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关桥的诗歌

有关桥的诗歌

有关桥的诗歌

有关桥的诗歌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古诗词歌曲;改编;枫桥夜泊

古诗词艺术歌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渊源。“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等历史记载即为生动地说明。《尚书•尧典》:“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率律和声。”《诗经》中风、雅、颂无不是以乐歌的形式呈现出来,此外与楚辞并称诗歌史上的两座丰碑。“诗为乐心,声为乐体”,古诗与歌曲历来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文化血缘。在中国古典文化体系中,诗与乐历来是文人借以言志的重要载体,它在发挥着世人教化意义的基础之上,还起到了文化传播的作用,为文化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诗就是歌,即声诗,古诗词吟往往是诗人进行诗词赏析、抒情、创作的必要形式。《孔颖达疏》对“吟”进行了充分地解释:“动声曰吟,长言曰咏,做诗必歌,故言吟咏情性也。”可以说,吟诗与品诗在功能和意义上是对等的。吟诗有三品:其一,品物境;其二,品情境;其三,品意境。这三者是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关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声诗具有很强的历史性,从原始歌谣、诗经、词曲,声诗的发展逐渐呈现出民间性和艺术性的双重性质,日益成为人们日常审美和文化学习的重要的内容。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便是诗与歌完美集合的产物。这些是在词曲作家的精雕细琢下成为艺术的精品,它不仅是音乐艺术的精华,更是对中华博大精深文化的传承。古诗词艺术歌曲是当代中国声乐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西方艺术歌曲形式作用下,中国古典诗词内容与形式的革新,从而创造了新的音乐形式。古诗、音乐、人声的有机结合向我们展示了古诗本身特有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特色,对于音乐本身的传承和创新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表现了中国古诗词特有的意蕴。早在二十世纪初就有许多作曲家根据古诗创作出许多耳熟能详的艺术歌曲,例如,《梅花引》《春江花月夜》《阳关三叠》等,这些作品至今仍具有较高的欣赏、教学以及演唱价值。《枫桥夜泊》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古诗词艺术歌曲。

一、《枫桥夜泊》的艺术特色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枫桥夜泊》的歌词来源于唐代诗人张继在名落孙山时夜晚泛舟湖上有感而发的同名诗篇,后经著名作曲家黎海英、顾淡如将其改编为声乐曲目。这首歌曲最大限度地秉承了中国式优美舒缓的旋律性和古典诗词本身的含蓄风格,从此歌曲的旋律性上来看,整个歌曲过程都是在雅乐七声调式的基础上呈现出来的,此外在高潮以后的部分采取了六声调式,并且结合了部分西方作曲技法,使《枫桥夜泊》音乐语言本身有很强的色彩性和动态性。在此部作品中,离调手法被得以大量使用,从而制造出音响上的不稳定性,为实现作品主题的表达埋下了伏笔,与歌曲内容———作者不定的思绪、跳跃闪动的渔火、似有似无的钟声形成了有力的对接,这在中国作品中是很少用到的。“鱼咬尾”式的旋律是这首诗词的一大特色。“鱼咬尾”,又称衔尾式、接龙式,指每相邻两句诗词的结束音和第一个音在结构上的统一性。这种结构其实生动地体现出诗句本身的内在联系性和关联性,从而在旋律和内容上形成了一股合力,实现情感、情绪、精神上层层推进的关系。

二、歌曲《枫桥夜泊》的艺术处理

(一)对歌曲旋律因素的把握

旋律在音乐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指由若干乐音通过某种排列方式形成的有节奏的序列。构成旋律包含两个要素,即旋律线(或称音高线)和节奏。生动的语言节奏和丰富的生活节奏是旋律节奏的自然基础;调式、旋律线和节奏的有机结合,并将其融合到音乐结构中去,从而来形成完整的曲调。想要了解整首歌曲,首先要了解旋律上的各种要素特征。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是音乐的核心支撑。其旋律的基本节拍是4/4拍,弱起音限制了起音的强度,同时大量连线的运用让这个歌曲具有较强的强弱规律性,烘托出主人公起伏不定的心理特点;此外,休止符在每小节的第一拍至关重要,通过与伴奏的密切配合,以五度和弦来模拟寒山寺的钟声,从而来营造良好的氛围。因此在进行表演的时候,歌者必须要对其涵义和内容进行深入地了解,并能很好的“演唱”休止符,把音乐思想和词意结合起来。在这首作品中多处运用变化对比调式、调性的手法,生动地表达出主人公荒凉、起伏不定的内心情感,同时加上转调的有效使用,使作品本身更加有节奏、有力量,突出了作者复杂、不平的心理特征。

(二)音色与音量的调控

音质包括音准、音色、音量。好的歌曲音质一定在这三方面高人一筹。这首歌曲的总体基调是忧郁温婉、含蓄典雅,为我们呈现出一卷惆怅、伤感、忧郁的画面。所以,在音色的控制上应该注意力求色彩黯淡力度轻柔,不宜使用明亮的音色。此外,歌唱者还应该重点关注并控制好强弱音量的对比,保证旋律线条的流畅性和协调性,以此来更好地诠释全文的整体意境和情感韵味,让表演者的表演与作者的情感相呼应。

(三)对歌曲吟诵风格及情感的把握

艺术歌曲是艺术家内心情感、生活态度和思想人格的诠释和表达,具有一定的变化性和随机性,然而音乐表现具有其本身的规律性和客观性。就具体艺术歌曲而言,要想将其内容完整无误地呈现出来,就必须要对歌曲文学内容有更加深层次的认识,同时还要对音乐语言及其表现规律进行深刻地学习。这首歌曲的旋律写作有一大特色在于其与古诗词吟诵式风格的写作方式相统一,因此对于演唱者来说,只有把握住吟诵风格,才能够更加深刻体会古诗词的内涵。而且作品内容以景物描写和抒情为主,因此用声应该柔弱有度,注重对于叹息声的表达。在表演过程中,有几处需要通过摇音技巧、虚实结合的方式来表现出作者的忧郁之情。另外,吟诵时要做到表达清晰准确、做到字头准、字腹圆、字尾稳,协调的流动,保证其顺畅性。在进行高潮演唱的时候,应该注重呼吸上的延展,保证延长音的伸展性,通过游刃有余地来进行强弱收放,从而达到情景交融、人我合一的境界,不断加深歌曲吟诵的艺术效果。

三、结语

我国传统的古曲,是为适应当时的政治时代文化背景而创作产生的,在我国文化艺术发展中有着较高的文化价值,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新时期根据中国传统古曲改编的艺术歌曲是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二度创作,它体现了新时期民族声乐作品在汲取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创作的道路将会更加繁荣。《枫桥夜泊》已是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经典之作,并被改编为多种版本的器乐合奏以及独奏且广为流传,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者:麻晓明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梁奇.浅析古诗词艺术歌曲《枫桥夜泊》的艺术特点及演唱处理[J].音乐创作,2015,(09).

有关桥的诗歌范文第2篇

一、 以色彩心理学来分析诗歌情感, 帮助学生与诗人产生共鸣

从高中语文教师用书来看, “一种挥之不去的惆怅伤感情绪始终缭绕在心头” 已经成为了 《再别康桥》 的情感基调与共识。但值得注意的是, 在诗歌中的色彩词汇特别多, 透过这些词汇的分析来体验诗歌情感, 从而帮助学生与诗人产生共鸣, 使学生更快地进入诗歌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再别康桥》 中具有的色彩情感的词汇有 “金柳”“新娘” “艳影” “青荇” “天上虹” “浮藻” “彩虹” “青草”“星辉” “云彩” 等, 从表面上的色彩区分来看, 都是以亮色系为主的。从正常的色彩心理学角度来看, 这完全符合这首歌飘逸、 洒脱的告别情感, 惆怅伤感只是弥漫其间。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抛开诗的开头与结尾,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 在诗的第二节起首句中, 就用了极为矛盾色彩词汇: 把夕阳下金色的柳树比喻为即将告别的新娘, 这是一种何等深沉的离别之难、离别之苦与离别之痛, 与金柳、 新娘的艳丽完全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诗歌情感, 我们不难发现, 诗人通过亮色系的色彩来压抑、 反衬内心中的沉重感, 这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惆怅伤感, 而是一种孤独的告别痛哭。只有这样, 才能解释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大音稀声般的告别形式。由此可见, 色彩心理学的介入, 可以快速引导学生体验诗人再别康桥时那种不得不压抑的深深眷恋之情。

二、 以色彩心理学来引导学生勾勒诗歌意境, 引发学生思考

《再别康桥》 作为徐志摩苦心经营的代表作, 其意境美的勾勒也体现了诗人娴熟的写作技巧。一方面诗歌通过首节 “轻轻的” 与尾节 “悄悄的” 刻意营造一种洒脱的告别之境。虽然从色彩心理学来看, 首尾两节没有任何色彩词汇, 但不管是轻轻还是悄悄, 其本质都是带来一种淡淡告别哀伤, 从而使其与其他几节的色彩形成对比。另一方面从色彩的表现来看, 通过亮色系色彩的压抑情感, 把离别之苦写得如此淡然既是反衬与烘托的写法表现, 又是色彩心理学上反其道行之的典型表现。

色彩心理学认为颜色既可以直接表现人的情绪也可以反面表现, 在 《再别康桥》 的意境勾勒上, 通过色彩心理学分析来揭示诗歌并非哀而不伤, 而是浓郁、 强烈的告别情绪, 就要从这种反面表现来入手。无论是比作与新娘告别式的 “新婚别” , 还是寻梦式星辉斑斓的沉默告别, 都要勾勒出传统诗学告别的最深仪式 — —“黯然销魂者, 唯别而已矣 (江淹 《别赋》 ) ” 。这种意境的表现直追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意境的浑厚, 甚至可以借用 “独沧然而涕下” 来描绘徐志摩 “但我不能放歌”的悲怆离别。如此一来, 学生就会调动传统诗学积累对现代诗学意境进行思考, 并自主探究诗歌更深层的意蕴。

三、 以色彩心理学来介入诗歌节奏变化, 引导学生体味诗歌韵味

从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 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体会是否深刻, 可以通过一个显著的特点来掌握, 即学生对诗歌节奏的把握。通俗来说, 就是通过学生朗诵诗歌来观察学生对诗歌整体的把握与体会。而在 《再别康桥》 中通过色彩的变化及其对心理的影响, 也是可以很好地体味诗歌韵味的。

从 《再别康桥》 第三节和第四节来看, 两节的色彩是有很大变化的。第三节主要体现在 “青荇” 上, 色彩心理学的暗示上往往会显得轻松柔和, 因此在节奏把握上则会明显放慢。这种放慢既是为了让读者有时间去思考第二节的色彩变化, 也是为了让读者酝酿情绪更好地进入第四节的色彩心理暗示中。第四节从表面的节奏来看, 也是轻快缓和, 但与第三节在色彩心理上有了明显变化, 即色彩词汇变多了, 这意味着诗人的情绪更复杂细微。只有通过色彩心理学的分析并介入到节奏变化中, 才可以引导学生体味 《再别康桥》 的音乐美, 从而更全面掌握并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

有关桥的诗歌范文第3篇

一、文体特征

诗歌的语言是简洁的、思维是跳跃的、意味是多重的。现当代诗歌尤其善于运用意象、暗示、象征等表现手法,造成了诗歌情绪层次的跳跃性和诗义的朦胧多义性。因此,解析现当代诗歌就不能太明确、太清晰,更忌诗义统一。我们要对学生进行作者和背景材料透视,让学生自己去领会诗歌的主题意义。

《再别康桥》作为徐志摩的代表作,对于学生来讲可能不是很陌生。但对于现当代诗歌特征,学生可能并不是很了解。所以,首先应向学生介绍现当代诗歌的产生、发展历史及其所具有的独特特征,并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通过想象和联想,体会诗中的思想情操,品味言外之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诗趣味。

二、作者

接下来,就要向学生介绍作者――徐志摩了。这个时候,我们如果简单地按照课本或教案上讲的介绍,学生对徐志摩是有一些了解,但这些对学生理解诗歌又有多大帮助呢?学生对于诗人灵感的闪光――诗歌,又会有多大兴趣呢?答案恐怕不能令人满意。

假使我们换一种方式,从徐志摩与三个女人(张幼仪、林徽茵、陆小曼)的故事入手进行讲解,也许效果就会好得多。我们知道,作为一代才子的徐志摩,他所经历的爱情波折也许比他留下的诗篇更令后人感兴趣。同时,我们通过讲述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可以把徐志摩从杭州中学时代,欧洲留学时代,北京、上海教书、出版刊物时代一直介绍到他去世。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听课积极性,也对学生理解《再别康桥》有很大帮助。

三、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是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重要因素。我们只有把作品与作者创作的时间、地点及其当时的生活、思想感情联系起来,才能体会个中“滋味”。关于《再别康桥》的写作时间和缘起,一直以来就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其实,翻开《徐志摩小传》,不难发现,准确的说法应为:《再别康桥》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为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

四、文本特点

对一个文本特点把握程度的高低决定着我们对该文本理解的深度。《再别康桥》,是诗人徐志摩最重要的代表作。正如谢克强先生所说的“这首使诗人获得巨大声誉的诗作,就其思想内容而言,的确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只不过是表达一种极其平常普通的离情和那种微波似的轻烟似的别绪,并无什么深刻的思想意义。”但有一点却是我们所不该忽视的,那就是这首诗的艺术美、诗意美。

《再别康桥》的艺术美表现在诸多方面:感情真挚,形象生动、鲜明,语言优美洗练,十分注意诗的结构、形式的美和音乐美。同时,这首诗还具有丰富的联想性、趣味性,还借助音乐节奏来加强和推动它。然而,在构成诗的艺术美的诸因素中,至关重要的却是诗的意境美。诗人将自己多年对母校的感情,浓缩在凝练的诗句中,溶化到一些富有个性特色的形象和想象中间,巧妙地把气氛、情感、形象三者融合为一,造成一个色彩鲜明、线条清晰、匀称柔和的境界。

五、作品补充

现代教学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不能局限于课本。除了讲析课文外,还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知识补充,这也就是所谓的“知识迁移”。因此,教师在教《再别康桥》这篇课文时,要适当地给学生介绍一下徐志摩的其他作品,如:《我来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和《我等候你》等。通过介绍这些诗篇,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徐志摩诗歌善于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丰富复杂的情感的特征。

有关桥的诗歌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诗歌朗读; 韵律美; 情感美; 意蕴美; 艺术美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3-084-01

朗读是先人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有声语言,将文字化成有声、有色、有情的语言,调动听觉、视觉、感觉,叩击他们的心弦,使其产生感情的共鸣。同时,为使朗读达到更丰富、更完美的言志传神的要求,还应充分挖掘朗读中所蕴含的美学因素,以意美、情美、音美的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获得美的熏陶。朗读还是培养良好的普通话语感一个重要途径。

朗读是书面语言转变为发音规范,形象生动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朗读是一种出声读书的方式,那么朗读教学如何进行审美追求?本人有几点粗浅的体会,主要是从诗歌朗读教学方面来谈。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具有抒情性,重在表达人的自我内心世界和抒发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心灵感受。朗读诗歌要披文入情、以情入声、以声传情、以情动人。诗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 、把握感情,体现韵律美

朗读要有感情。它是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对诗歌有深刻理解才有可能达到的。

1.根据思想内容,确定情感基调 。 如《再别康桥》,写的是离愁别绪,其情感基调定在一个“愁”字上,而且,这愁,不是哀愁,不是浓愁,而是轻淡的柔愁,愁中又带有一丝对康桥美景的沉醉,带有一丝对母校眷恋的深情。只有这样,朗读时才有身临其境之感,才能做到感情自然流露。

2.根据情感的需要,掌握朗读的语速 。诗歌朗读的语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果表现的内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速度要快一些;表现的内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慢一些;表现的内容是平铺直叙的,速度采取中等为宜。比如,《再别康桥》与《我爱这土地》的语速要慢一些,就容易做到有感情了。

3.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声音的长短 。 诗歌的朗读,有轻有重,有音长音短,才能将诗歌情感强调出来,才能将诗歌的韵味体现出来,字词句的轻重及音长音短,要根据诗歌内容、意境来判断。 如《再别康桥》: 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轻轻地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整节诗比较轻柔,但轻柔之中依然有强调部分。其中,最后一句可稍读重一些;而三个“轻轻”虽然属于这节诗中重点强调的部分,但根据诗歌意境来看,不能重读。那么,该怎样处理呢?我们可以这样处理:语速放缓慢,声音稍微拉长。这样,两种强调处理各有不同,一种重读,一种轻读拉长,“歌”的韵味便出来了。把握好朗读的“轻、重、缓、急”,恰当地分好“音步”,产生鲜明的节奏感,将诗歌情感强调出来,将诗歌的韵味体现出来。

4.根据语境处理诗句的停顿。诗歌朗读,有时需要正确处理好停顿,节奏自然就鲜明,诗歌才富有韵律美。有时则需根据诗歌内容和语意关系来确定,这样才能使诗歌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美。古诗有节拍停顿,现代诗也有节拍停顿。一般是“两个音节一拍或三个音节一拍”,掌握好节拍,不仅能充分展示诗歌的艺术境界,而且节奏也会悦耳动听,读来朗朗上口。

二、 展开想象,激感美

诗是想象的艺术。学生必须发挥想象才能欣赏诗、朗读诗。如朗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用舒缓的、轻柔的声音来朗读,伴着朗读学生沉浸在温柔的氛围中,情感与声音塑造的美景已紧紧交融在一起,作者的情感已引起学生的共鸣,内化为学生的情感,激发了学生的情感美。

三 理解主题,感受意蕴美

诗歌也有主题,没有主题就会黯然失神,只有了解了主题,文字才可能潜入读者的心灵,才有可能变为读者自己要说的话。只有认真领会,准确把握诗歌的精神实质,然后诉之于声,那么声音发出时所负载的思想感情,就会比原诗自身的意志、情感更为丰富,它必能引起学生走向文学作品的深处,听到“不可言传”的意蕴。从而沟通作者、读者的心灵,让读者从朗读中品味人生的道理,受到美的熏陶。如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情愫诗人浓厚民族感情的诗歌,理解了主题,就可以感受到诗歌的意蕴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主要是通过对康河美丽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离开康桥时依依惜别的深情。风格清新、意境深邃,通过朗读就可以感受到诗歌的意蕴美。

四、 体验赏析,展现艺术美

有关桥的诗歌范文第5篇

一、春夏秋冬均可别,春花秋月别韵长

从大的季节来讲,一年四时都可以别离,无论是和煦花开的春、炎热烦闷的夏,还是草木枯黄的秋、冰冷凄寒的冬,人们总会离别。宋朝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在夏日的美景中洋溢着惜别浓情,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在冬日的酷寒中气势磅礴激昂慷慨而又充满着离愁和乡思。可是,古代诗歌中离别的季节更多在春秋。诗人们往往借助春的盎然、秋的凄凉或烘托或渲染传达离别的情意。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莺飞草长,杂花生树,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离别,让人倍感怅惘。“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送孟浩然之广陵》),豪迈奔放的诗仙无限惆怅;“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淡泊洒脱的“诗佛”也感慨万千。当然,离别诗的征候最好最多在秋季,金桂飘香,秋风萧瑟,秋雨绵绵。“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雨霖铃》),秋的冷落寂寥让柳三变潸然落泪;“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送魏二》),橘柚飘香的秋季的风雨使七绝圣手内心凄婉悲凉。

当然,与季节有关特别是与春秋有关的自然意象也是常常出现在离别的诗词里面,“春草”“春水”“东风”“西风”“霜风”“秋雨”“秋霜”,季节的生机盎然与冷落清凉渲染出离别的无奈与依依不舍的真情。

二、十二时辰均可别,暮色苍茫愁思长

从小的时间范围来讲,许许多多的诗人往往把离别与傍晚、月夜等联系起来,悲凉的环境有助于突出传达离别的伤感孤独。常见的这一类的意象有:“日暮”(黄昏)、“斜阳”“夕阳”“落日”“残照”“晚风”“暮雪”“暮钟”“新月”“弯月”“明月”“残月”等。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宿建德江》),孟山人的旅途的忧愁苦痛可见一斑;“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送魏十六还苏州》),皇甫冉送别友人时内心沉重感伤。“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送灵澈》)刘长卿描写友人所去之地的自然环境,以表崇敬留恋的心情。“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丹阳送韦参军》)严维诠释了诗人对友人的一种真挚感情。

三、亭陵道楼作意象,难分难舍真情永

离别地点的安排,古人也很讲究。古代的离别诗,常常出现这样的处所――“离亭”“长亭”“劳劳亭”“谢亭”“北梁”“灞桥”“霸陵”“灞陵亭”“古道”“歧路”“渡头”“阳关”“西楼”(高楼、小楼、危楼)等。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谢亭送别》)这是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写的一首诗。此诗主要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惆怅。“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I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劳劳亭”,在今南京市南面,著名的送别之地,李白诗有“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的句子。

在中国古代诗词里,“灞桥”是最富有离情气息的经典意象。唐朝时,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好友东去,一般都要送到灞桥后才分手,并折下桥头柳枝相赠。久而久之,“灞桥折柳赠别”便成了特有的送别习俗。其后经过历代墨客骚人妙笔的润饰,日久天长,灞桥竟被人们改称为“情尽桥”“断肠桥”“销魂桥”。《全唐诗》中直接描写或提及灞桥(灞水、灞陵)的诗篇就超过110首。李白叹道“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忆秦娥》),岑参写道“初程莫早发,且宿灞桥头”,刘禹锡唱道“征徒出灞澹回首伤如何”(《请告东归发灞桥却寄诸僚友》),不一而足。

四、离别水路作意象,江水滔滔别意涨

南方的交通以水路为主,平原广阔,江河湖泊,纵横交错,所以在送别诗中“南浦”的意象相对颇多。“南浦”是水路登舟送别地点的泛称,用“南浦”来表达离愁别绪情怀的离别诗作,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