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拜伦诗集

拜伦诗集

拜伦诗集

拜伦诗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拜伦 《哀希腊》 译本

一.《哀希腊》及其汉译背景简介

晚清民末时期,中国的社会各个方面都在经历着重大的变革,而拜伦的诗歌在这个特殊时期被翻译到中国并非随意偶然发生的,也不是单纯地因为其艺术价值,而更重要的是因其所内涵的社会政治性。在这期间,不少文人学士都受到充满反叛个性和革命精神拜伦作品的影响,对拜伦诗歌在此期间经历了一个翻译高潮,《哀》的翻译为最典型的一例。《哀希腊》所属《唐璜》第三篇章,共16节,每节6行。原主要是一个游吟诗人所唱之歌,意在激起当时被土耳其统治的希腊人民奋身反抗,重获自由。此诗情境在如梁启超和苏曼殊等文人看来是十分契合中国当时的社会境地,便无一例外地都想借此诗当一回中国式的“游吟诗人”。

二.梁启超的翻译

梁启超被认为是近代中国翻译拜伦第一人。1902年,梁的第一部小说《新中国未来记》,在此书中,他翻译了《哀希腊》的第1、3节。这首诗出现在当《新》的两位主人公黄李两君到达旅顺一所客店时,所听到的一首英文歌,这首歌的歌词便是《哀》。梁分别采用沉醉东风和如梦忆桃源曲牌来翻译这2个诗节。其后,他通过黄君和李君的对话,插入自己对此诗的理解。黄李两君的话穿插着《哀》原诗第5节的诗句,梁对以上诗句的翻译散落在李君对此诗的评论语句中,如梁写道:“李君道.这诗虽属亡国之音.却是雄壮愤激.叫人读来精神百倍. 他底下遂说了许多甚么『祖宗神圣之琴.到我们手里头.怎便堕落. 甚么『替希腊人汗流侠背替希腊国泪流满面.……还说甚么『奴隶的土地.不是我们应该住的土地.奴隶的酒.不是我们应该饮的酒.”

这些被梁选译的诗句切实地传达了梁本身想要表达的内容,但是梁认为这些诗句还不足以充分地解释这首诗所著的历史背景,以及他为什么不选其他诗节和诗句而独选这两诗节的原因,于是其后他便借李君之口对此诗的做评价,说道:“句句都像是对着现在中国人说一般。”

梁在其小说《新》的开篇描述了新中国的图景,并“顾确信此类之书,于中国前途,大有掉助”。梁认为中国急需像拜伦一样的人物,他们将在中国扮演关键的角色。梁本人并不识英语,翻译此诗时是借助其学生罗常口头解释。同时,他似乎对西方文学也知之甚少,因为他甚至把《唐璜》错当成是戏剧,并用“幕”来描述各诗节。在他眼中,拜伦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拥有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社会所尊敬的良好品质和崇高美德。他把文学当做一种工具,这是一种实用主义文学观。他仅关注此诗的政治内容和革命行动,几乎完全忽视了诗的文学成就。他认为与其他议题比起来,政治最为重要;文学是达成政治目标的最有力的宣传工具。根据梁这位改良派的观点,清朝灭亡的原因正式由于中国人民的奴性思维,将《哀》中的革命举动通过翻译介绍到中国的目的便是要铲除人民这样的思维,在他们心中激起一种爱国主义情感,而不是去促成一场暴力革命的发生。梁有意地构建了这样的拜伦形象,这是一个刻意改写的形象,适合当时中国文化土壤的中国式拜伦。

三.苏曼殊的翻译

苏曼殊对拜伦诗歌的翻译极大地促进了拜伦在中国的传播。由他主编的《拜伦诗选》于1909年,这也是中国第一部全面介绍拜伦诗歌的著作,其中包含了主要的典型拜伦风格诗歌。这位译者与原作者之间在性格气质、人生经历和生活方式有很多相似之处,并被称为“中国拜伦”。

《哀》这首诗在苏心中激起了一种认同感,因为中国正如诗中的希腊一样,遭受着满清的压迫。他翻译拜伦的诗歌以此来表达他对于自己国家未来的担忧,其中夹杂着他自己对拜伦诗歌的理解,对原作做了一些改动。苏采用了五言古体诗来翻译的《哀》。

苏用古体诗来翻译此诗,对于人民大众来说,准确理解此译文便稍有难度。从以下译例中,亦可对苏译文的充分性和可接受性的程度进行判断。他在译文中对原诗内容的改动便如以下例。马对原诗第3诗节3-6诗行“And musing there an hour alone,I dream'd that Greece might still be free;For standing on the Persian's grave,I could not deem myself a slave.”的翻译为“希腊如可兴,我从梦中睹。波斯京观上,独立向谁语。吾生岂为奴,与此长终古。”

从苏的译文来看,对原文进行直译似乎并不能让苏本人满意,所以他慢怀着自己的内心情况去翻译此诗,并用自己的文学想象改写了原诗的最后2句诗。例如,“独立向谁语”显示出他对自己不成功的革命事业的一种无助感和沮丧感。在“吾生岂为奴,与此长终古”这一句译文中,“岂”字所表达的感情比原文的“could not”更加深沉,增译的“吾生”和“与此长终古”更是让苏的民族愤慨情绪在译文中达到高潮。

再如马对原诗第4诗节5-6诗行“He counted them at break of day-And when the sun set where were they?”的翻译为“晨朝大点兵,至暮无复存。一为亡国哀,泪下何纷纷。”译文的第2对句已经不能算是对原文的翻译了,如译文中“亡国”这样的意思在原诗中无迹可寻。然而,苏对原文这样的改写却正是符合了中国人民在中“救亡图存”的呼喊。拜伦之所以吸引着苏曼殊,而苏亦选择翻译拜伦,是因为拜伦的诗歌总是能在读者心中激起一种认同感,他的诗歌使隐藏在时代下的冲动和压力浮出水面,这样的因素便增加了他诗歌的魅力(Ruddick, 1981)。苏本人是位诗人,而白话诗运动尚未兴起,所以他很自然地用传统中国古诗体去翻译原诗;他亦是位革命者,他有意在译文中改写原诗多处,都是为了表达对自己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旨在激起中国仁人志士冲上前去与敌人拼搏。由此可见,是中国当时的政治大环境导致了苏对《哀》的改写。

四.结语

本文以梁启超和苏曼殊对《哀希腊》翻译为例进行了探讨,从以上译例可以看出,与其说是翻译,不如说是各位译者对此诗的改写,其目的旨在给中国人民传递这样的一个信息:中国正如诗中的希腊一样,处在灭国的威胁之下;中国人民,像诗人拜伦一样,应意识到这种威胁,努力开展“救亡图存”运动。

注 释

①本文《哀希腊》原文来自Selected Poems of Lord Byron(P.Wright Ed.), Wordsworth Editions Limited,1995,pp.189-192.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M].上海:中华书局,1936.

[2]柳亚子编.《苏曼殊全集》(一)[M].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

拜伦诗集范文第2篇

话说宋朝时候,北方金氏集团强势崛起,时常带一帮小弟到南边来和宋氏集团抢地盘。宋将毕再遇带小弟们同金兵较量,赢了几次。于是金氏集团恼羞成怒,要和毕再遇拼命。此时,小毕只有几千弟兄,如果真的打起来,那绝对是一个人被十个人围攻,会小命不保的。

小毕只好撤退,但又怕被追杀,横竖都为难,烦得接连几天睡不好觉。这天,他在树林里苦苦思量的时候,看见蝉留在树根部的壳,脑袋就“嘣儿”地一响,有啦!

这天半夜,小毕让小弟们收好包裹,然后使劲擂鼓。金兵以为小毕要偷袭,赶紧都起来抢武器,谁知宋兵根本没出营……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

宋营的鼓声连续响了两天两夜,金兵被搞得瞌睡沉沉,最大的愿望是睡觉,根本没人出来侦查宋兵动向。到了第三天,鼓声终于小了,金兵都笑了,以为是宋兵敲鼓敲累了,赶紧集合小弟冲进了小毕所在的宋氏集团分公司,却只见到几十只山羊被吊在树上,羊蹄前摆着鼓……原来是这帮家伙在敲啊,难怪没完没了呢!看这替罪羊当的,小毕他们早逃了……

统一与矛盾

政治课上,老师正在讲矛盾与统一的辩证关系。见一个同学在睡觉,老师就叫那个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你说说矛盾和统一之间的关系。”

该生没有听讲,但自信地回答说:“他们没关系。”

老师追问:“为什么没关系?”

该生答道:“统一是方便面,茅盾是作家,当然没关系。”

黄胶鞋提供(请作者速告知地址,以便奉寄稿酬和样刊)

老叔开讲:老叔不给大家上政治课,老叔带着你们见茅盾去。

上面那位学生朋友说茅盾是作家,没错,这位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小说、散文。他的真名叫沈德鸿,浙江人,具体来说,他家乡就是现在著名的江南古镇——乌镇。

为什么他要给自己起这样的一个笔名呢?说来话长,long long ago(很久很久以前),久到上世纪的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沈作家在思想上处于一个痛苦矛盾的状态。在这种痛苦中,他写出了第一部小说《幻灭》,这是茅盾著名的《蚀》三部曲中的一部,另外两部叫《动摇》和《追求》。由于不能用真名发表作品,他给自己起名“矛盾”,当时的编务叶圣陶先生觉得“矛盾”二字一看就是假名,于是在“矛”字上加了一个草字头。此后,“茅盾”便成了沈先生的笔名。(匹匹:茅盾是觉得自己很矛盾,所以这样起名,那阿木老叔呢?古噜噜:他是觉得自己很木又长得很老吧?阿木老叔:你俩瞎说什么呢,取名“阿木”是因为我把自己比喻成一棵大树,给祖国花朵源源不断地提供成长需要的清新氧气。至于“老叔”呢,这个嘛……老编:“老叔”是“老输”的谐音,谁叫他跟我们打牌老是输呢?)

沈先生一生笔耕不辍,创作了很多文学作品。不仅如此,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他还将自己的稿费捐献出来,设立了“茅盾文学奖”。这是中国首个设立的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能得到这个奖的,那可都是长篇小说界的牛人了。

姓名:沈德鸿

笔名:茅盾

职业:作家,文学评论家

代表作:《子夜》 《林家铺子》 《蚀》《鼓吹集》等

孩子的笑话

父亲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电视,他的小儿子走过去问他一道作业难题:“爸爸,阿尔卑斯山在哪里?”

父亲回答道:“问你妈去,东西都是她收拾的。”

喜马拉雅提供(请作者速告知地址,以便奉寄稿酬和样刊)

老叔开讲:嗨哟,这爸爸还真逗,那么大一座阿尔卑斯山,竟被收在他家了!看来他家很大啊,因为这座欧洲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横穿了六个国家。(匹匹:我知道,是法国、瑞士、德国、意大利、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古噜噜:这山脉出名的山峰有铁力士,那里可以观赏奇妙的万年冰河,还有少女峰、勃朗峰、雪朗峰,007系列电影还曾在这里取景呢!)你们两人的地理都不错,但我看问题就是和你们不一样,提到阿尔卑斯山我就想起瑞士,阿尔卑斯山最美的部分就在瑞士。瑞士的小城蒙特勒有一座西庸古堡……(古噜噜:啊!老叔要讲吸血鬼的故事!)拜托这位女生,你有点内涵好不好?我要讲的是拜伦。(匹匹:啊!拜伦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啊!)

拜伦出身没落贵族家庭,曾经在剑桥大学学习。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积极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硬汉,高傲、孤独、倔强,与罪恶社会势不两立,与命运抗争,追求自由,最后总是以失败告终。这些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拜伦式英雄”。由于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因此被称作“拜伦式英雄”。《西庸的囚徒》这首诗是拜伦到西庸城堡参观之时,为纪念一位在此被囚禁十年的大主教写下的。下面我免费请大家欣赏其中的片段:

风光旖旎的莱蒙湖畔

莱蒙湖紧挨着西庸的墙

在墙下百丈深的深渊中

湖水的潜流汇合奔腾

——拜伦《西庸的囚徒》

姓名: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

国籍:英国

拜伦诗集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诗经;风;二南;覆射

“风”列于《诗经》“风、雅、颂”之冠;“二南”又位于“风、雅、颂”之风首,构成了《风》诗互为彰显的两朵奇葩。其独特的风谜世界与艺术形象令古今疏译家大为困惑不解:一困惑不解其风情;二困惑不解其南歌。本文试就《诗经》“风”与“二南”覆射,略谈一已管见,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一、“国风”――男女抒怀相诱的情歌

关于《风》诗,历来有多种解释,归纳起来大抵有如下几种说法:(一)《毛诗序》的“风化说”――即风化教育以感人,讽谕劝谏以规过,但谏者要讳曲而言。(二)《山海经・大荒西经》的“乐曲说”――《大荒西经》:“太子长琴,始作乐风。”注:“风,曲也。”(三)《汉书・五行志》的“风土说”――即小夫贱隶妇人女子的浅近之言或富有乡土气息的音乐。(四)朱熹的“俗谣说”――即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五)郑樵的“声调说”――“《诗》在于声,不在于义,犹今都邑有新声,巷陌竞歌之,岂为其辞义之美哉?直为其声新耳。”(《通志・乐略・正声序论》)(顾颉刚亦持“声调说”――认为十五国风各有风格特色的声调。)(六)梁启超的“讽诵说”,“风即讽字,但要训讽诵之讽,不是讽刺之讽。《周礼・大司乐》注,‘背文曰风,然则背诵’之词,实‘风’之本义。”(《释四诗名义》)(七)陆侃如的“牝牡说”,即牝牡相诱的赠答之歌。(八)叶舒宪的“神风说”,即阴阳和合而万物育生。另外还有“风雨说”、“风气说”,等等。

目前大部分学者赞同“声调说”。愚则认为界定《风》诗之“风”不可从其形式内定,而因从其内容的性质去推定。《风》诗之“风”可以根据十三国而定为“国风”,但是不可因此就将“风”简单地视为各国的“声调”。从其内容的性质看,《风》兼有朱熹的“俗谣说”、陆侃如的“牝牡说”和叶舒宪的“神风说”三者的内容。古人把《关雎》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风》诗之“风”是关于爱情、婚姻的“歌谣之作”。《史记・外戚世家》记述:“《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汉书・匡衡传》载匡衡疏云:“匹配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遂而天命全。孔子论《诗》,一般都是以《关雎》为始……此纲纪之首,王教之端也。”朱熹《诗集传》“序”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朱熹所谓“歌谣”,即《诗经》中的“我歌且谣”的“歌谣”。谣、通、“游”、戏。“谣”,《楚矢•九思》注以舞容训“要”。《方言》“”训为游、戏――引申为“淫”、“诱”和“讹”,故《大雅•卷阿》“来游来歌”与“我歌且谣”相同。谣就是“男女相和相诱”。“谣言”也就是以言词相和相诱。“谣言”的托词为“戏言”;“戏言”的俗语为“调戏”;“调戏”也就是“蹈谣”――足蹈之乐舞(与“歌”相对)。古代“谣(繇)俗”就是“风俗”。“谣言”也就是“风言”。“风言风语”也就是“谣言戏语”。故“风言”也就是“牝牡相诱谣言”。《字录•风部》:“牛马牝牡相诱曰风”。《尚书•费誓》“马牛其风”及《左传》“风马牛不相及”中的“风”字,服虔注为“牝牡相诱谓之风”。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吕氏春秋•季春之月》“乃合累牛腾马,游牝于牧”,注云“累牛父牛也,腾马父马也,皆将群游从牝于牧之野风合之”。“风合”即“马牛风”之风,“游”即“诱”,“牧”是“牡”的误字(二字形近音同),游牝于牡就是诱牝于牡以相风合。与“谣”之为诱男女相合,完全一样,所以“风”与“谣”是一(陈梦家《“风”“谣”释名――附论国风为风谣》)。撩拨人心谓之“”;男人得其风谓之“风度”;女人得其风谓之“风情”;情人好野游(游戏――诱戏)谓之“兜风”;犯人盼性事谓之“放风”[“放”字本可训为“纵”(《吕览•审分》),又可训为“荡”(《汉艺文志》)];情敌竞争谓之“争风”;野合守卫谓之“望风”,洞房烛夜谓之“舞风”;故“风”是男女相言其情的赠答和相诱之歌。而“国风”就是有关十三国的男女相言其情的赠答和相诱的生命之歌。

“国风”作为一个专名出现是很晚的事情,至战国末年的《荀子》一书方始见其名,《大略篇》:“《国风》之好色也”――这里的《国风》指《诗经》中的《风》诗。关于“国风”的含义,学者们根据自己对“风”的不同理解对其作了解释:(一)顾颉刚《论诗经所录全为乐歌》云:“风的一名,是把通名用成专名的。所谓国风,犹之乎说‘土乐’。”(二)张西堂《诗经六论》云:“风指声调而言,《郑风》就是郑国调,《卫风》就是卫国调,这正如现在所用的秦腔、昆腔、汉调、徽调、京调之类,在腔调上加以地名一样,说明各地方的腔调,古之所谓诸国风。”(三)章必功《“六诗”探故》云:“‘风’既不是乡土之音的专名,也不是列国之音的专名。正因为如此,故《毛诗》在十五国诗前不单标一个《风》,而标明《国风》以示区别。”愚则认为《国风》中的“二南”没有“国别”的性质,并非“楚风”的隐语,更非“强楚”的“春秋笔法”,而是喻示成合男人、召男入赘的意思;说明十三“国风”是谈“好色”之事。

二、“二南”――男女倾心婚恋的答歌

“二南”即《诗经・国风》中《周南》、《召南》等25首诗歌之简称。不属于黄河流域的十三国“国风”的“二南”竟然在“风”一百六十篇中列居卷首。这种不同寻常的现象,引起了古今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关于这种编排体例以及二者的命名与区别,历来颇有争议,使之成为《诗经》学史上一件公案。

关于“二南”争论的焦点主要是对“南”的理解各有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观点:(一)《南》为南土说,《吕氏春秋・音初》:“禹行功,巡省南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之女乃命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南音。周公、召公取风焉,以为《周南》、《召南》。”(二)《南》为南化说,《毛诗・关雎序》曰:“然则《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南,言化自北而南也。”(三)《南》为南国说,东汉卫宏《毛诗序》:“然则《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南,言化自北而南也。《鹊巢》、《驺虞》之德,诸侯之风也,先王之所以教,故系之召公。”朱熹《诗集传・序》:“周:国名;南:南方诸侯之国也。”(四)《南》为南乐说,宋人程大昌分别在《诗论一》、《诗论二》中指出:“盖《南》、《雅》、《颂》,乐名也,若今乐曲之在某宫者也。《南》有‘周’、‘召’;《颂》有‘周’、‘鲁’、‘商’。本其所从得,而还以系其国土也。”“其在当时亲见古乐者,凡举《雅》、《颂》率参以《南》。其后《文王世子》又有所谓‘胥鼓南’者,则《南》为乐古矣。”(五)《南》为诗体说,宋代有人根据“以雅以南”等诗句,认为“南”为诗的一体。清人崔述在所著《读风偶识》中云:“《南》者诗之一体,盖其体本起于南方,而北人效之,故名曰《南》。”(六)《南》为乐器说,郭沫若《释南》:“南”“殆钟之类的乐器”,“南本钟铸之象形,更变而为铃。”(唐兰《殷虚文字记・释南》认为“南”当为瓦制之乐器;陈致《说“南”――再论的分类》认为“南”为竹木乐器)。另外,金景芳《释“二南”、“初吉”、“三”、“麟止”》认为“南”同“任”,是动词而非方位词;《毛诗》于二南之末称“周南之国”、“召南之国”,二南必与周、召分治有关。南者任也,“周南之诗”即由周公所任之国所选之诗篇;“召南之诗”即从召公所任之国所选之诗篇。

目前大多数研究者对《南》为“南国说”持肯定态度。但是《风》诗中的“二南”为“王者之风”、“诸侯之风”、“系之周公、召公”有背于《风》诗的“歌谣”和“风言”所体现的“男女相言其情的赠答和相诱“之内容。“二南”中的“南”实际上是与两性关系相关的性命符号。《南》与《风》、《雅》、《颂》并列为“四诗”并非全无依据,而是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风”是男女相言其情的赠答和相诱。“雅”是女阴崇拜。原始初民以为女人上下有两张嘴,下面的一张嘴以“牙”为暗喻,“雅”中的“隹”(zhuei)(短尾――《说文》“隹”王筠句读:“谓凡短尾者,通名为隹”)象征女。“颂”是崇拜。(此说叶舒宪关于人头祭俗、谷灵信仰与农功典礼的“阳头说”有高论)从“四诗”中的《风》、《雅》、《颂》看,《南》也应该与两性关系的性命符号相关。古文“南”通“男”,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米部》说:“南,古南、男相假借。”冯耀初《国风――男女风情的世界》认为,“周南”是成合男人的意思,比喻男人娶妻、女子嫁给男人。“召”是“征召”之意,“召南”是比喻女人召亲、男子入赘,让男方到女方家成为女方家庭成员。《国风・周南》十一首诗歌是男女相言其情的赠答婚恋之歌。《关雎》是一首男子慕恋、赞美和梦想迎娶女子的抒情之歌。《葛覃》是一首“女子”回答“男子”求爱的诗歌。《卷耳》是一首男子思念恋人而害相思病的笃情之歌。《木》是一首女子愿与情人相亲相爱相依的抒情歌。《螽斯》是一首男子求女心切和期盼婚后子孙满堂的喜悦歌。《桃夭》是一首新娘向郎君许愿生子的诗歌。《兔》是一首夫妻交合时的枕边戏语诗。《苡》是一首妇女祈求怀孕生子的咒诗。《汉广》是一首生男思女的生育诗。《汝坟》是一首妻子论男生女的诗。《麟之趾》是一首丈夫喜得贵子后的乐歌。

拜伦诗集范文第4篇

欧洲许多名城周边都有适合一日游的城市。譬如,巴黎有凡尔赛,罗马有庞贝,柏林有波茨坦,马德里有托莱多,阿姆斯特丹有海牙,布鲁塞尔有滑铁卢……而伦敦周边最适合一日游的当数剑桥,它位于伦敦以北80公里处,坐火车或巴士都在一个小时左右。

2000年早春,我赴南美途中路过伦敦,曾专程游历这座举世闻名的大学城。一晃过去了八年多,我又获得机会来到剑桥,这次是学术访问,时间比较充裕,因此得以细细品味。有时看书写字累了,步行或骑车,沿着绿荫浓浓的小路,跨过剑河上的顶楼桥来到市区。

剑桥面积4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七八个杭州西湖,可市中心却很小,一个露天的农贸集市、几条窄窄的小巷。然而,每天游人如织,三一学院和国王学院并肩而立,门票各五英镑,圣约翰学院和女王学院略低。游人来一趟不易,总得在牛顿塑像和叹息桥前留个影吧?不过,对方圆十公里内的居民,却是免费,包括我这样的访客。

归途我一般走老路,又一次经过顶楼桥。桥下有个埠头,这是租船撑篙的四个去处之一。小黑板上写着,船费每小时12英镑,约合人民币160元,和西湖的游船价格不相上下。只是这里的木船长约四米,宽度不到60公分,且有个特别的名字,PUNT。

桥下有小船划过,一对青年向两岸张望,杨柳青青,还有成群的鸭子,远景是三一桥。桥右是遐迩闻名的三一学院,它的毕业生除了牛顿以外,还有弗兰西斯・培根、麦考莱、拜伦、丁尼生、麦克斯韦、罗素、尼赫鲁、吴尔夫、纳博科夫,以及31位诺贝尔奖得主。

剑桥的中国庙

在中国,很多科技工作者甚至学文科的人都知道李约瑟的大名,知道他那卷帙浩繁的《中国科学技术史》。这部巨著至今尚未完工,只有部分译成中文。我知道李约瑟大约在20年前,最初是因为他把浙江大学比喻为“东方剑桥”,后来我买到柯林・罗南改编的五卷本《中华科学文明史》中文版,也读过他的传记。

李约瑟原名约塞夫・尼德姆,他因崇拜中国哲学家老子(本名老聃,一说李耳)而取了这个中文名字。1900年,李约瑟出生于伦敦南区,父亲是医生,母亲是音乐家。他继承了父母双方的特质,既具备理性,又有浪漫情怀。李约瑟早年就读于剑桥大学,后成为著名的生物化学专家,并以此当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937年,一位名叫鲁桂珍的南京女学生来到剑桥求学,改变了李约瑟的后半生。鲁小姐的博士导师正好是李约瑟夫人,从她和她的中国同学身上,李约瑟感受到来自东方古国的神奇魅力和灿烂文明。他在鲁桂珍(后来成为第二任李夫人)的指导下突击学习汉语的同时,迷上了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并把它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1943年,李约瑟首次踏上了中国的领土,从此与这片黄土地结下不解之缘。当1976年他从剑桥大学冈维尔学院院长一职退休时,早已是享誉世界的科学史巨匠了。在李约瑟的倡导和努力下,一座中国古典园林式的建筑在罗宾逊学院落成,一条溪流穿越其下,得意之余,他称之为“剑桥的中国庙”。非常荣幸地,我有机会在这座古香古色的建筑里逗留了三个月。

美丽的数学楼

我到过许多以数学见长的大学,例如新泽西的普林斯顿、加利福尼亚的伯克利,它们都设有驰名世界的数学研究所或数学中心。若论环境,则要数里约热内卢的印巴(IMPA,巴西纯粹与应用数学研究所),它坐落在美丽幽静的植物园旁,从它的图书馆阅览室可以眺望迷人的大西洋和伊巴奈玛海滩。

可是,当我见到剑桥的数学中心时,仍惊诧于那宏伟壮丽的建筑群。它由11座精致的楼房组成,既相似又不同,排列成一个巨大的椭圆。这些房子相互衔接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通过廊桥,有的通过地下甬道。其中八座楼房的结合部是接待处、办公室和大会议厅,屋顶上的草坪可以漫步。

如果不用直升飞机航拍,恐怕谁也无法把所有的建筑包含进去。由于正值暑假,研究所少有活动,唯图书馆一直开放。牛顿生活在十七世纪,他在剑桥度过了学术生涯的大部分时光。如今剑桥健在的数学家尚有菲尔兹奖得主阿蒂亚、贝克、高尔,千禧难题“BSD猜想”的两位提出者,以及华裔数学天才陶哲轩的合作伙伴格林。不过,其中的四位已经退休。

1993年夏天,在剑桥取得博士学位的怀尔斯从普林斯顿返回了母校,他在牛顿研究所的学术报告厅里连续做了两天的演讲,宣告举世闻名的费尔马大定理被攻克,这个结果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数学的最高成就。值得一提的是,费尔马大定理在牛顿出世前四年就提出来了,此后的三个半世纪一直困扰着世界上最有智慧的头脑。

诗歌朗诵会

我来剑桥还未见到一位诗人,却已认识了多位爵士,其中一位是丘吉尔学院的前任院长,做过英国驻日大使,另一位是达尔文学院的前任院长。还有一位爵士夫人,她已故的丈夫曾任英国驻华大使和香港总督(彭定康的前任)。可是,我向往的诗人呢?剑桥可是出过弥尔顿、华兹华斯、拜伦、丁尼生、普拉斯等一长串诗人呢。

当我在博客上抱怨此事,我去年在爱尔兰诗歌节上认识的苏格兰诗人彼得・曼森写信来了。在他的倡议之下,剑桥青年诗人卢克和萨姆策划了我俩的朗诵会,彼得从格拉斯哥飞到剑桥。那天晚上九时许,在耶稣学院的SHOPS艺术中心,来了50多位爱诗者,包括我的老朋友、英国著名诗人汤姆・拉沃什和夫人。

彼得和我各朗诵了半个小时,我和萨姆先后用中文和英文朗诵了《再远一点》、《最高乐趣》等四首诗,接着我自个儿用中、英文朗诵了《芒果》、《关于鱼的诗》、《散步》和《绿血》。在朗诵后面两首诗之前,我简要讲述了汶川地震的情况,其中《绿血》是整整20年前为纪念那次几乎摧毁杭州的台风而作。

朗诵结束以后,照例是签名售书。我的英文版诗集《幽居之歌》卖出了5本,每本10英镑。有一位爱诗者告诉我,此书虽然在南非出版,英国的ABE网上有售。这家网站相当于中国的当当网或亚马逊卓越网,后来我上去查阅,果然有卖这本书,且售价15英镑。与此同时,彼得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出的新诗集也一起签售,定价7英镑,卖掉了7本。

午夜的谈话

朗诵会结束后,不少听众和我们一起步行至附近的一家酒吧,在露天的几排桌子边坐了下来。老诗人汤姆和夫人坐在我对面,他今年夏天将满70岁,头发和胡子灰白,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显老。我在爱尔兰时便已得知,他在英国享有盛名,是剑桥最著名的两位诗人之一,另一位是冈韦尔・凯思学院的前任图书馆长蒲龄恩。

汤姆和我聊起2005年

的南中国之行,记忆犹新,还说当年与他同行的蒲龄恩虽比他年长但身体比他好,最近又在中国漫游。后来我得知,蒲龄恩的办公室和物理学家霍金的办公室隔着一片草坪相望。他是古典文学专家,却又是鼎鼎大名的先锋诗人,同时精通汉语,曾在苏州和广州长期居住。

后来有一次,我在友人家里翻阅蒲龄恩一本厚厚的诗选时,居然发现有一首他亲手用中文书写的古体诗,题目叫《结伴觅石湖》,全诗如下:“上桥推古栽,桥头古景看。青苔遮荒苑,伴友谈心意。雨天杯香叶,久回享心间。”标点是我加的,意境悠远且不羁传统。很遗憾,直到我告别剑桥,蒲老先生仍滞留中国。

汤姆是个摄影爱好者,当晚拍了不少照片,后来放在他的个人网站上,这也让我有理由取出相机。子夜过后,酒吧要关门,汤姆夫妇回家了。彼得、萨姆和十来个年轻人意犹未尽,被圣体学院的女博士索菲邀请到住处。那是顶楼,一室一厅,地毯上散落看书籍。按照剑桥的传统,这伙人肯定要聊天到天明,我提前告退,那时已经两点多了,大街上空无一人,我骑着自行车急速地奔驰。

草莓节的游行

六月的第一个星期天,是剑桥传统的草莓节。此前一个星期是考试周,因此也算是一种放纵了。说起剑桥的大学生活,可谓轻松惬意,三年本科、一年研究生,每年只上五个月的学。也就是说,15个月就可以得到学士学位,而再读五个月就是硕士了。当然,入学要经过非常严格的面试,而通过剑桥的学位考试并不容易。

草莓节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那就是上个世纪60年代始于美国的嬉皮文化。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和传统信仰的缺失,那时年轻人的迷惘与不断增加的社会责任感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在摇滚乐的催化下,年轻人摇摆在这对矛盾之间,逐渐融合,最终形成了那个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一一完全自发而纯粹精神性的嬉皮运动。

那天我骑着车,沿着林荫小道,穿过剑河上的顶楼桥,看到到访三一学院和国王学院的游人特别多。就在露天集市的拐角处,我遇到了草莓节的游行队伍,前面两个学生抗(扛)着横幅,后面跟着腰鼓队和舞蹈队,许多小孩混迹其中。参加游行的人全都精心打扮,身着奇装异服、头戴假发,有几个男生还踩着高跷,看起来比姚明还高。

毫无疑问,草莓节在形式上继承了嬉皮文化的传统。但在技术时代的今天,年轻人早早面临就业、前途的压力,已无暇思考社会、政治和人生。因此,在我看来,嬉皮士们只是徒有躯壳而已。当然,可以借机获得一些快乐,商人也因此增加一些利润。我在广场买了一盒草莓,并没有随游行队伍去城南的大草坪,那里成千上万的人搭帐篷、铺垫子,像欢度狂欢节一样庆祝。

牡蛎的味道

六月上旬的一天,对剑桥来说是个难得晴好的日子。我和苏格兰诗人彼得一道,搭乘英格兰作家凯斯顿的便车,前往伦敦桥参加一场诗歌朗诵会,同行的还有剑桥大学英文系学生伊万。下午三点,我们在大图书馆门口集合出发,一路沿着低于地平线的高速公路(噪音辐射降到了最低点),听着机器味十足的音乐。

不到一小时,我们便进入了伦敦市区,遇到小小的堵塞,还算顺利地找到目的地。停好车后,我们来到一家牡蛎餐馆。24英镑一盆,相当于330元人民币,小盆价格减半。我们要了两小盆,沾(蘸)着白醋和芥末,就着啤酒或黑啤吃。每盆12只,自然每人6只了,牡蛎放在冰渣上,用手取到碟子上,再用叉子挑吃。在中国仅是一道小菜,在英国便是一顿大餐了,幸好有免费的面包和奶酪。

对于赶路的诗人们来说,这没什么,但我环顾四周,看到一对约会中的男女也吃得津津有味,不禁有些哑然了。盆里的冰块都化了,他们应该聊两钟头了。我突然想到,是否吮吸的动作和声音与接吻相似,容易产生亲近感呢?仔细观察,这一对年纪差得不小,一瓶白葡萄浸泡在冰桶里,表情颇有几分腼腆和羞涩,像是初次见面。

最美的女诗人

诗歌朗诵会的地点是在皮市酒吧,顾名思议(义),这周围原来是伦敦的皮革市场,其鼎盛时期是在十九世纪中叶,也就是狄更斯在世的时候。我们到达皮市酒吧时,才七点多,阳光依旧高悬着,发起人梯姆在门口迎接。梯姆约30来岁,个头小巧,相比之下,他画画的女友人高马大,尤其作为一位日本女子。

我这才知道,今天的朗诵会是为了送别一位客居英国多年的加拿大女诗人,她患上了白血病,即将返回故国,因此有可能是诀别了。

梯姆拿出一张小纸片,让我们三人把名字写上(伊万是听众)。原来朗诵会的顺序不设定,每次梯姆从提包里随机取出一张纸片。皮市酒吧有两层,与中国的某些酒吧、书店一样,楼上是用来搞沙龙的。

七点半,朗诵会便正式开始了,不到40平米的房间居然挤进了一百多人。观众来自全英各地,和我们同时抵达的就有两对,有布莱顿的美国人丹尼尔,他带来的是出生在哥本哈根的夫人,还有剑桥学生卢克,他是自己搭火车来的,女伴来自牛津。这四个人除了卢克写诗以外,其余都是诗歌爱好者。

朗诵会分三个时段,半小时一场,中间休息也是半小时,大家下楼添酒闲聊。虽然我认识几位英国诗人,多数时间却和成都诗人胡冬在说话。轮到我时,我周英文朗诵了《关于鱼的诗》。令我惊讶的是,女主角美艳照人,当她最后出场时,全场掌声雷动。当晚,我谢绝了胡冬的挽留,和伊万、卢克搭乘末班火车返回剑桥。我不会忘记。他俩一路翻阅新购诗集的兴奋表情,那是只有青春年代才有的。

船上的毕业歌

六月是毕业的季节,作为英国的最高学府,剑桥毕业生最浪漫的一幕并非学位授予仪式,而是剑河上的船歌。可是,只有位于剑河之滨的七所学院才有,而三一学院的船歌因其人才辈出广受瞩目。放歌前两天,我的老朋友、三一学院院士、菲尔兹奖得主阿兰・贝克教授给我发来了邀请函。

整整20年前,贝克教授访问了中国,我是他访学杭州时的陪同。到剑桥以后我就给他打了电话,他依然记得我们游览西湖和九溪的细节,途中我们曾把一位受伤的村妇送到医院。那天天气不错,依照贝克教授的吩咐,我事先问人借来一条领带。傍晚时分,我先到三一学院的院士楼,虽然是单身汉,他的客厅却布置得整整(井井)有条。

八点差几分,我跟着贝克教授进了三一学院餐厅的衣帽间,他在西装外面套上一件黑色的院士服。我们正准备上台阶,听到里面响起了祈祷歌,只好在台阶上肃立。当我走进那座庄严的餐厅,只见教授坐横的一排,学生坐竖的三排,全西装革履。心想,做三一学院的学生真不容易。后来听说当年牛顿也在这里吃饭,又是另一番

心情。

晚餐后,贝克教授先陪我去院士花园散步,随后来到河边。只见两岸已聚集数千听众,四艘木船并排横靠,另外两艘纵向倚着头尾。有30位男女生坐在船上,曼妙的旋律和歌词,一共唱了22首。多数为唱诗班里的保留曲目,以牧歌居多,也有国王亨利八世和列侬的作品。直唱到月亮爬上中天,听众仍经久不散,那是一个多么浪漫抒情的夜晚,该是大学时代最美好的记忆了。

自行车之城

英国式的庭院遐迩闻名,连人口密集的伦敦,许多人家都有小巧的庭院。剑桥更不用说了,不同的是,这里每家庭院都有自行车。至于学生更是人手一辆,连年逾八旬的金庸老先生也不例外。为了减少交通事故,当局要求夜行的自行车必须装尾灯。

每逢放假或回家,学生们骑车到火车站或巴士站,把车停在那里,待返校时再取回。初到剑桥时,有一位中国来的访问学者有多余的自行车,便借给我一辆,我于是每天骑车到办公室,来回大约半个小时。与此同时,我也骑着这辆车走遍了剑桥的大街小巷。

很快我就发现,市中心有个二手车市场,但售价接近原价。附近一家车行里有租车业务,租金一天20多英镑,对象主要是来剑桥一日游的观光客。如此高价,自然有不拘小节者,常有学生丢失自行车,有的游客捞一辆便骑,一扔了之,民众发现送到警察局。三个月无人认领,报告人可得此车。但一般英国人不贪,就归公了。

每学期开学后第一个星期六,警察局都要举行一次自行车拍卖会,价格十分优惠,可惜我没有赶上。上个世纪30年代,患有严重腿疾的中国数学家华罗庚就是在剑桥访学期间学会骑车的,当时帮助他扶车的有后来成为电影导演的黄佐临。

可是,真正让我羡慕的,既不是专用的自行车道,也不是自行车电影院(由多辆自行车合成蹬起来可以发电供放映机使用),而是那些自行车停放处。除了那些固定的铁架子以外,往往是倚着栅栏,间或有盆载(栽)的鲜花垂下,上面悬挂几幅精美的小广告。

拜伦之家

拜遏维特根斯坦墓地需要稍微绕道,而拜伦就读剑桥的宿舍则是我每天必须经过的。它位于格兰奇街53号,是一座红砖楼房,门前有停车场,两条敞开的通道连接着大路。在没有汽车的年代,这里进出的应是马车。显而易见,这幢楼比美国女诗人普拉斯在剑桥住过的几处地方要气派得多。

由于年代久远,我无法打听到这座楼房更多与拜伦有关的故事细节,只知道现在里面住的也是学生。我发现,旁边与之连通的平房大院是一家幼儿园。从接送孩子的面包车判断,这里已隶属圣约翰学院。而在1805年,17岁的拜伦入读的却是三一学院,这位天生跛足的贵族子弟在中学时代就有“激情公子”的绰号。

来剑桥以后,由于远离了暴躁的母亲,每年又能自由支配一笔可观的费用,拜伦的生活变得与众不同。例如,学校规定不准养狗,他便别出心裁地在宿舍里养了一头熊。很难说他这样做是不是出于对学校规章的抗议,至少他觉得他的行为是富于乐趣的。板球这类绅士游戏恐怕不适合拜伦,他喜欢骑马、射击、拳击和游泳。

拜伦在剑桥的感情生活比较混乱,他频繁光顾色情场所,同时还爱上一个15岁的唱诗班少年,他在一次溺水事故中被拜伦救起。后来诗人回忆,他在剑桥度过了一生最美好的时光。拜伦很早便显露出写诗的才华和讽刺的锋芒,大二时出版了处女集《闲散的时光》,在校内饱受非议。但在1814年,当因诗体游记《恰尔德・哈罗德》名声鹊起的拜伦返回母校时,却受到师生们的狂热欢迎。

露天集市

作为闻名于世的大学城,剑桥的市中心竟然是一个小小的露天集市,又称集市山,但分明是平地。每回我从李所进城,都必然经过。除了蔬菜、水果、鲜花等农产品和小吃以外,还有服装、陶瓷、明信片等旅游纪念品。而在广场四周,有银行、酒吧、饭店、咖啡馆、旅行社,稍远一点,有商场、旅客问询处、手机代销店,等等。

我的开户银行巴克莱在广场上设有ATM和支行,相比美国银行对中国访问学人设定的手续,这家英国最大的商业银行相当便捷。我在广场附近的一家手机店买了个号,没想后来到了荷兰和瑞士等国,依然连通,即时显示所在地及有关费用。记得有一次我在沙夫豪森的莱茵河边垂钓,屏幕上自动显示“苏黎世机场北”字样。

广场上最引人瞩目的建筑是大圣玛丽教堂,就在中心位置。它是剑桥零公里的起点,其钟声清脆洪亮、悦耳动听,接连不断的敲打使得余音缭绕,甚至伦敦大笨钟的钟声也效仿之。若是遇到大学的鸣钟手俱乐部表演,那更是让人一饱耳福。与教堂相隔几米远的那幢三层大砖房是剑桥大学出版社及其书店,后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81年,是英国最古老的一家书店。

在广场东北,每年草莓节游行队伍经过的地方,一个小小的街角,有一块纪念弗兰西斯・培根的铜牌:培根烟店。据说诗人丁尼生和发掘出波斯数学家欧玛尔・海亚姆诗歌才华的菲尔兹杰拉德也是这家店的常客,还有牧师、小说家出身的历史学教授金斯利,他们堪称剑桥的三杆老烟枪。到1983年,这座百年烟店终于被关闭了。

老鹰酒吧

在国王学院的斜对面,一条叫本尼街的小巷里,坐落着剑桥最古老、最负盛名的老鹰酒吧,其标志是一只张开翅膀的鹰。门外的墙壁上写着它的历史,1525年这座建筑物就存在了,1667年开始有商业活动,街对面是剑桥历史最悠久的圣本尼教堂。

从一开始,老鹰酒吧便依附于圣体学院,我在剑桥举办朗诵会的那个夜晚,曾潜入这所学院。它以酒窖里存有大量优质的葡萄酒闻名,其图书馆收藏了一万多册1800年前出版的书籍。难怪文学名流辈出,从十六世纪的马洛(莎翁戏剧最重要的先驱)到二十世纪的衣修伍德。

二战期间,老鹰酒吧是英美战斗机飞行员聚集的地方,他们动身去前线前夕,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天花板上,用蜡烛或用女友的唇膏,遗迹至今依稀可辨。可酒吧最吸引顾客的却是,生物学家沃森和物理学家克里克当年常来此小饮,他们工作的卡文迪什实验室就在附近。

1953年2月28日,两位科学家在老鹰酒吧宣布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并因此获得1962年的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这应该是该奖设立以来所奖励的最重要的科学成就。同年,剑桥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正式成立,它脱胎于著名的物理研究机构――卡文迪什实验室。

早在1947年,剑桥的物理学家就知道研究生物系统分子结构的重要性。DNA的发现使得生物学从一门理解生命的科学,变成能改变生命并创造新的生物的科学。剑桥在生物学延伸至医学的过渡阶段,获得了激发自我

能力的能量,使得医学研究也走在了世界前列。

三一学院

在剑桥31座学院里,三一学院无疑是最有声望和影响力的,她的院长需首相提名,比常务副校长还牛。同时,三一学院也是最富有的,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若从剑桥步行到牛津(公共汽车的标准时间是单程三个半小时),可以一直沿着三一学院的土地。用数学术语来表达,两校在三一学院土地的集合内是连通的。

1546年,国王亨利八世把第二和第三古老的两所学院合并,创立了三一学院。关于她培养的杰出人才,前面已经有所提及,这里只想介绍一下门面。或许是年代久远,同时又欠维修,显得比较古旧。门口是普通的石板地,随意堆放自行车,更不见有豪华轿车,甚至没有栽种鲜花。唯有看门人比较高贵,个个戴着保龄球帽。

木制的两扇大门并列,一高一矮,那高的难得敞开来。大门上方还有两层,据说是教师住宅,二楼的两扇玻璃窗之间,有一尊塑像,那正是亨利八世。除了创办三一学院,这位国王所做的另一件大事是,让英国脱离罗马天主教,他本人也成为新教的最高领袖。这与他一连串失败的婚姻有关,两任皇后均以通奸罪被送上断头台。

国王塑像的位置比较高,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他的装束颇为戏剧化。色泽灰暗,脸部毫无表情,下身穿着短草裙,前门敞开来,幸亏有两根绳子遮掩。国王左手托着一枚十字架,右手举着一把宝剑。不,是一条桌腿。据说原先握着的是权杖,一名恶作剧的学生偷偷把它换了,那是在1615年。剑桥是个相当宽容的地方,那条破桌腿一直保留着。将近四个世纪过去了,那桌腿的木质可是不赖。

志摩的诗碑

离北京奥运会开幕刚好差一个月那天,国王学院在剑河之滨的一块草地上为中国诗人徐志摩立了一块大理石的诗碑。诗碑上用中文录着徐诗《再别康桥》里的第一行和最后一行,“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整整80年前,徐志摩通过一位英国朋友的关系,在国王学院旁听了一年的政治学和经济学课程。国王学院的消息称,徐志摩是在剑桥逗留时读到济慈和雪菜的诗歌,才开始写诗的。消息同时还称,这块白色大理石与构筑北京紫禁城的大理石质地完全一致。

早在20多年前,就有到访剑桥的中国学者告诉国王学院,徐志摩的这首诗在中国非常有名,建议立块诗碑,但一直没有下文。最近十多年来,大批自费中国留学生来剑桥学习,从伦敦来剑桥一日游的中国人更是每天数以百计,才促使国王学院下这个决心。

我是在罗滨逊学院食堂听到这则消息的,第二天,我便散步到了国王学院。诗碑立在剑河之滨的桥边,与国王学院的牧场仅隔着一条小路。说起这个牧场,与教授们的住宅隔河相望,当年征询他们意见的时候,教授们表示,希望早晨起床能看到母牛,于是就有了牧场和四头母牛。按照国王学院的院规,这些母牛除了吃草没有任何义务。

拜伦诗集范文第5篇

关键词:英国文学 浪漫主义运动 中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I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3-0084-02

一、英国文学浪漫主义运动发展起源

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物质文明与经济水平在几十年内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到19世纪30年代时,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资产阶级应时而生。然而经济过快提升滋生了拜金主义[1],人性与道德逐渐沦丧,个性的诉求被淹没在社会对金钱利润的追求之中,一些浪漫主义的先驱便通过文艺创作来抵抗资产阶级价值观和思想。

17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欧洲的启蒙运动。虽然使人们从天主教的思想统治下解放了出来,不再愚昧无知,但其后期转变为对于理性的过分推崇,同样也压制了人类的情感与欲求。直至18世纪末,人们不堪忍受理性的刻板,强烈要求自感的流露,并希望从严酷的理性逻辑中解放出来。在这样的理性社会背景下,作家诗人们有的在非理性的世界里寻求安慰,有的追求美的享受,有的t追逐精神上的满足。[2]其中尤以济慈、彭斯、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的诗歌,和沃博尔(1764《奥特兰托堡》)、玛丽・雪莱(1818《弗兰肯斯坦》)等的哥特式小说等最为典型。同期还爆发了对同样崇尚理性和节制的新古典主义的反抗运动。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这场革命备受英国民众欢迎,在英国社会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当时,英国诗坛中活跃的罗伯特・彭斯、威廉・布莱克、华兹华斯、柯勒律治等人,撰写了大量歌颂法国革命、宣传进步思想的诗作,文坛中亦有拜伦、雪莱等代表性人物的登场,他们的作品例如《唐璜》《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都表达出对封建思想的挑战和对人权的向往。[1]

上述的三个大背景孕育了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这场声势浩大的文学运动从18世纪末一直持续到19世纪30年代,以诗歌为主战场,通过对具体事物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来表达抽象的、内在的思想感情。

二、英国文学浪漫主义运动表现特征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是两种特质的杂糅,一方面它是较为反叛的,试图与传统决裂的。这不仅是针对文学传统,还包括思想观念、和陈旧习俗。其中雪莱、拜伦等的作品集中体现了这一反抗精神。[2]但另一方面,由于民族性的原因,英国浪漫主义作家并不像德国和法国浪漫主义的同僚一般紧密联结、积极进取,他们并没有表现出真正的决裂,也没有出现强烈的革命愿望。拜伦和克莱尔的诗歌中仍存留许多早期诗歌的成分,简・奥斯汀的小说、司格特的小说也证明了19世纪早期强大的现实主义潮流。因此英国浪漫主义正如H・N费尔察德所评论的那样“是一场温和的、直观的混乱” [3]。

虽然没有自成体系,没有纲领性的宣言和理论,但却不难总结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共性:

(1)不拘泥于体裁、格局与韵律,体现丰富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探索更旷达开放的情感表达,讴歌生命的自由与动态之美。

(2)在塑造艺术形象时通常运用情感充沛的语句、瑰丽奇妙的想象和奔放不羁的艺术手法。

(3)钟情自然山水,采用民间题材,喜爱异国情调,赞美中世纪等。

(4)热爱自由,释放天性,着重表现个体真情实感或诗人的精神动态,有强烈的自我独白倾向。

(5)赞美理想的伟大,常立足于崇高的理想来批判现实,或将现实生活理想化

(6)否定个体在社会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观点,肯定其对社会的抗争作用。

(7)在所有的特质中,对想象的重视是英国浪漫派和所有浪漫派的特征,也是把英国浪漫派与18世纪诗人区分开来的重要标志。[4]

三、英国文学浪漫主义运动代表人物

王佐良在《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中写道:“……一个大的文流,有前潮(彭斯、布莱克),有主潮,主潮又分两阵,前阵为华兹华斯与科尔律治,后阵……三位年轻的诗人:拜伦、雪莱、济慈……”字里行间明确了英国浪漫主义的主要人物,以下对这七位做简要介绍:

(1)农民诗人罗伯特・彭斯,他的诗歌朴实自然、生机勃勃,充满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亲近,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诗风成为浪漫主义诗风的一个重要开端。

(2) “疯子诗人”威廉・布莱克,在他的诗中,想象力是最为重要的元素,也表达了对现世的深切关注。他的诗融合了浪漫主义和早期现代主义的特质。

(3)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因隐居在英国北部湖区而得名。1789年二人合著《抒情歌谣集》,成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之作。

(4)乔治・戈登・拜伦是英国浪漫主义中最具有独特反叛气质的诗人。他在诗歌中创造了一批孤独高傲的叛逆者,追求自由,与社会格格不入,这些人物形象被称为“拜伦式英雄”。

(5)珀西・比希・雪莱的诗歌思想性更强,战斗力更大,表述也更为清晰有力。

(6)约翰・济慈是与自然关系最为密切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作被勃兰兑斯称为“英国自然主义最芬芳的花朵”[4]。

四、对五四前后诞生的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清末民初,中外文化交流碰撞空前激烈,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被中国文化认识、吸收、融入,同时也有排斥、误读和摈弃,经过翻译与接受,使其成为中国新文学、新文化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由此催生出中国现代的浪漫主义学――不是中国传统的浪漫主义的赓续,而是世界性的现代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在中国迟到了的回音。[5]

文学救世的思想引导着翻译价值取向,包括英国浪漫主义在内的西方各种文学思潮的译介和影响起到的是加速演化的作用[6],在中国被译介和传播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作在内容上有着共同的特点和旨趣。它们都歌颂人的价值和力量,提倡自由平等和博爱,充满对自然的敏锐和讴歌,尤其对个人情感的宣扬更与五四民主自由的风潮相契合。[4]

五四新文学所受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以诗歌最为广泛突出,主要集中在这样两个方面:一是诗歌理论和艺术观念的更新,与英国诗人的观念更多吻合;二是新诗体的输入与实验;总之,从内容到形式,中国诗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7]

众所周知,五四的主题是启蒙与救亡,其中深层的内核是人的觉醒。无疑在这一点上与浪漫主义是契合的。爱国学者从西方浪漫主义吸收有利于所谓“文学革命”的宇宙观、生命观、社会观和文艺观,启发了新派诗人追求切近时代的个人艺术风格。五四文学革命在创作实践上是以新诗的创作为突破口,而新诗运动则从诗的形式的解放入手,这是总结了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与诗界革命的历史经验而做出的抉择,也是浪漫主义文学影响下做出的抉择。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正是这无数力量中的一支,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学向现代文学的深刻转变。

但转型时期的中国,启蒙才是社会的主题,鲁迅之所以推崇浪漫主义,只不过是因为浪漫主义的思想大解放和其对人性对人生的看法有益于中国的思想启蒙。“五四”时期浪漫派的两大主角郭沫若和郁达夫,也都能从他们的浪漫书写中找到启蒙的论据。文学史家观察现代中国的浪漫主义并不是作为浪漫主义的这个事实本身,“而是浪漫主义者们使用何种独特的方式去表现和折射现实包括物质的现实性与精神的现实性”[8]。我们从另一个事实也可以证明这个论点,那就是当“五四”退潮后,救亡压倒启蒙,伴随启蒙的退潮,救亡运动取代了思想启蒙而成为社会主潮,浪漫主义便失去了最后一个阵地,走向衰落。[9]

五、结语

百年已逝,前辈们的理想已经在起伏动荡中变为现实,在如今我们的新时代里,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会继续下去,我们仍应在开阔的文化视野下继承翻译,在浪漫主义的“永不知足”的意义中,弘扬中西文化的智慧c精髓。

参考文献:

[1]彭家海.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美浪漫主义文学探源[J].北京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4):98-103.

[2]Mednick F.An introduction to American literature [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5:79-109.

[3]刘宁.以独特性、多样性和活力性为特征的英国浪漫主义文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6):225.

[4]吴S.翻译・构建・影响: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在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6.

[5]刘增杰,关爱和.中国近现代文学思潮史(上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 378.

[6]范丽娟.走向现代的五四浪漫主义诗学[J].北方论丛,2009(4): 54-56.

[7]夏新宇.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对五四时期中国新诗的影响[J].重庆工学院报,2003,17(1):88-90.

相关期刊更多

百柳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赤峰市市委宣传部

百家评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作家协会

南腔北调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