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屈原的诗句

屈原的诗句

屈原的诗句

屈原的诗句范文第1篇

2、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哀郢》

3、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九歌·国殇》

4、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离骚》

5、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的诗句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丰碑人物,屈原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本文主要从终其一生的“美政理想”和巍巍人格的世界影响两大方面走近屈原,着重分析了《橘颂》的内涵意蕴,深入挖掘了诗人在文本中托物言志所寄托的高尚人格理想。

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楚辞体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后人常常将《诗经》与《楚辞》并举,将它们并称为“风骚”,分别代表了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创作传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让我们走近爱国诗人屈原,通过对诗歌《橘颂》的感悟,来深入解读诗人内心矢志不渝的人格理想。

一、走近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约前278年),名平,字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战国末期重要的政治家、杰出的诗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者。代表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

(一)“美政”理想

纵观屈原的一生,了解他的政治活动经历,是研究屈原思想和文学成就的重要前提。作为战国时期楚国一位重要政治家,屈原的一生一直都在追寻“美政”的理想,就是要实现“圣君贤相”的理想,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

屈原生活的时期,正在战国七雄激烈争斗之时。屈原起初很受怀王信任重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在内政方面,楚怀王曾让他参与图议国家大事,“造为宪令”,主持国家政令的起草、宣布推行变法等事宜。然而屈原的改革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贵族子兰和南后郑袖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不加明辨是非的楚怀王便“怒而疏屈原”,这使得怀有“美政”理想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内心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问》等不朽诗篇。在外交方面,屈原客观地分析了当时战国七雄的形势,坚决主张联合齐国、抗击秦国的策略,这是对楚国有利的正确策略,楚怀王曾经采纳他的主张,并派他两度出使齐国。后来,秦国派张仪出使楚国,以土地诱惑楚怀王。目光短浅的楚怀王改变了对外政策,采取“绝齐亲秦”方针,结果使楚国在政治上、外交上都吃了大亏。不久,秦昭王想要拉拢楚国,提出秦楚两国联姻,要与楚王会面,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谏,陈述利害,楚怀王非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流放到汉北地区。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此时的屈原正在在流放途中,当他接连听到怀王客死秦国和郢城被攻破的消息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的汨罗江,以表明其忠贞爱国之怀。司马迁在《史记》中评说:“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始终感召着无数中华儿女。

(二)世界影响

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屈原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在20世纪中叶屈原研究走进西方高等学府,叩开知名学者的斋门,磁石般地吸引他们。前苏联著名汉学家费德林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屈原诗歌的独特性与全人类性”的重大研究课题,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屈学研究的兴趣。目前,国外学者对屈原及其作品的研究大致形成三种趋向:一种以前苏联H.T.费德林和匈牙利汉学家F.托凯为代表的传统式,着重从屈原作品本身探讨其艺术价值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一种以日本藤野岩友、竹治贞夫教授为代表的学院式,着重对屈原诗歌进行考据和诠释;一种以美国汉学家詹姆士·R.海陶玮、劳伦斯·A.施奈德,英国汉学家戴维·霍克思,法国汉学家戴密微,德国汉学家卫德明为代表的西方式,着重从屈原身世和作品中研究中国古代政体中君臣之间的微妙关系,深入探讨屈原的政治生涯和文学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内外条件,其中一些专著已经反馈到中国。这正是屈原人格的力量,文学的力量,使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得到超越时空的、世界性的传播。

二、文本意蕴

(一)解题

“颂”是一种诗体,是对美好事物的描写和赞颂。

南国多橘,楚地更可以称为橘树的故乡。早在汉代以前,楚地江陵即已以盛产橘子而闻名遐迩。《晏子春秋》记载:“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是说橘树的生长习性非常奇特:只有生长在南方的土地上,才能结出又甜又美的果实,倘要将它迁徙到北方,就只能吃到又苦又涩的橘子了。这种现象在自然界来看,是一件非常令人遗憾的事。然而对于深深热爱故国故土的作者屈原看来,橘树这种“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秉性,恰恰可以作为自己砥砺志节的榜样,所以,在被逐出郢都,放逐期间,诗人深情地写下了这首咏物名作——《橘颂》。另外,从题材上看,这是一首咏物诗,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咏物诗之祖”,开创了中国古代咏物诗的优秀传统,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咏物诗。

(二)内蕴

从全篇结构来看,全诗结构很清晰,可以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重在描绘橘树俊逸动人的外在美。

诗中前三句,在诗人的笔下开篇立意,不同凡响,似乎使读者看到了一株坚挺的橘树,傲然屹立在广袤的天地之间,根深深地扎在南国故土上,那凌空而立的坚强意志、那受命不迁的坚定神采,都会使人内心升起无限的敬意。橘树是令人可敬的,橘树又是俊美可亲的。接下来诗人以精工的笔致,为读者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橘树形象。

在诗人笔下描写了橘树的根、叶、花、枝、棘、果这六个方面。橘树的根——深,表现了橘树生长在南国的坚定不移;橘树的叶——绿,表现了橘树生长得生机勃勃;橘树的花——素,表现了橘树的花正在蓬勃开放;橘树的枝——曾,这是一个通假字,通“层”,表现出橘树生长得枝繁叶茂;橘树的棘——剡,表现出橘树自身具有防范侵害的能力;橘树的果实——抟,表现出橘树无私奉献的精神。作者指出,橘树所贡献给人类的,是无数“青黄杂糅”、“精色内白”、光彩照人、香气弥漫的果实。屈原笔下的南国之橘,如此“纷缊宜修”,如此“姱而不丑”,如此堪托大任,可以说,在每一个字里行间,都能令人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祖国“后皇嘉树”的一片自豪、赞美之情。

第二部分,热情讴歌了橘树独立不迁的内在品质。

诗人赞美橘树,年岁虽少,却已抱定了“独立不迁”的坚定志向;等它长大以后,更是“廓其无求”即胸怀广阔,无所欲求,“横而不流”即醒世独立,内心坚定,不随波逐流,“闭心自慎”即清心自守,谨慎自重,始终也不犯错误,“秉德无私”即坚持公正无私的品行,立于天地间,“淑离不淫、梗其有理”,更加表现出橘树秉性善良、从不放纵的高风亮节。这些诗句,表现了诗人对橘树内在品质的倾心赞美。

咏物诗最大的特点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情,那么,诗人是怎样将“橘树”和“我”联系起来的呢?诗人用“愿岁并谢,与长友兮”一句,作为实现沟通“物我”的神来之笔。纵然面临百花“并谢”的岁暮,橘树也依然郁郁葱葱,绝不肯向严寒屈服。在这里,面对严寒傲霜斗雪的橘树形象,与面对严峻的岁月,不改操守屈原自己的形象便叠印在一起了。诗人愿意与橘树长相为友,常相为伴,永远相守。

而后诗人思接千载,以“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收结,使全诗境界得到了升华——橘树的精神堪比商末的贤士伯夷,在古今志士的遥相辉映中,文中所赞美的橘树精神,便全都流转、汇聚成了身处逆境、不改操守的伟大志士精神之象征,高高印在历史的天幕上了。

纵观全诗,这首诗既是描写橘树,又是表达自己的理想,写物与写人完全结合起来,客观形象与艺术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形式与内容和谐地得到统一。诗中的描写未脱离橘树的特点,却又不局限于橘树,而是把橘树拟人化了——就是通过对橘树的赞美,抒发了作者独立不移,不求私利的坚贞意志和高尚情怀。屈原赞美橘树,实际上寄寓着自己人格的修养。作为一个追求崇高人格的爱国诗人,屈原借橘的特性表达了自己扎根故土、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感特立独行、怀德自守的人生理想。

《橘颂》作为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首咏物诗。作者屈原巧妙地抓住橘树的生态和习性,运用类比联想,将它与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来,给予热烈的赞美。借物抒志,以物写人,既沟通物我,又融汇古今,正如清人林云铭所赞扬的:“看来两段中句句是颂橘,句句不是颂橘,但见(屈)原与橘分不得是一是二,彼此互映,有镜花水月之妙。”(《楚辞灯》)此后,南国之橘便因蕴含了仁人志士“独立不迁”、热爱祖国的丰富文化内涵,而永远为人们所歌咏和效法,尤其对于当今时代人们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也很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健强.屈原传.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6.

[2]聂石樵.屈原论稿.中华书局,2010.5.

[3]张亚新.人格的独立:从陆游到屈原.济南出版社,2008.4.

屈原的诗句范文第3篇

名句, 是前人思想和聪明的结晶, 散发着超越时空的魅力, 闪烁着永恒的灵感和诗意的光线。多用名句, 能使我们的表达精练而生动;善用名句, 则能使我们的作文意蕴深刻, 神采飞扬。

名句的运用, 一般分为“引用”和“化用”引用又分“明引”和“暗引”。所谓“明引”, 即点明名句的出处和来源, 如例文《以平和之心对待人生》的最后两节, 它是一种最常见的引用;所谓“暗引”, 即不指明出处, 直接将名句编织在自己的语言中, 这种引用不露斧痕, 最受作者青睐。如例文《断岸千尺?气定神闲》的开文三节。

“化用”也可分为两种。

一是“借用式”, 即借用名句的形式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属于“旧瓶装新酒”。如苏轼的“如蝇在食, 吐之方快”一句, 便是借用了《汉书.杜钦传》中的“如鲠在喉, 不吐不快”, 但表意已有所不同:“鲠”在喉, 给人的是痛感, 而“蝇”在食, 则让人恶心。这样一改.就将苏轼对权贵的厌恶之情和无畏之意表达得更为强烈可感。

二是“引申式”, 即发挥名句的原意, 在原有意思上引出新意来。例文《所谓伊人, 在水之溪》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不难看出, 这篇记叙性散文的情节, 是根据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中“屈原行吟江畔”和屈原《涉江》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的诗句申发而来。考生充分利用文史知识, 对屈原生命的最后一刻进行了大胆而又合理的想象, 并加上简练雅致又不失细致生动的文笔, 将屈原热爱祖国决不犹疑、坚持真理毫不妥协的高贵品质和伟大情怀, 表现得淋漓而隽永, 令阅卷者赞叹。值得一提的是, 与例文2考生对苏轼的诗文烂熟于心了如指掌一样, 本文对《诗》《易》《论语》《史记》以及《离骚》《涉江》《九歌》的运用也是信手拈来, 俯拾即是, 充分反映了考生非同一般的文化底蕴, 难怪阅卷老师说:“就冲这功力, 也会打个高分!”

显然, 名句的运用, 不仅能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 丰富我们的审美情趣, 还能培养我们的创造思维。在我们的作文中, 名句的运用, 有这样几种具体的途径。

1. 以名句为题, 画龙点睛。

例文3的“所谓伊人, 在水之诶”, 言简意赅, 一语双关:既是屈原心中追随的“伊人”一一明主, 又是考生心中崇尚的爱国先行者——屈原, 可谓典雅传神, 韵味无穷。

2.以名句开篇, 先声夺人。

“拣尽寒枝不肯栖”“嫣然一笑竹篱间”“玄裳缟衣嘎然长呜”, 暗引苏轼的名句, 构成语意上的排比, 为正文论述“断岸千尺?气定神闲”的苏轼做了极富神韵的渲染, 引人入胜。

3.以名句对比, 突出见解。

明引北岛的“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 一切信仰都带着……”和舒婷的“未来的一切, 都生长于它的昨天, 希望……”, 通过绝望与希望的鲜明对比, 有力地突出了人生的聪明就是拥有平和心态的见解。

4.以名句为料, 别致传神。

以暗引, 作为开头, 它们起到了摄人眼目、先声夺人的作用, 而作为全文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些富有象征意味的诗句, 含蓄隽永, 别致传神, 虽不是主要材料, 但对表现主旨同样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5.以名句穿插, 一气呵成。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与“虽九死其犹未悔”三句屈原《离骚》中的名句为小标题, 既巧妙衔接三个片段, 又通过层层叠加, 使屈原热爱祖国、坚持真理的伟大品性更加鲜明突出。

6.以名句煞尾, 强化主题。

屈原的诗句范文第4篇

古时“端”与“初”同义,“五”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为午月,故初五作端午。唐玄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宰相宋建议要避讳,此后,“端五”就改称为“端午”了。端午节也叫端阳节、天中节、浴兰节、女儿节、解粽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菖蒲节、诗人节、龙日、艾节、夏节等等。

端午节是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岁时节日,也是一个有着大爱内涵的节日,其重要性仅次于春节,与清明、中秋并列。端午节的来源版本多样,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等。据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族——一个龙图腾部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唐代诗人文秀在《端午》诗中说:“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屈原投江殉国的传说赋予端午节独特的历史和人文价值。

端午节经数千年历代承袭,形成了我国端午文化这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联佳句。《全唐诗》中直接写到端午的诗不在少数。光是有宋一代,72卷《全宋诗》中诗题里含有“端午”两字的就有218首,还不包括诗句中写到端午情景、端午习俗的。从这些诗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端午的独特魅力,也能体会到诗人们的爱国热情和忧国之心。

每逢端午时节,很多文人都免不了谈及屈原,作诗纪念屈原。宋人梅尧臣在《五月五日》诗中吟道:“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元明之际的贝琼写有《巳酉端午》吊屈原诗:“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这里诗人特意提到陶渊明,应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意,谓历朝历代的诗人们人同此心,在端午日是一定会祭奠伟大的祖先屈原的,正所谓“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写屈原不能不提到《离骚》,宋人张耒的《和端午》:“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赵善括的《乙酉端午联句》则云:“离骚读罢意沉沉,痛饮狂歌作楚吟。鱼腹有灵应瞑目,后来犹自有孙心”。“孙心”即顺从的心。戴复古的《端午丰宅之提举送酒》诗:“海榴花上雨萧萧,自切菖蒲泛浊醪。今日独醒无用处,为公痛饮读离骚”。胡仲参的《端午》诗:“千年流水去滔滔,此日人来吊汨罗。江上画船无买处,闭门风雨读离骚”。

相传屈原投汩罗江殉国后,当地百姓怕江中的鱼虾伤害他,便从四面八方划来船只,纷纷将粽子投入河里,以转移鱼虾的目标。后来,民间便演变成端午吃粽子的习俗,以示纪念屈原。唐代诗人郑谷曾写有“诸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的诗句,反映了当时吃粽子之普遍。唐明皇吃了一种“九子粽”后吟诗赞赏:“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宋代诗人陆游喜食粽子,因此写下了多首端午食粽的诗,如“盘中共解青菰粽,哀甚将簪艾一枝”、“端午数日间,更约同解粽”、“白白糍粽美,青青米果新”等。他游三峡路过归州,品尝归州香粽后,不禁诗兴大发:“屈子故国逢重五,更胜常年角黍香”。

赛龙舟是端午佳节一项最盛大的民间水上竞技活动。《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江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唐人卢肇《竞渡诗》云:“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宋人余靖《端午日寄酒庶回都官》诗:“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写的都是赛龙舟的真实情景。唐代诗人张建封在《竞渡歌》中更是生动地描写了赛龙舟的精彩场景,历来为世人传诵。诗云:“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红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为把竞渡的热闹场面加以衬托,诗人写道:“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连妇女也梳妆打扮,出来观看,一饱眼福。可以想见,江边是何等热闹。接着诗人笔锋一转,由明快而变热烈:“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那紧张热烈的竞渡气氛跃然纸上。

到了宋代,端午节的气氛更上层楼了,宋代的名流大儒几乎都有端午入诗。欧阳修有词《渔家傲》,将民间过端午的情景描写得十分传神:“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苏轼也有《浣溪沙》词:“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从这两首词中可以发现,民间端午节纪念屈原的色彩正在逐渐淡化,变成包粽子、浴芳兰的纯粹时令节日了。

古时有的地区把端午节又叫“女儿节”,这一天是妇女休息和游玩的日子:出嫁的妇女回娘家,未出阁的姑娘梳妆打扮,结队出游。明万历大学士余有丁在《帝京午日歌》中咏道:“都人重午女儿节,酒蒲角黍榴花辰。金锁当胸符当髻,衫裙簪朵盈盈新。”清代彭蕴章在《幽州土风?吟女儿节》中写道:“女儿节,女儿归;要青去,送青回。球场纷纷播杨柳,去看击球牵裙走;红杏单衫花满头,彩扇香囊不离手。谁采艾,装奴衣?女儿娇痴知不知。”

屈原的诗句范文第5篇

今天,我在背屈原的诗句。虽说只有五句话,但是对于我来说就好像有五十句一样,背的我头都大了。

我在读这几句诗句的时候,感觉是非常的拗口,我读也读不懂,也不知道他在讲些什么?但我想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所写的都是一些爱国诗词。但是,为什么读起来就是那么的拗口呢?也许是我对诗词的理解不够吧!于是,我就从网上查找了这几句诗句的意思。我认认真真地研究了一番。勉强地总算是背了几句。可是,我还是不太能理解,因此,我背起来还是很困难。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努力,总算是勉强地背了下来。可是,我还是背了前面,忘记了后面,要么是背了后面,忘记了前面。哎!真是一个头,两个大。

相关期刊更多

曲艺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内蒙古农业大学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云南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