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范文第1篇

2、原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译文

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岸边乱石林立,像要刺破天空,惊人的巨浪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千万堆白雪。

雄壮的江山奇丽如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小乔刚刚嫁给了他做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

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把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

念奴娇赤壁怀古范文第2篇

一、以“外雄壮”来写“内悲凉”,哀而不伤。

词作开头,作者以广袤瑰丽的语言给读者描绘了一幅阔大壮美的图景:雄伟壮丽、波澜壮阔的“赤壁”故垒,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急流危崖,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儒将周郎。雄奇之语将英雄主义情怀释放至极限,为下文的怀古抒情蓄势铺垫,可谓外境“雄壮”。

然而雄壮的外境并非一绘到底,“人间如梦”四字一点,不仅道出了“雄壮”背后的悲凉,更道出了人世的艰辛与无常。

笔者以为,悲凉与雄壮的融合恰是本词豪放词风审美的节点,它赋予了词作更多的深意。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八月因“乌台诗案”下狱,同年十二月出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无聊谪居四年。本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作者时年四十七岁。“乌台诗案”不仅使他“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惨遭打击,更因年华老去、壮志难酬,个体命运之悲油然而生。

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若仅有绚丽的外壳,怀古显然不够张力,正是雄壮乐曲中的一声悲叹使得词境的审美观照显得更有深度和广度。就本词而言,雄壮是主体,但仅是情感的表层;悲凉是点缀,却是精神的内核。苏轼之悲源自怀古的失意,正是通过对古代英雄的追慕,才使读者真切感受到苏轼人世艰辛中的感伤与崇高,生命才更见张力。以悲笔作结,不仅丰富了词作豪放壮阔的审美意境,也大大提升了作品的哲学内涵,显得含蓄隽永,哀而不伤。

二、以“江月恒常”来凭吊人生,超然释怀。

“酹江月”的解读是把握本词情感的又一关键点。酹:古人祭奠时把酒洒在地上祭神,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75页注解③)据此可知,“酹”是一种凭吊、寄怀的行为。凭吊之举,既是对过去的追忆,似乎又是与过去的了结和对未来的展望。

在苏轼的生命哲学中,“水月情怀”是无法回避的一个审美观照。无论是《念奴娇・赤壁怀古》,还是《前赤壁赋》《后赤壁赋》,水月的意象在文中随处可见。不得不关注的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与《前赤壁赋》均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七月,二者为同一时期、同一地点、同一背景之作,创作情感十分接近。教学中将它们结合起来比较阅读,对准确把握作者复杂的思想情感十分必要。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说道: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这段文字充分阐释了苏轼的“水月情怀”。月圆月缺,江河日新。水月的恒常,使人了悟时空的久远与个体的渺小;水月的邈远,使人意兴遄飞,超越尘俗;水月的流转,使人正视现实,淡化忧伤;水月的清柔,抚慰忧愁,消歇块垒。如此,人世忧劳,生老病死,不足为忧,生命理当从历史和现实的流转中回归,不必纠结于过往沉浮。所以苏轼尽管一生宦海沉浮,依然会有“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的释然旷达之语。

于是,我们便不难理解作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喟叹。这般情怀非但不是作者消沉之语,恰是对人生的清醒审视与主动适应。

三、儒、道、释兼济而情与理并生,远离虚无。

苏轼认为,“儒释不谋而同”,“相反而相为用”(《南华长老题名记》)。这种以儒学为根而浸润释、道的“外儒内道”的思想正是苏轼的生命价值观。

就全词而言,苏轼虽深感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当下,而是将儒家的济世精神与佛道化解人生苦难的超然相互调适,寻求自我解脱,积极面对人生。以“外雄壮”来写“内悲凉”,以“江月恒常”来凭吊人生,充分体现了苏轼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生命毫无虚无之感。所以苏轼在逆境中的诗作依然笔势飞腾、辞采壮丽,豪放之风毕现笔端。

念奴娇赤壁怀古范文第3篇

关键词:知人论世;念奴娇・赤壁怀古

孟子谓万章曰:“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其中“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是针对结交朋友而提出的,而“颂其诗,读其书”也应该“知其人”、“论其世”,即“知人论世”,被后世普遍接受与运用后,成为文学批评的一个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

“知人论世”包含“知其人”与“论其世”两个方面。“知其人”,就是要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生活际遇、思想情感和审美倾向;“论其世”,就是要研究作者所处时代的生活风貌、历史事件和写作背景等等。

中学教材中所选取的古诗文的作者与写作的时代对中学生来说是相当陌生的,因此要运用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而“知人论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比较恰当的方法。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于宋代,当时社会情况复杂,作者生平事迹也较复杂,而且词中还涉及到三国时期的人物和社会状况,因此人物和社会背景更为复杂,所以在文学鉴赏教学中就要运用“知人论世”这一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

一、“知其人”在《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中的应用

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文学鉴赏时,涉及到三个人物,“我”,“公瑾”,“小乔”因此要做到知这三个人物。

1、知“我”

在西方文艺理论中,“我”与作者是不同的,但这不是此篇文章的写作目的,亦不是高中文学鉴赏的教学目标,因此不再赘述两者的区别,此处仅把“我”看作是作者。

《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当时苏轼谪居黄州,时年四十七岁,因“乌台诗案”被贬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游览,写下此词。经过“乌台诗案”后,作者的生活和思想发生了巨大转折,文学创作进入全盛时期,成就斐然,而且创作个性更加成熟,反映现实的同时表现得更加洒脱、更加旷达,“一尊还酹江月”。

此诗是豪放词。从总的方面来看,这首词气象磅礴,格调雄浑,境界宏大,却也衬以婉约之句,英俊将军与国色美人相映生辉,慷慨豪情与洒脱旷达的思绪相互交替,庄中含谐,直中有曲。这首词塑造了一位英气勃发的儒雅将军,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对用词表现社会题材产生了重大影响。

2、知“公瑾”

“公瑾”,即周瑜,三国时期吴国人。若论相貌,《三国志》记载他“长壮有姿貌”,想来外表自然不俗。若论本事,“英达夙成”,赤壁之战更是言谈笑语间让曹军“灰飞烟灭”,想来军事更是了得!若论品德,他脾气好,肚量大。如论才情,“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足可见音乐造诣精深。若论人际交往,“策年十余岁,已交接知名,声誉发闻”其个人魅力也是超群的。

无论是功成名就,还是个人魅力,都是一位风流千古的人物,此时来到这赤壁(鼻)矶,就更让诗人心中更加无限向往与遐想了,同时与自身境遇及坎坷的仕途对比,感慨万千了。

而“周郎”一词,语出《三国志》,“是岁,建安三年也。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由此可见此时的周瑜已经有所建树了。

3、知“小乔”

据《三国志・吴书九・周瑜鲁肃吕蒙传》记载,周瑜“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从“国色”可以看出小乔是何等美女。自古美女配英雄,能娶国色的人自然不是一般人,可见周瑜是少年得志,意气风发。

二、“论其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中的应用

1.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

北宋时期,国家相对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1069年,王安石主持变法,但宋神宗死后,变法废除,北宋走向衰亡。而作者所处时代正是北宋走向衰亡的时候,凭借文人对社会状况的敏锐嗅觉和对社会的责任,诗人感到不安以及渴望改变国家命运。

2.作品涉及时代的社会背景

三国时期,战乱不断,群雄逐鹿,国家处于不稳定时期。但正是如此,才使得周瑜等人有了建功立业的机会,诗人虽是文人,但也希望像武将一样渴望保家卫国。

3.与作者、作品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

第一,念奴娇是词牌名。念奴是唐代歌女的名字,她色艺双全,其声名一直传至后世,因之取念奴为词牌名。相传《念奴娇》词调就由她而兴,意在赞美她的演技。

第二,羽扇纶巾是古代儒将的打扮。而何为儒将呢?就是有勇有谋,文武双全的儒门将帅。如周瑜、诸葛亮、陆逊等。

第三,赤壁,古代地名,赤壁之战的古战场,在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部。“赤壁”二字位于赤壁矶头临江悬岩,《湖北通志》载:赤壁山临江矶头有‘赤壁’二字,相传为周瑜所书。而词中的赤壁是古代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在今湖北省黄冈市。

第四,怀古诗,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遗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借古讽今等目的,内容、思想较沉重。这类诗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借用了三国时期与周瑜有关的典故,借而抒发诗人自己的情感。这类诗都是怀古惜今,“有感而发”,往往是诗人处于某种背景之下,前往瞻仰或凭吊历史古迹,回顾古人的业绩或遭遇,内心产生共鸣,发出对古人业绩的慨叹或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因此,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但《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此不同的是他的感情基调是慷慨激昂,豪放洒脱。

在进行文学鉴赏时,“知其人”、“论其世”是密不可分的,知人的同时需要论世,反之亦然。做好“知人论世”,才能充分理解古人的作品,体会他们所抒发的情感,进而指导今人的写作与生活。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清)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9.

念奴娇赤壁怀古范文第4篇

1 以人教版高中新课标教科书语文必修4为代表的很多教材、教参视为倒装句,许多名家也持此说,如唐圭璋、胡云翼、钟振振等。人教版教材视为“应笑我多情”,译为“应笑我多愁善感”,沪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也如之。

2 台湾郑骞先生讲词时说:前面写的周公瑾是小乔初嫁了,小乔是他的妻子,所以这里的“多情”指坡夫人。坡夫人姓王,后来死了。东坡曾写《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来悼念她。故国是东坡的故乡。是说如果死去的妻子魂魄归来,那多情的妻子就会笑他。说小乔初嫁的时候,周瑜这么年轻,就有了这么大功业。你坡将近五十岁了,一事无成。几乎死在柏台监狱里,现在被贬在黄州,衣食温饱都很困难。所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唐宋词十七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68页)

3.叶先生明确不同意郑骞说,叶先生认为:词题《赤壁怀古》,故国呼应词题,应该指赤壁,是三国时的孙吴,指如果周瑜的魂魄来游故国。他前面一直写的是赤壁,是周瑜,所以,我以为故国说的是吴;神游说的是周瑜的魂魄“故国神游”。我今天凭吊你周公瑾,假如周公瑾死而有知,回到你当年的赤壁来,多情应笑——不一定自己的妻子,才对自己多情——多情,是说如果周瑜有情的话,他就会笑,笑我坡。“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说的是神游赤壁的周瑜,他应该也多情,笑我苏轼早生华发。(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68页)

4 文继炬老师《〈念奴娇·赤壁怀古〉二题》(《语文教学通讯·高中》2008年第3期)则认为:“多情”可释为多情人,而不能简单的解作自作多情……此“多情”指周瑜。

5 浦江清先生则认为:东坡词“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多情”必指当时同游之声妓而言。柳耆卿《玉女摇仙佩》:“拟把名花比,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细思算,奇葩艳卉惟是,深红浅白而已。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雄姿英发,今日白发红颜,亦不妨老学风流也。①

对于以上五说,笔者同意浦江清先生的言论,这里“多情”为“美人”。《汉语大词典》②【多情】义项②指钟情的人。宋张先《南乡子·京口》词:“春水一蒿残照阔,遥遥,有个多情立画桥。”宋苏轼《蝶恋花》词:“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相思》:“懒上雕鞍闷不胜,此心如醉为多情。空垂眼底千行泪,难阻天涯万里程。”清纳兰性德《太常引》词:“无凭踪迹,无聊心绪,谁说与多情?”

即使苏轼其他词作中,“多情”指代“美人”的也较为常见,如:“坐中有客醉多情,不惜玉山拼醉倒。”(苏轼《木兰花令》)“邃院重帘何处,惹得多情,愁对风光。”(苏轼《雨中花慢》)“淡红褪白胭脂涴。苦被多情相折挫。”(苏轼《蝶恋花》)

其他词作更是比比皆是,如:“怎奈向,赢得多情怀抱,薄倖声名。”(晁端礼《夜行船》)“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秦观《江城子》)“记多情、曾伴小阑干,亲攀摘。”(叶梦得《满江红》)

综上,“多情”指代“美人”(“红颜”知己),是完全可行的。窃以为,若此,则东坡是“借他人(歌姬)之酒杯,来浇自己心中之块垒”,全词前后形成对比,通过映衬,表现周瑜年轻有为,英姿奋发、建功立业者的英雄形象;以衬托词人壮志未酬,早生华发、年华虚掷的形象。此也与后“人间如梦”相谐,抑郁沉挫中道出了词人对坎坷身世的无限感慨。而“一尊还酹江月”,则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郁,余音袅袅。

顺便说一下,此“多情”,可与其《江城子·密州出猎》之中:“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中“倾城”相参看,“倾城”为借代修辞,代美人(即歌伎)。

《汉书·外戚传》载:孝武李夫人,本以倡进。初,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爱之。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典出《诗·大雅·瞻昂》:“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此后,古诗词中常用“倾城倾国”来形容女子的绝色美丽,或简称“倾城”“倾国”:

一顾倾城国,千金不足多。(张华《轻薄篇》)

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阮籍《咏怀》)

扬眉转袖若雪飞,倾城独立世所稀。(李白《白纻辞》其一)

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白居易《李夫人》)

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断肠。(柳永《柳腰轻》)

绣帘高卷倾城出。(苏轼《菩萨蛮》)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吴伟业《圆圆曲》)

古语有云:“食色,性也。”对美人的歆羡,对美人的欲望,是人性的最基本要求。其实,我们也不必把坡看做一位道貌岸然者,东坡更应该是位风流倜傥的翩翩君子。对此,可参看林语堂《坡传》的相关章节。此外,苏轼笔记《东坡志林》曾载一小故事:

昨日太守杨君采、通判张公规邀余出游安国寺,坐中论调气养生之事。余云:“皆不足道,难在去欲。”张云:“苏子卿啮雪啖毡,蹈背出血,无一语少屈,可谓了生死之际矣,然不免为胡妇生子。穷居海上,而况洞房绮疏之下乎?乃知此事不易消除。”众客皆大笑。余爱其语有理,故为记之。

正如林语堂先生在《坡传》里所说: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或译为“是假道学的反对派”)、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坡的全部……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③

我若说一提到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坡的一切了。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

东坡确是一位懂得生活情趣的士大夫,他是不会也不屑假作道学、假作正经的,因此,笔者以为,则此“倾城”与“多情”可以互证、相互参看,代指“美人”,林语堂先生所言不虚。

参考文献:

①浦江清著《无涯集·词曲探源续录》,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②《汉语大词典·缩印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

③林语堂著、张振玉译《坡传》,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念奴娇赤壁怀古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多元化教学目标 谈话式教学法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代表作,堪称宋词中的经典。

根据国家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我将这节课的多元化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词的特点,理解作品大意,体会作者情感,初步掌握赏析意象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帮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质疑、探究、互动的学习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鼓励学生学习作者旷达豪迈的胸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将教学内容设定为作品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境界,教学重点设定为赏析景与情,教学难点设定为理解作者“人生如梦”的思想。

本课,我准备主要采用“谈话式教学法”。

谈话式教学法,也叫“提问式”教学法,它是指由教师先将知识点化作具体问题,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提出问题,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思考和讨论,自主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并以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问答、谈话的形式阐明观点,表述答案的一种教学方法。

例如,在赏析“大江东去”一句时,可安排如下设问。

1.作者看向何方?(答:东方。)

2.江水什么流向?(答:东去。)

3.江水什么特点?(答:远逝迷茫。)

4.江水有何作用?(答:烘托感情。)

5.表达什么感情?(答:沉闷迷茫。)

6.作者为何东望?(答:借景抒情。)

通过解决以上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词的特点,理解作品大意,体会作者情感,初步掌握赏析意象的技能,实现“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在谈话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先听清、听懂教师设计的问题,再思考问题、阅读课文、寻找答案,最后以回答问题的方式讲清自己的看法。这样,就分别训练了学生的听辨能力、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并间接训练了写作能力,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创设一种活泼的课堂学习气氛。

“谈话式教学”可以给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促使学生思考问题,寻求答案,最终解决问题。教师通过明确而具体的提问和要求,创设一种活泼明快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不由自主、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去。

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人的需求具有双重属性,既有自然属性与物质方面的需求,又有社会属性与精神方面的需求。人是以物质需求为直接目的,又以精神需求为根本目的。

从这一角度讲,作为人,学生的需求也可以分成两个层次――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学生的精神需求,就是对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就是对实现个人价值的需求,就是对被他人关注、被他人理解、被他人尊重的需求。

谈话式教学正适应这样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问答与讨论,相互肯定或否定,相互理解和承认,相互关注和尊重,意识到自己是整个教学活动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感受到自己被教师和同学所关注、重视和承认,感受到自己对他人的影响和作用,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从而得到自我实现的愉悦和精神的满足,并产生对教师、对学生、对班集体、对学习活动的精神上、情感上的归属感、依赖感和安全感。

“谈话式教学”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把课堂变成供学生施展个人才能、接受教师和同学的关注与评价的场合,把学习变成一种体现个人能力的活动,接受教师、同学的承认和理解,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它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学习不仅是一项任务,而且是一种过程,一种实现个人能力与价值的过程,一种获得较高层次的精神满足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另外,我也准备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和欣赏法和诵读法,结合使用多种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试图帮助学生自主分析作品,自主获取知识信息,培养学生鉴赏散文作品的能力,并逐渐养成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式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探究式学习也叫“问题导向式”的学习,它以问题为起点,围绕问题展开学习,是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它是一种很有生命力的学习方式,对于我们提倡培养具有探究精神、创新精神的人才很有意义。“合作式学习”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互动,对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生观及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超前作用,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

例如,在理解作品大意的前提下,教师可以点拨学生质疑:

1.作者向东看,为什么又向西看?仅仅因为“故垒西边”吗?

(提示:迎面看江水,汹涌的江水象征激荡的内心。)

2.西看的江水为何汹涌?仅仅因为江水是扑面而来吗?

(提示:目睹赤壁,遥想公瑾,心潮起伏。)

3.“多情”的作者多情于周公瑾,又为何多情于小乔?

(提示:羡慕公瑾的事业,羡慕公瑾的幸福家庭。)

4.“一樽还酹江月”时,为何不酹空中的明月,而要酹江中的月影?

(提示:联想“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赏析。)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谈话式教学法的组织下,自主探究问题,合作分析问题,和老师一起亲自解决问题,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质疑、探究、互动的学习方法,全面提高素质,实现“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

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知识,人的心理过程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即“感觉与知觉”过程、“记忆与表象”过程和“联想与想象”过程。据此,除了开头的“导入新课”和结尾的“总结与布置作业”以外,我把主要的教学程序也安排为三个阶段,即认知阶段、巩固阶段和思维阶段。第一阶段的任务是理解,为的是“听得懂”,就是学会分析景物描写和体会作者感情;第二阶段的任务是记忆,为的是“记得住”,也就是通过复习,巩固上一阶段所学习的各种阅读技巧和方法;第三阶段的任务是运用,为得是“用得上”,即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我认为,只有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先“听得懂”,再“记得住”,最后“用得上”,才可以说是真正地实现了一次完整的心理过程,也就实现了一次完整的学习过程。

本节课,我拟定第一阶段分析作品大意与特点,第二阶段复习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能力的印象,第三阶段我将结合尾句“一樽还酹江月”的讲解,安排以下讨论题目。

1.杜甫在《登高》中为何写“不尽长江滚滚来”?

为何也是向西看?

(提示:联想“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赏析。)

2.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为什么写“呆到满地都亮起月光”?

而不是说“呆到月亮升起在空中”

(提示:联想“一樽还酹江月”赏析。)

3.他们和作者有什么共同的经历?

(提示:都历经痛苦和磨难)

4.他们和作者有什么共同的精神?

(提示:都积极乐观,不屈不挠。)

5.我们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

(提示:豁达向上的人生态度。)

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自主解决原先未能解决的问题,学会知识和能力的迁移与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学习带来的乐趣和价值,才能真正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才能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并且,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和综合,发现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伟大作家的高尚情操与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实现“情感与价值观”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更多

海内与海外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全国归国侨华侨联合会

21世纪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共青团中央

现代语文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