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柳永诗词

柳永诗词

柳永诗词

柳永诗词范文第1篇

――这一句诗断送了孟浩然的政治前程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不夸张地说,这首《春晓》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李白的《静夜思》是唐诗五言绝句中的绝对精品,中国人不知道这首诗的人大概很少,它的作者就是孟浩然。

孟浩然以善写山水田园诗著名,在40岁之前,他一直过着隐士的生活,似乎是一个无心于功名的高洁之士。其实,孟浩然选择当隐士是想走“终南捷径”。隐士十多年,诗名早已天下皆知,但始终没有接到朝廷要他当官的诏书,于是就坐不住了,毕竟已人到中年。于是孟浩然便主动告别隐士生活,从襄樊老家不远千里跑到都城长安,主动接近政治中心。孟浩然的确很有才气,也很会做人,到长安后很快就打开了局面,京城文人竞相与之结交,其中就有宰相张九龄和著名诗人王维,再加上“诗仙”李白对其的高度评价:“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一时之间,京城中盛传孟浩然的大名。

故事就这样发生了。

有一天,供职翰林院的王维邀请孟浩然聊天,两人正聊得兴起,唐玄宗突然到来。孟浩然惶急之下,一头钻到了王维的床底下。唐玄宗进来发现王维的表情不太对劲,便问王维是怎么回事。王维赶紧把孟浩然拉了出来参见皇上。当得知这个从床底下狼狈不堪地爬出来的人就是孟浩然时,唐玄宗不惊反喜,说道:“这段时间,长安城都在讨论这个人,大臣中也多有赞誉,说此人的诗名如何如何厉害。我早就想见见他了,为什么要躲起来呢?”闲聊了一会后,唐玄宗让孟浩然朗诵他较为得意的诗作。

决定自己前途的关键时刻就这样来临了,孟浩然又是兴奋又是紧张。仔细想了想,他选择了自己那首寓意深刻的《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这首诗本来没有什么“政治问题”,抒发的是作者对仕途失意的感慨,作者酸溜溜的心情以及对仕途的渴望跃然纸上。哪知却弄巧成拙,孟浩然入仕做官的美好愿望就在快要实现的时候被这首诗在瞬息之间给扼杀了。当唐玄宗听到“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二句时,拂袖而起,冷冷说道:“你孟浩然几十年不来赶考,反而怪朕弃之不用,这是何道理?”孟浩然一下子给吓蒙了,忘了辩解,只是扑通跪倒,不住地叩头谢罪。但事情已无可挽回,唐玄宗没有再给孟浩然任何机会,后人都为孟浩然感到惋惜。

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说到底还是孟浩然的政治觉悟不高,对个中微妙的地方没有感觉。这一次打击使他心灰意懒,再次隐遁山林,在诗中去发泄自己的抑郁和愤懑了。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一句牢骚决定了柳永一生的命运

再来看另一个大才子柳永的政治命运。宋朝大词人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为永,字耆卿,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其父为南唐工部尚书柳宜,为官宦书香世家。柳永自幼聪慧过人,有神童之称,与兄三复、三接并有文名,时称“柳氏三绝”。

风流倜傥的大才子,屡试不中的穷书生,常喝常醉的酒鬼,出没秦楼楚馆的浪子,仕途坎坷的小官,“奉旨填词”的专业词人,浪迹江湖的游客,自命不凡的“白衣卿相”,歌楼们的偶像,放荡不羁的花花公子,宋代词坛上首屈一指的大师――这些都是对柳永的评价。

宋真宗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柳永赴京城赶考,结果名落孙山。年轻的柳永对这个挫折没有放在心上,他在词中写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他没有想到的是,第二次开科他又没有考上。这一次的柳永写下了那首有名的《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要知道,当时柳永的名气已经很大了,一旦有新作问世,便会很快传唱开来。没过多久,柳永的这首《鹤冲天》就开始风行京城,当时的皇帝宋仁宗也听到了。本来仁宗皇帝还挺喜欢柳永的词作的,《后山诗话》载:“仁宗颇好其词,每对酒,必使侍从歌之再三。”但是,喜欢归喜欢,政治大局却不能不考虑,柳永混迹勾栏的行径是不能被主流读书人所认同的,作为最高领导的皇帝更不能倡导鼓励这种风气,而且这首词中的一句引起了皇帝的不舒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你柳永真的就看不起朝廷给你的名利吗?

仁宗十七年(公元1034年),经过一番刻苦攻读的柳永再次参加科考,终于金榜题名得中进士。柳永非常高兴,以为自己终于修成正果了。哪知当仁宗皇帝在榜单上看到柳永的大名时,又想起他那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心里一阵冷笑,大笔一勾,抹掉了柳永的名字,在旁批注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无论是哪种说法,结果是一样的,柳永从此几乎与仕途无缘,他调侃自己说:“奉旨填词柳三变”。后悔万分而又无力改变的柳永索性“玩世不恭”地扛着“奉旨填词”的御批招牌,从此终日出入歌馆妓楼,更深地扎入到小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直到柳永50岁左右,他才混得一小官――屯田员外郎。因此也有许多人称他为“柳屯田”。

正因为这番失意,使柳永在词坛上获得了更大的成就,给我们后人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如他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等等就是很好的例证。落魄潦倒的柳永一生未娶,死时毫无家产。据记载,他死后,众自发捐献钱财为其送葬。出殡之日,“但见一片缟素,满城妓家无人不到,哀声震地”。每年清明,诸名妓不约而同,各备祭礼,为柳永上坟,时人谓之“吊柳会”,也叫上“风流冢”,并渐渐形成一种风俗,没有入“吊柳会”、上“风流冢”者,甚至不敢到乐游原上踏青,这种风俗一直持续到宋室南渡。后人有诗题柳永墓云:

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

柳永诗词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北宋词坛;柳永;柳永热;文化消费

关于“柳永热”现象,在相关典籍中均有记载,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柳词受追捧者众多,层次广泛。追捧柳词的有皇帝、宰相、和尚,那些歌妓和普通老百姓就不用说了。据陈师道《后山诗话》记载:“柳三变游东都南北二巷,作新乐府,从俗,天下咏之,遂传禁中。仁宗颇好其词,每对酒,必使侍妓歌之再三。”宋哲宗宰相韩维也是“柳永迷”。韩维“每酒后好讴柳三变一曲。”邢州开元寺和尚法明更是超级“柳永迷”。他“每饮至大醉,维唱柳词”,“或有召斋者则不赴;有召饮者欣然从。酒酣乃讴柳词数阙而后已。日以为常,如是者十余年。”临终前,唱完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即“跏趺而逝”。那些妓女对柳词更是喜爱有加,她们为了得到新词,“移宫换羽”,“多以金物资之。”这些“柳永迷”只是文献记载的典型代表,在宋代,像上述超级“粉丝”还有很多很多。

其次,柳词的传播范围很广。柳词在大宋国可谓街知巷闻,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云:“柳三变好为淫冶讴歌之曲,传播四方。”柳词不但在大宋国大江南北广泛传播,而且在西夏、辽、金等国外地方也非常流行。叶梦得曾说:“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明官云‘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言之甚广也。”另据僧人文莹《湘山野录》记载:“吴俗岁祀,里巫祀神,但歌‘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他们所歌的正是柳水《满江红》的词句。可见柳词不但流行歌筵洒肆,勾栏瓦子,同样流行于民间社祀。

第三,柳词屡为文人师法。据蔡绦《西清诗话》载:“仁庙嘉佑中,开赏花钓鱼燕,介甫(王安石)以知制诰预末座,帝出诗以示群臣,次第届和,末至介甫……其诗云:‘披香殿上流朱辇.太液池边送玉杯’。翌日,都下盛传‘王舍人窃柳词’。”王安石是否有意剽窃,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也在师法柳词。而师法柳词,在宋代不只王安石一人。据王灼《碧鸡漫志》载:“沈公述(唐)、李元景(甲)、孔方平(夷)处度(矩)叔侄、晁次膺(端礼)、万俟雅言(咏)皆有佳句,就中雅言又绝出。然六人者源流从柳氏来,病无韵。”苏轼自以为“自是一家”,但我们翻阅苏轼和柳永词集时。令人惊奇的是两家词竟然有很多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或意象。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又名《蝶恋花》)“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苏轼《蝶恋花》)“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柳永《双声子》)“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周邦彦慢词的章法结构,同样是从柳词中脱胎出来的。夏敬观先生早已指出:“耆卿多平铺直叙,清真特变其法,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故慢词始盛于耆卿,大成于清真。”士大夫师法柳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柳词的传播,使“柳永热”变得更“热”。

北宋时期,一些士大夫文人对词存有偏见,以词为淫词艳语而加以鄙弃。他们往往把自己的词集称作“诗余”、“琴趣”、“长短句”、“乐府:’、“渔笛谱”等,如黄庭坚和晁端礼把自己的词集分别称作《山谷琴趣外篇》、《闲斋琴趣》。宋人魏泰记录王安石兄弟的一段对话便反映了宋人这一心态:王荆公初为参知政事,闲日因阅读晏元献公小词而笑日:“为宰相而作小词,可乎?”平甫日:“彼亦偶然自喜为尔,顾其事业岂止如是耶!”时,吕惠卿为馆职,亦在坐,遽日:“为政必先放郑声,况自为之乎!”这种心态导致士大夫文人“偶尔作阋”或“诗词问作”。而柳永坚持自己的文艺创作道路,成为当时唯一的专业填词人。这些士大夫文人绝大多数是贵族词人,他们是贵族文化的代表。只有柳永独树一帜,高举庶族文化的旗帜,成为庶族文化的领军人物。

北宋时期,以勾栏瓦肆为主体的市咒娱乐场所特别多,活泼可爱的艺妓更是不可胜数,而最值得称道的是市井新声。那些词作必须与当时的市井新声结合起来,才能产生独特的韵律和性情,才能适应广大市民的文化需求。慢词是当时最流行的歌词,也是当时的市外新声。因此,作慢词数量的多少,就决定了词人在流行音乐市场的地位。柳永是北宋时期慢词数量最多的作家。我们不妨把与柳水(987—1053)同时代词人的词作作比较:张先(990—1078)有阋164首,其中慢词17首,晏殊(991—1055)有词137首,其中慢词3首,欧阳修(i007—1072)有词241首,其中慢词13首,而柳永有词213首,其中慢词125首。

其次是取决于柳永天资经历及其创作风格。首先柳永具有作词的天赋。据杨浞《古今词话》载:当时有无名氏《眉峰碧》词,柳永少读书时,遂以此词题壁,后误作词章法。一妓向人道之。永日:“某于此亦颇变化多方也。”然遂成“屯田蹊径”。可见,柳永少时聪颖,谙识音律,擅为歌词。其次是柳永独特的个性。柳永生长在封建的家庭,柳永兄弟三人,柳永最年幼。当时,其父亲柳权宜仕途奔波,经常离家在外,对柳永管教甚少。柳永童年时代的生活相对自由,加之柳永任性纵情,不顾礼法,便形成不羁的个性。有词为证:“旬日经游殊不厌,欲归回首更迟网”(《题中峰寺》),“六六真游洞,三三物外天。九班麟稳破非炯。何处按云轩。昨夜麻姑陪宴。又话蓬莱沾浅。几回脚弄云涛。仿佛见金鳌。”(《巫山一段云》)第三是柳永一生不得志。柳水弱冠之年上京赴考,初试落第,后屡试屡败,开拓京师,及遍游汴京、临安、苏州等繁华都市,期问,柳水的家人因柳永的坏名声而中断柳永的经济供给。柳永为了生计和仕途,与妓女、乐工为友。为他们撰写歌词,赚点润笔费。直至中年更名柳永,方中进士。柳永曾经做过县令、电田员外郎等小官,但政绩一般,一直不得升迁。第四是柳词通俗易唱,符合市民的文化消费口味。由于柳永长时间生活在市升中.即使为官后,也体察民情,为民请命。所以,老百姓的生活他最熟识,老百姓的情感他最了解,老百姓的精神追求他最消楚。当时,新必的市民阶层在传统的文学范畴内没有一席之地,他们强烈要求有一种通俗的市民文学能适应他们的文化水平需要,反映他们的生活、思想和愿望,迎合他们的世俗情吠的审美理想。他书写的是市民的生活,演唱的是市民的心声。柳两的视野范围铺及社会各个层面,上自帝皇的“华夜醮连消曙,金殿霓旌笼瑞雾。”(《玉楼春》),下至“算九衢红粉皆难比~。(《尉迟杯》)即使是歌妓词,他同情她们,反映她们的辛酸与不幸。柳永有时惦记歌妓的安康:“惯怜惜。饶心性,铰厌多病,柳腰花态娇无力。”(《法曲献仙音》)有时表达歌妓的痛苦:“万里丹宵,何妨携手同归去。水弃却、烟花伴侣。”(《迷仙引》)柳永笔下的妓女形象是千百万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市民的缩影。柳词一改唐代文人词高雅含蓄的风格,尽可能运用生活化、通俗化的语言来表达市民关注和喜爱的生活情调,柳词的语言往往是“明白而家常,细密而妥溜”。这样的词,歌妓喜欢唱,听众也听得明白,自然柳词也流行了。

柳永虽然聪慧过人,但是却在仕途上屡遭挫折,以至穷困潦倒。生活迫使它只能生活在社会底层,这也就为他了解普通百姓生活和歌妓的生活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因为这样,柳词变得大红大紫也就成为必然!概而言之,时代成就了柳永,柳永又创造了时代,柳词在传播中产生强烈的社会效应,赢得了千千万万的“柳迷”。

柳永诗词范文第3篇

诗人·诠释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之词,酣畅淋漓使人跌入诗情画意之中。属于婉约派的他,不去描绘的他,不去描绘黄河的惊涛澎湃,只是将自己的浓浓情愁凝结在诗句中。不去刻意渲染,而是浑然天成,低低哀叹……

“黯夜浓霜融诗卷,郁结骤雨闻不见。沉陷佳句若饮醉,语噎千古忘情难。”

柳永年华已逝,难以割舍的,始终是醉人心脾的——诗林词苑。

柳永之词,光环未退,永垂不朽。

诗人·易安

李清照的诗,优雅而美丽……

初次听到这个名字,感到异常纯洁而灵动,他的名字就像她的诗。我始终相信轮回,也是我的前世注定清美,像易安一样用文字翩翩起舞。不是肤浅,不是天真,只为下辈子能做一名宋人的投胎者。

向往宋朝,向往宋朝诗词的美丽。想做一位宋朝的诗人,品味一下作诗时心中油然而生的成就感。我坚信易安虔诚于诗词,虔诚于文字。她有太多的痴情故事,她有太多的为国担忧,她有太多的寂寞惆怅,而从我笔下流淌出的文字,简单快乐,仅此而已。

易安的愁,总有一天需要发泄,需要安抚,所以,她选择了文字,用易安居士的名字写下的颇多的千古绝唱。

无论是身处逆境,还是妙度年华,请不要忘记——恬静的子夜下,易安祝你幸福。

尾声·诠释

柳永诗词范文第4篇

摘要:《雨霖铃》和《别离辞:节哀》都因描写离别而著称。同是描写离别,两位诗人的心情却不同。《雨霖铃》以凄婉的笔触来表现词人面对离别时沉痛苦闷的心情。在《别离辞:节哀》中,邓恩用玄学手法来表明离别只是暂时的,夫妻间的情谊不会因为离别而改变。经比较得知,两首诗中不同的别离心情是由诗人的文风不同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

关键词:离别;婉约;玄学;文风

一.引言

作为婉约派词人代表,柳永擅长慢词,题材多以城市风光、歌姬生活以及文人羁旅为描写对象,在词由雅到俗的转变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为北宋的慢词发展和兴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雨霖铃》是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全词声情哀怨、委婉凄恻。

约翰·邓恩是玄学派诗歌的创始人。玄学派诗歌以晦涩难懂的比喻和不拘一格的形式而见长。1611年冬,邓恩随罗伯特·特鲁里爵士出使法国,临行前写了《别离辞:节哀》一诗赠予妻子Anne。不同于《雨霖铃》伤感的氛围,在离别之际,邓恩劝慰妻子不要因为他的离开而伤心,不要把离别看成是爱情的障碍和终结,而应该将它看成是对爱情忠贞与否的考验。正如秦观所说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本文从玄学派与婉约派诗风的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等方面入手,分析离别时的不同心情。

二.同是离别,心情各异

1. 文风的差异

《雨霖铃》的基调是伤感的。“婉约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新体诗。当时天才的作家们既有文学素养,又都洞晓音律,每填一词往往锤字练句,审音度曲,把如画的意境,精炼的语言和美妙的音乐极其巧妙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既表情达意又悦耳动听,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1]作为柳永的代表作,《雨霖铃》是文学批评家热衷研究的对象。

《雨霖铃》上阙着重描写离别。开篇就使用“寒蝉凄切”来点明整首词的基调是凄凉。“长亭”、“骤雨”、“泪眼”、以及“暮霭”等意象,体现了诗人和其恋人分别时的痛楚。“凄切”、“无绪”、“留恋”、“催发”、“无语凝噎”、“去去”、“千里”以及“沉沉”这些都是令人心情沉重的描写。[2]从这些描写中得知:婉约派词人更倾向于借景抒情这一表现手法。下阕抒发了别后的怀念之情,想象着别后能否再次相聚?“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此句为全文情景交融的点睛之处。秋风瑟瑟,凉意无限之时的离别,使得分别之苦更加不堪承受。“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离别之愁无从排遣,唯有寄情于酒。本想千古情愁酒一壶,怎奈面对的只是“举杯浇愁愁更愁”的现实,是“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无奈。杨柳在古代通常有惜别、送别之意,此处的离愁别绪,自是不用多说。“晓风残月”的景物描写,将词人的哀婉幽怨的心境尽显。

《离别辞:节哀》的主题虽然也是描写一对爱侣的离别,但是基调却完全不同。

此诗前两节中,邓恩用因死亡而别离的场景来比喻夫妻间分离的痛苦。他表明应该像德高望重的人看待死亡一样地正常看待别离。第二节中,诗人主张不要因别离而痛哭,不要像世俗的人那样受不了别离。这和“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截然不同。第三节中,邓恩将别离比作天体运动。离别除了给夫妻双方带来思念之苦外是不会造成像地震那样的危害的,而如果夫妻之间有充分的理解,那么即使离别,也会像天体的震动一样,“什么也不伤”。诗歌第四、五、六节,强调了邓恩崇尚柏拉图式的精神爱情。这种爱情不注重肉体之爱,而是灵魂的和谐一致。最后三节的“圆规”意象是邓恩最著名的比喻,他把夫妻双方比作圆规的两脚,男方是动脚,不断旋转,女方是定脚,永远站在中心,看似不动,但是当男方开始转动的时候,女方也随之前倾,并随之旋转。男女双方互相倾心,互相支撑,互相理解,彼此忠贞的情感表现得非常新颖贴切。邓恩在提出“圆规”意象的同时其实也给我们提供了“圆”的意象。“圆”或者“球”在文艺复兴时期常表示圆满,因此“你坚定,我的圆圈也会准”表达了邓恩夫妻间无比融洽的爱情。[3]此外,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人大多是以“圆”或“球”对世界上的一切进行观察和思考,利用“圆”或“球”的意象来创作。

2.时代背景与文化背景的差异

柳永年轻时,常出入歌妓馆为乐工歌妓撰写歌辞,因而被达官贵人所不齿,屡试不第。第三次虽说已考中了,但当仁宗知道柳永就是那个写《鹤冲天》(其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一句)的书生时,便提起朱笔在他的试卷上写下了“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至此,柳永与功名无缘,索性流连于茶楼酒肆、花街柳巷,为歌女填词聊以谋生,并且不无解嘲地说自己是“奉旨填词柳三变”。[1]胸有经纶却功名未就,流落民间,自然心中颇多感慨,生活无趣,仕途渺茫,柳永便欲离开京城。宦途的失意和与恋人的离别,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词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于是便有了《雨霖铃》这一千古绝唱。

其次,柳永所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漫长的封建主义的一个阶段。当时父权制占统治地位,女子被定义为顺从的代名词。她们的一切行为都围绕着男性。更何况,即将和诗人分别的女子,并不是柳永之妻。柳永居无定所,事业无成,和这样的人分离,只怕是再见无期。在此情景下,《雨霖铃》以如此凄婉哀怨的笔触描述着两人的离愁别绪,皆在情理之中。

邓恩生活的时期是英国历史上最为关键的一个社会大发展时期,一个打破中世纪的束缚,思想上空前活跃的时期,而且“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异样丰富,有创见、有推动力的文学时期”[4]。此时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浪潮已经过去,但是其影响却是深远的。受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乐观精神的影响,《别离辞:节哀》虽然描写离别,但是其基调却是乐观的,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这首诗“轻松活泼,体现了他的思想意识,他也没有忽视对爱情的现实把握,让诗充满强烈奔放的感情,以及他那独特的精神之爱。他采用极富想象力的比喻和有些玄乎的夸张手法来阐释和强调他的主题思想”[5]。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即使离别在即,诗人仍然能够用理性的态度来面对别离。

三.结语

《雨霖铃》和《别离辞:节哀》同样写离别,但由于作者的文风不同,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的差异,致使伤感的离别,在不同的诗人的笔下,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情绪。《雨霖铃》整篇都在描写别离带给人的痛苦和伤感,凄然哀怨之意跃然纸上。而《别离辞:节哀》却在众多奇思妙喻的烘托和一些惊世骇俗的描绘中,凸显出作者积极乐观的精神,同时也极力地宣扬着他所倡导的精神之爱。两篇佳作各具代表性,值得反复品味。(作者单位:曲靖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Reference:

[1]柳永集. (胡传志等解评)[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2]刘华民.宋词导读[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3]曹军,祖恩华. 浅析约翰·邓恩玄学诗中奇喻的哲学意味.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5). 2004: 67-69.

柳永诗词范文第5篇

 

由于古诗词的创作背景与学生所处时代相差甚远,学生感觉乏味难懂,学习兴趣与教师想象的差距很大,读不懂诗歌更别提品味鉴赏,而背诵默写更让他们感觉焦头烂额。学生对于古诗词学习感觉难懂难学难背,这让我的教学陷入了困境当中,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使得古诗词教学在欢乐的课堂气氛中收获实效?于是,我在课堂上不断地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和形式。学生平时的阅读时间欠缺、阅读空间狭小,网络和手机的冲击造成了阅读品位降低。学生喜欢接触新事物,走在潮流的最前端。课本中所选的某些诗篇确实与学生有一定距离,不能吸引学生。老师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激情。倘若我们的语文课贴近学生的生活,也许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会得到发展。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添加现代流行的元素,迎合学生的口味使得鉴赏诗词成为他们的一种能力。因此,我在《雨霖铃》的教学中实现了这一想法。

 

一、教学过程

 

(一)导:播放周传雄演唱的《寂寞沙洲冷》

 

“你们喜欢唱这首歌吗?觉得它好在哪里?”“旋律好听!“歌词有意思,容易打动人!”“感情忧伤,让人产生共鸣!”大家纷纷说出自己的见解,我提出了既然是语文课,便要针对“歌词”进行分析到底好在哪里。科代表徐颖加胸有成竹地站了起来:“歌词中没有直接地表达出自己伤痛之情,而是通过借助‘油桐、落花、孤燕’等意象描写了很多写景的句子,那句‘无端拨弄离人的眼泪’直接点题了。”课室里顿时雷鸣般的掌声比我高度的评价远远有力多了。

 

(二)思议:整体感知

 

1、请找出表达本诗词感情主旨的中心句子。

 

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雨霖铃》中有“景语”“情语”之分,请分析词中“景语”(景物描写)和“情语”(情态、情事),提示从内容、特点两方面考虑。

 

3、“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画面给人什么感觉呢?全词从此句开始想象到离别后情景。离别后会怎么样?

 

(三)展评:引导提升

 

1、科代表徐颖加回答“‘多情自古伤离别’是表达诗词感情主旨的中心句子,‘无端拨弄离人的眼泪’是《寂寞沙洲冷》的点题的句子,从某种意义上,《寂寞沙洲冷》就是现代版的《雨霖铃》”。我及时表扬她分析得很准确,只是词人柳永把《雨霖铃》的感情描写得更加的含蓄、细腻和真挚。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的表现技巧,正是我今天我们学习的《雨霖铃》主要运用艺术手法,而情人别离的痛苦也是这首词抒发的情感。下面让我们一起鉴赏《雨霖铃》是怎么唱的,体会其中的音韵美和情感美。”

 

接着播放童丽演唱的《雨霖铃》。“自古以来,我们很多文人雅士早已写下了千古传颂的送别诗词,《雨霖铃》就是柳永离开京城,告别恋人时所写。在倾吐深深的离愁时,也抒发了对自己遭遇的感慨和受压抑的愤懑。”

 

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雨霖铃》中有“景语”“情语”之分,我请学生分小组从词中找出“景语”(景物描写)和“情语”(情态、情事),提示从内容、特点两方面去考虑,并请小组代表在黑板上完成。

 

(1)刘炼小组展示景语 (景物描写)

 

内容: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暮霭、杨柳、晓风、残月 特点:凄美

 

(2)赖伟健小组总结情语(情态、情事)

 

内容:帐饮无绪、留恋、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 特点:缠绵

 

(3)朱恩妮小组归纳情感

 

内容:多情自古伤离别 特点:凄凉

 

(四)课堂小结

 

柳永是婉约流派的代表,词风婉约细腻别具一格,为人行事流风倜傥。“凡有进水处,皆有柳永词”。我想,这也是柳永把词通俗化,口语化带来的影响,正是《雨霖铃》的独特魅力,以至于童丽和柳永穿越时空合作了这首歌曲。课堂上我们解读了文本,触摸了柳永的情感脉搏。在课堂结束之前,我们跟随着童丽的歌声,反复地深情背诵柳永的《雨霖铃》。

 

二、教学反思

 

《雨霖铃》的教学是利用媒体资源,借助流行歌曲来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音乐中展开想象,感受作品的魅力。让学生通过“听”的形式,在悠扬旋律的伴奏下,诱导学生不再拒绝古典诗词,沉浸于诗词,抓住了学生感兴趣的心。无独有偶,在教其他课文如粤教版必修一《上邪》、必修二《再别康桥》、必修三《虞美人》等,我都借用了经典诗歌改编流行曲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激发课堂的活跃性,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学生喜欢学习,容易背诵,准确默写,实在让我收获了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本文是增城区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城乡结合部利用大众传媒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编号:zc201515)的研究成果。

相关期刊更多

实用肿瘤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实用肿瘤学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哈尔滨医科大学

物流技术与应用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