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

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

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

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范文第1篇

“当我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我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的幸福!”安徒生在童话《丑小鸭》的结尾这样写到。

他出身卑微,一辈子都梦想着出人头地。他用幽默和讽刺写了众多作品来揭露黑暗。却在作品中充满了对一切人的爱。

对于很多人来说,了解安徒生都是从他的童话开始,但是读了刘麟先生翻译的《丹麦文学史》中关于安徒生的章节后,你会发现习惯被描绘成把一生奉献给了童话创作的和蔼可亲的绅士安徒生,其实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作家,他最出色的作品是小说和戏剧。

“丑小鸭”的梦想

1805年4月2日,安徒生出生在丹麦的奥登塞。他的父亲是一名鞋匠,母亲是洗衣工,一家很穷困。

鞋匠父亲很喜欢文学,他经常给儿子朗读文学作品。许多星期天,父亲都放下工作,为安徒生制作望远镜、玩具舞台和可以变换的图画,这些都激发了他的艺术兴趣和想像力。他小时候就经常用木偶自编自演小戏剧,他记下了莎士比亚的大段大段台词,并能非常熟练地诵读出来。

冬天没有足够的衣服穿,母亲为了不让他受凉,让他待在家里。安徒生听到传来的耗子叫声后,便开始编关于耗子的故事。他想,那些吱吱的叫声一定是小耗子发出的,它们的妈妈出去找食物了,小耗子也是整天窝在洞里,见不到妈妈,又饿着肚子,所以不停地小声叫。同情它们,就把吃剩的面包渣撒在耗子洞口旁,一边撒一边担心妈妈知道了会生气。

从军当兵的父亲回来不久就病逝了,给安徒生留下了一大笔债务和所有的制鞋工具。安徒生也因此辍学在家。在这段时间他在织工和裁缝那里当过学徒,还在香烟工场做过工。工间休息的时候,安徒生还会唱歌,工人们听完都觉得他挺适合做演员的,于是他便梦想做演员。

“哎呀,你真热心!看来,你应该到哥本哈根去。像你这样勤奋的小伙子,真适合进皇家剧院!”那年,从首都哥本哈根来了一批演员,在奥登塞演出,安徒生便走上舞台去给他们当不说话的配角演员,那个演员见他非常投入角色,便如此对他说。

1819年,14岁的他离开家来到了哥本哈根。在这里,他受到了别人多次的拒绝和冷嘲热讽。在拜访一位舞蹈家,并且展示自己的舞蹈技艺时,人家以为他是个疯子。去皇家剧院请求当一名演员时,别人用满不在乎的口气说:“你太瘦了,你的形体完全不适合演戏!”

“我呆立在那儿,心灵深深地受了创伤。在整个哥本哈根城,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人,也没有人能给我出主意或者安慰我。我甚至想到了去死……”安徒生在自传里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心情。

后来,他的才华引起了皇家剧院的注意,在丹麦国王资助的奖学金帮助下,安徒生去一所语法学校上学,23岁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哥本哈根大学。

创作生涯

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1822年。早期主要写诗歌和剧本。

1852年,安徒生的《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出版,其中包括《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和《小意达的花儿》。此后的数年,每年圣诞节他都出版一本童话集。近40年间,他共写了160多篇童话。他的童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歌颂性的童话中体现出诗意的美,在讽刺性的童话中现出喜剧性的幽默。

他早期创作的童话多充满乐观的精神和绮丽的幻想,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中期的童话,增强了现实成分,在表现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时,也流露了忧郁情绪,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皇后》、《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晚期的童话作品基调低沉,更着力于描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

丹麦南部大学文学教授安妮?玛丽?迈认为,安徒生的故事既是讲给孩子听的,也是讲给大人听的,在安徒生之前,几乎还没有一部文学作品是专门为儿童,或者说是以儿童的口吻来写的。

“安徒生童话具有高度纯净、透明之美,直指人类普遍的精神理想,特别强调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余中先说。

在安徒生出版自己的第一本童话集之前,他已是一位创作了大量诗歌、小说、游记和剧本的知名作家。之后,安徒生也没有停止创作小说、游记和剧本等。

他的长篇幻想游记《阿尔格岛漫游记》,获得了业界的肯定,皇家剧院接受了他创作的的轻喜剧《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爱情》并进行了公演。他的长篇小说《即兴诗人》,有英国评论者指出:“这本书在小说界的地位等于拜伦的《柴尔德?哈罗德游记》。”德国作家沙米索则将其“排在《巴黎圣母院》、《壁虎》等作品之上”。

甚至曾出版的德文版《安徒生文集》,并没有把他的童话放在里面,只有他创作的小说、诗歌和剧本,同时丹麦读者读得最多的还是他的小说、戏剧和游记,而不是童话。

安徒生童话进入中国

1913年,安徒生的童话来到了中国。最早介绍和研究安徒生的是周作人。在中国还有安徒生童话三大翻译家:叶君健、林桦和任溶溶。

叶君健去英国巡回演讲的时候,工作之余从丹麦朋友那里读到丹麦文的安徒生童话,这些文字给他心灵带来极大的与启示,他便萌生了翻译安徒生童话的念头。于是,在剑桥居住的5年,叶君健利用业余时间直译了安徒生的全部童话。回国后出版了,这样也就有了中国第一部安徒生童话全集。

郑振铎曾说,“使安徒生被中国人清楚地认识的是周作人先生”。早在1913年,周作人就发表了介绍和研究安徒生的文章。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周作人1918年译登在《新青年》上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才为大家所特别注意,1920年在重印《域外小说集》时,周作人加译了《皇帝之新衣》,并写了作家介绍。此后,安徒生为人们广泛注意,被翻译的作品渐成规模。

1925年,也就是安徒生诞辰120周年,文学研究会的机关杂志《小说月报》曾以两期来做“安徒生专号”(上、下)。

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朱自强认为,安徒生童话催生了中国的作为独立文学样式的儿童文学的发展,它既帮助中国儿童文学的启蒙者开启了眼界,建立了对儿童文学的自信和自尊,也为后来的创作者提供了艺术的范本。

朱自强认为,孩子们的蓝天被教科书给遮黑了,他们不是为了“存在”而学习,而为了学习而“活着”。从儿童文化以及童年生态层面和角度看,中国社会正在为发展付出沉重的代价――以童年生态的被破坏作为牺牲,在这样的时代,如果要对童年负责的话,就要抵抗功利主义和工具理性对童年生态的破坏,建立以童年为本位的童年生态学,倡导整体论的生态人生观,而在“儿童的再发现”的过程中,安徒生童话就是一种方法和哲学。

童话之外的他

安徒生很喜欢旅行。27岁时,他向国王申请到了一笔两年的旅行奖学金,1840年起的9年里,安徒生作了30次国际旅行,一生足迹遍及欧洲各国。他曾穿越了德国、意大利、马耳他和希腊,到达君士坦丁堡。

“旅行之于我正是使人身心舒畅的沐浴,浴后我似乎会变得年轻些、强壮些。”他这样描述自己旅行的感受。这些旅行不但成为游记作品的素材,也触发了童话创作的灵感。据他自己披露,自己的很多作品都是在旅途中写的,其中《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是写于格罗斯滕堡,那时正是他前往南方的外国途中。

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范文第2篇

有多少人可以一直坚持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有多少人会在树林里的两条路中选择那条较少人走的路,又有多少人会抛弃一切只因为一份缠绵悱恻的情感。你含情脉脉地亲吻理想,理想却不停地放你鸽子;你精神抖擞地拥抱生活,生活却把你一口吞没。

在书店里,我看到小孩子捧着一本本《哈利・波特》和《纳尼亚传奇》,唯独没有我最喜欢的安徒生的童话。那一瞬间,感慨万千。

我最早的阅读来源于童话故事。有《格林童话》《王尔德童话》《安徒生童话》等等。刚识字的我,吃力而缓慢地迈入童话城堡,感受万种风情。

那个时候的自己,总是很沉迷《格林童话》的叙述方式。平平淡淡的生活,声色俱厉的继父继母,凄凄惨惨戚戚的女主角在一番命运大转折后,英俊王子闪亮登场,晃得人睁不开眼,结局自然是坏蛋们玩完,然后王子和女主角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很显然,大家都喜欢幸福的结局,我也不例外。

那时的我,沉迷于格林兄弟编织的歌舞升平中,却显然忽视了安徒生的酸楚和苦辣。我不喜欢这个长相丑陋的丹麦作家,他的故事总是让你心里微微地发紧。备受歧视的丑小鸭,娇柔脆弱的拇指姑娘,楚楚动人的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还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海的女儿,你总是能在他的笔下读到忧愁悲伤、世态炎凉。

《海的女儿》是个苦涩的故事,美丽的人鱼公主为了自己心爱的王子,为进入他的生活而在针尖上翩翩起舞。后来我才知道故事里有作者自己的影子,有他的奋斗经历。

安徒生,你要理解幼时的我不喜欢你,因为那时的我还不明白生活的真正含义。你的故事里,油滑奸诈的骗子往往比老实人得到了更多的好处。卖火柴的小女孩惨死在寒冷的街头,不穿衣服的皇帝遭人耻笑却根本没有丧失权力。

你的童话是最不像童话的童话,你在我们童年时就向我们宣告了乌托邦的不可能。在你的童年,有钱人请你这个衣衫褴褛的孩子在晚宴上唱歌,他们拿你取乐,称你为“欧登塞的夜莺”。在你成名之后,嘲笑过你的人对你肃然起敬,但你仍然是一只不肯歌唱快乐的丹麦夜莺。

安徒生,我很想像歌里唱的那样,永远做一个单纯的孩子,唱儿歌,看童话,玩泥巴。但那个曾经讨厌你的孩子,已然长大。

因为你,我开始喜欢有缺陷的人。开始明白,完美从来就是一个不完美的假设。而正是因为有这些缺陷,生命才显得丰实和完美。人的本性是脆弱的,但我希望一段人生走到最后,握在手里的,一定是你想要的。

行走的过程中,我本能地厌恶那些生活里所谓的强者,反感他们一路耀武扬威高歌猛进。他们只有坚硬而干涸的灵魂。而只有那些以脆弱的本性去勇敢地迎接生命里的苦难的人,才是我的兄弟姐妹。

耶稣对众人说:“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范文第3篇

一次偶然的机会,安徒生参观了一个泥塑作品展览,他立刻被那些活灵活现的泥人所吸引,决定放弃画画。于是,每天放学后,当别的小朋友做游戏时,他就躲在一边,将一团团泥捏来捏去。

因为天资聪颖,安徒生学什么都特别快,没用多久,他做出来的泥塑就已是惟妙惟肖,深受老师和学生们的喜欢。就在老师鼓励安徒生好好学习泥塑时,他又一次郑重宣布,不想再学泥塑了,要去写故事!

原来,就在一个月前,他在邻居家发现了一本儿童故事书,内容非常精彩。他突发奇想:“我也要写故事,给全世界的小朋友们看!”

但是这一次,老师生气了,她大声呵斥安徒生:“小小年纪,做什么事都半途而废。你还是别上课了,回家去反思吧……”

安徒生无精打采地回到家里。奶奶听他说明事情原委,笑了笑说:“别想不开心的事情,好好放松一下吧!我今天做好了番茄酱,你和弟弟去给你们的姑妈送一份。谁先完成任务,我会奖励一大块巧克力蛋糕!”

想到有美味的蛋糕吃,安徒生立刻垂涎三尺。他按照奶奶的吩咐,和弟弟一起出发了。走出村子不远,就看到了一片小树林,让人郁闷的是,一共有三条小路,到底哪条才是最近的呢?正当安徒生犹豫不决时,弟弟抢在前面,顺着其中一条路跑远了。安徒生却拿不定主意,犹豫了好半天。

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安徒生童话 儿童形象 童真世界 文化内涵

19世纪丹麦的世界童话大师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4.2-1875.8.4)有过一段清贫、孤独而不乏温馨幸福的童年生活经验。他曾经形容人生是一部美丽动人的童话。一辈子没有结婚、没有孩子的他,是一个童心永存的“老小孩”,或者说在深层精神心理上他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老小孩”。他一辈子拥有抹不掉的儿童崇拜情结,这使得他的童话创作心理有儿童心理特征。他总是用儿童清纯的目光描写具有独特魅力和价值的儿童的生命、儿童的生活和儿童的心灵世界。正如中国最早研究安徒生的周作人所说:“天性自然,行年七十,不改童心……”[1]“他能用诗人的观察,小儿的言语,写出原人――文明国的小儿,便是系统发生上的小野蛮――的思想”。[2]

19世纪丹麦著名文学评论家勃兰兑斯曾在《童话诗人安徒生》的研究论文里,高度赞扬安徒生是丹麦发现儿童的人,说他在童话里找到一块适合自己发挥才能的肥沃土壤。事实也如此,安徒生是世界儿童文学史上文人童话的开创人。在童话这块土壤中,他以儿童为本位,推崇儿童生态和儿童文化,改变丹麦当时落后的成人本位的儿童观。他在创作的大量童话经典中,成功地塑造天真烂漫、圣洁纯真、坚韧忍耐等各种类型众多的儿童形象,构建了一个飞扬童年独特生命体验和诗性特征的童话小主人公形象画廊。笔者以安徒生笔下天真型、圣洁型、坚忍型等类型儿童形象塑造为例,咀嚼、品位这些童话小主人公背后蕴含的丰厚人文内涵和文化意蕴,从而感悟安徒生童话给我们带来的诸多有益启示。

一、天真型:活泼稚气儿童形象的塑造

安徒生童年生活在丹麦一个风光绮丽、落后迷信、民风淳朴的小镇欧登塞。他的童年孤独而清贫,但在具有丰富想象力的鞋匠父亲和拥有一颗爱心的慈祥母亲疼爱中,倒也拥有过纯真简朴、自由率性、奇异快乐、飞扬着想象翅膀的童年生活。这些珍贵的童年生活经验和体验,在他脑海里刻有深刻印记,一直影响他日后的童话创作。他笔下童趣盎然的童话小主人公们,与民间童话的主角一样,天性亲近大自然,可以不食人间烟火、向往自由梦幻的幻想世界,可以任意变形穿越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之间。难能可贵的是,安徒生始终保持童真的创作心理,以儿童纯真的视角、儿童化的言语、朴素可爱的幽默感,刻画了众多为儿童所喜闻乐见的天真型童话小主人公形象。

《小意达的花》是安徒生早期童话的代表作之一。安徒生塑造了一个天真、简单、好奇、好幻想、有爱心的小意达。这是他以自己朋友诗人蒂勒的小女儿意达为原型刻画出来的童话主人公。故事写小意达很爱听那个快乐的学生一边为她剪出美丽图案,一边为她讲一些非常美丽的故事。故事情节在小意达天真地相信那些“病倒了”的花儿们是因为夜晚去参加跳舞会之时缓缓展开。小意达因担心而让自己心爱的小玩偶苏菲亚让出床来给病倒的花儿睡,用小被子把它们盖好。而后,我们跟随小意达在梦中,看到花儿们快乐地呼朋唤友举行的一个别开生面、热闹非凡的“大型舞会”:那些“生了病”的花儿还有在国王宫宫殿花园里的花王和花后――两朵鲜艳的玫瑰花带领下,一大群美丽的花儿也进来了。花儿们在地板上团团跳起娇美的舞。小意达心爱的玩具:狂欢节别人送给她的一根桦木条,小小的蜡人、扫烟囱的人、最后连那个原来不情愿让出床铺的玩偶苏菲亚,也在花儿们友善亲切的慰问中,羞愧于之前的行为,其乐融融地和花儿们一起跳起舞来。童话诗人还巧妙地安排了一个诗意化的结尾:让小意达和两位来自挪威的――两个活泼可爱而不乏男子汉气度的表兄弟,一道“隆重”地为这些花儿举行葬礼。他们都坚信死去的可怜的花儿们,到来年夏天会再长出来,成为美丽的花朵。这是一个精彩纷呈、飞扬着儿童独特生命体验的童真世界。在这个童话境界里,读者可以跟随小意达展开自由自在的幻想的翅膀,穿越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之间。

《皇帝的新装》中那个敢于率真坦诚指出成人世俗世界丑陋的小男孩儿,《红鞋》那个控制不住自己爱美欲望的小女孩珈伦,《踩着面包走的女孩》那个顽皮、傲慢、虚荣但又知错想改的小英格儿……这些顽皮可爱、率真童稚的童话小主人公,他们是如此鲜活地出现在读者面前,以儿童天马行空的奇异幻想、追求自由和快乐的天性、敢于认错、包容、充满怜悯之爱的天真可爱的童心,为我们展示有别于成人世俗世界具有原初意味的童真世界。正是在心理上还是孩子的安徒生,才能用一种儿童的视角,还原一个飞扬着童年健康快乐生命体验的诗意化的童话意境和童话审美氛围,奠定安徒生作为经典童话的审美价值取向。

透过安徒生笔下的儿童形象,我们还发现一块可以净化当代人心灵的精神净土――童真世界。这块净土正好可以比照愈来愈麻木世俗的成人世界。在当代,不仅能启发我们重新发现儿童、回归纯真善美的童真世界,还能用来抗衡成人钝化的感官,审视和批判自私、虚伪、丑恶、愚昧的成人世界。正如《皇帝的新装》的结尾,那个天真小孩凭着自己看到的真实,一针见血地指出:“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以其童言无忌的真诚、自然、率直发出尖叫声,在保持沉默的成人世界回荡着振聋发聩的呐喊,引起人们对现状的反思。由此可见,具有浓郁宗教情愫的安徒生,用一种憧憬彼岸理想世界的深沉目光,找到一个值得人类永远珍爱的精神家园,无疑为提倡以儿童为本、重新发现儿童的当代儿童教育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启示。

二、圣洁型:“小天使”形象的塑造

英国诗人布莱克在《天真之歌》赞美过天使般可爱的孩子:“可爱的孩子,从你的脸上,/我能找到那神圣的形象;可爱的孩子,有一回就像你,造化躺着为我啜泣。”[3]在西方,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们发现并赞美纯真美善的儿童。英国诗人华兹华斯和布莱克在诗歌里就有许多对天使般圣洁儿童形象的赞美。德国浪漫主义诗人喜欢以童话创作模式表达对儿童的讴歌。浪漫主义诗人对儿童的崇拜来源于圣经文化传统。在《圣经・新约》里,耶稣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天国的,正是这样的人。”(马太13:20)当门徒进前来,问耶稣说:“天国里谁是最大的?”耶稣便叫一个小孩子来,使他站在他们当中,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所以,凡己谦卑像这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马太18:22)《圣经》认为人也有神性的,因为上帝按照自己模样造了人,并且看着是好的,所以人性本善,并不是一生下来就带着原罪的。尤其像圣婴一样圣洁纯真的儿童,自然是真善美的化身,因此得到上帝的特别恩宠。

安徒生显然传承了十九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讴歌纯真善良的儿童和与赞美诗意化自然的文学传统。他笔下童趣盎然的童话小主人公们,与民间童话的主角一样,可以不食人间烟火、向往自由梦幻的想象世界,可以任意变形穿越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之间。他们既有儿童好奇心强、爱幻想、爱自由独特的诗意生命体验,安徒生又赋予儿童小天使般美善、纯真、圣洁的神圣价值和道德价值取向。他们就是天国小天使在人世间的小使者,是圣婴耶稣在人世间的表征:纯真、善良、圣洁而神秘。

《白雪皇后》写小女孩格尔达历尽千辛万苦寻找小玩伴――小男孩儿加依的故事。童话故事塑造了一个天真纯洁、温柔可爱、坚强执著的童话小主人公――小女孩格尔达的形象。她和男孩儿加依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从小就好像兄妹一样亲密无间。小加依的心因为粘上一块可以把伟大和善良,鄙俗和罪恶的东西颠倒过来的丑恶玻璃碎片,变得像块冰块一样。加依终于在寒冷中被冰雪皇后带走。万分悲伤的格尔达凭着一颗对玩伴纯真的心和对基督虔诚的信念,克服重重困难,吃尽苦头,终于在冰雪皇后的宫殿里找到亲爱的小加依。她以自己善良的热泪温暖融化加依心里的雪块,分化那片魔镜的碎片。结尾时,教堂的钟声响起来,他们回到祖母家。祖母正坐在上帝明朗的太阳光里,高声地念着《圣经》:“除非你成为一个孩子,你决计进入不了上帝的国度!”一瞬间已经长大成人的加依和格尔达,听着奶奶念的圣经,豁然开朗,立刻明白打小就懂念的那首圣诗的意义。“山谷里玫瑰花长得丰茂,那儿我们遇见圣婴耶稣”。而此时此刻,“他们两人坐在那儿,已经是成人了,但同时也是孩子――在心里还是孩子”[4]。读者这时才豁然开朗:正像故事中那个芬兰女人所说那样:“我不能给她比她现在所有的力量更大的力量:你没有看到这力量是怎样大吗?”“她的力量就在她的心里;她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这就是力量。”[5]原来,天真无邪、善良的童心是格尔达力量的源泉,也是使她能达成愿望,过上温馨幸福的理想生活的根本。安徒生由衷地赞美了儿童的天真、纯洁,告诉读者只要一直保持一颗童心,回归童真的善与美,就会拥有一个像夏天一样暖和、愉快而充实幸福的人生。在《顽皮的孩子》、《野天鹅》、《雏菊》等童话故事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这些“小天使”的身影。他们都有一颗质朴、天真、纯洁、善良的童真之心,给人生带来更多希望和朝气。

作为虔诚的基督徒,安徒生具有儿童崇拜的情结,这与他的童年生活经验有关。他出生在具有浓厚基督教文化氛围的丹麦菲英岛的欧登赛,那里的人们坚信上帝和女巫,再加上有着虔诚信仰的父母影响,使他从小就拥有强烈的宗教情愫。他秉承基督教文化将儿童神圣化、赞美儿童的传统,崇拜儿童。另外,安徒生爱旅游,他除了是个童话作家闻名于世外,我们也不能忘记他是一个天性崇尚自由、爱漂泊旅游、广泛交友的文化旅行家。他的足迹几乎遍及整个欧洲大陆。这使他自然受到19世纪欧洲这些作家的影响。安徒生童话对儿童的崇拜景仰,从儿童身上发现“天使”圣洁的影子,有益于今天的我们把儿童作为独立生命个体关爱珍惜,有益于尊重儿童个体的生命价值和诗意化生存的意义。

三、坚忍型:为美好梦想而甘于坚忍奉献儿童形象的塑造

如果说侧重天真型和圣洁型这两种类型儿童形象的塑造,体现安徒生对儿仰慕和崇拜的目光的话,那么,在另一种坚忍型的儿童形象塑造上,则凝聚安徒生一种悲悯、和蔼、恩慈的目光。他带着一种忧郁和悲悯的姿态描写这些童话小主人公。他们都忍耐着难以忍受的痛苦,他们具备乐观、和蔼、仁慈、谦卑、博爱、坚毅、隐忍、无私的性格特征。他们都有一颗信仰基督的虔诚之心。在这些童话小主人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安徒生本人自传性质的影子,还可以看到为世人得到救赎而无私奉献、忍受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神圣的影子。

比如,《拇指姑娘》描写在花园一样美轮美奂的童话境界里,有一位柔弱、娇嫩、明朗、纯洁、美丽可爱的拇指姑娘。她能唱着“从前没有任何人听到过”的柔和甜蜜的歌,但她的婚姻路却坎坎坷坷:先是老癞蛤蟆想要她下嫁给自己那个不能讲话,就只是“阁!阁!呱!呱!呱!”的笨儿子,后来老田鼠要她嫁给自己穿着“黑天鹅绒袍子”的“有钱”和“有学问”的邻居――鼹鼠。他们都不是拇指姑娘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她对幸福和未来有不懈的追求。尽管生活上有许多悲苦和不如意,丝毫不影响拇指姑娘拥有一颗悲悯、温柔、善良、懂得关爱帮助比自己更不幸的弱者的心灵。在一整个冬天里,拇指姑娘无微不至地照料着一只被误以为冻死了的小燕子,救了小燕子的生命。出于感恩,小燕子带着她一起飞到了那个遥远美丽温暖的国度。让她终于能与自己一见钟情的小小王子――花中的安琪儿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安徒生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坚信上帝“可以指向不同的方向,不管可能发生什么事,对我而言,其结局都是美好的。在我心中,这种信仰牢固地扎下了根,并且使我活得快活自在”。[6]梁工先生说:“在福音书中,‘光’意味着一种启示,象征着耶稣基督。”[7]在《圣经》里,耶稣曾对众人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约翰8:12)既然光和圣洁在《圣经》中象征耶稣基督,安徒生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结尾部分,写小女孩在“这些火柴发出强烈的光芒”中看到远在天国的奶奶,与奶奶一起,“她们两人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既没有寒冷,也没有饥饿,也没有忧愁的那块地方――她们是跟上帝在一起”[8],我们就不难理解,在小女孩心目中,上帝代表光与圣洁,代表着幸福和美好。与上帝在一起,就意味着与善良、和蔼的奶奶在一起,意味着找到了幸福和温暖的归宿。小女孩在临死之前嘴角仍带着微笑,面对生活的苦难,仍乐观地期待未来,幸福地憧憬着与奶奶一起。“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是多么光荣地跟祖母一起,走到新年的幸福中去”[9]。我们可以体验到小女孩此时此刻的幸福感,与对上帝虔诚坚定的信仰紧密相连。

安徒生以一种悲悯同情的情怀,塑造了许多像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样虽然遭遇生活的不公与苦难,但仍怀有虔诚信仰,为了美好的梦想而坚强、隐忍,善良、纯真,甘于奉献的儿童形象。比如《海的女儿》中为了得到一颗不灭的灵魂,情愿忍受“每一步都好像是在锥子和利刃上行走”苦痛善良的小人鱼;《野天鹅》里一心只为帮助哥哥而忍受着荨麻的刺痛的英达尔;《丑小鸭》那只尝尽苦难,但从不放弃对美的追求和向往的“小鸭子”;《雏菊》里那朵外表可怜、卑微,但内心高尚、伟大的谦虚朴素的小花雏菊,等等,他们都与上帝一样,有一种无私奉献、牺牲自我的博爱精神品质。透过这些儿童形象,我们感悟到浓厚的基督教文化内涵。《圣经・新约》说:“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马太24:9-13)“爱是恒久忍耐……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圣经・哥林多前书13:7)童年饱尝苦难与痛苦、一辈子没有结婚的安徒生,始终对代表光明和幸福的上帝抱着坚定信仰和感恩之心,并拥有基督式对人类的爱与悲悯之情。他自身就具备一种为了憧憬幸福美好生活而隐忍、坚毅、谦卑、和蔼的基督徒人格。“人首先应该遭受打磨难,而后才会成为有名的人物”[10]。哪怕是成名以后的他,都与变成美天鹅的那只“丑小鸭”一样具有谦卑、和蔼、悲悯博爱的人生态度。他认为爱与同情是每个人心里应该具有的最重要的感情,对底层人民的爱与同情当然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撇开宗教元素,我们依然透过他笔下坚忍型儿童形象,感悟到安徒生对弱者的同情和爱及一种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他的童话形象永远激励身处底层的人们在遭遇苦难坎坷时仍需怀揣梦想,执著追求,坚忍善良,保持一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之心。他为他们展示像丑小鸭终究会展翅高飞的美好景象,对倾注了对“小人物”深情的同情和宽厚的爱。

综上所述,安徒生成功塑造了一批深受世界儿童喜爱的童话小主人公。他们天真无邪、自由乐观、善良可爱、坚忍圣洁的自然天性,顺应儿童好奇、爱自由、爱冒险、爱幻想的心理生理特点和对童话的审美需要。安徒生笔下这些童话小主人公,蕴含丰厚的人文内涵和文化意蕴,体现作为虔诚基督徒的安徒生谦卑悲悯的情怀和高贵人格。安徒生童话在今天的儿童教育中仍具有积极的价值取向,可以从小培养和熏陶儿童纯洁、高尚的人文素养。正如乐黛云先生所说的那样:“我认为安徒生童话的真正价值是给人一种人文素养。”[11]当代儿童从安徒生童话那些纯真善美儿童形象身上可以找到许许多多认同感,逐步形成成熟的意识和健全的人格,完成“社会化”成长的历程。总之,安徒生童话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具有原初味道、天真无邪、童稚拙朴的童真心灵世界,既可以培养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对儿童的道德成长和心智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又可以呼唤人们返归童真,回归这一块可净化心灵的净土,重建一个爱与善、和谐美好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M].北京: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11.

[2]周作人.读安徒生的《十之九》[C].王泉根评选,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文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872.

[3]〔英〕布莱克.摇篮曲[C].袁可嘉,译.布莱克诗选[M].袁可嘉,查良铮,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99.

[4][5][8][9][丹麦]安徒生.叶君健,译.安徒生童话全集[M].(卷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405;399;484;484.

[6][10][丹麦]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玄之,译.我的一生[M].东方出版社,2006:361;30.

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范文第5篇

当孩子成长到一定年龄,理解能力增强,对外界也有了更多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时,好的故事,可以帮他们推开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尤其是那些几百年里人们口口相传的童话故事,可以把孩子环抱在一个更广阔的天地,让他们能充满热情和希望地感受着一花一世界,领悟着人生的个中真谛。

孩子从童话中获得的好处

给孩子讲童话有很多显而易见的好处,比如提高孩子的词汇量和专注力、帮助孩子情绪和道德感的发展等,同时也有很多“看不见”的好处。比如它对孩子心灵的滋养、对亲子关系的促进,都是不可言说,无法量化的。

经典童话的意义,往往不在于它的美好,而在于它的真实

童话故事之所以特别,在于它可以表达孩子的心灵及热情,并告诉了孩子许多父母和老师想要向孩子隐瞒的事情,那就是世界有残酷又残忍的一面,孩子将必须亲自去面对。此外,童话更告诉了孩子什么是勇气及冒险,并告诉孩子要拿出勇气去面对世界的挑战,实现心中的愿望。对那些认为童话充满太多吓唬孩子的情节的人们,《魔戒》的作者J.R.R.托尔金表示:“对那些世界的残酷面避而不谈,并不表示你可以让那些不好的事情消失。”倘若我们让孩子以为这世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才是一种欺骗的行为。

可以放心选择的著名童话集

《格林童话》和《贝洛(又译作“佩罗”)童话》,都取自民间口口相传的童话。《格林童话》是专门写给孩子看的,其中一多半都是格林兄弟从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女子那里听来的。在此基础上兄弟俩对文字和情节精心雕琢,使故事富有诗意和教育意义。而《贝洛童话》是写给那些出入宫廷的上流社会的女性看的,相比之下显得没有任何禁忌。比如他把《小红帽》里的狼比喻为一个可怕的男人,其实是在告诫那些年轻的女性要拒绝诱惑,保持贞洁。除了格林兄弟和贝洛外,还有一个人叫约瑟夫·雅各布斯,由他改写的故事被收录在《英国童话》中,它完全是为孩子量身打造的,里面没有掺杂一点儿暴力和色情,被公认为比前两部著作更适合念给孩子听。

而《安徒生故事》是安徒生自己的原创故事集,他一生写过150多篇童话,但也不是篇篇都好看并适合孩子。

最适合孩子听的安徒生童话

丹麦学者挑选了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三十篇安徒生童话,它们分别是:《打火匣》《小克劳斯与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达的花》《拇指姑娘》《旅伴》《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坚定的锡兵》《野天鹅》《天国花园》《飞箱》《鹳鸟》《梦神》《猪倌》《荞麦》《夜莺》《恋人》《丑小鸭》《枞树》《白雪皇后》《织补针》《妖山》《红鞋》《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卖火柴的小女孩》《影子》《老房子》《幸福的家庭》《衬衫领子》。

开始阶段不爱听怎么办

有的孩子很早就能接受长篇的故事,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的抱怨通常是——讲得我口干舌燥他还要听,真是太累了!与此相反的是,还有一些孩子,特别是喂图画书长大的孩子,不容易在短时间内对没有大量图画的故事产生兴趣。但鉴于故事对孩子想象力的好处,这实在不是一个放弃的理由。我们可以慢慢先用图画书来延长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接着选择一些适合孩子年龄和接受程度的故事,在每天读图画书给孩子听时,先加入几段精心挑选的童话,然后再慢慢过渡。

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合适的童话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身体和心灵的发展、接受能力等都不同,他们能听的故事自然也不相同。可以参考我们的建议,并根据对自己孩子的感受和把握,挑选适合它们的故事。

3-4岁

孩子的形象思维尚未建立起来,更没有抽象思维,所以要给他们讲非常简单易懂的故事,同时它们正处于内心发展秩序感的阶段,因此有韵律和节奏感的,以及按事件顺序讲述的故事,更讨它们的欢心,促进它们的成长。

推荐故事:《甜粥》《金发姑娘与三只小熊》《虱子与跳蚤》《拔萝卜》《连指手套》《姜饼人》《强尼的蛋糕》《饥饿的猫》《小房子》《老太婆和她的小猪》《猫和老鼠》《当根娃娃醒来》《小红母鸡》《城市老鼠与乡下老鼠》

4-5岁

这时孩子通常已经准备好要听有连续性的故事了,因此我们接下来准备的故事情节稍微复杂一些,但整体而言,氛围通常是喻快的,没有太多悲伤和挣扎。

推荐故事:《三只山羊》《三只小猪》《狼和七只小山羊》《松饼工厂》《马璇卡和熊》《小仙人》《星星银元》

5-6岁

这么大的孩子适合读有更多挑战和细节的童话,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会遇到一些障碍,但这些障碍不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沉重的负担。

推荐故事:《青蛙王子》《何勒太太》《小红帽》《不来梅的音乐家》《金鹅》《纺垂、梭子和针》《森林里的房屋》《蜂王》《雪姑娘》《七只乌鸦》《白雪与红攻》《睡美人》《驴子》《懒惰的杰克》《汤滴豆》《古隆的姓》

童话书目参考《我从彩虹那边来:如何养育0至7岁的孩子》芭芭拉·帕特

推荐两本会对你有帮助的书

《世界儿童文学阅读与经典》彭懿 著 接力出版社

开篇就介绍了如何欣赏和解读童话,而后续的幻想文学、动物文学等内容虽然学龄前的父母还暂时用不上,但鉴于以后需要,也绝对值得一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