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清明手抄报字的内容

清明手抄报字的内容

清明手抄报字的内容

清明手抄报字的内容范文第1篇

有关文明礼仪的手抄报的图片欣赏

有关文明礼仪的手抄报图片1

有关文明礼仪的手抄报图片2

有关文明礼仪的手抄报图片3

有关文明礼仪的手抄报图片4

有关文明礼仪的手抄报图片5

有关文明礼仪的手抄报的资料:文明礼仪名言

1) 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

2) 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萨迪

3) 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4) 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法。卢梭

5) 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清。颜元

6)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恭则不侮。——论语

7)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8)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9)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10) 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

有关文明礼仪的手抄报的内容:行走礼仪

(1)走路要抬头挺胸,目视前方,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忌讳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2)上下楼、过楼道靠右行,出入教室、办公室,会场等按指定线路走,不拥挤,出入各功能室轻声慢步,不影响他人。

(3)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问候,不能视而不见;需要交谈,应靠路边或到角落谈话,不能站在道路当中或人多拥挤的地方。

(4)行人互相礼让,主动给长者让路,主动给残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让路。

(5)向别人打听道路,先用礼貌语言打招呼,如“对不起,打扰您一下”、“请问”等,年轻人问路应选适当称呼,如“老爷爷”、“阿姨”、“叔叔”等,然后再问路;听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说:“谢谢您!”如果被陌生人问路,则应认真、仔细回答,自己不清楚,应说:“很抱歉,我不知道,请再问问别人。”(Excuse me, could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Sorry, I don't know. Please ask somebody else.)

推荐其他主题的手抄报资料和图片作为参考:

1.关于文明礼仪的手抄报内容资料

2.有关于文明礼仪的主题手抄报内容

3.关于文明礼仪的手抄报内容

清明手抄报字的内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古代;“佣书”;职业;清贫;成学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6-0113-02

中国古代书籍的复制与文化的传播,在雕版印刷发明之前主要是靠人手工抄写的,在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昌盛以后,手工抄写书籍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些受雇于贵族官府、书贾书肆、富豪士人及寺庙道观,为人抄写书籍以换取佣金的职业在古代称为“佣书”。

据文献记载,中国早在战国、秦汉时期就存在着“佣书”这一职业。战国时期曾以“合纵连横”谋略在华夏大地纵横捭阖的张仪、苏秦,二人在发迹前都有过“共递剪发以相活,或佣力写书。行遇圣人之文,无以题记,则以墨画於掌内及股里,夜还更以竹写之”的经历(《太平御览卷・王子年・拾遗录》)。

东汉名将班超为人有大志,孝谨勤苦,其兄班固被诏到朝廷做官,他与母亲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后汉书・班超传》)

佣书这个职业从战国至明清,代不乏人。

一、佣书为中国文化的薪火相传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誊抄作为古代书籍复制传播的一种手段,与“佣书”这一古代的职业是密切相关的,我们现在看到的许多古代文献无不是佣书的产物。

即使到了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技术颇为发达的明清两代,手工抄写书籍的现象依然存在。例如官方组织编纂的大型类书《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就因卷帙浩繁,雕版、排字、印刷不易而采用手工眷抄。其中《永乐大典》的抄书手就达2 669人,《四库全书》的抄书手也达3 826名。据说《四库全书》的抄手每人每天要抄写1 000字,每年要抄写33万字,五年限抄180万字。这些皇皇巨著渗透了众多抄书者的辛勤劳动。

佣书是中国古代文化传承与传播以及图书事业的重要活动,历代佣书者为中华文化创造和保留了灿烂浩繁的古代文献。

要说不同,那就是秦汉之前文字是在竹木简牍和丝绸抄写的,魏晋以后则是抄写在纸张上;再就是雇主对象的差异,以及称呼的不同:一般的佣书者称“书佣” “书工”、“书手”,而专抄佛经的则称之为“经生”。

二、佣书是一种社会地位较低的职业

从文献记载来看,佣书大多上是由社会上一些贫穷或不得志的、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人组成的,为人抄书以获取报酬,似乎不是一个体面的或收入丰厚的职业。否则张仪、苏秦也不会“递剪发以相活,或佣力写书”。头发在古代是人格尊严和孝道的一种象征,髡(kūn)刑(剃光犯人的头发)就是最严厉的刑罚之一。张、苏二人的剪发之举显然是以此示贱,放下架子,甘当抄书匠以解决生计问题,即所谓生存第一。

而历史上借助佣书解决生计的名人还真不少。汉安帝时,王溥“家贫不得仕,乃挟竹简插笔于洛阳市佣书”(王嘉《拾遗记》)。

三国东吴大臣阚泽“家世农夫,至泽好学,居贫无资,常为人佣书,以供纸笔”,挣些笔墨钱(《三国志・吴书・张严程阚薛传第八》)。

《魏书・崔光传》载:光“随父徙代(今山西大同)。家贫好学,昼耕夜诵,佣书以养父母”。

《隋书・沈光传》载:陈灭,光家于长安,“甚贫窭,父兄并以佣书为事”。

大约也是由于“佣书”这一职业社会地位低,报酬也不高,而且挺辛苦,因此胸有大志的班超才会不耐寂寞,辍笔长叹:大丈夫当立功封侯,怎么能长久地干这种玩弄笔砚的营生呢!

而且佣书者在雇主家也不是很方便的:张仪、苏秦在雇主家抄书,遇到好的文句,只能用笔写在手心和腿上,晚上回家再眷抄。主人家的简牍是不便动用的。

抄书是一种艰苦的劳动,理应该得到报酬,但佣书者也会遇到迟付酬金和欠薪的现象。敦煌遗书中就有好几则经生书手在卷子末尾写下的对雇主欠薪的报怨:“写书今日了,因何不送钱。谁家无赖汉,回面不相看。”(北京图书馆藏敦煌卷子宿字99号)当然,这也只是发发牢骚,当面是不便说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抄书者更为凄凉。据段成式《酉阳杂俎・卷5・诡习》载,唐大历年间,在东都洛阳天津桥,经常有一个失去双手的残废儿童,“以左足夹笔,写经乞钱。欲书时,先再三掷笔,高尺余,以足接之,未曾失落,书迹官楷不如也。”这个残疾儿童用脚写的字比官府书吏写的还好。拿现在的话说是以顽强的毅力赢得了一个谋生的职业。

历史上那些在抄书中刻苦努力,“学而优则仕”,后来成为名人的佣书者,终究是少数人。

而那些在政府从事誊抄缮写、有稳定职业的,自然也不是普通人。

唐“贞观中,魏征、虞世南、颜师古继为秘书监,请购天下书。选五品以上子孙工书者为书手,缮写藏于内库,以宫人掌之”。 《新唐书・艺文志》看来只有朝廷五品(相当于现代的厅级、师级干部)以上的官宦子弟才能入选,惠及不到普通老百姓。

至于极少数有着商业头脑,在抄书时遇到有价值和销路好的书籍就大抄特抄,或者雇人批量誊抄,广为销售而发了财的,亦属个案。只是这些人已经从抄书者变成了组织者或营销者,其身份已不属于“笔耕砚田”的佣书者了。

总体来看,大多数抄书者的命运是不济的,累世从此职业者社会地位更低。

三、佣书者有着较高的书写水平和职业素养

佣书职业对佣书者有着一定的从业标准。

首先,字一定要写得好,必须擅长当时的标准书体,这是最基本的条件。

文献记载:《魏书・刘芳传》“芳常为诸僧佣写经论,笔迹称善。”《北齐书・张景仁传》:景仁“幼孤家贫,以学书为业,遂工草隶,选补内书生”。《宋书・吴喜传》亦载:喜“少知书,领军将军沈演之使写起居注”。

这些人或因佣书而知名,或因字写得好,或者擅长楷书,才能担当抄书的工作。

官修大型类书《四库全书》选拔抄写人员就颇费周折:始用保举,次用考查,皆有弊病。最后采用了从乡试落第生徒中挑选,择其试卷字迹匀净者予以录用的方式,才保证了誊抄人员的素质。

历代的佣书者以辛勤的劳动和聪明智慧丰富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宝库,目前见到的湖北省荆门县郭店楚简的篆书、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隶书、特别是敦煌遗书中的北朝至五代的楷书,佣书者的书法都是相当出色的。明代的《永乐大典》,嘉靖年间重录,主持其事的徐阶见到永乐本后,赞叹地说:旧本缮写得太好了,现在很难再找到这样的书手了。清代的《四库全书》皇皇数万巨册,均用馆阁体抄写,字体端庄,风格统一,亦属难能。

当然,我们在肯定历代抄书者贡献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古代的书佣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从事这种枯燥的工作,其辛苦可想而知。作为一种赖以谋生的职业,他们除了写好之外,还得多写快写以提高报酬。而字一旦写快、写熟,必然会失去书法个性,出现千字一面的程式化现象。

其次,抄写必须认真,不能出错。我们不否认书佣们的敬业精神,但抄书对他们毕竟是一种获取劳动报酬的手段,多抄快抄无疑是提高薪酬的捷径,而誊抄快了难免出错。因此书籍在誊抄中出现差错几乎是难以避免的。

例如,《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中的左师触龙,其名在古文献中一直作“触(读zhé)”。直到现代考古出土汉代简帛以后,人们才清楚这个人名原来是古人书写时将龙、言两字挨的太紧,其后的传抄者误为一字,将“触龙言”误成“触”,不但文句错了,连人名也错了,以讹传讹,终成千古之错。

再如,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帛书,所选文章均是当时的经典,由于属随葬之书,有些佣书者就不太认真,据学者们考证,不但文章中有错别字,还有成段遗漏者。

故而,北齐的赵彦深正是由于在佣书中认真,主人才“善其无误,欲将入观省舍”,让他担负了更重要的抄写工作(《北齐书,赵彦深传》)。

为了保证了书籍的誊抄质量,防止差错,中国历代都有严格的校书制度,古时叫“校雠”。校对时一人读,一人看,如仇人相对。1958年湖南省长沙曾出土一件西晋的青瓷书俑,两人对坐,神态严肃。一人执笔,一人执板,似乎是在校对书籍。

官修的《四库全书》誊抄时就制定了严厉的奖罚条例:发现字体不工整者,记过一次,罚多写10 000字。相当于十天的工作量;确系誊录致误者,每错一字记过一次等。记过超过规定,就会受到处罚。

四、佣书是一种独特的学习方式

抄书是一种知识积累的过程。古人常说买书不如借书,借书不如抄书。又常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说起抄书,现在许多人会觉得很笨,其实读一遍与抄一遍,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抄写者在抄书中,对每个字、每组词、每句话、每段文字都要一笔一划地写出,字字手过,句句亲为,较之阅读,留下的记忆似乎更为深刻,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再加上留心思索,领悟琢磨,终会有所收获。

历史上的不少名人就是在抄书过程中认真学习,终成大器的。

战国的张仪、苏秦在抄书过程中就有随时在手上和腿上记下好文句,晚上回家再眷抄的先例。

三国东吴的阚泽,在佣书中也是“所写既毕,诵读亦遍。追师论讲,究览群籍,兼通历数,由是显名”(《三国志・吴书・张严程阚薛传第八》)。

南朝刘宋的吴喜佣书,主人“使写起居注,所写既毕,暗诵略皆上口……因此涉猎《史》、《汉》,颇见古今”(《宋书・吴喜传》)。

北宋苏轼也有抄书的习惯。他在谪居湖北黄冈时,以抄书为“日课”,仅《汉书》就抄了三遍,起初一段事抄三个字为题,次则两个字,到后来则一个字,将书的内容烂熟于心。以至于友人举题一字,“东坡应声辄诵数百言,无一字差缺。凡数挑,皆然”。 友人叹服地说“先生真谪仙才也!”其实这是苏轼抄书的苦功(南宋陈鹄《耆旧续闻・东坡》)。

因此,抄书的确是一种看似很笨,其实收效很高的独特的学习方式。

佣书者为知识储备和入仕准备了条件。一些好学的佣书者,在抄书中饱览各种书籍,日积月累,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为日后的进身入仕准备了条件,不少人后来成为著名学者和官员。如阚泽,少时佣书,后来历任东吴的尚书、中书令、太子太傅。如东晋张肇,以佣书为业,嗣后成为著名的高僧。如梁朝王僧孺,因“佣书成学”,被举荐出仕,历任御史中丞,南康王长史(《梁书》)。

这些人之所以功成名就,与其早年的佣书经历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

清明手抄报字的内容范文第3篇

一、发文管理

(一)行文格式

公文一般由发文机关、秘密等级、紧急程度、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印章、成文时间、主题词、抄报抄送机关等部分组成。

1、发文机关应当写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2、机要公文分“绝密”、“机密”、“秘密”三种,紧急文件分“特急”、“加急”、“平急”三种。

3、发文字号由机关代字、年份、序号组成。

4、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公文种类。除和转发政府规章性文件外,标题一般不加书名号,也不用其他标点符号。如转发上级党政或部门的文件和批转下级文件,原标题文字过长,可重新概括确定标题。

5、公文如有附件,应在正文之后,成文时间之前注明附件顺序和名称。

6、公文成文时间以领导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领导的签发日期为准。

7、公文主题词标注在文件末页下部,抄报抄送范围上方。使用公文主题词以省委、省政府颁发的主题词表为准。

8、矿行政及矿党政(行政)办公室发文格式,主送单位为:基层各单位、机关各部室,抄送单位为:矿领导、副总、井领导;矿党委及党政(党委)办公室发文格式,主送单位为:各党(总)支部,抄送单位为:矿领导、副总、井领导、机关各部室。主送单位为部分单位的,应限定发文范围,抄送可直接写明单位或部门。

(二)行文规则

1、中国共产党某某煤矿委员会、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某某煤矿、某某煤矿党政办公室、中国共产党某某煤矿纪律检查委员会、某某煤矿工会、共青团某某煤矿委员会、某某煤矿张小楼井、中国共产党某某煤矿张小楼井总支委员会、某某煤矿东城井、中国共产党某某煤矿东城井总支委员会可以单独行文,矿(井)党政也可以联合行文,联合行文须经矿(井)党政主要领导签发。党政联合行文的编党委(党总支)文号。党委、行政、党政办公室文件由党政办公室履行审批、核稿、签发、存档程序,纪委、工会、团委文件由各部门起草,履行审批、核稿、签发程序,统一归矿党政办公室建档管理。两井文件由各井自行管理。

2、基层单位及机关部室上报的报告、请示按文种分别处理。“请示”应当一文一事,“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如涉及多个部门、多个事项,原则上应退回原单位重新行文。

3、原则上不越级行文,如需越级行文,应视内容抄送被越级的机关。

4、“报告”或“请示”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如涉及有关部门可以抄送,但不得同时抄送下级机关。除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请示”不得直接送领导者个人,必须交矿党政办公室按程序办理。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请示的问题必须在规定期限内给予批复。

5、凡矿职能部门和党群办事机构的一般性工作安排,可以以某某煤矿党政办公室文件向基层行文,纪委、工会、团委可以单独行文,由矿分管领导签发,重要事宜需经矿主要领导签发。

(三)公文形成

发文办理程序为:起草人拟稿部门主管审核签字党政办公室秘书核稿主管领导签发(视情况有时先由分管领导会签)或分管领导签发机要文书登记编号打字室根据领导审核意见修改文稿起草人校核定稿排版印刷盖印装订。

1、公文起草

矿党政和党政办公室下发或上报的所有公文由矿职能部门、党群办事机构代拟或由矿党政办公室负责组织起草。拟写公文应遵守以下几点:

(1)拟写公文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党和政府的文件、政策及有关规定。如提出新的政策规定,应加以说明。

(2)内容真实,观点鲜明,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文字精练、通顺,标点准确,篇幅力求简短。

(3)用词准确、规范,人名、地点、专用术语、数字、事物名称准确无误,使用简称应规范,并加以说明,日期应写具体的年月日。

(4)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时间、部分结构层次序号和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词、具有修辞色彩的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书写外,应使用阿拉伯数码书写。

(5)引用材料应核对原件,做到准确无误。引用公文还应注明所引用公文的发文日期、机关、标题和发文字号。日期应写具体的年月日。

(6)正文部分如需使用序数符号标明层次时,一般排列顺序是: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

(7)必须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8)根据公文的内容和行文规则,准确使用文种,标明主题词。根据需要标明紧急程序和密级。

(9)所有文稿一律使用计算机打印。

2、公文核稿及签发

(1)草拟好的公文,应先由党政办公室秘书进行核稿,填写发文标签。拟稿人、主办部门负责人和核稿人要分别在发文标签上签字,并注明日期,不得违反程序越级直接送矿领导签发文稿。核稿的重点是:是否需要发文,以什么名义发文;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提出的意见和办法是否切实可行;需要同有关部门协商的事项是否已协商一致;内容是否准确属实;文字表述、文种使用、公文格式、密级标引和处理程序等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对内容杂乱、主题不清或修改较乱的文稿,矿党政办公室一律退还拟稿人重新起草。

(2)公文从起草到签发所使用的笔、墨要符合存档要求(用钢笔或毛笔及蓝黑、炭素墨水、墨汁书写)。对不符合要求的文稿,应按要求重新处理。

(3)矿党政上报集团公司党委、行政及上级有关部门的请示、报告,由党政办公室秘书审核后,根据具体情况报送有关矿领导审签。

(4)矿党委、行政下发的政策性、综合性文件,干部任免文件,奖惩决定,全矿性工作意见,重大事件、项目、工程批复等,经党政办公室秘书核稿后,由矿党委书记或矿长签发,或由党委书记、矿长委托的副矿级领导审核、签发。

(5)以党政办公室名义下发的一般性文件或批转部门工作意见,经党政办公室秘书核稿后,根据文件内容,由业务对口副矿级领导签发。

(6)公文签发后,由矿党政办公室机要文书根据文稿内容,核对文种、签发人、发放范围等项。符合发文要求的,进行登记编号。公文编号一文一号,按年依次编注,不得重复编号或空号。

(7)以矿党政或党政办公室印发的专业会议纪要,由办公室秘书核稿,会议主持人签发;涉及重要内容的,报请党委书记、矿长或其他副矿级领导签发。

(8)矿党政办公室下发的会议通知,由办公室主任签发。需要基层各单位党政主要领导、机关负责人出席会议的,事前要报请党委书记或矿长审批;需要基层各单位和机关部门副职干部参加会议的,事前要报请分管矿领导审批。

(9)付印前的公文,由拟稿人负责校对。校稿人要按照公文处理规范格式认真细致校对文稿,经确认无误、签字后,交付打字室工作人员印刷。

(10)公文要严格按规定格式打印。机要公文密级和紧急字样分别标在公文眉首的右上角,字体为3号黑体,紧急字样列秘密字样之上。公文标题字体为2号小标宋体,正文为3号仿宋体。“主题词”用3号黑体字,词目用3号宋体字。正文一般每页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字体行距符合规范要求,公文用纸用US型纸(条件具备后逐步过渡到规定的A4格式打印),付印的文头纸与发文机关应相符。公文页数超过两页的,必须编印页码。涉密文件应指定专人打印,所使用的计算机软盘专用并加密,必要时要做消除处理。

(11)缮印后的公文在用印前,由主办部门相关人员负责与文稿核对准确后方可用印。公文用印要端正、清晰,印章的下部边缘压盖成文日期。公文用印后,不再另署发文机关名称。

(四)公文分发及报送

1、以矿党委、行政、党政办公室名义下发的公文,无论何部门起草,成文后一律交矿党政办公室统一分发;其它各类文件由成文单位负责发放,严禁在各类会议上发放文件。公文发放要建立《文件发放清单》。基层各单位和机关各部室应有专人负责文件领取,如有紧急文件应根据党政办公室通知随时领取。

2、凡主送集团公司党委、行政的请示或报告,只报送一份给集团公司党政办公室机要科,严禁多头报送。抄报、抄送集团公司党委、行政或有关部室的文件,由党政办公室机要文书定期集中报送,紧急情况下须随时报送。

(五)公文归档

1、公文形成后,由矿党政办公室机要文书负责将领导签发原件及3份正式文件暂集中保管,次年3月底前由机要文书向档案室核对交清。归档的公文必须符合存档要求。

2、矿党政及矿党政办公室召开的各类会议所形成的会议文件、材料,由承办部门人员负责收集整理后,及时交档案室归档。

(六)随着无纸化办公的逐步推行,今后纸质文件将逐步取消,改由网上审批、签发、发放,以电子文档传输,相关管理规定届时另行下发。

二、收文管理

(一)矿党政办公室接收的外来各类文件、电报、传真、公函等公文,由党政办公室机要文书负责签收、分类、登记、编号、传阅、办理、保管、存档等工作。所接收公文由党政办公室主任提出拟办意见,送矿有关领导批示后按顺序传阅或办理。

(二)对集团公司通过办公网络下发的各类文件材料,机要文书应及时接收,原则上当日下发的文件必须当日接收,紧急文件随时接收。同时,要根据领导批示的意见,及时转有关领导和部门办理。

(三)公文承办部门(人员)要将公文办理情况及时向领导和党政办公室反馈,并在公文处理单上签字注明。

(四)公文处理必须准确、及时、安全,运转的每一个环节应建立登记、签字制度,避免延误或丢失。未经领导批准,不准对外提供公文,不准随意复印文件。

(五)矿党政领导及职能部室参加国家、省、市及外地区召开的各种会议所发的文件、材料,原则上由随行人员或相关职能部室人员收集后,交矿党政办公室机要文书按收文程序处理,次年初交档案室分类归档,以便调阅和使用。

三、考核规定

(一)矿党政办公室为全矿公文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公文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日常管理及考核工作。

(二)公文主办部门违反公文审核程序的,每出现一次对所在部门罚款100元。

(三)对手续不完备的公文,党政办公室机要文书不得予以编号,否则每发生一次,对机要文书罚款50元。

(四)公文校稿人要认真对照核稿修改的意见,对付印前的文稿认真细致地校对,并履行签字手续。否则,每出现一次错误没有校对改正,对校对人罚款50元,并责成改正。

(五)公文印刷人员要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公文打印。否则,每出现一次不符合规范,对责任人罚款50元。

(六)公文凡发生漏盖、错盖印章或装订不规范的,每次对责任人罚款50元,并责成整改。

(七)党政办公室要加强文件的发放管理,建立健全文件发放台帐,落实专人负责,及时督促机关各部室和基层单位领取文件。否则,凡出现文件漏发或错发的,每次对责任人罚款50元。

清明手抄报字的内容范文第4篇

一、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内容

浩瀚如海的书籍,良莠不齐。读一本好书,犹如交上一个好朋友,反之,读一些不适合学生的书,学生的阅读不仅不能收到好的效果,反而会带来不良影响。为此,指导阅读很重要。

1.推荐好书目。指导学生读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读物。

2.课内指导阅读。如在学习小学语文十二册第四组几篇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课文时,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先读通、读懂,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感悟作者要告诉我们的道理。然后建议学生运用学习本组课文所掌握的方法阅读同类的文章或作品,提高阅读能力。

二、指导学生学会做阅读笔记

做阅读笔记是增长知识、丰富情感、提高分析理解能力的好办法。那么,怎样做阅读笔记呢?

1.摘抄。即用笔记本、日记本摘抄所读文章的精彩片段,或是名人名言、成语故事,或是描绘景物优美细致的句子等。摘抄后可以加上眉批旁注。

2.剪贴。语文学习中教师经常让学生搜集一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因此可以建议学生把觉得有用的文章进行剪贴(以报纸、杂志为主)并注明出处。在剪贴时可以适当归类,以防资料掺杂不清。

3.制作卡片。

对篇幅长的文章首先要仔细阅读,分清文章的主次,然后抓住主要部分,归纳成几个要点制成卡片,帮助记忆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结构层次,储存信息,以便日后查找。

4.办手抄报。可以在对原文阅读领会的基础上,将原文中知识要点,例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布局谋篇、写作技巧等进行梳理,办成手抄报,便于反复阅读,培养阅读兴趣,也积累了写作素材。

5.谈感悟。在阅读后,可以联系实际,将自己阅读文章后的感悟或对文章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下来,提高对原文的理解能力。 转贴于

三、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集中在学法的指导上。小学生的阅读,并不仅是为了理解读物的思想内容、吸取知识、体味情感、欣赏语言等,更重要的是学会阅读,掌握阅读方法。

1.初读。通过阅读了解全文大意,把生字、新词、重要句子等用符号标下来,利用工具书,结合上下文自学字词,这样让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同时也对文章的语言、结构、写作目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2.精读。按自然段边读边想,弄清楚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进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到读懂内容、理清思路、通晓全文。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深入思考,解惑释疑。同时对课文的重点段落和好词佳句仔细揣摩,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写作技巧,吸取文章的精华,进一步对全文加深理解。

3.悟读。学生的阅读往往只是停留在字面或文章的表面感受上。学生要理解体会出文章的思想内容,就要透过语言文字,进行深入思考。在阅读中,对于文章中某些语句,若有自己的见解,就随手在文章的空白处写下批注,或就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谈感悟。

清明手抄报字的内容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抄伪稿案 假新闻 集权主义

2008年末和2009年初我国新闻业界发生了两次影响很大的假新闻事件,一次是“华南虎事件”,一次是CCTV十大新闻图片评选上获得铜奖的作品“藏羚羊”被网友认定为合成处理后的假照片。制造假新闻者有其动机,假新闻的产生也有历史。清乾隆年间的一个假新闻事件――史称“传抄伪稿案”,涉及的人数众多,造成的影响重大。对这一事件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了解假新闻的产生,了解封建统治者对报刊等的控制。

“传抄伪稿案”事件

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选编的《乾隆年间伪孙嘉淦奏稿案史料选》所记载:乾隆十六年(1751年)前后,在社会上流传着一份伪托工部尚书孙嘉淦名义的奏稿,主要内容是指斥乾隆皇帝有“五不解、十大过”,对乾隆皇帝本人和他执行的政策以及朝廷权贵重臣进行尖锐的抨击和无情的弹劾,特别是指责乾隆南巡和冤杀名将张广泗,成为当时为世人所注目的重大政治事件。

孙嘉淦在康、雍、乾三朝为官,历任侍郎、尚书、督抚,最高官职为协办大学士。为官期间,以正直能干、敢于直言而闻名,晚年在官民中有相当高的声望。

乾隆十六年六月,云贵总督硕色首先密报乾隆皇帝,说发现“密禀一纸,词殊不经”,系到云南的过客抄录传播,所抄传之词假托廷臣名目,甚至捏造朱批,胆肆讪谤,并将传抄的伪稿一同呈皇上。

乾隆皇帝闻奏之后,认为这份伪奏稿假托廷臣名目,捏造皇帝批语,纯系大逆恶徒狂悖之举。但是,又不想公开追查此种直接把矛头对准他本人的激烈的指责言辞,还因伪奏稿在其他处尚未发现,故追查也没必要全面铺开,遂责令步兵统领舒赫德及直隶、山东、山西、河南、湖北、湖南、贵州等省的督抚秘密缉访。

一年来,全国上下大张旗鼓追查伪稿,不知花费了多少人力财力,也不知牵连了多少人,在乾隆皇帝看来,即使伪稿查不出真正的捏造者,但经过这一番清查,对政治上的异己力量及不满情绪,也起到了不小的震慑威吓作用,故开始考虑如何收场。而摆在他面前的卢、刘二犯,正可作为替罪羊。乾隆十八年二月,军机大臣向乾隆皇帝奏报:经审讯孔则明代书寄稿家信,全属子虚。卢鲁生经反复开导,也承认了与刘时达共同捏造伪稿的“实情”。以上所谓军机大臣的复审及奏报,实际上皆为乾隆皇帝授意而为。当月,乾隆皇帝迫不及待地宣布,伪稿一案已全行昭著“主犯”卢鲁生押赴市曹凌迟处死,同时宣谕中外,伪稿所有传抄各犯俱加恩宽免;对于传抄伪稿的官员,则照例治罪,轰动全国的清查伪孙嘉淦奏稿案仓促了结。

“传抄伪稿案”与假新闻

虽然卢鲁生等人可能是乾隆最后为收场而牵出的“替罪羊”,并非是最终的主犯,但他们肯定参与了此事,是“假新闻”的制造者之一。他们是出于“虑及办差赔累,希图停止巡幸”之目的而假托孙嘉淦奏稿的。我们知道,乾隆多次下江南巡幸,其行程虽由各省官员负责,但费用都转嫁给了江南各省百姓,可以理解卢鲁生等人是出于爱护百姓之目的制造这一“假新闻”的。这一奏稿由《京报》公之于众,引起了巨大反响,全国各地都有翻印、转载。

《京报》起源于明朝,在清朝时最为兴盛。《京报》与小报不同,它是以公开合法的商品买卖形式存在的,属于官报范畴。《京报》之所以在当时能合法出版,主要是因为它们报道的内容是以抄录官方准许的内容为主。《京报》的内容分为宫门钞、上谕和奏章三部分。《京报》每日发行,每册售价十文。京外南方报纸,都以转载《京报》为唯一材料,所以《京报》在全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卢鲁生等人是出于爱护百姓之目的,借助《京报》在全国的影响力造成一定的舆论影响。《京报》的编辑者也希望通过刊登“孙嘉淦”的奏稿来吸引读者注意,这才造成了这一“假新闻”的广泛传播。

假新闻的特征有:①假新闻表现形式必须是新闻,传播者是新闻媒体。《京报》所登的奏稿,是一种广义上的新闻,是官方的消息,这一伪奏稿也是由《京报》这一官报传播来的;②媒体、作者在主观上有重大过失,或者故意炮制。这一伪奏稿的作者完全是假托孙嘉淦,内容也是完全虚假的;③假新闻还必须是基本失实或严重失实,如果仅仅是个别细节失实,或者个别词语用错,不应认定为假新闻,这一伪奏稿完全是杜撰出来的,应被认定为假新闻。

“传抄伪稿案”与集权主义控制

清初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统治,对民间的办报活动严加约束和限制。从清初至嘉庆年间,在中国公开发行和流传的只有旧式报纸。这类报纸除报头外,一般没有标题和评论,没有报房自己采写的新闻,印刷装订也很简陋。严格地说,还算不上真正的报纸。清政府曾明文规定禁止传报未经批发的奏章,禁止探听采录科抄以外的新闻,禁止不实报道,禁止伪造题奏和御批等等,其目的是为防止泄露朝廷机密和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清廷最高当局最为忌讳的是报房或官民伪造题奏和御批。对这类违禁事件的惩处也最为严厉。乾隆年间的这一“传抄伪稿案”使统治者极为震怒,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排查,将最后查出的主犯一干人等处死,连同查办不力的官员也遭到处置。

清初的这种文字狱,并对民间办报活动严加约束和限制,实行文化专制统治,是一种典型的“集权主义传播控制”。

从“传抄伪稿案”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清初报业被严格控制在统治者手中,所刊内容与形式完全受统治者支配,只允许刊发官方信息,不允许自采消息。虽然《京报》的确刊发的是官方奏稿,但“传抄伪稿案”中的奏稿完完全全是伪造的,触犯了统治者的利益,统治者对其的处罚也非常严厉。但我们也能看到,乾隆在得知事件感到震怒的同时,也注意到了舆论的力量,不想公开追查此种直接把矛头对准他本人的激烈的指责言辞,所以才命各省秘密排查,也说明统治者在传播控制的时候,也注意到了舆论的力量,“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才能使清朝后来统治者开报禁,允许一定的言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