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个人总结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个人总结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个人总结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问题; 对策

Development and Problems of Standardized Resident Training in China/LI Jian-qin, SUN Bin, MIAO Po, 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28):086-088

【Abstract】 Standardized resident 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levels of resident doctors. In recent years, we do make great progress in standardized training, it cannot be denied that we still have some problems, only we take some measures, our medicine will be faster and better.

【Key words】 Resident doctors; Standardized training; Problems; Measurement

First-author’s address: Soochow University Affiliated Children’s Hospital, Soochow 215003,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28.030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教育的特有阶段,属于医学生毕业后医学教育,指医学院毕业生完成医学相关教育毕业后,再继续某特定临床学科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相关专业培训。医学教育连续统一体包括3个部分,即医学生的学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专科医生的继续医学教育,毕业后教育即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医学教育连续统一体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医院人才培养和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医学生掌握相关医疗活动应具备的诊疗知识和临床技能、提高医疗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始于19世纪末德国,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及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均已建立了较为系统完善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现代医学发展迅速,对于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需要也愈加重要,经多年实践经验证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适应现代医学发展和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1]。我国最早是1921年在北京协和医学院首次实行住院医师培训[2],随着1993年卫生部颁发《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后,各省市相关部门也随之陆续颁布了数项临床医生规范化培训方法,我国住院医师培训开始步向系统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

1 我国住院医师规培的目标及现行培训办法

1.1 规培目标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使参加培训的住院医师在完成培训后达到二级学科的低年资主治医师水平,能灵活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并结合实践经验,可对本二级学科的多发病及常见病进行独立诊断。儿科病种复杂,服务对象特殊,我国儿童人口不断增长,对于相关卫生需求也愈加强烈,而我国目前儿科医师严重缺乏,因此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化培养儿科医师任重而道远,提高民族身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要求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的住院医师能独立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常见及多发的儿科疾病,并能进行常规儿科诊疗操作,在临床能力方面可以达到低年资主治医师水平。

1.2 规培模式和方法 2003年卫生部提出了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基本模式为“3+X”,即前3年为普通专科培训,参加规培的儿科医师3年之内必须进行所有儿科亚专科基本训练,完成各科室轮转,使年轻医师得到更全面的培训;“X”为亚专科培训,培训时间为1~4年不等,此阶段规培医生以参加亚专科培训为主,在掌握该亚专科的基本医学知识同时,进行大量临床实践,此阶段安排总住院工作。

儿科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以加强临床技能为主要目标,学习儿科相关技术和技能,要求熟练掌握骨髓穿刺、腰椎穿刺、胸腔穿刺、静脉穿刺和气管插管等操作,并掌握各项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相关知识及处理原则。同时还需加强医患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危机处置等能力的培养。

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还要加强理论学习,掌握儿科基本知识,包括儿科的基本概念,常见病的诊断及治疗,因此需进行理论课的学习,课堂时间尽量安排在工作之余,不影响正常工作及临床培训。我们医院则安排每周1次约1 h的课程,先由住院医师开讲,然后该专科高年资医师再点评,并进行拓展和深入,此举更利于年轻医师对知识的巩固。

现阶段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也开始注重加强临床思维等方面的培养,以提高年轻医师的工作兴趣,开阔临床思路。目前进行较多的是疑难病例讨论,以本医院为例,住院医师规培办公室经常鼓励年轻医师将自己轮转科室的疑难复杂病例分享,建立住院医师群,网上发帖或群内讨论,定期举行病例讨论,大家各抒己见,这样不仅巩固了临床基础知识,也利于年轻医师拓展临床思维,提高学习兴趣。

另外,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读书报告和科研讨论会也是提高住院医师科研能力,开阔视野,了解国内外最新进展的重要方式,可以提高年轻医师的科研能力。医学作为一门跨国界的科学,需要常与国际同行进行交流,掌握国内外最新技术,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更好的服务患者。我院规范化培训要求年轻医生经常阅读国外的文献,做读书笔记,与国外实习生和研究生交流,加强听说等实用技能。

2 我国住院医师规培存在的问题

卫生部和中华医学会再20世纪80年代就进行过专科医师培训工作的研究,后来卫生部于1993年颁发了《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并在部分医院进行住院医师培训试点,总结各试点单位的工作经验,之后陆续颁布了数项住院医师培训试行办法和培训大纲,以加强和完善我国住院医师的培训工作。我国在历经20余年的探索和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很大的成效[4],但在规范化培训,特别是儿科医师的培养模式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

2.1 培训基地条件的欠缺 现阶段,我国的儿童医院多设在省会大城市,普通的地级和县级城市很少有独立的儿童医院,综合性医院的儿科师资力量薄弱,且多以儿内科为主,少有儿外科,专业性欠缺,所以我国很多医院难以承担起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任务。并且儿科相对收入水平较其他专科低,工作繁杂,风险大,导致医院对儿科投入少,儿科医师人员少。另外住院医师培训经费不够,带教老师没有报酬,现在医患关系紧张,许多患儿及家长不愿意配合做“示教”,住院医师没有机会实际操作,这些都制约了住院医师的培养[5]。住院医师培训期间奖金极少,而临床工作负荷大,待遇相对低,影响了学员的积极性,影响培训效果。

2.2 培训方法的不规范 规培医生投放到临床科室后,大多开始繁忙的临床工作,部分临床科室也把规培医生当作临床基本人力来使用,医院也将精力放在提高经济效益及医疗质量等方面,以致忽略了对他们的规范化培训,任其在临床的实践过程中自行摸索,并且很少对规培医生进行该专科理论教育及科研教育,整个科室缺少学术氛围,学术交流活动少,重医疗,轻学术,满足于完成每日的临床工作,缺少积极进取的氛围。另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医疗安全隐患,大多数进行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没有执业医师资格,临床经验有限,医患沟通技巧欠成熟,容易引起医患沟通障碍,造成医疗纠纷,甚至危害自身的身心健康[6]。

2.3 考核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现行的住院医师考核制度包括基础理论知识评估、临床操作技能考核、1年结束后的国家职业医师资格考试、培训结束后的理论考和操作考、合格者颁发“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合格证书”。另外还有由各基地参照《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暂行规定》自行制定考核标准和方法。大多采取评分、学分累积、笔试和临床技能考核等多种方式组织考核,考核结果在培训登记手册中记录[7]。我国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的考核评价体系,缺少高效先进的考核方法,更缺乏对培训教师和培训医院的考核。

3 解决的对策

3.1 建立儿科学专业规范化住院医师培养基地 为了保证住院医师规培的质量,实现住院医师规培的最终目标,住院医师培训需在硬件和软件均达到规范化培训要求的基地进行。对于儿科医师,培训基地需要包含儿科二级专科全部的亚专科,包括儿内科、儿外科及儿童保健科等;需要有足够的培训资源,包括儿科住院病例数量,师资力量及诊疗设备;需要提供培训医师的培训经费、健康保险及住宿等基本生活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培训质量,培养出合格优秀的儿科住院医师。另外还需建立有效健全的住院医师奖惩制度,对参加规培的住院医师进行轮转科室的回访,请科主任、护士长及带教老师对该规培医师进行评价,年终进行汇总,选出优秀住院医师进行奖励,进而刺激培训医师的工作热情,提高培训效果[8]。

3.2 规范住院医师培训方法 美国住院医师培训要求达到6项核心职业能力:诊治病人(Patient care)、医学知识(Medical knowledge)、人际沟通能力(Interpersonal & communication skills)、职业精神素养(Professionalism)、基于实践的学习与改进(Practice-based learning and improvement)、基于大系统的实践(System-based practice)。美国要求住院医师100%参加必修活动,如一年住院医师系列讲座、二年住院医师考试复习讨论会、高级心脏生命支持训练;至少60%参加期望活动,如医学大查房、中午讨论会、住院医师教学会议、住院医师报告和循证医学研讨会、行为医师研讨会等;自主选择参加推荐活动,如教授查房、期刊俱乐部等。同时住院医师要求必须掌握医学科学研究基本知识、原理及实验方法等,并参与科研课题研究。我国培训重点目前还是在临床操作技术掌握、病种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和病历书写等方面,而美国强调了职业道德、人际沟通等,其6项核心职业能力更能适应时代对医生的要求,值得借鉴。因此一方面应该加强临床技能的培养,尽可能实行一对一导师制,实践方面采用床边实践、模拟训练等多种形式,对临床技能进行有目标、有标准、按照规范程序的系统培训[9];另一方面还要理论知识过硬,可由临床经验丰富,长期担任临床教学,在学科领域有一定造诣,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专家给年轻住院医师进行授课[10]。在此基础上进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邀请兄弟医院的教授来授课讲座,设立住院医师参与的病例讨论和专题讲座,可以提高住院医师学习积极性,吸取众家所长,锻炼临床思维。同时适当加入伦理学及医学相关法规的教育,可以提高住院医师的综合素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11]。

另外,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医院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医院之间除了医疗水平的竞争,还需加强自身的科研能力。这就需要从年轻的住院医师抓起,规范化培训阶段调查住院医师的意向,在加强临床技能的同时,对有意向以后进行科研工作的年轻医师进行培训,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医学新技术新进展,提高自身科研水平[12]。

还要充分考虑规培医师的合理需求,在培训时间上适度区别对待本科生和硕士毕业生,规范化培训与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相结合,充分调动住院医师接受培训的积极性[13]。

3.3 建立规范统一的考核评价体系 美国于1876年开始不断探索和完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1992年建立了以授予专科证书为目标的考试程序。经过多年的探索,逐渐形成总结与形成并重的考核理念。总结性考核一般在培训结束后进行,以评估住院医师是否达到培训的目标;形成性考核则贯穿整个教育训练过程,参与培训的医师通过带教老师的评价结果,改善其今后的学习和培训方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360度评价法和MINI-CEX测验法。我国需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制定统一又机动灵活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第三方监督机制,确保考核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总医院采取每月的科室阶段考核、每季度的轮转考核和每年年底的年度考核3个层面,从“学”的角度考核规培住院医师,还要从“教”的方面考核带教老师,提高双方的积极性[14]。而浙江省人民医院每年对住院医师进行理论和技能考试,理论考试采取闭卷考试模式,不及格者有一次补考机会;技能考试采取科室和医院分散和集中两种模式,由科室进行医院规定要求的考核项目,然后上交科教科[15]。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提高医疗实力的重要途径,我国的住院医师培训已逐渐走向成熟,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培训计划和措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需要国家、政府和医院的相互配合,坚信可以培养出适应未来发展的高质量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闵新歌,孙景海.国内外住院医师培训情况浅述[J].医院管理杂志,1997,4(1):393-394.

[2]唐国瑶,陈建俞.我国住院医师培训制度的历史演变[J].医学教育探索,2006,5(2):99-101.

[3]魏光辉,杨锡强.积极培养21世纪高水平儿科医学人才[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2):5-7.

[4]孟群.各国专科医师培训与准入制度[J].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92-93.

[5]潘文驰,陈立新.住院医师岗位规范化培训现状及应对策略[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125-126.

[6]赵勤.住院医师现代化培训管理的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09,12(7):106.

[7]赵霞,欧凤荣,于晓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评价的思考与初步改革[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29(4):137-138.

[8]李家承.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状与问题解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5):150-151.

[9]郭煜,谭剑,朱晓霞.专科医师培训入训教育满意度的调查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6):94-95.

[10]谷士贤,王冠,张艾京,等.我院开设住院医师临床基本理论培训课程的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7(7):544-547.

[11]尹凤英,何芳芳.浅谈住院医师培训与管理[J].中国医学创新,2009,7(6):175-176.

[12]张文玲.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提高医院科研管理整体水平[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107-108.

[13]王星月,朱方,刘战培,等.住院医师对规范化培训的需求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5(9):1310-1312.

[14]徐幻,杨国斌,易学明.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几点思考[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8(8):865-867.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住院医师培训;实施现状;对策;医学教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医学专业毕业生完成院校教育之后,在经过认可的培训基地中,以住院医师的身份,接受以提高临床能力为主的系统、规范的培训[1]。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并首次提出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强化继续医学教育[2]。然而,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特别是基层卫生服务队伍的素质和能力,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3]。人才是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资源,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支撑。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保护人民健康、实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标的根本保障[4-5]。本文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对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实施现状进行调查,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北京地区普通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共33家医院,其中三级医院30家,二级医院3家。其中三级医院中,中央部属医疗单位6家,北京大学医学部5家,部队医院4家,北京市属医疗单位15家。本文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三级医院中,中央部属1家、北京大学医学部所属单位1家,部队医院所属单位1家,市属医疗单位2家。在二级医院中,随机抽取1家医院。在非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的医院中,按照医院级别,随机抽取1家三级医院,1家二级医院,1家一级医院。总共抽取9家医院。被抽取的9家医院各调查主管院长1名,基地负责人1名,主管教育部门管理人员1名,带教老师1名,住院医师1~2名。

入选标准:从事专业为执业医师(西医)或西药师的住院医师;从事专业年限≥零年;学历要求为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学历;学历专业为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或药学。

排除标准:从事专业为中医。

依照访谈提纲分别与以上人员进行面谈,了解他们对现在住院医师培训制度的看法、所在医院住院医师培训的具体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对住院医师培训制度的意见和建议等。

结果

1.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必要性的认识被访谈人员认为,由一名医学院校毕业生转变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必须要经过系统的、规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心外科专业为例,被访谈人员认为该专业医学知识应涵盖面广,是一门多学科相互交织的综合学科。住院医师除了必须具备精湛的胸外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及骨科等外科技术外,还需要具备过硬的儿科、心内科及监护等专业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要与多个科室、多个部门紧密协作的情况。由于心外科专业的综合性、复杂性等特点,决定了本专业医师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储备和临床实践。临床专业人才只有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这个关键阶段的实践,才能确保整个执业生涯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水平。

2.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存在的不足(1)学员积极性不高住院医师在培训期间虽然能够得到奖金发放,但对于负荷量很大的临床任务而言,待遇相对较低。这种不平衡使学员对参加培训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影响了学员的积极性,并直接影响培训效果。同时,由于培训基地无法给住院医师解决住宿,住得远的学员在有需要的时候无法到达临床一线,导致24 h住院医师负责制无法落实,参与临床实践的机会相对减少。(2)来自科室的阻力较大住院医师在临床科室轮转的目的,是接受基地的培训,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而在住院医师接受培训的过程中,由于临床科室的工作量大,科室主任首先把学员看成科室劳动力,本科室在人员不足的时候,把培训学员从轮转科室召回本科室工作。这样影响了住院医师去其他科室的轮转机会,导致住院医师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构建受到限制。(3)培训经费不足按照国家卫生部的培训方案要求,培训经费由国家、社会和培训医院共同承担。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主要依靠培训医院自筹资金,国家没有下达专项经费来解决培训费用问题。同时,各培训医院的住院医师保有量普遍超过了实际承受能力,虽然医院方面努力为学员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学习环境,但由于医院的资金流向日趋增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支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4)带教老师水平和责任心参差不齐目前住院医师培训实施过程中,带教老师的选拔制度不够完善,各临床业务科室自行上报带教老师,而上报的人员集中在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但在实际工作中,住院医师能够接触到的医师最多是主治医师,而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居于二线,不直接管理患者。

此外,由于对带教老师缺乏对应的激励制度,导致带教老师对住院医师培训工作缺乏积极性和责任心。

讨论

在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实施现状的研究、探讨过程中,发现北京地区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重视,在此提出讨论。

从正在接受培训的专科医师反映的情况发现,以下几点是制约北京地区专科医师培训制度推广的关键问题:1.专科医师在培训期间的待遇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科医师接受培训的积极性。

2.专科医师在培训期间的住宿问题难以解决。解决不了住宿问题,24 h住院医师负责制无法实现,客观上减少了专科医师培训期间的实践机会。

3.仍存在一部分责任心有待提高和在带教过程中“不放手”的带教老师,影响了专科医师的培训质量。4.以上3点制约了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实施。

进一步完善专科医师培训的对策:(1)建立健全经费保障体系各级政府应当设立专项经费,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先支持,保障住院医师培训期间的基本收入和带教老师的带教收入。作为培训基地的医院,应确保对医师培训的必要经费投入,用于基地建设,大型临床培训中心的建设,教学设备的更新,住院医师住房或住房补贴[6]。

应鼓励培训基地向各种社会力量、企业单位等渠道筹措资金,支持住院医师培训工作,为住院医师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7]。(2)实现“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过渡目前在培训基地里接受培训的人员是来自单位的“单位人”,而住院医师培训的理想状态是“社会人”来参加培训。在这方面,我国可以效仿美国的做法,医学生毕业后先不参加分配,而是先去参加基地考试,培训基地择优录取,培训合格后再参加分配[8]。这有助于医师培训质量的提高,帮助住院医师把精力放在提高临床能力上,而不像“单位人”那样因为本科室的工作而影响培训。(3)提高带教老师教学水平和积极性带教老师在住院医师进入基地参加培训期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基地的医院应完善带教老师遴选标准,加强监督和管理,提出相应解决办法并及时实施,确保带教老师的临床教学标准化[9]。对于带教老师承担的教学任务,人事部门可将住院医师考核成绩纳入带教老师的绩效考核中,在职称晋升和奖金分配时考虑相应的权重,以促进带教老师水平和工作积极性的提高[10]。(4)重视医师职业道德和沟通技能的培养在当今社会,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医学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等正在逐渐减少,而患者对于医生的质疑也随之增加,医患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因此应加强住院医师职业道德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11]。提高住院医师对患者进行心理减压的能力,使住院医师能够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换位思考,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认知度;支持度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04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899-02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指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临床实践,通过规范化的要求和严格的考核,从而学习到在某一认可的医学专科中的合格医生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1]。它是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临床住院医师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极为重要又不可缺少的阶段[2]。卫生部1995年颁发了《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到现在已有十多年的时间,随着制度的完善与推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已在全国各省市全面展开。通过此次专题调查,了解在校医学生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认知态度与支持度,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的建设性意见,对于加强和改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高临床住院医师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川北医学院在校五年制本科医学生,包括范围为2010级、2009临床医学专业在校生及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在院实习生。其中2010级学生180人,2009级学生180人,在院实习生100人,共计460人。

1.2 方法 此次调查主要采用自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调查问卷,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问卷共计18题,问题涉及被调查同学个人基本信息、认知态度、支持度及其意愿、影响因素4个方面的内容。本调查共发放问卷460份,回收有效问卷397份,有效回收率为86.3%。其中女生240人,男生157人。

回收问卷中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2 结 果

2.1 在校医学生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的认知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了解程度上有78.6%的在校医学生选择了“部分了解”,有18.4%的在校医学生选择了“完全不了解”,选择“完全了解”的人仅占3.0%。由此可见,目前在校临床专业医学生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总体上比较缺乏了解。此外,分年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随年级的增高选择“部分了解”和“非常了解”的比例增加,选择“完全不了解”比例依次减少,见表1。

在了解途径方面,从调查结果分析可知69.0%的同学是从他人口中了解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一些知识,另有12.8%的人是通过网络了解,而通过电视,报刊、学校的专题讲座途径来了解的同学分别占5.0%,和2.8%。此外,从调查统计结果也可以看出,在校生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培训时间,具有培训资格的医院等级,培训具体流程等方面都缺乏统一的认识。由此可见目前的在校医学生了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途径比较狭窄,主要是通过别人的口头讲解,而且不一定能够获得真实可靠信息。

2.2 在校医学生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支持情况 据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医学生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支持情况上,有47.1%的同学表示“非常支持”,有30.0%的同学觉得“无所谓”,选择“不支持”的同学达22.9%。由此可以得知,在校医学生对该制度的支持率比较低。

2.2.1 支持该政策的原因 根据统计结果分析在校医学生支持该政策的原因,可以得出:其最主要的是“能够提高医生的群体综合素质,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占据了表示支持的学生人数的39.3%。其次是“规范化培训的带教老师水平相对较高及医院先进的设备,更助于临床技能的提升”占支持总人数36.8%。另有少部分同学选择了“规培可以在一定程度缓解医患关系”和“为以后找工作提供更有利的竞争优势”。

2.2.2 反对该政策的原因 根据统计结果分析显示,在反对该制度的原因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延长了就业时间,规培后工作没有着落”占据了表示反对学生总人数的40.7%,其次是“家庭济上很困难,需要自己尽快独立”,和“临床经验和技能可以在工作中积累”,分别占反对学生总人数的24.3%和20.1%。

2.3 不同的家庭经济收入对医学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意愿的影响 统计结果显示,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同学中68.8%选择家庭经济收入在其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意愿上“没有影响”;家庭经济收入在3万-10万和1万-3万的同学分别有31.9%和12.5%选择了“没有影响”;然而,家庭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同学只有7.4%选择了“没有影响”,13.5%选择了“有决定性作用”。随着家庭年收入的减少,选择“有一点影响”、“影响较大”、“有决定影响”的学生比例逐渐增加。由此可见,家庭经济收入是影响学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意愿的一项重要因素。家庭收入越低,学生选择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意愿越弱。

3 讨 论

3.1 加强政策的宣传 从调查结果可以发现,目前的在校医学生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了解程度还十分有限,并且大多数同学对政策的了解是通过网络和他人口中获取,并且以讹传讹。此外,大多数人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年限,具有培训资格的医院等级,培训流程等方面都缺乏认识或存在误解。由此可以看出,这种获取政策信息的方式不仅不能获得全面的信息,而且难免会获得一些不真实的信息,导致对政策的误解。因此,加强宣传以增进在校医学生对该制度的认识十分有必要,不仅卫生局、医院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学校也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了解平台,创造更多的了解机会,比如开展专题讲座,创立校内专刊,建立网上论坛等。

3.2 加强教学管理和强化师资力量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发现,许多同学希望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能够有效的、全面的巩固和丰富自己临床理论知识,提升自己临床操作技能。同时,很多学生也认为目前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于形式,考核制度不够完善。这些问题的存在构成了部分同学表示支持该制度,但是却不愿意参加培训的原因。实习期间带教老师的质量参差不齐,对医学生自身能力提高和职业发展都会产生不良影响[3]。制定有效、合理的量化考核指标是对培训效果的重要评价措施,也是促进培训工作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4]。这些对参培学生和带教老师来说都很重要。因此,必须强化带教师资和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从而提高医学生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支持度,激发学生参培热情。

3.3 提高规培期间的工资待遇 据中国医师协会2011年《卫生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调研工作报告》显示,培训学员每月工资待遇在2000元以下占77%,不少基地没有统一的住房安排,在培学员生活压力较大[5]。此次调查也显示,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参加意愿上选择了“不愿意”的人中有超过3成的理由是“规培期间工资较低”;另有超过3成的理由是“规培后年龄较大了,错过了婚嫁年龄或影响自己的婚姻选择”,其中女生占多数。这样以来,五年的在校本科学习加上三年的规范化培训,不仅使得医学生的就业时间相对于其它行业大大延迟,并且在婚姻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再加上规培期间的工资较低,使得很多医学生对规范化培训制度表示不满,甚至排斥、拒绝参加规范化培训。因此,提高规培期间的工资待遇,能有效提高医学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积极性,甚至在提高培训质量上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贞杰.探讨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状和对策[J].医学与哲学,2007,28(5):64-65.

[2] 卢穗琳,卢其亮.21世纪人才培养与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J].中国实用医学,2006,1(5):15-17.

[3] 王婧妍,唐檬,金佟.某校医学生对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认知度调研[J].中国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11):1183-1185.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医师规范化培训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7―209―02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近年来住院医师实行的一套科学化、标准化全面培养的方法,是提高医师队伍的基础工作。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越来被当前许多医院所重视,认识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的重要手段和必经途径。本文就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

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象为新考录入和临时招聘入院的临床医学本、专科生。入院后先岗前教育,在到各科进行轮转,轮转培训时间不少于半年,定科室后要在本科室担任总住院医师1年。通过初级规范化的系统培训,使住院医师具备较好的医德医风,比较全面的掌握医学基础知识、较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熟练的临床实践技能,并具有一定的临床实践能力。为保证轮转培训质量,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带教制。每个有带教任务的科室选择1~2名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担任带教老师,负责本学科轮转医师的指导、教学和考核工作。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着重于基本功训练,要求掌握各学科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各种物理诊断、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能进行各种特殊检查和基本手术操作。进入定科定向培训时,在巩固基础的同时,要着重培训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逐步熟悉本专业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独立处理本专业各种疑难病症的诊断、治疗和抢救的综合能力。最后担任1年的总住院医师,重点培养综合素质,提高其组织协调、独立开展工作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科室轮转考核由轮转科室负责,轮转科室和带教老师组成考核小组,在轮转结束时对轮转医师实施考核。考核内容为专科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考核方法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最后由带教老师写出评语填入考核表。轮转结束考核合格后,医院根据情况定科室。

2 存在问题

2.1 思想认识不足。(1)部分科室主任和轮转医师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清,轮转医师接收再学习意识不强,很多年轻的住院医师没有认识到临床医学是一门经验科学,如果没有扎实的实践基础可能连日常的医疗工作都很难开展,更不用说创新。(2)轮转科室对考核工作重视不够,部分科室的轮转考核流于形式。由于部分科主任对轮转医师考核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再加上日常工作繁忙和部分考核老师碍于情面,使得轮转医师出科考核不够规范,部分科室的科考核流于形式,轮转医师科小结和带教老师评语泛泛而谈,难以真实具体的反映轮转医师的工作学习成绩,影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

2.2 规范化培训制度有待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健全是提高医疗质量和医师队伍素质水平、保持科室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但是,部分科室主任为应付眼前工作,打乱了轮转培训计划,不按章办事。另外,少数轮转医师过分注重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对通科知识掌握重视不够,积极性不高,集中精力学习的自觉性、相对较差,影响了轮转培训质量。

2.3 重使用轻带教倾向。由于受严重缺编制的影响,医疗一线工作人员紧缺,各科室对轮转医师过分强调使用,频繁值班,应付各种公勤杂务,使轮转医师疲于应付日常工作。再有部分带教老师责任心低,碍于情面、业务繁忙或经济方面等原因,要求不严格,这对住院医师培训非常不利,使轮转医师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不能及时得到指导,影响了轮转培训效果。

2.4 现行体制与人才培训不相适应。大部分医院的住院医师培训存在着训练周期短,住院医师应付日常工作感觉不到压力。因此,主动、认真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临床基本技能差,部分住院医师忽视基本功的锻炼而过分地依赖于仪器设备。

2.5 轮转培训存在薄弱环节。基础知识有待加强,因为住院医师轮转科室基本安排在临床科室,而医院质量管理、院感、信息、药理、病理、影像、检验等职能和医技科室由于受轮转时间等因素限制,不能安排轮转,使轮转培训存在薄弱环节,比如对X线片的读片能力较差、抗生素的使用不太合理、对院内感染重要性认识不够、医纠成因的认识等,导致轮转医师基础知识不够全面、扎实。

3 对策

3.1 加强认识,完善考核管理制度。成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领导小组并具体组织实施,向各临床科室贯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性认识。制定和完善培训、考核管理规章制度,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列入各科室主任的目标管理中,并制订明确的轮转医师培训计划和具体要求,建立《住院医师培训考核记录手册》,为轮转医师建立培训档案;医务科加强监督,定期检查各科室完成培训情况。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学分制,制定医院《住院医师范化培训考核大纲》,明确考核范围,强调技能考核。把考核内容和标准进行定性和定量,严格制定考核学分标准。每人一本考核手册,轮转医师的出科鉴定和考核成绩均记录在考核手册中,考核手册指定专人管理。确保出科考核客观、公正、全面。

3.2 调整轮转方式,实行“先轮转后定科”由于“先定科后轮转”在实施运行中受科室主任重视度等多种因素干扰,影响轮转效果,为此,医院调整轮转方式,实行“先轮转后定科”,轮转结束根据考核成绩,结合轮转科室意见、个人学习工作表现和意愿再定科。

3.3 建立健全带教制,增强带教老师责任感。由科室推荐,医院确定每个轮转科室有1~2名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作为轮转医师带教老师,具体负责轮转医师带教培训工作指导。督促、指导其学习、临床实践技能给予全面的指导。另外,为调动带教导师的积极性,建议医院给每个带教导师发放津贴,每年根据带教情况评比表彰优秀带教老师,以增强带教老师的责任感。

3.4 加大培训力度,制定短期集中训练计划。一方面加大对住院医师培训的力度,以期在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综合能力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提高。针对轮转医师存在基础理论不扎实的现象,制定短期集中训练计划,加强基础理论培训。对每一批轮转医师,计划地安排院内专家为他们进行专题(质量管理、感染控制、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医疗纠纷的成因分析)等方面的知识讲座培训。对于一些各级轮转医师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如:阅片能力较差,有目的地举办培训班,实行短期集中专题强化培训。培训方式可采取专题报告会,病例讨论,教学查房,手术观摩等进行集中培训。另一面,接受一定时间的专业进修学习,是专业化培养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开拓视野、引进技术、掌握方法的有效途径。

3.5 建立担任科室总住院医师体制。这是基于住院医师培养已经历了一段时期,在临床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经验都有了一定积累的基础上,通过担任总住院医师1年,以全面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处理。同时,也是对其住院医师综合能力的考核与考验。

3.6 医师资格考试。要求入院工作三年内必须取得执业资格证书,否则给予解聘以此来督促他们参加轮转培训学习已提高自身专业理论水平。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一、我国实行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 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以下简称“并轨”)的现状

     2010年,上海市率先启动教育部批准实施的 “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 范化培训结合”改革项目,2011年印发《上海市住院 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衔接 改革实施办法》,为上海市各校实施并轨培养提供标 准。2010~2012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 学和上海中医药大学等试点高校已经招录了三届共 计1112名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 师),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培养方 式和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也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具 有创新性、实践性和示范性的成功经验'2012年开始,教育部和卫生部协同财政部经过 多轮讨论,于2013年正式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 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明确了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结合,为专业 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模板。为在我 国全面推行以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为核心 的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2013 年5月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发 文批准了第一批64所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 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正式开展并轨工作,并逐 渐达成以下共识:

    

     1.并轨工作有利于满足社会对高水平医师的需求医疗卫生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人们随着生活水 平的提高,对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看病贵、 看病难,一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临床 医学执业医师队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仅占7.5%,职 业素质亟待提高,并轨工作可以加快高层次临床医 学人才的成材,以不断满足社会的需要.

     2.并轨工作有利于统一临床实践标准,节约医 疗培训资源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有着相似的培养内容和一致的培养目 标,二者均强调要有较强的临床医学实践能力,其中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在学位授予时需达到《临床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一阶段培 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既然有着共同的培 养目标,政策制定部门就有必要进行有效沟通与协 调,统一临床实践标准,节约人力、时间和医疗培训 资源,同时进一步完善医学生的教育体系。

3.并轨工作有利于医学教育与国际接轨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建立了完善的医学院校教育 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我国要跟上国际医学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实现与国际接轨和互相认 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实行临床医学专业硕士教育 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实现院校教育和毕业 后教育的有机结合,全面提高临床医师的临床技能 和专业素养。

二、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 化培训并轨面临的困难

     1.多头管理,协调困难由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研究生教 育分属卫生部和教育部管理,两个部门的分支延伸 到医院和高校,即使在医院或高校内部的管理中,两 块功能也分属不同的部门,因此出台的制度和政策 常常衔接不够,导致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住 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存在一定的矛盾,沟通协调比较 困难。比如在校研究生不能报考执业医师,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总年限与硕士生学习总年限不一致等等。

2. 生源背景的多样性为严格医师资格准入,加强医师队伍建设,2014 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 出台《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14版)》,明确 规定了报考相应类别的医师资格,应当具备与其相 一致的医学学历,2015年后入学的研究生学历不作 为报考各类别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目前部分学校 在招生中对临床医学硕士的生源背景未作严格限 制,导致热门专业录取了不少医学相关专业甚至非 医学专业背景的跨专业考生。随着严格规范执业医 师考试资格,就可能出现跨专业录取的研究生毕业2014.6 炙决袭 f后不能报考执业医师的问题,这也背离了这些研究 生最初想通过读研而实现从医的期望,势必会带来 尖锐的矛盾。

3. 导师对并轨的支持度有待提升研究生教育实行导师制,通过导师对研究生的 指导和教育最终贯彻育人方针和政策。目前导师对 并轨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直接影响专业学位研究 生的培养质量。主要原因是:①导师自身学术上的压 力,需要招收与导师一起做科研的研究生;②专业型 导师大部分来自原来的学术型导师,因而常会出现 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认识不到位,以培养学术型 人才的方式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求研究生过多 地投入科研工作,干扰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训 练;③因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后,与导师接触较少,部分导师会产生听之任之、不 管不问的心理,指导研究生的积极性不高。

4. 临床技能训练质量监控难度大并轨后的研究生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 轮转于各个科室,因而他的培养需要依靠导师在内 的各科所有带教医师和科主任齐心协力来完成。而 我国各省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尚处于不断完善的 过程中,管理比较松散,虽然有出科考核、年度考核, 但常常会出现走过场的现象,构建合理有效的临床 技能训练质量监控体系是急需攻克的难题。

5. 经费投入不足对于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生,省级卫 生厅会有相应的拨款,给予医院、带教医师和培训生 相对充足的经费,保障培训的顺利进行。而并轨的研 究生参加规范化培训时无此经费支持,仅靠各校自 筹经费,他们只享受在校研究生的待遇,因此与培训 生相比其待遇有明显的差距,导致他们心理有落差 并产生不公平感。与此同时,带教研究生的医师因未 能获得相应的补贴,亦影响其积极性和责任心。

三、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 化培训并轨的对策

     2012年,温州医科大学在浙江省卫生厅和省教 育厅的大力支持下,率先开展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 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工作,当年就有218 位2012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自愿签约进入该改革项目。2013年温州医科大学成为全国第一批临床 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64 所高校之一,又有275人进入该改革项目。学校积极 改革与探索,确保并轨工作顺利开展,取得了一定的 成效。

1. 通过制度创新理顺管理机制在高校内部管理方面,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分属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两个处级 部门管理。为理顺关系、分清职责,经过多次多形式 的沟通,学校制定了《温州医科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 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明确了各部门 的分工:研究生院负责研究生的培养全过程,包括培 养计划制定、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临床技能毕 业考核等环节;继续教育学院负责研究生在住院医 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报名、出科考核、年度考核、合格 考核等环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的管理按照 《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进 行,研究生在校期间培养管理按照学校研究生教育 相关规定进行。

在医院管理方面,各附属医院因研究生教育和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分属研究生处和毕业后教 育处管理,为了配合改革,理顺管理机制,最后决定 将研究生处和毕业后教育处合署办公,合并为一个 科室,运转效果良好。

2. 让导师成为并轨工作的践行者和支持者通过校、院两级导师培训会、招生复试培训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会议等多种途径,向导师 传达新政策,宣传国家实行并轨工作的背景,说明并 轨的研究生毕业后就业方面的优势及并轨能缩短高 层次临床医师培养进程的情况。绝大部分导师了解 了这些情况后逐渐表示理解和赞同。同时学校制定 招生计划分配方案时,兼顾每位导师的专业学位研究 生和学术型研究生合理配比,缓解导师的学术压力, 解除导师的后顾之忧,从而获得导师的大力支持。

3. 推行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改革由于执业医师考试管理日益规范,日益明确和严格考生的学历资格。为适应这一形势,2012年起 学校严格规定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的报考资格,限 定为全日制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方能报考。为更顺 畅地进行并轨衔接工作,2013年开始,临床医学、口 腔医学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一律并轨,在招生复试录 取时与每一位拟录取的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硕士专 业学位的研究生签订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协 议书,确保研究生入学后直接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 培训。

4. 通过修订培养方案和严格毕业考核确保并轨 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保障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训练时间和培养 质量,修订并轨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在保持包括学位 论文开题、中期考核、临床技能毕业考核等必要培养 环节不变的同时,上课时间改为晚上和周末,临床技 能培养部分全面实行省卫生厅最新方案,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时间明确为33个月,并以《浙江省住院 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进行培训管 理,包括出科考核、年度考核、合格考核。

临床技能毕业考核是检验研究生是否达到培养 目标,是否具有较强的临床技能,是否达到高年资住 院医师水平的关键环节。为了加强临床毕业考核的 效果,避免碍面子和走形式问题的出现,2008年,学 校在全国率先实行临床技能毕业考核的二次考核制 度,即抽取第一次考核的后10%和任意抽取另外10% 形成二次考核名单,再由研究生院聘请校外专家进 行考核,二次考核不通过者延期半年毕业。通过这 种反向示例达到警告和督促研究生的作用,从而确 保了研究生培养质量,并得到同类院校的认可,在部 分院校推广[4]。

5. 修订毕业和学位授予标准在达到原有毕业和学位授予标准的同时,还需 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 考试,即并轨的研究生须按规定达到培养方案的各 项要求,且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和住院医师规范 化培训合格证书,并通过学校组织的临床技能毕业 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后,方授予其毕业证书和学位 证书。为了使研究生顺利毕业,2013年起学校允许 并轨研究生一年级时便报名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 试,这项措施在2014年得到了《医师资格考试报名 资格规定(2014版)》的认可。

6. 优化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和带 教医师的待遇由于国家财政和省财政未对进入住院医师规范研究生培养化培训的研究生提供相对应的经费保障,并轨的研 究生只享受研究生的相关补助,不享受《浙江省住院 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实施细则》规定的各种待遇。为 提高并轨研究生的待遇,2012年起各医院设置了夜 班补贴、加班补贴、节日补贴等项目,以改善并轨研 究生的生活和保障其学习与工作积极性。为提高轮 转科室和带教医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2014年 起将从分拨给学院的研究生教育经费中给予常教医 师适量的经费支持。

四、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 化培训并轨的思考

   1.建议尽快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全 国互认工作目前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均由各省负 责进行,各省之间未形成省际互认的机制。而研究生 来自全国各地,毕业后必然全国就业,因此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是否全国通用是研究生极为关 心的问题,如果已参加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 究生毕业后仍要进行重复培训,那就造成人力、物力 的巨大浪费,也失去了并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