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范文第1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注释:

①赤壁:指黄州西赤鼻矶。三国时周瑜败曹的“火烧赤壁”之赤壁传说有五处。但以黄州赤鼻矶为古战场。

②故垒:古时的军营四周所筑的墙壁。人道是:人们传说是。周郎:周瑜,字公瑾,庐江(今安徽庐州)人。建安三年,自居巢还吴,孙策授其建威中郎将,逾时年二十四岁,吴中皆呼为周郎。穿空:形容峭壁耸立,好像要刺破了天空似的。千堆雪:形容很多白色的浪花。

③当年:当时,或解作盛壮之年。

④小乔:周瑜之妻。时在建安三年或四年,周瑜二十四五岁,赤壁之战在建安十三年,周瑜三十四岁,结婚已十年。言“初嫁”是突出其风流倜傥,少年得志。雄姿英发:周瑜有姿貌。英发:指谈吐不凡,卓有见识。

⑤羽扇纶巾:魏、晋时儒雅之士的装束。羽扇:白羽做成,可用作督战指挥的标帜。纶(guān)巾:用丝带做的便巾。灰飞烟灭:形容火烧赤壁时曹军的惨败及周瑜的事功。

⑥故国神游:神游故国。此“故国”指旧地、古战场。

⑦多情应笑我:应笑我多情的倒装。

⑧尊:酒器。酹(lèi):把酒浇在地上祭奠。

(8)英发:英俊勃发。

(9)羽扇纶巾:手摇动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诸葛亮从容娴雅。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10)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11)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指古战场。

(12)华发:花白的头发。 华:《现代汉语词典》这个字读huā(一声),花白义

(13)人生:现有版本作人间。

(14)尊:同“樽”,酒杯。

(15)酹:(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译文: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祖国的江山美妙如画,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应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于过早地生出白发。

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苏轼所作,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苏轼谪居黄州,游黄冈赤壁矾,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词。词中描绘了赤壁雄伟壮丽的景色,歌颂了古代英雄人物周瑜的战功,并抒发了作者自己的感慨。全篇将写景、怀古和抒情结合在一起,纵横古今,意境宽阔,是豪放词风代表作。起调将奔腾的长江与飞逝的历史相交织,造成宽阔邈远的抒情空间。然后联想自己壮志未酬、人生失意的际遇,感慨万端。全词的气氛是开朗、豪迈的,虽然露了一种低沉、消极的情绪,但不是主要的。全词既有历史的沉重感,又有对现实的责任感,是一支磅礴凝重、回肠荡气的悲壮乐章。

题中的赤壁,是黄州(在今湖北省黄冈县)城外,长江北岸的一段红色山崖。“怀古”,是古人写诗词常常采用的一个题目。在这类作品中,作者往往借助歌咏历史事迹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这首词就是苏轼游览黄州赤壁想到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有所感触而写。其实,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魏、蜀、吴三国争雄,吴国名将周瑜联合刘备,利用火攻大破曹操水军的地方是另一个赤壁,它是今天湖北省武昌县西南的赤矶山。这里词人借怀古以抒怀抱,不一定拘泥于地点的确凿。

怀古的重要一环,是怎样把今和古联系起来。苏轼望着波祷滚滚的长江,想到自古以来那些才华出众的人物都已随同时间流逝而消失,犹如被源源而来的浪涛从历史上冲洗掉了一样。于是,他用“浪淘尽”三个字,把眼前的长江和历史上的人物巧妙地联系起来,在这种自然而又形象的联想中,表现他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大江即长江。这里用“大江”,除去由于声韵的要求外,也显得更有气魄。“千古”,指久远的年代。

接下去,作者把目光从江涛转向赤壁,而首先引起他注目的是古代留下来的战争遗迹。“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故”,旧的。“垒[lěi]”,指营盘。“人道是”,据说是。“周郎”,即周瑜,他二十四岁就当了将军,当时吴国人称他为周郎。这三句词说,在那古代营盘西边,据说,就是三国时代周瑜打胜仗的赤壁。点出了赤壁的历史意义,也为下片歌颂周瑜埋下了伏笔。那么,作者当时看到的赤壁,景象如何呢?“乱石穿空”,陡峭的石崖直插高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吓人的大浪头,拍打着江岸,激起的浪花象无数堆耀眼的白雪。面对着这雄伟的景象,难怪作者要赞叹不已:既赞美这雄伟的大好河山,更赞美历史上曾经在这里叱咤风云的无数英雄豪杰。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带出了对古人的怀念。下片,就转入对赤壁之战的中心人物周瑜的歌颂。苏轼写这首词时,距离发生于公元二八年的赤壁之战,已有八百多年。他想象着几百年前的往事,用“遥想”两个字把我们引向了遥远的过去。“公瑾[jǐn]”,周瑜的字。“小乔”,周瑜的妻,是当时著名的乔氏姊妹中的妹妹。词中提到他们的婚事是为了突出周瑜年轻得意的神态。作者用“雄姿英发”来形容周瑜气度雄伟、人才出众。在作者的想象中,周瑜身着戎装,手摇羽毛扇,头戴着配有黑丝带子的头巾(纶[guān]巾),风度潇洒,从容指挥,在说笑之间,轻而易举地就把曹操水军战船烧成灰烬。“樯[qiáng]”,帆船上的桅杆。这里用“樯橹”代表曹军的战船。“羽扇纶巾”,写出了周瑜的神态。“谈笑间”,突出了他的自信和才略。“樯橹灰飞烟灭”,六个字就再现了一场历史性的大战。寥寥几笔,显示了作者艺术概括的才能;字里行间,倾注了作者对周瑜的由衷赞赏。

对历史人物的景仰,正包含了对自己现实状况的不满。对比之下,四十七岁的苏轼深为自己不能象周瑜那样年纪轻轻就建立了卓著的功业而感叹。他只好用自我嘲笑的口气说:“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象他这样,通过想象去经历(神游)那三国(故国)的赤壁之战,人们大概会嘲笑他太富于感情,因而过早地有了花白头发(华发)吧!自嘲之余,一种看破红尘的消极情绪油然而生。“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尊”,酒杯。一尊是一杯酒的意思。“爵[lèi]”,洒酒表示祭奠。他忽然觉得,人间不过象梦境一样,不要徒然感叹了,还是给江上的明月,献上一杯酒,伴月痛饮吧!

这首词是苏轼的代表作。虽然结尾流露了消极情绪,但从全词看,气魄宏伟,视野阔大,对壮丽河山的赞美,和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歌颂,构成了豪放的基调。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

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范文第2篇

A老师的导入: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数百年。”我国的文学在不同的时代出现了不同的文体,唐诗、宋词、元曲分别是唐、宋、元时期的代表文体。宋词的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陆游、李清照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的代表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词的题目――赤壁怀古。从中,同学们能感受到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同学自由发言,各抒己见。)教师归纳:刚才有的同学已经说得很好,就是苏轼来到赤壁这个地方,看到这里的雄奇壮阔的景象,联想到三国时的周瑜在这里建功立业,而自己年纪已大却功业未成。下面,我们一起来赏析这首词。

[至此,用时约8分钟]

B老师的导入:

同学们对流行歌曲都情有独钟,可是老师却喜欢古人的流行歌曲,不知道你们是否也一样喜欢,下面请允许老师为大家演唱。(教师放声高唱《明月几时有》。用时4分钟,唱毕。)教师介绍说:这首歌的词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苏轼。我们曾经学过苏轼的散文《赤壁赋》,词《水调歌头》等作品。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散文成就很高,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均为“唐宋家”,书法、绘画的造诣也很高,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全才。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至此,已用时约12分钟]

C老师的导入: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作者本着“七分虚构,三分写实”的原则,给我们创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就有周瑜。今天,我们就将一起来共同学习一首与周瑜紧密相关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至此,用时约2分钟]

D老师的导入:

老师很喜欢我国的传统文学作品,尤其是大文豪苏轼的作品,他的千古名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至今还在我的耳旁唱响。同学们知道这是出自苏轼的哪篇名作吗?(学生争相回答:《赤壁赋》。)

对!同学们的记忆非常准确,那么,同学们还记得文中还有哪些名句吗?(学生又争先回答:“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等。)

今天,老师将带领各位同学一起赏析同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同是以赤壁为题,写赤壁景色,缅怀和赤壁有关的历史人物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至此,用时约8分钟]

听完这四堂课后,笔者想,在当今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怎样才能改变以往语文课堂的“少慢差费”,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呢?

林斯坦教授认为,有效的教学应该是在符合时代和学生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在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活动的质和量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通过一定时段的教学后,学生能够取得较为明显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课堂的导入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笔者认为,这一环节应力争做到高效、激趣、精巧。下面将结合上述四堂课的导入,谈谈自己的理解。

A老师的导入从文学史的角度切入,结合怀古诗词的特点进行解题,给学生以理性的认识,从而使学生整堂课都紧紧围绕怀古诗词的特点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赏析,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是一个不错的导入。

B老师的导入以高唱《明月几时有》导入,确实达到了激发兴趣的效果,但所选的歌曲是与《念奴娇・赤壁怀古》风格截然不同的作品。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后,教师未能及时转入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学习,而是介绍苏轼的相关常识,这些知识初中早已学过,该教师还用大段的时间来介绍,使学生刚被调动起来的兴趣丧失殆尽。这位老师奉行的仍是前苏联的块状教学模式,课堂的导入仍是“知人论世”式的,似乎不进行作者介绍,这一课就没办法上了。整个导入用时约12分钟,预示着这堂课将无法完成教学内容。

C老师的导入用时仅2分钟,但未能扣住《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特点,因此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D老师以复习《赤壁赋》导入新课,学生不仅复习了《赤壁赋》中的名言警句,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关赤壁、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中的英雄人物等等相关的知识在学生的脑海中被激活起来,为学习鉴赏《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做了很好的铺垫。因此,这是一个相对高效的导入。

A和D两位老师的课堂,都有了一个良好的导入,为师生共同赏析《念奴娇・赤壁怀古》做好了充分准备,因此,教学竞赛的结果,A和D两位老师胜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因此,我们教师在设计新课导入时,务必将高效、激趣、精巧作为追求的目标,要让学生感觉到“出乎意料之外,合乎情理之中”,为学生深入领会文本做“情感蓄势”。

参考文献:

[1]叶禹卿主编.新课程听课评课与优秀案例评析(中学卷)[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范文第3篇

2、这句话出自宋朝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3、原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苏轼【朝代】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范文第4篇

7月26日,妈妈下班回家,带回来一份“楚天都市报”,上面刊登了“第八届楚天少儿诗词朗诵大赛”的通知。吃过晚饭,爸爸把报纸拿出来,把宣传大赛的文章“诗词是一道风景”和“朗诵,以声传情的艺术”绘声绘色地读给我听,问我想不想参加。我想:我会背诵很多唐诗宋词,记得上次“6.1”儿童节时,本来精心准备的那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在班级联欢时没有展示,这次可以派上用场了。我坚决地回答:“我想参加!”爸爸、妈妈非常高兴,爸爸说:“那我们就从明天开始积极准备,用网上报名的方式参赛,但我们要提倡‘奥运’精神,重在参与,争取好结果,享受努力的过程。”

(二)

7月27日,上午学素描。中午吃完饭后,我和爸爸开始准备参赛的诗词。我拿出“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来,精挑细选出我最喜欢的诗:《黄鹤楼》、《赋得古原草送别》、《春夜喜雨》、《竹石》、《石灰吟》,再加上我的最爱------《念奴娇 赤壁怀古》六首诗词。为了把诗词朗诵得声情并茂,爸爸还给我讲了许多关于苏轼的故事和许多诗人的时代背景,加深了我对诗词的理解。爸爸还从网上找出方明的朗诵音频让我反复地听,然后我反复地背诵,爸爸还教了我很多抑扬顿挫的朗诵。练了两、三个小时,基本达到满意的效果后,我们就开始用录音软件录音了。为了声音完美,主打诗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口气录了六遍,其它几首也录了几遍才满意。妈妈下班一回家,就把录音放给妈妈听,妈妈向我竖起了大拇指,高兴地笑了。

(三)

7月28日,一大早,爸爸就打开电脑,登陆大赛网站,把我的姓名、学校班级、住址电话等资料和我的六首诗词一起上传到楚天少儿诗词朗诵大赛主委会。爸爸说:“这次比赛是全省的比赛,会有很多小朋友参加的,所以即使没进入复赛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我们通过前面地练习得到了锻炼。”我还是非常希望我能进入复赛。

(四)

7月29日,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期盼复赛通知。

(五)

7月30日,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等待复赛通知。

(六)

7月31日,我已经不报多大希望了!

(七)

8月1日,妈妈下班回家,又带回一张“楚天都市报”,第四十一版刊登了进入复赛的一百个名字,第六个名字竟然是“何曦。。。。。。城?”我真希望这个名字是我啊!爸爸看出我脸上失望的表情,连忙说:“不要紧,我来帮你落实!如果不是你也没关系,我们下次再来!”晚上八点钟,“楚天都市报”的落实电话终于打了过来,通过参赛作品和个人资料地核对,证明“何曦城”就是“何曦晨”,并且为打字疏忽而道歉。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高兴地和爸爸击“耶。。。。。。!!!”

(八)

8月2日,因为游泳我发了低烧,但我还是坚持不懈地练习。复赛只要求朗诵一首诗词,而且是现场表演,所以我和爸爸选定《念奴娇 赤壁怀古》,并且要根据诗意加一些身体动作。爸爸又从网上找出方明、鲍国安、苏明、濮存昕等艺术家的朗诵视频让我找感觉,加上报幕和身体动作后一遍一遍地练习,我们还用数码照相机录下影像看效果。由于身体不适,而且明天一大早就要赶到武昌去比赛,晚上九点半就睡觉了。

(九)

8月3日,六点三十被妈妈叫醒,妈妈说听见我五点钟的时候居然在梦里大声地背了一遍《念奴娇.赤壁怀古》,我怎么一点都不记得了。吃过早饭,我又背了几遍,觉得有把握了才出发。我们辗转了三次车才来到了位于武昌雄楚大道上崇文书城三楼报告厅。不到二十分钟,报告厅就挤满了兴致勃勃的小朋友和满怀希望的爸爸妈妈们。工作人员宣布了复赛的一百位小朋友的名单和排列顺序,啊!我排在第六个,我心里开始七上八下地紧张起来!爸爸妈妈轻声地鼓励我,说:“只要把我们练的东西发挥出来,就是成功了!”

该我上场了,面对台下黑鸦鸦的观众和一字排开的八位评委,我又紧张起来。报幕的时候紧张得连校名都望了报,我想着平时刻苦练的诗词和动作,心里平静了许多,接着我非常有感情地朗诵了我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我最投入的时候,底下的观众象从我的眼中消失了似的,直到听到热烈的掌声,我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回到座位上,我和爸爸妈妈继续专注地看后面小朋友的表演。有一个十岁的姐姐,上台第一句“孩子,抓紧妈妈的手”这一句她居然背了四次,台下的观众和评委都为她捏了一把汗,她没有放弃,第五次时她终于接了下去,并且含着眼泪深情地朗诵了这首抗震救灾的诗,台下的观众都被感动了,我也情不自禁地鼓了掌。还有一个大姐姐复赛落选了,她不甘心,在家人地帮助下,争取到上台表演的机会。只见她戴着假发、画着浓妆、穿着古装、拿着羽扇,她的爸爸妈妈还给她准备了道具“船”,她和着《春江花月夜》的曲子朗诵了同名的诗歌,她那份全情投入的表情和不服输的执着让我好一阵感动。一百名复赛的小朋友最大的十二岁,最小的三岁多,从他们身上能感受到诗歌的美妙和无穷的魅力。来自楚天广播电台的播音员陈勇也给一些有代表性的表演作了精彩的点评,幽默地指出选手朗诵的优缺点。最后,每位复赛选手都上台领奖(语文、数学、英语三本小学基础知识手册),并且合影留念。

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范文第5篇

一、创设情境,叩开兴趣之门

有人说:“任何一种兴趣都包含着天性中有倾向性的呼声,也许还包含着一种处在原始状态中的天才的闪光。”高中生对古典诗词的阅读、理解、品鉴等亦然。所以,古典诗词教学中,我们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愉悦、和谐、美好等氛围的古典诗词课堂环境,创设一个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同或者相似的、新奇的、灵动的、优美的、能够激起学生与作者、与文本产生共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古典诗词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积极、主动、快乐地走进古典诗词文本,在作品精心营造的古典诗词美好意境中流连忘返。

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为例,上课伊始,就运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著名表演艺术家鲍国安的配乐朗诵音画视频。当音画视频中传出鲍国安在悠扬的古筝背景音乐中时而高亢、时而低回、时而激越、时而深沉的诵读之声时,当音画视频中幻化出一幅幅“大江东去,浪淘尽”、“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的祖国江山壮丽雄浑之美景图画时,学生立即被词中蕴含着的作者追慕三国英雄和积极、执着追求济世救民的人生理想之梦的主旋律所深深感染,随之不约而同地、情不自禁地合着配乐朗读激情洋溢地、抑扬顿挫地诵读起来。不用说,学生的兴趣之门自然就打开了。

二、诵读品鉴,穿越时空生本对话

刘勰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高中学生对吟咏、理解、感悟古典诗词亦然。所以,讲解古典诗词时,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对文本的反复吟咏与诵读。在引导过程中注意体验文本的语感和情韵,并将之及时记录在自备的读书笔记中,以便比较自己在阅读古典诗词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的审美品位。

讲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笔者不仅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反复吟咏并背诵这首词,还要求学生把每次吟咏后的情感体验依次记录在读书笔记本中。巡视时,教师发现不少学生在不断吟咏《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过程中产生了极为微妙的、独特的审美体验,其表述审美体验的优美语言也令人感到欣喜不已。请看一位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的阅读审美体验:

第一次品读:我仿佛跨越时空回到了三国时代,并在荒凉的古战场中与一位风流倜傥、雄姿英发,春风得意、“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英俊少年周瑜进行了零距离的神交。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第二次品读:我不仅领略了古时巨浪拍岸的滚滚长江的宏伟气势,还瞻仰了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词人苏轼的伟岸风采。随之,对他的敬仰之情溢满心中……

第三次品读:我深刻感觉到了苏轼灵感与才学互融、理性与情感并重的深沉内涵,体味到了这首词“境界开阔而妙理深藏”之美学特质……

当这位学生走上讲台向大家介绍自己与文本不断对话而产生的极具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之时,教室里响起了一阵又一阵热烈而又持久的掌声。

三、再度创作,激发多向思维潜能

鉴于德国文艺家莱辛所言的“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为美的东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过眼睛去发现美的”这一精辟论断,也鉴于中国古典诗词高度凝练精美的语言、大幅度跳跃的作者情思、言简义丰意蕴深远的情景描写等美学特质,还鉴于想象力是高中学生思维世界里最宝贵的生命力、最鲜活的创作力等缘故,讲解时,教师应该注重在引导学生充分了解古典诗词文本大意与主旨的前提下,再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对古典诗词“言有尽而意无穷”处进行合情合理的补白,以期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在精美的古典诗词艺术世界中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继之提高人文素养和鉴赏古典诗词的水平。

比如,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基本了解诗歌的大意后,笔者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以及对这首古典诗词的审美体验等,在诗词中任意选择一处自认为最“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句进行二度创作。4分钟后,学生争先恐后地走上讲台展示自己“再创作”的佳作,有的学生选择了词中“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处进行再创作,以期更加完美地表现周瑜的风流倜傥和少年得意;有的选择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以期更加深刻地表现周瑜的才华横溢和英雄气概;有的选择了“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以期深刻揭示作者对三国英雄周瑜的倾慕与自己自感苍老、壮志未酬的深沉思绪……无需赘言,为了表示对学生再创作佳作的鼓励与嘉奖,笔者与学生一遍又一遍地热烈鼓掌。

相关期刊更多

海内与海外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全国归国侨华侨联合会

21世纪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共青团中央

现代语文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