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范文第1篇

关键词:行业特色高校;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策略与政策

特色型高校具有显著的行业特点,其办学特色更突出。与综合大学相比特色型高校也许没有那么丰富的学科门类,但它更专业。例如,林业大学、政法大学、矿业大学等,每一所高校都有其明显的特征,有其重点培养人才类型的标志。当前我国的特色型高校门类很多,包含矿产、地质、林业、农业、水利等等,这些高校在我国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行业特色型高校培养人才,一方面,这类高校更注重人才培养专业性,以专业建设为核心,注重培养人才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这类高校更注重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的联系,行业发展依赖于专业的人才的培养;专业人才的培养也离不开行业发展的需求,人才培养在行业的引领下,服务行业,依靠行业。可见,特色型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更应注重教学的实践性,要更好的为行业服务才能在行业的发展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

一、行业特色型高校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实践教学问题多

实践能力培养是特色型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当前,特色型高校工程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实践教学方面的问题。首先,当前工程教育中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了实践教学,很多时候只是将实践教学当做理论教学的补充,使其沦为理论教学的辅助。这种形式下,老师教和学生学都难以摆脱理论教学的固定模式,很难发挥出实践教学的创新性,也难以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理论,因此实践教学的质量难以保障。其次,高校的实验设备资源有限,实训基地的建设相对滞后。在这种情况下,加上高校的不断扩招的现状,实践所需的教学资源更是紧张,难以满足不断改革的实践教学要求,因此,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再次,特色型高校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内容还是比较单一,缺少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而且实践教学缺少持续性,内容陈旧不能持续发展,更新少,而且没有创新性,工程教育实践教学与实际的工程脱节,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即便是经过一两年的实习也难以很好的处理工程中的各种问题,难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标准。最后,师生对于实践教学都不太重视。一方面。工程教育课时少,课程内容多,教学紧张,老师在平时教学中更注重理论教学,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不够,加之师资资源分配等问题,工程教育中对实践教学的“教”重视不足。另一方面,老师的态度影响了学生的态度,学生对于实践教学也不是很重视,能不参与就不参与,学生觉得实践教学是可有可无的,只要不扣出勤,实践教学参不参与都行。

2.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

特色型高校工程教育对人才的定位是服务于工程行业,为这一行业培养人才,直接的解决行业发展中的人才问题、技术问题。在实践教学中发现这一定位并不是很准确。因为,特色型高校培养的人才要注重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需要注重知识技术的引进、吸收、消化、利用和创新,实际上我们对于引进和利用很重视,但对于其它方面做的还不够好,特别是创新方面。而且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不够,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工程实践中各种专业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差。这一结果表明,我们在教学中,对于工程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还不是很准确,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应该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现状,对当前工程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及高校学生实践教学中的各类问题进行反思,认真的思考、探索高校工程教育力专业的长期发展策略,结合人才培养的远期目标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准确的、正确的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但是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很多方面我们做的还不够,当前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仍以短期目标为主,对于长期规划重视的不多,也正是受这种人才培养定位思想的影响,当前工程专业中低档次的人才已超饱和,大学生毕业后就业难,而对于高端的人才市场需求量很大,高校教育却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3.教学有待改进

当前特色型高校工程教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以工程教育改革为例,虽然一直提倡改革,但实践中的改革却举步维艰。在传统教育思想、理念的影响下,教学改革如同“旧衣改新衣”,改革的创新性难以体现。一方面,工程教育教学内容改革滞后,当前工程教育的教学内容,不能及时的反应最前沿的行业信息,教学参与中,学生、老师都不能及时的把握行业发展的动态,导致其在教学中难以与时俱进,老师和学生的创新思想、创新能力都较为欠缺。另一方面,高校工程教育改革中,对于行业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讨论较少。老师的教学理念还停留在原有的为行业培养人才的思想上,对于社会需求人才的转变不够了解,培养的人才也趋于中级档次,高端的行业人才培养不足,人才难以为行业服务。学生走上岗位接触到真正的工程以后,对于工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没有较好的解决思路,不能正确的分析问题,也不能提出可行的问题解决的方案。

4.师资资源不丰富

当前,高校师资资源的建设差距较大,老师之间的水平差异也较大,在工程专业教学中,一般年龄大的老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实践经历较少。一方面,老师开展教学活动需要很大的精力,无暇顾及其他方面,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的老师,对于网络等科技信息技术接受的过程也较慢,这就导致其对行业最前沿的信息、技术的获取渠道较狭窄,难以全面的了解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这一类老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特别是在理论教学方面,他们从一个学校到另一个学校,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同时,这些丰富的经验也制约了他们在教学中的创新,特别是工程教育,对于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要求极高,同时要求工程实践中有创新意识、创新思想,才能在工程实践中建造出智慧与艺术的精品。而年轻教师,大多是走出学堂、进了课堂,他们的教学经验与实践经验都有待提高,但年轻老师也有年轻老师的优点,他们对于新科技的了解较多,教学中也愿意应用这些技术实现教学的创新,且年轻老师的思想活跃,在教学中更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种思想行为有利于高校工程教育改革的发展。此外,造成高校工程教育老师实践教学经验不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工程教育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实践教学中更是要将各学科融会贯通,这对于老师的要求非常高,除了需要有丰富的理论经验,还要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历,才能引导学生用知识分析实际中的工程问题,将知识的应用提升一个高度。又如,工程教育课时紧、内容多,老师组织教学活动已经“很忙”了,根本没有时间参与实际的工程建设,更没有办法积累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因此,在实践教学中,老师没有办法用自己的经验指导学生实训,而是参考理论教学的内容、思想引导学生实践,这无疑给实践教学加上了一个“紧箍咒”,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接触工程实例、课堂拓展又有限,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的提升自然也受到约束。总之,老师在工程教育改革中的作用非常的重要,当前工程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是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只有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实践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才能有效的开展工程教育改革。

二、行业特色高校工程教育改革策略

1.推动实践教学发展政策

实践教学是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可以说工程教育比任何学科更需要实践。在行业特色高校工程教育改革中,首先,要对工程教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个客观的、科学的认识,在教学中注重将两者融合贯通,理论教学中融入实践教学,例如,在课堂教学时引用工程实例,充实课堂教学的内容。在实践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的融入,提高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促进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效果的提高。其次,加强高校的实验基地建设,并强化实验基地的管理和维护,以保障工程教育实验设备资源的丰富,提高工程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高校不断扩展的情况下,除了加强高校的实训基地建设,还要另辟蹊径,寻找其他的实践教学途径。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实践参与兴趣,使其愿意开发身边的资源,寻找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到社会上去实践,会获得更好的实践效果。另一方面,加强校企合作,既然行业特色型高校是为行业的发展服务的,行业的发展自然也能更好的引导教育的发展,加强校企合作,完善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模式,使学生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验证自己对专业实践的设想,其实践能力必将有质的提高。再次,完善工程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将工程教育实践活动与工程实践连接起来,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接轨,让学生的实践经历更丰富,在实践中不断的积累经验,使其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应付自如,同时,丰富的实践经历更容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成长为社会需求的高端的工程行业类人才。第四,师生要重视实践教学,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重视实践教学,因为理论能为实践提供指导,引导工程实际中问题的顺利解决。同时,理论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完善,因此,既不能轻视实践教学,也不能轻视理论教学,老师和学生要在理论和实践中寻找教学参与的乐趣,不断的专研学科的核心知识,提高自身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培养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创新意识,用实践验证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以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改革教学评价策略,改变原有的以成绩为主导的评价政策,将实践教学考核更多的纳入工程专业的综合考核中,以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提高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的效果。

2.人才培养定位政策

人才培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实践中我们也能发现,同样的老师、同样的课程,相似基础的学生,最后的教育结果却有很大差异。这就证明,教育不仅和老师有关、和教学设计有关,更是和学生自身有很大的关系。在人才培养定位时,我们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一个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往往会爆发出很大的潜能。因此,工程教育改革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的专业兴趣,引导学生在为行业服务、关注行业发展的同时,注重知识的学习、消耗、吸收、利用和再学习、再利于。此外,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工程教育还要注重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制定相关的政策引导学生、老师在教学及实践中进行创新,老师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结合当前的社会的行业发展,将行业最前沿的信息反馈到课堂上,引导学生探索“课本”以外的知识,使其能够对知识活学活用。同时,关注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方向,对工程方面的成果与知识技术创新能及时掌握,以此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使更多的高端人才从行业特色型高校流入社会,为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3.教学改革实践创新政策

高校教学要发展、要提升,就需要改革,在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首先,要改变工程教育教学的策略、方法。在理论教学上,教材的改版永远不能超远实践的发展,而实践教学要以理论为指导,更不能接触到行业最前沿的知识、技术等。因此,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要创新,要及时捕捉行业技术信息,把握行业发展动态。这就要求老师要有目标的拓展教学内容,时刻关注行业的发展变化,并对实际生活中的工程案例有广泛的认知和参与。其次,教学中应用工程实际案例进行教学,要比其他教学方法更有效,将实践经验带到课堂上,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工程实践的认识,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此外,实际案例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专业研究意识,使其对专业领域的相关问题产生兴趣,进而主动的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这正是工程教育改革所希望看到的现象,也是培养实用性、创新性人才的“好手段”。再次,注重教学方法的多元化,不断的提高教学的质量,促进工程教育中各个学科的融合。例如,实践教学中,可应用计算机网络对实践教学的内容进行设计,结合相关软件先进行模拟实验,在模拟实验中发现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归纳,讲解,这样学生在工程实践参与中才能少出错,多学知识。又如,校企合作教学过程中,企业往往会因为学生工作经验少,企业的一些资料需要保密等原因,拒绝学生接触企业的核心管理、核心工作研究等,在教学中要多元化教方法,引导学生在实际工程的最好的完成实践经验的学习和积累。例如,讨论学习法、任务学习法等,都能够启发和引导学生在特殊的实习环境下更好的学习知识的应用,掌握工程实践中的一些重要技术,使学生能够将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自己的、有特色的知识应用经验,这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很有帮助。

4.师资队伍培养政策

工程教育改革中,老师是教育的领跑者、指路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关系着工程教育改革的成败。在师资队伍培养政策实施中,首先,要结合老师的特点、教学优势等对老师进行在岗培养,以促进老师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也为老师个人事业的持续发展鉴定基础。为什么师资队伍建设要注重老师的培养呢?因为在高校教学中,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从招揽人才和培养人才两个方面入手。招揽人才成本高、风险大,而培养人才,可以利用在岗老师的优势,提高师资队伍建设的速度和效益。例如,有的老师在理论教学经验丰富,这些老师的实践经验少了一些,没有实际工程实践经历。那么针对老师在教学中表现出的不足,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方法、途径支持老师参与工程实践,为老师的“自我提升”大开方便之门。另一方面,可以组织相关的培训,邀请专业人士进行演讲等,以提高老师的实践经验,使其成为工程教育改革所需的“双师型”人才。其次,国际上,行业特色型高校办学有很成功的案例,他们的师资资源来源丰富。以工程教育专业为例,实践教学中的老师有很多都是社会上的、具有丰富的实际工程项目参与经验的人,这些教师与社会企业联系紧密,在实际生活、工作中他们都能够接触到行业最顶端的、最超前的知识、技术、技能等等,这些人在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工程教育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我们也可以参考国外师资资源建设的途径,邀请和聘请一些行业内的知名人士、工程专家在学院内兼职教学,以提高工程教育专业的师资队伍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吕雪.交通工程专业教育改革与就业能力的培养评述[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6,(04).

[2]彭军志.谈应用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校企合作办学[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6,(02).

[3]张艳丽,辛士祥,郭艳丽.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教育改革的实践研究——以工具系薪酬管理课程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3,(01).

[4]郭香敏.创新型工程教育改革浅谈———以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工程教育实践为例[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25).

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范文第2篇

一、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目标和难点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内容丰富,贴近生活,贴近实践的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在思想理论上,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确是一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课程,思想性强,涉及到的思想理论和法规内容较多,许多内容理论性强,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显得枯燥乏味,学生掌握起来难度较大。在实践思想品德课程中,既要讲解指导思想,高深的政治理论,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也要注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人文性和实践性。在人文性方面,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在实践性方面,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应该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各地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时事,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才能真正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才能真正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既要把政治理论知识讲全面,讲清楚,讲透彻,也要结合学生心理特点,通过各种事件和事实,把内容讲得丰富充实,生动直观,通俗易懂,易于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贴近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开展思想品德教学

初中生具有明显的心理特点,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逐步由经验型向理性型转化,他们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都迅速得到发展,能提出假设和进行推理论证,具有一定的接受理论知识的能力。初中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较多地体现出服从倾向。初中阶段的学生,求知欲望高,开始较多地体现出主观能动作用。知识面和社会接触面的扩大,以及需要的不断丰富,使初中学生的兴趣广度大为增加。初中年龄较小,社会经历匮乏,对新知识的渴求和情绪的易于波动,导致他们的态度较少定势,因此很容易接受各方面的影响。

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更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把高深的政治理论通俗化,让学生真正理解思想品德的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通过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思想品德获得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三、贴近学生生活,增强思想品德课程的实践性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学生的各种活动密切联系,课程内容设计应该图文并茂,语言讲解生动有趣,用鲜活独特的内容和风格,让初中学生领悟人生的意义,帮助同学们认识和解决在学习、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学生课堂学习的课本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将课堂理论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即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

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范文第3篇

关键词:领导干部 创新能力 培养

二十一世纪全球在科技、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快速发展,国家与国家,区域与区域间的竞争也凸显激烈。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创新精神,不断提高、积蓄竞争能力。这是首当其冲的事情。创新是现代领导者必须具备的能力,是领导干部基本素质的综合反映。知识经济时代的最主要特征就是不断创新:知识不断更新、技术不断进步、产品不断创新。尤其作为领导者必须增强全球意识、竞争意识、忧患意识,特别是创新意识。所以,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着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树立、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前提。树立和培养创新意识,必须实现观念创新,以观念创新推动体制创新。目前,在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等意识。要实现观念创新,首要的是始终保持争创一流的精神状态,要敢于批判。创新是对传统和权威的挑战。如果把传统和权威视为绝对完善和神对不可违返的东西,不敢越雷池半步,那就永远不会有创新。要创新,就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要有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做到不迷信权威,不固守经验,不拘泥框框,“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无数事实说明,创新是从批判与怀疑开始的。达尔文敢于向权威挑战,才有了进化论;马克思具有批判精神,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使中国民主革命走上农村包围城市的胜利之路;邓小平敢于怀疑“我们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领导干部要着力消除妨碍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脱离出来,充分考虑各个阶层的利益,以利益驱动来促进体制创新,以价值取向来引导体制创新。同时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创新观。我们倡导的观念创新,不是胡思乱想,而是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做到以人民利益为重,进一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加快发展上来。

二、不断学习,丰富的知识结构,夯实理论基础。

知识就是力量,科技就是生产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源于知识之中,知识来自于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之中,而且知识本身也要创新。目前,人类知识总量正以几何级数递增,新科技知识的积累呈指数化增加的趋势,知识更新的速度更是惊人。这就要求我们不应该只是复制原有的知识,而应该构筑合理的知识结构并创造性地应用知识。创新是建立是建立在既有认识成果(知识)基础上的。丰富的知识、开阔的视野,是创新的材料、基础和背景。知识越多,经验越丰富,产生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缺乏最基本的知识,不可能有创新。只有具备了丰厚的知识,掌握了多种技能,才能厚积薄发,见微知著,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许多市区领导和企业法人,都曾是改革开放“吃螃蟹”的勇者,如今他们又敏锐地成为攀登高科技知识的先锋,许多人在取得硕士学位后,又向博士进发。积极的创新者,必定是将求知的触角伸向更新更广阔的知识领域。一个领导者,只有通过刻苦学习,掌握了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头脑中储存了大量信息,遇到问题需要决策时,才可以把大量有用信息调出来,充分利用广阔的思维空间,得出高超的谋略。只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实践出真知,增智慧,长才干。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特别强调:“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这“一个为中心,三个着眼于”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问题是研究现实。现代领导者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保持丰富的创造力。

三、实事求是、尊重首创,提高总结和决策能力。

领导者创新能力的提高, 要集中群众的聪明才智,集思广益,用集体的智慧丰富自己的头脑。切切不可走入这两个误区。误区之一:我是领导,我的见解就比群众高明,久而久之,就会高高在上,把自己与群众隔离开来。误区之二:一切听群众,随大流的从众心理。领导者的责任是集中群众智慧,使之升华,而不是将群众意见简单地收集归纳。领导者在实施创新活动中,既要积累成功的经验,又要吸取失败的教训。从而形成经验知识的不断积累,不断升华。大家都知道,邓小平理论的提出,就是邓小平同志创造性思维的产物。这一理论从提出到建立,经过了艰难曲折的实践过程,同时也是不断总结的一个过程。它是邓小平同志对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几十年的经验教训的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提升的一个过程。邓小平理论的最大特点就是创新。但邓小平历来不主张盲目抛弃,也从不主张盲目求新。在继承中求发展,推陈出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社会高度发展的的状况下,在竞争愈加激烈的情况下,思路决定出路。作为新时期的领导干部,首先要在敢于突破原有的旧框框,重新思考,重新探索,大胆提出新的观念,新的问题,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案进行实践。其次要在工作实践中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的辨证思维过程对各种创新思维方法加以综合运用,从而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使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不断得到增强。

创新对于国家和区域发展来说是个永恒的课题,是中华民族前进的永恒动力。作为我们国家的领导干部,在任何时期下都要把创新作为头等大事,这事关民族和国家兴衰。

参考文献

1邱霈恩.领导创新论略[ 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3,(6).

2张志海.论领导创新能力[ 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3, (3).

3梁玉新  ,努力提高跨世纪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  党建论坛,2005

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范文第4篇

高校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根据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教学目的和艺术美育实施过程的一般规律提出来的,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美学原理、美育原理、教育学原理为理论基础的。它主要是我国社会主义音乐艺术美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同时也吸收了古代和外国音乐艺术美育实践经验中有价值的部分。音乐美育的原则是音乐艺术美育基本规律的反映,是科学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结合。音乐艺术美育的基本原则是:

1.德、智、体、美等诸育统一的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先,全面育人,正确认识德、智、体、美诸育的关系是基础,正确处理德、智、体、美诸育的关系是关键。因为德、智、体、美是全面育人的核心内容,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党的教育方针中诸育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各育在相互关联中的最大功能,充分挖掘各种课程教学中的育人功能。要使诸育融为一体,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决不可将他们分割开来,对立起来。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偏离任何一方,对人的全面发展都是有害的。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标,不仅要求学校正确处理德、智、体、美等诸育之间的关系,把德育放在首位,而且还要求正确处理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修养与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术学习的关系,正确对待学习、生活和科学健身等问题,高度重视高尚道德情操与健康审美情趣的培养,在注重理论知识和职业技术学习的同时,加强实践锻炼,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养成健康向上的文明习惯。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学校的教育培养和学生的学习锻炼,最终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原则。理论和实践是描述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的一对基本范畴。人类从事任何活动,必然包括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理性的、动脑的方面,也必然包括具20体的、归纳的、行动的、感性的、动手的方面。正如上和下、左和右、正和反一样,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缺一不可。如果两者脱离,衔接不上,就做不好事情。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基本观点,任何正确的理论认识都需要经过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实践是检验理论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任何教育都不能违背这一原则,音乐美育也不能例外。人类几千年来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技能,任何人不可能事事亲历。所以,把总结好的知识和技能,以课堂讲授的方式由教师直接传递给学生,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然而,如上所述,理论和实践是不能脱离的。现在我们的教育领域中的问题是:实践方面在很大的程度上被忽视了,学生只从理论的方面接受知识,而没有亲身的体验和感受,这样是不可能深刻地、有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学到的东西只是空洞的、不实用的条条。现在大力强调加强实践环节是非常必要的。教学中在理论教学加强学生对音乐审美能力的基础上,更要强调学生在的实践认知中对音乐的审美能力的提高,强调实践环节并不是忽视理论的学习,恰恰相反,只有加强了实践环节,才能使我们在理论的传授和学习上得到有效的支持和保证,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我们的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素质,包括理论学习和审美的水平。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即由物质到精神、再由精神到物质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实践是检验理论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凡教育都不能背离这一原则,音乐美育当然也不能例外。在音乐美育过程中,要坚决反对“为艺术为艺术”,反对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反对“纯技术”的观点。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去开展艺术美育,强调学以致用,将认识和实践、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提高审美文化水平,培养完美的个性。

3.情感与认识相统一的原则。我们知道,音乐美育作为一种情感活动,总是离不开认识活动的,情感的每一次净化都需要认识活动参与。因此,音乐美育只有坚持情感与认识相统一的原则,将审美认识活动融入审美情感体验之中,才能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音乐美21育作为一种认识活动,不同于一般的逻辑认识,自始至终都以形象思维为主,审美心理包括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因素,其中情感是其中最活跃的因素,其他心理因素都围绕着情感运动,艺术美育的动因和目的也离不开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从而使整个艺术审美过程浸染上浓郁、强烈的情感色彩。因此,艺术美育只有坚持情感与认识相统一的原则,将审美认识融入审美情感的体验之中,才能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4.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相适应的原则。即要在实施音乐美育的过程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二者由矛盾达到统一的原则。这是在音乐美育实施过程中把美学的特点和教育学的特点有机地结合而提出来的原则。由于音乐美育是与美感有着密切关系的一种特殊的教育,而人的美感,又是由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所构成:一方面,必须有客观的审美对象的存在作为前提;另一方面,审美主体还必须有审美需要以及相应的主观条件。因此,音乐美育同样必须具有这两方面的条件,即审美主体(受教育者)与审美客体(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二者缺一不可。审美客体是不以审美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第一性的。坚持审美主体与客体相适应的原则,就必须按照受教育者生理、心理发展的阶段性、顺序性的客观规律来开展美育活动,亦必须根据审美主体的不同年龄阶段,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审美对象作为实施美育的内容和手段,并且采取相应的途径和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然而,审美客体之所以能够被欣赏,并使主体能从中受到教育,主体的主观条件亦有着特别突出的意义。首先,主体要有审美或受教育的需求;其次,主体要有健全的、社会化(人化)的审美感觉器官,这主要指能欣赏形式美的眼睛和感受音乐美的耳朵。总之,坚持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相适应的原则,就是要在它们之间架起一座感情交流的桥梁。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审美主体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由接触者变为接受者,也只有这样,审美主客体双方才能由矛盾走向统一。

二、高校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的实施内容

音乐审美能力是一种高度综合的心理能力,是在音乐活动过程中认识和体22验、感受和创构审美对象的一种能力。又是一种认识和发现美的能力,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它包括对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创造力等,因此对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应当包括培养敏锐的感知能力,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培养透彻的理解力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1、加强审美感知力的培养敏锐的感知力是积累丰富的内在感情的重要手段,因为对内在感情的体验、认识和积累,往往是通过感官对外部自然形式和艺术形式的把握完成的。对音乐敏锐的感知力,不是闭上眼睛就能冥思苦想出来的,而是在同外部音乐艺术的相互作用和交往中形成的。正如那阻抗水流的岩石和海滩,它们作用于或改造着水流,而它们自己也不知不觉地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受到了改造。席勒认为:“感知能力的培养是时代最急迫的需要,这不仅因为它是一种改善对人生洞察力的手段,而且因为它本身就会唤起洞察力的改善。”培养音乐感知力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引导学生去亲身体验和感受音乐,使其感觉逐渐适应对音乐中对称、均衡、节奏,有机统一等美的活动模式,最后形成一种对这样一些模式的敏锐选择能力和同情能力。前面提到过,音乐的感觉总体包含音高感、音色感、节奏感、旋律感、和声感、音乐形式感等等。这些方面只有通过后天的训练才会不断提高。以音高感而言,能否辩认一定的音高本来是一种纯生理的能力,也有接近于天赋的绝对音高感,然而,更为重要的相对音高感,即分辩不同音程距离的能力却是后天形成的。后者经过长期训练可以达到相当细致灵敏的程度。人的节奏感也是如此,在音乐的感受中,人自然而然的会将节奏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音乐中节奏的动力感会使人产生极为多样的联想。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多样,对于节奏的联想具有重要的影响。人们的旋律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因为旋律不仅仅是音型的流动,而且它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乡土风情,并具有近于约定俗成的一定旋法习惯。因此,人们后天接触的音乐越丰富多样,其旋律感越强,就对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音乐感受越加深刻。和声感是人们在音乐活动中不断训练和培养的结果。对和声感的功能进行与非功能进行,要在实践中通过有形无形的熏陶才能取得。和声感是有一定历史,一定音乐文化,一定审美观念的产物。音乐的形23成具有一定的逻辑和连贯性,并具时代、历史社会的特征,人们只有在长期的接触、聆听记忆、分析中,才能较为深刻地理解直至把握其形式。敏锐的感受力,最容易在对艺术中最活跃,最复杂和最有秩序性和多样统一性的音乐观察中获得。因此,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弄清什么样的形式是音乐特有的形式,就成了培养他们审美感受力的重要途径。这种有意识的培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理论上弄清音乐艺术的种种特征。二是引导学生亲自从音响中体察音乐那特有的形式。完整的音响感知,要求欣赏者必须要按照音乐的规律把旋律的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要素合成为主题、旋律、乐段乃至完整的乐曲。因为它既有助于把握音乐的形式美,又有助于对悦耳动听的音乐音响和精致巧妙的音乐形式的感知。在音乐审美教育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会和体验音乐的特有模式,并逐渐将其特有的运动模式和形式结构,内化为他们自己的感知认识,倾向和习惯,是增强他们敏锐的审美感受力的关键所在,也是美育之本质所在。我们应该仔细地向他们分析音乐作品的不同特征及其美的内涵。音乐中那好似龙飞凤舞的优美旋律,必定显露出往与复、伸与缩、动与静、虚与实之间的辩证统一。那高亢曲折的戏曲唱腔也必将表现了人们的喜、怒、哀、乐。教师在和学生共同听完一段乐曲后,用简练的语言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这样,再听第二遍的时候,学生便会感受到音乐的真谛。教师在描述自己的经验时,切勿扯的太远,重要的是展开其中的音乐音响模式。在音乐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中,既要发挥学生先天的审美潜能,又要加强他们审美实践的训练,培养其敏锐的创造、发现、领略美的能力。事实上,每一个人的审美感知能力都不是一样的。审美感知力的强弱,有先天的因素在起作用。但是,后天教育得法,就有可能将那些“沉睡”的感知力调动起来,反之,既使有先天的素质,如果长期搁置不用,也要退化,甚至消失。人的感知力既有一定的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又有感彩、超功利性与个性化的特点。在培养人的音乐感知力时,应使其深入把握音乐活动与内容联系的本质,储存丰富的感觉表象,使感知的客体有血有肉。

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范文第5篇

【关键词】理论性课程;实践性课程;辩证统一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属于专业教育,在高校中,专业教育主要是通过专业课的教学来实现的。在学校各专业教学计划中,专业课处于课程体系的核心地位。一般来说,在完成专业基础教学之后就要开始进行专业课教学,其主要内容包括理论性课程教学和实践性课程教学两部分,理论性课程教学和实践性课程教学之间的关系是贯穿高等教育专业教学全过程的,如何正确把握和处理好理论性课程教学与实践性课程教学之间的关系,是开展专业教学的关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践性课程教学建立在系统的专业理论教学基础之上,应当在专业理论指导下开展。

我们知道,正确的科学理论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而且还能指导实践,帮助实践达到目的。如果没有正确理论作科学指导,那么实践环节就成了盲目的无目的行为。专业理论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它能够有效地指导实践,所以我们要充分理解掌握这些专业理论知识。在专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要比脱离理论、盲目实践更具有针对性和计划性,这可以使学生少走很多弯路,更快更有效地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1]。因此,实践教学的开展一定要在系统的专业理论指导下完成。

所以,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必不可少,要充分强调专业理论学习的系统性,促进对专业知识结构宏观的和全方位的认识,明确实践性课程教学活动的方向,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专业实践;其次,在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课程要与理论教学课程的设置相匹配;第三,实践教学内容要与理论教学中所涉及的知识点有机统一,在进行实践教学之前,对学生要提出具体要求,明确此次实践教学主要是针对哪些理论知识,要解决哪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目的明确地进行实践活动;第四,实践教学的形式要根据理论知识点的特点来决定,要选择有助于对各知识点理解和掌握的形式;第五,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多鼓励学生对自己的直接经验进行理论概括,积极将自己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使他们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当这些理性认识被有效地用于指导专业实践活动时,那么学生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2]。

在这里需要说明一点,我们所说的理论要在实践之前,意思是说实践性课程教学活动要有系统的专业理论作指导,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实践活动都必须在理论教学之后才能开展,尤其对于新开设的学科和专业而言,这时候并没有完善的、成熟的理论体系做指导,也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供我们参考。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妨先进行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地完善专业或学科理论体系,并为下一步的实践提供第一手资料。在这里,我们既要反对盲目的实践,又要解放思想,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不能墨守成规,畏首畏尾,即便是对于比较成熟的学科和专业理论,也需要有一定的创新思维,所以我们要不断地积极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改进实践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使专业取得更大更好的发展。

二、理论性课程教学是为实践性课程教学服务的,是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服务的。

实践是认识事物的目的,理论应用于实践才具有意义。理论固然很重要,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指导实践,但是如果有了正确理论,而对它只是空谈一阵,高高挂起,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多再好也是毫无意义的。

因此,理论性课程教学应当与实践性课程教学相结合,服务于实践性课程教学,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避免不切实际、空洞的专业理论,设置理论课程和教学内容时应当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这一目标来进行,要充分反映行业领域以及岗位工作对学生能力的要求,理论教学要与实践教学的目标高度统一,这样才能有利于实践活动的开展;第二,防止空谈理论知识,将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既可以促进专业理论知识的吸收和消化,也可以为以后的理论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第三,避免对专业理论学而不用,在传授理论的同时,还要重视实际应用,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保证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足够的比例,使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充分结合,让学生能真正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专业实践中;第四,理论应用要落到实处,在系统的理论教学基础上,制订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方案,保证学生从理论知识上升到实践能力。

此外,如果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角度来论,更是如此。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大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如果我们对学生只是传授一些空洞的理论,没有进行实践,那么是无法实现这一目标的。只有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积极地将专业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理论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通过实践性课程教学,可以弥补对理论性课程教学过程中感性认识的不足,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再次理解,而且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解决理论教学中所没有解决的一些具体问题。

众所周知,理论性课程教学是不能代替实践性课程教学的,因为实践性课程教学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虽然学生在校期间通过间接经验获得的知识要远远多于通过直接经验所获得的,但是这并不是说,直接经验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比如说涉及到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知识等就很难通过或者无法完全通过理论教学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这些知识大多是通过感性认识获得的。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可以弥补学生对理论知识认识的不足,因为“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直接经验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和掌握,而且对依靠直接经验获得的知识,往往印象比较深刻,甚至会终生难忘;另一方面,理论传授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学生在实践中可能会遇到理论教学中尚未接触过的一些问题,然后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学到理论教学中所没有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为丰富理论教学内容提供新的经验材料。

通过实践性课程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理论性课程教学内容的再次理解,这不仅增进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而且也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从而更好地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因此,在开展实践性课程教学与理论性课程教学时,两者要相互弥补,在检查理论教学完成情况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课堂教学中未搞清楚的重点和难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性课程教学。

四、通过实践性课程教学,可以检验理论教学效果甚至整个专业教学质量的优劣,并为丰富理论教学内容,开拓新的专业理论领域提供实践依据。

通过理论教学环节的学习,学生对本专业的系统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这些认识是否正确,还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因为事实最具有说服力,真理的判别标准只能靠社会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说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就可以检验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

学生在学校期间获得的间接经验其实都是前人的直接经验,人类正是在不断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又不断地用自己的直接经验来丰富人类的知识宝库,不断丰富和完善专业理论体系,专业实践活动本身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其变化、发展为探讨新的专业理论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认识。因此,专业理论体系也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以适应专业与学科领域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我们必须通过实践去发现真理,并且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另一方面,专业实践活动为人们开拓新的专业知识领域提供了新的认识手段和相应的物质技术条件,提供了解决新问题的经验材料,为理论体系的发展甚至是新的理论体系的创立提供了有利条件[3]。也就是说,实践活动是发展和完善专业理论体系的根本途径,所以,实践教学自然也就承担起了发展和完善专业理论体系的重要任务。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根据专业教学的需求,制订一套系统的专业教学方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在一起,加强实践课和理论课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渗透,努力培养出更多的既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能力,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高维钫.理论教学必须与实践教学相结合[J].思想教育研究,2011(12):77-79.

[2]李慧才.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探讨[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2):124-124.

[3]王蓉,苏华,荣燕宁.成人高等教育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