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彝族舞蹈

彝族舞蹈

彝族舞蹈

彝族舞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彝族 体育舞蹈 特点 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1 对“体育舞蹈”的概念诠释及彝族体育舞蹈界定

1.1 对“体育舞蹈”的概念诠释

工具书对体育舞蹈的定义为:“体育舞蹈是体育性较强的舞蹈。是融体育与舞蹈为一体,具有锻炼、竞技和审美作用的一种新的舞蹈体裁。体育舞蹈和其他舞蹈艺术一样,反映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只是它更侧重于动作的高难度技巧,用以表现人的健美、勇敢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体育舞蹈广义而言包括两类:一类是以体育生活为表现内容,能起到体育锻炼作用的舞蹈。如在我国民间长期流传的《剑舞》、《刀舞》、《钱铃双刀舞》等,这类舞蹈审美功能大于锻炼功能。另一类是极富舞蹈美感且有严格的竞赛规则和审美标准的体育项目或舞蹈样式,如我国传统的五禽戏、形意拳和健美操、花样游泳、艺术体操、冰上芭蕾、国际标准舞等。这类运动形式大多已被列为体育锻炼项目,其锻炼作用大于审美。”

从体育舞蹈的定义来看,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中认识体育舞蹈的本质,即体育舞蹈是体育运动与舞蹈艺术的高度结合,因此必将具有体育特有的力量等运动素质、技巧等运动技术的展现,其主要功能用于健身、锻炼或竞技,同时兼有舞蹈艺术的审美价值;另一方面,定义并未对体育舞蹈与一般意义上的舞蹈的本质区别给出客观的界定标准,这就使从众多的舞蹈类型中准确区分出体育舞蹈的难度无形增加。

1.2 对彝族体育舞蹈的界定依据

本文对体育舞蹈的界定,综合了舞蹈实践活动与过往理论成果并据研究所需而最终确定。实践上,将节庆活动、祈神祭祀活动、丧葬活动以及反映军事活动表演的诸多舞蹈类型界定为体育舞蹈的主要依据在于,这些舞蹈类型要么直接作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或云南省少数民族运动会表演项目,要么可在其中寻觅到同性质舞蹈的踪迹;理论上,参考大量文献资料、工具书以及众学者对于舞蹈类型的分类方法。

如节庆活动中的体育舞蹈打歌,曾分别作为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云南省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表演项目;祈神祭祀活动中的烟盒舞(跳乐、跳弦)先后作为云南省第六、八届少数民族运动会表演项目,阿细跳月,曾作为第二届、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节庆、祈神祭祀活中的龙舞(板凳龙)曾作为云南省第六届少数民族运动会表演项目;祈神祭祀活动中的虎舞(黑虎舞、老虎报蛋)曾作为云南省少数民族运动会表演项目。再如,丧葬活动与反映军事活动的多种武舞、兵器舞虽在各型体育运动会上并未直接出现,但与之同性质的其他民族舞蹈却并不少见。如景颇刀舞、藏族弓刀舞都曾作为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尽管上述两种舞蹈并非彝族特有,但其舞蹈性质同属兵器舞却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将丧葬活动上的彝族武舞、兵器舞界定为体育舞蹈是在实践基础上的合理推论。需要强调的是,较之节庆活动、祭祀活动,在丧葬活动及反映军事活动的彝族舞蹈因其形式上是彝族武术与舞蹈艺术的紧密结合,因此更具备体育的特征,更合适称其为体育舞蹈。

研究中还发现,从对各类工具书的查询中,对于本文中提及的体育舞蹈的定义均未含有“体育舞蹈”的字眼。而对于多种文献的查询中,众学者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说服力却不足。因此,本文对于各类体育舞蹈的界定主要依据舞蹈实践活动。

2 彝族体育舞蹈的特点

彝族体育舞蹈是古代彝族先民在创造自己的历史、文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着其鲜明的民族特色,焕发着独特的民族魅力。整体来看,彝族体育舞蹈具备以下两大显著特点。

2.1 彝族体育舞蹈与传统文艺紧密结合

以体为主,文体交融是彝族传统体育的特色,这一点在彝族体育舞蹈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仅从字面上看,就注定了体育舞蹈是体育活动与舞蹈艺术形式的结合体。也正是因为彝族体育舞蹈的这一特点,才使得对于彝族体育舞蹈的鉴别工作尤为困难。从众多的彝族舞蹈类别中准确地鉴别出何种才是真正的体育舞蹈无论对于体育工作者还是艺术工作者而言都是较为困难的。彝族传统体育中的很多项目是寄于民族舞蹈的胚胎上发育的,其形成、发展也必定和舞蹈交织在一起,如果把文艺的色彩完全剔除,那么项目也就不存在了。由此可见,成形于文艺,而高于文艺,以体为主,文体交融发展是彝族体育舞蹈的最大特点。

2.2 彝族体育舞蹈受原始宗教影响并在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与传统民俗中得以传承

原始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它既是一种意识形态,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并作为文化载体对人类诸多文化艺术的发展起着保存、传播与促进的作用。原始宗教与体育、歌舞的结合,对之发生特殊影响,是全世界都带有普遍规律的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作为原始人来说,体育、舞蹈是“人——神”交流的最佳媒介,具有祈福娱神的功能。而作为原始宗教来说,体育、舞蹈在形式和情感上有特殊感染力,因而是迷惑大众、吸引信徒的最佳手段。

根据文物史料的考证和彝族民间口碑的神话传说的印证,都表明某些彝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形成、延续与发展都和本族信笃的原始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彝族传统体育活动与活动密不可分,在各种场合出现的体育舞蹈如虎舞、龙舞、狮舞、打歌、跳月、烟盒舞、武舞等除了具有很强的健身效能外,也都具有浓厚的山地文化和宗教色彩。

民族节庆文化是一个民族民俗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生命力的体现。彝族民间传统活动的开展与其民俗的节令、集会密不可分。彝族众多的传统节日以其特有的感召力和内聚力吸引着彝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节日,使体育、歌舞活动在彝族民众中产生强烈的共鸣作用。作为彝族传统节日的重头戏的彝族传统体育内容就是寓于传统节庆文化之中,而作为彝族传统体育组成部分的体育舞蹈也必然随着传统节日的延续,传统节庆文化的日益丰富而得以延续和发展。

3 彝族体育舞蹈的发展趋势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认为,彝族体育舞蹈从源起的那一天起就兼有娱神、娱鬼、娱人、自娱的多重功能。只不过不同时期,多重功能中的某一种凸显罢了。彝族体育舞蹈,最早萌发于原始人类生产生活实践,是由人的身心需要引发的萌芽期娱乐活动。这一时期体育舞蹈凸显的是它的自娱与娱人功能,而其他功能则要么并不具有,要么屈居次席;伴随社会的发展,原始宗教的出现,人们逐步把体育舞蹈引入原始宗教,其性质、功能发生了质变,成为宗教祭典的重要组成部份,按宗教的要求,向娱神、祭祀的方向畸形地发展着。显然,这一时期体育舞蹈凸显的是它娱神、娱鬼等祭祀功能;在人类的进化历程中,随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的进步,人类支配自然能力的提高,宗教意识的影响不断减弱,现代的科学意识日趋增强,人们的文化传统也随之受到时代浪潮的冲击,在这种文化改造的广阔背景下,彝族体育舞蹈也随人们意识观念的变化而发生新的质变,使之逐步从原始宗教的功利中超脱出来,冲破娱神、祭祀的禁锢,重新回到自娱、娱人的正常轨道上来。而伴随着彝族体育舞蹈功能的不断改变,彝族体育舞蹈的也必将向健身、竞技、艺术的高层次演进。

伴随着彝族体育舞蹈的良性发展,也存在着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诸如,从理论上如何从众多彝族舞蹈类别中客观、公正地辨别出哪些应归属于体育舞蹈。再如,实践中,当体育舞蹈向着健身、竞技、艺术的方向发展时,又真正有多少平台可以为之提供。单就彝族体育舞蹈的竞技化道路而言,至今仍无一项彝族体育舞蹈作为任何赛事中的竞赛项目出现。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少数民族体育盛会,在其已结束的9届运动会中,在竞技类项目中无任何一项体育舞蹈项目,体育舞蹈只不过出现在分量并不重的表演类项目中,且数量极为稀少。由此可见,彝族体育舞蹈虽有向健身、竞技、艺术的高层次发展的趋势,但发展过程中绝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只有解决发展过程中各种理论及实践问题,彝族体育舞蹈才可能有更美好的未来。

4 结论

彝族体育舞蹈作为彝族舞蹈艺术大家庭中的一员,作为彝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彝族先民的生存需要与生产实践,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遗存特色。既是舞蹈,又是体育,反映了其多元文化特征。与传统文艺紧密结合、受原始宗教影响并在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与传统民俗中传承是彝族体育舞蹈的两大突出特点。从彝族体育舞蹈的发展来看,其已从原始宗教的功利中超脱出来,冲破娱神、祭祀的禁锢,重新回到自娱、娱人的正常轨道。未来必将向健身、竞技、艺术的更高层次演进。伴随着彝族体育舞蹈的良性发展,也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彝族体育舞蹈才可能有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唐达成.文艺赏析辞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848.

[2] 徐海荣.中国娱乐大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660.

[3] 许力以,周谊.百科知识数据辞典[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8.

[4] 章柏青,吴明等.艺术词典[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374.

[5] 张宏宇,李小兰.论彝族传统体育的形成和特点[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23(1):12-14.

[6] 饶远.论彝族体育的源流及其价值[J].浙江体育科学,1992.14(1):48-52.

[7] 饶远.云南彝族体育与原始宗教关系初探[J].云南社会科学,1989(2):71-76.

彝族舞蹈范文第2篇

不同民族,由于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的背景差异,自然积淀了彼此不同的文化传说。彝族文化的价值,就在于透过文化的表层形态揭示一个族群整体的人文内涵,从而展现出人类不屈的生命历史和一往无前的精神探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民族若能保留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就能保证该民族的情感与个性不会消散,也就标明了此民族存在的价值。当然,随着世界“多元化”倾向的加速,民族间的交流必不可少,各个民族文化中的“外来影响”增加也是必然的。但这种“冲击”不应是消极的,因为每个民族都是以宏扬本体文化为立足点的,只可惜,在民族交融的过程中,人类走入了很多“误区”,最典型的结果就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越来越少。这不仅说明人类文明遗产的“走失”速度在加快,更说明人类“民族素养”的变化程度加剧,民族观念的自我意识走到了“丧失”的边缘。

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正是在世界多元经济和多元文化这一新格局的大环境下进行的,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与此同时,我们在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设备时,西方的意识形态必然随之涌入国门,西方文化以不可避免的冲击影响着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彝族民间舞蹈便是其中之一。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很多地方蕴藏着极为丰实的彝族民间舞蹈传统文化,大到祭祖祈神,婚丧嫁娶,小到亲朋欢聚、劳动小憩,都以民间舞蹈的形式抒情达意、自娱自乐,可以说民间舞蹈是他们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一些交通较为便利,自然、文化资源丰厚的彝族聚居区,他们在发展富有特色的旅游业,贸易等地方经济中,接触了外界,开阔了视野,他们还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电脑媒介接受的最新信息。当代异彩纷呈的科学文化信息丰实了彝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西方的迪斯科、霹雳舞、现代舞、卡拉OK等迅速传播,尤为青年人青睐,传统的彝族民间歌舞不再是群众唯一的娱乐形式。

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在党的文艺政策和民族政策指引下,这些地区的多数领导和有关人士,不是消极防御,更不是闭关自守,而是采取兼收并蓄,本土外来并存的态度,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处理这一文化矛盾。比如利用传统的火把节,彝族年,采取歌舞搭台、经济唱戏的方式,既满足了广大群众祭祖祈福、歌舞自娱的心理需求,同时也向国内外游客、商家展示当地的民族风情,加强双方的经济技术开发与合作,促进经济发展,创造了宽松和谐的氛围。这时的民俗节日和民间歌舞,无论从其外在的形态、表演程式以及社会功能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如凉山州文工团将彝历年冗长的仪式程序进行了简化,把民间舞《围成圆圈踏歌》加以规范改编,加工后的《达体舞》不仅突出了民间舞原有的风俗特色,还做到了观赏性与参与性并重,得到本民族的认可。90年代初位于中国滇西北高原上的华坪,风光旖旎,民风古朴。肥沃的土地上,居住着彝、傈僳、汉、傣等26个民族,他们习俗各异,聪慧纯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歌舞,在火把节的夜晚,他们将粗犷的民间舞《打跳》和从西方传入的自由激烈的迪斯科在同一舞台上表演,打破了千年戒律,既娱乐又娱人,形成了华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文化景观。两种不同形态、不同文化内涵的舞蹈出现在同一空间,并为人们所接受,这只能是在实行改革开放,多元文化环境下的产物,是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的结果。

在文化转型期间,我们要以宽广的胸怀、博大的视野去看待分析“异文化”的不同之处,看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于是就能跟其他的文化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和平共处,而不是自我孤立或贬斥他人。把本土民间舞蹈与国外舞蹈进行比较且如此,吸收外来舞种也是如此。正如80年代初,当西方现代舞大量传入我国时,被人们视为“洪水猛兽”,而10年后,现代舞不仅没有被挤出中国国门,在舞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奋斗下,1992年正式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现代舞团——广东实验现代舞团,1993年秋在北京舞院创建了第一个现代舞专业。中国现代舞艺术以百花一枝的芳姿,正在这块古老文明的国土上生存、开花、结果。事实证明,我国改革开放的宽松政策,使之从西方移植的现代舞、迪斯科等文化娱乐形式,已经拥有不断拓展自己的市场,丰实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改革开放20年来,对于彝族民间舞蹈如何在多元化的环境中生存发展的问题,是一个认识过程的。12年前凉山州文工团编导们就对彝族民间舞蹈的生命力提出疑问的思潮进行了探讨。当时改革开放已进行了8年,各行各业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何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引起彝学舞蹈界对传统民间舞蹈生命力的反思。12年后,在世纪之交,当我们面对我国实行改革开放20年的伟绩,面对彝族民族舞蹈的发展现状,以自觉的理性思辩重新审视当年探讨的种种问题时,就这些疑问和困惑就显得清晰而明朗了。越来越认识到,彝族民间蹈是植根于人民生活沃土中的传统文化,彝民间舞蹈是在特定的民俗事象中传承发展的,只要这个民族仍然保留着适于民间舞蹈生存的民俗活动空间,民间舞蹈将与人民永存。作为某一特定民间舞蹈形态和风格的传延,往往伴随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或需要而消失或延续,近几年,城市生活中悄然兴起的《达体舞》、《青年舞》、《打跳》、《押搓》,就是生动的一例。彝族民间舞蹈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处于文化转型期,各种艺术节、文化节、旅游节、文化村等形式,为彝族民间舞蹈、中外民间舞蹈的互相交流、吸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如果我们无视当今世界多元化文化的大环境,不顾当前纵横交错的各方面因素的主动作用,只求在封闭的环境中虚构未受任何影响的原汁原味的民间舞蹈,将会陷入文化孤立主义的境地。

彝族舞蹈范文第3篇

不同民族,由于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的背景差异,自然积淀了彼此不同的文化传说。彝族文化的价值,就在于透过文化的表层形态揭示一个族群整体的人文内涵,从而展现出人类不屈的生命历史和一往无前的精神探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民族若能保留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就能保证该民族的情感与个性不会消散,也就标明了此民族存在的价值。当然,随着世界“多元化”倾向的加速,民族间的交流必不可少,各个民族文化中的“外来影响”增加也是必然的。但这种“冲击”不应是消极的,因为每个民族都是以宏扬本体文化为立足点的,只可惜,在民族交融的过程中,人类走入了很多“误区”,最典型的结果就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越来越少。这不仅说明人类文明遗产的“走失”速度在加快,更说明人类“民族素养”的变化程度加剧,民族观念的自我意识走到了“丧失”的边缘。

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正是在世界多元经济和多元文化这一新格局的大环境下进行的,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与此同时,我们在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设备时,西方的意识形态必然随之涌入国门,西方文化以不可避免的冲击影响着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彝族民间舞蹈便是其中之一。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很多地方蕴藏着极为丰实的彝族民间舞蹈传统文化,大到祭祖祈神,婚丧嫁娶,小到亲朋欢聚、劳动小憩,都以民间舞蹈的形式抒情达意、自娱自乐,可以说民间舞蹈是他们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一些交通较为便利,自然、文化资源丰厚的彝族聚居区,他们在发展富有特色的旅游业,贸易等地方经济中,接触了外界,开阔了视野,他们还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电脑媒介接受的最新信息。当代异彩纷呈的科学文化信息丰实了彝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西方的迪斯科、霹雳舞、现代舞、卡拉OK等迅速传播,尤为青年人青睐,传统的彝族民间歌舞不再是群众唯一的娱乐形式。

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在党的文艺政策和民族政策指引下,这些地区的多数领导和有关人士,不是消极防御,更不是闭关自守,而是采取兼收并蓄,本土外来并存的态度,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处理这一文化矛盾。比如利用传统的火把节,彝族年,采取歌舞搭台、经济唱戏的方式,既满足了广大群众祭祖祈福、歌舞自娱的心理需求,同时也向国内外游客、商家展示当地的民族风情,加强双方的经济技术开发与合作,促进经济发展,创造了宽松和谐的氛围。这时的民俗节日和民间歌舞,无论从其外在的形态、表演程式以及社会功能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如凉山州文工团将彝历年冗长的仪式程序进行了简化,把民间舞《围成圆圈踏歌》加以规范改编,加工后的《达体舞》不仅突出了民间舞原有的风俗特色,还做到了观赏性与参与性并重,得到本民族的认可。90年代初位于中国滇西北高原上的华坪,风光旖旎,民风古朴。肥沃的土地上,居住着彝、傈僳、汉、傣等26个民族,他们习俗各异,聪慧纯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歌舞,在火把节的夜晚,他们将粗犷的民间舞《打跳》和从西方传入的自由激烈的迪斯科在同一舞台上表演,打破了千年戒律,既娱乐又娱人,形成了华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文化景观。两种不同形态、不同文化内涵的舞蹈出现在同一空间,并为人们所接受,这只能是在实行改革开放,多元文化环境下的产物,是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的结果。

在文化转型期间,我们要以宽广的胸怀、博大的视野去看待分析“异文化”的不同之处,看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于是就能跟其他的文化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和平共处,而不是自我孤立或贬斥他人。把本土民间舞蹈与国外舞蹈进行比较且如此,吸收外来舞种也是如此。正如80年代初,当西方现代舞大量传入我国时,被人们视为“洪水猛兽”,而10年后,现代舞不仅没有被挤出中国国门,在舞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奋斗下,1992年正式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现代舞团——广东实验现代舞团,1993年秋在北京舞院创建了第一个现代舞专业。中国现代舞艺术以百花一枝的芳姿,正在这块古老文明的国土上生存、开花、结果。事实证明,我国改革开放的宽松政策,使之从西方移植的现代舞、迪斯科等文化娱乐形式,已经拥有不断拓展自己的市场,丰实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改革开放20年来,对于彝族民间舞蹈如何在多元化的环境中生存发展的问题,是一个认识过程的。12年前凉山州文工团编导们就对彝族民间舞蹈的生命力提出疑问的思潮进行了探讨。当时改革开放已进行了8年,各行各业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何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引起彝学舞蹈界对传统民间舞蹈生命力的反思。12年后,在世纪之交,当我们面对我国实行改革开放20年的伟绩,面对彝族民族舞蹈的发展现状,以自觉的理性思辩重新审视当年探讨的种种问题时,就这些疑问和困惑就显得清晰而明朗了。越来越认识到,彝族民间蹈是植根于人民生活沃土中的传统文化,彝民间舞蹈是在特定的民俗事象中传承发展的,只要这个民族仍然保留着适于民间舞蹈生存的民俗活动空间,民间舞蹈将与人民永存。作为某一特定民间舞蹈形态和风格的传延,往往伴随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或需要而消失或延续,近几年,城市生活中悄然兴起的《达体舞》、《青年舞》、《打跳》、《押搓》,就是生动的一例。彝族民间舞蹈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处于文化转型期,各种艺术节、文化节、旅游节、文化村等形式,为彝族民间舞蹈、中外民间舞蹈的互相交流、吸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如果我们无视当今世界多元化文化的大环境,不顾当前纵横交错的各方面因素的主动作用,只求在封闭的环境中虚构未受任何影响的原汁原味的民间舞蹈,将会陷入文化孤立主义的境地。

彝族舞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楚雄彝族儿歌;幼儿教育;作用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1-0184-02

楚雄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文化传统。因其居住分布广泛,支系繁多等因素,无论是传统民族音乐,还是现代素材的民族音乐都风格个性独特,内容丰富多彩。

楚雄州幼儿园,从现实生活中可感的彝族文化因素入手,利用本地区丰富的民族民间资源,择其精华,结合实际,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进行幼儿教育教学活动,探索出一套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特点的幼儿园教学基本模式,创设了具有彝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幼儿园课程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楚雄彝族儿童歌曲的简介

儿歌,有些地方叫“童谣”,即儿童咏唱的民歌,音域不宽,一般在五到八度之间,不超过十度。语言生动风趣、曲调活泼。彝族儿歌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符合儿童理解能力、心理特点和欣赏趣味的一种口头短歌。

(一)楚雄彝族儿歌的种类

1.娃娃梅葛,以演唱一般启蒙性知识为主。

2.儿童歌,彝语称为“阿伙嗬”。儿童歌以太阳、月亮和飞禽走兽等启蒙知识为主,唱词多是五、七字韵句,以“阿伙嗬”“啊咿”等虚词做歌头衬词。腔格较固定,乐节与歌段规整,体式短小,音乐朗朗上口,无伴奏。

3.哄娃娃调,彝语称为“阿古福”,分为两种:(1)“米哦格”意为大人哄孩子睡觉的歌曲。这类歌曲一般为启蒙性实词,但也有整篇都是虚词的歌。(2)“阿把憋借咕”即儿童玩耍时唱的歌。

(二)楚雄彝族儿歌的特点

楚雄彝族儿歌具有内容单纯,语言生动风趣,曲调活泼简练等特点,多为3/4拍和3/8拍,节奏明快,充满了高原山区的泥土味。每一首彝族儿歌都带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充满童趣,让儿童在唱歌的同时学到很多生活中的道理和知识。

二、楚雄彝族儿歌在州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一)幼儿早操中的运用

早操是楚雄州幼儿园孩子们每天必上的一课,幼儿园的老师将不同种类的儿歌串烧起来做成早操音乐。这些串烧的歌曲中包含了健美操音乐、教诲类儿歌、少数民族音乐,其中少数民族音乐包括傣族歌曲、新疆歌曲以及彝族歌曲。少数民族歌曲占了整个早操音乐的一半,而把彝族歌曲作为压轴,使幼儿在欢快的彝族歌曲中结束早操。在早操训练中,幼儿园的老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来编排早操,虽然是同样的音乐,但是小班、中班、大班的孩子们的早操动作却大不相同,展现出不同年龄孩子的特点。

(二)教学中的运用

楚雄州幼儿园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以彝族舞蹈活动为主,彝族音乐为辅,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学习彝族舞蹈和彝族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楚雄州幼儿园探索出了一套运用彝族儿歌进行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幼儿园的老师在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还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彝族儿歌作为舞蹈教学音乐。

小班:主要从动作观察开始,以模仿、韵律活动为主,通过对彝族民间舞蹈的欣赏,培养孩子的兴趣。老师们在选择音乐时,一般选用旋律性强、形象性强、节奏性强、童趣性强的彝族儿歌。首先让小班的儿童从听觉上认识彝族儿歌的旋律,喜欢上彝族儿歌,再从舞蹈动作上让儿童更深入地了解。

中班:主要从动作迁移开始,以小型的舞蹈组合和简单的队形变化为主。老师根据这一阶段孩子的特点选择富有童趣的动物模仿以及能反映彝族人民生产生活、民风民俗的动作进行模仿,如:老虎舞、狗撵羊、公鸡打架、小蜜蜂、耕种、敬酒、祭祀、放牧、丰收等。运用楚雄彝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如左脚舞、跌脚等进行创编,使之更适合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这时选择适当的彝族儿歌就尤为重要,可以让孩子在舞蹈中认识彝族的风俗习惯和劳动过程。

大班:主要从动作探索和动作创编开始,以成品舞蹈为主,鼓励孩子用一些基本的舞蹈语汇来进行简单的创编,用自己想出来的动作来模仿、表现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具体事物积极参与舞蹈表演活动。大班的孩子已经经过两年的彝族儿歌和彝族舞蹈的学习,有了一些基础,基本能根据教师播放的彝族儿歌用自己的理解模仿动作。这说明彝族儿歌已经潜移默化的对孩子产生了影响,让孩子对彝族音乐产生兴趣,同时对彝族音乐文化起到了初期的传播作用。

(三)特色教育中的运用

幼儿体操是楚雄州幼儿园最具有特色的教育活动。在编排幼儿体操前,教师会先给孩子们进行基本功训练,如:站姿、坐姿、压腿、下腰、劈叉等。在编排体操时,教师会根据孩子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来排出合适的体操。不但如此,老师还巧妙的将楚雄彝族音乐舞蹈加入到幼儿体操中穿插使用。例如:把彝族舞蹈基本步伐如走步、撩步、对脚等巧妙的穿插于队形的变化中,使各个动作的衔接更富有变化和动感。另外,在一些小组合中也穿了一些优美的彝族烟盒舞动作,这些“小动作”在体操内容上能起到景上添花、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楚雄彝族儿歌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在对楚雄州幼儿园进行了解之后,笔者发现楚雄彝族儿歌在幼儿教育中起到很大的作用。通过对彝族儿歌的学习,能让孩子学会尊重传统民族文化,增强了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理解,同时还能让孩子对传统民族文化起到继承与发展的作用。

(一)尊重传统民族文化的作用

音乐艺术源于生活,少数民族音乐艺术是每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楚雄是彝族聚居的地区,有着不可多得的彝族音乐文化,利用本土资源进行教学,不但可以让孩子在生活中亲身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还能萌发孩子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

楚雄州幼儿园的老师们将彝族儿歌运用到教学中,让孩子通过欣赏不但认识了彝族的乐器,而且还了解了彝族的一些风俗习惯。比如舞蹈《虎乐乐》,孩子通过舞蹈,熟悉了娃娃梅葛这种彝族儿歌,同时还知道了彝族崇拜老虎的文化习俗。让孩子懂得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都要学会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二)增强对民族文化理解的作用

彝族是一个热情奔放,能歌善舞的民族,楚雄彝族自治州作为全国仅有的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彝族居民相对集中,彝族民间文化源远流长,民族气息十分浓厚。儿童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中自然就得到了熏陶和影响,而彝族儿歌就成为了幼儿教育中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

在幼儿教育中通过彝族儿歌的学习,让孩子们从感性方面逐渐认识什么是彝族,什么是少数民族,什么是中华民族。在欢乐中能更深层次的理解楚雄彝族的音乐文化。例如:当老师讲解楚雄彝族的祭祀礼仪时,根据儿童的理解能力,选择相关的彝族儿歌进行教学,再根据音乐编排出舞蹈律动《祭天地》,让孩子在听、做的过程中了解楚雄彝族祭天地仪式的意义。

(三)对彝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作用

音乐文化传承的方式和途径很多,但物质和精神的传承是其主要的传承方式。就楚雄彝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方式而言,可归纳为物质的方式、精神的方式、行为的方式等。

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具体的传承场所。传承场所的不同,决定了民族文化传承的模式和类型的不同。学校是最发达、最完备的文化传承场所。学校传承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占主导地位。一方面学校作为民族的文化传承场所,传递着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学校作为文化的传递场所,学习外来的先进文化,使民族音乐文化有所发展。

楚雄州幼儿园作为民族音乐文化基础的传承场所,在教学中让孩子通过演唱、欣赏彝族儿歌,对彝族音乐文化产生兴趣,起到了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基础作用。同时教师们利用彝族音乐编排幼儿体操及彝族舞蹈并参加各类演出活动,从而这让彝族文化与汉文化兼容并蓄,使丰富多彩的彝族音乐文化在新时代的文化背景下得以延伸,让彝族音乐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从而促进了彝族音乐文化的繁荣发展。

四、结语

在历史的长河中,彝族音乐文化形成了丰厚的积淀,在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彝族音乐文化具有了更重要的意义。因此,把本土音乐文化引入幼儿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

楚雄州幼儿园,在州内利用本土彝族儿歌进入课堂教学,在幼儿教育中传播自然知识、传统道德,培养幼儿思想情操、生活技能,取得了明显成效。例如:1994年5月,幼儿舞蹈《彝山晨曲》《体操之乡马樱红》经楚雄州文化局、楚雄电视合摄制,代表楚雄州参加“94中国国际儿童艺术节”;1997年,幼儿舞蹈《彝家山娃斗鸡乐》荣获中国舞蹈协会授予的铜奖;2006年5月,弦子操《草杆赛烟盒》参加云南省幼儿体操比赛获得一等奖;2009年6月,幼儿舞蹈《草杆赛烟盒》参加云南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花儿朵朵向太阳”少儿舞蹈比赛,荣获幼儿组金奖,并荣获中国儿童文学艺术基金会二等奖;2010年1月,幼儿舞蹈《虎乐乐》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在我州恐龙谷举办的“智慧树上种恐龙,金龟子畅游恐龙谷”的表演活动,同年在第六届全国儿童艺术展演暨“魅力校园”六一晚会节目征集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实践证明,楚雄彝族儿歌在幼儿教育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能促进幼儿美感和美的创造力的发展。只有从小对幼儿进行本土音乐教育,才能使本土音乐得以宏扬,民族精神才能得以振奋。

参考文献:

[1]李^.楚雄彝族音乐舞蹈戏剧简述[M].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2]李湘举.楚雄彝族自治州幼儿园志[M].楚雄日报传媒有限公司印务中心印制,2012.

[3]夏丽萍.楚雄州幼儿园成果集[M].楚雄日报传媒有限公司印务中心印制,2012.

[4]斯蒂芬・戴维斯.音乐的意义与表现[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

[5]云南民间文学集成编辑办公室编.云南彝族歌谣集成[M].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

彝族舞蹈范文第5篇

关键词:烟盒舞 彝族 内涵

烟盒舞,是云南彝族的一种群众性民间舞蹈。舞蹈时,因每人两手各拿一个竹制或木棉烟合舞弹跳起舞而得名。其以俏丽的风姿,婀娜的舞姿,优美的旋律,铿锵的节奏,优美动听的曲调,刚柔相挤的舞蹈动律,别具一格的道具,喜闻乐见、朴实自然而纷纭繁多的舞蹈套路和风格鲜明的舞曲,主要流传于滇中、滇南新平、通海、元江、石屏、建水、个旧、蒙自、开远等彝族尼苏颇民众之中。①很多民族民间文艺工作者,深入彝家山寨,从舞蹈动作、音乐曲调到艺术特征,进行了全面的搜集整理,并收入各地州、县市的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资料卷中。烟盒舞的套路种类、音乐曲调已基本调查清楚,并记入了各种地方志书史料。但对彝族烟盒舞的深层次探讨研究还明显不足,特别是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符号来解读。

一、烟盒舞的起源辩伪

各种版本的烟盒舞起源:石屏异龙湖畔说。滇南石屏县异龙湖畔一带相传,烟盒舞是元朝末年才出现的。传说有一年,云南阿迷州(今开远市)的女土司万氏嫫,带武装侵犯石屏,欲占领石屏,将石屏纳入其势力范围。石屏土知州、彝族首领马赫奴(马黑奴),率彝民奋力反抗,打败了万氏嫫的入侵武装。在战地(异龙湖南岸五爪山上)载歌载舞集会庆祝胜利。为了庆祝胜利,彝民们欢呼雀跃、跳起了舞(即烟盒舞)那回唱的调子流传下来,就是今天的“海菜腔”;那回跳的舞流传下来,就是今天的烟盒舞。开庆祝会的那天,是农历二月初十,为了纪念战争的胜利,以后每年二月初十,异龙湖畔的彝家人都要在五爪山的罗色庙(为纪念马赫奴而建的庙)前举行赛歌赛舞,形成了一个传统的节日。后来这一带民间就有一句话“有吃无吃,过过二月初十”。②说明彝家人对这一民族节日的重视。江外说。江外说指红河以南的红河、元阳、金平、绿春等四县。此传说流传在异龙湖畔的少数艺人中。据石屏县坝心镇彝族烟盒舞艺人王定明讲:明洪武年间,从江外红河(指红河以南的红河、元阳、金平、绿春等四县)那边跑来一对抗婚的青年恋人,到石屏县异龙湖畔安家立业,带来了江外彝族民间“乐作舞”,即“跳乐”(即烟盒舞的前身),以后便传播开来。鲁班说。木匠大师鲁班在做活时,一群儿童拾他锯下的木榫头,一手拿一块,两块相打发出“达达”的响声,孩子们打着木榫头手舞足蹈,但是木榫头有棱角,时常划着手,极不方便,因此鲁班就把木榫削圆,凿去中间部分,形成碗状,这样就既不划手,碰击时声音又响亮,孩子们玩得非常高兴,后来男人们拿去,一端绷上牛皮,做成烟盒,平时装烟,娱乐时用来弹奏舞蹈,因此形成烟盒舞。龙朋说。传说彝族烟盒舞是杨宗保、穆桂英兴下来的”。此传说主要在石屏县东北部龙朋镇一带,说杨宗保、穆桂英创造了烟盒舞,在人间流传。③

以上几种彝族烟盒传说和由来,多少都有些牵强附会,不能令人信服。“石屏异龙湖畔说”的“二月初十庆祝战争胜利之传说”,且不论事件的真伪,单说烟盒舞,既然当时的人都会跳,说明在那之前,烟盒舞就已产生,并已相当普及。一种民间舞蹈的产生到传播推普及,极有一定的过程,绝不是一次群众聚会就可以形成的。“鲁班说”和“龙朋说”更是无稽之谈,三个人都出生在中原,与滇南彝族尼苏人没有直接的联系。“建水说”,有它的合理之处,但只是一种主观分析,没有具体事实依据,只能作为参考,作为舞蹈的起源。彝族烟盒舞应是源于原始的狩猎祭祀。在彝族进入农耕社会后,以高粱杆、牛皮、铜鼓为乐器的烟盒舞与彝族男女青年“吃火草烟”相结合逐渐形成有固定套路和配器的民间舞蹈,成为深层彝族文化的载体。

二、烟盒舞形成的历史文化内涵

(一)滇人的政治空间与烟盒舞

元代以前的建水、石屏地区,基本上是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社会。在此期间虽有部分汉族回民到此落藉,立屯经商、建文庙,兴庙学,但规模影响较小,未形成气候。明代初期,明王朝锐意进取,大规模开发云南边疆, 派部队,迁移江南汉族大姓到云南屯田,人数达五十万左右。仅在建水地区的军区就有个千户所,驻兵达5600名, 加上兵士携带的家眷和其它方式迁人的汉族人口,共约进人2万余人。大批内地汉族的进人, 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并在彝族人民中得到广泛传播。其水利的开发, 先进工具, 耕作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 汉文化亦得到较快传播,其文化融合过程的加快, 促进了彝族文化艺术的发展。彝汉文化交流的结果。出现了长达五百年之久的兴盛时期,出现“户习诗书, 科第人才盛于诸郡” 的格局。在此社会背景之下,约于明未清初, 烟盒舞体系的大致轮廓开始形成,史藉的艺文部分中也出现有关零星记载。如“夷人各种皆有歌曲, 跳跃歌舞”,“则夜燃火树歌舞广场上,乘醉作乐,若口琴、若阮琴、飘笙、缅萧、二弦、三弦之属、杂燃继发, 山歌水调, 一唱百和”,“其扬袂顿足, 穿花对竹之舞,略如苗人跳月,夜分歌喉润, 舞腹机,大陈肴核,更燃树作长夜饮。”至清代末期, 烟盒舞真正形成了独立的、完整的、成熟的民间艺术体系。从这种意义上说,烟盒舞其实是对农耕文化的一种反映。

(二)历史习俗、心理与烟盒舞

彝族的婚姻形态与其民族一样,经历过原始群婚、对偶婚姻等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但彝族在跨入封建主义后,由于封建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以及受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尼苏青年男女的婚姻状况相应的活动发生了质的变化。它一方面推行“礼乐教化”,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绞绳套在青年身上;另一方面,表现民族特征的歌舞活动,亦被迈出神圣祭坛,赶进深山丛林,造成在大庭广众面前不能公开演唱的格局。但是,彝族尼苏人为保存本民族传统文化,顽强地将其活动加以发展。于是,烟盒舞又在“吃火草烟”的活动获得较宽阔的孕育的空间,并得天独厚地发展,闪现出璀璨的光泽。从尼苏青年的“吃火草烟”的活动心态来看,一是通过唱曲、跳弦、款白话、自娱自乐,二是互相寻找情侣,决定终身大事,最后结为夫妻。此外,许多中老年人也视其为娱乐场所,常常参加这样的活动通过对歌和表演潇洒、优美热烈、奔放的舞蹈,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并消除劳作之疲惫。故在彝族尼苏人居住的村村寨寨,山山岭岭,到处是篝火舞影,弦笛之声。它不断地启迪着民间艺人的灵感,冲刷着人们心灵深处的原始野性,从而使“唱曲”“跳弦”熔炼成一种多功能的高尚文雅的娱乐活动。另外“吃火草烟”活动是彝族尼苏人锻炼随机应变能力,展示聪明才智的场所。在玩场上,掌握套路的多寡,舞姿的熟练与优美,表演技巧的高低,往往是衡量一个的才能和学识丰浅的标尺。若拙手笨脚,即使出众 容貌,亦会受到讥笑,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而舞姿优美,掌握套路较多的人,不但信受青睐,而且被称为“跳弦师傅”,享有较高声誉。正是在“竞歌”、“竞舞”这种特定功利目的催动下,烟盒子舞获得了巨大发展动力,并常新常绿,在形式上拥有了近两百个套路,在内容上达到一个立意更高、意境更深的高度。概前所述,在烟盒子舞形成过程中,彝族尼苏人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习俗环境之下,不断地吸收各种文化要素,使其在在彝族文化艺术的体系独树一格。由此,烟盒舞逐渐定型、发展,与彝族男女青年的交流活动“吃火草烟”密切关联。而上述“吃火草烟”不仅是彝族男女青年婚前交往、认识的机会,是缔结婚姻的前奏,也可以说是彝族的恋爱婚姻形式之一。因此,特定民族心态下的娱乐交流便成了烟盒舞文化的核心内涵。

三、结语

烟盒舞未成型之前,依附于原始宗教活动,具有多种社会功能,其大致的发展轨道可以说由传说开始,随着人们对自然的了解认识,社会的发展又由乐作舞演变而来。很多云南彝族的舞蹈文化现象早已消失在时间的进程中,只能从文献记载和其他文化遗存中了解到只言片语,而流传至今的云南彝族舞蹈则是其中最具生命力的部分,但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也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在当前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持文化的多元性尤为重要,而对云南彝族舞蹈文化的研究正是希望能使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得以传承。在现今红河彝族文化色彩区,我们还能找到一些共同的母题,它们似乎是一根藤上结下的果实,只不过是在不同地区的流传中产生了变异,成为了不同观点艺术形式。烟盒舞最初是通过对自然与事物形象或即兴的描绘,逐渐趋向于对诸多生活层面的挖掘、综合、归纳和融汇,从而将滇东南地区彝族民间的思想文化意和聚和为一种民族的象征,形成文化载体的质的飞跃,并登上了表演舞台,使烟盒舞由于专业性的关注而成为注意素材表现和创新的一种形式表达。受时代特性的要求,烟盒舞在社会的进步中不断更新,在继承发扬中得到升华,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心灵相通的民间艺术形式,永恒地植根在人民日常生活之中,烟盒舞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淀和熔铸各个社会生活要素,以简单到复杂,由幽雅走向成熟,由表及里,构筑其了丰富美丽灿烂的舞蹈艺术体系,成为中国民族民间艺术宝库中国一块丰碑。烟盒舞的文化价值,就在于透过文化的表层形态揭示一个族群整体的人文内涵,从而展现出人类不屈的生命历史和一往无前的精神探求。

注释:

[1]纪兰蔚、邱久荣.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