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唯美主义运动

唯美主义运动

唯美主义运动

唯美主义运动范文第1篇

关键词:唯美主义视角 莎士比亚 创作风格 探析

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剧作家和诗人,一生作品无数,著名的有四大悲剧、四大喜剧等。其戏剧创作不仅拥有丰富的思想内涵,而且技巧精湛,艺术创作风格十分独特,其地位在世界戏剧发展史上都可以说是首屈一指。马克思、恩格斯等对于莎士比亚都十分推崇,马克思曾称赞他是“人类最伟大的喜剧天才”。而唯美主义运动是十九世纪中后期欧洲文化界兴起的一场捍卫艺术的纯粹性的运动。但是以现代的视角看,莎士比亚的戏剧却带有浓浓的唯美主义色彩。

一、唯美主义的内涵

唯美主义运动是英国文学与艺术领域,在十九世纪中后期兴起的一场以捍卫艺术的独立性为目的、组织松散的运动。其口号是“为艺术而艺术”。十九世纪后半期的整个英国弥漫着一股“世纪末”的悲观主义情绪,唯美主义运动正是对这种情绪的一种艺术回应,也是对当时中产阶级狭隘的市侩标准下艺术被大规模摧残的一种反动。一般来说,人们普遍认为唯美主义运动和同时在法国所发生的颓废主义或者象征主义运动属于同一支系,也就是说,唯美主义是这样一场国际性运动于英国的分支。

唯美主义的特征在于倡导艺术的纯粹性,反对当时哲学界所流行的唯物主义观念,以及自然主义、现实主义等等的创作原则。它强烈要求割断艺术和真理、艺术和道德之间的联系。主张追求艺术的建设性,排斥艺术的陈述性,追求艺术所带给人们的感官享受。在写作手法上,大量运用象征性的表现手法,并且强调语汇、音乐以及色彩诸事物之间的联系和感应。唯美主义这种追求,一方面反映了当时的艺术家对于“艺术至上”的追求,是其试图摆脱现实的束缚,实现自我的一种努力。另一方面,也是现代精神于文学艺术领域中的首次显现,揭示了二十世纪审美的现代性这样一个重大问题。

总体来说,唯美主义的精神主要包括三点:第一,追求艺术形式的纯粹性;第二,标榜精神的至上性;第三,以“美”来对抗现实社会。唯美主义的代表性人物奥斯卡王尔德曾经这样描述唯美主义,他说:“艺术除了表现它自身之外,不表现任何其他的东西。艺术是具有独立的生命的,如同思想具有独立的生活一样。”“人生应该是对艺术的模仿,破坏了艺术,人类的生命也就随之不存在了。”

唯美主义在当时以及之后的文艺界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甚至中国诗人、新月派代表人物徐志摩也受到唯美主义色彩的感染。

二、不同创作时期莎士比亚的创作风格探析

唯美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抗,是主体的、象征的反抗,其所表现出现代人的颓废、伤感以及拒绝,充分反映了人们对世界、对现实的无奈,但是另一方面,主体实在性的存在以及主体对于自我价值的强烈确信和认同,又使主体本身自始至终都处于一种同不断变幻的现实相对抗的张力之下。也就是说,唯美主义虽在超脱与虚无之间不断摇摆,虽然唯美主义者们已经目睹了残酷的现实对于理想的严重摧残,但是不可否认,唯美主义精神仍带有人文主义的色彩。而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风格正是人文主义精神最好的阐释。

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之路可以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透着浓浓的人文主义之香。

早期,大体时间是在1590至1600年,这一时期又被称为历史剧和喜剧的时期。在这一时期,莎士比亚总共完成了十部喜剧以及九部历史剧的创作。其艺术创作的风格以及人文主义思想也于这一时期逐渐形成。倡导人文主义式的生活理想是莎士比亚这一时期作品的主要特色。比如《仲夏夜之梦》的春意盎然,《威尼斯商人》的惩恶扬善,《温莎的风流娘们儿》对于市民生活的真实反映,《无事生非》的纯美爱情,《第十二夜》对于人性以及爱情的探讨。总体来看,这一时期莎士比亚戏剧的主要主题就是爱情、友谊以及婚姻,这些主题无疑都带有浓重的抒调,表现了莎士比亚对于人文主义理想化生活的向往,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另外,这一时期的历史剧,比如《理查三世》、《亨利三世》等等,都对开明的君主进行了颂扬,对封建暴君进行了强烈的谴责,从而展现了莎士比亚作为人文主义者对于现实的不满,对于开明政治的追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同唯美主义者对于现实的反抗是相同的。

中期,大体时间是在1601年至1607年之间,因在这一时期莎士比亚总共完成了七部悲剧的创作,故又被称为悲剧时期。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于这一时期达到了巅峰。此时的英国,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莎士比亚切身感受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这同唯美主义者对于现实的失望是一样的,因此,其创作的风格由先前的明快、积极乐观转化为忧郁、悲愤。作品主题也重在揭示、批判社会的黑暗和罪孽,与唯美主义者一样,他试图从罪恶中寻找“美”,将美与丑、善与恶界限分明地分开,展现了他对于人文主义社会所抱有的一种憧憬和向往。这一时期,其代表作是《哈姆雷特》,这一经典戏剧的主人公哈姆雷特就是那样一个处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人物,一个典型的唯美主义者形象。

晚期,大体时间是在1608年至1612年之间,这一时期莎士比亚一共完成了十一部戏剧的创作,被称为传奇剧的时期。这个时期的英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身处这样的社会,莎士比亚深深感到人文主义理想已经破灭,于是开始将不可能实现的美好理想寄托于幻想中的乌托邦,创作风格也随之变得更加的浪漫与空幻。比如《辛白林》以及《冬天的故事》讲述的是失散后重聚,遭受诬陷之后的冤屈昭雪和和解。这种对现实绝望之后,走向虚幻的风格与唯美主义者十分相似。

三、追求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美

与内容相比,唯美主义者更注重作品形式上的美,基于这种理解,唯美主义者们对文学以及艺术的形式进行了无尽的探索,以求对文学和音乐、词汇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解读,从而凸显文学艺术的张力和表现力。于这一点而言,莎士比亚的戏剧实现了成功的突破。也就是说,莎士比亚不仅实现了戏剧的形式美,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更为重要的是,莎士比亚还采用了一些技巧,将形式与内容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从而实现了内容美与形式美的和谐统一。戏剧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极为需要作家采用多样的写作手法来展现剧中人物生活的细节,并且也需要集中地表现人物形象的代表性,这就需要创作者具有扎实的文学艺术功力。多样化的写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冒险性,运用不好就会使得作品杂乱无章,缺乏艺术表现力,而莎士比亚的戏剧在结构的安排、情节的设置、以及矛盾冲突的写作、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艺术表现手法方面都具有多样化的风格,不仅使得情节极为紧凑,而且内容也十分简洁,作品本身就随之变得极为生动而有吸引力,可以说内容与形式最终实现了美的统一。

例如,莎士比亚具有代表性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讲述的是两个来自于具有世仇的家族――凯普特和蒙太古的两个青年男女罗密欧和朱丽叶,在一次舞会上相遇,并一见钟情,在得知对方的身份后,却碍于双方的家庭仇恨而不能在一起,最后两人为了在一起,实现双宿双飞的愿望,朱丽叶先假服毒,醒来时却发现罗密欧已经自尽,于是随之自尽的故事。故事的情节设置十分巧妙,首先,罗密欧与朱丽叶相识在一个舞会上,身为青年男女的两人相互倾慕本来并没有任何问题,不料他们却来自两个具有世仇、经常械斗的家族。后来,罗密欧与朱丽叶在神父的主持下结为夫妻,双方家族的矛盾本可以借此化解,不料又发生变故,罗密欧于一次械斗中为给朋友报仇,无意杀死了朱丽叶的堂兄提伯尔特,矛盾再一次被激化。之后,城市的统治者因罗密欧的罪行决定将其流放,罗密欧刚刚开始了流放之后,帕里斯伯爵就来到凯普特家向朱丽叶求婚,凯普莱特对其十分满意,于是命令朱丽叶在下个星期四嫁给帕里斯伯爵。伤心的朱丽叶跑去找神父想办法,神父给了朱丽叶一颗药,让她服下假装死去,然后通知罗密欧赶回来,希望借此帮助他俩远走高飞。不料赶回之前的罗密欧得知了错误的信息,以为朱丽叶真的死了,于是在朱丽叶墓前自尽,醒来之后的朱丽叶见爱人已经死去,绝望之余,拔剑自刎而死。最后,神父向两家讲起了这个故事,在痛失儿女之后,两家人醒悟过来,消除了积怨,重归于好,并且为罗密欧与朱丽叶各自铸造了一尊金像。在内容上,戏剧设置了一系列的矛盾,形式上也是跌宕起伏,十分连贯,真可谓精彩绝伦。

四、结语

莎士比亚,作为英国一位杰出的剧作家和诗人,其创作的《哈姆雷特》、《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麦克白》等戏剧,达到了超前的艺术境地,为英国乃至世界戏剧和文学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现代唯美主义的视角看,莎士比亚虽生活在十六世纪,距离唯美主义运动的发生有相当长的距离,但是不可否认,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其作品都带有浓郁的唯美主义色彩,可以说是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参考文献:

[1]梁工.莎士比亚戏剧的终极关注[J].外国文学研究,2007(01).

[2]李伟民.施莱格尔兄弟对莎士比亚的解读[J].外国文学研究,2008(02).

[3]郭德民.乾坤巨手与泥塑小人的两位一体――莎士比亚悲剧主人公矛盾内蕴与文化渊源论析[J].外国文学研究,2008(03).

[4]李伟民.艰难的进展与希望――近年来中国莎士比亚研究述评[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9(01).

[5]王忠祥.“人类是多么的美丽!”――《暴风雨》的主题思想与象征意义[J].外国文学研究,2008(04).

[6]李正栓.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永恒主题平[J].河北学刊,2013(02).

[7]罗益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三个主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2).

唯美主义运动范文第2篇

在西方艺术史上,有一种主义影响很大,但具体把握起来并不容易,这就是所谓的唯美主义( Aestheticism)。英国惭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十五版关于这个条目的解释如下:唯美主义运动(Aesthetic movement)是于19世纪后期在欧洲兴起,运动主张艺术的目的仅在于艺术本身的美。它是为了反对当时功利主义的社会哲学以及工业时代的丑恶和市侩作风而开始的,它的哲学基础是康德在18世纪提出的不受道德、功利和快乐观念影响的审美标准。①这个解释扼要地道出了唯美主义最基本的特点,但并未能反映出这个主义的整体风貌。唯美主义运动发生于维多利亚时代晚期,大致从1868年延续至1895年,因奥斯卡威尔德的被捕入狱为结束。事实上这个运动主要出现于英国的艺术和文学领域中的一场组织松散的运动。提倡为艺术而艺术,强调超然于生活的纯粹美,追求形式完美和艺术技巧。艺术史上通常认为,唯美主义和彼时发生在法国的象征主义或颓废主义运动同属一脉,是这场国际性文艺运动在英国的分支。这场运动视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和雪莱为先驱,具有后浪漫主义的特征。但要进一步认识它的精神实质,仅仅这样三言两语的概括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对它的来龙去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对十九世纪末形成的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生成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影响的,在英国本土主要是一个人物和一个艺术流派,除此之外是法国的两大艺术流派。这个人物就是英国著名艺术批评家、曾在牛津大学任职的沃尔特佩特(1839 -1894)。在其所撰写的名著《文艺复兴:艺术与诗的研究》一书里,他公开宣布,生活中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就是以艺术为中心的活动。他在该书的结论部分借雨果的话说:我们都是被判死刑的人,只不过在一段不定期的缓刑罢了。我们有一短暂停留期,过后便会物是人非了。在这段时间里,有的人没精打采,有的人慷慨激昂,而那些最聪慧者,至少是尘俗之子中的最聪慧者,将其运用到了艺术和诗歌中。在他看来,无论如何诗的激情、美的欲望、对艺术本身的爱,是此类智慧之极。②所以佩特认为,文艺批评家的职责不在于掌握知识,罗列材料,以满足正确的美的定义;而应该具有一种特殊气质,善于感受美的对象的能力,将自己同书本中的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从探讨中得到快感和乐趣,这才是审美批评的根本。此外,佩特在1867年至1868年之间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主张人们应该热情的拥抱生活,追求生活的艺术化。成为唯美主义两大主张之一的源头。

所谓一个艺术流派,就是通称拉斐尔前派艺术。它是英国维多利亚中期(1848-1875 )最卓越超群的艺术。这派艺术家又称拉斐尔前派兄弟会,形成于1848年9月的伦敦。兄弟会共七人,其中公认最杰出和最具影响力的是三位画家:但丁.加百利.罗塞蒂、约翰.艾佛雷特.米莱、霍尔曼.亨特。称之为拉斐尔前派艺术,并不是反对拉斐尔的艺术观,恰恰相反,而是以这位文艺复兴三巨头中最年轻的伟大艺术家的艺术特色为界,跟随其脚步,返补归真地对其以前的古典主义艺术风格的追求。用佩特的话说,巧世纪的运动是双重的,一是文艺复兴,一是有着现实主义和经验的渴求的所谓现代精神。它包括一种向古代的回归,一种向自然的回归。拉斐尔代表着向古代的回归,列奥那多代表着向自然的回归。③在这个意义七拉斐尔前派艺术对拉斐尔的绘画有继承也有反叛。拉斐尔作品充分体现了安宁、和谐、协调、对称以及完美和恬静的秩序,被后人尊为古典主义艺术。这影响了以罗塞蒂为代表的拉斐尔前派艺术对古代艺术的持久关注,这种关注的原因中也有来自于浪漫主义运动的中世纪精神。拉斐尔前派认同的拉斐尔最好的作品,是《亚力山大里亚的圣凯瑟琳》,而并非广受称赞的《雅典学院》。由此也体现了拉斐尔前派艺术的一种内在矛盾:历史主义与现代性、象征主义与现实主义。耐人寻味的是,恰恰正是这种矛盾,构成了这个艺术流派的魅力所在。拉斐尔前派的艺术家普遍推崇古代艺术精神,追求对细节的精致描绘与对事物的近乎还原性的现实主义呈现。但它同时也对描绘现代都市生活很感兴趣。用浓郁饱和的色彩表现维多利亚城市的现代生活,成了拉斐尔前派兄弟会和他们的同盟者们最激进的成就。

唯美主义运动范文第3篇

一、拉美特利生平与着作

拉美特利,法国启蒙思想家、生理学家、哲学家。他出身法国富商家庭,获兰斯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师从着名医生波尔哈维,医术高超,品质坚毅,自称是橡树一样牢靠坚实的唯物主义者,称唯心主义者为“脆弱的芦苇”。1745年因出版《心灵的自然历史》受教会迫害,前往荷兰。1748年出版《人是机器》,因宣传无神论被迫逃亡普鲁士。在普鲁士,他担任国王腓特烈二世的宫廷医生,继续行医和着述,并成为皇家科学院会员。先后发表《人是机器》、《人是植物》、《各派体系的提要》、《幸福论》等一系列着作。他最负盛名的哲学着作是《人是机器》。1734-1745年被任命为格拉蒙公爵率领的法兰西近卫团军医期间曾患病。他根据对自己病情的观察,获得这样的信念:人的精神活动决定于人的机体组织;思想只不过是大脑中机械活动的结果,当体力上变得更虚弱时,精神功能也会衰退。1751年11月11日他由于在自己身上试验新的治疗方法而卒于柏林。

二、拉美特利主要哲学思想

1.拉美特利认为,人是机器。拉美特利继承和发展了笛卡儿的物理学,但是抛弃了笛卡尔的二元论,他认为物质是唯一的实体,人和动物一样,也是机器。拉美特利在其着作中论证物质本身包含运动能力,有感受性,所以构成了动物和人的心灵。拉美特利认为,在物质的运动,分解和组合中,经过数不清的配合,会创造出有生命的物种,并由此发展成能思维的人。

2.拉美特利认为,物质具有运动力和创造力。他批判地继承了笛卡尔的“动物是机器”的思想,进一步得出“人是机器”的结论。拉美特利肯定笛卡尔只以物质的原因说明动物的观点,但不同意笛卡尔把动物看成是没有感觉能力的简单的自动机。他主张用有感觉、有精神的、活的机器这一新概念来说明人,认为人的身体状况毫无例外地决定人的心灵状况,人的机体组织则是类似钟表那样纯粹由物质的机械规律支配的自动机。

3.拉美特利认为,大脑是精神或心灵的所在地。当外界对象刺激感觉器官中的神经,由神经腔中一种精细的物质“无精”将运动传入大脑,到达了感觉中枢,感觉心灵就在这里接受了各种感觉。拉美特利还认为,感觉能力是记忆、反省、想象、情感、判断、意志等心灵的其他各种活动的基础,脑部一旦出现了毛病,脑子和感官之间的通道被堵塞,心灵的一切活动就会停止。

4.拉美特利认为,机体组织的不同决定人的智力的不平等,认为天才人物和他们对其他人的教育决定社会历史的发展。此外,他还发展了享乐主义学说,断言享乐是生活的目的,所有动机都是自私的。

5.拉美特利认为,思想不过是人脑的机能。从感觉到思想的产生过程,他猜测到了首先是获得感觉,依靠记忆又把各种感觉积累起来,最后由大脑把各种观念进行排列组合,做出推理、判断,感觉与运动是相互激励的过程。他认为:“人脑是感觉中枢,人是一架机器。”思想和有机物质决不是不可调和的,而且它是有机物质的一种特性。拉美特利在扫除偏见之后,以唯物主义的态度,建立起全新的“人体哲学”。

6.拉美特利认为,正确解决身心关系,是同正确认识物质分不开的。他认为以前的哲学家往往抽象地理解物质,把物质看作是消极的、惰性的实体,致使他们的学说陷入谬误。拉美特利还认为,广延性固然是物质的属性,它和物质实体是不可分的,但把物质的属性仅仅归结为广延则是片面的。物质不仅具有广延性,而且具有运动力、感觉等属性。物质本身就包含着运动的能力,根本不需要假设有所谓推动物质的异在因素的存在。在使物质活动的推动力中,冷和热是使物质本身运动的两种普遍的能动力量。拉美特利认为,既然物质是能动的,它就能自行组合和分解。物质好比面粉团子,宇宙万物都是自然用一种同样的面粉团子造成的,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变化了这面粉团子的酵料而已。因此,能思维的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高贵,不过是用所谓非物质的特殊材料造成的。和动物相比,人不过多几个齿轮和几条弹簧。因此,按照笛卡尔说动物是机器,人也同样是一架机器。拉美特利说:“人体是一架会自己发动的机器架永动机的活生生的模型。体温推动它,食料支持它。”拉美特利认为,感觉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思想则是有机物质——人脑的机能。他指出,人的肉体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心灵的状态。同样,心灵状态对脑子组织的依赖也很明显。脑是感觉中枢,人之所以能思想,并不是因为他身上有什么不同于动物的神秘实体,而是由于在一切动物里面,人的脑子最大,表面皱纹最曲折,所以人是一切动物中最聪明的。如果脑子受了重伤,人就失去知觉,脑伤痊愈后,人就恢复了知觉。他认为,大脑是身体组织中思维的部分,人这架机器活动的动因存在于自身内部,大脑就是这架机器活动的基础,它使整个身体结构保持着有规则的运动。依此他把人的一切活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用力学的规律加以解释。既然人同动物一样,人又怎么高于动物呢?拉美特利认为这是由于教育的奇迹。他说:“自然造我们出来,原是为了使我们在动物之下;或者至少是为了这样才更显示出教育的奇迹,只有教育才把我们从动物的水平拉上来,终于使我们高出动物之上。”教育不仅可以使人高出于动物,教育也可以使别的动物达到人的水平。

7.拉美特利认为,认识来源于感觉,感觉是外界事物刺激感官引起的。没有感官,没有通过感官而得到的感觉,也就没有观念。他说:“除了感官以外,再没有更可靠的向导,感官就是我的哲学家。”人是怎样获得感觉的呢?他认为,感官通过神经和一种物质为中介而发生作用,当感官受到外界对象的刺激时,感官中的神经就受到了震动,这种震动通过动物精神的运动传递到了大脑,于是心灵便产生了对外界事物的感觉。因此,感觉不是由形体直接闯入感官而造成的,而是由形体刺激感官,引起了主体内部的运动造成的。拉美特利认为感觉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感觉并不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而只反映事物在我们感官中所引起的变化,所以感觉的真实性需要进一步加以鉴别。他说:“感觉根本不代表事物的本来面目,因为感觉完全依那些为之打开通道的肉体部件为转移。”他认为,感觉传入大脑后,借助于语言符号就形成了观念。他清楚地看到思维总是要借助于一定的语词来进行,没有语言就没有思维。在没有语言之前,人类还是自成一类的动物 而已,甚至在自然的本能上还不如其他动物。以后发明了语言,有了各种各样的知识,人类才超过了其他动物,真正成为人。在他看来,在认识的过程中,最初的观念是一个一个孤零零的,形成不了判断,这就要记忆的帮助,把这些观念储存下来。然后心灵对这些观念进行比较,有比较就形成了判断、推理。拉美特利把这种全部过程称之为“想象”。但他认为想象力要善于约束自己,不要随着自己那种只会造成光辉的热情家的一时兴奋任意冲动,“而要善于捕捉、把握它的各种观念,善于从各个方面去观察这些观念,以便见到一件事物的全部——这样,这个善于判断的想象作用便会借助于推理而统摄最大范围的事物”,想象能推理、判断、分析、比较,深入问题。

8.拉美特利认为,追求幸福的感情是自然给予我们的,即由我们的生理结构决定的,“自然创造我们全体动物,目的是为了要我们快乐”。教会宣扬禁欲主义,违背了人的自然本性,宗教神学是一副“神圣的毒药”。拉美特利认为有两种道德,一种是宗教的道德,另一种是合乎人性的道德。只有后一种道德,才能使人保持本色,满足自然要求,在思想方面以真理为指南。信仰不是道德的基础,信神不具有善德的保证。没有理由怀疑一个无神论的社会不能维持下去。倒是那些神学家们在侍奉一个和平神的借口下,制造起一个又一个战端,弄得民不聊生。因此真正说来,“宇宙如果不是无神论的宇宙,就不会是快乐的宇宙”。拉美特利还认为,宗教神学的理论本质上是蒙昧主义。他指出,宗教神学家在推行蒙昧主义时,还往往同封建专制君主勾结在一起。他们下令焚毁唯物主义的进步着作,并把作者们关进宗教裁判所。但是,宗教狂热的武器虽然可以摧毁坚持真理的个人,却不能毁灭真理本身。拉美特利自豪地说:让伤天害理的暴君们羞愧吧!这些进步思想家们的身体虽然关在监狱里,可是你们看,光荣已经把他们的姓氏胜利地送上了九霄,“你们下令焚毁的那些着作好像一些被切成千块的水螅,将从灰烬中飞出来,化成千千万万”。

9.拉美特利认为,心灵与肉体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根本问题,他围绕这一根本问题将哲学分为唯物论体系和唯灵论体系两大类。唯灵论采取的是先天的方法,如笛卡尔、莱布尼茨从上帝和精神出发的玄想。唯物论采取的是后天的方法,即通过经验和观察从人体的器官中把心灵解剖分析出来。拉美特利赞成后者,认为只有经验和观察才能作为我们的指导。在这个问题上只有医生才有发言权,所以在那些曾经是哲学家的医生们的记录里处处都是经验和观察;而那些不曾作为医生的哲学家们一点经验和观察都没有。拉美特利力图用当时的先进医学知识来论证唯物主义,用生理心理学来说明心灵和身体的关系。拉美特利把机械论的原则贯彻到底,他像狄德罗一样论证了物质本身包含有思维能力,因为物质的本质属性除了广延以外,还应该包含运动能力、感受性,由这种能动的物质构成动物和人的心灵是毫无奇怪的,根本不需要上帝的奇迹。拉美特利使用大量的观察证据说明精神的生理基础,即表明心灵的特性明显地依赖于身体状况(肉体)。在他看来,每个人个性特征的不同是由不同的体质造成的。身体有病,心灵也会出现疾病。他还考察了食物等于人的精神和性格的影响,每当用各种富有活力的养料、各种烈酒去喂一喂躯体,就会使心灵勇气倍增。年龄对于心灵也有必然的影响,因为身体随着年龄变化而变化,心灵随着肉体的进展而进展,年老体衰时,心灵也随之衰弱。气候也能影响人的精神状态,气候环境的改变会使人感到水土不服。拉美特利以此证明心灵对于身体的依赖关系,从而说明了心和身的统一性。他的结论是:“各式各样的心理状态,是和各种身体状态永远紧密地关联着的。”他还从人的生理特征出发,拉美特利说明了思维器官——大脑的物质性。他这样描述大脑功能的机械性:“正像提琴的一根弦或钢琴的一个键受到震动而发出的声响一样,声浪所打击的脑弦也被激动起来,发出或重新发出那些感到它们的活动。”

10.拉美特利认为,既然人不过是自然物,人的肉体就是人的根本,所以在他看来,利己主义就是人的本性。宗教要求人们牺牲自己的肉体需求,用自己的心灵去侍奉上帝,这本身就是反人性、不道德的。人应该顺应自己的自然冲动,追求人生的各种乐趣,这才是道德的。但他也反对,因为并不能真正利己,人一旦认识到利己是人的普遍本性,就会理智地成全一切人的欲求,达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境界。

三、拉美特利哲学思想对后世的重大影响

1.拉美特利人体哲学在医学中的历史地位具有双重性。其历史进步性在于,为医学彻底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提供了理论基础,为突破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实现医学思维方式的变革提供了方法论基础,是进化论的先声,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2.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来源,包括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此外还有近代英法哲学,特别是以培根、霍布斯、洛克、贝克莱、休谟等为代表的英国哲学和以拉美特利、爱尔维修、狄德罗、霍尔巴赫等为代表的法国百科全书派的哲学。

3.“人不是机器。”是对拉美特利“人是机器”观点的继承和发展。人不是机器——纪念拉美特利《人是机器》发表250周年山东中医药大学祝世讷1747年,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拉美特利出版了其名着《人是机器》,所提出的观点和所代表的思想,在医学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时代意义。250年过去了,生命科学、医学、哲学对人的认识大大地发展了。今天,我们纪念拉美特利的这部名着,最有意义的当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人的本质作出新的总结。可以把我们的认识概括为一句话——“人不是机器。”这不是对拉美特利观点的简单否定,而是继承和发展。

唯美主义运动范文第4篇

1.认识是为了求真

达到了认识主要目的是为了认清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知识是一切事物的结果。但是知识也有一定的区分,包括经验知识与理论知识,这两种知识都有自己独特的解释,我国的传统哲学认为一切永远存在的事物都具有科学性质,但是去除偶然性发生事物的情况,要从根本上认识事物的本质,而认识是为了求得真实的结果。我国传统的哲学与黑格尔哲学做结合就有了发展,把感性和理性,经验和理论解释的完全完美,在任何实践中,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果,用来满足人的任何需要,但是前提必须对这件事物有充分的认识,才不会使得知识和实践分离。在实践中主要不是为了掌握和学到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够指导人的任何行为,在实践中体会到做人的行为,并且做出正确的行为,最后的理论结果是实践论最终要回归现实世界中。

2.物为中心

要把物作为中心,来研究和分析物存在的所有规律和评判的标准。亚里士多德表明每个事物都有其对应的真理,黑格尔也认同这一说法,真理是客观存在的,与相应的概念是相互吻合的,但是这种说法后来被很多的学者否认并且遭受到了一定的质疑,认为任何的事物都是经受客观条件所支配和限制的,不能与实际情况相互吻合的,对于最后的目标有成立的标准。实践的结果是为了满足人的相应需要,这就导致人不是中心,而人的活动是中心,黑格尔认为这种人自身的活动被属于是意志的活动,需要结合人的理智和情感,需要人大力配合才会有相应的结果。

3.传统的哲学认为真理是永远不会改变

我国的哲学认为真理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认为世界万物都不是偶然性的,都有一定必然性的规律。这就理解为研究的方法论是静止的,不存在运动形式,还需要把正确的数学方法引入到实际哲学的研究中去。数学所解决的问题都是永恒不变的事物,都具有一定原理,这从中学到的是方法论,而不是固定的一种原理。西方的哲学也是遵循这种规律和原理,并且通过一些方法来进行实践,改变困难,最后实现想要得到的目的。但是如果要讨论实践,就需要结合动态的思考方式来解决,把实践作为一种过程和活动,这样再进行研究,就有了相应的相对静止的研究,活动是动态的,但是事物的本质是静态的,需要研究和分析才可以得出。

唯物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基础,唯物主义哲学是从实践的唯物主义进行相应的研究和思考,在整个运行模式上都和近代的直观有一定的联系,蔡仪的美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美学还存在差距。

4.马克思主义美学和其他美学是不同的

马克思主义美学追求的一种新的实践与理论结合思想,有固定的思维模式,可以创建新的视野。美学的研究是建立在离开现实人的活动基础之上,追求顺其自然的性质。从任何方面考虑都会发现马克思主义美学是从人内心自然而生出的感性观念,能够让人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美,从而发现一切显示基础和科学规律。我国哲学是从实践论美学开始,不能认为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或者主观存在的事物,它是相对独立的,是由人自身的感受发散出的情感结果。不能只从经验中发现规律,要从事物发生的变化中来进行评判,才能发现最真实的观点。

5.马克思主义美学遵循人的感悟物质活动

马克思主义美学是历史中唯物主义的一个核心内容,是需要人通过自己的意识和意志来决定和改变物质世界,得到自己需要的满足,马克思主义追寻的是人由于自己的意志来满足自己做出的一系列活动。但是不能完全顺着自己的意思去进行活动,是需要受到一定的限制的,比如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影响,这些制约都会改变人的最真实的活动目的。人的自身活动是否存在客观规律,这是与成功实践的目的和规律有关系的,个人不能脱离整体,这都有历史证明。

唯美主义运动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实践美学    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    审美实践    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论

发轫于五、六十年代,形成于八十年代的实践美学,在我国当代拥有最大量的研究者和拥护者,其著作、文章也洋洋大观,难以计数。但尽管如此,象历史上所有的美学理论一样,实践美学也没有正确地解决和回答“美是什么”以及“审美如何可能”等的美学基本问题,没有给人们提供任何关于美和审美 的科学和真切知识。

实践美学的失败,不是没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而是错误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具体表现在:一、在破解“美是什么”的问题上机械、教条地运用和对待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二、在揭示美的根源问题上拘泥于现行哲学教科书,只讲物质实践,不讲审美实践,从而丢掉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固有精蕴,降低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高度和水准。以下分别论述。

实践美学在开初破解“美是什么”的问题上机械、教条地运用和对待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造成了对美的根本误解。

后起的实践美学的反叛者“后实践美学”种种,不论所谓的“超越美学”,还是所谓的“生命美学”等,一般都是紧紧抓住实践美学对“实践”的误读误解而开始对实践美学的质疑和发难的,这样做是必要的,但还不够。实际上,仔细审视,我们不难发现,实践美学并非从在美学研究中引进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才开始没入歧途的,而是远在初期开始破译“美是什么”的问题上就已从根本上偏离了美学研究的正确方向。对“实践”的误读误释,只是实践美学在对美的理解上错误的必然延伸,对美的误读误释,才是造成实践美学对“实践”误读误释的根本原因。因为,不能正确地理解美、审视美,必然看不到美与实践之间的实际联系,而看不到美与实践之间的实际联系,怎么可能不影响和损害到对实践的科学把握与深入理解呢?由此,要批评实践美学,要对实践美学进行根本清理,就必须从批评实践美学对美的错误认识开始,不如此,就不能从根本上动摇实践美学的理论根基。

美是什么?本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初始。期间,大家基本上围绕着“美是什么”展开了一次规模空前、影响深远的美学大讨论。讨论中,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广泛、普遍影响,大家几乎都把一个哲学上的基本问题转换为一个美学上的基本问题,从而不约而同地在美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以及客观与主观的统一问题上开始了自已美学的深入研究和苦苦求索。

通过讨论,虽然诸家蜂起,形成了很多的思想和观点,但只有以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武器,以李泽厚等为代表的实践美学提出的美是客观的,是社会的,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的观点才广为人们所接受,并产生了广泛和深远影响。

然而,美是否就是客观的和社会的,是什么“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呢?

在实践美学看来,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是客观的,第一性的,所以美也就是客观的,第一性的;历史唯物主义还认为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主观的,第二性的,所以也就自然有了美感,“美感是对美的反映”,这样,美感就是主观的,第二性的。李泽厚就讲:“必须承认,美具有不依存于人类主观意识、情趣而独立存在的客观性质。美感和美的观念只是这一客观存在的反映,模写。美是第一性的,基元的,客观的;美感是第二性的,派生的,主观的。承认或否认美的不依于人类主观意识条件的客观性是唯物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水岭。”①

表面看来,由哲学到美学 ,这之间的过渡转换是自然的,美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似乎天经地义,毫无疑义。但是,如果我们深入思考一下,如果我们不为这些形式上的唯物主义套语所迷惑,如果我们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问题就大为不同了。因为,历史唯物论承认社会存在是客观的,第一性的,并不导致一定要在美学领域承认一个美是客观的,第一性的。说实在的,承认社会存在是客观的,第一性的,这与在美学研究中承认一个美是客观的,第一性的,到底有什么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和关系呢?著名美学家朱狄在《当代西方美学》中曾指出:“在哲学上的唯物主义和美学上的客观论之间,在哲学上的唯心主义和美学上的主观论之间并没有一种必然的联系。”②这话是正确的,是深刻的,讲到了问题的症结,可谓震聋发聩,具有警世作用。不客气地讲,由社会存在的客观性,第一性,便确认美的客观性,第一性,这实在是一种极为糊涂的做法,说白了,这就是机械地、教条主义地运用和对待了马克思主义,机械地、教条主义地运用和对待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朱光潜先生曾指出:“正确的美学必定要建立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之上。现在一般美学家们之所以走到死胡同里,都是主观意图上虽想运用马克思主义,而在思想方法上却都是形而上学的、教条主义的。”③对实践美学而言,朱光潜的批评可谓一针见血,击中了要害。

应当承认,在哲学上,认为观念的根源在于客观世界,实践美学论者确实是一些地地道道、不折不扣的马克思主义者、唯物主义者。但是,一个哲学上的马克思主义者、唯物主义者一进入美学领域并不一定成为一个美学上的马克思主义者、唯物主义者,这也是事实。那种认为一个哲学上的唯物主义者一进入美学研究领域就一定成为一 个美学上的唯物主义者的看法显然是简单的,是一种极为有害的肤浅认识。实际上,如果在美学研究中机械地、教条主义地运用和对待唯物主义,那只能走向唯物主义反面,而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统一”的理论,就是中国当代这种“反面”的一个典型例证。

 

在揭示美的根源问题上,实践美学拘泥于现行的哲学教科书,只讲物质实践 ,不讲审美实践,从而丢掉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固有精蕴,降低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那样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水准。

美来自哪里呢?如果在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实践美学主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为武器,提出了美是客观的,那么进入八十年代,实践美学就主要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论,开始解决美是由什么决定的,即美的来由或根源问题。也就是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实践美学才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并赫然成为中国当代美学的大潮或主流。

在美学研究中引进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论无疑是非常正确的,突破了原初的认识论,扩大了 美学视域,开启了一个从实践角度审视人类审美活动的新时代。但是,为什么引进后大家由开始时的兴致勃勃、满怀期望很快就变成了兴味索然、大失所望呢?

本来,美是相对于人而言的,也就是说,一个客观对象,或具体事物,总是人认为它美,人评价它美,而美相对于人而言的这种本质特点,必然客观地决定了,一个客观对象,或具体事物,作为一种审美对象,或审美事物,绝不是脱离人而孤立地存在的,而是与人密切地相关的,也就是说,它实际上与人之间具有着、存在着一种客观的、现实的联系和关系,正如吕荧先生讲:“美不仅关系着物,它也关系着人……问题不在物与物的关系,而在人与物的关系。”④前苏联著名美学家列·斯托洛维奇也讲:“没有对人的关系,物本身就无所谓良莠好坏。”⑤试想,如果它是脱离人而孤立地存在的,它与人是无关的,那么它对人而言就是“无”,即没有意义,它还怎么可能给人带来一种美感愉悦或精神满足,人还怎么可能喜欢它,欣赏它,并给它以美这样由衷的认识、反映、判断或评价呢?所以,还是吕荧先生讲得对:“论美,论美与好,论及人与事物的关系,就必须考虑到人与事物的 实际上的联系。”⑥而客观对象作为一种审美对象与人之间的这种客观的、现实的联系和关系,实际上也就是美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所认识、反映、判断或评价的具体实际内容即审美价值,就必然客观地决定了,在美学研究中引进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论无疑是非常自然的,反映了美学作为一门科学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实践才能赋予客观对象与人之间的这种客观的、现实的联系和关系 ,正如革命导师列宁讲,实践“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⑦,实践才是“事物同人所 需要它的 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⑧。

进一步讲 ,因为并非所有实践都具有审美意义,即都能创造审美价值,所以,象马克思,相对人类的物质实践,把能够创造这种审美价值的社会实践明确地确定为审美实践,就是我们美学研究所面临的一个必然的,也是合乎实际的选择了。

审美实践具有什么本质特点?与物质实践不同,如果物质实践从根本上讲是人创造物质财富,谋求生存,求得温饱,那么,审美实践从根本上讲就是人追求自我,在大千世界实现和敞亮自己生命的伟大价值和崇高意义。试想,如果不是这样,如果这个大千世界不反映人的自我,不反映和体现人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那么人就会感到自己活着的空虚和无聊,精神就会失去依靠,人还怎么可能面对这个大千世界,并从这个大千世界获得一 种实实在在的美感愉悦和人生的幸福体验呢?马克思讲:“我在我的生产中物化了我的个性和我的个性的特点,因此,我既在活动时享受了个人的生命表现,又在对产品的直观中,由于认识到我的个性是物质的,可以直观的感知的因而是毫无疑问的权力而感受到个人的乐趣。”⑨这就明确在说,所谓的审美实践,不是追求什么物质利益,功用价值,而是意在人的自我,意在人的生命表现,意在人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马克思又讲:“诚然,动物也生产。它也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⑩这就是说,动物的生产是片面 的,它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人的生产则不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一方面,人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这就是所谓的物质生产 、物质实践;另一方面,人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这种生产才是“真正的生产”。马克思这里虽然没有明确讲这种“真正的生产”是什么生产,但它实际上指的就仍然是这种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即审美实践,所以接着马克思就直截了当地讲:“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11)马克思还说:“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 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象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12)这就是说,通过这种生产,即审美实践,自然对象与人之间才统一起来,即建立了一种统一关系,这种统一关系就是审美价值。因此,这时的自然对象即“劳动的对象”就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即原始的自然或生野的自然了,而是一种具有了审美价值、审美意义的自然,是审美实践即“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审美实践的具体内容就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自然作为客体与主体—人之间在现实性上、在本质性上彼此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过程。而正是有了这种审美实践,即“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人作为审美主体才可以从这种凝结、负载着审美价值的自然对象中由于感受和体认到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获得一种极大的美感愉悦与精神欢畅。

遗憾的是,基于对美的误读误解,实践美学根本看不到美与实践之间的这种实际联系 ,从而它也就不可能从这种实际联系出发来科学地理解实践,审视审美。拘泥于现行哲学教科书,实践美学只讲物质实践,不讲审美实践,从而使得实践美学表面上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为基础,实际上却直接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

实践美学的拥护者和研究者张玉能先生讲:“马克思和恩格斯也确实是从生产、劳动、物质的生产活动(劳动)这个‘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出发来谈‘实践’的,因此,作为实践美学的哲学基础或逻辑起点的‘实践’就只能是:物质的生产活动,即劳动。”(13)抛开审美实践,只讲物质实践,这能说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具体实际吗?直率地讲,这是丢掉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固有精蕴,降低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高度和水准,从而从马克思主义那里倒退了。

进一步讲,既然有审美实践,既然审美实践是一种客观存在,那么我们的美学研究抛开审美实践,却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物质实践,并把物质实践作为自己研究的基本内容,这种情况还正常吗?

再说,物质实践在根本上只是创造功用价值,而不创造审美价值,它怎么可能摇身一变,堂而皇之地成为美学科学的哲学基础或逻辑起点呢?

张玉能先生还讲:“马克思正是从这种劳动的自由创造性的本质上论证了‘劳动创造美’,即美内在地生成于人的劳动之中。因此,那种指责实践美学把生产活动与审美活动简单地等同起来的论点是未明白这种实践本体论的含义,即审美活动是生产活动(实践)内在生成出来的、派生出来的,后者是前者的本原,二者根本不能等同。”(14)实践美学只讲物质实践,不讲审美实践,故此,在它那里,所谓审美就是单指审美欣赏,那种指责实践美学把生产活动与审美活动简单地等同起来的论点诚如张玉能所言是错误的。但是,审美活动是物质实践内在生成出来的、派生出来的吗?这一观点,仍然似是而非,不伦不类。

物质实践,仅仅追求一种物质利益,满足人的肉体需要,象马克思所说,这种“囿于粗陋的实际需要的感觉只具有有限的意义”(15),它怎么可能给人带来一种美感愉悦和精神满足呢?

明末思想家王夫之讲:“终日劳作而不能度越于禄位田宅妻子之中,数米计薪,日以挫其志气,仰视天而不知其高,俯视地而不知其厚,虽觉如梦,虽视如盲,虽勤动其四体而心不灵,……。”这就是说,仅仅满足于一种物质生产实践,贪求于一种物质利益,人就必然会沦落到一种精神麻木和昏庸猬琐的境地。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人将不人,人还有什么自由、什么审美可言呢?

实际情况是,象艺术源自非艺术一样,审美实践是由物质实践内在地生成出来、派生出来的 。而有了审美实践,创造了审美价值后,这种具有独立意义上的审美欣赏才开始不断生成,不断展开。实践美学看不到审美实践,只是生硬地、偏执地从物质实践角度为人类审美欣赏寻找根据,把审美欣赏毫无根据地建立在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之上,这实在是不得要领,无异于缘木求鱼。

不讲审美实践,一厢情愿地把物质实践作为美学的哲学基础或逻辑起点,这使得实践美学虽然如日中天,称雄当代,但实际上,它从来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学,没有进入到美学所应该面对的“事物本身”,审美活动在它那里反被作为一种“他者”或“异在”而遭致抛离。

当然,否定实践美学讲“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错误的。但我们必须弄清楚,因为它讲“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仍然限于一种物质实践,因而,它讲的这种“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非但与我们所讲的“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具有本质区别,而且也是明显错误的。物质实践对人而言往往是外在的,是非本质的,按照马克思的经典说法,它只是一种“谋生的劳动”,只满足人的肉体需要,只是人们谋求生存、维系生活的一种途径,一种手段,它怎么可能成 为“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呢?实际上,马克思早就明确讲,这种实践不仅不是什么“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而且恰恰相反,它往往消解人的本质,扭曲人的本质,使人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

并且正因为实践美学错误地把“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视为物质实践,看不到“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从根本上正是人通过与自然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达到和实现一种自然对象与人之间的现实的、本质上的统一关系,从而求得人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在对“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理解和诠释上它总是脱不开物质实践的功利性,而当它一旦脱开了这种物质实践的功利性而开始专注于一种对审美的特殊性的探讨时,审美的特殊性的内容就往往落不在实处 ,让人无从理解了。比如张玉能先生就讲:“根据马克思的论述,我认为,实践,以物质生产劳动为中心的人的 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主体以物质条件为依据,诉诸对象世界这个客体的感性活动,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客观活动,是人类自我生成 、人类社会产生的 根本。正是在这个社会实践过程中,人将自然‘人化’了,获得了自已生存的环境和条件,同时人也将自己‘人化’了,使自己成为了区别于自然界的‘自由自觉’的生命存在。因此,人在这个社会实践长期过程中,自身的内在需要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缺乏性需要伸发出发展性需要,由物质性需要引发出精神性需要,其中就生成了‘审美需要’。这种审美需要,使人在实践中由实用目的进发到审美目的,在运用自然和社会的规律为自己的目的服务过程中逐步超越了实用的、直接的功利目的,而且这种转变和超越不仅仅是在少数个人的 圈子内,而是在一个群体(社会)之内普遍实现的,因此,人就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自由。这样,在人的这种一定的实践自由的基础上,人与自然(现实)就产生了超越实用关系的‘审美关系’。这种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指的就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象有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人也要求对象成为审美需要的对象的人对现实的特殊关系。这种审美关系体现在客体形象上就是美(广义的),而体现在人这个主体意识上就是美感(审美意识)。”(16)看了张先生如此艰深晦涩的长篇大论,我们对美及审美的本质能获得哪怕一点科学和真切的了解吗?

把“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视为物质实践,这在实际上还使得美学在一片无以抉择的窘迫和玄惑中迷失了自己。把“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视为物质实践,这使得人们既不能正确地理解“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也不能科学地审视和把握物质实践,其结果,人们根本弄不清实践与人类审美之间到底具有一种什么样的联系和关系。大家觉得,从“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解读审美,认为审美欣赏由来于“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似乎有理,但从物质实践出发解释审美,认为 审美欣赏产生于物质实践,这又太离谱,无理可讲,美学就在这 种一片无以抉择的窘迫和玄惑中迷失了自己。

张玉能先生讲:“实践美学的最大历史贡献就在于为中国美学找到了最具有超越和自我超越能力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从而把马克思主义美学对于以黑格尔为主要代表的传统美学的超越具体化为中国美学中的一次巨大的超越,那就是超越以认识论为主要哲学基础的中国当代近代传统美学,特别是对于以吕荧、高尔泰为代表的主观派,以蔡仪为代表的客观派,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派的总体性超越。它的具体表现就在于,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出发,既超越了单纯认识论的美学框架,又超越了主观与客观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建立了以李泽厚为代表的以人类学本体学论或主体性实践哲学为哲学基础的实践美学或实践派。”(17)但是,通过上述我们对实践美学的甄别和剖析,我们能同意张先生的观点吗? 我认为,建基于实践之上的所谓实践美学,表面看来是把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论引进美学研究从而推动了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深入发展,但实际上,由于它机械地、教条主义地运用和对待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引用实践论上又远远没有达到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那样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水准,所以它把美学对美、对审美的研究只能非常错误地限制、框定在人的物质生产实践领域,从而使美学从根本上丧失掉了自己固有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使美学丧失掉了自己独特的学科性质和理论本性。而这样的美学,实际上连美学也算不上,还能称之为一种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吗?如果一定要讲它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联系和关系,那就恕我直言,它实在只是中国当代美学界一次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上失败的记录。    

 

注释:

①③《中国当代美学论文选》第一集,重庆出版社1984年8月第一版,第119-120页,第334页。

②朱狄:《当代西方美学》。人民出版社1984年6月第一版,第232页。

④⑥《吕荧文艺与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10月第1版,第513页,第531页。

⑤列·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7月第1版,第31页。

⑦《列宁全集》第38卷,第230页。

⑧《列宁选集》第4卷,第4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