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端午传统风俗

端午传统风俗

端午传统风俗

端午传统风俗范文第1篇

端午,是中国人民传统的节日,与中华民族同样古老。据闻一多先生考证,端午是“图腾的节日”“龙的节日”,起源于中国南方的吴越地区。端午节最主要的两个节目是竞渡和吃粽子。

地处于“吴根越角”的嘉兴,端午民俗源远流长。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交战频繁,吴国大将伍子胥曾在这里屯军练兵,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嘉兴端午习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纪念伍子胥。清初诗人朱彝尊在《午日吴门观竞渡》一诗中写道:“胜日衔杯罢,轻舟解缆初;尽传迎伍君,不比吊三闾。”可见嘉兴的端午竞渡是为了纪念伍子胥,且规模不亚于楚地的吊屈原。

嘉兴粽子更是历史悠久,名声远播。不仅是端午节的名吃,还作为独具风味的方便食品,深受人们的青睐,号称“江南第一粽子大王”。

嘉兴端午习俗具有“吴越文化”“稻作文化”和“水乡泽国”的深厚背景,凸现了江南水乡独特的传统文化,历经千百年的传承演绎,蔚为民俗文化的洋洋大观。

自1997年端午期间举办南湖民俗文化节起,嘉兴连续多年的节庆活动,都把挖掘传统资源、传承端午民俗作为己任,并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不断赋予时代新意。

在2001年起举办的南湖船文化节、江南文化节活动中,龙舟赛和群众性的裹粽大赛,是每年必不可少的经典节目。2009、2010连续两年举办的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更是内容丰富、亮点纷呈。2009年举办了四大主题活动、十项群众性活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从2010年开始,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由文化部、浙江省政府主办,浙江省文化厅、中共嘉兴市委、嘉兴市人民政府承办。去年的活动于6月13日至17日举行,参加的嘉宾、演员、运动员有7000人次,直接参与的群众达100万人次。嘉兴已成为全国首个“中国端午文化研究基地”、浙江省首批“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

今年,嘉兴将继续举行2011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主要有五项主题活动和八项系列活动。五项主体活动是:2011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开节仪式;2011端午习俗国际学术研讨会(嘉兴);201l中国嘉兴南湖竞渡;2011中国嘉兴子胥庙会;2011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闭幕式暨踏白船表演赛。

八项系列活动是:“我们的节日’端午”宣教实践活动;摄影名家走进嘉兴端午采风活动;“过端午、到嘉兴”旅游活动;端午农民画展览活动;市民裹粽大赛;香囊制作展示活动;端午美食大擂台;全民爱国卫生运动。

端午传统风俗范文第2篇

端午节主题班会方案一活动目标:

端午节是中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同学们对端午节的印象只是吃粽子、挂香包、看划龙船,从来没有深入去认识端午节,本活动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深入的去认识端午节。整个活动设计先从端午佳节的习俗切入,让学生去寻找端午节的起源故事,动手做香包,以及认识端午节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进而让学生在吃粽子之余,关心一下自己,如何让自己吃得更健康,在看划龙船之余,也能体会一下团体同心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赛龙舟录像 有关端午节的诗歌

活动过程:

一、全体立正、各小队整队

二、各小队长向中队长报告人数,中队长向中队辅导员报告人数

三、出旗、奏乐、敬礼

四、唱队歌

五、主题活动开始:

(一)端午奇缘话习俗。

学生畅所欲言,只要跟端午有关的知识和风俗都可以说,可回答下面的问题。

1、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学生生动地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各种起源故事附后)

(二)外来学生说说自己家乡过端午的习俗。(班上7位外来学生)

(三)观看赛龙船庆端午的录像。

(主持人):同学们,你看过“龙舟竞赛”吗﹖端午节龙舟竞渡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项体坛盛事!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政治黑暗而投江自尽,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 。

龙舟竞渡可说是端午节的高潮。龙舟长10米多,以龙头和龙尾作装饰,船身还特意雕上麟状花纹,唯妙唯肖;每只龙舟可容纳20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 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领下,以及围观人群的呐喊声中划向终点 。现在,我让我们一起加入这一行列。

(播放赛龙船庆端午的录像。)

(主持人):看了刚才的录像,想谈谈自己的想法吗?

队员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六、辅导员讲话:

同学们,今天的活动搞得非常成功,在此向你们表示祝贺。老师高兴地看到同学们参与的热情,强烈的表现欲望以及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对信息、资料的搜集能力。通过本次活动,我们近距离接触了端午节,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老师相信今年的端午节大家一定会过得特别有意思。到时候我们再一起来包粽子,表达一份我们对屈原的怀念。

端午节主题班会方案二一、活动主题:端午话传统

二、活动背景:现在的小学生对国外的节日了解很多,但对于中国的传统节日仅限于春节、中秋节等几个节日,为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节日,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积淀,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我决定引导孩子们开展“端午话传统”的主题班会。

三、活动目标:

1、缅怀先人,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4、以“端午节”为契机教育学生学习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伟大精神。

四、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等相关知识。

2.准备有关端午节的诗歌。

3.了解屈原的历史资料及诗歌作品。

4.选主持人,师准备视频及PPT。

五、活动形式:小组合作 诗歌朗诵

六、活动时间:十九周班会课

七、活动地点:五、二班教室

六、活动过程:

一、假设情境,激情导入

1.放吃粽子、赛龙舟的视频及照片。

2.引发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的欲望。

3.主持人引出主题:马上就要到端午节了,同学们对端午节的知识了解多少呢,?我宣布:“端午话传统”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一、展示

(1)首先由各小组交流整理各自收集的的有关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习惯及屈原的事迹。

(2)由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汇报自己收集到的知识,师生交流、汇总,共同学习: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如《九歌》、《离骚》,深入人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等熔铸着屈原思想光辉和人格精魂的隽永诗句,两千多年来,影响和哺育着一代代的仁人志士和文人墨客。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中国的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们过节的习俗却大同小异。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逐渐消失外,其余习俗至今已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的国家。

每到端午节,人们都要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纪念屈原,端午诗会吟屈原、赛龙舟纪念屈原、举行仪式公祭屈原,此外还有挂艾蒿、插菖蒲、吃粽子、饮雄黄酒等。

二、交流

(1)选取学生代表说出有关端午节的诗歌及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师生交流、汇总

(2)选取代表朗诵李清照《端午》、《九歌》、《离骚》部分诗句,师生评价。

(3)师朗诵《离骚》部分诗句,引起共鸣,师生齐读,升华情感。

三、升华

师进行情景升华:今天我们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及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事迹及他的作品,就是要弘扬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今中国不仅需要大量优秀的人才,更需要成千上万富有高尚爱国情操的仁人志士。我们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及希望,更要做一个爱国的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四、拓展:

(1)讨论交流:为了明天更幸福,我们应该怎么做?

(2)师生小结讨论交流情况。

端午传统风俗范文第3篇

关键词:端午节 艾草 辟邪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所以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在学术界说法不一,总结起来,大致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夏至说”、“龙腾祭祀说”、“恶日说”等等。

其中流传最广的是“纪念屈原说”。早在南梁时期,吴均《续齐谐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泪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以祭之。”近现代学者有种学术观点:由于屈原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诗性精神代表、一种审美意识、道德精神,在历史演变中,最终淘汰了其他传说与习俗,使得人们把端午节与纪念屈原融为一体。

端午节的纪念伍子胥说最早见于东汉邯郸淳的《曹娥碑》:“五月五日,迎伍君,逆涛而上”。伍子胥的殉难日与端午节接近,精神气节也相似,但是伍子胥比屈原早两百年。斗百草、采杂药、食粽、饮雄黄酒等端午习俗很多起源于伍子胥所在的吴地,由于伍子胥在春秋末已得到勾践等的崇祭,因此端午节最早纪念的人应是伍子胥。

夏至功能转移说。从风俗学上,吃粽子习俗是在夏至,竞渡也是夏至时节的娱乐节目。端午与夏至在六朝曾经并重于世,但随着岁时节日体系的完善,端午最终替代了夏至,夏至的节俗功能大都潜移至端午节俗中。

“龙图腾”祭祀说。这种观点认为,端午风俗中和龙有关的节目很多,像龙舟竞渡、吃粽子、端午日鱼变为龙等,都与龙有关,而龙是吴越民族的图腾,因此,端午节是“古代吴越民族一个龙图腾团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

至于类似“龙腾祭祀说”的还有“祭天祈年说”。这一派观点端午节的起源与古越人有关:古越人西周时有以夏正五月为新年的习俗,所以,端午节由远古越人的新年演变而来。

不过需要特别一提的是“恶日说”。此说认为端午节的初始之意,当是驱瘟、除邪、止恶气。从大量的民俗文献和地方志记述中又看到这个节日主要是避兵鬼、止病瘟的驱邪攘灾节日。端午诸多习俗如浴兰、戴朱索、佩营蒲、悬艾于门、饮雄黄酒、采制药物等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是“阴阳争,死生分’,最严重的时刻,病毒以及瘟鬼都集中在这一天出现,人们用招魂、镇鬼、食粽、虎威与雄黄、药浴等手段攘灾避祸,避瘟驱毒。而吃粽子、插艾草等开始都不在端午,它们都与夏季炎热而导致的疾病有关,这是人们对恶月、恶日的应对。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还有一些其它分支类观点,这里不一一例举。总结起来,端午节的起源分为纪念人物的由来、节气的由来、地域风俗习惯的由来,而节气、风俗说又和辟邪说息息相关,可连为一体来看。不过端午节毕竟是个有文化承载、积蓄着民族精神的重大节日。而一个如此重要且传承两千多年年之久的节日,是和世世代代人们的生活习俗、文化传统、精神面貌的变迁诸多方面息息相关的,用一种说法替代其它所有的说法恐怕不妥。但是我们从节气和风俗习惯上进行研究,也许能发现本源的意义。

我们看到在古代端午节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或是伍子胥。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而归结起来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粽子、龙舟为表征,体现民间着对伟大诗人的爱戴。一种以挂艾草为象征,作为一种避邪趋吉之用。而这两样物品正对应着关于端午起源的两大分类:纪念说和辟邪说。

对于中国人而言,如果试图举出代表端午节的二件物品,那么非粽子、艾草莫数。端午节这天除了吃粽子以外,中国人有插、挂、佩戴艾草的习俗,从南到北都是如此,只是方法上有所不同。如东北三省那里的方法是:门上插一束艾草,其中抽一支放耳朵上,可驱百病。杨州是把艾草门口地上放一束,神位前放一束,驱鬼辟邪,驱百病。不管方法如何,意义是相同的。不过由于当前民族文化受淡漠,而且在超市里很容易买到速食性的粽子,但艾草在大城市里比较难寻。因此不少人提起端午都只知道粽子,而对艾草就不太了解了。

但是在在诗经时代,艾草是很重要的、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经济植物。艾草,别名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蒿、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艾叶、艾青。艾草属菊科、艾属。《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不过即使不谈端午节,艾叶用于治病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的第一部方书,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有艾叶的疗效与用法,并在以后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在我国盛产优质艾叶的湖北蕲州,至今还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更有不少地方栽培种植,家家收藏艾叶。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可见艾叶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现在台湾正流行的“药草浴”,大多就是选用艾草。大量用于针灸术的"灸"。所谓针灸其实分成两个部份。"针"就是拿针刺穴道,而"灸"就是拿艾草点燃之后去薰、烫穴道,穴道受热固然有刺激,但并不是任何纸或草点燃了都能做为"灸"使用。艾草的气味肯定也同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中国民间用拔火罐的方法治疗风湿病时,以艾草作为燃料效果更佳。

除了医学的作用外,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艾草也是一种很好的食物,在中国江浙一带的传统食品中,还将艾草制作成青团子,一般在清明节食用。艾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门前挂艾草,一来用于避邪,二来用于赶走蚊虫。

综上所述,艾草在中国古代有着很大的民生性作用,其主要功用在于医疗、和驱虫以及辟邪等作用,也是属于常见用品。那么为什么艾草在中国人的记忆中,与端午节紧紧相连呢?这和端午的节气、时令有关。也是端午起源上的“恶日说”之所在。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吕氏春秋·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云:“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云,“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多被视为不祥之兆,常为父母所弃,《史记·孟尝君列传》己载,孟尝君田文出生于五月五日,他的父亲田婴认为“五月子,长与户同,杀其父母”,下令将田文杀死,其母不忍,偷偷将其抚养成人,后来成为战国时著名的四君子之一。但这种弃五月子之风并未因此而废弃,据东汉王充《论衡·四讳》:“讳举正月、五月子,以为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

由上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从科学而言,端午节处于五六月之交气候转换的时节,自此南方进入梅雨季节,气候湿热、虫蠹并兴,也是容易爆发瘟疫的时节。在医学不发达的古代,此月便格外引起人的惊惧和警觉。这样,在此日插挂艾叶以驱鬼,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端午的另外一个称呼叫菖蒲节,也就是五月五日这一天,菖蒲与艾草共同悬挂,也是起着辟邪作用。

如上我们看到在古代,五月五日并非吉日,虽然全国各地在端午节习俗上会有不同,但辟邪这个氛围没太大变化。在安徽歙县,端午节跳钟馗捉鬼,位于安徽南部的歙县每年端午节除了吃粽子、悬艾草、舞龙舟等风俗外,还有独具特色的跳钟馗施威捉鬼活动。钟馗捉鬼也是在天气湿热人多病,瘟疫易流行的季节驱邪用。在河北,端午节这天忌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在南京端午节这一天,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许雄黄,鹅眼钱两枚,黄玉一块,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称为“破火眼”,据说可保一年没有眼疾。

在台湾端午节,家家户户还有打“午时水”的风俗。午时水指的就是端午节中午打上的井水。据说午时水具有治病的奇效。有谚语道:“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在山东及东北,端午这天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云南端午端午节带葫芦是历来的风俗,小孩、成人佩带葫芦,有避邪驱瘟之意。佩带传统文化寓意"福禄"的葫芦,可以化戾气为平和,增强福缘气场。

通过研究发现,端午节以艾草为象征代表的辟邪意识,是我们理解端午文化不可忽视的一方面,直接与端午节的本源有关。而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华文化中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起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但是我们知道,光有立法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识之士进行民族文化研究和宣传,加深官方以及民间对民族传统的理解和尊重,从而使民族文化能真正地得到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西汉]戴圣.礼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晋]王嘉.拾遗记(外3种)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4][宋]李昉,李穆,徐铉.太平御览[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5][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6]陈来生.风俗流变——传统与风俗[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

端午传统风俗范文第4篇

1、端午节我们是要吃粽子的,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米中掺杂、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2、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

3、岳阳汨罗市屈子祠镇屈子祠秭归县是屈原的诞生地,也是中国端午节文化最为深厚的地方之一。在中国很多地方只过一个端午节,而秭归却有三个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头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午,五月二十五为末端午。

4、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5、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屈原。这种说法流传的最广。楚王在宠信奸臣,排斥忠良,屈原屡劝不改,反被流放。在放逐途中,屈原听到秦国连败楚国,国家命运危在旦夕,于是在五月五日投河,就有了现在的端午节。

6、我瞪着两只眼睛茫然地看着奶奶,奶奶似乎明白了什么,慢悠悠地给我讲述有关端午节的一些知识: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是开端的意思。每个月有三个五日,即初五、十五、二十五。所谓“端午”就是头一个五的意思。

7、中国的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们过节的习俗却大同小异。

8、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

9、中国历史悠久有许多传统节日,如:元旦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其他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因为我端午节过得最快乐。

10、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12、包粽子、登山、采艾蒿屈志从俗、阖家团圆、欢歌笑语、粽叶飘香、香嫩糯米、鲜美夹心

13、今天过得真快,让我明白了很多知识,也知道了许多民间风俗,让我感到很开心很快乐地过完这个端午节。

14、我们边吃边听老师给我们介绍端午节的由来,据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我还知道端午节有包粽子、做香袋、插菖蒲、赛龙舟等习俗呢。

16、端午中国的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们过节的习俗却大同小异。

17、每到端午节,秭归人都要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纪念屈原,端午诗会吟屈原、赛龙舟纪念屈原、举行仪式公祭屈原,此外还有挂艾蒿、插菖蒲、吃粽子、饮雄黄酒等。

18、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源于古时候,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去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19、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有许多的活动,如包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草、熏苍术、喝雄黄酒……据说是为了辟邪。至今,端午节在中国人民心中仍是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赛龙舟。

20、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而死。

21、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

22、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23、午日节、女儿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雄黄酒、赛龙舟、人声鼎沸

24、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

端午传统风俗范文第5篇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到来之际,为了让孩子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1年端午节幼儿园活动总结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2021年端午节幼儿园活动总结范文1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幼儿园为了迎接端午节,开展了“浓情端午粽叶飘香”主题活动,让孩子们更真实地感受到这个中国特有的节日的气氛,感受端午节传统文化。

教师们通过课件展示,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两千年前的爱国诗人屈原这个历史人物与“端午节”的渊源,引导孩子们了解了有关“端午节”的知识,加深了他们对传统节日和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印象。

同时,各班还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端午美食分享”活动,大家一边品尝粽子、一边朗诵着端午的儿歌,分外香甜可口。老师们组织了孩子们开展了“赛龙舟”、“包粽子”等游戏……,并将自己设计的香包送给了小班的弟弟妹妹,大家共享传统节日带来的乐趣。

为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好的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节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今天上午,在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到来之际,我校三年一班开展了端午到粽香飘主题班会活动。

活动中,同学们纷纷拿出课前搜集的资料,有的通过诵读端午节的`相关古诗,来了解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的通过故事的形式了解了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来历风俗。还有的通过图片的展示来解说端午的趣闻……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通过这样的活动,将了解民俗文化与欢度传统节日融为一体,丰富了同学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为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园各个班级展开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节日的活动,并且针对端午节3天假期各个班级进行了假期安全教育。

活动中,有的通过图片的展示来解说端午节的习俗,有的通过故事的形式了解了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的由来以及传说,有的通过诵读端午节的相关古诗,来了解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

针对交通安全问题、防溺水、防骗、防中暑等问题对幼儿进行了安全教育

通过这一活动,让孩子更加了解我国端午节传统文化, 丰富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操。希望同学们能过一个健康、安全、快乐的端午节。

2021年端午节幼儿园活动总结范文2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悬白艾、挂菖蒲、饮抹雄黄酒等。利用端午节,开展主题活动,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儿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也是纪念屈原、秋瑾等先辈的特殊日子,可以借端午节,缅怀先辈,传承民族精神。

一是教师、家长、幼儿一起收集资料有关端午节的新、老照片及相关声像资料,了解端午节有关的知识和风俗习惯。并通过宣传栏、家园联系栏、网站等多种宣传形式,让师生进一步感受到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增强幼儿热爱祖国之情,鼓励、引导幼儿走进生活,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二是通过搜集有关端午节的诗词、民间传说,搜集爱国诗人屈原的事迹,在班内分组交流学习,表达我们对他的怀念、崇敬、爱戴。三是倡导热心家长给与幼儿包粽子的指导。幼儿自己动手制作“粽子”,感受着民俗文化。食堂帮忙煮好。让幼儿品尝、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四是制作并相互赠送端午节贺卡,鼓励幼儿动脑的同时也多动手,并互相传达节日的问候。五是结合“六一”庆祝活动,各年级组组织幼儿举行“绘美丽祖国”绘画活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教育,让幼儿感受过节的快乐,做中国人的光荣。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积累幼儿的文化底蕴。在活动中让幼儿展现自我,发展自我个性,进一步培养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和同伴间的团结合作精神。

2021年端午节幼儿园活动总结范文3为切实贯彻落实“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的通知精神,承载端午节所蕴含爱国主义的道德内核,增进全校师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营造庆祝传统节日的良好氛围,我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端午节庆祝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为确保此次活动顺利开展,校团委学生会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对端午节活动进行总体部署,并制定了,要求各班在活动中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突出讲文明?树新风和献爱心等具体要求,全面推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学校利用宣传栏、简报等多种方式对端午节相关知识进行了广泛宣传,并开展“话端午,扬民族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活动。让全体师生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端午节活动总结(2) 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折射出的浓郁的文化气息,不断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三、具体活动情况

(一)开展“爱心粽子”端午活动

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学校组织学生代表到敬老院,向孤寡老人进行慰问,赠送了端午节礼品,同他们一起包粽子,一起联欢,让老人们深切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心。

(二)倡导健康防疫,开展除尘活动

古人把五月端午称作“卫生月”,广插艾草,抹雄黄酒,以免灾去病,端午节成了我国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的大节日。我校结合认真开展端午节除尘活动,倡导健康生活,净化学校环境。掀起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氛围。

(三)开展了 “端午节、诵经典、棋类比赛”活动

学生利用经典诵读时间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全体师生踊跃参加,经过比赛选出了优胜奖一名、最佳诵读奖二名。棋类比赛有五子棋、象棋、弹子跳棋比赛。通过开展活动,陶冶了学生们的情操,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了爱国主义精神自豪感,增强了凝聚力。

在本次活动中,我校充分利用传统节庆日对全校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掀起了倡导文明热潮,更是承端午文化精髓,扬民族传统底蕴,将传统节日于现代文明结合,既陶冶了学生们的情操又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

2021年端午节幼儿园活动总结范文4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到来之际,为了让孩子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20--年6月9日,君融天湖幼儿园开展了端午主题活动之快乐包粽子活动,中大班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亲手包粽子,而小班的小朋友则自由参观,有的小朋友还积极参与进来呢,大家都体验到了包粽子的快乐。

活动前几天,老师们就已经给孩子们讲解了许多关于端午节习俗。孩子们被老师讲述的故事感动着,其中最为孩子们津津乐道和印象深刻的就是“屈原的故事”,通过老师的讲解,孩子们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及意义,了解了我国传统的风俗习惯及文化。

幼儿园里的老师们也早早的准备好了包粽子的材料,首先孩子们认识了棕叶、糯米、黑芝麻馅料、火腿肠等材料,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准备包裹粽子。

代老师先给大家演示粽子的制作方法,孩子们认真地倾听着。演示完毕后,孩子们也迫不及待的行动起来,只看到一双双稚嫩的小手“忙碌“的穿梭在一张张翠绿欲滴的粽叶间”,几分钟后,在孩子们辛勤的努力下,一个个形态各异的粽子跃然桌上,虽然不成样子,但蕴含着孩子们甜甜的心血。

我们开展这样的活动,目的是让孩子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活动的开展,小朋友们都知道了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有吃五黄、挂五端、染红蛋、佩香包、赛龙舟、品粽子的习俗。

在这个有意义的活动中,孩子们在浓浓的节日气氛里学习了包粽子,既锻炼和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又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获益匪浅。

2021年端午节幼儿园活动总结范文5端午节是我国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由于托班幼儿年龄较小,为了能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结合我园的传统节日教育的精神,我幼儿园组织开展了“共度端午,扬民族正气”的主题活动,在大力宣传端午传统习俗和卫生常识中我们的幼儿过了一个“文明、和谐、安全、节俭”的端午节。本次活动通过家园合作取得良好效果。

一、环境布置

主题墙:挂满粽叶包成的小粽子、香包、彩蛋等使教室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二、教学活动

由于托班年龄较小的特点,我们通过故事、图片的形式向幼儿介绍爱国者屈原以及粽子、香包等风俗的来历。

三、家园互动

在活动期间家长都能够积极配合工作,如带来了粽叶、蛋袋子、彩蛋、艾叶等等。使我们的活动能够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