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荀子劝学篇

荀子劝学篇

荀子劝学篇范文第1篇

1、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荀子·议兵》

2、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3、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荀子·非十二子》

4、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5、乱则国危,治则国安。——《荀子·王霸》

6、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7、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信。

8、君戒专欲,臣戒专利。

9、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10、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11、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12、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修身》

13、凡斗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14、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荀子·富国》

15、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16、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荀子·富国》

17、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18、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19、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

20、长幼有序。——《荀子·君子篇》

21、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

22、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23、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荀子·劝学》

24、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25、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荀子·大略》

2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7、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28、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荀子·礼论》

29、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30、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3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篇》

32、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

33、良医之门多病人。——《荀子·法行》

34、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35、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36、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37、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38、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儒效》

39、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40、学无止境。

4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2、公生明,偏生暗。

4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44、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

45、笃志而体,君子也。

46、恭敬,礼也;谦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

47、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48、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荀子·荣辱》

49、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50、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51、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不苟》

52、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53、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及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5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55、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名言

5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57、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58、恶之者众则危。——《荀子·正论》

59、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

60、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61、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

62、怠慢忘身,祸灾乃作。——《荀子·劝学》

63、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荀子·成相》

64、务本节用财无极。——《荀子·成相篇》——荀子

65、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6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67、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68、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荀子劝学篇范文第2篇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2、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利希顿堡

2、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6、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10、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11、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1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注释:《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和方法。中学语文课本中节选了文中的四段,着重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劝,是劝勉、鼓励的意义。唐代颜真卿也做过一首《劝学》诗。2007年,日本朝日电视台播出了一部名为《劝学》的电视剧。

1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注释: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14、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B.V

15、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18、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1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注释:《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礼记》一书的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成为士人必读之书。

20、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21、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22、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劳

23、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荀子劝学篇范文第3篇

荀子《劝学》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历来都很重视它对学生学习的启迪作用。但笔者在一些学校听课和交谈时,发现一些教师对《劝学》主旨的理解比较片面。他们讲《劝学》,往往只讲文化知识的学习,很少注意到思想品德的学习修养。这样讲不符合《劝学》的原意,掩盖了文章内容最重要的方面,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也妨碍学生理解文章的词句和文理,把握它的写作技巧。

《劝学》的主旨是什么?荀子在文中作了明确的回答: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荀子说,人们应当学习儒家的经典,做封建时代的圣贤。这就是《劝学》的主旨。当然,诵《经》读《礼》既是学习文化知识,又是接受封建礼法道德的教育,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但荀子说学习的意义在于“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可见荀子强调学习,是偏重于封建礼法道德的教育的。

荀子强调学习儒家经典应当指导自己的思想言行: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于动静。端而言,rú@①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又说: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荀子主张学习圣贤之道,要在思想上扎根,要落实到行动上,一言一行要能成为人们的法则。荀子认为,古代人们学习圣贤之道是为了修养自己的思想品德,而后来人们学习圣贤之道只是装样子给人看,取悦于人。对于后人这种脱离思想品德修养的学习态度,荀子给予了尖锐的批评。

荀子十分重视向良师益友学习,以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

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

荀子认为,学习圣贤之道最方便的办法是接近贤人,以贤人为榜样,处处向贤人学习,其次才是学习礼法条文。荀子说,如果一个人不愿接近贤人,爱慕贤人,向贤人学习,又不能学习礼法,以礼法约束自己,那么他不过是学了些杂乱的知识,会训释《诗》、《书》的句子罢了。这种人一辈子不过是“陋儒”而已。

由此可见,《劝学》的主旨并不是讲文化知识的学习,而是着重阐发思想道德的学习修养问题。

《劝学》篇幅很长,中学课文只选了三段。它是《劝学》前面六个自然段中的第一、第三和第六段。单从这三段很难把握作者的思路和用意,所以这里把中间删去的段落也连带作些介绍和分析。这样做有助于教师从整体上比较准确地把握课文,把它讲得更准确些,更透彻些,可以使学生受到更深刻的思想启迪和写作上的教益。下面我们便对这六段文字作简要解说。

《劝学》开头三个自然段,阐述学习的重要性。首段开宗明义提出论点:“学不可以已。”而后以一组比喻说明通过学习可以改造和提高人的素质的道理。接下来说,按照绳墨木头才能锯直,经过磨砺刀剑才会锋利,借以比喻通过学习并对照检查自己的思想言行,人才会聪明起来,少犯错误。注意,这组比喻主要是从思想品德修养的角度来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的。在荀子看来,学习的第一要义就是做一个思想品格高尚的人。学习就是为了提高自己,改造自己,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第二自然段,“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一组排比句,借天高地厚的比喻,说明先王遗言之博大精深。学习先王遗言,也即是学习儒家所崇奉的经典。荀子认为,学习不学习先王之道,关系着培养什么样人的重大问题。地处东南的吴越与地处北方的夷貉,他们的孩子落地的时候都是一样的呱呱啼哭,长大以后语言和风俗习惯却不相同。这是由于受到的教育不同所造成的。可见学习对人的重要性。因此,荀子接着援引《诗经》的话,勉励人们不要贪图安逸,而要克尽职守,向正直的贤人学习看齐,这样神明会审察一切,赐给你大福的。荀子说:“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意思说,最高的智慧就是按先王之道来立身行事,最大的福分,就是没有灾祸。这就说明学习可以使人聪明起来,免灾远祸。

第三自然段,用一系列比喻说明学习可以增加人的才干。“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所谓“善假于物”,就是善于学习。君子的天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两样,只是善于学习罢了。

第四自然段,谈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文章先以蒙鸠、射干、蓬蒿、白沙、兰槐之根等物的遭遇,启发人们重视环境影响的问题。其中兰槐之根的例子更具典型意义。“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xiǔ@②,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兰槐之根称为芷,芷本来是君子所爱佩带的饰物,可是如果芷浸泡在臭水之中,君子就不会接近它,连老百性也不愿佩带它。这个比喻告诫人们,不可不注意环境对自己的影响。荀子最后概括说,人们应当选择环境好的居处,应当选择贤士交游,这样才能防止受到邪恶小人的影响,才能受到正直君子的感化熏陶。

第五自然段,讲一个人的荣辱祸福取决于德行的高下。“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事物的产生,都有它的根源。一个人是获得荣誉,还是蒙受耻辱,必定反映他德行的好坏。“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鱼、肉腐败,必定长蛆生虫,一个人不检点自己的言行,恣意贪图淫逸荒乐,必将灾祸临头。道理说得十分浅近而又中肯。通过一连串比喻,最后归结说:“故言有召祸也,行有召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荀子告诫人们要谨言慎行,注意品德修养,这样才能避免蒙受耻辱和灾祸。

第六自然段,讲学习应当循序渐进,不断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积土成山,……圣心备焉。”用生动的比喻说明崇高的德行是靠平时积累起来的。一个人不断行善,就会形成美德,就会得到高度的智慧,就会具备圣人那样崇高的思想道德。“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组排比句,更生动地说明了不断积累的重要性。“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不在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则以生动的比喻和对比,说明学习贵在坚持的道理。“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③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通过鲜明的对比,启示人们专心致志是多么重要。荀子由此得出结论说:“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hūn@④hūn@④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冥冥”、“hūn@④hūn@④”都是专心致志的样子。不专心致志地学习钻研,就不会将问题弄得明明白白,昭然若揭;不专心致志地做事,就不会获得巨大的成功,建立显赫的业绩。荀子接着又用比喻从反面说明用心不专一者,往往一事无成,陷入困境。最后引用《诗经》中《shī@⑤鸠》一章,归纳出本段的论点:“故君子结于一也。”勉励人们以贤人君子为榜样,始终如一,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

在前面解说的基础上,还应当说明以下一些问题。

一、《劝学》的主旨在于鼓励人们诵《经》、《礼》,“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也就是说要人们学习圣贤之道,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理想的接班人。它所鼓吹的学习内容、学习途径、学习目的,都打着鲜明的时代和阶级的烙印,显然是不能无批判地接受的。但是封建时代的学者重视思想道德的学习修养,把它放在教育最突出的地位,对我们有深刻的启示。今天,我们面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学生即使学到了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也很难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愿意为祖国、为社会主义事业献身的接班人。

二、《劝学》强调学习应该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行动,要与个人的立身行事相联系,要与个人思想品德的修养相联系,这是对的。但是荀子强调思想品德的学习修养,往往着眼于个人的荣辱祸福。所谓“怠慢忘身,祸灾乃作”、“故言有召祸也,行有召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云云,虽然也有道理,但都是从个人的得失看问题的,不免显得狭隘和消极。其实用正确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言行,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能更好地发挥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成为一个大有益于人民的人。

三、《劝学》主张“学莫便乎近其人”,即学习崇高的思想品德,最方便的办法就是亲近贤人君子,向他们看齐。这对我们很有启示。我们应该积极开展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的活动,以具体感人的事迹教育学生,让思想道德的光辉照亮他们的心灵,激发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热情。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还要启发学生善于向自己的家长、老师、同学和周围群众学习,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同时还应指出,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离不开社会实践。实际上,崇高的思想品德都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并表现出来的。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模范人物热爱人民的思想品格,正是在他们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才闪耀出不灭的光辉的。我们应该激励青年学生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培育和锤炼自己的思想品格。

四、《劝学》主要论述思想品德的学习修养,关于学习文化知识,特别是科学技术,讲得不多。诵《经》读《礼》,当然也是学习文化知识,但它们只是文化知识的一部分,属于社会科学领域。对于自然科学知识,荀子没有提及。这是很大的缺憾。这不仅是《劝学》的问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这种缺憾是由于当时科学不发达,不为人们所重视造成的。并且,中国知识分子几千年来习惯走读书做官的道路,把科学技术当作是雕虫小技,旁门左道,影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是也应指出,《劝学》虽然没有正面讲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问题,但对我们学习现代科学技术仍有很大的启发。“假与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这些话是作比喻用的,但是客观上却说明了学习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荀子提出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的观点,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它启发和鼓励人们利用外物来增强人的能力,要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来提高生产力、战斗力。至于荀子讲学习需要不断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等等,不仅对思想品德的学习修养适用,对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同样适用。它精辟地总结了学习的规律和经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虫加(而下加大)

@②原字氵加(修字彡换成月)

荀子劝学篇范文第4篇

一、蒙城属宋而不属梁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庄周卒年考》(页313):“《史》又云:‘庄子蒙人,尝为蒙漆园吏。’《索隐》引刘向《别录》云:‘宋之蒙人也。’按《汉志》:‘蒙属梁国’,在今归德城北四十里。刘向谓宋之蒙人,特据初属宋而言。至战国蒙地是否属宋,固已可疑。……然则《史》称蒙人,未必即宋人矣。”钱氏在文中不仅质疑庄子宋人的身份,还在《附战国时宋都彭城证》中怀疑蒙地在战国时已为魏国所并,“窃疑睢阳为梁,犹在宋亡之前。”

据班固《汉书·地理志》记载,在宋亡后,“魏得其梁、陈留,齐得其济阳、东平,楚得其沛”。其中“梁”,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十二“宋州”条谓:“按梁即今(宋)州地。秦并天下改为砀郡,后改为梁国。”宋州即商丘,古蒙城所在地。可知,魏国占据蒙城在宋亡之后,非如钱氏所疑“犹在宋亡之前”。此外,早在战国后期,韩非已视庄子为宋人。《韩非子·难三》:“宋人语曰:‘一雀过羿,羿必得之,则羿诬矣。以天下为之罗,则雀不失矣。’”《韩非子》所载宋人之语出于《庄子·庚桑楚》:“一雀适羿,羿必得之,威也。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据此,张松辉《庄子故里考》推知,韩非所说的“宋人”,显然非庄子莫属。在去古未远的汉代,视庄子为宋人的观点是非常普遍的,如《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索隐》引刘向《别录》云:“(庄周),宋之蒙人也。”班固《汉书·艺文志》“《庄子》五十二篇”自注:“名周,宋人。”张衡《髑髅赋》托庄子之口:“吾宋人也,姓庄名周。”高诱《吕氏春秋·必己》注:“庄子,名周,宋之蒙人也。”又《淮南子·修务训》注:“庄子,名周,宋蒙县人。”降及西晋,皇甫谧《高士传》亦云:“庄周者,宋之蒙人也。”唐代成玄英作《庄子疏》,在序中说:“其人姓庄名周,字子休,生宋国睢阳蒙县。”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九在“《庄子》十卷”注曰:“蒙漆园吏宋人庄周撰。”林希逸《庄子口义序》:“庄子宋人也,名周,字子休。生睢阳蒙县。”近代马叙伦《庄子义证》附《庄子宋人考》,对于蒙地属于宋国做出详尽的考证。他引《史记·宋世家·索隐》:“又《庄子》云‘桓侯行,未出城门,其前驱呼辟,蒙人止之,后为狂也’。司马彪云‘呼辟,使人避道。蒙人以桓侯名辟,而前驱呼辟,故为狂也’。”马氏以此证明蒙城为宋地。今人崔大华《庄学研究》根据《庄子·列御寇》中曹商在使秦得车后,“反于宋,见庄子”,及《庄子》中君主性格、政治现状等情况,证明庄子生长地在宋国。刘生良《鹏翔无疆———庄子文学研究》从《史记》“互见”之力证、历史地理的补证和《庄子》中内证等三个方面,证明庄子确为宋之蒙人。

钱穆《附战国时宋都彭城证》对宋国迁都的考证,自有其合理之处。但他怀疑蒙城在宋亡之前已属于魏国,则仅属猜测之辞。况且,前人已从多个角度证明宋国与庄子的关系,说明最晚在庄子生前,蒙城依然属于宋国,所以钱氏的怀疑是缺乏史实根据的。

二、孟子叹梁惠王“不仁”的时间和地点

《先秦诸子系年·孟子在齐威王时先已游齐考》(P366):“《尽心篇》:‘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公孙丑曰:何谓也?’孟子谓:‘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又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此其语似发于梁败马陵之际。公孙丑齐人,盖其时孟子已游齐,而丑方及门,故记其一时之问答云尔也。此又孟子当威王时先已游齐之证四。”该文认为孟子在齐威王时代已宦游齐国,诚为不易之论。然而,其所举第四条论据(即上引文)或可商榷。窃以为,魏惠王自即位以来征战不断,其以土地糜烂民众、驱弟子殉难战争,岂限于马陵一役?又据朱彝尊《经义考》卷二百三十六:“惠王一见孟子而首有利国之问,既又有鸿雁麋鹿之问,既又因岁凶而有民不加多之问,孟子皆以仁义之道启之。而惠王之志在于报怨,乃欲雪齐秦楚之耻,非爱民之仁也。故孟子叹其不仁,而他日为公孙丑言之。”诚如朱氏所言,孟子只有与魏惠王有过深入的交谈,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和评价其人品与政绩。此外,孟子对魏惠王之子魏襄王也有过评价,《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前人据此多以为孟子对魏襄王的失望,在于他缺乏君主所应有的威仪。实则不然,因为接下来的对话才揭示出真正原因。“(魏襄王)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縨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在上文中,孟子仍以仁义(不嗜杀)来劝导魏襄王,这既与他对魏惠王的评价一脉相承,又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据杨宽《战国史》,公孙衍在魏惠王末年已主持魏政,在公元前318年合纵五国攻秦,此年即魏襄王元年。结合《孟子》及后人研究可知,魏襄王在即位后仍延续其父对外征战的政策,这才是孟子感到失望的真正原因。孟子也因此在襄王即位伊始便离开了魏国。孟子出于反战的立场,对惠、襄两代魏君有过批评,对前者斥之不仁,对后者则导之以仁。他对襄王的批评在其即位前后,当无疑义。对惠王“不仁”的评价,应是孟子在魏国于惠王卒后的盖棺之论。

三、荀子议兵在邯郸解围之前

《先秦诸子系年·荀卿至赵见赵孝成王议兵考》(P532-533):“《荀子·臣道篇》极称平原信陵两人功,即为邯郸解围事发。以荀卿在赵,身历其事,故盛加称许如此也。其与临武君议兵赵孝成王前,亦疑在邯郸解围后。”据《史记·赵世家》记载,赵孝成王先惑于上党之利,不顾赵豹“韩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其祸于赵”的劝阻,代韩受秦兵之祸;后又误中秦国反间计,无视蔺相如和赵括母的谏言,用赵括取代廉颇,遂有长平之难。赵王先后两次遭诈,终于酿成大祸。其中,平原君赵胜和赵禹劝孝成王接管上党,也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所以,长平之败的根源在于赵国君臣不同德和群臣不同心。《荀子·议兵篇》正由此而发:“仁人之兵,不可诈也。彼可诈者,怠慢者也,路者也,君臣上下之间滑然有离德者也。……故仁人上下,百将一心,三军同力,臣之于君也,下之于上也,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若手臂之磗头目而覆胸腹也,诈而袭之,与先惊而后击之,一也。”上文所言“君臣上下之间滑然有离德者也”,正指赵国君臣离心离德而言,而这又是赵王连续中计的根源,所谓“彼可诈者”。在《议兵篇》中孝成王、临武君又问“请为将”,荀子答曰:“知莫大乎弃疑,行莫大乎无过,事莫大乎无悔。”文中“知莫大乎弃疑”,王先谦谓“言用人不疑”,正指孝成王临阵换将而言。所以,荀子与孝成王、临武君议兵,必在长平之战后不久,但非如钱穆所说在“邯郸解围”之后。因为据《史记·赵世家》记载,在孝成王八年,赵借楚、魏、韩之兵解邯郸之围,“(十年)赵将乐乘、庆舍攻秦信梁军,破之”。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信梁盖王号也。《秦本纪》云‘昭襄王五十年王从唐拔!新中,"新中更名安阳’,今相州理县也。年表云‘韩、魏、楚救赵新中军,秦兵罢’是也。”王即围攻邯郸的秦将,又据上文可知,秦军不仅未能攻取邯郸,反而连遭败绩。然而,荀子在《议兵篇》中对秦国军事力量颇有称赞,“秦人,其生民也!",其使民也酷烈,劫之以势,隐之以",忸之以庆赏,酋之以刑罚,使天下之民所以要利于上者,非斗无由也。"而用之,得而后功之,功赏相长也,五甲首而隶五家,是最为众强长久,多地以正。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故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如果荀子议兵在邯郸解围之后,则不当言秦“四世有胜”,更无必要盛赞秦军。此外,《议兵篇》中有荀子和李斯之间的问答:“李斯问孙卿子曰:‘秦四世有胜,兵强海内,威行诸侯,非以仁义为之也,以便从事而已。’”杨絫注:“荀卿前对赵孝成王有此言语,弟子所知,故引以答之也。”据此可知,这次对话当发生于荀子议兵之后不久。其中,荀子再云秦国“四世有胜”,且“醙醙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却丝毫未言及诸侯救赵之事,说明荀子与临武君议兵,当发生于长平之战后、邯郸解围前。至于,钱穆所言“《荀子·臣道篇》极称平原信陵两人功,即为邯郸解围事发”,只能说明《臣道篇》当作于邯郸解围之后,但与荀子议兵的时间并无必然联系。

四、荀子说齐相在齐王建时期

《先秦诸子系年·荀卿自齐适楚考》(P491):“汪中《荀子年表》谓:‘《荀》书《强国篇》荀子说齐相国曰:今巨楚悬吾前,大燕鳅吾后,劲魏钩吾右,西壤之不绝若绳。楚人则乃有襄贲开阳以临吾左。是一国作谋,三国必起而乘我。若是则齐必断而为四,三国若假城耳。其言正当盡王之世。盡王再攻破燕魏,留楚太子横以割下东国。故荀卿为是言。其后五国伐齐,燕入临淄,楚魏共取淮北,卒如荀卿言。’又曰:‘此齐相为薛公田文,故曰相国上则得专主,下则得专国。’今按田文相齐盡,其去位在齐盡之七年。若汪氏言可信,则荀卿之说,乃在盡王七年前。”

《荀子·强国篇》中有两个重要史实,可以证明荀子说齐相在王建时期而非盡王七年前。一是荀子所言“襄贲”、“开阳”两地旧属鲁国。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五引佚《鲁连子》:“陆子谓齐盡王曰:‘鲁费之众臣,甲舍于襄贲者也。’”可知,襄贲在盡王时尚属鲁国。又,《春秋》哀公三年:“季孙斯、叔孙州仇帅师城启阳。”季孙斯、叔孙州仇皆为鲁臣,启阳亦为鲁地,详见下文。《左传》哀公三年杜预《注》曰“启阳,今琅邪开阳县。”清江永《春秋地理考实》卷三谓:“(启阳)本国,后属鲁,名启阳也。”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五亦有类似记载:“沂水又南迳开阳县故城东,县故国也。《春秋左传·昭公十八年》,邾人袭,尽俘以归。子曰:余无归矣!从孥于邾是也。后更名开阳矣。《春秋·哀公三年·经》书李孙斯、叔孙州仇帅师城启阳者,是也。”杨伯峻《春秋左传·哀公三年注》指出,西汉时为避景帝刘启讳,启阳改为开阳。齐盡王灭宋之后,曾“南割楚之淮北”,“泗上诸侯邹鲁之君皆称臣”(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此时,楚国绝不可能越淮北而有鲁邑。楚国复夺淮北在顷襄王十五年,“楚王与秦、三晋、燕共伐齐,取淮北”(《史记·楚世家》)。然而,即使如此,楚仍未能染指更北的襄贲和开阳。《楚世家》记载:“(楚顷襄王)十八年,楚人有好以弱弓微缴加归雁之上者,顷襄王闻,召而问之。对曰:‘……故秦、魏、燕、赵者,也;齐、鲁、韩、卫者,青首也;邹、费、郯、邳者,罗?也。外其余则不足射者。’”其中,“邹、费、郯、邳”为邑名,非国名。据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五:“(沂水)又东过襄贲县东,屈从县南西流,又屈南过郯县西。……郯故国也,少昊之后。……《竹书纪年》晋烈公四年,越子朱句灭郯,以郯子鸪归。县故旧鲁也,东海郡治。”襄贲在郯县东北,楚此时尚觊觎郯邑,更不可能占据更远的襄贲。那么,荀子所言,楚“有襄贲、开阳以临吾左”,必在考烈王七年灭鲁之后,即齐王建九年之后。

二是荀子所言“女主乱之宫”,正针对君王后主政而言。虽然,《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不止一次称赞“君王后贤”,似乎无可指摘。然而,该女子初为太史敫之女,与落难的法章私通,太史敫为此与女儿断绝关系,即《田敬仲完世家》所载:“襄王既立,立太史氏女为王后,是为君王后,生子建。太史敫曰:‘女不取媒因自嫁,非吾种也,吾世。’终身不睹君王后。”荀子一向主张以礼维系家国,男女婚嫁更在礼制规定之内,所谓“男女之合,夫妇之分,婚姻聘内送逆无礼,如是,则人有失合之忧,而有争色之祸矣。”(《富国篇》)荀子以隆礼为己任,对于君王后无媒自嫁,自然不能容忍。此外,由于君王后长期辅政,导致齐王建失权,无异于傀儡。即使在君王后辞世之后,齐王建仍未能亲政,实委国事于相后胜。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君王后死,后胜相齐,多受秦间金,多使宾客入秦,秦又多予金,客皆为反间,劝王去从朝秦,不攻战之备,不助五国攻秦,秦以故得灭五国。五国已亡,秦兵卒入临淄,民莫敢格者。”齐相后胜为秦国所收买,在其主政下的齐国,不但不帮助其他诸侯抗秦,甚至不做任何战争准备,以至于民众完全丧失战斗的勇气。这正应验了荀子说齐相所言,“诈臣乱之朝,贪吏乱之官,百姓皆以贪利争夺为俗”。

荀子劝学篇范文第5篇

  

  

一.“曾子问曰囗子送之” 

阜阳双古堆1号木牍编号29:“曾子问曰囗子送之”。

胡文无说,韩文注曰:“存疑。”

《说苑·杂言》:“曾子从孔子于齐,齐景公以下卿礼聘曾子,曾子固辞。将行,晏子送之,曰:‘吾闻君子赠人以财,不若以言。今夫兰本三年,湛之以鹿醢,既成,则易以匹马。非兰本美也。愿子详其所湛。既得所湛,亦求所湛。吾闻君子居必择处,所以求士也;游必择士,所以修道也。吾闻反常移性者欲也,故不可不慎也。’” 

《孔子家语·六本》:“曾子从孔子之齐,齐景公以下卿之礼聘曾子,曾子固辞。将行,晏子送之曰:‘吾闻之,君子遗人以财,不若善言。今夫兰本三年,湛之以鹿酳,既成噉之,则易之匹马,非兰之本性也,所以湛者美矣。愿子详其所湛者,夫君子居必择处,游必择方,仕必择君,择君所以求仕,择方所以修道,迁风移俗者,嗜欲移性,可不慎乎。’孔子闻之曰:‘晏子之言,君子哉!依贤者固不困,依富者固不穷,马蚿斩足而复行,何也?以其辅之者众。’”

编号29章题“曾子问曰囗子送之”,笔者以为“囗”或可补“晏”字,此章题所记或即孔子赞晏子送曾子言事。曾子所问对象自然以孔子最为可能,据《孔子家语》,孔子对晏子之言十分欣赏,孔子所作评论则亦以起由于曾子所问最为可能。

《孔子家语·六本》记晏子送曾子言,以“游必择方,仕必择君”作比,“择君所以求仕,择方所以修道”,“迁风移俗者,嗜欲移性,可不慎乎”,从而强调“君子居必择处”。比之《说苑》,这种表述显然主次分明,更清晰而深入。《说苑·杂言》记晏子送曾子言:“吾闻君子居必择处,所以求士也;游必择士,所以修道也。吾闻反常移性者欲也,故不可不慎也”,就局部具体言,在“游必择士”,“所以修道也”之间实际并不存在必然的逻辑联系,较之《家语》“择方所以修道”相差不可以道里计。就晏子送曾子言事,《说苑》远不如《家语》所记深入细致。由此推论,《孔子家语》此段来源更为原始真确。 

《家语》这段文字也最为完整。《孔子家语·六本》接着记“孔子闻之曰:‘晏子之言,君子哉!依贤者固不困,依富者固不穷,马蚿斩足而复行,何也?以其辅之者众。’”孔子完全赞成“居必择处”。孔子对晏子所言的赞扬评论承晏子送曾子言而来,榫卯相合。由此更知阜阳双古堆1号木牍章题与《孔子家语》关系最为密切。

晏子送曾子言之事,史籍除《说苑》、《孔子家语》外,尚见于《荀子》、《晏子春秋》。

《荀子·大略》:“曾子行,晏子从于郊,曰:‘婴闻之,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婴贫无财,请假于君子,赠吾子以言。乘舆之轮,太山之木也,示诸檃栝,三月五月,为帱菜敝而不反其常。君子之檃栝,不可不谨也。慎之!兰茝、稁本渐于蜜醴,一佩易之。正君渐于香酒,可谗而得也。君子之所渐,不可不慎也。”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曾子将行,晏子送之曰:‘君子赠人以轩,不若以言。吾请以言之?以轩乎?’曾子曰:‘请以言。’晏子曰:‘今夫车轮,山之直木也,良匠揉之,其圆中规,虽有槁暴,不复嬴矣,故君子慎隐揉。和氏之璧,井里之困也,良工修之,则为存国之宝,故君子慎所修。今夫兰本三年而成,湛之苦酒,则君子不近,庶人不佩;湛之縻醢,而贾匹马矣。非兰本美也,所湛然也。愿子之必求所湛。婴闻之,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择居所以求士,求士所以辟患也。婴闻汩常移质,习俗移性,不可不慎也。”

语句虽互有差别,但旨意则一。《晏子春秋》所谓“良匠揉之,其圆中规,虽有槁暴,不复嬴矣”云云似混入《荀子·劝学》中语。《荀子·劝学》中另有“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一语,此当亦即《晏子春秋》“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择居所以求士,求士所以辟患也”之由来[2]。《晏子春秋》一书西汉初年已经流传[3],其中一种本子发现于银雀山汉简中,刘向校书时删其重复定为八篇二百一十五章,并作序文,一如其校定《荀子》(《孙卿子》)。故《荀子》、《晏子春秋》的此部分内容既有资料来源相同的问题,也存在写定文本、整理校订诸环节中窜乱的可能。刘向取材“说苑杂事”,搜集编纂《说苑》,《说苑·杂言》“吾闻君子居必择处,所以求士也;游必择士,所以修道也。吾闻反常移性者欲也,故不可不慎也”句,除“所以修道也”另有独立资料来源外,则当即本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婴闻之,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择居所以求士,求士所以辟患也。婴闻汩常移质,习俗移性,不可不慎也。”

要之,《孔子家语》所记内容渊源古老,并与阜阳双古堆1号木牍关系密切,阜阳1号木牍编号29章题或即《孔子家语·六本》所记孔子赞晏子送曾子言事。晏子送曾子言事,儒家各种典籍中多有记载并有窜乱改变,《说苑·杂言》所记部分本自或已窜乱的《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二.“中尼曰史鰌有君子之道三” 

编号42:“中尼曰史鰌有君子之道三”。

胡文注曰:“见《家语·六本》、《说苑·杂言》。”韩文注曰:“本章见《说苑·杂言》:‘仲尼曰史鳅有君子之道也。’《家语·六本》作‘史鳅有男子之道三焉!’”

史鰌为孔子同时略早之人[4],其人其事,王蘧常先生辑群书有全面严谨的绍介,部分可疑资料如《说苑·政理》所记卫灵公问史鰌以子路、子贡事摒弃不录(此条经钱穆考辨当属传说虚造[5]),今录王文于下[6]: 

“史姓鰌名,卫大夫,字子鱼。(《吕览·召类》注、《新序》一)故又称史鱼。(《论语·卫灵公篇》)其相反角。(《御览》三百六十三引《管子》佚文)孔子称之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论语》)又曰:‘有君子之道三,不仕而敬上,不祀而敬鬼,直能曲于人。’(《说苑·杂言篇》)卫灵公之时,蘧伯玉贤而不用,迷子瑕不肖而任事。史鰌患之,数言蘧伯玉贤,而不听。病且死,谓其子曰:‘我即死,治丧于北堂,吾生不能进蘧伯玉而退迷子瑕,是不能正君者,死不当成礼,而置尸于北堂,于我足矣。’灵公往弔,问其故,其子以父言闻,灵公造然失容曰:‘吾失矣,立召蘧伯玉而贵之,召为子瑕而退之,徙丧于堂,成礼而后去,卫国以治。(《大戴礼·保傅篇》、《贾子新书》十、《韩诗外传》七、《新序》一、《家语·困誓篇》皆同)”

孔子对史鰌称赞有加,《孔子家语》、《说苑》都具体记载了孔子赞史鰌“有君子之道三”的名目,《孔子家语·六本》:“孔子曰:……史鰌有男子之道三焉,不仕而敬上,不祀而敬鬼,直己而曲人。”《说苑·杂言》:“孔子曰:史鰌有君子之道三,不仕而敬上,不祀而敬鬼,直能曲于人。”《论语·卫灵公》:“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不管政治清明还是黑暗,史鰌都如箭一样笔直。孔子最赞赏的正是史鰌的刚直。

对于史鰌,诸子中庄子和荀子是激烈的批评者。《庄子·胠箧》:“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者,皆外立其德而爚乱天下者也,法之所无用也。”这里的“史”即指史鰌。《荀子·不苟》:“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也,险莫大焉。故曰:盗名不如盗货。田仲、史鰌不如盗也。”《荀子·非十二子》:“忍情性,綦豀利跂,茍以分异人为高,不足以合大众,明大分,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陈仲、史鰌也。”《荀子·非十二子》中还专门批评了子思、孟轲。

史鰌身上所体现的刚直的士节最为孟子提倡。《孟子》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等豪言壮语倡导的正是这样一种“士”的脊梁精神。荀子非孟,所以他批评史鰌并不奇怪。《荀子·不苟》批评田仲、史鰌欺世盗名的理由:“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也,险莫大焉。”就是针对《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而来。 

《韩诗外传》受《荀子》影响深刻,整篇《韩诗外传》54次引《荀子》,徐复观说《韩诗外传》“大量证引了《荀子》的材料,甚至其著书体裁,亦由《荀子》发展而来,即可了解他受荀子影响之深。”[7]《韩诗外传》同时还受到了《孟子》的影响,全书6次引《孟子》,2次引孟子之母教,《荀子》非十二子,《韩诗外传》袭《荀子》而非十子,但不批评子思、孟子,正是最好的说明。《韩诗外传》卷4:“夫当世之愚,饰邪说,文奸言,以乱天下,欺惑众愚,使混然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存者,则是范睢、魏牟、田文、庄周、慎到、田骈、墨翟、宋駢、邓析、惠施之徒也。此十子者、皆顺非而泽,闻见杂博,然而不师上古,不法先王,按往旧造说,务自为工,道无所遇,而人相从,故曰:十子者之工说,说皆不足合大道,美风俗,治纲纪,然其持之各有故,言之皆有理,足以欺惑众愚,交乱朴鄙,则是十子之罪也。” 前人如王应麟等以为这是因为《荀子》非子思、孟轲是出于韩非子、李斯之流篡改的缘故,金德建先生已经辨明荀子非孟,确实与韩婴不同[8]。《韩诗外传》受《孟子》影响最关键的则是确立了以节义为士的立身处世的立足点[9]。

刘向《说苑》20卷围绕20个中心主题摘引故事进行道德说教和政治劝诫,其标准一准孔门儒学。据徐复观统计[10],《说苑》全书引《论语》16次,引《春秋》24次,引《易》18次,引《书》16次,《说苑》引《孟子》8次,引《荀子》4次。《荀子》是刘向亲自校订序录的,其征引反不如《孟子》多,《荀子》对刘向的影响不如《孟子》明矣。《说苑》非为传《诗》而作,但其“采传记行事”,直接受《韩诗外传》影响。《韩诗外传》所特别提倡的士节,则“全为刘向所承受”[11]。刘向《新序》有《节士》、《义勇》诸题,《说苑》则除《立节》外,更有《复恩》。刘向《立节》前言曰:“士君子之有勇而果于行者,不以立节行谊而以妄死非名,岂不痛哉。士有杀身以成仁,触害以立义,倚于节理,而不议死地,故能身死名流于来世。非有勇断,孰能行之。”

可见,《说苑》承《韩诗外传》而强调士节正是纠正荀子而对思孟思想的发扬;《说苑》赞美史鰌强调士节,走的是思孟学派的路数。孔子赞美史鰌的刚直,子思是孔子孙,孔子家族学的《孔子家语》也同样赞美史鰌。因此,从编号42“中尼曰史鰌有君子之道三”来看,阜阳双古堆1号木牍应该也就是思孟学派纪录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著作,而其时间当在《荀子》之前。

提倡刚直的士节是思孟学派继承发扬孔子思想一个重要主张。可另举一例。阜阳双古堆编号40:“楚伐陈=西门燔”,《韩诗外传》卷1:“荆伐陈,陈西门坏,因其降民使修之。孔子过而不式。子贡执辔而问曰:‘礼,过三人则下,二人则式。今陈之修门者众矣,夫子不为式,何也?’孔子曰:‘国亡而弗知,不智也;知而不争,非忠也;争而不死,非勇也。修门者虽众,不能行一于此,吾故弗式也。’《诗》曰:‘忧必悄悄,愠于群小”,小人成群,何足礼哉?’”《说苑·立节》:“楚伐陈,陈西门燔,因使其降民修之。孔子过之,不轼,子路曰:‘礼,过三人则下车,过二人则轼。今陈修门者人数众矣,夫子何为不轼?’孔子曰:‘丘闻之,国亡而不知,不智;知而不争,不忠;忠而不死,不廉;今陈修门者不行一于此,丘故不为轼也。’”阜阳木牍出自西汉初年墓葬中,其成书时间更远早于此,“楚伐陈,陈西门燔”故事是早期的思孟学派所收集的孔子关于刚直气节的言论,应该就是《韩诗外传》、《说苑》此则故事的来源。“楚伐陈,陈西门燔”的故事还见于西汉宣帝时定县刘修墓所出汉简《儒家者言》,《儒家者言》编号660:“伐陈西门囗因使其降民修之囗”,编号2416“二人囗”,唐山地震后已佚原简“子曰丘也”。

--------------------------------------------------------------------------------

[1] 定县汉简《儒家者言》的取名则显然考虑了《汉书·艺文志》之诸子略儒家53家836篇中有不知作者的《儒家言》18篇的历史存在事实。

  

[2] 《晏子春秋》和《荀子》说记晏子送曾子言事,高亨虽未作多本之间段的比较,但也曾经作过句、词的细致分析,其结论却与我们正好相反,而这一结果还被作为评估整体《晏子》、《荀子》先后的重要证据。高亨《〈晏子春秋〉的写作年代》(《文史述林》)曰:“彼此对照,显然不是《晏子》抄《荀子》,而是《荀子》抄《晏子》,有所删省改动,化古奥为浅明。”以古奥和浅明为唯一标准判断古书先后源流并非绝无问题,更何况我们还必须考虑到这里牵涉的《荀子》并不是出自一处。

[3] 今本《晏子春秋》的编定过程十分复杂,各种不同意见可参看郑良树《论〈晏子春秋〉的编写及成书过程》,《管子学刊》2000/1,2。

[4] 钱穆考订孔子未及交史鰌。(参见钱穆《先秦诸子系年》)

[5]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

[6] 王蘧常《诸子学派要诠》。

[7] 徐复观《〈韩诗外传〉的研究》,《两汉思想史》卷3。

[8] 参见金德建《〈荀子·非十二子篇〉与〈韩诗外传〉卷四“非十子”节之比较》,《古籍丛考》。

[9] 徐复观《〈韩诗外传〉的研究》,《两汉思想史》卷3。

相关期刊更多

科技资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经济咨询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法律社会咨询中心

统计与咨询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黑龙江统计局;黑龙江省统计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