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短歌行朗诵

短歌行朗诵

短歌行朗诵

短歌行朗诵范文第1篇

一、朗诵与咬字吐字

声乐艺术是通过音乐和语言来表达内容的。我国传统唱法上常提到“字正腔圆”、“字领腔行”,可见对歌唱语言因素的强调和重视。歌词是由很多词汇组成的,要想让人听清楚,必须把组成词汇的每个字吐的清楚和准确。我国传统声乐艺术中十分重视歌唱的咬字吐字,能够让听众充分领会歌曲的内容,使演唱达到富有感染力的艺术效果。另外,歌唱语言往往和歌曲风格、韵味紧密相关,清晰准确的咬字吐字在歌唱艺术中是非常重要的。

朗诵是靠声音来表现声乐作品中艺术化的语言来表现,要求学生先把字、词、句准确清晰的读出来。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吐字发音的过程快,不需要考虑字音的具体形成过程,而朗诵时吐字发音的过程比较慢,要求每个字的字头、字腹、字尾都要交代清楚,不能含糊的一带而过。说话口齿清楚发音准确的人,不一定在唱歌时能把字吐的清晰。学生在演唱一首歌曲之前,先大声朗诵歌词,并将歌词中的每个字夸张得说出来。汉字的构成分为字头、字腹、字尾三部分。字头由声母构成是字的起声,在整个字中所占的时值最短,决定着咬字的清晰和准确,发音的部位在唇、舌、牙、齿、喉,字头要求准确、短暂、有力。字腹即韵母,当字头出来以后,字腹立即唱出,它是字音的中心,也是字音中最长的最响的部分,歌声靠它唱响传远。字尾是一个字音的结束部分,必须归韵才能保证“字正”,否则就会损坏字音的完整,影响字音的圆润动听。

二、朗诵与情感表达

朗诵不仅是声乐学习中进行语言训练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能够正确的把握作品的情感,声乐作品的思想情感主要依靠歌词来表达,把朗诵中的抑、扬、顿、挫和语言的含义充分表现出来,通过歌词把歌曲的意思传达给观众,唱出歌词中语言的韵与美。因此在演唱时学生要对歌词进行艺术加工,使歌唱的语言生动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要寻找出歌词的语言规律,掌握歌词中的语气,有感情的朗诵歌词,避免随意换气或气口设计不合理的现象。相同的歌词加上不同的语气表达出来的情感是不同的,应把歌唱的艺术表现力建立在对作品的深入理解之上,体会出不同的语气所表现的情感效果。

朗诵是正确把握歌曲情绪最有效的方法,学生对歌词做精细的分析和衡量后,通过了解歌词的意境、艺术手法,把歌词的情感语气表现出来,使歌词与乐曲情调相配合,结合自己的审美标准和个性特点,才能生动、准确的表达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三、朗诵与歌唱呼吸

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是歌唱的基础,也是歌唱发声的原动力。通常正确的呼吸方法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在歌唱中,学生容易出现气息浅、气息不够用等现象,实际上这并不是气息真正不够用而是不会用。朗诵时要自然的运用胸腹式联合式呼吸法,避免声音挤在喉咙里造成声音传不远、没有穿透力。大声的朗诵歌词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体会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首先气息要吸的深,吸到横膈膜处,才有助于气息的平稳、自然、松弛,避免气吸得太浅、气息上浮、漏气等现象的出现。朗诵时的机体状态与歌唱时的状态完全一致,要做到呼吸的“深、通、活,为歌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朗诵可以帮助歌唱的呼吸、发声、共鸣等器官及相应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协调运动,使发音器官与共鸣器官能在自然状态下协调运动,使歌唱的音域得到扩展,使高、中、低三个声区的音域衔接紧密、转换自如、上下统一。

唱歌的语言是在生活语言的基础上提炼、加工、发展而来的,是塑造声乐艺术形象的手段,只有通过音乐与语言的相结合才能塑造出各种音乐形象,表达各种情感,朗诵作为歌词前的铺垫,为歌唱者优美的歌声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声乐学习中提倡正确的运用朗诵,是进行歌唱语言训练容易而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许讲真著 歌唱语言艺术[M]. 大连出版社.1992年

[2]余笃刚著 声乐语言艺术[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

短歌行朗诵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古诗词诵读;诵读氛围;诵读形式;吟诵调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诗词绵延数千年,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再到形式多变的现代诗,都映衬着中国的璀璨文化。“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诗词在其最早的时候就注定了吟唱这一特质。我们要绵延中华诗词的精神命脉,继承中华诗词的优良传统,使诗词这颗文化明珠在时代光芒的照耀下,发光发热,绽放出新的时代风采,诗词诵读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解读上述要求,语文教师在诗词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的诵读训练。但事实是,很多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对诗词的识记和意境的品味,而诗词的诵读则无足轻重。针对这一现状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如何进行诗词诵读教学谈谈自己的见解。

诗词要诵读得声情并茂,充分融入学生的情感和想象,绝非易事。在节奏、重音、语速、语调等方面都十分讲究。其中,节奏的划分就直接影响诵读的效果,也能一下看出学生对诗词的掌握程度。郭沫若在《论节奏》一文中指出:“节奏之于诗是她的外形,也是她的生命,我们可以说没有诗是没有节奏的,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何为节奏?《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古典诗文的节奏指的是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在一句诗文里适当的地方所作的短暂的停顿。语文教学中给诗词划分节奏,大部分是依据音节和意义两个方面来划分的。我认为,根据诗词所表达的意义和诵读的情感需要给诗词划分节奏,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朗诵。因为诵读的节奏应当与诗词的感情保持一致。一般来说,抒发细腻的感情时,应用缓慢的节奏,停顿较多。如,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而表现激昂、奔放的感情时,则用较为急速的节奏。如,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划分完节奏后,我会建议学生读一读,体会一下根据划分的节奏读下来,意思有没有读破,即我们常说的读破句,检验的方法是根据你划的节奏读下来,看别人能否听懂(或者索性给同学读一下),如果能听懂就是正确的,相反就有误了。

在诵读诗词的过程中,环境和氛围也很重要。当学生在一个完整而又真实的背景中,抒感的欲望就会更加强烈,感情就会更为丰富。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诗词的情感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诵读氛围。我在引导学生朗诵《水调歌头》时,曾创设过这样的一个情景:在古筝音乐《春江花月夜》的烘托下,大屏幕配有情意绵绵的“月下思亲”图、“孤身起舞”图,这些“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中有乐,乐中有情”的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诵读的热情,让学生在欣赏优美画面的同时,感受朗读的美感熏陶。记得那节朗诵课,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的朗读热情高涨,一首诗歌竟然出现了多种朗读风格。有的学生站在讲台上,听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地诵读起来;有的学生诵读时做出相应匹配的动作:时而抬头,时而低头,时而左右手交替挥动,激动时甚至高举双手;更有甚者在讲台上边读边轻轻地跳起舞来……最后全班学生竟然不约而同地跟着《春江花月夜》高歌起来。学生的表现让我意外,使我不禁从心底发出感叹:一个好的氛围真的可以事半功倍!之后引导学生朗诵诗词,我都尽可能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都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

在指导学生诵读诗歌时,还应该在形式上给学生留出空间。现在很多老师在指导学生诵读诗歌时,普遍采用独诵、对诵、小组诵等基本诵读方法。如果一首诗词只有一个诵读形式,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就会对朗诵诗歌产生厌倦。其实,每一首诗歌都有多种诵读形式,只要老师肯研究和尝试,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我想推荐一种少用的诵读形式――吟诵中的吟诵调。

吟诵调遵循“平长仄短、平低仄高”的原则,是一种独特的唱歌式的吟诵方式。其实最初的诗词都能配上音乐唱,歌就是诗,诗就是歌。关于诗与歌的结合,《毛诗序》这样论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古代诗词吟诵调是由浅吟低叹或长歌啸咏的诗歌语言形成的,因而吟诵调的旋律自然是建立在诗歌语言吟唱的基础上。它在历史上延续了两三千年之久。然而百年来的社会剧变,极大地侵蚀了吟诵生存的文化土壤。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吟诵调,在我们还没有充分地重视、调查和保护它时,正在一步步地滑向历史边缘。因此,现在知道和使用吟诵调朗诵诗歌的人越来越少。为了保留吟诵调,现在许多有识之士又重新对它作出了研究,2003年10月19日,北京第六届国际音乐节首演了作曲家郭文景的两部歌剧:《夜宴》和《狂人日记》,这两部作品都以吟诵调为其音乐唱段、人物对白、情景叙事的主要风格样式,得到了许多文化人士的赞叹和热爱。我也是在一次培训学习中,领略了一位名师用吟诵调指引学生诵读诗歌的风采后也在尝试使用。记得第一次用时,是在教学生朗读《春夜喜雨》。我先按照常用的朗诵方法,在古筝音乐的伴奏下,给学生独诵: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学生反应很平淡,觉得没有新鲜感。接着我通过视频,让学生观看了用吟诵调吟诵的《春夜喜雨》,这时学生的反应激烈,他们的表情惊讶、好奇、兴奋、迷惑、恍然大悟……看到他们的神情,我知道他们被这种新奇的诵读方式所吸引。然后我根据这首诗的平仄关系,(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给他们讲了吟诵调的吟诵方法,指导他们如何做到字正腔圆、因声入境、显示个性,如何注意抑扬、顿挫、断续、轻重、疾徐、反复,如何做到脸色与眼神、体态律动。我边讲边唱边示范动作。学生个个目瞪口呆。最后,我把整首诗歌用吟诵调进行演绎。这次,学生都跟着低声吟诵起来……课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在走廊里、校道上,我还会不时听到一些学生用吟诵调诵读《春夜喜雨》。那时,我知道我的方法见效了。此后,诗词诵读教学又多了一种独特的形式。

让我们携手共进,弘扬诗词文化。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了解诗词、热爱诗词,把我们中华诗词的精神命脉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短歌行朗诵范文第3篇

由桐城派作家倡导的“因声求气”说对我国古代诗歌诵读做出了重要贡献,清朝的桐城派人物刘大槐在《论文偶记》中这样写道:“(读书)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反复的吟诵可以使读者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作品的精髓,进而使自己的心灵飞翔于文学作品那充满灵性的世界,达到文我同一的境界。

鉴赏诗古文必须通过吟诵,从作品的音节入手,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气”,进而领会精神,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创作个性。应当肯定,“因声求气”说正确地阐明了文学作品中声与情的关系,对鉴赏古诗文有重要的意义。

一、示范朗读

言传不如身教,教师的率先垂范可以为学生梳理学习的榜样或标准。教师不仅应在诵读方法上示范于学生,而且还应在诵读内容上给学生以很好的引导。

由于时代的原因,或者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古典诗歌呈现在学生面前时,有些字的字音学生把握得不太好。正确朗读是学习诗歌最基本的要求,也是鉴赏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在示范诵读时要做到准确、清楚。在没有学习诗歌内容之前,学生对于诗歌的创作背景、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并没有很清晰明白的了解,不可避免地出现朗读不到位的问题。“因声求气”是通过诵读来掌握诗歌的主旨,吴调公先生在《古代韵文选·序》中说:“通过声音的高低(振荡的颇率)、长短(振荡时值)、强弱(振幅大小),以及节奏的抗坠、疾徐,音色的喜怒哀乐,对属于语言艺术的诗歌的自我领会,大有别开撰径之感。”由此可以看出,示范朗读时要求教师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使学生可以与之同悲同喜,这样学生才会感觉有兴趣,并且有意愿去学习。朗读时教师要运用一定的朗读技巧去处理诗歌作品,教师在朗读时要注意语气、语调、节奏、停顿、重音等等。对于《春夜喜雨》教师可设计用短促、高昂的语气,明快爽朗的节奏来表达作者因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而产生极大的喜悦之情。对于《春望》的朗读,教师可设计凝重、沉郁的语气,缓慢的节奏来表达作者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的悲伤,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生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但同时要注意,朗读是一种艺术,有很强的技巧性,要根据诗歌的内容来调整朗读时的语速、语气和感情,让学生真实地感受朗读的意义。

教师的示范朗读在诗歌教学中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示范性的朗读可以让学生掌握诵读的基本要求,进而再进行深层次的诵读,以达到理解主旨的目的。

二、因声入境

刘勰曾提出“寻声而定墨”“窥意象而运斤”,就是说作者心中的意象与合乎声律的语言文字之间是和谐一致的。古典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之所以久为传诵,主要是因为这些作品创造了一个情景交融、能把鉴赏者引入想象空间的意境。钱谦益在《列朝诗集小传·吴山人扩》中的一段描述:“以布衣游绪绅间,玄冠白巾合,吐音如钟,对客多自言游览武夷、匡庐、台宕诸胜地,朗通其诗歌。听之者如在目中,故多乐与之游。”意境是古诗文鉴赏的主要对象,出色的吟诵应该是能让自己和听众“因声入境”,产生“如在目中”的感觉。

诵读时可以创设良好和谐的教学情境,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去感悟诗的意蕴,仔细地品读每一字、每一句,从而进入诗境。如《天净沙·秋思》,通过反复吟诵,学生很容易就能感受到诗中画面的悲凉气氛,掌握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意象的内蕴。除了反复吟咏之外,还可以借助一些其他手段,比如乐曲,在优美的旋律中体味诗的意境。音乐最能调动人的情感,将音乐与文字相沟通,吟诵诗文时,作品语言的声音和语言所描绘的形象分别作用于我们的听觉和视觉,然后听觉和视觉相通,凭借思维,我们便在音乐和诵读声中把握和理解作品的内在意境,进而感受作品的艺术境界。如《声声慢》,这首词的音韵美主要体现在叠字和双声叠韵上,清人徐釚在《词苑丛谈》写到:“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创造出的美妙音乐感,只有通过诵读才能体会“珠落玉盘”的清脆铿锵之音。一般的《声声慢》要求押平声韵,但是李清照的这首《声声慢》却是入声韵,读起来急促迫切,配以合适的曲子,学生在诵读中,感受淡酒、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所营造的那种凄惨愁苦之境,一个女子在飘着细雨的黄昏时刻,独自守着窗儿,看着满地凋零的黄花,真正明白“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无限愁绪。

诵读是眼、耳、口、脑整体并用的活动,在认读的基础上动用想象去感受意境,进而体会情感。

三、披情以诵文

刘勰所著《文心雕龙》中提到:“诗者,持也,持人情也。”“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毛诗序》中也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情感性是诗歌最突出的特征,只有富于情感的朗读才能诵出鲜活的生命。

一首诗的感情基调,一定要在朗读前悉心分辨,这个分辨的过程便是对诗歌内容进行理解的过程,即读是理解性的读,对诗歌内容加以确认然后投入相应的情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加深情感体验,以致共鸣,因此对诗歌的理解越透彻,诵读就越到位。诵读不同于简单的背诵,诵读是技巧和感情的结合,想做到有感情的诵读。首先应该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身世、处境及创作背景,进而体会到诗人在诗歌中传达的思想情感;其次是注意把握诗中的意象特征,“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通常会借景抒情,寄情于景,景物的出现总是伴随诗人复杂的心绪,根据景物描写选择诵读的语气语调,声韵节奏就是情感的节奏,即“盖音节者,神气之迹也”“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

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诵读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了解创作背景,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这首诗就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这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诗中景物,“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这八景,作者分别用了极富表现力的词语来形容,展示了一副“悲秋”图。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格调却雄壮高爽,慷慨激越,高浑一气,古今独步。

无感情的诵读无法“求气”,要“披情以诵文”,诵读要达到“声”“情”“气”的完美结合,只有把握了“气”,才能真正理解诗歌的精髓。

短歌行朗诵范文第4篇

关 键 词:歌唱与朗诵 基本功训练 艺术处理

在声乐教学中,我们经常要求学生在歌唱之前要先有感情地朗诵歌词,除了能更好地熟悉和理解歌曲内涵外,更重要的是朗诵能帮助学生练习歌唱基本功,提高发声训练的效果,增强艺术处理的能力。

歌唱是人类用以抒发情感、交流情感的一种自然而普遍的形式,是一门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表演艺术,它通过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来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二者虽是不同的表达方式,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歌唱与朗诵都是口语的加工和提高,都是通过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来表达思想感情。如今的歌唱与朗诵也都是在舞台上与观众较远距离地交流,需要扩大音量、扩展音域、美化音色,做到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才能准确、清晰地表情达意,以此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一、基本功训练方法的相似点

歌唱艺术与朗诵艺术的基本功都要求在声音上达到松弛、清晰、纯正,不能给人以紧张造作、吃力、声嘶力竭的感觉。所以,两者都必须在呼吸、发声、吐字上下工夫。

1.呼吸的训练

呼吸是声音的原动力,生活中每个人都在呼吸,而艺术创作中的呼吸与平时生活大不一样,它不仅直接影响着声音的音量大小、音质优劣,还会对思想情感的表达起到极大的作用。

歌唱与朗诵中的发声都需要正确的呼吸,而这种呼吸姿态包括姿势和神态两方面,使形态与精神两方面都处在对呼吸有利的最佳状态之中。

(1)呼吸的姿态

头顶虚空肩膀松,直背收臀要弛胸,

眉宇舒展心欢畅,神态清爽脑集中。①

发音前体会“头顶虚空”“直背收臀”“弛胸”,就是要摆脱妨碍呼吸的姿势,同时神态也会影响气息。以心情舒畅、心胸开阔的精神状态练习呼吸,才会使气息通顺,找到正确运用气息的感觉。

(2)吸气的方式

兴奋从容两肋开,小腹微收肩莫抬,

扩展腰背七分满,不觉吸气气自来。②

在既兴奋又从容的状态下,两肋向周围展开,上肢仍然松弛自如。两肋展开似乎有一种“发胖”的感觉,但只要“胖”到七分满就够了。因为太满就僵,一僵气就“死”了。

(3)呼气的方式

丹田支点要扎根,气柱缓缓往上升,

不僵不懈控制好,两肋逐渐复原形。③

丹田是呼气的支点,不能懈掉,否则,气就失去根了。呼出的气要均匀、平稳,自我感觉从丹田到声门之间形成一股具有一定能量的气柱。

姿态、吸气、呼气应统一成一体来进行练习。这种训练无论是歌唱还是朗诵,都是最基础的基本功练习。

2.发声的训练

“发声”讲的是声音的问题,声音好坏直接影响着歌唱和朗诵的效果,要求声音达到:集中、自然、圆润。声音集中才能洪亮、结实。声音自然,才能毫不做作;声音圆润,才能给人以美感。优美的声音会给在朗诵和歌唱中增添绚丽的光彩。

(1)发声训练的方式

开牙关,要微笑,舌根松,下巴掉。

一条声柱通硬腭,声音集中打面罩。④

“开牙关,要微笑”,必然引起软腭上提,这就增加了口腔的空间,具有一定的力量,可以加强口腔共鸣。“舌根松,下巴掉”,是指喉部要放松,以免紧张,妨碍气息的畅通而产生挤压声音的现象。“一条声柱通硬腭,声音集中打面罩”是让声音集中,并具有穿透力。

3.吐字的训练

歌唱和朗诵的吐字训练虽有许多不同之处(朗诵有更多的基本功和技巧训练),但在吐字的清晰、咬字不能死、语言的规范化的要求上是相同的。

在歌唱教学和练习中,使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和状态是唱好一首歌的关键。然而,歌唱的发声状态对初学者来讲,有些抽象,难以掌握。对于朗诵我们并不陌生。因此,我们通过对朗诵的基本功训练,从中找到发声的共同点,来寻找对歌唱中的发声技巧的掌握。

二、艺术处理的相似点

众所周知,歌唱是一门听觉的艺术,是综合了语言、声音和音乐于一体的声乐艺术;而朗诵是一种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艺术,两者都属于声音的艺术。具体地说,两者都是以人声为载体的声音艺术,都可以通过二度创作来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

1.艺术处理的手段、形式

歌唱艺术与朗诵艺术的处理手段、形式非常相似,都可以用舞台布景、色彩灯光来加以烘托:可以有伴舞的形式,歌唱有独唱、二重唱、小组唱和合唱等;朗诵则有个人、两人对诵、集体朗诵和轮诵等。

2.艺术处理的过程

(1)对作品内涵的理解

所谓作品的内涵,就是作品的思想感情。朗诵时应从作品的立意、作品的结构、作品的词句、作品的风格来对作品进行分析、理解。歌唱中也同样要做这些案头工作,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的结构、乐句的长短、歌曲作品的风格等。

(2)有丰富的想象

在朗诵中要创造出鲜明的形象,必须在创作过程中通过丰富的想象才能获得。歌唱也如此,歌唱者根据歌曲的内容和音乐形象,在自己的头脑中展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把自己融入到作曲家的创作里或变成作品中的主人公。

(3)调整状态,力争忘我

朗诵艺术和歌唱艺术都是一种艺术创造,创作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表演的效果。没有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是不可能把作品的思想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的。因此,朗诵者或歌唱者除了深入到作品中去深刻理解、深切感受、丰富想象以外,还必须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做到忘我、排除杂念,集中精力去体现作品的内容。

除此之外,还有作品的积累、韵味的体现等。虽然歌唱与朗诵在一些艺术创造特殊技巧上不全相同,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其基本练习,艺术处理手段、形式、过程存在着不少相同点。

由此看来,我们在学习歌唱的同时,应注重朗诵的练习,因为朗诵,在表达方式和抒发感情上更容易体现,练习过程中较容易被接受和理解。所以在歌唱教学中,让朗诵课作为声乐歌唱教学的一部分,我们可以通过对朗诵练习的基本功训练,掌握呼吸、发声及吐字的训练,逐字逐句地运用到歌唱中;可以借鉴朗诵的处理方式来进行歌唱创作的部分艺术处理;可以利用朗诵时的心理状态来训练自我调整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注释:

①②③④赵兵,王群.朗诵艺术创造.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8.第1版第15页.

参考文献:

短歌行朗诵范文第5篇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依然存在学生的学习激情不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不佳等诸多问题。在这样的情形下,教师该如何抓住新课改的潮流推动诗歌教学的发展,获得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呢?笔者认为,提高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有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有效的应急备案等诸多方法的配套才能够获得提升。为此,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多年教学经验,详细地谈谈这个问题。

一、诵读注重整体感知诗歌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讲的正是朗诵对于诗歌阅读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初中阶段的诗歌主要选录的是古代的诗歌,因此很多诗歌在韵律上读来就给人一种朗朗上口的感觉。同时诗歌简单而对仗有序,学生在进行朗诵的时候,能够对有关内容进行揣摩,对诗歌的含义进行理解。

比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学生通过诵读就能够轻松地区分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几句从听觉上写景;“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几句从视觉上写景。借助诵读,学生能够有效地对诗词中的景物进行想象,这有利于学生进行思考和理解诗歌。

此外,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还应该引导学生借助朗诵实现对诗歌的整体感知进而获得对诗歌的整体把握。通过诗歌朗诵,学生对诗歌进行反复诵读就会逐渐找到相关的诗歌感觉和悟性,进而更好地从整体上对诗歌进行把握。

例如,学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歌,教师引导学生对整首诗进行诵读,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就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同情、怀念和关切。

学生在朗诵的过程中抓住了诗歌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就能够更加顺利地完成有关的学习,进而提升教学效率。

所以,教师在开展诗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朗诵对诗歌教学的重要作用,同时要注意朗诵对教学的帮助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借助多媒体设备提升教学

多媒体设备是教学的好帮手,同时也是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更新换代的加快,为了在新课改的潮流下更好地完善教学,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设备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

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教学工作,主要可以在进行一些总结类的课程时,借助多媒体设备将多首诗歌同时展示出来,从而帮助学生实现提高。

例如,在教学进行到一定阶段后,教师可以开展关于“月”的诗歌总结教学。在教学中,涉及“月”的名句有很多:“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那么这三句关于月的描述分别具有什么含义呢?

因为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就了解到“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是思乡怀人之作,“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表达了离愁别绪,“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则是一种喜悦轻松的心境表现。所以借助多媒体进行展示就可以在每句诗歌后附上不同情态的月亮,进而借助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学生对诗歌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这样,通过多媒体设备,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使视觉受到冲击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好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相关的诗句。所以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设备做好教学工作。除了图文并茂的方式外,教师还可以采用音像结合等方法来提升教学效果。

三、抓住名句进行赏析

初中阶段的语文课本选录的诗歌很多都是名篇,很多的名篇中都有广为流传的名句。

例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苏轼《浣溪沙》中的名句是“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苏轼《水调歌头》中的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任何一首流传下来的诗歌,得以广泛传唱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诗歌中的名句。名句是一首诗歌得以成功的关键,那么对诗歌的主旨的诠释、反映自然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花时间用在名句的赏析上。这对于诗歌的思想主旨、情感基调的把握,体会诗歌中传达出来的意境等都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例如,杜甫的《春望》,是一首忧国忧民的佳作,如何通过诗歌中的语句来分析诗人的这种情感呢?笔者认为,可以抓住关键句中的关键字、词进行有效分析。“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是最关键的两句,其中“搔”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这个字的运用对于这首诗歌的作用是什么呢?通过分析发现:“搔”字用得好,因为诗人望着眼前颓败的景象,思念亲人,郁结在心头的苦痛无法排解,只好以手搔头,这一“搔”,却又徒增发短衰老之叹。正如汤应龙所说:把握一首诗的关键字句(也即“诗眼”),看看它与常式有何不同之处,了解诗人的求异思维,探索其蕴涵的深意。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这两个字就是关键字,透过这两个字可见作者的用意及所表现的境界、传递的信息。

借助关键词和关键句进行分析的方式能够很好地抓住诗歌的表达主旨和写作意图,可以由此教授给学生正确的赏析诗歌的方法。

初中语文的诗歌鉴赏教学本身是一项充满艺术性的工作,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灌输给学生一种诗歌的美的感受和领悟,而不仅仅是诗歌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