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拜伦的诗

拜伦的诗

拜伦的诗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该隐传统,邪恶,上帝观,恶魔观,反传统

《圣经》被视为西方宗教的经典,是西方精神文明的支柱,它广泛影响着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同时《圣经》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文学家将圣经用为赖以模仿的原型,从中汲取文类、语言和象征意义。(莱肯:11)许多作家以《圣经》中的人物为蓝本创作自己的作品,其中该隐的形象一直为后世的作家所青睐。在这些作家的作品中,该隐有时以原型的形式出现,比如《哈姆雷特》里那个弑兄篡位的克劳迪娅。有的作家甚至以该隐为主角重述《圣经》中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比较著名的有柯勒律治的《该隐的流浪》等,但最著名的当属拜伦发表于1821年的诗剧《该隐》。该剧塑造了一个完全不同于《圣经》中邪恶的该隐形象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大胆挑战更是震惊了当时传统的西方社会。

一、该隐的传统形象

在西方文学的象征体系里面,该隐这一人物形象一直被视为邪恶的化身。(梁工:40)而这一邪恶的该隐形象最初来自希伯来的经典《圣经》。有关该隐的记载出现在《圣经·创世纪》第四章里面,大致情节是:该隐与亚伯是兄弟,同为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的儿子。有一天,他们俩为上帝献祭,上帝只取亚伯之祭品。此举遭到该隐的嫉恨,出于嫉妒,该隐杀死了亚伯,该隐遂被上帝流放。(HolyBible:4)自此以后,该隐就被人称作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杀人犯。一提到该隐,大家都会和杀人犯、背叛上帝、邪恶化身等词联系起来。

《圣经》作为基督教的经典,对整个西方文化影响深远。《圣经》中所倡导的一系列思想、信念、态度和习俗都已深入人心,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都打上了《圣经》的烙印。在此基础上,《圣经》中的伦理道德于是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西方人民所要遵守的道德规范。于是该隐,自从《圣经》记载其于田地间杀其兄弟亚伯而来,就成了众口一词的背德者、渎神的人,受到后世持续不断的诟病。或许有的人会会质疑上帝,说是上帝偏心或是嗜血,只接受了亚伯带有血腥的祭品而看不起该隐的祭品,从而导致了该隐杀弟这一事件。上帝对这一事件当负有责任,而不仅仅是该隐一个人的错误,但这些少数派的看法在《圣经》思想统治的伦理道德中逐渐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圣经》的规范性要求人们遵守圣经中各种各样的伦理道德,比如上帝是至善的,没有人能怀疑上帝的权威性,于是该隐的邪恶形象从《圣经》问世便一直流传后世,邪恶便成为了该隐的传统形象。

二、该隐形象的转型:拜伦,《该隐》与英雄形象的建立

拜伦的《该隐》创作于1821年。在此之前,拜伦从歌德的《浮士德》得到灵感创作了著名诗剧《曼弗雷德》。该剧是拜伦对人生及世界的许多问题的思考,而《该隐》则是《曼弗雷德》关于人生探索的继续和发展。(拜伦:4)

《该隐》取材于《圣经旧约》中家喻户晓的该隐杀弟的故事,但拜伦的该隐却与传统的邪恶的该隐形象有大大的不同。在拜伦的《该隐》中,该隐被描写为一个敢于反抗上帝权威的年轻人类形象。在第一幕刚开始的对上帝的感恩朝拜中,亚当、夏娃、亚伯、阿达、洗拉无不对上帝感恩戴德,顶礼膜拜,只有该隐一人拒绝向上帝感恩膜拜,他自认为对上帝一无所求,也无感激之情,所以拒绝祈祷。他的态度让亚当夏娃深感忧惧,其弟亚伯也认为他会激起上帝的震怒。众人离去,该隐一人思考着生命的意义:为何无辜的子女要承受父母的罪过?为何要膜拜把人类赶出乐园的上帝?就是因为上帝有无限的权威吗?他对上帝提出了种种质疑:“这是知识树,那是生命树;知识是好的,生命也是好的,它们两者怎么会是恶的呢?”(拜伦:126)

以勃兰兑斯的话来说:“该隐是思考着的人类”。他从不盲从盲信,他思索世上的一切事情,有着自己的观点,而不像他的弟弟亚伯那样过分的崇拜上帝,从未思考过为什么要去感恩膜拜上帝。他质疑上帝,痛恨自己要承受父母亚当夏娃犯罪所带来的惩罚。拜伦的该隐总是带着点点忧郁,时刻在思索着自己的宿命—死亡:

该隐:我是在活着,然而只是为死而活着,

而且即便活着,也看不到任何使死

显得更可憎的东西,除去一种天生的固执,

一种可恶的但却无法战胜的永生的本能,

我痛恨它,就像鄙视我自己,但无法克服。

我就是这样活着。真愿从来没有活过啊!(131)

在该隐的眼里,人如果来到世上注定要死去的话,还不如不来到这个世界上。他想抗争,然而这是他的宿命,而他痛恨这所有的一切。

该隐对上帝的质疑以及对生命的思考在卢西弗的诱导下愈发的清醒和强烈。在随卢西弗游历了宇宙深渊之后,该隐看到了久远时代以前以及未来时代的生命,甚至还瞥见了死亡的国度。(拜伦:5)他更加认识到生命的本质—虚无。一想到自己的子孙后代要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斥着死亡的世界里,他就感到愤怒。他甚至想把自己的孩子轧死在岩石上来结束死亡的苦痛。

认识到上帝的虚伪,在献祭时,因为与亚伯的意见相左,该隐与亚伯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最终,该隐失手打死了亚伯。该隐犯下了杀弟的罪名,最终受到了上帝的惩罚以及父母与亚伯之妻的诅咒,最后只有妻子洗拉对他不离不弃,跟随他一起流浪受上帝的惩罚。

从以上来看,拜伦的该隐绝不是一个反面的邪恶形象,而更接近于拜伦式英雄的形象。他敢于质疑抗争上帝的权威,敢于质疑上帝安排给自己的宿命。在他犯罪之前,就被上帝罚入地狱,而他慷慨激昂的抗议神圣的造物中罪恶的存在。(莫洛亚)这是他的抗争,即便知道自己抵抗不了万能的上帝。他杀死亚伯也绝非是出于嫉妒,在拜伦的描写下,该隐由于看不惯弟弟亚伯对于上帝的盲目崇拜,从而失手打死了他。所以该隐杀弟可以被认为是一场激烈争执中的误杀,并且在亚伯倒地之后他才意识到,而且非常的后悔。在遭到所有人的谴责之后,他当众表示了忏悔,但是为时已晚,所有的惩罚以及罪恶的烙印已降临到他的身上。还有一点不同于《圣经》中的是在知道自己流亡的命运之后,该隐并不像《圣经》中那样认为上帝刑罚对他的过重从而祈求上帝宽恕,相反的他什么也没说反而想以自己之死来换取亚伯之生来偿还自己对亚伯所犯的错。拜伦塑造了一个不屈不挠追求自由的该隐的形象,他忠于自己的理性,不盲从传统的势力,不安于自己的宿命,敢于探寻抗争,这些方面跟拜伦式英雄有极大的相似之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杀人犯-该隐,在拜伦的笔下俨然成为了一个正面英雄的形象。

三、拜伦的反传统

拜伦笔下的人物大都是那些具有鲜明的个性,对现实强烈不满,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与罪恶的社会势不两立的人。同时他们脱离群众、忧郁、孤独、高傲,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带有明显的个人主义特征和浓厚的悲观绝望情绪。(Abrams:506)这些人物很好的诠释了拜伦的性格特征,因此在文学史上被称为“拜伦式英雄”。该隐这个人物很好的诠释了“拜伦式英雄”。他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在父母兄弟姐妹都在虔诚的对上帝献祭时,他却质疑上帝,与现实格格不入,并且经常带着一种忧郁的情绪。从拜伦的《该隐》里,我们明显感觉到拜伦的上帝观及其恶魔观大大不同于传统,同时我们也在该隐的经历中看到了拜伦自己的人生经历。

(一)拜伦的上帝观及恶魔观

拜伦的《该隐》清晰的向我们表明他的上帝观及恶魔观。在基督教的体系里,上帝是一个仁慈博爱的人,他的权威无人质疑,而拜伦对此却不以为然。拜伦笔下的上帝缺少温情,他眼睁睁的看着凶杀的发生,不去干涉,他更接近于一个暴君的形象。在拜伦看来,人类对知识的追求不应该受到被驱逐出乐园的惩罚,上帝明显的不公正。正像该隐在诗中质疑上帝:“这是知识树,那是生命树;知识是好的,生命也是好的,它们两者怎么会是恶的呢?”(126)在拜伦的观念中,上帝不让亚当和夏娃摘食知识树上的果实的原因是让他们盲目的崇拜于他,人类一旦获得知识,就可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对人类的控制便会瓦解。所以尽管他看着人类苦恼各种诱惑,沉沦罪恶,却不愿他们拥有力量和知识,将他们禁锢在无知的状态里。以此足见上帝在拜伦心中是多么的自私。另外,拜伦也坚决反对无辜和清白的人为犯罪者赎罪。不管是为父母赎罪的该隐亚伯,还是后来为解救世人而被定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在拜伦眼中,他们都没有选择自己命运的机会,甚至连抗争的机会都没有。因为在他们出生以前,命运已经被上帝所安排。这充分说明了上帝的专横和不公。拜伦的该隐经常质疑上帝安排给自己的宿命,并为此而忧郁和愤怒。该隐的愤怒也寄托了拜伦对上帝不公的愤怒。所以在拜伦眼里,上帝的形象俨然不是基督教体系里的仁慈与博爱,转而成为了自私专横的暴君。

同样,拜伦的恶魔观也大大的不同于传统。最好的证明便是他的作品《该隐》中的两位恶魔该隐和卢西弗。在基督教体系中,该隐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杀人犯,他因为嫉妒杀了自己的弟弟亚伯,结果被上帝诅咒,过着永远流亡的生活;而卢西弗是第一个反抗上帝的天使,同样出于嫉妒,反抗上帝,结果被上帝赶入地狱。而在拜伦的《该隐》中,他们却是另外一种形象。该隐变成了敢于反抗上帝权威,不屈服于上帝专制统治的人。他有自己的思想,不像自己的父母兄弟一样盲目崇拜上帝。卢西弗也不再是那个反抗上帝的邪恶天使,转而成为一个有正义感的反叛者。卢西弗拥有极大力量和知识,象征着对知识和理性绝对追求的理想主义,这些吸引了该隐。尽管在剧中他几次宣称上帝的无敌,但依然保持着骄傲的姿态,尽力反抗上帝,拒绝臣服。卢西弗以向人类提供知识作为达到力量和真理的途径,而他却不要求该隐对他崇拜臣服。由此可见,传统的恶魔在拜伦心里成为正义和真理的化身。

事实上,拜伦作品中的主人公像该隐,曼弗雷德,唐璜等在当时的伦理道德中基本上都可以被定义为“恶魔”,他们无视传统,放荡不羁,蔑视传统礼教。在普通人的心里,绝对都是“恶魔”的化身。而这些主人公的特点也正是拜伦性格的缩影。因为家庭背景的关系,拜伦从小就被人无数次的叫做“小恶魔拜伦”,此称号带给拜伦极大的心理创伤。他为此经常发怒,更使他看起来有一股恶魔的气质。既然这样,他就索性如此。他把自己看做是一个背离宗教,被国家驱逐的恶魔式人物。他深深了解反叛者的心里,因此,很多反叛者在他的作品里面被描写成为了拥有反抗精神的正面人物。

这就是为何拜伦的上帝观和恶魔观同传统伦理道德中的截然相反。

《该隐》的发表强烈震撼了当时的欧洲社会。在以基督教为中心的宗教统治下,拜伦把《圣经》中的第一个杀人犯该隐描写成为一个敢于反抗上帝的思想者和革命者,把第一个反抗上帝的堕落天使卢西弗描写为一个批判理性和提倡自由的神,而上帝却成为为一个专横的暴君,这对当时的宗教伦理道德是一个极大地冲击。因此,拜伦在当时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抨击,而他对于这一切却置若罔闻,足见拜伦的反传统性。

(二)拜伦的流浪&该隐的流浪

拥有“恶魔气质”的拜伦同他的作品的主人公该隐拥有同样的命运—流浪。不同的是该隐是被上帝所放逐,而拜伦则是自己不得不选择流浪。在1816年,拜伦同他的夫人开始了分居的生活。此消息轰动了当时的伦敦社会,拜伦陷入了当时教会,英国贵族圈里的一些人的重重围攻。由于不能辩护,拜伦选择了离开,他有生之年再也没有回归故土。拜伦在他的诗剧《该隐》中多少注入了自己的人生经历。

拜伦受到教会及贵族圈的围攻同他追求自由的反传统精神有着直接的联系。拜伦像他作品的主人公一样,都是一个反叛,追求公平自由的人。事实上,拜伦一生的座右铭就是“我是属于反对派”—这正是革命者的立场。拜伦也是他的时代的揭发者。他总是站在工人阶级一边,写出他们的心声和希望,共同反对统治阶级和剥削阶级。拜伦在政治上也是名活跃的战士,1811年回到英国后就在上议院任职。针对当时的《破坏织机者法案》,1812年拜伦在上议院做了一次非常精彩的演讲,以保护被压迫的工人阶级的权利,反对英国政府的暴政。后来又写了《编织机法案编制者颂》和《路德分子之歌》,并且在上议院做了第二次演讲,对被压迫阶级赋予了极大同情,鞭笞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猛烈抨击了英国政府和统治阶级。因此,因此他在各方面都受到了排挤,被迫选择了流浪的生活。但是即使是身在异乡,他依旧没有停止为人类追求自由的脚步,在离开自己的祖国后,拜伦先后投身于意大利的独立解放运动和希腊的民族解放斗争。他为希腊民族解放斗争提供物资金钱,并且亲自投身到革命中去,最后死在了希腊。尽管病情严重,拜伦在昏迷中依然呓语:“前进-前进-要勇敢!”(Garrett:110)到死时,他都没有放弃为人类追求自由的步伐。

在宗教方面,正如前面所说的,他的上帝观和恶魔观不同于传统,所以在教会的眼中,拜伦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宗教叛逆者。加之对基督教某些教义的怀疑,他的作品中处处流露出对宗教的不满,毫不留情地抨击他所反感的基督教的一切。他就像他的作品里面的该隐一样,常常抱着怀疑的态度,怀疑上帝的公正,从不盲从盲信,处处流露出反叛的情绪,时时为人类的苦难感到难过。很显然的,拜伦在他的作品《该隐》里面寄予了自己的人生经历,而该隐这个人物也完美传承了拜伦个人的人格特点。拜伦运用该隐这个人物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大大触犯了教会。在《该隐》发表不久,英国贵族社会和教会则为之哗然,群起攻击,污蔑拜伦是“恶魔”。拜伦则毫不示弱的回击,他创作诗剧《天与地》,批判教会及教士。

拜伦的该隐是一个敢于反对传统,追求自由的人;而拜伦在他所处的时代也被公认为一个反传统礼教的人。因此,在该隐身上完美体现了拜伦反传统,勇于追求自由的精神。读之则有拜伦与该隐融为一体的感觉。由于自身的反传统,该隐受到了上帝的放逐,而拜伦则因为得罪了教会及贵族,受到了他们的排挤和围攻,从而不得不选择流浪异乡的生活。

四、结语

拜伦的诗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童年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童年精神创伤对人的影响往往会是终身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童年精神创伤对其成年时期的性格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童年经历的不幸,拜伦呈现出明显的病态人格,其主要的表现为对女人的矛盾心理、变态的俄底浦斯情结、自卑情结、性欲倒错倾向等。

1816年 4月 25日,著名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被迫离开了自己的祖国。这是一次永久的放逐 ,以后他再也没能踏上这片国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曾被英国人奉为神明的诗人遭到如此的命运呢? 

一般从事拜伦研究的学者 ,比较强调拜伦作为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诗人在英国所遭受保守势力的迫害和攻击,将他看成一个受难者,却很少提及作家自身的性格的一些因素。然而,透过笼罩在诗人身上缪斯 的神圣光环,我们会发现一些让我们的情感无法接受的事实,这就是他对妻子的不近人情的冷漠和他与姐姐奥古斯塔的颇受指责的关系。的确,将一个具有偶像性质的诗人和病态人格联系在一起确实让人难以接受,但是过分美化他的生活似乎又有违历史的真实而不是一个研究者应有的态度。实际上,作为恶魔派诗人的代表人物,拜伦的性格中有许多病态的东西 ,而这些,不是被研究者忽略了,就是被有意的回避了,还有人把他的病态人格归结为他的贵族气质,但笔者认为,贵族气质和病态人格之间是有一定区别的。前者带有明显的群体特征,而后者则纯粹是个人性格的问题。

那么,拜伦的人格中有哪些病态因素,它又是什么情况下形成的呢?对拜伦的人格有什么影响呢? 

总的来说 ,拜伦的病态人格与他的童年的心灵创伤有直接的关系。童年精神创伤对拜伦病态性格的形成的影响大致可归结为:童年生活的不安全感引起对女性的矛盾态度、变态的俄底浦斯情结 、性欲倒错倾 向和因身体残疾而产生的自卑情结等。

弗洛伊德、荣格、佛洛姆、拉康等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均持有一个相同的观点:童年是一个人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许多病态人格的形成和童年经历的不幸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家庭又是个人人格形成的重要环境,因为个人人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初的家庭环境、拜伦童年的家庭环境是怎样的呢?他的父亲是个浪子,与拜伦的母亲相遇时正负债累累,所以面对刚刚继承了一笔财产的拜伦的母亲,他选择了结婚这条解决其经济困境的最佳途径。结婚后,他的浪子的习性不仅未能改掉,反而变本加厉了,他大肆挥霍妻子的金钱,却并不把她本人放在眼里。正是在被丈夫的漠视、又为经济状况所担心的情况下,拜伦出世了。拜伦一出世便成了父亲的替罪羊,母亲将自己对丈夫的不满 、失望和怨恨全部发泄到拜伦身上,因此,年幼的拜伦并没有体会到家庭应有的温暖。拜伦的性格多疑而敏感,和他早年的生活经历不无关系。 

《女人需要什么?》…是法国精神分析学家塞尔 13·安德烈的重要著作,在这里他明确指出,第一个给孩子提供性经验的往往是他的母亲和保姆这样的给予孩子照顾 的人。如果说母亲神经质性格让拜伦无法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的话,那么,他幼年时的保姆对他的影响则更为严重。这是一个行为放荡的女人,在照顾拜伦期间,经常将自己的情夫带 回家。除此之外,她还很有可能对拜伦实行了性侵犯。拜伦的童年精神创伤还来 自一次初恋:他九岁左右爱上了邻居家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姑娘,但这种带有单相思性质的爱情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伤害。玛格丽特表面上对拜伦很友好,使拜伦 自以为赢得了她的爱情 ,但背地里,她却对拜伦大加嘲笑 ,甚至嘲笑他的残疾,碰巧的是,有一次拜伦听见了她的嘲笑,这对初恋的他的心理打击是极大的。母亲、保姆、玛格丽特这几个女人对拜伦的共同影响是造成了拜伦成年后对女性的矛盾态度:一方面,女性是神秘的,他渴望从她们那里了解秘密;另一方面,在他眼里,女性又是可怖的,她们爱说谎、急躁、狭隘、令人厌恶 ,使他对她们永远抱有戒备心理。 

依照佛洛伊德的观点,所有的孩子都要经历一次俄底浦斯阶段。但这一理论被用来解释拜伦的童年成长过程。我们会发现似乎失败了。因为,在拜伦的成长过程中,母亲在拜伦的个人生活中总扮演着令人不快的角色。他的童年经验中几乎没有任何产生俄底浦斯情结的迹象。但正如法国学者罗兰 ·巴尔特所说,人类只有一个故事,这就是俄底浦斯的故事。他这句话无非是想说明母亲在人类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俄底浦斯情结是人类的最原始感情的表达,它对拜伦也不例外,只不过,拜伦的俄底浦斯情结被过分压抑,以一种变态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是对他的同父异母的姐姐奥古斯塔的不正当的爱恋。奥古斯塔是拜伦的父亲与前妻所生的女儿,比拜伦大四岁,丈夫的荒唐行为造成了她的贫困,使得她不得不带着孩子寄居在弟弟拜伦家里,拜伦曾对奥古斯塔一往情深。我们摘录拜伦写给奥古斯塔的两首很重要的诗中的两段【2】,从中可 以看出拜伦对这位姐姐的感情的端倪 : 

原你心俯临我心,来教导 : 

何事要果敢 ,何事要宽容;

你一句温柔的低语便抵 消全世界对我的可卑的指控。

虽然你是女人 ,却不欺哄我:

虽然是女人 ,你不曾遗弃;

虽然被我爱 ,从不刺痛我;

虽然被毁谤 ,你毫不游移;

虽然被信赖 ,你不曾回绝我;

虽然分别了,并不想摆脱 ;

虽然很警觉 ,绝不污蔑我:

为防人曲解 ,也不甘沉默。 

奥古斯塔和拜伦的关系一直是研究拜伦的学者所关注的重要话题。有许多学者都坚持认为:拜伦与奥古斯塔之间存在着乱伦关系,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其中一个重要信息是来 自拜伦夫人安娜·米尔班克的,这个思想有点保守的上流社会的淑女在女儿阿达出生刚满月就离开了丈夫回到了娘家 ,当被问及她离开拜伦的原因时,安娜只说了这样的话 :“拜伦疯了”。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思想保守的女人下了那么大决心离开丈夫呢?其中的隐情也许 只有安娜自己知道。但我们也不是不可 以从一些细小的事件中推测出一些信息:在拜伦受到舆论的攻击 ,被迫永远离开英国后 ,曾多次给奥古斯塔写信 ,但后者始终没有回信。不仅如此,留在国内的奥古斯塔在安娜的影响下每天进行忏悔,忏悔什么?如果一个人没有罪恶为什么会去忏悔呢?甚至,连拜伦的信都不肯回呢?其中的原因很容易推断:奥古斯塔当然 自认为是有罪的。 

同样,我们也可以从拜伦的创作中找到一点线索。在其创作中,有关乱伦的题材,如《阿林道斯的新娘》、《曼弗雷德》等比比皆是。如果我们相信佛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的话,那么 ,乱伦母题也许是拜伦 自己无意识情感的流露。很显然,在《曼弗雷德》中,曼弗雷德试图逃避对 自己姐姐的有罪的爱情,虽然我们不能将诗剧中主人公完全等同于拜伦 自己,但这部写于 1817年的诗剧和拜伦的个人情感不能说没有一点关系。它正是拜伦的内心 自我谴责的无意识行为。

指出拜伦的乱伦意识并不是本文的目的,而是为了说明童年的创伤如何影响了一个伟大的诗人的生活。由于不能很好地得到母亲的照顾,拜伦的童年是在没有安全感中度过的。而寻求安全感是人的天性,由于地位、年龄和教养等原因,奥古斯塔身上有着和拜伦所交往的其他女性所没有的宽容、随和、平易等性格 ,正是这一性格使拜伦获得了一生中少有的安全感 ,他分明从奥古斯塔那里体会到一种母性般的关怀。在拜伦的潜意识中,奥古斯塔兼具情人、母亲和姐姐等多种角色身份 ,满足了拜伦的潜意识里的被过分压抑的俄底浦斯情结。 

除上述心理疾病外,拜伦还有着严重的自卑情结和性欲倒错倾向。从表面看,拜伦的性格十分独立和高傲,给人以莱骜不逊的印象。但在这傲慢的背后,隐藏的是拜伦深刻的自卑情绪。众所周知,拜伦身体残疾,这种身体的畸形而带来的苦恼一直困扰了他的一生,他有一个明显的性格特征是羞怯,羞怯不是人的天性 ,它更是自于环境的影响,拜伦的羞怯和他的身体畸形有直接关系。有不少资料可以表明拜伦很有可能是个双性恋者。性欲倒错倾向在他的行 为中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对女扮男装的女性的过分偏爱。早在剑桥上大学学习时,他就经常将一个男扮女装的“女伴”留在身边。在他离家去国移居意大和后,其时充当拜伦意大利文的秘书波利多里博被人怀疑充当着其男嬖的角色。 

最后,我们需要说明的是 :我们不希望对拜伦病态人格的分析影响我们对这个伟大作家的整体评价,更不要因为我们对拜伦人格的剖析降低对这位作家应有的尊敬。由于童年的不幸给作家心灵留下了难以弥补的精神创伤,作家更值得我们同情而不是嘲笑。在拜伦的创作中,我们也不宜将他的一些带有乱伦母题性质的创作完全等同于作家本人,我们不否认作家的创作和他的个人生活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我们也要记住荣格所说的话:作家不是代表着他个人而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言说者。的确,对拜伦这样一个复杂而具有社会影响的诗人,显然不是能用病态人格几个字来简单概括的。

【参考文献】 

拜伦的诗范文第3篇

1、《东方叙事诗》中塑造的系列形象是“拜伦式英雄”。

2、东方叙事诗包括《异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海盗》、《莱拉》、《柯林斯的围攻》、《巴里西纳》6部长诗。里面出现了一批侠骨柔肠的硬汉,他们有海盗、异教徒、被放逐者,这些大都是高傲、孤独、倔强的叛逆者,他们与罪恶社会势不两立,孤军奋战与命运抗争,追求自由,最后总是以失败告终。

拜伦通过他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的忧郁、孤独和彷徨的苦闷。由于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因此叙事诗中的主人公被称作“拜伦式英雄”,这是文学史上著名的人物形象,这些叙事诗又叫“叛逆者叙事诗”。

(来源:文章屋网 )

拜伦的诗范文第4篇

英国一个小镇上,住着一家人。他们有一个儿子叫拜伦,他从小身体孱弱,并且右脚跛足。他热爱学习,门门功课都非常好。平时他只和同学们说说话,很少参加体育运动。

一天,他们班上的印司走到他身边,冲着他大叫:“跛子,你把你这只跛脚踩到筐里,绕操场走一圈。”拜伦抬起头,怒视着眼前的印司:他身材高大,力气也大。拜伦心想:我打不过你,但我也不会屈服你。他紧闭着嘴,手不由自主地握起了拳头。围观上来的其他几个男生起哄的呼喊:“对!叫他踩着筐绕操场走一圈!”拜伦脸气红了,他扭头想走,印司拽着他的脖领,大声地说:“跛子,你还胆大得很,你今天必须走!”拜伦一甩身,挣脱掉印司拽着的手,又想冲出包围圈。印司一把抓住他的胳臂,一扫腿就把拜伦摔在地上,面朝下。印司得意洋洋地往地上啐了口吐沫说:“呸!我看你有多大本事!”周围同学高呼:“喔!喔!”这时拜伦爬起来,他脸上磕破了,流着血。他脸煞白,拍了拍身上的土刚要往外走,印司又一把抓住他,拜伦大声的说:“你放开!”这时班上干部来把拜伦扶走,拜伦把眼泪咽到肚里,对班干部说:“谢谢你!”周围人喊着:“喔!喔!”

回到家里,拜伦洗了脸,躺在床上,他想:我该怎么办?就等着他欺负我?第二天,他把这件事和老师说了。并且从此以后,他报名参加学校的各种运动,坚持锻炼。还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市上的拳击训练,在训练场上,他刻苦训练,打得身上全是伤,他从不吭声,他就这样默默地积蓄着自己的力量。

拜伦的诗范文第5篇

话说宋朝时候,北方金氏集团强势崛起,时常带一帮小弟到南边来和宋氏集团抢地盘。宋将毕再遇带小弟们同金兵较量,赢了几次。于是金氏集团恼羞成怒,要和毕再遇拼命。此时,小毕只有几千弟兄,如果真的打起来,那绝对是一个人被十个人围攻,会小命不保的。

小毕只好撤退,但又怕被追杀,横竖都为难,烦得接连几天睡不好觉。这天,他在树林里苦苦思量的时候,看见蝉留在树根部的壳,脑袋就“嘣儿”地一响,有啦!

这天半夜,小毕让小弟们收好包裹,然后使劲擂鼓。金兵以为小毕要偷袭,赶紧都起来抢武器,谁知宋兵根本没出营……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

宋营的鼓声连续响了两天两夜,金兵被搞得瞌睡沉沉,最大的愿望是睡觉,根本没人出来侦查宋兵动向。到了第三天,鼓声终于小了,金兵都笑了,以为是宋兵敲鼓敲累了,赶紧集合小弟冲进了小毕所在的宋氏集团分公司,却只见到几十只山羊被吊在树上,羊蹄前摆着鼓……原来是这帮家伙在敲啊,难怪没完没了呢!看这替罪羊当的,小毕他们早逃了……

统一与矛盾

政治课上,老师正在讲矛盾与统一的辩证关系。见一个同学在睡觉,老师就叫那个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你说说矛盾和统一之间的关系。”

该生没有听讲,但自信地回答说:“他们没关系。”

老师追问:“为什么没关系?”

该生答道:“统一是方便面,茅盾是作家,当然没关系。”

黄胶鞋提供(请作者速告知地址,以便奉寄稿酬和样刊)

老叔开讲:老叔不给大家上政治课,老叔带着你们见茅盾去。

上面那位学生朋友说茅盾是作家,没错,这位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小说、散文。他的真名叫沈德鸿,浙江人,具体来说,他家乡就是现在著名的江南古镇——乌镇。

为什么他要给自己起这样的一个笔名呢?说来话长,long long ago(很久很久以前),久到上世纪的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沈作家在思想上处于一个痛苦矛盾的状态。在这种痛苦中,他写出了第一部小说《幻灭》,这是茅盾著名的《蚀》三部曲中的一部,另外两部叫《动摇》和《追求》。由于不能用真名发表作品,他给自己起名“矛盾”,当时的编务叶圣陶先生觉得“矛盾”二字一看就是假名,于是在“矛”字上加了一个草字头。此后,“茅盾”便成了沈先生的笔名。(匹匹:茅盾是觉得自己很矛盾,所以这样起名,那阿木老叔呢?古噜噜:他是觉得自己很木又长得很老吧?阿木老叔:你俩瞎说什么呢,取名“阿木”是因为我把自己比喻成一棵大树,给祖国花朵源源不断地提供成长需要的清新氧气。至于“老叔”呢,这个嘛……老编:“老叔”是“老输”的谐音,谁叫他跟我们打牌老是输呢?)

沈先生一生笔耕不辍,创作了很多文学作品。不仅如此,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他还将自己的稿费捐献出来,设立了“茅盾文学奖”。这是中国首个设立的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能得到这个奖的,那可都是长篇小说界的牛人了。

姓名:沈德鸿

笔名:茅盾

职业:作家,文学评论家

代表作:《子夜》 《林家铺子》 《蚀》《鼓吹集》等

孩子的笑话

父亲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电视,他的小儿子走过去问他一道作业难题:“爸爸,阿尔卑斯山在哪里?”

父亲回答道:“问你妈去,东西都是她收拾的。”

喜马拉雅提供(请作者速告知地址,以便奉寄稿酬和样刊)

老叔开讲:嗨哟,这爸爸还真逗,那么大一座阿尔卑斯山,竟被收在他家了!看来他家很大啊,因为这座欧洲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横穿了六个国家。(匹匹:我知道,是法国、瑞士、德国、意大利、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古噜噜:这山脉出名的山峰有铁力士,那里可以观赏奇妙的万年冰河,还有少女峰、勃朗峰、雪朗峰,007系列电影还曾在这里取景呢!)你们两人的地理都不错,但我看问题就是和你们不一样,提到阿尔卑斯山我就想起瑞士,阿尔卑斯山最美的部分就在瑞士。瑞士的小城蒙特勒有一座西庸古堡……(古噜噜:啊!老叔要讲吸血鬼的故事!)拜托这位女生,你有点内涵好不好?我要讲的是拜伦。(匹匹:啊!拜伦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啊!)

拜伦出身没落贵族家庭,曾经在剑桥大学学习。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积极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硬汉,高傲、孤独、倔强,与罪恶社会势不两立,与命运抗争,追求自由,最后总是以失败告终。这些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拜伦式英雄”。由于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因此被称作“拜伦式英雄”。《西庸的囚徒》这首诗是拜伦到西庸城堡参观之时,为纪念一位在此被囚禁十年的大主教写下的。下面我免费请大家欣赏其中的片段:

风光旖旎的莱蒙湖畔

莱蒙湖紧挨着西庸的墙

在墙下百丈深的深渊中

湖水的潜流汇合奔腾

——拜伦《西庸的囚徒》

姓名: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

国籍:英国

相关期刊更多

百柳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赤峰市市委宣传部

百家评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作家协会

南腔北调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