,不带陪嫁。嫁妆是少不了的。她叫我到莫斯科去……”

9月30日,诗人在著名的“波尔金诺之秋”爱情与写作的双丰收中因刻骨铭心的激情显得有些语无伦次了:“我的亲爱的,您的爱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能阻止我在愁城的大门上吊死的东西。”现在看来,在龌龊的现实里,我们身边的有些爱情就真不是个东西了。10月初,诗人带着一卷不朽的文稿和被人理解后的深深感动,返回莫斯科。1831年2月18日普希金和娜塔莉娅在尼基塔大街的大升天教堂举行了婚礼。年轻夫妇移居到阿尔巴特街(房子作了某些改建, 直保留到今天,号数是53)。当时,诗人32岁,妻子尚不满19岁。依俄国风俗,始称之为娜・尼・普希金娜。

尔后,年轻的夫妇去皇村度假。这几个月可谓是他们家庭生活中最为安逸的时光了。生活中一次小小的意外,就可能根本改变事物的性质。它把秩序化了的、又向往大海的事物善意地推向水边,但注定会到来的沙流挟带着漩涡,将把安宁的岁月卷入人力难以制约的茫茫洪流。

这样的意外,已逼近诗人夫妇。

丹特斯成为了普希金的亲戚

同年7月,为了逃避彼得堡猖獗的霍乱,沙皇一家和他的宫廷迁到了皇村。平静与安宁被理所当然地打破了。

在别人眼里,普希金并没有后来传说的那么孤傲。“至于他,当他妻子在场的时候,他就不成其为诗人了。看来,昨天……他非常激动,像一般的那些希望妻子在社交界获得成功的丈夫们一样。”

这基于诗人两个动机:――是借此可以在外交部复职,进入档案馆,研究彼得一世的历史:二是夫妇俩经济日趋拮据,而普希金又是一个绝不出卖灵感换钱的唯美主义者。因而,只得设法用昂贵的诗情和更为罕见的谦恭去激发沙皇的除香惜玉之心。

沙皇和皇后极有节制地完成了他们的慷慨之举。皇后对普希金娜更带有一种略略特异的欣赏。作家兼官员的弗・亚・索洛古布如此回忆了普希金娜:“当代的美女我见过很多,有的甚至比普希金娜还要迷人,但从来还没有见过像她那样把容貌和体态的典型的完美集中于一身的人……确实,这是一个真正的美人。无怪乎其他女人,基本最出色的女人,在她面前都相形见绌。她表情比较平淡,很少说话。她经常出现在彼得堡的社交场台和宫廷,但妇女们都认为她有点古怪。我在第一次见她时就对她入了迷。”可见,19岁的普希金娜,已不是16岁时纯情而怀春的少女了。她以一种令人捉摸不透的成熟和丰姿,逐渐展示了她潜藏于漂亮面庞和沉默寡言下的逼人的美!

面对这样的女人,就犹如面对一件艺术品。她似乎不应该为尘世中的某一双手所拥有,而是应该像圣母玛丽亚样,爱美的至善心灵不容许她有哪怕一丝的懈怠,男人们的注意力也许就在这里发生了幻觉。

亚・费・奥涅金写道:“作为一天才诗人的妻子,一个最美丽的俄罗斯妇女,她是太出色了。她的小小的疏忽和过失很快就会被别人发现,于是取代赞扬的社会是心怀忌意的、严厉的、不公正的谴责。”

根据现有资料,包括权威的英国传记作家T.J.比尼恩的长篇传记《为荣誉而生――普希金传》,没有任何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证明普希金娜在言行方面的越轨之举。沙皇对她容貌的倾倒是不假,但同样也没有证据来阐述这种倾倒的进一步发展情势。才华和美貌,也许就像异花奇草一般点缀在宫廷的肃穆和死气沉沉的巴洛克建筑中。出于集权者附庸风雅的博学姿态,倒是对普希金,沙皇对其接二连三的物质请求予以开恩。随着孩子的不断出生,每况愈下的家庭经济,在诗人如火如荼的爱意之下捉襟见肘了。

因为生活的贫乏,即使是如胶似漆的爱情也会在这一漫长的磨损状态下不知不觉的失去光泽。这对出身于破落贵族的普希金娜和中产阶级的诗人来说,既无力摆脱已经适应的生存方式,又缺乏如十二月党人那种敢于同平民一样过活的勇气。菲薄的年薪以及可怜

的不动产业就让一对郎才女貌的佳人在荣誉与生计面前,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

为了丈夫的著作顺利印行,普希金娜三番五次哀求当造纸厂老板的哥哥伸出仁慈的手。从那些充满一个妇人对丈夫的光荣与才华深深怜爱的信件中,可以发现她善良的心和柔顺的性格。

应酬和交往,构成了那个时代的主流节目。有时,在一大群献媚者的包围中,诗人看到了妻子眼中流露山的灿烂春意与一闪即逝的哀苦,诗人的苦痛就不难于让人觉察了。

1835年,一位高大、英俊的法兰西籍近卫军重骑兵军官,在焱多的追求者中脱颖而出。他彬彬有礼的言词与深沉的笑意,像朦胧的雾气一般萦绕在诗人与普希金娜之间。这位名叫乔治・黑克尔恩・丹特斯的男爵,以年轻于诗人13岁的翩翩风采,以及妻子在对方文雅大方的骑士作风下的礼貌应酬,引起了普希金的妒火。妒火轻易地影响了诗人的判断,并使之陷之弥深。

卑鄙者制造了许多流言蜚语。一个叫杜尔高鲁柯夫的贵族,甚至在一次舞会上当众在普希金背后做出下流手式侮辱普希金。1836年11月4日,普希金收到一封侮辱妻子和他本人的匿名信,信中对普希金极尽污辱:“荣誉勋章协会,尊贵的绿帽子和骑士勋章协会,在其会长S.E.D.L.大勋章获得者纳雷什金主持下召开了会议,大会一致同意任命亚历山大・普希金为该协会副会长和勋章历史编纂家。”信中所提的纳雷什金的妻子是亚历山大一世的情妇,因而信中暗示的就是娜塔莉娅和沙皇关系暧昧。

普希金怀疑此信是荷兰驻俄国公使格伦克指使人所为,他怒气冲天地向其义子丹特斯下了挑战书。一切都被狂怒收缩为狭路相逢的敌对状况,他立即向对方扔去了挑战的白手套。但颇有骑士尊严的丹特斯对此予以了否认,并托诗人茹柯夫斯基进行斡旋。在当时的情形下,回避决斗几乎就是怯懦的同等词,但丹特斯吞下了这枚苦果。

格伦克害怕这场决斗会影响他的宦途,所以就劝说丹特斯向普希金娜长得并不迷人的姐姐加叶林娜求婚,并闪电完婚。眼看仇敌竟然成为了亲戚,普希金只好撤回了挑战书。这一结果让诗人的崇拜者们得出的唯一原因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既然由情敌变成了亲戚,那么丹特斯男爵在普希金娜面前频致问候也就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普希金已然视其为破门而入的准备痛饮蜜汁的狂熊。

事情的恶化已非人力所能挽回了。

决斗是普希金喜欢的事情

决斗是普希金喜欢的事情。从青年时代开始,他总是希望用剑来解决纠纷。普希金一生共卷入20多次决斗,几乎成为职业决斗家,其中大多数决斗的起因都微不足道。比如,1836年2月,在短短一周之内,他就挑起了两次决斗,而且差一点就要造成第三次。(见T.J.比尼恩《为荣誉而生――普希金传》(下),614页,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1月版)在巨大的经济压力下,他脆弱的自尊更希望使用一种速战速决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荣誉。

而在他的笔下,决斗无疑更是理想主义的清洁剂。在《叶甫盖尼・奥涅金》中,连斯基、奥涅金、达吉雅娜,奥尔珈4人形成了“四角恋”,连斯基和奥涅金都无法忍受对方的侮辱,两人于是决斗,结果奥涅金杀死了连斯基。从奥涅金的原型里可以看到普希金本人的影子。这就说明普希金的内心深处对决斗这种方式的崇拜,因此,《叶甫盖尼・奥涅金》也可以说是普希金本人命运的谶言。

丹特斯结婚后,似乎并没有放弃对普希金娜的深度呵护,他利用亲属关系,马靴进一步了美人的裙裾。普希金再也无法忍受,他再次以极可怕的言词写信给格伦克进行挑战。这次,所有的劝说归于无效,丹特斯出面应战。

男爵!

请允许我澄清一下不久前发生的事。您儿子的卑劣行径,本人早有所知,因此不能漠然视之……

男爵,我必须提醒您,您身为荷兰君王的代表,却干着拉皮条的勾当,怂恿您的儿子做出这么多不体面的事……

男爵,从今以后,我禁止你们靠近我的妻子,我决不允许您的儿子在干这种卑鄙的勾当之后还去追求我的妻子,我更不允许这个骗子和流氓对她散布任何流言蜚语。

因此,请您趁早结束这一场阴谋,否则,我决不会善罢甘休。

谨此奉告。

亚历山大・普希金

一八三七年一月二十六日

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从挑战、应战、检查枪械、场地、公证人等等。1837年2月8日上午,彼得堡近郊的“黑溪”,在一片开阔的林间空地,诗人发青的脸色显示出他被痛苦煎熬的崩溃程度。两边的证人在给他们选择开枪先后的抽签,上帝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丹特斯获得了优先开枪权。他仿佛执行公务一样挺身站立,一声令下,迈着标准正步向射击线走去。

在荷兰公使监督下,随着发令声落,彼此都转过身来,诗人等待着。他在想什么?他是否突然觉得这一切都毫无意义了呢?生机盎然的幸福如雪亮的雨声熄灭了复仇之焰吗?他是否觉得能同妻子在一起走完余生就是最高的艺术?他想到了他的诗歌吗?他是否被自己的光芒刺得心醉神迷?

历史在这一刻都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丹特斯连续扣动了板机。第一枪打偏,第二枪打碎了普希金前胸铜扣之后进入身体。子弹洞穿了诗人的腹部。他倒地,然后艰难地坐了起来,浑身颤抖,公使发令后打出第一枪,丹斯特应声倒地。普希金以为上尉死了,宣布放弃第二枪。其实丹特斯只是被打中胳膊,却立即躺下装死,荷兰公使宣布决斗结束,上尉便从地上爬起来,普希金要求补上第二枪,被公使拒绝。

诗人被抬回了家,普希金娜扑到他跟前跪下,她浓密的,黑褐色的卷发披到了丈夫的脸上。她哭叫着――“普希金,普希金,你活着吗?”

诗人最后说的话是――“我感到呼吸困难,好像有什么东西正在粉碎我!”子弹已触发了比疼痛更为锋锐的东西,搅动着诗人的脑髓。可惜,所有的言语纷纷逃亡,他已无力说出。

临终前,他请求妻子喂给他几颗熟桑椹。他甜甜地吮吸妻子递来的匙子,无力地轻抚着妻子的发髻,然后便陷入了沉沉的黑梦。在梦中他发出呓语:“……我们走吧,喂,一起走!”他又睁开双眼,最后看了一服他热爱的人间,轻声地说:“生命结束了。”

经历了4天剧烈疼痛之后,37岁的诗人告别了妻子和这个迷乱的世界。

8年后的1844年,娜・尼・冈察罗娃嫁给兰斯科伊将军。彼得・彼得罗维奇・兰斯科依曾经目睹过丹特斯向冈察罗娃求爱的疯狂场面。他娶娜塔利娅为妻,并把普希金的4个孩子全部抚养成人。1863年11月26日冈察罗娃因肺炎病故,终年51岁。

至于丹特斯,因诗人的死亡,震动朝野,时年25岁的丹特斯旋即回国。夫妻俩一直住在法国亚尔萨斯省的小城苏尔萨斯父亲的家中。他们育有三女一子。看来,丹特斯的婚姻也并非当时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始乱终弃。作家,占岚指出,妻子难产死后,他开始从政,成为苏尔萨市市长,议员。40岁已当上法国上议院议员,是当时最年轻的上议院议

员。他是皇宫的常客,曾经作为拿破仑三世的特使,来往于维也纳、柏林和彼得斯堡的宫廷之间。他也从事保险、银行、商业等活动,还是巴黎煤气公司的创建人。丹特斯于1895年去世(《普希金面对法兰西》,《作家》杂志2006第1期)。

近年,还发现了普希金娜母亲写给女儿的信件,有封信称,普希金娜早年与丹特斯有染,并有一私生子。但这对于死去的诗人来说,已没有任何意义了。

我大约花费了几天时间,从南辕北辙的资料中清理出了上述事件。这一廓清的进程让我对那些华丽的镜像的及无奈的真实产生了痛切的体认。

记得小说家布尔加科夫说过,普希金与普希金娜站在一起,就容易联想到维纳斯与瘸腿火神伏尔甘。这一造型其实就已经预示了摇晃的危机。

美丽非凡并不是过错。她的可怕也许就在于她的禀赋不属于尘世的浸渍所能孕生的。她强烈的光焰在追慕者双眸中所生发的镜像,已不是双方所能制约的了。尽管彼此都是这一嚣张事件的制造者。生命中残留着对美对万种风情的征服激素,即使是一位行将就木的衰翁,这样的精灵也同样运行在他濒临干枯的肉身中。在这种激素的合谋下,即使是卓越的头脑,也会处于难以把持身心的倾斜状态。在倾慕与妒意之间首鼠两端,在魂灵的愉悦与冲动的放纵之间脚踏两只船。

天姿绝伦本已让人心井乱波,加之心性善良,越发使这一镜像变得远离尘嚣。内在的美的原素从迷人的丰姿下缓缓释放出来,宛如一只捕鼠夹,将一个个身心备受煎熬的男女心甘情愿地夹了个空牢实实。

普希金以合谋者或制造者的身份,本可以隔岸观火而一心膜拜诗神的。火中取栗不是他的特长。但处于生命的沉思间隙中飘然而来的芳香却扰乱了他高傲的心性。敏感促使他从缪斯身边起身,去寻找这一缕肉体恒久不去的芳香。可悲的是,这发自钓饵的香味彻底迷惑了他,当摸索前行时,却被鼠夹捉住了失血的手指。

他不会把愤怒转向自己制造的鼠夹,而会直指那些被夹伤了心身还庆幸自己有运气的人。愤激,让诗人彻底迷失于思。来自艺术深处的激情以及对妻子痛切的挚爱,它所构筑的魂灵栖居之地肯定是人迹罕至的。因而,挟裹着神思的默许和性力锋利的冰雪,以摧枯拉朽的勇毅逼向偏激的刀锋。结局是注定的,不是自己被剖为灵与肉的分离,就是与刀口同归于尽!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异化已经让人缄默了。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却从伤口里涌出了诗歌苦涩的原汁。自尊、人格、荣誉、名声早已退身于茫茫雪原之下,独剩那颗无珐行走、更无从飞翔的灵魂,燃烧于绝望的忠诚之中……

当我们与最为挚爱的人永别的时候,当我们意识到今生注定不会再次相遇的时刻,那些美好的德性正一滴一滴漏走,这一当下的活着,证明了肉身与魂灵的割舍,那些无休无止的创痛每一次回想中就进一步拓宽了伤口的亮度。而梦想中的往事以及嬗变如失去了麻醉效力的罂粟壳,木渣般塞满了创口。

这时,才会清晰地得出结论,唯有与最为挚爱的人一生相守,大地也就安宁而爽朗了。

那些来自于玄学或永驻在无常生命中的聆听,唯有在肉身与灵魂两不寻找的相拥状态。才会被重新命名。

一个伟岸磅礴的创造主体,在他把目光从神灵和历史的巢穴抽回来投向红尘中的风月之时,才情的喜悦往往会因对过于熟悉的事物产生瞬间陌生化,进而怀疑自己的判断力。如同林中路迷失于林地深处。但直等候着抵达的家屋却被等待的岁月腐朽了根基和屋梁。乘虚而入的温存合情合理地从事着抚慰的责任。

通过对普希金、娜・尼・冈察罗娃、丹特斯的关系考察,让我不得不得出警示自己的结论在多种利益持续的诱引下,一些坚韧的意志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软化。从开始鱼和熊掌的漫长痛苦选择,发展到鱼和熊掌均想收为囊中物,以致发衍到后来,可以蔑视切游戏规则,践踏虚伪和严正的道德准绳,将功利与物质膨胀为思想意识中形而上学的产物,并与固有的信仰接轨、重合,以致让一具丰富多彩的生命彻底地蜕变为肉身,欲念的放纵,成为了唯一活着的实物。

甚至,对一位优秀的女人来说,让她动情甚深的人、事,并不可能将她的感觉囊括一空。在她沉浸于深切的缅怀思情同时,并不妨碍她的身体旁逸斜出。任何主体所投射的光芒,不可能指望它能在绿色植物上生发百分之百的光合作用。因而,守贞的心地,是在无法避免损耗一些原材料基础上来实现的,生活就像手电筒发出的一束光,我们视其照亮的范围为现实。在手电筒光之外的广大区域,存放着丰厚的令人心悸的经历。即使是手电光无意照射到了一些陌生的地带,我们也不妨真诚地闭上眼睛。尽管这暗含心酸的意味。

普希金诗选范文第3篇

我从1956年10月1日发表处女诗作《秋收忙》之后,便从事诗的业余创作,至今已是第50个年头。回顾自己在没有名师指导的岁月里,能够从诗歌爱好者成长为以写爱情诗著称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凭着俄罗斯诗歌对我乳汁般的哺育。如果将我的诗歌创作比作诗海航行,那么我乘坐的舟船是中国传统诗歌的舟船,双手挥动的却是俄罗斯诗歌的桂桨;如果把探索的诗路比作航程,那么俄罗斯诗歌就是指引我永远前进的导航灯。

1958年我应征参加中国人民海军。在训练团,在海道测量轮训大队,除了读业务书籍、野外实习外,我把业余时间的一部分用在攻读中国的新诗和古典诗词上,另一部分则是放在攻读莱蒙托夫、普希金的诗歌上。普希金的《致大海》一诗,启发我写出了热爱祖国、保卫海疆的抒情短诗《新水兵》。这首诗发表在1962年6月的《解放日报》副刊《朝花》上,成为我的代表作。这期间我还通读了伊萨可夫斯基的诗集《和平颂》以及他的论著《谈诗的秘密》一书,从而为我在表现水兵情怀的军旅诗歌方面起到很好的辅导作用。

1971年9月13日以后,由于调查与有牵连的人和事,我从新闻岗位上被派去搞专案工作。在近5年的工作中,除了内查外调,我将空余时间放在研究普希金的《青铜骑士》《叶甫盖尼・奥涅金》,涅克拉索夫的《冬天的红鼻子》《在俄罗斯谁最自由》,马雅可夫斯基的《好!》《穿裤子的云》等叙事诗上,从而启发我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生活素材先后写出了《碧海红灯》《标灯闪闪》等叙事诗。特别是在学习了普希金的童话长诗《渔夫的故事》之后,我掌握并运用了其中的“反复”这一“辞格”的创作技巧,写出了我在上世纪70年代追求叙事诗创作的代表作《蚌姑娘――渔眼的故事》。这些叙事诗后来结集成《董培伦叙事诗选》,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

1978年10月,我从海业到杭州浙江电台任文学编辑。随着“”被粉碎,祖国迎来改革开放的春天。政治环境的宽松、思想的不断解放,文学艺术开始蓬勃发展。80年代初我转向爱情诗写作,那是由于工作关系我采访了著名爱情诗人汪静之。同他一席谈,胜读十年书。不仅了解了他的恋爱生活,还拜读了他送给我的爱情诗集《蕙的风》。从此,我仿佛找到自己的写作方向,找到了表达诗情的突破口,把久藏心中10余年的恋爱生活素材化作诗情一下子喷涌出来。不几天就写了十三首爱情诗,其中包括代表作《沉默的约会》《我该把你藏在那里》等。请汪老审读后,他在我的诗稿扉页上写下:“培伦同志的《海疆恋歌》,感情是健康的,诗语是清新的,这样的爱情诗不会有一点副作用。”汪老的批语写于1984年2月12日。那时候正在反自由化,一些刊物还不敢刊登爱情诗,汪老的肯定对我来说无疑是个很大的鼓舞。我认真回忆了我的恋爱生活。因为女方家庭成分的影响,常常出现一波三折的困难局面。当我找到第5个恋爱对象时才勉强通过政治关,谈了两年半上级才同意我们结婚。婚后又是12年的牛郎织女生活,其中的悲欢离合把我们折腾了大半生。我在心里惦量着,感到我的恋爱生活比汪老要复杂得多,而且他写爱情诗时才十八九岁,只写了四年,而我是人到中年,从不惑的年龄开始写爱情诗,相比之下我占优势。从此我暗下决心,要在数量上、质量上都超过我的前辈。当我放开胆子进行爱情诗写作时,却招惹来一些同道的非议。1985年在一次关于诗的座谈会上,一位年轻诗人向我发难说:“爱情诗是青年人写的,你都到了中年了,怎么还写爱情诗?要写你也只能写中年人的爱情……”

要不要继续开掘自己的爱情生活积累的矿藏,对过去生活的积累能否在今天去激活去表现?这时,我陷入深深的迷茫中,正像一艘乘风破浪的航船忽然被大雾笼罩。正在徘徊中的我,忽然听到远处传来声声雾号,向我呼唤着前进的方位;也像眼前忽然浮现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指引着我的航路。这雾号、这灯塔,正是诗人查良静翻译的《邱特切夫诗选》。当我从新华书店找到这本诗集时,我的眼睛为之一亮。

邱特切夫(1803――1873年),俄罗斯象征主义诗歌大师。是普希金、涅克拉索夫的同时代人。他以歌咏自然、抒发性情、阐扬哲理见长,是一位极有才华的俄罗斯诗人,曾受到同时代作家、诗人的热烈称颂,后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名人。在这本诗选中,我特别钟爱他的爱情诗。他的爱情诗大部分是写给先他而逝的年轻妻子的。篇篇都是生离死别的绝唱;而我写的是作为军人的我同妻子的悲欢离合,虽然不是悲绝,却也有人生的抑郁忧伤。他的感情尽管遥隔一个多世纪,但我同他之间还是息息相通的;其表达诗情的手法完全可以借鉴。在通读邱特切夫的爱情诗时我还发现,他在30岁时写的《呵,我记得那黄金时刻》这首诗,是他回忆20多岁时与女友克吕德纳男爵夫人的一段交往。诗中形象鲜明、感情细腻、思想深刻,读后令人拍案叫绝。这说明爱情诗不仅可以写于谈情说爱的当时,而且还可以回忆往事,其新鲜程度照样像水果刚从树上摘下一样。而他70岁那年,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又写了一首《给》的20行短诗。还是写给他年轻时代的那位女友的:“我遇见了你,/那逝去的一切/又在我苍老的心中复燃/我回忆起那金色的时光/我的心又变得如此温暖……”“过去年代的心灵的丰满,/又在我的胸中轻轻浮动,/我怀着久已忘却的欢乐,/望着你的亲切的面容……”

普希金诗选范文第4篇

外国诗二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学习目标 (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

一、朗读并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

二、揣摩诗歌中优美精炼的语言,并把握诗歌的思想主题。

三、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勇敢地面对生活的磨难。

读(看谁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学。)

一、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

比比谁知道的多。

1、普希金(1799—1837)是

(国籍)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

”。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篇小说《上尉的女儿》。普希金的文学作品主题切中当时俄国社会重大问题,塑造了“

”“小人物”等俄罗斯文学的典型形象。

2、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是流放的日子里,是以

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纪念册上的。那时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解,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二、题目“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什么意思?

三、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变成亲切的怀恋”这句诗的含义?

悟(相信自己,我能行!)

一、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二、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要用形象说话,最忌直白的说理,而这首诗通篇没有任何形象,却以说理取得了巨大成功,同学们要品味一下全诗,想想原因何在?

三、你能用一句话把此诗的哲理表达出来吗?

拓展延伸(坚信自己,我真行!)

一、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许多人把它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作为鼓励自己的座右铭,你读了之后,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二、拿起手中的笔,试着写一写:

假如

不要

,不要

需要。

相信吧,。

(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学习我主动,我的人生我努力!)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学习目标 (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

一、朗读并背诵《未选择的路》这首诗。

二、揣摩诗歌中优美精炼的语言,并把握诗歌的思想主题。

三、学习慎重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读(看谁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学。)

一、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

比比谁知道的多。

弗罗斯特(1874—1963),

国诗人。中学毕业后,在哈佛大学肄业二年。这前后曾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并开始写诗。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

诗人”。

弗罗斯特常被称为“

的诗人”,意指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他堪称美国20世纪90年代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是美国非官方的桂冠诗人,他一生致力于诗歌的创作,主要写作并出版了10部诗集,这一首是其第三部诗集《山的间隔》中的名篇。弗罗斯特以写

著称,它的抒情短诗的质量很高,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二、思考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

三、什么是象征?象征跟比喻有什么区别?

四、全诗共5小节,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

悟(相信自己,我能行!)

一、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

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

二、诗人为何把诗题取为“未选择的路”?

三、诗中第二节,诗人说另外一条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为什么又说它“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四、这首诗蕴涵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拓展延伸(坚信自己,我真行!)

一、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呢?

检测题(我努力我进步,我成功我快乐!)

一、给加粗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上汉字。

忧郁(

)   伫立(

)    萋萋(

)   涉足(

瞬息(

延绵(

幽(jì)

_

(yùn)

(kuài

zhì)

人口

污(rǎn)

二、填空。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

国诗人

,他的著名诗作有《

_》《

》《

》。

(2)《未选择的路》的作者是

国诗人

,这首诗采用了

艺术手法。

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通篇都是劝说的口吻,使人容易接受作者的意见。

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中阐明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C.《未选择的路》中所写的“路”指的是人生之路,也包括自然界的路。

D.《未选择的路》告诉我们,要慎重选择人生之路,不要随波逐流,要经过思考,独立选择。

四、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第二节中,体现了作者向往未来,坚信未来是光明的信心。

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既是诗人对心爱的孩子的叮咛和嘱托,同时也是勉励自己的座右铭。

C、诗人普希金通过想象,展示了未来美好生活的图景,鼓励人们克服眼前的困难,增强生活的信心。

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一首蕴含哲理的政治抒情诗。

五、《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对其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告诉了人们要勇敢地面对人生坎坷,要对未来充满希望。

B、全诗表达了诗人坚定信心:忧郁的日子终将会过去,幸福就要来临!

C、读完此诗,宛如聆听一位长者对于心爱的孩子的叮咛和嘱托。

D、这首诗是用劝说的口吻,直接告诉人们人生的哲理。

六、能力拓展:请写出下列小故事中隐含的大道理。

小故事:有一位妇人梦见自己走进一家新型的商店,不可思议的是,柜台后面站着的竟然是一位天使。“您都卖些什么?”妇人兴奋地问道。“您心中所想要的一切。”妇人真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然后决定要了一些人心最渴望的:“我要买平安、快乐、智慧以及坚强。现在就可以提货吗?”天使含笑着说:“我想你弄错了,我们这里不卖果子,只卖种子。”

示例:

课外阅读(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一)

风暴(普希金)

你可看过岩石上的少女

穿着白衣裙,立于波涛上,

当海水在混乱的幽暗里

和岸石游戏,澎湃和轰响,

当电闪以它紫红的光线

不断地闪出了她的形象,

而海风在冲激和飞旋,

扬起了她的轻飘的云裳?

美丽的是这海,狂暴、阴郁,

闪烁的天空没一块蔚蓝;

但相信吧:岩石上的少女

比波浪、天空、风暴更美丽。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澎湃(

)

闪烁(

)

2、诗的题目为《风暴》,自然“风暴”是诗人浓笔描摹的事物,仔细阅读,说说作者是怎样描摹“风暴”的。

3、诗人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少女的?着力刻画了她怎样的形象?

4、诗中所写风暴对表现少女有什么作用?

5、诗中“风暴”和“少女”各象征着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椰子树像什么?

胡世宗

椰子树像什么?②像芭蕉像棕榈③芭蕉没有它高④棕榈质地比它细腻

⑤椰子树像什么?

⑥不像芭蕉也不像棕榈⑦椰子树就是椰子树⑧太像别人就没有自己

1.对这首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①句是思索起点,由疑而思。

B.②与⑥相互照应,由疑而知,由浅入深地探求。

C.③、④把椰树与芭蕉、棕榈比较,说明了尺短寸长。

D.⑧是全诗的核心,是哲理,是诗的主题。

2.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项是(

A.采用象征手法,以设问作诗节开头,设问是在思索之后发出的,诗人心中已把椰树作为象征体。

B.这是一首没有塑造艺术形象的哲理诗,它成功地表达了一种独到的思想感情。

普希金诗选范文第5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问 说

清・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①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闻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不见其有可耻焉,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选自刘开《孟涂文集》)

[注]①刍荛:割草打柴的人。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致:招致,取得

B.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规:规劝

C.询天下之异闻鄙事以快言论 鄙:卑鄙

D.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由乎!几:接近

2.下列句中“焉”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问焉以破其疑

B.舍问,其奚决焉

C.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

D.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

3.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不一致的一项是( )

A.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

B.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C.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

D.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

4.下列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针对读书人“学而不问”的陋习,围绕“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的中心观点作阐述,倡导“问学相辅”的正确求学态度。

B.作者引用儒家经典中的话“就有道而正”“好问则裕”等,来证明“问”的必要,从中看出“问”是进德修业的重要一环。

C.在作者看来,今人学而不问有“师心自用”“好学不诚”等多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今人所学“非古人之学”,而所好“非古人之好”。

D.写作允许模仿,但拒绝抄袭。清代桐城派刘开的《问说》很明显是模仿了韩愈《师说》,语势纵横,说理透彻。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鄙:庸俗,浅陋)

2.A (A 为代词,指“贤于己者”;BCD或为句中语气词或句末语气词。)

3.B (“审问”古义是详细地考察、询问,今义是审讯。)

4.A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君子之学必好问。”)

5.(1)非常勤勉地只是将进修(学业)作要务,(这)并不多见。(2)认为自己是对的,认为别人是错的,(这是)世俗的通病。(3)(那些)非常难解的问题,(拿来)追问别人来极尽别人的短处。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孤独的普希金

肖复兴

来上海许多次,没有去岳阳路看过一次普希金的铜像。忙或懒,都是托词,只能说对普希金缺乏虔诚。似乎对比南京路、淮海路,这里可去可不去。

这次来上海,住在复兴中路,与岳阳路只一步之遥。推窗望去,普希金的铜像尽收眼底。大概是缘分,非让我在这个美好而难忘的季节与普希金相逢,心中便涌出许多普希金明丽的诗句,春水一般荡漾。

其实,大多上海人对他冷漠得很,匆匆忙忙从他身旁川流不息地上班、下班,看都不看他一眼,好像他不过是没有生命的雕像,身旁的水泥电杆一样。提起他来,绝不会有决斗的刺激,甚至说不出他哪怕一句短短的诗。

普希金离人们太遥远了。于是,人们绕过他,到前面不远的静安寺买时髦的衣装,到旁边的教育会堂舞厅跳舞,到身后的水果摊、酒吧间捧几只时令水果或高脚酒杯……

当晚,我和朋友去拜谒普希金。天气很好,4月底的上海不冷不燥,夜风吹送着温馨。铜像四周竟然了无一人,散步的、谈情说爱的,都不愿到这里来。月光如水,清冷地洒在普希金的头项。由于石砌的底座过高,普希金的头像显得有些小而看不清楚。我想更不会有痴情又耐心的人抬酸了脖颈,如我们一样仰视普希金那一双忧郁的眼神了。

教育会堂舞厅中正音乐四起,爵士鼓、打击乐响得惊心动魄。红男绿女出出进进,缠绵得像糖稀软成一团,偏偏没有人向普希金瞥一眼。

我很替普希金难过。我想起曾经去过的莫斯科阿尔巴特街的普希金故居。在普希金广场的普希金铜像旁,即便是飘飞着雪花或细雨的日子里,那里也会有人凭吊。那一年我去时正淅淅沥沥下着霏霏雨丝,故居前,铜像下,依然摆满鲜花,花朵上沾满雨珠宛若凄清的泪水,甚至有人在悄悄背诵着普希金的诗句,那诗句便也如同沾上雨珠无比温馨湿润,让人沉浸在一种远比现实美好的诗的意境之中。

而这一夜晚,没有雨丝、没有鲜花,普希金铜像下,只有我和朋友俩人。普希金只属于我们。

第二天白天,我特意注意这里,除了几位老人打拳,几个小孩玩耍,没有人注意普希金。铜像孤零零地站在格外灿烂的阳光下。

朋友告诉我:这尊塑像已是第三次塑造了。第一尊毁于日本侵略者的战火中,第二尊毁于我们自己的手中。莫斯科的普希金青铜像屹立在那里半个多世纪安然无恙,我们的普希金铜像却在短短时间之内连遭两次劫难。

在普希金铜像附近住着一位现今仍在世的老翻译家,一辈子专事翻译普希金、莱蒙托夫的诗作。在“”中亲眼目睹普希金的铜像是如何被红卫兵用绳子拉倒,内心的震动不亚于一场地震。曾有人劝他搬家,避免触目伤怀,老人却一直坚持住在普希金的身旁,相看两不厌,度过他的残烛晚年。

老翻译家或许能给这尊孤独的普希金些许安慰?许多人淡忘了许多往事,忘记当初是如何用自己的手将美好的事物毁坏掉,当然便不会珍惜美好的失而复得。年轻人早把那些悲惨的历史当成金庸或琼瑶的故事书,怎么会涌动老翻译家那般刻骨铭心的思绪?据说残酷的沙皇读了普希金的诗还曾讲过这样的话:“谢谢普希金,为了他的诗感发善良的感情!”而我们却不容忍普希金,不是把他推倒,便是把他孤零零地抛在寂寞的街头。

有几人能如老翻译家那样理解普希金呢?过去只成了一页轻轻揭去的日历,眼前难以抵挡春日的诱惑,谁还愿意去在凛冽风雪中洗涤自己的灵魂呢?

离开上海的那天上午,我邀上朋友再一次来到普希金的铜像旁。阳光很好,碎金子一般缀满普希金的脸庞。真好,这一次普希金不再孤独,身旁的石凳上正坐着一个外乡人。我为遇到知音而兴奋,跑过去一看,失望透项。他手中拿着一架微型计算机正在算账,孜孜砣砣,很投入。大概是在大上海的疯狂采购有些入不敷出,他的额头渗出细细的汗珠。

我们又来到普希金像的正面,心一下子被猫咬一般难受。石座底部刻有“普希金(1799~1837)”字样中,偏偏“金”字被黄粉笔涂满。莫非只识得普希金中的“金”字吗?

我们静静地坐在普希金的石凳上,什么话也说不出来。阳光和微风在无声流泻。我们望着普希金,普希金也望着我们。

1.作者每次到上海,要去的是南京路与淮海路,可去可不去的是普希金的铜像,为什么?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很替普希金难过”,这难过应该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静静地坐在普希金的石凳上,什么话也说不出来。”根据全文,如果说出来,应该是什么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是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中说“普希金离人们太遥远了”,从本质意义上理解,不是普希金离人们太遥远了,而是人们更多地追求物欲,离普希金太遥远了。

B.普希金广场即便是雪花飞飘,也有人去凭吊,而四月的上海,阳光灿烂,却没有人向普希金瞥一眼,这说明人的精神境界不一样。

C.除了几位老人打拳,几个孩子玩耍,没有人注意普希金。作者写这几句话时,内心充满了对打拳老人和玩耍孩子的不满。

D.“年轻人早把那些悲惨的历史当成金庸或琼瑶的故事书”,也就是说,作者的话中有这个意思:金庸和琼瑶对青年人的成长负有责任。

E.文章通过“我”对普希金的拜谒以及“我”的感受,写出了有些人因更多地追求物质享受和自我快乐,而导致精神的荒漠。

参考答案

1.①因为南京路与淮海路有时尚,有热闹,有消遣,有繁华,有虚荣,一句话,那里有更多的物质享受。②因为普希金铜像那里只有孤独,冷清,没有生命,无刺激,它不能提供物质与精神的愉悦。

2.①没有人来拜谒,没有人瞻仰,没有鲜花,没有崇敬。②这里的一些人有的只是冷漠,有的只是自我的物质的需求,普希金的人格以及他所拥有的人类的一种精神在此荡然无存。

3.在市场经济大潮席卷下的中国,我们不该冷落了普希金,而应该用普希金的精神洗涤自己的灵魂。

4.C、D(C根据全文,作者并非对几个打拳的老人和玩耍的孩子不满,而是对人们冷漠普希金的失望、痛心;D是年轻人自己把那些悲惨的历史当成金庸或琼瑶的故事书看,金庸和琼瑶对青年的成长不负有责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当代平民教育的价值

杨东平

随着在农村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建立新的国家资助体系,教育公平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话语和教育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在这一背景下,重提“平民教育”,引起了一些人的质疑。因为在贫穷落后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平民教育是以扫盲为主的贫民教育、难民教育;在今天我国已经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追求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形势下,平民教育是不是一种已经过时的教育主张?显然,对当代的平民教育应当有新的认识和解读。

今天,虽然我们已经大规模普及了教育,但“面向大多数人”的价值仍然是模糊和匮乏的。很长时期以来,教育的重心向城市倾斜,是面向少数城市人的;在全国泛滥成灾的“应试教育”,本质上也是面向少数人的,它面向的是一小部分学习优胜的学生,而使大多数人成为教育的失败者。还应该看到,对学校教育和学历教育的过于偏重,把社会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等排除在教育的视野之外,同样有违面向大众的价值。这些现象的背后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精英主义思想,认为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出人头地、造就少数精英。今天,平民教育所针对的,仍然是城市化、精英化、应试教育之类的价值,强调关注中国的民生和农村问题,教育的重心应当向农村、向大多数人倾斜,促进教育这一公共产品为最广大的人民所享用。

在任何社会和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处于低层和边缘、需要特别关注的阶层和群体。在今天的中国,也存在着各种处于边缘地位、需要特别关怀和照顾的弱势群体,如边远贫困地区的教育、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教育等。幼儿教育、残障儿童的教育也是突出的“短板”,需要予以特殊的关注。对弱势群体的特殊关怀和救助,不仅是教育公平的“补偿性”原则所要求的,而且具有培养青年学生关注民生、帮助弱势阶层的社会责任等十分重要的教育功能。

今天,特别应当重视平民教育的另一层含义――“平民化的教育”。平民教育当然不等于“贫穷教育”。“平民教育”不仅是指在艰难时期应当因陋就简、艰苦奋斗,尤指面向大多数人,以培养合格公民为旨的公共教育,在本质上就应该是来自生活、联系实际,因而是清澈明净、朴实无华的。

可见,虽然我们已经摆脱了当年那样的贫穷落后,但平民教育的理念、精神和价值并没有过时。我国正在推进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方针,纠正建豪华校园的不良风气,整顿借公共教育资源牟利的“改制学校”等,反映了当前教育积极的变化,凸显了平民教育在当代教育中的普遍意义和现实价值。

1.关于“平民教育”的含义,以下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

A.平民教育是面向大多数人的教育。

B.平民教育是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

C.平民教育是以培养合格公民为旨的公共教育。

D.平民教育是促进社会各阶层均衡发展的教育。

2.根据文意,以下行为不符合“平民教育”理念的是( )

A.规范在全国泛滥成灾的“应试教育”。

B.把社会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等纳入教育的视野。

C.关注中国的民生和农村问题,教育的重心向农村倾斜。

D.特别关注幼儿教育、残障儿童的教育。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贫穷落后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平民教育是以扫盲为主的贫民教育、难民教育,特别强调因陋就简和艰苦奋斗。

B.精英主义思想认为,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造就少数出人头地的杰出人物,这种思想今天仍然存在于不少人的头脑中。

C.教育的重心向大多数人倾斜,不仅是教育公平的“补偿性”原则的要求,而且具有培养青年学生社会责任的教育功能。

D.虽然我们已经摆脱了当年的贫穷落后,但平民教育的理念、精神和价值并没有过时,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参考答案

1.D(不是“平民教育”的含义,而是一种结果。)

2.A(规范的“应试教育”与“平民教育”理念仍然相悖。)

3.C(“教育的重心向大多数人倾斜”应为“对弱势群体的特殊关怀和救助”。)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文化偶像与精英文化

前不久,由10多家媒体发起的“20世纪中国十大文化偶像”评选活动的结果显示,很多青少年眼中的文化偶像不是那些文化巨匠,而是娱乐明星。这一评选结果在社会上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由此也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文化偶像评选活动暴露了当代青少年文化知识结构失衡的问题。无论身处哪个时代,哪个国度,精英文化总是起到提升民族精神的作用,而时尚文化则更多具有当代特有的价值和意义。大众文化和公众永远是多数,精英文化和精英永远是少数。但是,当精英比例过少,精英文化不占主导地位,造成青少年过多地关注时尚文化偶像,忽视精英文化偶像时,就应当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了。当今的全球化与信息化加速了大众文化的形成,精英文化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必然会出现文化的结构性缺失,进而导致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和各种社会性问题的出现。如果大家共享的价值观越来越少,社会因缺乏一种对精英文化和文化偶像的认同而失去凝聚力,这就更值得反思了。这次文化偶像评选中,娱乐明星得票超出许多文化巨匠就暴露出当代青少年文化知识结构问题。

文化偶像评选折射出当代部分青少年的心理危机。现代文明给当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文明的发展,改变了当代青年人的知识结构,形成了新的知识单元和新人类文化。他们的心理具有反叛性,行为是标新立异的,性格是个性化的,叛逆多于顺从,反抗多于屈服,迫切要求个性解放,寻求新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家园。心理矛盾、情感纠葛、观念冲突等问题困扰着他们,使他们在心理与精神上有一种新的需求,迫切想找到灵丹妙药,找到崇拜的偶像,找到精神依托。而商业文化的娱乐性,使明星正好走进青少年的心灵并成为他们的精神偶像。这也是此次文化偶像评选活动所发现的值得重视的问题。

媒体的社会责任和舆论导向值得人们认真反思。精英文化偶像的思想、行为和人格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这类偶像注重精神意义的价值追求,对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的建构都有着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他们代表中国的“文化符号”,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时尚文化偶像,确切地说是大众媒体偶像。时尚文化缺乏文化内涵的深度和精神高度,更多的是商品文化价值。如果使商业文化中负面的因素大量进入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结构中,就会影响他们去追问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重大,舆论导向的作用十分重要,媒体一定要有文化的使命感,绝不能忽视自己作为文化传播者的责任和义务,在宣传和导向上应高扬时代的主旋律,不能不顾宣传效果地追求所谓的“点击率”。当然,要想让精英文化和主旋律为青少年所接受,媒体就必须讲究宣传艺术,以不断创新的宣传方式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1.下列有关“精英文化”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精英文化永远是少数,但精英文化总是起到提升民族精神的作用。

B.精英文化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必然会出现文化的结构性缺失。

C.精英文化在当今缺乏认同而导致社会失去了凝聚力,这非常值得反思。

D.精英文化偶像注重精神意义的价值追求,对我国文化的建构有着重要意义。

2.以下各项不属于本次文化偶像评选活动结果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的一项是( )

A.当代青少年过多地关注时尚文化偶像而导致他们的文化知识结构失衡。

B.现代文明给当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进而导致他们的心理危机。

C.青少年受心理矛盾、情感纠葛、观念冲突等问题困扰从而迫切想找精神依托。

D.媒体和舆论不良导向致使商业文化中负面的因素进入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结构中。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当代青少年过多地关注时尚文化偶像而忽视精英文化偶像,长此以往就会造成精英比例过少,精英文化占不到主导地位。

B.当今的全球化与信息化加速了大众文化的形成,精英文化的主导地位被削弱,进而引发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和各种社会性问题。

C.时尚文化更多的是商品文化价值,缺乏文化内涵的深度和精神高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青少年们去追问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D.精英文化偶像代表中国的“文化符号”,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新闻媒体应以创新的方式宣传精英文化,弘扬时代的主旋律。

参考答案

1.C(未然理解为已然)

相关期刊更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光谱仪器与分析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物理光学仪器专业委员会

俄罗斯文艺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