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听课反思

听课反思

听课反思范文第1篇

一、教学片段

问题:如图,A,B,C分别是椭圆x2a2+y2b2=1(a>b>0)的顶点,P为椭圆上异于A,C的一点,若线段AP的垂直平分线过B点,椭圆离心率的范围是.

教师讲评,并在黑板上板演如下过程:

解:设点P(x1,y1),线段AP的中点为x1-a2,y12,

线段AP的斜率为k1=y1x1+a,

所以线段AP的垂直平分线为y-y12=-x1+ay1・x-x1-a2,

又因为线段AP的垂直平分线过点B,所以b-y12=-x1+ay10-x1-a2,

即2by1-y21=x21-a2.①

又因为P在椭圆上,且x21a2+y21b2=1,则

x21=a2(1-y21b2).②

联立①②可得y1=-2b3c2.

又因为0<|y1|≤b可得2b2≤c2,即2a2≤3c2,所以e≥63,故椭圆离心率的范围为63,1.

正当教师准备讲下一题时,有一个女学生站起来说:“老师,由a2+b2≥2b也可求出63≤e<1.”(有几个学生附和着)

教师:有什么解题依据?

学生:没什么依据,只是感觉线段PB应该比短轴2b要长.(学生哄堂大笑)

(简单思考后)教师:这种解法没有依据,只是答案巧合而已.

接着,教师继续讲解下面的题目,我看到几个学生还想争辩什么,看看老师,继而脸上露出失望、迷茫的表情.

二、学生解法的探究

学生的解法真的没有依据?真的是巧合吗?线段PB真会比短轴2b要长吗?下面我们对学生的解法进行探究.

解:设P(x1,y1)(y1≠0),

PB=x21+(y1-b)2=

-c2b2y21-2by1+a2+b2=

-c2b2(y1+b3c2)2+a2+b2-b4c2

又因为-b<y1≤b且y1≠0,所以:

①若-b3c2≤-b时,即0<e≤22.当y1=-b时,(PB)max=2b,则PB≤2b成立.

②若-b3c2>-b时,即22<e<1.当y1=-b3c2时,(PB)max=a2+b2+b4c2.

(PB)max=2b(0<e≤22);

a2+b2+b4c2(22<e<1).

记f(y1)=-c2b2(y1+b3c2)2+a2+b2-b4c2,

当y1∈(-b,-b3c2)时,f(y1)逐渐增大;当y1∈(-b3c2,b)(y1≠0)时,f(y1)逐渐减小;要使存在异于A、C的点P,使得PA=PB,即f(y1)=f(0)=a2+b2,则必有a2+b2≥f(-b)=2b,

从而解得:63≤e<1.

由上述解题过程我们还能探究:椭圆上的动点P到椭圆的上顶点B的距离何时最大.

三、教学反思

第一,虽然高三课堂时间很紧,但教师在课堂上也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演“教案剧”.教师备课时应尽量多一些思考与准备,舍得花时间把问题讲透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弄懂问题,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听课反思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说教学;实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31

在当今这个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信息时代里,英语已经作为国际上通用的语言,因此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势在必行。《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 “培养学生听说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一,英语教学要重视听说训练和口语能力的培养”。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模式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们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应用能力,提高初中英语听说课的教学效率,给广大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对提高学生英语实际的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下面,笔者根据多年初中英语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初中英语听说课的实践与反思,仅供参考。

一. 教学实践。

1. 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初中生处在特殊的年龄阶段,他们都需要得到认同、支持与鼓励,这样他们才会对英语听说课的学习更有兴趣、更有激情。因此,在初中英语听说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多对学生进行鼓励与引导,让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我们知道,学生在课堂上通常害怕展示自己,因为初中生掌握的知识很有限,他们害怕自己出错误后受到同学的嘲笑,老师的批评。因此,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给学生创造一个“说”的环境,让他们大胆的“说”出来。

例如:有的同学的英语发音不够标准,有的同学英语的语法掌握不够准确,还有些同学不愿意在课堂上朗诵英语等等,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多多鼓励学生、肯定学生,给他们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动作,告诉他们“ Very good! Wonderful! Excellent! ”这样在鼓励中,学生才会对自己充满自信,才会在学习中找到自我,学习的劲头更足。在这种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中,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更重要的是学生掌握了英语知识。

2. 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听说的能力。

情境教学指的是,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意境,使得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从而加深同学们对英语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在初中英语听说课堂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然学生运用一定的英语语言来完成教学情境的设置,这样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是很有效果的。

例如,笔者在教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 4 I want to be an actor这节课时,就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了这样的教学情境: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利用1.What do you do? 2.Where do you work? 3.What does he do? 4. Where does he work? 5.What do you want to be ? 6.What does he want to be? 等问题创设一个求职的场景,假设自己是某个公司的招聘者,在讲台上举办招聘会,与扮演求职者的学生生进行交流。

通过这种情境的创设,给同学们创造了一个说英语的环境,同时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之中,也加深了自己对英语语境应用的体会。这样的自由的对话,充分调动了大家说英语的积极性。同学们创意性的展示自己设计的英语对话,既培养了他们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又使的英语成为了真正的交流工具。

3. 利用多媒体,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听说的兴趣。

在初中英语听说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制造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是一种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同学们可以在声情并茂的短片或者电影中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感受英语带来的美,从而使得学生能在英语美的海洋中自由邀游,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生对英语听说课的学习兴趣。

例如,笔者在教授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 ? 这节课时,课堂伊始我就利用多媒体展现了一些同学们熟悉的食物的图片,如:apple, orange, meat, rice 等,然后通过用“What’s this in English ?” 句型问学生这些食物的英文名称。通过这样的方法复习前面学过的句型以及让学生通过直观回忆以前所学过的食物名称,为本课的顺利进行,尤其是听力的顺利展开打好基础。

接着,我又让学生看P31—1b的对话,听录音, 跟读对话,以小组为单位朗读对话。最后,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对话操练:Do you like … ? Yes, I do. / No, I don’t.学生可以更改有关的食物名词,编出自己的对话。这样学生在练习对话的过程中,不但练习了英语的口语,还增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

在这节英语的听说课上,我首先让学生自己练习,熟悉了一些基本的场景及句型的训练,然后让学生听相关的听力材料,这样在提高学生“说”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英语“听”的效率。

4.利用合作学习,强化学生的听说能力。

合作学习就是集大家的智慧,共同努力,沟通交流来达到解决问题的一种互学习。因此,在教学工作中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合和任务的分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小组的分配与组合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认真分析各个学生的特点,尽量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在课堂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学生享有均等的话语权,不搞一言堂,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尽量避免课堂中的合作学习变成少数尖子生个人表演的舞台。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让学生都能积极、踊跃的参与到英语的学习中来,这样才能强化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 教学反思

在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我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说,在说的同时也提高了英语听的质量。我会尽量照顾到大部分的学生,引导学生共同参与英语听说课堂的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在教学中仍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 大部分学生在英语听说技能的训练中,不能很完整的说出英语句子。这个时候我们不应该批评学生,而是应当适当降低说的难度,创设一定的情境,允许他们说出一些简单的英语词组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语言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不同的交际环境中让学生以角色的身份来讲话,是交际运用的最有效方法,学生可根据所学的内容编小对话,扮演警察,医生,摸拟记者采访等。学生对这种活动往往很感兴趣,课堂中都能积极参与。这样他们学会了语言同时,也学会了运用语言,并且能够更加积极的学习。

2. 在英语的听说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英语发音不够纯正,这是因为学生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才进行英语的听说训练,在课堂之外就几乎没有这样的条件了。但是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只靠课上有限的时间是不够的。因此,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多种作业形式,使学生能够在课下进行听说练习。我们可以举办一些英语活动,比如:英语角,英语口语比赛等,给学生创造更多听英语,说英语的机会。教师还可以就听说留些适当的回家作业,比如:跟读录音、做部分听写等。同时要拓展作业的范围,使学生能接触更广泛、更丰富的听力材料。如电视、电影、讲座、采访、歌曲、故事、讲笑话。 这些听力材料都可以用于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听说技能 , 提高他们的听说水平。

3. 知识类课要靠讲授,技能类课一定要靠练习。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应用性很强的技能性科学,需要大量的练习方能掌握。所以需要大量的科学的练习。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说:“学习语言就是实践,再实践,其它方法是没有用处的。因此学生在英语听力训练过程中表现出策略的薄弱,怎样让学生运用好英语听力的相关策略——听力前预测,听力中猜测,边听边速记等还需要进行长期的练习。

4. 在平时的听力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捕捉听力材料中出现的某些关健词和一些中心句, 因为关健词、中心句正是反映听力材料的主要内容,只要很好的把握住了材料中的关键词与中心句,学生就能较快较好的理解听力材料。另外,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边听边记的良好习惯,并对所听信息进行适当的恰当的,从而提高学生捕捉听力材料信息的能力。

总之,英语听说教学当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开展英语听力教学,培养出更多更好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骆惠.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谈[J]-考试周刊2011(68)

听课反思范文第3篇

一、为游戏作准备

教师应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仅要把游戏的规则讲明,还要作知识上、工具上的准备。

例如,在教学《PEP小学英语》(人民教育出版,下同)3A Unit3Let’s paint一课时,教师在教完关于颜色的单词blue,green,yellow,purple……时,做了个涂色游戏,让学生翻开课本上未涂色的小丑头像,听指令来涂色。这个游戏就地取材,易操作,里面有听力的训练,有运用新学的表示颜色的单词做相应的动作。但学生不是很明确指令,教师对colour这一难点动词的强化不够,课前没有要学生准备好要用的颜色的彩笔,学生在互相借的过程中影响了听的效果,还有的学生对上一单元所学的表示人体的部位的单词掌握得不牢,存在东张西望看别人怎么涂的现象。教师应先将未涂色头像贴黑板上,复习face,ear,eye,nose……等表示部位的单词,再拿出蜡笔,边说边演示Colour the face red.(不必与磁带上的指令同)……演示时让学生看清楚,并强调动作colour,给小丑所有部位涂完色后,教师模拟涂色动作,同时让学生说指令Colour the face red……最后让学生做这个听指令并涂色的游戏。

二、明确游戏的目的

只有当游戏教学为教学内容服务时,游戏才能成为辅助教学的有效工具,才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真正目的。英语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游戏如果没有明确的语言训练目标,只是纯粹的游戏,那么就是对学生时间的浪费,使教学效率低下。例如,在教学Unit 3 My friend时,教师设计了一个Guessing game,教师首先口述“She is tall and thin. She has big eyes. She likes singing. Who is she?”然后出示赵薇的图片,很多同学就叫道“赵薇,赵薇”。学生被图片所吸引,然后有对周杰伦、蔡依林等的猜测,语言得不到训练。其实教师可以在屏幕上出示三个目标语言“She is…….”“She has…….”“She likes……”(如果学生感觉有难度,可提供关键词tall,short,thin,strong,quiet…/long hair,short hair,big eyes,small nose……/math,music,sports,computer games……)。让学生两人一组描述班上的同学让对方猜,然后请几个同学作汇报,让全班同学猜。

三、游戏要面向全体学生

游戏不仅是针对教师眼中的优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潜能,教师应尽可能的发挥每名学生的特长,调动每名孩子的兴趣,让单位时间内每名学生都学有所获。

如在教学4A Unit1 My classroom时,某教师设计了一个“加句子”的游戏。如S1说:“This is my classroom.”S2说:“This is my classroom. The door is yellow.”S3在重复前两句话的基础上再加一句。依次类推,最后能接上的同学为胜利者。活跃的同学能抢着说,看似热闹,但学生参与面小,很多同学压根儿就轮不上,有的同学声音小,让隔着远的同学不好接。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他们理想中的教室,作画并汇报。有点子的可出点子,有绘画才能的可绘画,会演说的作汇报,大家一起协作。教师可把“最美丽的教室”贴出展览。

四、把握游戏的度

游戏太简单,或没有新意和挑战性,学生没有兴趣;游戏太难,会抹杀学生的兴趣,游戏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如在教学4A unit 6 Meet my family 时, 教师请一个学生上来表演人物,要求表演出人物的职业、外貌特征和兴趣爱好,让其他的学生猜:

He’s a… / He’s… / He likes

因为涉及知识广,跨度大,学生难以表演,做出的动作令人费解,猜测的同学无法猜出。整个游戏耗时长,很多学生无力完成,作汇报表演的学生少。可将这个复杂的游戏简化为只是对其职业的driver,farmer,nurse,baseball player 等的表演。或将其分为三个步骤进行表演。第一步以动作的形式来演示以上职业。第二步,通过给定的词(tall,short,young,thin,strong,quiet等)对其外貌的表演。第三步,通过给定的词(painting,music,sports,English等)对人物的兴趣爱好作表演。最后综合这三方面进行完整的表演。

五、把游戏延伸到课外

生活中,孩子们会玩跳房子、跳皮筋等游戏,他们也会把体育课中的贴膏药等游戏在课外做。小学英语课时少,一般每周只有两三节,知识容易被遗忘,何不把一些易操作的游戏也让学生带入课外呢?

3A Unit 2 Look at me可让学生下课后边跳绳边唱这首跳绳歌。

3A Unit 4 We love animals把动物的英文名字写在用白纸折成的方形格的背面,一起把动物按强弱链排列后,两人一组挨个翻开格,强者为胜。

3A Unit 6 Happy birthday学生念one,two,three时单手出手指,两人能先用英语说出双方手指和的为胜利者。

“挑游戏棒”,把一个单元中的重点句型、单词重复写在一捆小棒上,学生两人一组撒棒,然后在不影响其他小棒移动的前提下抽出小棒,能完整无误的念出小棒上的句型、词组、单词的,小棒归其所有,拥有小棒多的为优胜者。

六、结语

在游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考虑通过游戏所要掌握的知识,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可能出现的卡壳,游戏所占的时间等各种因素。其间,教师要善于倾听和应变,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课后,教师要反思游戏的得与失。进一步完善游戏教学,力求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听课反思范文第4篇

倾听与反馈是有效沟通的两个方面,也是信息有效传播的前提和基础。现代教育理念将“倾听”与“说教”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有时“倾听”比“说教”更重要。对高校思政课教学而言,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说”,更要积极、主动地去“听”。“倾听”出学生的想法和思维的变化、个性的问题及共性的错误,通过相应的补充、纠正、鼓励等手段,帮助学生学会获取正确的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沟通。反馈可以检测课堂教学效果,以便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一个可交流的互动过程,成为一个可调节控制的系统,进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倾听与反馈理应也必须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中。从传播学的视野看,倾听与反馈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倾听是反馈的前提和基础,反馈是倾听的目标与动力。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循环往复的,它们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提升作用显然是毋庸置疑的。

一、传播学视野下的倾听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最佳教学效果应是师生间的信息达到有效传播。在现实课堂教学活动中,思政课教师的信息表达准确程度、信息内容的组成结构、信息的难易程度等都会影响信息的有效传播,导致信息在编码与解码过程中造成“误读”。另外,受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可以形容为教学内容的“议程设置”者和意识形态的“守门人”,这就容易导致“权威”和“话语霸权”现象的出现,“政治说教”式讲授造成师生地位的严重失衡,受者的“选择性接受”也最终导致思政课教学“有限效果”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此,现代教学理念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学会有效倾听。

(一)积极参与信息的编码和解码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而言,信息的编码与解码都是双向的,缺少任何一方的积极参与都会影响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因此,思政课教师要主动提前做好倾听准备,努力建构平等、民主、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创造师生积极参与信息编码和解码的环境。

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必须要依靠“倾听”,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以《形势与政策》为例,部分高校担任此门课程的教师是辅导员。在学生眼中,辅导员就是直接管理者和领导者。从心理上讲,部分学生与辅导员之间如同设置了一道鸿沟,成为师生间平等交流的障碍。因此,思政课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对话中,要善于积极倾听,坚决不能以领导者自居,要多多听取不同学生的意见,认真接受学生的批评意见。对于学生的不妥的批评意见,教师要认真倾听,协商引导,在沟通中引导学生看清事物的本质,看清某种社会思潮或思想观念背后隐藏的东西,从而让学生积极参与信息的编码与解码,自觉养成敢于发表意见、认真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除此之外,教育者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倾听,努力与学生形成“主体间性”师生关系。主体间性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共在的主体间的存在方式”,是“主体――客体――主体”之间的关系,即“任何单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即‘主体-客体’关系,都不过是‘主体一客体一主体结构的一个片段和环节;主体在作用客体的同时就载负着、实现着‘主体一主体交往关系,并受其牵引和制约。”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对受教育者的尊重。但这种关系形成的前提是教师要真正的倾听,主动打消学生的各种疑虑,积极对信息进行编码与解码,消解师生间有可能存在的矛盾与隔阂,实现信息的无障碍传播。

(二)控制有效传播的变量

传者、信息、渠道、受者、反馈、噪音和环境共同组成了传播的要素,传播者的态度、技巧、传播的信息、传播的内容结构、传播符号和渠道构成了传播过程中的变量。这些变量既可以是传播的“促进者”,也可以是传播的“阻碍者”,关键在于传播者能否认真倾听并有效控制这些变量,否则会出现“误读”。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是传播的信息、传播的内容结构和传播的技巧。

传播的信息是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控制的典型变量。一般来讲,传播信息的可信度越高,学生越能改变接受信息的态度,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信息源的可信程度。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精通历史、政治,具有渊博的学识和宽广的视野,所传播的信息必须要让学生感觉值得信赖。假设自己对课堂知识不够熟识,对学生的问题不能给予其合理的解答或对课堂信息中某一问题的看法不全面、模棱两可,不能得到学生的信赖,何谈教学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倾听,矫正信息源的准确性。其次,控制传播内容,使其能为学生所理解。

根据“言语双重结构”,高校思政课教师对信息的传播包含命题内容和言外语势两个层次的意义,只有这两个层次的意义被师生相互理解时,教师的言语行为才算得到成功执行。哈贝马斯用言语的双重功能来表示四个有效性的声音,只有陈述事实的逻辑声音、言外语势的规范声音、真实性的有效声音、可理解性的有效声音都实现的之时,思政课教师传播的话语才能不被歪曲、误读,课堂教学效果才能如期实现。在信源可信程度高、教学内容能被学生理解的同时,传播技巧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例如,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语调要抑扬顿挫、手势不要太夸张,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运用提问、表扬等方式,提高学生有效接受的报偿,刺激学生参与信息编码、解码的积极性。

二、传播学视野下的反馈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只倾听、不及时反馈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是一种话语行为的无效传播。反馈的目的是促进课堂内容的有效传播,对信息的内容、传播的过程及传播效果的动态监视与矫正。因此,高校思政课师生间应建立积极的反馈机制,以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建立积极的反馈机制首先必须保证反馈信息的真实性,如果反馈的信息不真实,就会干扰正常的教学运行,达不到预期教学目标。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对反馈信息认真调查分析,去伪存真。其次,建立积极的反馈机制要把握反馈的时机。对思政课教师而言,每一次课堂教学内容的更新都需要获得及时的反馈信息,若反馈滞后,就容易使“学生正确的学习反应因为没有及时得到强化而无法建立,而错误的学习反应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纠正而逐步趋向定型”,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教学效果的提升。再次,获得正确的反馈信息要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向交流互动,运用激励性反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促进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提升。

听课反思范文第5篇

【摘 要】教师只有正确认识了听课的重要性,建立了良好的听课意识,才能做到愿听。听课要“有备而来”,听课时,既要看教,又要看学,听完后,还需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反思。

关键词 效率;意识;关注;反思

听课是进行教学交流、教研活动、相互学习、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活动,然而,同样听一节课,收效却并不同,有的人因听课有所悟、有所得,有的人却一听了之,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要想提高听课效率,获取更大教学收益,笔者认为有以下四点需要做好:

一、听课意识要正确

经常能听到一些教师抱怨听课的声音:“哎,明天又要去听课了……”,“我作业还来不及批,下节课我就不去听了……”如此心不甘、情不愿的,怎么能集中精力去寻找课的亮点和不足?怎么能品出“课味”?从这里可以看出有些教师在认识上存在问题,以为教书只是上课的事情,听课只是一件无聊而又多余的事情。俗话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听课时作为“旁观者”更有机会发现课堂的亮点和不足,博采众长,以他山之石攻己之玉。

说心里话,听课的确是件很辛苦的事情,它要花费教师的时间和精力,除了要求在听课时集中精力之外,还存在因听课而引起的换课、补课的问题。但是换个角度看,听课也是很有收获的。一般来说,大多数老师如果不是出于特别的安排和需要,是不太愿意开设公开课或进行评优课比赛的,因为开课老师备课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构思、设计,甚至要集中多人的智慧进行反复修改,反复磨课,最后形成“成品课”。所以,这样的课“含金量”相当高,听这样的课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教学理念、突破教学难点大有帮助。

教师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听课意识,才能做到愿听,只有愿听、乐听,才能听出“味”来,此谓愿者而为,事半功倍!

二、课前准备要充分

听课要“有备而来”,没有准备的听课是难以发现亮点形成共鸣,难以捕捉细节感受微妙的。因此,从提高听课效率的角度讲,笔者认为一定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即先备课,后听课。

听课应前先通过备课熟悉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自己的教学思路,为听课提供一个对比的参照体系。尤其是对这节课的难点和问题,更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听课教师就会带着问题和目的走进教室去聆听,在听课过程中能行有效地过滤,能够有针对性地比较、分析、反思,对课堂教学的感受和体会就会深化。例如在听《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这节初二物理公开课之前,我进行了认真的备课,其间发现在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并不是很容易达到预期效果的,所以我就带着这个问题在听课的时候格外注意授课老师的处理,结果有了意外的惊喜——这位教师一反常规,没有只是在数据上进行反复引导,而是借助在主光轴上用作图、描点的方法直观的将各个成像规律找出来,方法新颖,学生易懂,而且还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我立即做好相关记录,并在之后的教学中也引用了这一教学方法,收效很好。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想,正是因为我准备了,所以感悟了、收获了。

三、课内关注要到位

1.关注的角色要到位

听课时,既要看教,又要看学,也就是既要关注执教的老师,也要关注上课的学生。关注教师时,可以关注他对教学教法的设计,教学情境的创设、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等等;关注学生时,主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程度和学习效果。

2.关注时感官要到位

在课堂教学阶段,听课老师应该集中精力,坚持“四到”:“耳到”——仔细聆听教师对话,品味教师语调是否高低适宜,快慢适度,富于变化;“眼到”——认真观察教师教态、表情、肢体语言、板书、所用教具及学生反应与表现;“心到”——边听边进行换位思考,把授课者的理解、感悟及教法与自身作比较;“手到”——及时记录教学流程、板书、师生交流情况、教学亮点,为听课后深度反思准备材料。

四、课后反思要切实

一节课听完后,还需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反思。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波斯纳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只有经过反思,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并对后继教学行为产生影响。”听课后的反思可以是多方面的,比如反思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方法的协同程度,反思课堂教学结构安排的适宜程度,反思教材的处理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恰当,反思师生互动是否融洽,反思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等等。例如在一次江苏省初中物理优质课展示观摩活动中,我有幸听到了《世界是运动的》这节课,其间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师生的互动、教师的教态、学生的学习热情、精选的例题等等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印象最深的还是该教师对运动、静止和参照物这三个抽象概念的教学设计。课后我还特意买了一套授课录像的光盘,回家后进行了再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及时进行反思,决定引入这段教学设计,但在知识的应用分析上我觉得这节课活动太多,学生静思的时间太少,于是删除了一些学生活动,加入了一些视频和动画,给学生一个相对安静的空间和较充分的静心思考时间,通过这样的处理,我在之后的教学中收获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颇有成功感。

总之,听课是教师学习提高的一条捷径,如果我们能建立正确的意识,掌握必要的听课技巧,就一定能从中受益匪浅,获得长足进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