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荀子语录

荀子语录

荀子语录范文第1篇

【关键词】《荀子》;成语;语言风格

引言

《荀子》是先秦古籍中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研究上古汉语的重要语料,全书多为长篇专题性论文,语言风格质朴缜密,说理性强。《荀子》中的成语内涵丰富、风格典雅,其语言风格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有很强的表现力,积淀着深厚的中国文化的底蕴,有很强的语言研究价值。

关于成语的定义,学术界一直有着很大的分歧,众说不一。综合各界对于成语的各种认识,我们认为黄伯荣、廖序东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中对成语的解释是比较恰当的,他们认为,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这一看似简短的定义,却点出了成语相沿习用、含义丰富、书面语色彩、固定短语等4个重要特征。我们以此标准统计出《荀子》中的成语73个(见附录),并分析总结《荀子》成语的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是作家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创作语言特有的格调,是作家使用语言特点的综合,包括语体风格、民族风格等等。《荀子》成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古汉语的语言风貌,是研究上古汉语的重要语料。

一《荀子》成语的语体风格

语体就是运用民族共同语的功能变体,是以语言交际功能为依据而划分的语言风格类型,可以划分为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两类。

1.口头语体风格

口头语体主要用在日常的交际之中,主要用于日常交流、传递信息,语言较随意,生活气息较浓。例如:

狗彘不若 反手可得 跛鳖千里 暖衣饱食 横行天下

积水成渊 言之成理 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 专心一志

一唱三叹 驽马十驾 载舟覆舟 积土成山,积水为海

“狗彘不若”即为“连猪狗都不如”的意思,是日常生活中人们骂人的一种表达,训斥一个人品行卑劣的连猪狗都不如,化用口语之词入成语将人们的唾弃之情溢于言表。“反手可得”是形容一件事情极其容易,就像翻转手掌一样。这些成语都来自于人们日常的口头用语,意思简单明了,语法结构简单,质朴无华,但反映了人们真实的感情和生活,真切形象。

2.书面语体风格

书面语体由口头语体发展而来,比口头语体更为严谨、周密、文雅。书面语体结构较复杂,注意字词的加工斟酌,更富有表现力。例如:

博闻强识 拒谏饰非 丰取刻与 开源节流

胼手胝足 生杀予夺 提纲挈领 兼权熟计

“胼手胝足”指长期从事体力劳动,手脚生茧,“胼”与“胝”都是“茧”的意思,这里综合运用借代、比喻、对偶,形容人勤奋刻苦、辛勤劳动。“提纲挈领”原意为撒鱼网要抓住总绳才撒得开,鉴定裘服要提起衣领才看得清,这里综合运用借代、比喻等来比喻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荀子》书面语体的成语不同于简单直白的口头语体,往往综合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来表达丰富的含义,用字用词精雕细琢,多有引申的象征意义,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荀子》成语的民族风格

语言的民族风格,是同一民族的人民运用本民族语言的各种特点的综合表现,世界上有许多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风格,也就是说,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民族风格。成语是汉民族语言与文化浓缩的精华,《荀子》成语也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首先,成语的基本格式是“四字格”,《荀子》中的成语绝大多数都是“四字格”。“四字格”成语是汉语所特有的,汉语成语在“四字格”中运用语法、词汇、修辞等各种手法来传达丰富的意义内涵,节奏鲜明、朗朗上口,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另外,《荀子》成语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汉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与民族思想,比如“弓调马服”、“驽马十驾”反映了汉民族在先秦时期的工具使用状况;“兵不血刃”反映了汉民族亲善重德、以和为贵的思想;“开源节流”、“强本节用”反映了汉民族特有的理财思想。这些都是汉族人民独特的民族思想与风格,显示出汉语言简义丰、寓意深厚的语言风格。

小结

不同的语言风格的运用使得《荀子》成语风格呈现多样化,既富有生活气息又庄重典雅,有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底蕴。《荀子》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研究上古汉语的重要语料,对后代汉语词汇的丰富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其多样化、典雅化的内涵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荀况.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新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刘川民.浅谈语言的民族风格[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1992(2)

附录:《荀子》中的成语

安如磐石 持之有故 后发制人 令行禁止 强本节用

偷合苟容 与世偃仰 鹑衣百结 横行天下 口耳之学

前车之鉴 提纲挈领 以卵击石 以指挠沸 始终如一

其势汹汹 开源节流 过犹不及 创巨痛深 比肩并起

罚不当罪 积厚流光 美意延年 锲而不舍 梧鼠技穷

裕民足国 以一持万 是是非非 欺世盗名 拒谏饰非

规矩准绳 长虑顾后 兵不血刃 反手可得 积水成渊

目迷五色 青出于蓝 物腐虫生 源清流洁 一唱三叹

不失毫厘 狗彘不若 救经引足 生杀予夺 胼手胝足

冰寒于水 跛鳖千里 丰取刻与 掎挈伺诈 言之成理

穷阎漏屋 驽马十驾 公正无私 兼权熟计 鸟穷则啄

约定俗成 穷年累月 行不胜衣 载舟覆舟 弓调马服

博闻强识 井井有条 暖衣饱食 如丘而止 移风易俗

专心一志 置锥之地 锱铢必较 坐言起行

荀子语录范文第2篇

那一天,林荀的爸爸,被判处了,有期徒刑:4年,林荀彻底惊呆了,她一个小女孩,已经没有妈妈,再失去了爸爸,怎么能承受起这样一个家庭的生活?

林荀捂住了嘴,她无法面对现实,嚎啕大哭了起来,她怎么也没有想到,爸爸林子铭,会犯法。林荀今年已经12岁了,她是个好学生,从不让爸爸担心,这一次,却是林荀为他爸爸担心……

事发在星期三那天,林荀此刻正在回家的路上爸爸林子铭也是。林荀爸爸每次都会抄近路,以最快的速度回家。林子铭,也是个好爸爸,有其父必有其女嘛!林子铭从不抽烟、喝酒,工作也是脚踏实地的。但这一次,林子铭忍了12年的烟瘾突然回来了,往往就是因为这一点,造成了一个极大极大的无法逆转的错误!

这是关于这个烟头,还有这片森林。这片森林让林子铭怀念,每一次的路过,都给他极大的印象,他都会呼吸一下这美好的清新空气,可是这个小小的烟头,使林子铭与所有人都失去了这片令人欢乐的树林!

这么一个随手一丢的动作,这一切美好的景象全部都灰飞烟灭了,这么一个随手一丢的动作,这终生的美丽形象都给毁了,这么一个随手一丢的动作,使整个家庭再次陷入痛苦之中。

那一天,林荀与林子铭在牢中相会,林荀扑进了林子铭的怀抱中,大声哭喊:“爸爸!你怎么可以这么做啊!你为什么要抽烟啊,你不是曾经说过,妈妈离开那天开始,你就永远不抽烟啊!我该怎么办啊!还有妈妈,她会在天上怎样看待你啊!你说过的,我们一定要永远永远在一起的!我争气了,你呢?你知道我有多伤心么?我该怎么生活啊!你快告诉我!快告诉我!唔……”林荀死命扯着喉咙,她要说个明白,她的脸涨得通红通红的,叫呀叫,喊呀喊,一直到叫不出声来,她还不肯罢休。这么一次大喊,把她亭亭玉立的面貌都给毁了,林荀的眼泪、不停的、吧嗒吧嗒地掉落……

“荀儿,是爸爸对不……”“我不要对不起,我要你讲清楚,我一个人该怎么活啊!还有你怎么回事啊!”林荀的喉咙已经沙哑了。

“哎……”林子铭长叹一口气,林荀看到了,爸爸的眼眶湿润了,这是林荀第一次看到爸爸流泪。林荀立即收回了正要说出口的话,而是带着哭腔说:“爸爸,我的800元奖学金大概也能维持一段时间……”这时,会见时间到了,父女死死抱着对方不放,但被刑事人员拉开了,他们只得依依不舍地分别,最后,林荀说了一句话:“我终于明白了,一个烟头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妈妈生前说的话果真没错……”

骑自行车回了家,林荀写了一则记录:

2012年3月30日星期五心情:极差

星期三,爸爸的一次错误毁了整个家,爸爸立即被判处了,从今天开始,我爸爸就要离开我四年了,整整四年,这令我明白了,森林防火的重要性,我还是要谢谢爸爸这一次的离开,让我明白了森林防火的重要性,也许我不久就坚持不下去了,妈妈永远的分别已经够大了,爸爸四年的分别将给我带来更大的苦与痛!我似乎怀念,怀念那片森林,怀念爸爸,怀念这次火灾所带来的与所失去的一切的一切……

我要坚强!

——林荀、泪笔

这则记录被班主任读了,全班同学几乎都哭了,林荀那天因为营养不良而在家养病。

一切都是因为这一个烟头这一次火灾,这森林防火的重要性……

荀子语录范文第3篇

关键词:《荀子》 参省 三省

《荀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对这句话中的“参”字的解释,向来见仁见智,争论不一。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理解:其一,以唐代的杨注为代表,解“参”为“三”。其二,以清代俞樾为代表,他在《诸子平议》中释“参”为“参验”。唐代杨氏的注是《荀子》一书现存最早的注解,价值很高。而第二种解释也影响广泛,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编者就采纳了这种观点,把“参省”注为:“参,验、检查。省,省察,反省。”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也注释为:“参,检验。省,检查。”然据笔者分析,俞樾的说法值得商榷。

首先,上古汉语(特别在先秦)单音节词占绝大多数,释“参”为“检查”,与下文“省”字在意义上就显得复沓累赘了。而如果把“参省”作为同义复词或固定组合来处理,笔者检索了电子版文渊阁四库全书,发现在《荀子》之前的其它古籍中未见“参”“省”联用,之后也仅见两例:(汉)蔡邕《再让高阳侯印绶符策》:“臣忝自参省,资非哲人藩屏之用,器非殿邦佐君之才。”《魏书・景先传》:“晨昏参省,侧立移时。”而且,后一例的“晨昏参省”在其它典籍中或作“晓夕三省”,如司空图《观音忏文》:“且自叨窃一名,晓夕三省。”显然,“晨昏”与“晓夕”同义,“参省”是“三省”之义。可见,仅就孤例我们很难把“参省”看作同义连用的固定组合。再说,古汉语中很多单音节词同义连用,后来凝结成为固定结构,在现代汉语中变成联合式的双音词,但是现代汉语中没有“参省”一词。

其次,我们来仔细审读俞樾在《诸子平议》中的解释:“‘省乎’二字,后人所加也。《荀子》原文盖作‘君子博学而日参己’。参者,验也。《史记・礼书》曰:‘参是岂无坚革利兵哉?’《索隐》曰:‘参者,验也。’《管子・君臣篇》曰:‘若望参表。’尹注曰:‘参表,谓立表所以参验曲直。’是‘参’有参验之义。君子博学而日参验之于己,故知明而行无过也。后人不得‘参’字之义,妄据《论语》‘三省吾身’之文,增‘省乎’二字,陋矣。《大戴记・劝学篇》作‘君子博学如日参己焉’‘如’‘而’古通用,无‘省乎’二字,可据以订正。”[1]

可见,俞樾释“参”为“参验”的证据主要有两条:其一,古籍中“参”有“参验”义,并举《史记》《管子》中的实例为证。在古汉语中,“参”的确有“参验”义,《荀子》本书中,也有这样的用例,如《荀子・大略》:“是非疑,则度之以远事,验之以近物,参之以平心,流言止焉,恶言死焉。”但是,对于像“参”这样有多个义项的词,我们不能在考察了诸个不同结构的辞例后,就武断认为这些用例中的“参”用的是同一个义项,我们一定要考察具体的语境。

其二,俞樾的另一关键证据是他看到在《大戴礼记・劝学》中有“君子博学如日参己焉”这一异文,于是断定《荀子・劝学》的原文应该是“日参己”,今本《荀子》有“省乎”二字,是后人据《论语》“三省吾身”所妄加。考异文是训诂方法之一,不失为有用,但是,构成异文的原因非常复杂,对异文我们要仔细审辨。赵振铎先生在《训诂学纲要》中就说:“古书里面异文的情况非常复杂,有些对辨析词义有一定的作用,它为确定词义提供了一定的线索。有的异文是师承关系,或传抄讹错,对于辨析词义的作用就小一些,甚至完全没有作用。使用异文的时候应该特别留意,注意选择。”[2]笔者又检索文渊阁四库全书,仅找到一个在字面上有“参己”的用例:(汉)王符《潜夫论・潜叹》:“故尧参乡党以得舜,文王参己以得吕尚。”细究文意,此处“参己”是“由己参、以己参”的意思,犹参以己见、参以己意,与俞樾所认为的“参验检查自己”不同。其余,未见有第二例“参己”或“日参己”的用例;而“省己”的用例却很多,如:(南朝・梁)萧衍《移京邑檄》:“功出桓、文,勋超伊、吕,而劳谦省己,事昭心迹。”(唐)陈子昂《为陈舍人让官表》:“预参详于诏狱,叨奖渥于宸阶,省己循躬,实知非分。”《旧唐书・德宗上》:“事既壅隔,人怀疑阻。犹昧省己,遂用兴戎,征师四方,转饷千里。”古书中不再见“参己”的用例而“省己”用例极常见,这说明《大戴礼记》“日参己”这一异文不大可靠,很可能有脱误。

清末的著名学者王先谦在《荀子集解》一书中针对俞说也提出异议,他发现《大戴礼记》有的版本确如俞樾所说作“如日参己”,但也有版本和今本《荀子》相同作“而日参省乎己”,有“省乎”二字。这一证据可谓釜底抽薪,说明俞樾这条异文证据本身是有疑问的。因此,俞樾据此释“参”为“参验”,也就值得商榷了。同时,王先谦还指出,唐代的《群书治要》作“而日三省乎己”。笔者在检索时也发现另一异文,宋代潘自牧的《记纂渊海》卷六十二引作“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这一方面说明唐宋时《荀子》的写本有“省乎”二字;另一方面,易“参”为“三”,这和唐代的杨注是相合的。

既然俞说不可靠,我们再来考察杨说。杨在注释时说:“参,三也。曾子曰:‘日三省吾身。’”[3]根据杨注,我们可追溯到《劝学》此句的出处是《论语・学而》,原文为“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劝学》中的“日参省乎己”与《学而》篇中的“日三省吾身”的句式基本相当,“己”与“吾身”意义相同,《劝学》中只是多了介词“乎”。而介词“乎”相当于“于”,在甲骨卜辞中,由介词“于”和名词构成的介宾词组作补语和由这名词作宾语两种句法并存,介词“于”省略后并不影响意义的表达,这一句法现象在春秋及其以后的典籍中也较常见。因此,两句话句式相似,只是在用词上稍有变化而已。其实,类似“三省吾身”的句子在《论语》以后的典籍中多见,如:董仲舒《士不遇赋》:“虽日三省于吾身兮,繇怀进退之惟谷。”《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臣伏自三省,受国厚恩。”《晋书・蔡谟传》:“是以叩心自忖,三省愚身。”可见,《论语》对后世的影响巨大。在这些句子中,“吾身”换作“己”“自”或“愚身”;有介词“乎”,或改作“于”,或省略,而我们讨论的核心词汇“三省”,除了《荀子》作“参省”外,仅在我们一开始所举的蔡邕《再让高阳侯印绶符策》中有“臣忝自参省”一句,其余均作“三省”,笔者暂且认为蔡邕很可能也是袭用《劝学》中的“参省”。

那么,是否真如杨所言,荀子是袭《论语》“三省”之成说呢?这是完全有可能的。荀子是孔子和孟子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虽然他对儒家学说有所修正和发展,但他的学说毕竟源于孔门,《论语》是儒家经典,荀子有功于“明儒术”,他对《论语》的熟谙程度自不待言,尤其在治学和修身方面,与孔孟更是一脉相承。于是,荀子在写作《劝学》时将《论语》中的精辟语句信手拈来,化用在自己的创作中,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不足为奇。例如《劝学》中另一句话:“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论语・卫灵公》:“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我们不难看出两句话的渊源关系。

而且,综观整部《荀子》,我们能看到荀子引用曾子之语的例子也很多见。如:《荀子・法行》:“曾子曰:‘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此句在《韩诗外传》中作“无内疏而外亲”。这是在行文中直接点明引用曾子之言,也有暗引、化用曾子的例子,如:《荀子・大略》:“流言灭之,货色远之,祸之所由生也,生自纤纤也,是故君子蚤绝之。”杨注指出:“此语亦出曾子。”这句话在《大戴礼记・曾子立事》中作:“财色远之,流言灭之,祸之所由,生自也,是故君子夙绝之。”这种情况就与《劝学》“日参省乎己”非常相似。如果我们从这一个角度来看这句话,既然荀子是袭曾子之说,那笔者就更倾向于把“参”读为“三”了,也就从侧面证明此处“参”非“参验”义。

的确,古汉语中,“参”与“三”可相通,而且例子很多。众所周知,“三”的义项可分两类,一表确数,一表概数。而从大量的用例中可知,“参”与“三”相通时,都是指确数,而非概数。“参”作“三”讲表确数,一种情况是,指“三”的集体。如: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志以发言,言以出信,信以立志,参以定之。”(注:“志言信三者具,而后身安存。”)

《战国策・齐二》:“因与之参坐于卫君之前,犀首跪行,为仪千金之祝。”(鲍彪注:“三人合坐。”指张仪与卫君、犀首同坐)

《商君书・赏刑》:“此臣所谓参教也。”(参教指赏、刑、教三事)

《新序・杂事》第二:“不知公子王孙,左把弹,右摄丸,定操持,审参连。”(《周礼・地官・保氏》“三曰五射”疏:“参连者,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也。”)

《说苑・修文》:“诸侯四匹乘舆,大夫曰参舆。”(参舆指驾三匹马的车)

《淮南子・修务》:“禹耳参漏,是谓大通。”(禹有三个耳孔)

《汉书・刑法志》:“韩任申子,秦用商鞅,连相坐之法,造参夷之诛。”(参夷,诛灭三族的酷刑)

另一种情况是,表示三分。如:

《左传・隐公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

《国语・齐语》:“参其国而伍其鄙。”(三分国都)

《史记・淮阴侯列传》:“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参分天下王之?”(参分即三分)

《文选》(汉)班固《典引》:“至于参五华 夏,京迁镐 亳。”(参五即三五分之也)

上述例子,其中的“参”作“三”讲,不管是指三的集体,还是指三分,均属于确数。如杨所言:参,三也。《劝学》中“参省”即“三省”。不过,既然此“三”是确数,不是概数,那么就不能解作“多次”,否则就不符合“参”与“三”相通时的一般规律。“三”当确数讲,可指第三、三次、三个,等等。那么,此处“三”具体作何解呢?

我们先来看《论语》中“日三省吾身”中的“三”,此“三”历来也有两种理解:一,解释为“多次”,如影响广泛的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此句即译为“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4](P3)。其二,认为此处“三”乃确数,可解释为“三方面”或“三件事”,以宋代朱熹的《论语集注》为代表,其注曰:“尽己之谓忠,以实之谓信。传,谓受之于师。习,谓熟之于己。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5]似乎这两种解释都能说得通,但是,我们知道,大凡人们写文章,遣词造句,总是要准确表达某一确定的意思,绝不会模棱两可。对于以上两种解释,笔者更倾向于前一种观点。虽然,我们看到在《论语》中有很多以数记文的例子,如一言、三友、三乐、三戒、三畏、三愆、三疾、三变、四恶、五美、六言、六蔽、九思之类,这些例子中的数字联系《论语》上下文均为确数。用数字来概括,简明扼要,方便记诵,这是符合《论语》这部经典语录的性质的。但是,这里讨论的“三省”与此类以数记文者不同,“三省”在句中是个谓词性结构,而上述以数记文的例子在上下文中皆为体词性结构。杨伯峻先生更是在通观《论语》整体行文习惯的基础上精准地分析说:“如果这‘三’字是指以下三件事而言,依《论语》的句法便应该这样说:‘吾日省者三。’和《宪问篇》的‘君子道者三’一样。”[4](P4)所以“‘三省’的‘三’表示多次的意思……这里所反省的是三件事,和‘三省’的‘三’只是巧合。”[4](P3-4)

然而,或许正因为有这一“巧合”,荀子在化用《论语》的语句时,改“三”为“参”,这说明他在理解《论语》中“三省”时正是把“三”当确数来讲的,这才符合“参”通“三”皆表确数的一般规律。而这种“误解”还不止荀子一人,上述朱熹的解释也是这样。总之,《劝学》中“参省”乃袭用《论语》的“三省”,不过,荀子以为“三省”是指在“为人谋是否忠、与朋友交是否信、传是否习”这三个方面省察自己,数字“三”是对具体反省内容的概括。如果君子能够广博地学习,又能每天在这三个方面省察自己,就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就说明了学习的好处和重要性,即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荀子》疑难词语考释”,项目编号:[2014SJB558]。)

注释:

[1][清]俞樾:《诸子平议》(续修四库全书116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2]赵振铎:《训诂学纲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3-144页。

[3][清]王先谦:《荀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页。

[4]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荀子语录范文第4篇

关键词:《荀子》;琐罗亚斯德;琐

中图分类号:G256.1;B9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2-0144-03

学术发展的历史常因诠释角度不同而新论频现,《荀子》的“琐”字义便由汉代训诂角度诠释的琐碎言论说、经唐代义理角度形成的卑琐行为说至清代又发展出细行之人等观点;当代学界主要沿用古义,因此“琐”字义结论有待商榷。

纵观传统诠释角度多以作者的主观思想倾向为主,接受美学的文学交流理论主张文本的诠释角度则有作者、文本和读者等方面。所以面对文本作为受众的读者,首先关注的应不是“琐”字能代表的作者主观思想倾向等深层涵意,而是“琐”字符号在文中的确指对象等基本义。鉴于古今释义多重深义而不明其基本义,本文试以受众角度证其基本义。

一、《荀子・非十二子》的“琐”字考证

《荀子・非十二子》曰:“假今之世,饰邪说,文奸言,以枭乱天下,宇嵬琐。”[1]其中的“琐”字,古今多释琐碎玉声的本义[2],而《荀子・正论》“琐”字则引申释作琐碎的言论或细行之人[3]。各文诠释角度多以作者为主,然自受众角度看“玉声”的本义明显不符合《非十二子》的思想内容,说明《荀子》该处的“琐”字当另有确指,其对象尚需分析。考察传统的文本分析,自汉学至清学大多用内容的章句训诂法或义理法,本文依前贤进一步从语言学角度辨析该“琐”字所在句群的语法结构和意义等。

依《非十二子》“琐”字所在的文本整体分析,“琐”字首先从属一个完整的句群:“假今之世,饰邪说,文奸言,以枭乱天下,宇嵬琐;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存者有人矣:……是它莆耗惨玻ǖ仁二人)。”从语法结构的角度说,该句群整体上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是“假今之世”,属时间叙词引出下文;余下的是第二部分又由两个意义对偶的句式组成,即以“宇嵬琐”为界形成前后两部分:“枭乱天下”者和“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存者”是对偶关系,其中“宇嵬琐”对偶“十二子”。“十二子”皆确指历史中的人和理论,所以“宇嵬琐”也当有确指性,其对象则有待于“宇”“嵬琐”的词义分析等。

(一)“宇”的确指对象分析

典籍记载的“”字意义有多种,其中一指姓名“似”[4];二指职业“相人”[5]。其中“似”和“相人”都确指古代以相面为主的行巫之人。虽《非十二子》的“”字不一定就指似,但无疑和职业相面人“”有关。所以《非十二子》的“”字当有确指《荀子》时代前后的“相人”之意,《荀子・非相》斥责该类相人的言辞是“奸言”[6]。因此《荀子》“”字有确指,其对象是《荀子》时代前后的相面人。

《说文解字》释“宇”字曰:“籀文宇,从禹。”[7]说明三代时秦国“宇”字和大禹崇拜有关,此崇拜情结甚至沿续到六朝后,《周书・文帝纪一》记载:“太祖文皇帝姓宇文氏,……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其俗谓天曰宇。”[8]其中既说明三代两河流域有“天”“宇”二字义通的语言习惯,又内隐了当时的“宇”神崇拜风习,因禹崇拜和天神崇拜都在继承儒教传统、坚持自然天论思想的《荀子》非难之列:反对神化禹的崇拜、反对天神崇拜,所以亦反对宇神崇拜,则“”人的宇神崇拜自然被《荀子》非难。所以“宇”二字的确指对象该是《荀子》时代相面人的宇神崇拜说。

(二)“嵬琐”的确指对象分析

《说文解字》释“嵬,高不平也”[9],则该字本义指事物高而尖的形状。古今学界还公认“嵬”有高而尖的帽子之意,例屈原《九章・涉江》曰“冠切云之崔嵬”。据学界考证当时在中原此类帽子用于甄别身份。当时中原还有一种传自外国的“”冠普遍为《荀子》时代的士喜欢佩戴,但因该类冠饰只限大夫以上的官员佩戴[10],所以身居卿位和持等级制思想的荀子自然坚决反对士“冠”,称此传自外国的冠饰作“嵬容”。所以该“嵬”字专指外国人戴的尖帽。由“嵬”字的确指性知道“琐”字也当有专指,而不能皆泛指细行之人。又由“宇嵬琐”对偶的词法结构和“宇”的学说意指分析知,“嵬琐”亦和学说有关,特别和外国的学说有关。

当今学界研究:战国以后随秦国统一治理西戎八国、畅通了中国和西亚的交通,当时商贸中亚的各类塞种人同时传进了他们的――产生自中亚大夏国的琐罗亚斯德教,至《荀子》时代前后,与戴尖帽的外国风习一起影响到中原思想界。该教主张世界有善恶二本原、天有意志且由天神以善制恶,而持“天人相分”的自然天论和性恶论的《荀子》则主张以人的主观能动性“化性”至善;该教的天神理论无疑与荀子的人本理论矛盾,因此《荀子》以“嵬说”的名义“非”难之。因该说创始人的汉译名字是琐罗亚斯德,《荀子》便依当时的命名原则和摘字法,用“琐”字简称琐罗亚斯德及其教派和学说。

以上考论证明“琐”字也有确指,其对象是琐罗亚斯德教及其学说。

二、《荀子・天论》与《战国策》的“祆”字考论

本文有关《荀子》“琐”字的确指对象考证不是孤论,因为它还以信息群的状态存在于战国典籍,主要表现于《荀子・天论》《战国策》等文献的“祆”字和《离骚》“灵琐”的“琐”字等。

(一)《荀子・天论》“袄”字考

首先,《天论》指称当时民间出现的一种现实生活现象作“人祆”(“祆”字的具体考证见稚文《祆教东进中原时间考》)[11]。当代世界宗教学权威任继愈先生认为该“祆”事指宗教[12],则该“祆”字特指祆教,其主编的《宗教词典》又称祆教亦琐罗亚斯德教,则宗教领域的“祆”“琐”二字可通用;所以《天论》的“祆”字指的当亦是琐罗亚斯德教,《天论》“祆”字和《非十二子》“琐”字因之当亦可通用。因此《荀子・非十二子》的“琐”字当指琐罗亚斯德教。

(二)《战国策・楚策》的“祆”字论

“祆”事在《荀子》时代当是普遍存在的,《战国策・楚策》也记载了出现在楚国的“祆”事:楚襄王答庄辛的谏说:“将以楚国为祆祥乎?”尽管学界对此“祆”的释义至今不确指,但一则“祆”字结构说明它指称一种祭事,二则依许慎《说文解字》“祆,胡神”的释义和古今学界的研究,“祆”事不属于中原文化系统,它专指“外国的天神”,战国后期学界新造此字以别于当时中国的天神祭。该祭事有别中原文化系统,楚国因之被《汉书・地理志下》志以“重淫祀”之史评。因为春秋战国时代尽管诸侯争霸,但文化系统始终只隶属于中国一脉,祭祀上各侯国理当一统于中国系统,此时楚国却使用非中国系统的祭礼“祆”,自然有违中国的祭礼规范,所以招致“淫祀”之评。当代宗教界公认该外来祭事“祆”特指祆教,亦琐罗亚斯德教,所以《战国策・楚策》“祆”字也当指琐罗亚斯德教。

三、《离骚》的“灵琐”解读

“灵琐”见于屈原《离骚》诗,概括古今释义主要有器物说[13]、神界说[14]和琐罗亚斯德说等,结论有待商榷。

(一)《离骚》的“灵琐”意义分析

“灵琐”是由“灵”字组成的灵字词组,古今楚辞学界公认“灵”字是楚人的习惯用语,“楚人谓神为灵”[15],则“灵琐”当与原始宗教崇拜有关。初步统计屈原23篇作品,灵字词组约10个。其中《离骚》6个:“灵均”(1)、“灵修”(3)、“灵琐”(1)、“灵氛”(1);另《山鬼》“灵修”(1)、《哀郢》“灵魂”(1)、《抽思》“灵魂”(1)和《思美人》“灵盛”(1)等。古今学界考证其意义:“灵均”公认指屈原;洪兴祖[16]、马茂元[17]称“灵修”作楚怀王;“灵氛”公认为卜巫名;殷光熹先生考证“灵魂”是人的第二个“我”,则学界公认的屈原自传体组诗《九章》里的“灵魂”当指屈原的第二个“我”[18];洪兴祖引《史记》证“灵盛”词义曰“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生而神灵,自言其名”,则文中“灵盛”指帝喾[19]。综合以上9个灵字词组皆确指人的名称,说明屈原作品里的灵字词组主要用于指称人的,若只“灵琐”一词指器物,当与灵字组词法矛盾。因此《离骚》“灵琐”一词亦该指人名。

(二)古今学界关于人名称的观点分析

“灵琐”是人名的意见非本文孤论,古今学界皆有论及:有楚王说、楚怀王说及舜帝说[20]等,结论有待分析。

近代章太炎先生于《播种》等文,系统地从种族学、中国文化多源说等角度诠释了中华民族的古今种族延续问题,“雪霜既降,枝叶既解,而根D不枯于下”[21],其中以“叶”“根”等形象比喻了近代华夏民族的存亡问题。《播种》认为华夏民族的存亡不是一国一姓之事,而是不以时空为限的整个中华民族的问题,所以“今是闵于诸夏,于昵其所事相扶持者,虽有奇偏,故不以为_。不然,不哀灵琐,以及其黔黎;不哀今日之黔黎,而以及其苗裔;其曰非吾灵琐而置之也,则得矣。其将骈吾诸夏之民而加之腐刑熏胥焉?”[22]其“灵琐”一词若释作门锁类的器物义,则不仅使下文“以及其黔黎”和“非吾灵琐而置之”的语意不详,且乖违《播种》等篇诠释种族延续的重要旨意。文中还直接论及“灵琐”和“诸夏”的隶属关系:认为“灵琐”是“诸夏”的客观组成部分。因此“灵琐”在文中当不指器物,而指代一个人的类群体、一个与华夏族有特别血缘关系的族群。该族群的确指尚需考论。察该文段的前后有两个“诸夏”词组,则“灵琐”确与“诸夏”有关。

迄至近代,汉语“诸夏”指称的中华民族内含“大夏”“华夏”“中夏”“西夏”“东夏”等称谓,其中“大夏”的确指意见不一。自古及今大致有晋南说、西域说和中亚大夏古国等众多说法,自1976-1978年考古学界在新疆发现祆教遗迹后[23],学界渐多倾向于中亚大夏古国说。依章太炎先生《原人》篇从种族学角度提出“赤黑之民”“如欧美者则越海而皆为中国”“古者称欧洲曰大秦,明其同于中国”的观点,则不仅“大秦”一名主要因秦人西移至地中海沿岸而得称[24],且“大夏”之称亦主要因夏族的西迁,即中亚大夏古国从血缘的角度说,部分地同源于华夏民族,亦即无论是大夏本土的古今华夏子民,还是迁徙至中国或世界各地的大夏国的华夏子民,因他们同血缘于中华民族而皆应“闵”“哀”之。虽然历史的角度说“大夏”只是中亚当时一个被后至的亚历山大灭亡的古国之一,但种族的角度论,“大夏”族并未销迹于世,相反因琐罗亚斯德教超越时空的传播而长载世界史册。所以追本溯源,琐罗亚斯德虽生活在中亚大夏古国,但因“大夏”同血缘于华夏民族,琐罗亚斯德教亦当属华夏族的宗教,大夏国当时及后来信仰琐罗亚斯德教的“黔黎”“苗裔”,亦当属华夏族即中华民族。所以“灵琐”当不指器物类,而专指一个人的类群体。虽然该群体与当时域内的华夏族不同域同国同姓,但因血缘相同而实族属诸夏;依屈原作品灵字词组分析的“灵”指神,则“灵琐”当和原始宗教崇拜有关;考察诸夏的宗教发展,既产生域外又同血缘与华夏族且传至域内的原始宗教,只有中亚大夏古国的琐罗亚斯德教。所以章太炎先生所论“灵琐”之“琐”当指琐罗亚斯德。

综合古今学界对“灵琐”指称的人名的诸多考论,本文认为章太炎先生多角度系统阐述的“灵琐”观点公允而精当,其“琐”字当指琐罗亚斯德及其教派。

当代宗教学和考古学研究证明:该教公元前6至前7世纪产生于中亚大夏国,至迟于公元前4世纪传进中国[25],即早于屈原、荀子生活时代。《荀子》“琐”字指称琐罗亚斯德教因之成为可能。

综合以上分析,受众视阈观照的《荀子》“琐”字,今证当是琐罗亚斯德教。

――――――――――

参考文献:

〔1〕〔3〕〔6〕王先谦.诸子集成・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6.57,224,53.

〔2〕〔7〕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90.12,150.

〔4〕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848.

〔5〕冯梦龙,蔡元放.东周列国志.华夏出版社,2012. 294.

〔8〕令狐德保等.周书.中华书局,2000.1.

〔9〕沈兼士.“鬼”字原始意义之试探之附录[A].沈兼士学术论文集[M].中华书局,1986.201-202.

〔10〕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1406.

〔11〕杨机红.祆教东进中原时间考.赤峰学院学报(哲社版),2015,(02):34.

〔12〕任继愈.中国哲学史(一).人民出版社,1996. 222.

〔13〕〔15〕〔17〕〔18〕马茂元.楚辞注释.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55,20,20,527.

〔14〕〔20〕苏雪林.楚辞新诂.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103.

〔16〕〔19〕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9,147.

〔21〕〔22〕〔24〕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56,58,166.

荀子语录范文第5篇

在曾国藩的日记中,他这样记录:“李申甫自黄州归来,稍论时事。余谓当竖起骨头,竭力撑持。三更不眠,因作一联云:‘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用自警也。余生平作自箴联句颇多,惜皆未写出。丁未年,在家作一联云:‘不怨不尤,但反身争个一壁静;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曾用木板刻出,与此联颇相近,因附识之。”李申甫是曾国藩身边最为信赖的幕僚之一,此人尽管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太多东西,但经常出现在曾国藩的家书中,每到关键时候,李申甫都能给予曾国藩很多有用的建议,可见也是一位智囊!因此,曾国藩也愿意和他交流探讨时局。1859年的大清可谓是内外交困,内有太平军造反,外有西方列强欺凌,而大清政府内部也是问题多多,所以,曾国藩等人对于大清的结局并不看好,唯寄希望于一些文臣不爱财、武将不怕死式的贤臣能支撑起大清这个烂摊子!而中国人认为要治国平天下,首先就得修身,因此曾国藩写出了“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的对联以自励,在曾国藩看来,大清再怎么动荡不安,自己首先要做到“不怨不尤”。

1859年,曾国藩率领的湘军与太平军的角力也算是进入了相持阶段,两军互有胜负,也就是在这一年,曾国藩的弟弟曾国华也战死疆场,由此可见战争的残酷。以前阅读《曾国藩家书》,我们可以感受到曾国藩因为战争带来的那种焦虑,因此,曾国藩失眠,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能还是来源于战场!他在《茶余偶谈》中这样记录:“夜阅《荀子》三篇。三更尽睡,四更即醒。又作一联云:‘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至五更,又改作二联。一云:‘取人为善,与人为善;乐以终身,忧以终身。’一云:‘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曾国藩因为战争而失眠,所以他希望通过阅读来缓解自己紧张的压力,而《荀子》是一本较好的读物,这是一部给人力量的书,我们曾经读荀子的《劝学》就可以感受到那种“正能量”!显然,曾国藩也是希望《荀子》能给予他力量,正因为读《荀子》,曾国藩才悟出了很多人生道理,他觉得在做事上,没有容易的事情,也没有困难的事情,只要脚踏实地地去做,就会取得成功;在做人上,只要与人为善,就可以了!显然,曾国藩通过读书起到了很好的心理按摩效果。

曾国藩失眠不是一天两天,从十月到十一月,一直都失眠,曾国藩也很苦恼,他也在反思自己为何失眠,在《茶余偶谈》中我们看到曾国藩是这样记录的:“近日之失,由于心弦太紧,无舒和之意。以后作人,当得一‘松’字意味。”曾国藩也找到了失眠的根源,他认为是自己的神经绷得太紧的缘故,所以他在日记中强调“以后作人,当得一‘松’字意味”。事实上也是这样,你神经越紧张,越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关键还是要放松心态。当年上海的跳高王子朱建华本可望打破世界纪录,结果却因为精神高度紧张,只在洛杉矶第二十三届奥运会跳高决赛中,以2.31米的成绩获铜牌。当然,这跳高和曾国藩打仗不可同日而语,打仗是要死人的!但道理还是一样的,做任何事情,紧张是没有任何好作用的!

相关期刊更多

科技资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经济咨询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法律社会咨询中心

统计与咨询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黑龙江统计局;黑龙江省统计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