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材料产业

新材料产业

新材料产业

新材料产业范文第1篇

新材料,是指新近发展的或正在研发的、性能超群的一些材料,具有比传统材料更为优异的性能和特殊功能;或采用新技术(工艺、装备),使传统材料性能有明显提高或产生新功能的材料;一般认为满足高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一些关键材料也属于新材料的范畴。“新材料产业”,包括新材料及其相关产品和技术装备,具体涵盖新材料本身形成的产业、新材料技术及其装备制造业、传统材料技术提升的产业等。与传统材料产业相比,新材料产业具有技术高度密集、研究与开发投入高、产品的附加值高、生产与市场的国际性强以及应用范围广、发展前景好等特点,其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21世纪科技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是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新材料的研究,是人类对物质性质认识和应用向更深层次的进军。新材料主要有传统材料革新和新型材料的推出构成,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新材料与传统材料产业结合日益紧密,产业结构呈现出横向扩散的特点。按照应用领域来分,一般把新材料归为以下几大类:信息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汽车材料、超导材料与技术、稀土材料、新型钢铁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生态环境材料。世界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对新材料需求日益增长,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先导产业,是各国产业竞争的焦点。

新材料产业是江苏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近年来,全省新材料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9年,江苏新材料产业产值增长22%,拥有江阴、苏州、无锡、南京、南通、扬州、连云港等18个新材料产业基地。目前省内新材料企业数、产品数和产业基地数均居全国第一;且新材料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集聚开始呈现,创新体系逐步形成。但从总体上看,江苏新材料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规模化生产程度不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不多。面对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必须加快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推动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新材料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一是加强自主创新平台建设。围绕新材料重点产业基地和园区以及重点领域,依托现有的共性技术平台等研究机构,建立新材料产业培训、性能设计与分析、产品测试等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和企业技术创新。二是加快提升产业基地水平。充分发挥基地的集聚、孵化和辐射作用,有效地整合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建立垂直分工、合理布局的集群化产业体系。三是积极发展壮大优势企业。培育行业首企,壮大产业规模。四是努力构筑人才高地。提升引才层次,扩大引才规模,2009年,江苏开展“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共有265名高层次人才引入资助名单,资助个人总金额达2.3亿元,其中包括新材料产业领域的人才,我们优化创业氛围,给他们提供良好的环境。五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运用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促进新材料领域的课题研究。鼓励优先使用新材料,推动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新材料产业范文第2篇

三棵树(603737)公告称,公司与莆田市秀屿区人民政府签署了《投资协议书》,计划总投资约11亿至16亿元在莆田市秀屿区石门澳产业园新建“三棵树高新材料综合产业园项目”。公司将按项目进度在莆田市秀屿区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致力打造智能化绿色工厂,进一步拓展华东、华南地区市场,提高公司产品在该地区的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

深圳新星:拟投建氟新材料产业园

深圳新星(603978)公告,公司近日与龙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了《投资兴办氟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合同书》,计划在龙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富康工业园建设年产15万吨的无硅氟钛酸钾(氟化盐)项目、年产8万吨的高纯无硅氟化氢项目和年产5万吨的铁基新材料项目。公司拟以自筹资金出资1亿元于龙南县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杜刚氟化学材料(龙南)有限公司,以实施上述项目。

新材料产业范文第3篇

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金属新材料产业作为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点发展的领域包括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其种金属功能材料包括:稀土功能材料、稀有金属材料、半导体材料和其他功能合金;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包括:高品质特殊钢、新型轻合金材料。随着我国工业结构逐步调整和产业升级换代,金属新材料作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新材料之一,必将成为我国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应用前景广阔,稀土功能材料将成发展重点

稀土功能材料具有其他材料难以比拟的光电磁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新能源、环境保护等新兴领域,常用的稀土材料有稀土发光材料、抛光材料、永磁材料、储氢材料等。稀土功能材料由于其特殊的性能,或将成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点。

随着节能照明和电子消费产业的高速发展,稀土发光材料应用需求出现爆发式增长。随着国家正式淘汰白炽灯路线图,到2013年我国白炽灯产能将下降至14.2亿只,节能灯产量将达到60亿只,为当前节能灯产量的2倍。稀土发光材料作为节能灯生产必须的基础原材料,其市场需求必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预计到2013年我国节能灯用稀土发光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8000~10000吨,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1%。

稀土永磁材料作为应用领域最为广泛的永磁材料,占稀土新材料消费总量的60%。第三代永磁材料,钕铁硼是现在世界上磁性最佳的永磁体,也是消费稀土最多的一种稀土新材料。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包括风力发电、节能电梯、节能环保空调、新能源汽车等和传统应用领域(VCM及消费类电子产品)等。未来随着混合动力汽车和节能环保空调需求的不断提高,节能环保和新能源领域将成为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例,平均每台混合动力汽车需要5kg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按此估算到2014年,我国混合动力汽车行业对高性能钕铁硼的需求量将达到7800吨左右。

轨道交通材料步入黄金期,看好新型轻合金产业

新型轻合金包括高性能铝合金、镁合金和钛合金,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全球金属材料发展的历程来看,目前我国金属材料产业发展水平正处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中后期的水平,正是航空航天材料和现代轨道交通材料发展的黄金时期。而新型轻合金材料正是满足航空航天和现代轨道交通需求的关键材料,必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根据中国商飞公司的测算,中国航空客流量将以每年7.7%的速度增长,未来20年,中国总计需要新增飞机3997架。随着国产大飞机计划的推进,以及我国航空材料制造业的不断发展,航空材料国产化率会稳步提升,2010~2019年是我国新增客机需求增长最快的时期,在此期间航空新型轻合金材料和C/C复合材料的年均增长率保持10%左右,因此相关上市公司也会受益行业高增长带来的发展机会。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加速,轨道交通用的铝合金材料和金属基复合材料将迎来高速增长时期,其中轨道交通用铝合金材料将保持年均25%~30%的增速,总需求量将在2016年达到30.77万吨。

金属基复合材料将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速,总需求量将从目前的10万吨左右增长到2014年的25万吨。

新材料产业范文第4篇

竹林是一种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资源,中国拥有竹类植物约40属400多种,现有竹林总面积440多万公顷,约占世界竹林总面积的1/4,竹林总蓄积量为1.15亿吨。竹林种类、面积和蓄积量均居世界前列,素有“竹子王国”之称。中国在竹材加工利用方面的某些领域(如竹材的化学利用领域)具有国际领先地位,但总体来说中国竹材资源利用仍处于高消耗、低产出阶段,传统的竹产业还不能适应中国林业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

竹质新材料产业现状及前景

过去在国家指导的高科技领域中,不包含竹类资源的研究开发成果,因此,就在人们的心目中产生了一个误区,即:竹类资源的经营似乎与国家的尖端产业毫无关系。但许多研究者的实验结果表明,竹类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向中,有相当多的部分跟尖端产业的新型材料尤其是复合材料有关,这些新型复合材料将成为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材料之一。比如,竹炭可以成为高级炭素材料,竹焦油可以成为高功能活性炭、继而成为超级电容器(双电层电容器)的电极材料,而超级电容器又是21世纪中储能和能量转换的有效装置;竹纤维和竹纺织纤维,可以成为新型复合材料中不可多得的增强体;竹材的过热水抽提物中可以提炼出抗癌药物(作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癌细胞Jurkat、Molt4的增殖阻碍剂);而竹醋可以成为有机农业领域中最具发展前景的可施材料(即取代化肥和化学农药)。这些都足以说明,竹质新材料是我国高新技术领域的一部分,而且是21世纪中最为活跃的一部分。

竹产业发展滞后的成因

竹产业是一个起步较晚而且进展缓慢的产业,但却关联着全球至少25亿人的生活。在这个产业中的经营创新成果,将会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而把竹质新材料产业导入到全球的竹产业中,会为世界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示范。竹林资源的生态作用和可持续成长的特性,为竹质新材料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但是在过去的产业经营实践中有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竹产业中创造生态效益的生产者收益低,缺乏扩大竹林资源的积极性,而拥有巨大市场前景的尖端产业虽然收益性高,却不能拥有可持续发展的作为基础材料的资源。这样的矛盾一直束缚着产业之间的平衡发展。

以农山村为第一产业现场的基础原材料经营者是林农,只有当他们经营的竹林经济利益不断增长、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得到评价和认可时,竹林及其他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增长才可能实现,因此产业利益分配必须优先保证竹林资源经营者的份额。而基础材料的加工业者(如林业企业)作为中间生产者,他们的利益最终是从终端产品的销售利益中取得份额的,所以如何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包括为尖端产业提供原材料)就成为利益谈判能力的关键,采用自营(或直销)的方式可以淡化利益分配的谈判色彩,但是需要有相当规模的经营能力(或行业合作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看不见的手”左右着传统生产者的经营,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林农和林业企业都是市场经济的弱者。而尖端产业生产者具有政治和科技的双重优势,拥有着具有垄断地位的“看得见的手”,所以相对利益的谈判能力强,具有行业的领导地位,因此成为产业链的金字塔顶。

竹质新材料产业发展思路与经营模式

尖端产业的高利益如何才能转让部分给第一产业?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总结了多年实践的战略经营经验和业绩,积累了竹质新材料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产业先见、经营战略和产业设计思想。我们认为资源载体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以竹质新材料为例,核心技术诱导产生技术群、技术群诱导产生核心产业、核心产业诱导产生产业群。但产业群的形成还需要新的互助合作化运动(商业中枢型产业公社―以农产品连锁超市为背景,知识经济中枢型产业公社―以大学科技产业园区为背景)―这是一种基于长治久安哲学原理的合作化战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竹质新材料产业领域提供的经营模式是:尖端产业企业的后方统合一体化战略。中国的炭素材料产业,在某些领域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如C/C复合材料的应用等),但高性能的基础炭素材料仍未达到产业化的阶段。以石油、煤炭为基础的炭素材料依然占主流,这在相当程度上受到不可再生资源的经济衰退性影响,会阻碍尖端材料产业的进程。而竹质新材料的基本条件与该尖端产业技术的方向具有一致性,其技术融合研究具有可行性。

竹质新材料是一种“以农林加工剩余物(尤其是竹材剩余物)为主要资源、以高度复合技术为载体、用于环境和尖端产业所需的基础材料”,竹质新材料产业是一个将第一产业与尖端产业相结合的产业。有了这样的材料和这样的产业,就为生态效益的源头和经济效益的源头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从而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战略和文明和谐的社会发展战略提供了载体。

产业设计理念的方法与实践

综观当今的农林业技术发展,许多技术都是以单一的体系而存在的,产业化的进程经常伴随着“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的多次重复开发,提高了成本之后才进入市场,产业的废弃物不能重新得到利用,因此技术寿命短、社会成本高、产业的成长率低,且第一产业能得到的经济利益很少,其结果是资源培育者的积极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形成大产业的机会就大大下降。产业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从哲学上去理解“物尽其用”的妙处。从微观上进行技术统合,可以使多种生态资源在同一平台上得到有效利用,大大减少资源培育的成本和风险,从宏观上进行商品开发,可以最大限度地取得经济利益,而复合材料的终极归宿依然是微观原料,成为可再生的循环机制。

竹质新材料产业不是一开始就能得到人们的认同,它在发展进程中要解决的难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层次:1.资源特性是优势还是劣势;2.现有的技术能否综合解决产业中的转化问题;3.文化和哲学要素如何跟大产业形成有关;4.资源共享平台和产业融合的依据;5.世界性的市场如何形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已经在竹质新材料上找到解决上述难题的钥匙。

对微观进行技术统合的主要途径有:纤维化加工,粉末化加工,干馏,热解,过热水抽提,水解加工,赋活(活化),木工(竹工)工艺,人造板工艺,粉末冶金/陶瓷工艺,成型,复合材料工艺等。这种技术统合可以使不同来源的生物原料进入一个规模生产的经济系统中,并且得到均一的材料性能,便于成为产业的具有比较优势的基础材料。同时,大量的资源可以有效利用,而且可以实现在微观领域的循环利用。

微观技术统合的社会意义在于可以将部分工艺放在林农的居住现场进行,通过公司+农户(林农)+基地+科技+市场的基本模式实现公平受益,从而确保竹林(森林)资源的经营投入水平,稳定产业源头。

在宏观上进行商品开发,是基于社会和经济需求,利用现代工业技术手段,生产出高附加价值的商品(主要是环保型、可循环利用型的生活用品和建筑材料等)和高科技材料(性能特异的医疗、电子和能源材料等)。这样的宏观开发,能使基础材料产业(包括林业在内)与尖端产业(通常人们认为高利润的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善商品价值链的性质,形成可持续高速发展的产业经济格局。

新材料产业范文第5篇

(一)发展前景较好,市场需求较大,大量产品需要进口

从总体上看,我国化工新材料呈现出较好的市场前景,产品的市场增长率近年来一直维持在10%以上,稍高于同期gdp增长率。某些重要的新材料品种市场增长率甚至超过20%。如果再考虑到普通工业原材料价格、钢铁和有色金属价格上升的趋势,以及市场上以塑代钢观念的强化,化工新材料在工程材料、日用品材料中的替代作用会不断增强,市场空间可望得到更大扩展。由于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市场起步晚、生产技术基础差,以及受体制的制约,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市场成熟的化工新材料产品,尤其是基本产品呈生产能力不足的局面,国内市场上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有些产品国内供应缺口甚至超过50%,需要依赖进口来满足。

(二)企业数量众多,产能普遍较小,生产集中度低,某些产品存在产能过剩危险

由于市场扩展快,节节攀升的市场需求使化工新材料产业具有较高的利润率,而相对于石油化工项目,化工新材料项目的装置投资规模要小得多,即进入的资金门槛低,因而大量企业争先恐后进入化工新材料基本产品领域,造成除少数产品外,大部分基本产品的生产集中度很低,企业相应的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密集于低端市场,既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又无法提高技术水平,也容易形成恶性竞争。由于许多企业纷纷准备进入,已经进入的企业准备扩大产能,以至于有机硅、环氧树脂等不少化工新材料产品已经存在短期内因盲目投资而出现产能过剩的危险。

(三)企业形成三个梯队的格局,各梯队之间差距较大

第一梯队,主要由为数不多的外资(包括台资)企业构成。其特点是,产业经验丰富、产业基础完整、装置普遍规模大、技术水平高、销售能力强、产品链较为匹配、战略清晰并运作规范,通常以较高质量的基本产品和改性产品占据着高、中端市场,因而往往是市场领导者,获得较为丰厚的利润。第二梯队,是以中国化工集团公司蓝星集团为代表的国有企业,也有少量中石化集团所属的中小型国有企业。其特点是,进入市场较早、积累起一定产业经验、产业基础完整、装置有一定规模、有较强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产品链较为完整、运作和管理规范但机制不灵活,多数产品进入中端市场,部分产品还处于低端,所获利润不够稳定,一些企业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传统国有企业弊端的困扰。第三梯队,是数量众多的民营中小型化工企业。其基本特点是,产业基础较弱、装置规模不大、技术水平普遍不高、产品链不完整、经营灵活多变、对市场变化灵敏、行为短期化、进入市场快,少数规模较大、技术基础较强的企业处于基本产品低端市场,多数企业则分布于广泛的、分散的终端产品市场。这一梯队中一些企业投机性很强,利润高时快速进入市场,参与分享高额利润,利润低时立即退出;一些企业在地方政府政策保护下生存,利用低价资源或能源、忽视环保和质量、灵活营销等不规范行为和较低的劳动成本进行低成本价格竞争。值得注意的是,民营企业中也已成长起一些具有一定竞争实力、运作较规范的大中型企业。部分企业通过与第一梯队外资企业合资或组成战略联盟,快速成长的潜力很大。少数大中型民营企业已经开始关注化工新材料基本产品和改性产品中、高端市场,正在实施较大规模的项目投资。

(四)在技术水平方面与国外先进企业有较大差距

在化工新材料领域,我国企业虽然在技术水平上进步较快,但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基本产品的总体差距在20—25年左右,有机硅、聚甲醛、pbt树脂等少数产品已经缩小至10年以内。差距既体现在产品层次上,也体现在生产工艺上。从产品上看,多数性能和质量不高,规格品种有限。我国企业往往只能生产满足低、中端应用产品需求的基础材料和基本产品,而市场急需的附加价值高的高端基本产品几乎不能生产,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的特种材料和改性材料也不多。在有机硅产品中,我国企业能够生产的基本产品主要是日用级、玩具级等相对低端的有机硅单体材料、中间体材料和部分改型材料,以及部分电子级材料,能用于手表等精密仪器、汽车配件、医学用途的精密仪器级、汽车级和医药级高端有机硅单体材料、中间体材料至今无法生产。化工新材料世界领先企业道康宁(dc)单单有机硅下游产品就能达到万余种,而我国企业总计还不到3000种。从生产过程上看,由于原料、工艺水平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原因,我国企业往往在耗能、耗材、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安全生产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

二、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技术的落后导致产品附加值不高

技术上的落后导致我国企业在化工新材料产品分工中往往处于产品链的低端环节。如在聚甲醛行业中,我国企业基本只能生产供应低端市场的基础原料、基本产品和不多几种低端改性材料,主要用于生产纽扣、拉链、儿童玩具、装饰材料、卫生洁具等日用产品和部分电子产品;而杜邦、道康宁等跨国公司则垄断着应用于汽车、手表等产品的高端改性材料市场。其结果是,我国化工新材料企业在耗费了能源和资源,损害了环境后,依然只能处于低附加价值的低端产品市场,无法获得丰厚的利润,很难积累起足够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环保节能投入。据统计,化工产业巨头杜邦公司每年用于研发的费用接近销售额的10%,而我国大多数化工新材料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甚至连销售收入的1%都达不到。这固然与发展阶段产业特征和企业行为方式有关,但积累不足导致无能为力几乎成为我国企业的一种运行常态。

(二)国外竞争对手的策略使我国企业始终处于产品链相对低端的不利地位

为打压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国外竞争者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在我国企业没有通过自我研发获得技术突破之前,国外竞争对手通过垄断中国市场获得高额利润,或者限制对中国的出口。一旦我国企业通过研发在某些方面获得实质性技术突破,国外竞争对手又会马上将垄断已被打破的、比较低端的技术和设备转让给我国企业,获得技术转移利润,同时把重点转向较高端的产品。我国企业在引进了国外技术设备后,无论是在产能和成本上,还是在产品质量上,与国外竞争对手仍然有着较大差距。此时,国外竞争对手在中国市场大幅度降低价格倾销,挤压这些新引进设备的公司的生存空间,使之难以积累起自我研发能力,无法通过技术进步取得产品升级,而国外竞争对手得以保持在较高端产品上的领先地位,继续获取高额利润。虽然中国也尝试采取积极的反倾销措施来应对国外竞争对手对中国民族工业的打压,给我国企业赢得宝贵的喘息时间,并且在有机硅、双酚a等很多行业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目前国外竞争对手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有效地规避中国的反倾销措施。

(三)产业组织落后导致产品间的匹配能力较弱

化工新材料产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产品链较长,产品链越向下游延伸越宽广,不同产品之间的依赖程度较高,虽然上下游产品的生产能够分割,但产品之间相互匹配才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上游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越高,下游产品的链条就越长,品种就越丰富,所适应的市场面就越宽广。同时,企业在制定产品价格的时候,并不是以单个产品利润最大化为原则,而是以整个产品链利润最大化为原则,通过价格转移,在产品链上上下游产品之间形成相互补贴和同一技术层面产品之间形成交叉补贴来获得和维持竞争优势。然而,我国化工新材料企业的产业组织落后,产品间相互匹配能力较弱。我国化工新材料企业规模普遍过小,无法在企业内部形成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产品匹配和营销网络,因而造成合理产品链的中断。企业之间也由于规模太小、各自为战,无法在产业之间形成良好的配套关系和技术转移路径,在产品之间难以形成合理的上下游匹配关系。从企业布局来看,我国化工新材料企业的布局还是较为分散,许多企业既没有靠近原材料供应地,也没有靠近市场。落后的产业组织既增加了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又无法从整条价值链的角度统筹定价,降低了产品的综合利用程度,还难以通过企业间的联盟实现技术转移和面向中高端市场的技术突破。

(四)管理的漏洞导致行业竞争秩序混乱

目前,国家在对化工新材料的行业管理上还存在漏洞。许多地方政府为获得更多的就业和财政收入,放松对企业的环保节能要求。造成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民营企业将企业放到偏远地区,然后大幅度减少对环保节能的投入。相比之下,国有企业或者非国有上市公司等规范运行的大企业就遵规守法,在环保节能方面的投入大大高于那些减少环保节能投入的民营企业。其结果是,那些减少环保节能投入或根本不投入的民营企业的产品成本降低,市场竞争力增强,如不加以治理,长期有可能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五)机制的僵化导致国有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我国化工新材料企业中,骨干队伍是属于第二梯队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取得很大成绩,但国有企业在机制上的天然缺陷一时难以弥补,集中体现在对人才的激励问题上,一个普通技术骨干在从国有企业跳槽到民营企业后,工资水平能够增长10倍以上。民营企业进入化工新材料领域,可以采取各种潜规则从国有企业获得

研发成果,甚至是成套技术和项目方案。

三、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创新研发模式,提高企业技术水平

一是由过去的单个工厂分散研发转变为集团总部的集中研发。如果在集团内部进行资源整合,建立起多层次的研发体系,对那些能够促进集团发展的关键性技术进行集中攻关,能够大大提高研发效率。二是整合全社会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需要强调的是,在产学研合作中,要真正做到以企业为主体,真正围绕企业提出的市场需求进行研发活动,并且要以市场效果来评价研发成果。

(二)加强行业管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由于各地区之间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为有针对性的发展某些地区,国家可以在环保节能标准上采用不同的区域政策。但不同地区的节能环保标准必须是公平、透明的。无论是对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都要公平对待,并且要增加执法力度,杜绝逃避监管的现象发生。另外,在行业管理方面国家还应当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三)坚持开放发展,鼓励企业走国际化道路

一方面,我们要允许国外先进企业“走进来”。国外先进企业为保护自身的技术垄断地位会努力对中国企业进行技术封锁,同时,为在中国市场寻求更大利润,又积极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我们应当抓住这一机遇,鼓励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的合作,并在合作中尽可能扩大外方的技术溢出效应。另一方面,要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全世界的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技术资源、市场资源、人才资源等。

(四)培养主导大企业,搞化工产业群

要改变目前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就必须要发展几个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在发展大企业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围绕大企业搞化工产业群。化工新材料产业的上下游关联性非常强,化工产业群的建立能够大大节约运输成本,同时有利于企业之间的相互匹配,提高整体竞争力。

相关期刊更多

功能材料信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材料分会;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

新疆财会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新疆维吾自治区财政学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会计学会

新闻采编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