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拜伦的诗歌

拜伦的诗歌

拜伦的诗歌

拜伦的诗歌范文第1篇

关键词:拜伦 唐璜 反抗性 善良 浪漫

一、引言

拜伦是英国19世纪初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生于英国一破落贵族家庭。成年后,适逢欧洲各国民主革命兴起,他反对专制压迫,支持人民革命。20岁时出国游历,去过许多国家,目睹了西班牙人民抗击拿破仑侵略军的壮烈景象和希腊人民在土耳其奴役下的痛苦生活。旅途中写下长诗《哈罗尔德游记》,震动欧洲诗坛。1811年回国后,又不断在英国,意大利和希腊等地参与各种革命和战斗,直至1824年病逝军中。

拜伦一生为民主、自由、民族解放的理想而斗争。作品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由于其诗歌创作有力地支持了法国大革命后席卷全欧的民主民族革命运动,并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恩格斯称其为欧洲文学界的一面光辉旗帜。

《唐璜》被认为是拜伦诗歌创作的顶峰。这是一部气势宏伟,意境开阔,见解高超,艺术卓越的叙事长诗,在英国以至欧洲文学史上都是罕见的。《唐璜》不仅是拜伦的代表作,也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这部以社会讽刺为基调的诗体小说虽未最后完成,但因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广阔的生活容量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歌德称为“绝顶天才之作。”

二、唐璜――拜伦式英雄的典范

1.风流的性格。唐璜是西班牙贵族青年,风流好色,多次成为文学作品的题材。16岁时与一贵族发生爱情纠葛,母亲为避免丑事远扬,迫使他出海远航。唐璜的冒险、艳遇和各种经历,广泛地展示了18世纪末欧洲社会的现实生活。拜伦也有相似的经历:作为一贵族青年才俊,在社交场中广受欢迎,因而风流成性,四处留情;20岁时,出国游历,大开眼界,参加了一系列的革命和战斗。相似的经历造就了相似的性格,正因为有着相似的经历,使得这戏中的主角成为了作者表达自己思想的另一个自我。

2.革命者的反抗性。唐璜热情、勇敢、拒绝虚伪的道德信条。到英国遭到抢劫之后,他便认清了英国真面目:上流社会外表华丽,内部却丑陋不堪。唐璜对英国社会的厌恶表现了作者对英国社会的厌恶,这一切的认识都源于拜伦的生活基础。从经历上来说,拜伦的经历比唐璜的更为曲折复杂,思想也更有深度。革命者的反抗性在拜伦的身上体现得十分充分,无论是在言论上,还是行动中,都是如此。现实中的拜伦是个十分反叛的人,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他参加许许多多的运动和斗争。从不妥协,也不受传统规矩的约束。革命者总是以下层民众的代言人自居,喜欢为民请命,发出反叛的声音。拜伦的文学和政治言论,正具有这样的特征。也正因此,恩格斯说,“读拜伦和雪莱的作品的几乎全是下层等级的人。”

3.善良与诚挚。在性格方面,作者无意将唐璜塑造成“拜伦式的英雄”,其中不乏诗人自传的成分。在面临饿死的危险时,他拒绝吃被打死的人,其中不乏象征的意义。另外,他没有忧郁绝望的天性,在士兵中间,只有他表现出对一个土耳其小姑娘的命运真正的关心。这些本扎根于作者心中的特性都由作者对人物的刻画的不经意中,侧面表现出来。现实中的拜伦坚持正义与真理,一生为民主、自由、民族解放的理想而斗争。他同情劳动人民,厌恶上流社会的污浊不堪。表面看来,他放荡不羁,不愿意受到拘束,那是因为他对世俗的鄙视与厌倦,在放荡不羁的外表之下,是一颗追求自由与平等的善良之心,他用了一生的时间来追求理想,以至最终倒在为希腊和自由而战的路上。

4.浪漫主义情怀。在唐璜的生活中,有一段埋藏于心底的美好爱情,那就是与海盗女儿海蒂的爱情。唐璜在海上遇到风暴,船沉后游抵希腊一小岛,得到海蒂的相救,于是他们相爱了,尽管持续时间不长,但他们的爱情纯洁而美好。后来,当苏丹王妃问唐璜“你没有朋友吗?”唐璜便想起了海蒂,并落下了“孤零零的眼泪。” 诗歌歌颂了他们牧歌式的真诚爱情。同样,在拜伦的心底也有一段难以忘怀的情感,他同唐璜一样情窦早开,15岁时就钟情于邻居玛丽•查沃斯小姐,但她两年后嫁给了别人,拜伦却长期不能忘情于她,为她写诗,甚至13年后写到与这段恋情有关的“梦”时,拜伦还“泪如泉涌。”由此,可看出查沃斯小姐在作品中化身为海蒂,这体现了拜伦的爱情观,同时,也寄托了拜伦对爱情的一种理想:浪漫又不失真实,夸张却不乏理性。在中国,鲁迅称拜伦是浪漫主义的“宗主”,盛赞其人其诗“如狂涛如厉风,举一切伪饰陋习,悉与荡涤。”

三、结语

对《唐璜》的全面分析,可以对拜伦其人有一个立体的分析和认识。他具有革命者的反抗性,又十分善良且极富同情心。他感情细腻,看上处处留情却又感情专一。他的诗歌优美而富有深意,气势宏伟且意境开阔,见解高超又艺术卓越,回味无穷。无论在哪一方面,都给人无数启迪。

参考文献:

[1]恩格斯:《伦敦来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l卷,1843.5。

拜伦的诗歌范文第2篇

1.补充诗歌的写作背景资料,了解诗人在康桥时的生活及创作诗歌时的思想等背景;

2.通过示范朗读、音乐渲染等方式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与韵律;

3.品味诗歌的意象,读出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濡染学生的诗意人生。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视频歌曲:《车站》

一、导语设计

师:同学们,课前的这位歌手给我们描绘了车站一幅怎样的画面?(离别)同学们有过挥手作别的经历吗?当时你是怎样的心情?

师:是呀,心境不同,离别时的情绪也不相同。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徐志摩的诗歌《再别康桥》,感受诗人在挥手离别剑桥之时又有着怎样的情愫。(全体读诗题,请一位同学说诗题的意思,明确此诗属于离别诗)

二、整体感知基调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边欣赏剑桥的图片,边欣赏老师的朗诵。

2.问题引导:同学们,听完老师的朗诵后你有什么感受?(生说)同学们,老师刚才在朗诵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吗?(第五诗节重复了一遍,结尾处也重复了两遍)。是的,在歌曲演唱中,总是在歌曲情感高潮处反复演唱,在歌曲结尾处一唱三叹,这样才会有音乐美。接下来我们朗读整首诗,注意第5诗节朗读两次要有渐强的变化。结尾的三遍要越来越轻,越来越柔,有种渐去渐远的感觉。

三、赏意象的美

问题引导:诗中给我们展现的康桥是美的,接下来请同学们找出诗中表现康桥美的意象,同时揣摩意象所在诗节需读出什么情感,并试着读一读。(告诉学生何为意象。)

(学生说到哪个意象,就带领学生去体会情感,同时指导朗读。)

1.“云彩”

师:夕阳西下,云朵染上了色彩,十分美丽,还略带一种什么感受?(略带感伤),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2.“金柳”

师:剑桥大学里有美丽的建筑,名贵的花木,作者为什么选择了把柳放进诗歌里?作者为什么不把金柳比喻成母H、少女或妹妹呢?

(个别读,女生齐读)

3.“青荇”

师: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感觉来读这个诗节?(水草自由自在)能否把“招摇”换成“摇晃”,你怎么看?

你还能找出全是押韵的的地方吗?(来―彩,娘―漾,虹―梦,箫―桥)诗歌这样处理,就朗朗上口,押韵回环,错落有致,很好地表现了音乐美。

4.“一潭”(拜伦潭)

指导读出美好、哀愁。

师:这一节写诗人对在拜伦潭读书生活的怀念,写得很美。诗人在剑桥大学学的是政治经济学,拜伦是位诗人,为什么他对拜伦潭读书生活如此怀念呢?

课件出示徐志摩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的背景。

师:大家再思考一下诗人为什么要用“虹”来比喻这段生活呢?

5.“星辉”

指导读出希望、激情。

师:我们知道了作者诗人追求的是“爱、美、自由”。诗人乘舟寻梦,满天的星辰璀璨辉映,他激情澎湃地想放声歌唱,所以我们要读出什么样的感觉?(激情澎湃,对母校的深情)(个别读,小组读,齐读)

师:他最终放歌了吗?采用了一种怎样的方式?为什么会这样?

课件展示徐志摩三次到康桥的情况。

师:《再别康桥》中有美好的回忆、热切依恋,从幻想一下子回到残酷现实的他,更多的是孤独寂寞的情绪,此时此刻,只有无尽的沉默才能包含这所有的复杂的情感,沉默是金,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四、品情感的敛

师:“康桥”不仅有美丽的如画的景色,更有让诗人割舍不下的情感世界,如此魂牵梦绕的地方,诗人选择了什么样的的来去方式呢?(轻轻、悄悄)

师:老师觉得结尾不好,于是就改了改,你觉得好不好,说出理由。

【设计意图】将原作与改作进行比较,领略建筑美(诗节的匀称和句式的整齐)、音乐美(音节错落有致,朗朗上口,节内押韵。首节尾节,节奏相同,回环复沓。押韵。)

师:作者为什么是轻轻、悄悄地来去呢?大家能读出作者的这份带有凄美哀愁的惆怅吗?(集体读)

五、赠诗收尾

师:今天我和大家一同感受了徐志摩别样的离别情愫。他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金柳的艳影,柔波里的青荇,在拜伦潭里如虹似梦的浮藻间,撑一支长篙,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他没有放歌,只是悄悄的,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完成板书)

朗读整首诗,教者送小诗。

六、课后作业

写一首现代诗,借助景物抒发内心的真情。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这堂课一个遗憾就是感觉自己在表述学生学习任务的时候不够准确,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我心里想的是让学生读“首节尾节”,可我再表述的时候没有表达清楚,学生以为读整首诗了。

拜伦的诗歌范文第3篇

[关键词]浪漫主义 审美先锋主义 雪莱与拜伦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081-01

审美先锋主义被称作是“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之一”,在19世纪,先锋主义曾经作为一部分人的流派而存在着。从特点上来看待审美先锋主义,总结性地来说有三个方面。

一、诗人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审美的先锋主义

审美的先锋主义在笔者看来,其实是身为作者所代表社会群体的前瞻性,也就是未来意识。作为一名时代的先进知识分子,对于未来的展望是充满了神秘和渴望的,因此也许物质世界无法在未来的现实世界具有先进的接轨地位,但精神世界一定是前卫的。

也许在诗人们的眼中,这个世界虽然美好,但缺少了文字中的那种灵动、自由之美,身为一名诗人,他们在对自己的地位、对读者的地位乃至对世界上万物的地位都有一个心理的约束,从认识事物再到万物发展,作为文字的撰写者,作为历史的编撰者,诗人掌握了过去,把握了现在,自然也懂得一部分未来,用雪莱的意见来说,那便是“诗人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先锋”。

这便是浪漫主义的具体表现,不得不说,作为艺术的先锋流派,诗人的文字或许在大多数情况下有些自大甚至是自恋,但这种精神世界的充实是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的,因此,在绝大多数诗人的作品中都有着一种特别的傲气,诗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在雪莱与拜伦看来,两者间彼此独立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对未来的向往渴求与审美乌托邦――先锋主义的现实投影

在浪漫主义诗人的心中,不仅仅是自己的文学作品,那些活跃在心中的著作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个投影,对未来的渴望渴求在雪莱的创作中经常可以看到,最常见的例证就是我们熟知的《西风颂》,“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除此之外,雪莱在寄给友人的书信中也提到过“美好的日子最终会降临”。

雪莱的诗作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渴望,但这种渴望并不是来自于对现实的不满。而拜伦则与雪莱不一样,在拜伦的作品中,对自由与浪漫主义的渴求比起雪莱的作品有过之而无不及,拜伦的作品喜欢歌颂斗争、史诗,在时间的长河里,将坊间流传的故事加以修改润色最终成为不朽的篇章。拜伦的作品中长篇巨著有《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与《唐璜》,这两部作品在西方被人们认为是“抒情史诗”,能够将浪漫主义与历史性题材结合在一起,史诗巨著的壮伟难以言表。

在拜伦的作品中,和雪莱那种个人自由浪漫主义不同,他所要歌颂的有文艺复兴中的天才雕刻师,有面对侵略者的暴虐奋起反抗的爱国主义者,又有着对山水风情的柔美怜惜。拜伦渴望的是一个无限大的乌托邦世界,尽情地将诗人本我的正义感与热情挥洒而出,既然称其为“乌托邦”,那么实际性的问题可以说是难以面对或者说是不可能出现的,但从本质上讲,这种想法、这种追求哪怕在艺术家与文学家之间都是具有先进性的,充分地体现了审美的先锋主意思想,尽管它只能被少部分人接受。

三、诗人的创作巅峰与文学升华――审美先锋主义的极致体现

对于诗人们来说,尤其是浪漫主义诗人,他们的战场就是自己笔下的世界,那是一个能够让人尽情挥洒笔墨,畅快淋漓地完成一个新世界的巨大舞台。也许诗人心中的所思所想读者们并不能及时得知,或者说他们心中的那些美丽都是一些虚幻的光影,但只要他们存在于笔墨之间,那便是真实的。

雪莱的作品追求艺术的巅峰审美,往往寥寥的几句确是真正的精髓所在,让人回味无穷。有学者曾经提出来说,艺术应该与政治分开,但不得不肯定的是,雪莱与拜伦的作品在19世纪初给欧洲各地的革命运动予以精神信仰与支持,同同一时期的华兹华斯不同,雪莱和拜伦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革命家”。

无论是雪莱还是拜伦,他们的作品不仅仅追求的是文字的简单美感,更多的是一种深度美,一种需要解析剖析的审美产物。那些现实中的不公平、人心中的憎恨不甘,作者不必吝惜笔墨,正是这样的真实带来了别样的艺术鉴赏性,未来主义就是先锋主义的一种体现,而审美的先锋主义更是代表了拜伦与雪莱走在文学界乃至世界的最前线,是极致的审美先锋主义。

拜伦的诗歌范文第4篇

摘要 浪漫主义是西方文学发展史上一个有着明确风格和创作群体的流派,李白作为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因其豪放自由的诗风,也被冠以了浪漫主义诗人的桂冠。过去对于李白的浪漫主义特征的讨论往往集中在其手法的夸张、想象的瑰丽,但是如果我们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比较阅读两种异域文化中孕育的具体诗篇时,会发现李白在表现自然,抒发情感等方面,尤其与西方浪漫主义有着艺术上的息息相通。

关键词:李白 西方浪漫主义 自然 情感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19世纪的西方浪漫派文学是一个庞大而模糊的集合体,在浪漫主义的这个名头下包含了许多创作特色各异的诗人,就像拜伦早年在讽刺诗《英格兰诗人与苏格兰评论家》中调侃的一样:华兹华斯不厌其烦的表达神是乏味的、柯勒律治的神经幼稚得像个孩子,而托马斯・穆尔的诗则格调低下……。连缺陷都如此的不同,更妄论各个诗人所擅长的。

李白和整个浪漫派相比,就仿佛用一棵树去比较一座森林,而且还是一棵遥远的异域的树。然而从1941年出版的刘大杰先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开始,“浪漫主义”这顶桂冠就已经戴在李白的头上很久了。“他感情热烈,性格豪放;他诗歌艺术的主要特征,是善于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丰富的想象、自由解放的体裁和语言来表现他的思想、感情和性格。”除了这些公认的特征以外,也许我们可以通过几首小诗,来看看李白与西方浪漫派的其他共同点。

一 自然诗比较

李白一生游历过许多地方,在他的诗作中有许多描写自然的诗歌,自然在他的笔下面貌不一,既有以描摹名山大河来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也有借清新景物寄田园逸兴的诗行。以下面这首《日出入行》为例,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所表达的自然观念: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

历天又复入西海,六龙所舍安在哉?

其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得与之久徘徊?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流淫之波?

鲁阳何德,驻景挥戈?

逆道违天,矫诬实多。

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 同科!

诗的开始描绘了日出日落的自然状态,同时提出了一种诘问:自然现象是永恒的,而人的生命却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生命怎么能与无限的自然结合在一起呢?这仿佛是应和了汉代乐府的同题诗歌,感叹生命的短暂,宇宙的浩渺,心为形役,无力抗衡。但是诗歌到了中段,意思一转,草不会因为春天萌发而感激春风,木也不会因为秋天零落而埋怨于秋风,一切都是天地运转的自然规律,万物同此,没有分别。诗的最后以对羲和与鲁阳公的质疑,提出了诗人对待自然的态度:不能逆道违天,而是要“浩然与溟 同科”。道是自然之道,天是万物之天,诗人要的就是顺应天地,与自然长存。

西方的文艺理论家在谈到积极浪漫主义的时候,常常喜欢用三个“大”来概括其特点:口气大、力气大、才气大。这种特点在李白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李白诗中就曾反复出现过长江黄河和名山大岭的宏大形象。他所写的山是:“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登太白峰》);他所写的水是:“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赠裴十四》)。为什么李白总爱写宏伟巨大、不同凡响的自然形象呢?读了《日出入行》,我们终能理解,这个能与“溟 同科”的“自我”,是李白精神力量的源泉,也是他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思想基础。

19世纪的西方浪漫派也喜欢自然,以至于勃兰兑斯将英国的浪漫主义诗歌称作“英国自然主义”诗歌。下面我们来看一首华兹华斯的十四行诗:

人世的负担过分沉重,起早赶晚,

收入支出,浪费着我们的才能,

在属于我们的自然界,我们竟一无所见,

啊,蝇营狗苟使我们舍弃了自己的性灵!

向月亮袒露胸怀的这浩瀚大海,

可以无休止地呼吼而此刻已经

消歇的风,正像熟睡的花一样自在,

对于这一切,我们却格格不入,

无动于衷。哦上帝!我倒宁愿

是陈腐的教条所哺育的异教徒,

那样就能伫立在这怡神的草地

领略定能缓解我孤独感的美景,

看那普罗丢斯从海面上升起,

听老特里顿的海螺号角长鸣。

在19世纪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当中,华兹华斯是最接近自然的,虽然他的诗歌往往会用神性来武装自然,但是剥去表面的泛神论,在华兹华斯的心里,自然始终是一个人类应该融入的对象,就像这首诗里所描述的那样,人作为宇宙伟大和声中的一个音符,应该和自然融为一体。

过去总有一种成见,西方对于自然多是征服态度,而中国对于自然多是欣赏态度。西方诗歌中的自然与宗教结合紧密,多刚性壮美;而中国诗歌中的自然与隐逸政治相关,多柔性优美。但是从上面的两首诗可以看出,李白笔下的自然不是一个把玩的对象,它同样可以充满哲学的思考。华兹华斯的自然也不是上帝的化身,不能帮他解开人生之谜、解决创作之苦。两位诗人同时关注的都是人与自然心心相映的“情”。两位诗人在诗中都批评了那些与自然对立的人和生活态度,李白否定羲和、鲁阳对自然的驾驭;华兹华斯则感叹世人在繁忙的世俗生活中不仅隔绝了自然,同时失掉了自我。两位诗人同时都羡慕花草木叶、鸟兽虫鱼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李白叹草木与自然一体,而华兹华斯则通过“向月亮袒胸露怀的浩瀚大海”、“消歇的风”、“熟睡的花”表明了自然界中的万物本是同生共灭,怡然自得。诗的最后,李白要“囊括大块,浩然与溟 同科!”,华兹华斯则希望能“看那普罗丢斯从海面上升起,听老特里顿的海螺号角长鸣。”两位诗人都表明了自己对自然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爱慕与眷恋,虽然两首诗都主要是说理,但是与理相映的是“情”的单纯真挚。古往今来,自然可谓中西文学的一大根本母题,然而这样诚挚的“赤子之心”其实并不多见,自然早已与他们灵肉一体,合二为一。虽然素昧平生,两位诗人却在面对自然时达成了精神上的息息相通。

二 爱情诗比较

爱情往往是西方诗人对情感百表达的重要载体。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说,“恋爱在中国诗中不如在西方诗中重要”。而且西方爱情诗大多写于婚姻之前,诉说的是男女之“慕”:容貌的爱慕、青春的爱慕;中国爱情诗则多写于婚姻最后,诉说的是男女之“怨”:离别之怨、相思之怨、丧偶之怨。总的来说,中西方的爱情诗确乎如此。但是具体到个别诗人,却另有不同的风貌。我们试来看两首诗:

So We"ll Go No More A-Roving

So we"ll go no more a-roving

So late into the night,

Though the heart still be as loving,

And the moon still be as bright.

For the sword outwears its sheath,

And the soul outwears the breast,

And the heart must pause to breathe,

And love itself have rest.

Though the night was made for loving,

And the day returns too soon,

Yet we"ll go no more a-roving

By the light of the moon.

拜伦的这首诗(查良镛先生译为《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创作于1817年2月,虽然并不是写给哪位美女佳人,而是写在一封寄给托马斯・穆尔的信里,但是这首诗却一直被认为是拜伦的情诗代表作。《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因为写在四旬斋开始前的狂欢节,它的内容因而很值得考究,长期以来,国外的评论家皆认为它带有很浓厚的讽刺色彩。到底是在感叹盛宴过后的空虚,繁华之后的落寞?还是诉说欢爱过后的孤单、相聚之后的别离?这首诗无疑在具体的内容之外传达出一种挥之不去的忧伤与无奈。我们再来看一首李白的《长相思》: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地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长相思》二首是李白诗歌中少见的温柔之作,第二首描写妻子对征夫的思念没有异议,但是这一首历来对其中之寄意多有论断。到底“美人”为何?“长安”又为何?李白感叹的是“长相思,久别离”?还是“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含义有疏别,但诗中之“情”却是可以肯定的:它表达了一种慕而不得的悲苦。

《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诉分离,含蓄简练,而《长相思》表倾慕,却直露大胆。实际上,拜伦的爱情生活可谓多姿多彩,风流艳遇数不胜数,但是爱情诗在他的诗歌中数量不少,写得最好的,都是表现分离悲苦的。而李白虽然爱情诗数量不多,但却并不完全都含蓄微妙,热烈坦诚的同样很多。上面两首诗主题内容迥异,但是“情”却相通,都带有一种无法排遣的“忧郁”,忧郁即是浪漫主义的另一个关键词。前一首诗中,虽然心还在爱着,月色依旧动人,但是人却不得不分离。这种别离不是生离死别般的悲痛,也没有政治、家庭等外在原因带来的沉重。拜伦为什么不再一起漫游了呢?是因为爱情也需要休息,就像利剑会磨损剑鞘,固执的灵魂折磨着胸膛,我们是不是应该爱得少一点,欢乐短一些?拜伦这首诗用对“情”的放弃表达出一种情深而不寿的无奈,诗句简单,但是爱与不爱之间的忧郁却让人怅然有失,别有一番风味。李白的《长相思》用尽了夸张的辞藻,比如“孤灯不明思欲绝”、“天长地远魂飞苦”等,都将情以悲之极致渲染而出。诗行非常巧妙,在明处的是绮丽的情思,但诗意的关键却只蕴含于三句之中:“长相思,在长安。美人如花隔云端。长相思,催心肝。”李白擅长于将胸中之情以夸张豪放的风格抒发出来,但是在这首诗中,同样用蟋蟀的凄厉鸣声、霜灯的孤苦惨淡,以及高天波澜的阻隔渲染出来的相思之苦,却仅以一句“美人如花隔云端”表达了情之无奈。欧文・白壁德在《卢梭与浪漫主义》一书中认为浪漫主义最大的特点就是“忧郁”,他们的爱情诗无一例外都抒写着忧郁,因为他们爱的永远是那个遥远的对象,他们期望的永远和现实是两个模样。

写作《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时的拜伦是在意大利的威尼斯,这大约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那时的他虽然还很年轻,却已经有着丰富的经历和坎坷的心路历程。他的一生总在追寻着意义,即便是生活的多姿多彩也不能满足他好奇的心灵,但是追寻却总是一件痛苦的事。李白写作《长相思》时间不确定,多数认为是在离开长安以后,在漂泊的日子中写下的,他的一生同样也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曾经的理想抱负如水东流。这两位浪漫派的诗人都爱慕人生的浮华与喧闹,但是离开了生活,他们都有一颗忧郁的心灵,怅惘着无从把握的“情”。

正如西方浪漫派是一座森林而不是一棵树,李白的创作也是丰富多变的,也许李白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了与西方浪漫派的契合,所以这种比较探索不应该停滞,也不应该决断,我们总是可以在更多的具体作品中发现另一些可以丰富我们对二者理解的内容。浪漫主义的文学也不只是历史中的一个流派,它是文学的一种风格,中西皆同,各有所美。而我们在这种比较阅读中,却往往可以获得更加广阔而丰富的超越性审美体验。

注: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李白文化研究中心科研项目,项目编号:LB07-08。

参考文献:

[1] 瞿蜕园、朱金城校注:《李白集校注》(一)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2] [丹麦]勃兰兑斯,徐式谷、江枫、张自谋译:《19世纪文学主流》,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3] Byron"s Poetry,W・W・NORTON& COMPANY,New York ・London,1978.

作者简介:

拜伦的诗歌范文第5篇

由此,他的文艺观开始形成。这时的徐志摩常常独自一个人痴痴地游走于康桥之上,聆听近村的晚钟声,河畔倦牛的反刍声。大自然的优美、宁静、和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契合中不期然给予他灵感。他曾经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康桥的金柳与柔波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于其内心的天命,让他与它们相生相伴,完美融合,进而使他的作品具有醉心自然的浪漫情结。而这种情结,在其诗作《再别康桥》中表现得尤为浓烈。

一、物物和谐

大自然是文学的一个永恒母题,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因道而生、因道而成,但对于宇宙间的各种事物来说又并非是完全一样的,它们除了具有道的共性之外还有其道的个性。所以对每个具体特殊的事物来说,它一方面是在天地之大道中产生存在,另一方面又通过其特殊的小道来体现独特的个性。事实上,也只有既遵循事物普遍的大道,又体现其特殊的小道的事物,才能在世界上正常生存、顺利发展,宇宙世界也才能和谐共存。故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如能各由其道,各顺其理,各则其法,则天地万物能因之而生,因之而成,浑然一体,和谐共存。《再别康桥》中所描绘的每一景物,都各遵其道,与周围的他物互相辉映,和谐融洽。

首先看色泽。西天云彩之洁白,河畔柳叶之金黄,水底荇草之青碧,榆荫下拜伦潭水之色彩斑斓……诗人所选取的每一意象,均汇集天地之灵气,采集万物之精华,每一意象的颜色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映成趣,和谐统一。这些颜色,既有浓烈,又有淡雅,反差大的颜色在黄昏中康桥的自然环境中浑然一体,光与影谱写出和谐的音律。

其次看质感。金柳位处河畔,临近潭水,常年水润无比。而其影子倒映水里,夕阳里,金光点点,碎波荡漾,更显其娇艳柔美。盈润的身与娇美的影完美和谐,使得诗人不禁以“新娘”喻之。而软泥上的青荇,随着水流摇摇摆摆的姿态,宛若纤腰素束的女子翩跹而行,那份柔软又与康河之波的水柔互关互合,相映成趣,柔美至极。

最后看层次。西天的流云,在落日流金中高悬于浩渺天际;河畔的柳树,在落日余晖里沐浴熔金;柳树下的拜伦潭,波光粼粼,随风荡漾;拜伦潭中的荇草,色泽青翠,随波起舞……诗中的景物,自上而下,由远及近,铺洒开来,宛若一幅层次分明的油画,层次分明,立体感极强。

二、物人合一

在自然环境问题或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处理上,需要顺应自然之道以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顺自然之道就是要按照自然界各种事物产生存在的客观规律办事,避免人为主观地行事,尤其是要有一种谦卑的心态,认识到人自身的局限、不足和缺陷,以自然为师,向自然学习,避免在自然面前的狂妄自大,坚决制止对自然的妄作妄为。

作为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习惯在描摹自然景物的同时,将人置于天地风物之中,让万象与人类平等自由、和谐为一。他在《再别康桥》中所描绘的欧洲自然图画,既有“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也有置身于康河天地中的“自己”。而每一风物均与自己和谐并存,相洽相容。

从黄昏至暗夜,他如痴如醉地留恋于西天的流云,娇羞的金柳,多情的荇草,斑斓的拜伦潭之中。这满眼的碎金青翠让它无比享受,陶醉不已。泛舟潭上,抬头仰望,满眼星辉,斑斓璀璨,让他心生放歌抒怀之念。然面对着康桥如此温婉低徊的景致,若真放歌,必定会破坏夜的静谧,星的安详,水的柔美,岁月的静好。他对康桥尽管无限依恋,但却百般珍惜,不愿自己的歌声去损坏这一派风平浪静。所以,他选择沉默,以自己的沉默回报康桥以沉默。

试想一下,长夜沉沉,风轻云静,康河之上,一叶扁舟向青草丛中漫溯,唯有水波声与夏虫的鸣啼相伴相和,人置身于自然之中,又将心灵放逐于自然之中,人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景物与自己的生命相生相伴,合而为一,这是一种多么和谐的完美境界。

面对宁静纯美自然风物,他在离去时,依旧选择沉默。他挥挥衣袖,与西天的云彩作别,与康河的一切一切作别。悄悄离去,正如他轻轻而至。此时此刻,他对康桥的痴对康桥的恋对康桥的满腔缱绻,澎湃心内,跃然字里,流动于诗行之上。

相关期刊更多

百柳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赤峰市市委宣传部

百家评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作家协会

南腔北调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