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黄河的历史

黄河的历史

黄河的历史

黄河的历史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本文将历史学及地 理学 的研究方法和水利 科学 相结合,着重探索黄河下游的堆积历史过程,并借助于“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下游超长期河川径流与堆积历史的关系,给出河床堆积的 发展 趋势的预估。通过与相关科学的关联,认识到揭示下游堆积的 自然 机理,联系到大环境变迁背景的必要性。

一 历史和 现代 的黄河下游河床堆积形态

本文所指的堆积状况,是指在较长的历史时段中河道冲淤累积的宏观结果,探索首先通过大量的水文地质钻孔,结合文物考古工作,对华北大平原的堆积作出概估,为估算干流河床堆积,提供了宏观的基面。

西汉时豫北浚滑、濮阳一带河床埋深8-l0m,当时床砂由中砂向细砂转化,表明曾有剧烈加积。从西汉初到北宋初,黄河河床积厚3-4m,宋金时期积厚4.5m,床砂向极细砂、粉砂转化[1]。豫东的明清黄河,15世纪初在开封黄河上下,尚无系统堤防;明代天顺年河决,“城中水丈余”,河漫滩至少已高于地面2-3m;崇桢年河决没城,泥沙淀积,滩地竟高于城市地面5-6m,明末至清道光年,市区淤厚达7-8m。累计15世纪中至19世纪中,开封河漫滩累积淤厚达11.5—13.5m。兰考以下,北股河道利用临背差判断堆积厚,1495—1781年淤厚7.0-10.0m;南股河道新筑南堤高6-8m,到1855年黄河改道前,新河积厚6-9m.利用文物资料及太行堤内外地层资料,曹(州)考(城)河段1494—1781年积厚7.0—10.0m,1534年刘天和比较北流与南枝河段,北流高出1.5丈,概估在1494—1546年的分流期内,堆积约占总积厚的一半。兰(封)睢(州)河段的临背差显示了堆积厚,1783—1855年积厚4.0—8.1m.商(丘)虞(城)河段临背差已不反映实际积厚,利用始建南堤时原地面高,得1572—1855年积厚8.8—12.0m。对苏皖两省明清故道的研究, 参考 南京师范大学所作地貌考查成果。

上述工作皆忽略了地壳垂直升降的影响.综合以上工作,参照复原后的黄河故道平面形态[2],分析、统计黄河下游各河段、各时期的堆积状况(表1)。

可见:1)黄河下游的堆积,在西汉初到金元,明清、现行河道三个时期不同河道中,河床形态具有相对可比性,各期堆积速率呈一定 规律 变化。从豫河看,北宋前堆积小于0.30—0.35cm/a,宋金时期存在一加积时段,典型的滑(州)澶(州)段已与明清豫河接近;元明时贾鲁大河堆积率又高于滑澶河段。明清堆积率最高部位在豫河,似以沿程淤积为主,宏观堆积速率也高于历代。1855年改道后,山东境内堤防在19世纪末逐渐完善,至本世纪70年代,平均堆积率未超过5cm/a,高村以下不少地方,本世纪30—60年代堆积率超过l0cm/a。从历史过程的纵向看,黄河下游的堆积率正在增长中。2)利用复原的河道平面形态粗估明清下游的堆积量,自有系统堤防控制到清末铜瓦厢改道,下游河道淤积2.39-2.84*108m3/a,略等于1950—1985年的平均淤积2.73*108m3/a(已扣除工程环境因素)。表明古今下游的堆积是具有可比性的。3)以云梯关以下河段作为明清的河口段处理,参考南京师范大学成果与河口段实测资料,假定堆积与河口延伸成线性关系,则各时段河口延伸及堆积估算如表2:

表1 历史时期河南黄河下游河道堆积状况

河 道

河 段

研究时段(年)

河 道

部 位

河床堆积

m

黄河干道

郑州桃花峪附近

西汉初期——1450

1450——1850

全河床

全河床

5.0

5.0

豫北故道

滑县-濮阳

西汉初——北宋初

北宋初期——1194

全河床

全河床

3.0—4.0

4.5

贾鲁大河

虞城-夏邑

元代——1558

全河床

7.0—10.0

明清黄河

沁河口—东坝头

开 封

兰 考

民 权

商丘—虞城

丰 县

徐 州

睢 宁

泗 阳

云 梯 关

大 淤 尖

1493——1855

1450——1642

1642——1855

1495——1781

1783——1855

1495——1781

1783——1855

1572——1855

1572——1855

1572——1855

1572——1855

1578——1855

1590——1855

1677——1855

全河床

河漫滩

河漫滩

河漫滩

河漫滩

河漫滩

河漫滩

河漫滩

河漫滩

河漫滩

河漫滩

河漫滩

河漫滩

河漫滩

6.0

3.0

8.5—10.5

7.0—10.0

6.0—9.0

7.0—10.0

4.0—8.1

8.0—12.0

8.79

5.0—10.0

5.5

8.4

6.05

7.55

表2 明清黄河河口延伸、堆积估算

河口延伸范围

延伸距离

km

延伸率

m/a

堆积速率

cm/a

1194-1578

1578-1591

1591-1677

1677-1700

1700-1747

1747-1776

1776-1803

1803-1810

1810-1855

云梯关-四套

四套—十套

十套—十巨

十巨—八滩东

八滩东—七巨港

七巨港—新淤尖

新淤尖—南北尖

南北尖—六洪子

六洪子-望海墩-河口

15.0

20.0

7.5

5.5

15.0

5.5

3.0

3.5

13.0

39

1540

87

230

320

190

111

500

280

0.4

16.6

0.9

2.6

3.4

2.0

1.2

5.4

3.1

可见,除了潘季驯大治堤防,全流出海时河口段堆积较大外,在河床充分调整的长历时中,河口段与苏豫皖各河段抬升趋势大致相当。

二、下游的来水、河患与堆积的关联,对未来的预测

黄河下游的来水量,在超长系列里呈现出丰枯交替的周期变化;下游的来沙以三门峡以上河流为主,故粗略地利用三门峡站多年径流来评估下游来水来沙的量级。黄河水利委员会的白昭西等人以三门峡以上11站在《 中国 近500年旱涝分布图集》里的丰枯水定级,对三门峡站天然径流加以分析,复原了近500年(1470-1978)的径流量系列。本研究对该序列进行各级平滑处理,认为50年平滑成果具有清晰的周期变化的意义,有助于定性概估下游来水变化,将明清加积时期的史料记载与周期分析相结合,认为周期变化如表3:

表 3 三门峡站天然年径流丰枯变化周期分析

周期

丰枯时期

曲线所示

丰枯时段

复原径流

丰枯时段

所含连续

丰水时段

典 型

丰 水 年

所含连续

枯水时段

年数

i期

116年

偏枯

?—1546

1479—1533

1508、1515、1523、1530

1481—1491

1521—1533

54

a 1546--1583

1533--1595

1546—1558

1566—1575

1589--1595

1557、1567、1570、1575

1581--1588

62

ⅱ期

187年

1583—1655

1595—1642

1598、1599、1604、1605、1613、1621

1627—1641

47

偏丰

b 1655--1778

1642--1782

1644—1654

1658—1666

1678—1681

1693—1698

1723--1761

1653、1659、1662、1664、1679、1751、1761、1781

1713--1722

140

ⅲ期

126年

偏枯

1778—1796

1782—1797

1785、1793

1784—1797

15

偏丰

c 1796--1903

1797--1908

1798—1806

1815—1830

1841—1844

1848—1856

1866--1873

1800、1802、1806、1820、1822、1839、1841、1842、1843、1844、1849、1850、1851

1857—1866

1872--1881

111

ⅳ期

147年?

偏枯

1903—1943

1908—1932

1903、1914、1935、1937、1940

1922--1932

24

偏丰

d 1943—2065

1932—2055

1943—1955

1958—1968

…… ?

123

利用上述图、表和档案资料,将明清时期黄河下游的堆积状况分为三个阶段:1)1495—1546年,北堤已建,但有南北多股分流,在表3所示的i期的偏枯时段,豫河出现剧烈堆积。1546年后,南流诸道先后淤塞,而来水进入a丰水时段,来沙剧增,贾鲁大河河道淤阻已久,难以适应,河床急剧淤高,遂发生1558年改道,大溜沿古汴河水道经单、丰、砀、肖至徐州;虞城一带古代湖泊淀洼旋被淤淀,河床高出两岸地面,1572年创筑南堤。16世纪末,潘季驯大规模修治堤防,下游河防逐步完善,大量泥沙被挟带到河口,河口延伸率达1.5km/a,河床堆积也高达16.6cm/a;1591-1700年河口延伸降到87—239m/a,因统计时段过长,内含1595-1642年的枯水段,来沙较少,河口段也长期处于漫溢状(直至清初),泥沙被带到堤外,河床堆积偏低。1591-1677年低堆积时期,又恰恰与ⅱ期偏枯时段大致吻合。2)清初,相应地是ⅱ期丰水段,从1649年起堤防建设集中在豫河,河床纵向调整也使堆积回溯到河南。70年代靳辅治河,堤防工程向云梯关外延伸,短期内河口延伸达1720m/a[3]。河口段的延伸与加积反馈上溯,溯源淤积加剧;巧合的是正值下游ⅱ期b丰水段,丰水多沙,河道的沿程淤积加剧,与河口延伸造成的溯源淤积叠加,下游河床出现全面加积的局面.从河患与堤防修筑的时空分布看,抬升具有逐步上溯趋势。

明清河道与原豫北故道在桃花峪附近分野,两个多世纪以来明清河道仍低于后者,沁河口至詹店未立河防,利用故道高滩御水,大水时还可分洪,“故留此无堤之十八里,以资宣泄”(《续行水金鉴》)。但是17世纪90年代,堆积 发展 到冲积扇顶点,甚而到桃花峪以上,无堤处才补筑遥堤。这一次加积至少持续到18世纪60年代;加积与表3的b丰水时段又恰好同步.在b丰水段后,纵向调整似乎主要在开封以下进行。明清时期的400年里,桃花峪堆积厚达5m,很可能主要地是这一丰水阶段所形成的。18世纪上半叶,豫河工程全竣,决溢和加积又向苏皖转移,河口延伸为320m/a;但这一局面维持甚短,溯源加积很快又上达到河南,在清初的基础上,兰考以下河道堆积尤甚,1781年仪封大决造成局部改道。3)乾隆仪封改河工成,下游两岸都加强了堤防,决溢与筑堤的重点,又向苏皖转移。但恰处于第ⅲ期的1782—1797枯水时段,来沙相应较少,冲淤相对稳定;1776—1803年河口堆积降到1.2cm/a,不过这一机遇也不太长,1794年以后,决溢重心又从丰砀以下河段发展到以上,1819—1822、1841—1844年大水,中牟、开封河段大决,1851年丰县改徙夺溜、河督严?R认为当时河病之根本在豫河,“尚非海口淤垫,下游顶阻之故”,豫河的加积又成了主导方面,终于促成了1855年改道。 .

明清时期的三次加积高潮、河口延伸,与所分析的a、b、c三次丰水多沙时段一一对应,而堆积的低谷和枯水时段同步;定性地认识到下游丰水状况与河道来沙、堆积具有正相关特性。尽管存在其它多种现象,但大水多沙,淤积为主的趋势仍是居多的。为使问题简化,以上忽略了河势横向变化、调整和河患、堤防自身问题的复杂关系,而且在突出河道纵向调整时,概化了整个下游河床演变,忽略局部。 。

据此,将水沙丰枯变化与河床堆积联系起来,以未来下游来水量的丰枯,做堆积的宏观趋势的关联性预测,是很有意义的。

从而,采用三门峡站 历史 天然年径流序列,借助于“灰色系统”理论进行预测 计算 [4],将预测段衔接在天然年径流序列段之后进行平滑处理,发现50年平滑结果最具有丰枯变化周期的性质(图1),历史与预测分析结果,变化趋势基本一致,b、c丰水时段在平滑曲线上长达110-140年左右;d丰水时段长123年左右,前后对应。从预测出的数据看,第ⅳ周期长约147年.这与陈家其对482-1981年黄河中游水早等级序列拟合,满足信度要求后的趋势分析结果基本一致[5]。

这样,初步地把第ⅳ期丰水长时段的下限,定在21世纪50年代,沿用上述水、沙堆积分析概念,预测在下个世纪50年代之前,黄河下游将处于清初清未那样的丰水、多沙和强烈的堆积阶段中。

在现状工程条件下,黄河下游堆积仍将大体上遵循历史的大趋势,近500年来的堆积状况是最直接的 参考 .黄河水利委员会对今后50年平均淤积估算为3.79*108t/a,是历史年淤积量的1.5倍。直观地看,河床抬升率将明显地加大,在现状前提下,有关单位估算下游各站50年防洪水位和平滩流量5000m3/s下的相应水位;现按同一速率预估70年,预估成果如表4所示:

表4 黄河下游河道到21世纪50年代淤积水平的预估

站名

平滩流量5000m 3 /s的水位

1984年淤积水平 50年平均淤积速率

(m) (cm/a)

2054年的淤积

水 平

高程 m

目前大堤高程(m)

左岸 右岸

花园口

夹河滩

高 村

孙 口

艾 山

利 津

93.88 3.92

74.44 7.88

62.87 9.82

48.34 9.66

41.20 8.30

13.30 5.10

96.62

79.96

69.74

55.10

47.01

16.87

99.80 100.12

80.92 81.88

67.90 68.46

54.86 54.96

47.71 山

19.49 19.49

这一淤积速率与历代状况基本一致,从东坝头以下河段,近百年堤防加高每10年0.81m看,与按1950-1975年水沙条件下估算的下游堤防加高数值近似。但预测数值比某些实测数值偏低。在现状工程条件下,实际到2054年的淤积水平,在某些和段河床将超过堤顶高程;倘遭遇如若1958年型的洪水,淤积将进一步提高。夹河滩到艾山的豫鲁河防,危机将进一步加剧。如果在未来的70年中,目下所研讨的种种工程减淤措施未附诸实施,或者尚未达到预期作用,单纯依靠加高堤防的办法,对付未来的丰水多沙时段的持续加积,下游河道的修防工作,将面临更为险峻的形势。

三、影响河床演变的一些广义的环境背景

以上探讨,局限于考虑上游来水来沙及纵剖面发育的外观形态.但要深人预测,还应弄清影响侵蚀及堆积的大环境机制,其中,气候变迁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且已引起人们注目;而新构造运动是另一个重要因素。诚如《河床演变学》[6]所言:河床的形态变化,“是地表在内营力和外营力作用下长期发展的产物,既要考虑流水的动力作用,也要考虑地质构造运动的深刻影响;既要研究 现代 过程,也要了解历史演变”.这里就它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提出一些联想。

1.钱宁提出:“一般当气候变得干寒时,河流的中上游表现为水沙条件的变化所引起的堆积抬高,中下游则表现为海平面下降所带来的溯源侵蚀。当气候向湿热方向波动时,则河流作出的反应正好相反”( 文献 [6]第334页)。刘东生等长期对黄河中游黄土的研究,恢复了黄土和古土壤的时间序列,指出这一序列与气候变迁、华北平原土壤发育、细粒沉积、平原河湖侵蚀—沉积的关系[7],启示我们在全新世气候与地层的划分中,找出子属的寒冷—温暖周期变化和子属的黄土侵蚀振荡来。

2.联系赵松龄、高善明与周志德对海面变化及其对河道影响的研究[8-10],认为西汉末期下游河患加剧、变徙频繁,可能受两汉之际渤海海面波动影响。侵蚀基面因海进造成抬升,河口段流速减小,削弱了宣泄洪水和挟送泥沙的能力,导致河床溯源抬升,触发一系列决溢。

3.陆中臣提出了传统的河相关系研究缺乏对内营力的考虑,从而引入广义边界条件地壳垂直形变率t[11]:洪笑天等对地壳沉降抬升影响河型转化进行模拟研究[12],指出地壳沉降造成水流扩散,挟沙力降低、堆积加剧、河床比降增大;在地壳间歇上升中,河型由分汊型向单一顺直型转化,原沉降段的上游,相对地加积,发育江心洲.从而从实验角度证实了构造运动对于河床演变的理论意义。

总之,广义边界条件的引入,使人联想到黄河下游在历史上各河段的加积与相对稳定的交替存在,除了河床自身调整的因素外,还有更为宏大的环境背景.加强河床演变和关联学科的相关性研讨,将有助于加强对历史、现代、未来黄河下游河床堆积、河床变徙内在机理的认识。

四、结语

1)黄河下游存在西汉末东汉初,宋金、明清三个强加积时期,现行黄河正处于一新的强加积时期中。自古至今堆积速率逐渐加大。

2)对近500年来下游来水与堆积的相关分析,说明丰水多沙与堆积加强的正相关性的存在,划分出1533-1595、1642-1782、1797-1908年三个丰水时段。丰枯周期变化大致遵从于我国气侯变化的110-150年周期 规律 。

黄河的历史范文第2篇

[摘要]提出了黄河断代工程这一全新的研究黄河的学术理论,强调通过对黄河生命发展演化过程中自然发生的重大事件在河流断代界面上下中沉积物记录的某些重要信息的对比研究,可以获得河道发展、演化、河流行水规律(包括黄河下游环境演变)等方面的重要结论、重大启示,以更好地为当代治河服务,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目的。 [关键词]黄河黄河断代工程断代界面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哺育了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几千年来,这条桀骜不训的大河既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也给中华民族带来过深重灾难。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人民治黄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基本结束了历史上“黄河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悲惨局面,黄河的水利资源得到了有效地开发、利用,更好地服务了人类[1]。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黄河流域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向黄河的索取远远大于黄河本身的供给资源,黄河承载的压力日益增大,正如世上万物一样,河流也是有生命的,如何维持黄河的健康生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2]。 维持黄河的健康生命就是把河流当成生命来善待,它是新时期治理黄河的新的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当代最先进的水利观。既然黄河是有生命的,河流同有生命的万物一样也有其生命形成、发展与演变的过程,那么研究黄河生命的形成、发展与演变的过程,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治河实践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1~3]。 1 黄河断代工程的基本含义 1.1 历史断代工程的含义 中国历史从夏初到西周末长达近1300年[4~5](夏,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商,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约公元前771年)。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此前的西周、商、夏的纪年,只能根据现存古代文献推测出大概,这一段历史出现了断代现象。“九五”期间国家组织“夏商周断代工程”,聚集专家联合攻关。夏、商、周时代的历史文化遗址的发现及大规模发掘,为夏商周时期的历史及其文明发展提供了清楚的脉络,为中国属世界文明古国的论点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和依据。通过对传世和出土的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对其中的天文、历法记录进行计算推定了一些事件的年代;通过对有典型意义的考古遗址和墓葬材料进行分期研究,并做必要的发掘,取得系列样品,运用现代测试技术进行测年,将夏、商、周时期的年代学进一步科学化、量化,对商代后期盘庾以下各王和西周共和元年以前各王提出了比较准确的年代,对商代前期和夏代提出了基本年代框架,特别是对武王克商年代、武丁在位年代、夏商分界年代和夏代始年的估定具有重要创新意义,提出了迄今最有科学依据的《夏商周年表》。根据夏商周历史断代工程,从夏朝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到西周灭亡的公元前771年,夏、商、周三个朝代延续了约1299年的历史。据此,象历史上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如夏桀复国、成汤建商、周武王伐纣、烽火戏诸侯等等重大事件都有了较为准确的年代[6~7]。 1.2 黄河断代工程的基本含义 黄河是有生命的,既然如此,那么黄河生命的起始点在哪里?众所周知,黄河下游现代河道是1855年黄河铜瓦厢决口后所形成的新河道,1855年黄河铜瓦厢决口后,下游新河道由桃花峪以上禹王河河道、桃花峪至东坝头明清河道、东坝头至陶城埠古地面新冲刷出的河道,陶城埠以下大清河至渤海海口等4个不连续的河段构成,这四段河道连在一起构成了黄河现代下游河道。从河流沉积学和河流演变动力学的角度来说,由于1855年黄河铜瓦厢决口,黄河河道边界条件、水流条件发生了重大改变,现代黄河河道自1855年黄河铜瓦厢决口后应该存在一个沉积新接口,那么,这个沉积新接口应该是代表了黄河现代生命的新的起始点,它反映在现代黄河河道剖面上应该在什么部位?对沉积新接口前后的河床物质的研究可以获得哪些治河启示? 在黄河整个生命形成的漫长过程中,发生过很多重大事件,单就黄河改道来说,黄河历史上下游改道频繁,黄河有史以来,曾发生过许多次大小规模不同的决口改道,在西起郑州、北至天津、南抵淮河口的黄淮海大平原上,或北流注入渤海或南迁夺淮入黄海,是一条“善淤、善决、善徙”的河流。关于黄河历史上决口改道的情况,根据已有研究,自公元前602年(周定王五年)以来,黄河历史上曾决口泛滥达1

黄河的历史范文第3篇

历史地图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古今对照的功能,即历史地图在表示历史内容的同时,也间接地把相对应的当今的内容表示了出来。由于学生对当今的内容相对较熟悉,因此,通过古今内容的对照,可以帮助学生更高效地了解地图所表示的历史内容。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和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结合当代世界地图,查一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的版图包括今天的哪些主要国家,以使其直观地感受到这两个帝国都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此外,还应该让学生注意地理的沿革变迁,主要包括“省”的区域的变迁及同名异地的情况。

二、以同一区域不同时期的地图为线索帮助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趋势

初中教材中的中国通史内容以中华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为主线,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兴衰历程。我们可以针对地理上的某一固定区域,联系该区域不同时代的历史事件,帮助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趋势。

以黄河流域为例,教学挂图《炎黄战蚩尤示意图》首次体现了黄河流域详细的空间位置,以及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的活动区域。黄河流域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历经夏、商、西周、春秋、战国,这些朝代的大部分国家及其都城都设置在黄河流域。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纷纷变法,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以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客观上促进了对黄河流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西汉时期,逐水草迁徙的匈奴族的势力空前强大,针对汉初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状况,当时的西汉政府对匈奴采取“和亲”的方式纳贡求和。西汉每年送给匈奴大量谷物和纺织品,并开放边境市场,与他们进行贸易。但是匈奴仍然年年挥师南下,经常威胁黄河流域人民的生产与生活。由此可见,当时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生产力最为发达,这对于生活在大漠、戈壁、草原的北方少数民族极具诱惑力。

三国时期军阀割据,官渡之战以后,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主要为黄河流域)。这极大地刺激了曹操一统天下的野心,于是他决定挥师南下。但由于自东汉末年以后北方连年战乱,生产力尚未恢复,并且曹操统领的士兵不适应南方的水土,不习惯水战,最终兵败赤壁,三国鼎立之势形成。

由东晋与前秦的淝水之战可以看得出,这一时期北方的黄河流域处在少数民族政权割据的时代,北方地区严重的战乱必然导致人口大量南迁,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

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将都城由平城(今大同)迁至黄河流域的洛阳,希望通过利用、吸收中原地区汉族先进的文化制度和生产技术,进而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

北宋定都于黄河流域的汴京(今开封),当时黄河流域依然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到南宋时期,随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南宋定都临安(今杭州),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也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此后元、明、清都定都北京,黄河流域再有没有成为全国政治经济中心。

利用历史地图帮助学生归纳黄河流域历史变迁的面貌,既可以以此为线索帮助学生梳理中国古代历史的知识,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符合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目标。

黄河的历史范文第4篇

【关键词】黄河;文化;旅游;郑州

“奋力实现中原崛起”是河南省二十一世纪的战略任务。中原崛起是区域综合实力的集中表现,必须靠河南经济力、政治力、文化力的合力。

人们多年来习惯于说“中国有五千年灿烂文化”、“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当我们在为“河南文化源远流长”“黄河流经上下五千年”而自豪不已的时候,我们应该想到要把昔日的灿烂变为今天的辉煌。

郑州作为中原崛起的城市之一,曾五次为都,八代为州,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全国古都之一,“世界历史都市联盟”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郑州黄河作为国内九个黄河地域之一,由于其地处中原,“郑州黄河”更具有吸引力,郑州黄河的“悬、浊、荡、阔”构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大禹塑像、“哺育”、象苑、黄河民俗风情苑、黄河碑林以及以炎黄二帝巨塑为主题的“中华炎黄坛”工程,构成了展示黄河文化的系列内容。郑州黄河文化如此醇厚,那么怎样弘扬黄河文化,如何利用黄河文化凝聚华人的向心力,提高黄河旅游文化的内涵,在中原崛起中郑州如何起到龙头作用,树立郑州的良好形象,增强黄河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这是一个值得大家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挖掘黄河文化旅游内涵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景区是旅游的依托。离开文化谈旅游,只能走马观花;离开旅游谈文化,只能纸上谈兵。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旅游离开了文化,算不上真正的旅游;文化离开了旅游,只能是单调的文化。只有旅游依托文化,旅游才能如虎添翼、名扬遐迩。只有文化和旅游结合,文化才能进一步得到弘扬。有了景区,就有了旅游,但不一定就有了文化。因此,挖掘旅游的文化内涵成为所有景区要开发的重要工作和内容之一。以“河”为媒,以“游”为介,加大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品位,全方位展示黄河的迷人风采,是做强做大旅游产业,加快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郑州市有以少林寺、中岳庙和嵩山国家森林公署为主的嵩山风景名胜区,以黄河风景名胜区、黄河大观和大河村原始村落遗址为主的黄河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区,有伏羲山、环翠峪、轩辕黄帝故里、商城遗址、裴李岗遗址、北宋皇陵、北魏石窟寺、杜甫故里等历史名胜和文化古迹1400余处,其中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处28项。丰富的地上旅游资源让郑州名扬全国,让河南闻名世界。这些都是以黄河为主的旅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都有着浓厚的历史内涵可以发掘。可以以黄河为主开发黄河文化内涵,在合理有效保护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将黄河文化资源开发成富有吸引力、感染力的文化产品,富有商业价值的文化精品。特别要加大对炎黄文化、嵩山少林文化、商文化的开发力度,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资源优势,提炼打造文化品牌、文化产业,丰富产业体系,让黄河文化成为郑州文化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形成郑州的文化产业发展特色。

二、提升黄河文化旅游品位

现代考古学证明,华夏文明的起源是多源的历史过程,北起大兴安岭,南到珠江上下,无论是黄河两岸,还是长江南北,都留下了众多的我们先祖生活、生产的足迹,正是这些密若繁星的文明之火,汇成了中华文明的滔滔巨流,也就是目前学术界所普遍认同的中华文化“多源一体”的发展过程。就我国进入近代以前的历史而言,文化主体应是我们的先民们依托黄河所创造的文化,也就是人们所常说的黄河文化。

经过多年努力和开发,河南的黄河文化旅游向国内外游人掀开了神秘的面纱,如歌、如诗、如画的黄河风情,生态农业观光等旅游产品,迎合了游客求真、求奇、求知的消费需求,并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文化资源是一块金字招牌。作为历史文化的黄河文化,应精心打造黄河旅游业的文化品牌和黄河历史人文资源品位,以迅速扩大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号召力。

黄河自古就有“中华民族的摇篮”之说,伟人也曾在黄河指点江山。那么游人来黄河看到的应该是什么呢?看到的应该是一种精神,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当代中国人为全世界谱写的文化历史。其实,黄河的内涵远不止此,伟人游览黄河,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话题,我们应该将这种文化内涵挖掘出来,让游人看到黄河就想起伟人,想起1952年主席登上郑州黄河南岸的小顶山视察黄河,并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我们要将与之有关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提炼出来,让更多的中华儿女感受这种精神,感受黄河文化的真正内涵。

三、扩大黄河文化影响力

文化又为“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具有竞争力的文化,才能有效占领国际文化市场,赢得国际消费者的青睐,最终发挥其国际影响力。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流域的中原腹地,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黄河历来被称为中华文化的发源地,那么怎样才能把这种母文化发扬光大,怎样才能把黄河文化提升到生产力的高度呢?

1.用全局的观念充分认识黄河文化的联系性(海外华人提到黄河就想到了中国,国内人士提到黄河就想到了文明古国的历史)和持续性(海外华人众多,另外每年都有客家人到河南拜祖认宗,他们对中国的经济和政治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力量),并提高到新的高度去认识,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认识黄河文化,发挥黄河文化的影响力,增强黄河文化对全球华人的凝聚力,提高河南旅游文化的内涵。

2.黄河文化资源的开发,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必须克服偶发性、个别性、低档性等弊端,而要成为社会性、持续性、规范性、系统性,并向高层次全方位发展。黄河文化资源的调查与挖掘是其开发的前提,没有这样的扎扎实实的基础性工作,开发后的产品就不能具有高档次,必须由各个方面的专家相互配合,密切协作,使开发工作扎扎实实,更具科学性。比如说以炎黄二帝巨塑为主体的“中华炎黄坛”开发建设就是黄河文化的典型。

3.黄河文化的优势,在以往人们关注的更多的是文化优势,河南应该在发展工业、农业、商业的同时,加大对黄河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抓黄河文化资源的开发,也就是在抓经济,也就是在发展生产力,提到政治的高度去看待这个问题。

四、提高黄河文化发展力

世界范围发展的实践表明,文化不仅具有意识形态属性,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又越来越表现出生产力的特征。作为黄河文化,他不仅具有历史性,更具有时代性,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那么,在全球化趋势日渐加快,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形势下,要解放和发展黄河文化的生产力,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发展黄河文化须以“三个代表”为指导,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旅游业发展之路,坚持发改革开放统揽旅游业发展的全局,坚持将旅游业当作经济产业来办。

二是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战略。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特别明显,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必须得到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黄河文化作为河南的乃至全国的传统文化,其内涵和外延有着很大的容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政府大力倡导这种民族文化,以黄河文化为依托的各种产业才会更快发展。

三是必须坚持大产业、大市场、大旅游的发展方向。“大黄河之旅”得到了全省乃至全国的旅游爱好者的广泛关注,这说明了以黄河文化为依托的大黄河之旅切合市场规律,符合大产业、大市场、大旅游的发展方向。

四是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护环境,保护生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在保护生态环境和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方面,旅游行业今后要更加自觉地走在前列,因为旅游业比任何行业都更信赖自然、人文环境的质量,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好旅游业自身。超级秘书网

五是必须坚持依法治旅的原则。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依法治旅也是管理和治理旅游业的基本方略,是促进我国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六是正确实施产业定位,搞好旅游创意策划、旅游形象与产业定位,是旅游业能否获得大发展的关键。在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予以大力扶植培育的同时,根据我市旅游资源特点突出黄河文化特色浓郁这一优势,我们将“黄河文化”作为郑州旅游业的主要内涵,围绕“河、文、古”作大文章。河:即黄河,搞好黄河风景名胜区重点项目的规划、开发、建设、管理;文:开发民俗文化、市井文化、食文化和旅游纪念品;古:即发挥商王朝历史悠久优势。

七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接待服务水平。虽然几年来各个景区的基础建设和接待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和未来的发展还有很大的距离,特别是与我国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黄河的历史范文第5篇

小清河位于黄河南侧,源于济南西郊睦里闸,纳玉符河下游分流之水,东西向流至济南北园,又汇市内诸泉,流经历城、章丘,邹平等地,由羊角沟入海,全长237公里。济南段小清河流经槐荫,天桥,历城、章丘四区(市),境内全长70.5公里,流域面积2792平方公里。

小清河在唐以前为济水残渠,金时刘豫疏导入海。元于钦《齐乘》曰:“古泺水自华不注山东北入大清河,伪齐刘豫乃导之东行,为小清河。”明刘敕《历乘》载:“小清河,水出大明湖,环城而东,合黑虎泉诸泉之水,东北绕华不注山,经章丘、邹平、新城诸县人海。此刘豫之运河,今迷其故道。”明朝时,河道淤塞,其源退至章丘,以獭河为源。1891年,清朝山东巡抚张曜指令时任登莱青道的盛宣怀治理小清河,三年竣工,其源仍为济南诸泉。小清河上有多处水闸,如睦里庄闸,五柳闸等,灌溉菜圃,稻田。

昔日,小清河航运繁忙,金元之后,多以其运盐,故又称“小盐河”。那时候,小清河上游有一个重要的内河港口――黄台港。

黄台港位于济南市区东北的黄台板桥村东,小清河南岸。据史料记载,港口形成于清光绪年间,长期为济南的海盐进出枢纽,在1904年胶济铁路建成前,是济南通向渤海的唯一进出港口,曾得到清政府的重视。胶济铁路开通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05年,又建成了胶济铁路黄台站至黄台港长约4,421公里的铁路支线,这是山东省第一条连接水路的铁路支线;1913年应商人的请求,当局修建了从黄台港至泺口长12华里的铁路支线。至此,黄台港成了铁路,水路联运,小清河、黄河联运的重要枢纽。

小清河航运最兴盛的时候,也是黄台港最繁忙的时候。上世纪50年代,人们在码头上装卸货物都是肩扛手提,扁担、篮筐,小推车是当时的主要工具。后来,人们开始用地排车拉货物。在码头上拉地排车的都是在济南棚户区里混穷的人,靠力气挣口饭吃。渐渐地,航运的繁荣带来了码头的繁荣,聚集在这里讨生活的人越来越多。当时有人在小清河里撒网捕鱼,将活蹦乱跳的鱼直接倒在码头上卖。还有些小商小贩带些小吃之类在此叫卖。码头下面停满了等待装卸的船只,码头上面的盐、木材,油等货物堆满一地,来往装卸的工人们更是片刻也不敢闲着。这是上世纪70年代黄台港最热闹的景象。

如今,小清河航运已无往日的繁华,但仍为山东省重要的内河航运水道。近二三十年来由于工业和生活废水的大量排入,小清河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量也大幅减少,已无法行船。黄台港的繁荣随着小清河的停航而宣告结束。

如今的济南人说起济南的“河”来,脱口而出的往往是流经泺口的黄河,而对济南的经济,文化,水利乃至景观影响更为直接、且历史悠久的小清河则似乎被忽略了。

其实,发源于济南的小清河,历史上曾经对济南的民生发挥过重要作用。小清河是国内开挖历史早,航运效益好、航运历史最长的著名运河之一。公元1130年,济南太守刘豫为了与金人贸易和运输海盐的需要,在泺口以南,筑下泺堰引发源于趵突泉、五龙潭诸泉群的泺水东北流,沿古济水故道把沿线的洼地,湖泊,河流,塘陂串连起来,在车马渎(今寿光八面河附近)注入渤海。全长500里(250千米)。因傍临大清河(即古济水)而起名小清河。运河开挖前后经过8年,1137年正式通航,浩浩荡荡的运盐船队,将海盐源源不断地运到济南。这样,既满足了与金人纳贡、贸易的需要;又满足了济南周边地区对海盐的需求。新运河的开挖,大大推动了济南与沿河城镇的经济繁荣,对济南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800多年来,它一直保持着很好的通航效益,这在全国除了闻名中外的京杭大运河外,无出其右。

小清河做为一条运河,水源的补给条件是很好的。不仅在运河中,即使天然河流中也是少见的。小清河不仅有源头的趵突泉、五龙潭、珍珠泉,黑虎泉四大泉群的泉水补给,沿途还有百脉泉、西麻泉等泉群的丰富泉水补给。沿河有大明湖,大芦湖,芽庄湖,麻大湖、锦秋湖等湖泊的湖水可接济。从地形,地貌上看,小清河南面是泰山山脉,鲁山山脉,南部山区的山涧水和汛期洪水都北流汇集到小清河;北面是黄河,黄河河底高出地面达8―10米。黄河背渗的水,也汇集到小清河来。像这样好的补发条件,在全国的运河中是没有的,在天然河流中也是少见的。一般年份,小清河的水源是完全有保障的。除非特枯年,小清河不存在水源不足的问题。即使今后遇到特枯年,在今天的条件下,经过适当调度,水源也能得到充分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