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画教学

国画教学

国画教学

国画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画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11-0146-01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博大精深,文化内涵深厚,让学生从小接触,学习国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情感,也是国画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国画教学历来是教学课程中的薄弱环节,它技法丰富,课时却很少。对于国画花的教学是以临摹为主要手段,教师设定一个共同的模式标准,让学生去达成,学生面对的是反复的、枯燥的技法训练,没有太多的想象、创造的自主空间。对中国传统文化不了解,花卉知识面不够广,造成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渐冷却,对中国画的热爱也无从谈起,这种重技法轻创新的课堂教学对传统文化的普及、传播产生巨大的危害作用。因此,可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绘画作品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扩展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社会时尚等教学科目相结合,找到学生热情点切入教学。

人与生俱来的爱美之心与天生的美术表现潜能会引导出全面发展的可能性。所以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特别是在国画教学中,就抛弃传统的方法,努力地去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以国画花教学为例,传统绘画教学必定是以临摹花卉为主,观察笔墨用法,多数时间是以枯燥教学度过,学生也不会见识到太多的适合自己好的绘画作品,大家练再多也是一个样,也只是为上课而学,多数也不会学有所用,课时少这就会使学生与国宝级文化擦肩而过。所以社会在进步,教学也必须有所提高。新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更新。

一、拓宽教学内容,促进发散思维。

在《国画花》一课,首先是让学生观看花卉的图片或让学生讲述一些有关花卉的故事等,让学生了解花卉在传统文化中拥有的含义(例如:古人爱画兰花,是因国人把兰花比作君子。牡丹为富贵,梅花为喜庆等。),在了解了所喜好花卉的结构后讨论用墨的处理。再让学生分析花卉的生活习性,或者讲述花卉有关的动画片、生活饰品等,最后把自己所想表现的形象以及周围环境作进一步的练习,并且完成一幅作品,这样学生有一个自由发挥的余地,给予创作的空间。

二、改变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传统的教学中是以教师传授技法为主,重视画面的构图,每位学生在已有的框式下进行临摹,学生最终只能成为画匠。学生间的联系较少,缺少互相比较共同进步的机会。教学《国画花》一课,有两个切入点可以带动学生,从国画和花让学生提高兴趣。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花卉在现实生活中的录像,在分析花卉生长特点,了解花也会有家乡,不同地方有不同花卉,开花时令也有所不同,还有最直观的就是花卉大小、形状、颜色各不同。对于墨那就更是有他自己形态色彩在其中做相应的要求,通过示范,学生对花卉的画法简单了解,可以让学生由自己的爱好来决定墨色。再让学生进行分析自己如何来完成一幅有趣的作品,更是让学生明白为何要画这些花,有何含义,带着目的性去完成就会有动力。通过练习,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还可以大家一起完成一幅画,可以让同学间的协助精神得到培养。通过共同作画学生能够相互取长补短。绘画水平得到提高,同时学生的绘画兴趣也越来越浓。

三、多渠道,培养创新意识。

康德言:“人是借助令人惊异的能力――想象力创造文化的生物。”培养创新意识,首先需要以下几个条件:①创设一种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充分开展创造认知活动,产生乐于创造的要求。②民主、亲密、平等与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创造教学、培养儿童创造性的前提。③在创造教学的内容安排上,必须具备准确的有利于产生联想的指导理论和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充分活动。

1.国画花课堂教学中是这样安排的,如:学生之间或师生间共同讨论如何完成一幅画,在表现了国画花以后,花的种类、背景的处理可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讨论,教师尊重学生的选择,这样学生能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开阔学生视野,启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

2.在国画花中可以应用国画的多种手法与表现方法。如:①揉纸法,作画前先将纸揉成一团,然后轻轻展开,使皱纸平整后才能作画,也可有部分利用揉皱,用这种方法画出来有一种肌理效果,例画树干等。②没骨法、填色法、点染法、晕色法、平涂法、擦染法、洒落法、拓印法、加剂法等等,这样使学生能利用各种表现手法来对心中的事物进行描绘,使之能获得成功感,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还可以了解国画制作的一些手法,提高自身鉴赏国画能力。

四、内容形式多,学生热情高。

传统的国画花教学内容不外乎牡丹、兰花、以传统的单墨进行,在国画花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贴近他们的生活。带入多彩花卉自主选择。如描绘“我的秘密花园”、“神奇花”、“身边小花”等,这些对他们来说非常熟悉,也是开发创造力与想象力最好的方式。所以绘画起来非常有劲也会感兴趣,这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培养,同时学生在进行绘画时经常考虑到如何用笔、用墨和用色,这对学生绘画综合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国画教学范文第2篇

一、提高学生的修养和内涵

中国的绘画艺术有着长远而具丰富意蕴的发展体系,它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特性。传统的中国画在造型艺术上,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长期以来,中国画家乐于在画内题写诗文并加盖印章,使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珠联璧合。历来国画大师几乎同时是书法家和诗文家。中国画家素来将画视同诗文。郭熙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既说明了诗与画的不同特质,同时又阐释出诗画的同一性。近代齐白石说中国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似与不似之间与文学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审美趣味、思想倾向上关系极大。从艺术形式上看主要表现为:诗书画印在一幅画上的完美结合,在创作思想上明确蔑视对自然的模仿和表面的形式,在审美观方面吸收了文学创作、文学理论中的丰富营养。历代中国画家都著作了极丰富的画论,在世界美学、艺术学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中国绘画史上有“深山藏古寺”“野渡无人舟自横”“十里蛙声出山泉”之类的故事,中国画极具平面性,无法创造再现物象物质性的立体效果。它靠文学性的支持,传达物象在作者心目中的形象——心象。在诸多大家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应推王维,如他的《山居秋暝》诗,不仅点明时间是秋天傍晚,交代地点是空寂的山林,还描绘了明月朗照,清泉漫流,使人仿佛看到弯月透过松枝洒向大地的清光,仿佛听到泉水在石上流过的潺潺声,俨然是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中国绘画在其形成、继承和发展的长期过程中,始终紧紧依附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加上中国画所用材料的特有功效,形成了其特有的艺术风格。中国绘画的造型往往通过改变客观事物原有的艺术变形方式,即意象造型,在更高的审美层次上表现艺术家感受的真实和情感的真实,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步提高学生的修养和内涵。

二、培养学生的“意象”思维

作为民族艺术的中国画,与中国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意象”思维正是中华民族经过长期思考与实践所创建的一种了解世界、创造文明的认识观与方法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大观。写意画以“意象”构成的方式来表现客观事物,在艺术创作中实现对自然物象的超越而达到一种主体情感的流露,并不是对客观事物的漠视和否定,而是更加深入地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它有自己的审美理想和表现形式,是传统绘画中的精华,它渗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中国艺术精神。以“意象”构成的方式来表现客观事物,在艺术创作中实现对自然物象的超越而达到一种主体情感的流露,并不是对客观事物的漠视和否定,而是更加深入地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它有自己的审美理想和表现形式,是传统绘画中的精华,它渗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中国艺术精神。可以说,写意画是中国艺术精神的具体体现。以“写意”为宗旨的中国画在选择其“达意”的表现形式时,是以重“神”轻“形”为原则的,它不注重物象的明暗体积,不追寻物象的写实关系,而是确立了“墨线”——这一古老又纯朴的“意象”符号,并赋予它更加丰富的情感内涵,形成中国画与西洋画从形式到本质的区别。不同的思维方式,造就着不同的艺术表现;不同的艺术表现,又体现了不同的思维观念。中国画受特定思维影响所造就的“写意”式造型表现,正是中华民族的理想、愿望以及“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写意画在长期发展中,造成了主客观结合的独特方式,在再现客观世界和表现主观世界的结合中,主观世界的表现成了主导方面,画家是用“写意”主导“传神”的所谓“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造型观,要点是不走极端,既抽象又具象,“似”是像对象,是重客观,“不似”是像主观感受,也更重视主观,既不与照相机争功,又不是绝对不似,总之是重在主观表现。石涛说过“画者从于心者也”。画家虽然要以客观世界为依据,但不是被动地模拟对象,画中的客观对象已经经过了画家心灵的陶融,注入了自己的感受,而且不同的人感受也有所不同。

三、培养学生的“写意”造型观

国画教学范文第3篇

一、在探索中学中国画

在小学美术课正式教授中国画以前,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接触过中国画。因此,中国画的工具、材料和形式对学生来说都十分新奇。学生很容易对新奇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探索、学习正是美术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

首先我让学生观看一系列国画大师的水墨画艺术作品,它特有的绘画效果令学生十分惊奇。于是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产生这些特殊效果的原因。归纳起来大致分:使用的纸张比较特殊、绘画的工具比较特殊和绘画的颜料比较特殊这三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正是他们对国画这一未接触过的艺术感兴趣的关键所在。让学生自己探究自己提出的问题,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同学们针对归纳的这几个问题,进一步思考,提出了动手试一试的想法。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如为找到宣纸的特殊性,同学们试着往宣纸上滴水、滴墨、滴颜料。通过动手做,用心观察,同学们马上发现了宣纸有良好的吸水性和渗化性。为了验证这些设想,同学们分小组进行了试验,产生了一幅幅颇有创意的现代派中国画。

用探索的方式学习中国画,同学们能真正了解中国画这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并真正做到在兴趣中学习艺术、感受艺术。

二、在故事中学习中国画

古代中国画欣赏在国画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历代的中国画作品不但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而且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和社会审美意识,从侧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如何让学生体会中国画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美术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因此,用故事这一通俗易懂的方式更能为学生所接受。

在《中国画欣赏》课上,我让学生事先分组收集感兴趣的画家、作品的故事。然后在课堂中,大家相互交流自己组搜集的资料。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甚至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等下了课还继续找讲故事的同学问个明白。这种请学生找故事、讲故事、问故事的中国画欣赏课,真正使课堂活了起来。在故事中,同学们被画家的伟大思想感动,为作品的巧妙构思赞叹。如在说到宋徽宗赵佶的故事时,我又补充了北宋画院考试的故事:据记载,有一次画院考试出题“深山藏古寺”,这时,学生纷纷猜测该如何构图,甚至有的学生当时就拿起铅笔画起草图来了。故事中的夺魁者画的是:云遮雾绕的深山前有一条小溪,溪边一个和尚在挑水。很多学生听完故事都说:我怎么没想到呢?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中国画,能学得更有趣,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还能更认真、更自觉地学。

三、深入生活,拓宽学生表现面

在小学水墨画教学中,扩展学生表现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传统的教学不外乎临摹、写生、创作三体合一,这是历代画家实践证明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内容也是常规的花鸟、山水等,而目前相当数量的儿童国画班,采用依样画葫芦的教学模式,有的更以前辈画家成名作品为范画,此现象已引起众多美术界有识之士的忧虑。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深入生活,除表现生活中的某一事物,如鞋、自行车、花瓶、田野的树等静物外,也可以表现生活中的某一场景,如卧室的一角、我的窗前等,还可以表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如愉快的星期末、乘凉晚会等。

四、用“玩”来训练绘画的技法

玩是每一个小学生的天性,他们生性好动,敢于绘画,教师应抓住他们的这一特点,巧妙地利用,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掌握技能。如画“瓶花”利用泼墨的方式进行教学,先用浓墨(或色)画各种不同的线描的画,然后用淡墨或水(色),点在画的中间,利用水的张力,以及宣纸的特征,使画产生漂亮的肌理效果,由水分的多少或时间的长短而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学生对这种效果,表现得非常兴奋,而且胆子也大,在玩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水分的多少对画面产生的效果。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很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发挥的余地。这正是中、小学校的美术教育的要求,不是惯常的“抓两头,带中间”的所谓“正态分布”式的教育,而是让每个受教育的学生都能获得“最近发展区”的发展或“跳一跳,吃苹果”的润泽和成长的完善化教育。

以上是我对国画教学方式方法的思考,让学生在探索中、故事中、玩中学习国画,可以让学生更了解我国民族文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用自己的智慧对传统艺术进行大胆的仿效、改造和创造,为我国民族文化的继往开来发挥重要的作用。

美术教育家勒温费尔特说:“儿童只要被给予充足的时间、帮助,获得与创造性材料接触的机会,而不被强迫接受成人的模式和规范,那么每个儿童都能成为艺术创造的能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作感受,顺着他们的思维指导。无论是与众不同的构图,还是违反常规的审美视角,学生都是在用自己的心作画,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是多么可贵。教学工作者应该换种方式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国画艺术,感受传统艺术的强大魅力。传统的教学思想封闭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们墨守成规地模仿写生,扼杀了学生创新思想,这是有害于民族发展的。

中国画博大精深,是美术教学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怎样更进一步地搞好中国画教学,使我们的民族艺术发扬光大,后继有人,还有待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并为之不懈努力。中国画教学应从小学低段儿童抓起,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还可以课内课外相结合,更可以将中国画与儿童画相结合,使学生在快乐学习中体会艺术的无穷魅力。

国画教学范文第4篇

一、拓宽教学内容,促进发散思维。

如《熊猫》一课,首先是让学生观看熊猫的图片或让学生讲述一些有关熊猫的故事等,在学生了解了有关熊猫的结构后讨论一下用墨的处理。再让学生分析熊猫的生活习性,或者讲述熊猫有关的动画片等,最后把自己所想表现的形象以及周围环境作进步的练习,并且完成一幅作品,这样学生有一个自由发挥的余地,给予创作的空间。

二、改变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传统的教学中是以教师传授技法为主,重视画面的构图,每位学生在已有的框式下进行临摹,学生最终只能成为画匠。学生间的联系较少,缺少互相比较共同进步的机会。我在课堂教学中如《猴子》一课,是让学生观看猴子在现实生活中的录像,在分析猴子的结构特点以后再对用墨做了相应的要求,通过示范,学生对猴子的画法了解了,再让学生进行分析自己如何来完成一幅有趣的作品,通过练习,最后要求全班同学在一张长卷上共同完成一幅画。这时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同学间的协助精神得到培养。通过共同作画学生能够相互取长补短。绘画水平得到提高,同时学生的绘画兴趣也越来越高。

三、多渠道,培养创新意识。

教育家陶行知先进言:“世界上人人是创造之人,时时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康德言:“人是借助令人惊异的能力——想象力创造文化的生物。”培养创新意识,首先需要以下几个条件:①创设一种宽松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充分开展创造认知活动,产生乐于创造要求。②民主、亲密、平等与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创造教学、培养儿童创造性的前提。③在创造教学的内容安排上,必须具备准确的有利于产生联想的指导理论和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充分活动。

1、我在课堂教学中是这样安排的,如:学生之间或师生间共同讨论如何完成一幅画,例《公鸡》一课,在表现了公鸡以后,背景的处理可让学生各抒已见,进行讨论,教师尊重学生的选择,这样学生能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

2、采用国画中的各种表现方法,如:①揉纸法,作画前先将纸揉成一团,然后轻轻展开,使皱纸平整后才能作画,也可有部分利用揉皱,用这种方法画出来有一种肌理效果,例画树干等。②没骨法、填色法、点染法、晕色法、平涂法、擦染法、洒落法、拓印法、加剂法等等,这样使学生能利用各种表现手法来对心中的事物进行描绘,使之能获得得成功感,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

四、内容形式多,学生热情高。

传统的国画教学内容不外乎山水、人物、花鸟以传统的单墨进行着,小学的国画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贴近他们的生活。如描绘“我的家长”、“窗前”、“校园”等,这些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所以绘画起来非常有劲,这对学生的创造思维也得到培养,同时学生在进行绘画时经常考虑到如何用笔、用墨和用色,这对学生绘画综合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五、工具材料的更新,使学生产生新奇。

受到传统国画的影响,学生头脑中绘画国画的材料是毛笔、墨汁、国画颜料。而我在教学中允许学生用水粉颜料,并且能用水粉画的方法作画,还可以用油画棒等材料来作画,这样学生在材料的应用上是多种多样的,学生乐意利用其它各种材料来进行绘画,效果也十分理想、兴趣很高。

美术教育家勒温费尔特说过:“儿童只要被给予充足的时间、帮助,获得与创造性材料接触的机会,而不被强迫接受成人的模式和规范,那么每个儿童都能成为艺术创造的能手”。在教学形式上我是这样做的。

(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皮亚杰认为:“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当学生刚进入课堂,教师进行教学时,由于学生对水墨画十分地生疏。若以传统的模式进行教学,机械地临摹老师的范画,学生易产生厌烦,从而讨论画画,使他们失去一次良好的学习机会。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先让学生听一则有趣的故事,即:“吴大帝孙权,让曹不兴画屏风,曹误落笔为素,因就作蝇,既进,权以生蝇,举手弹之。”来调动兴趣,然后在纸上示范点上一点墨,让学生想可以画些什么?(如蝌蚪、甲虫等)再进行合理的示范,随即让学生来尝试。这样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学生也乐意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进行绘画,从学生的作业中可看到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也让学生体会到水墨画的优越所在。

(二)用“玩”来训练绘画的技法

玩是每一个儿童的天性,他们生性好动,敢于去画,教师应抓住他们这一特点,巧妙地进行利用,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掌握技能。如:画“瓶花”利用破墨的方式进行教学,先用浓墨(或色)画各种不同的线描的画,然后用淡墨或水(色),点在画的中间,利用水的张力,以及宣纸的特征,使画产生了漂亮的肌理效果,由于水份的多少或时间的长短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学生对这种效果,表现得非常兴奋,而且胆子也大,在这个玩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水份的多少对画面产生的效果的作用。再如,利用写字的游戏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锻炼中,侧、逆、顿锋的应用以及色彩知识的掌握。即,让学生用平时写字的方法在宣纸上用墨写上字,可以把字拆开、叠加、拼合等方法进行书写,写时也可用各种运笔方法,然后在不同的空间填上颜色。通过训练学生对各种用笔、色彩间的关系、疏密关系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很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发挥的余地。这也是我们中、小学生校的美术教育的要求,不是惯常的“抓两头,带中间”的所谓“正态分布”式的教育,而是让每个受教育的学生都能获得“最近发展区”的发展或“跳一跳,吃苹果”的润泽和成长的完善化教育。

(三)故事的导入,提高学生的知识

中国画发展的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名人轶事也多,这对提高学生的知识面,领略国画艺术的优秀有着很大的作用,如:“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吴道了一日之间绘成嘉陵江300余里的壁画,而李思训几月足不出户”的故事、“黄家富贵、徐熙野逸”、“马一角,夏半边”、山人的“墨点无多泪点多、泪眼中的旧江山”、“哭之、笑之”、齐白石的“不倒翁”等故事,让学生感受中国画艺术的博大精深,以及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和笔墨的巧妙之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画画的影响,让他们感受到学国画的乐趣。

(四)利用范例,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地质学家李四光说:“观察是取得知识的重要步骤。”观察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他们往往看得少,对事物极其生疏,如在画“老虎头”这一课,老师对老虎的各个结构分析清楚,然后让学生感受分析不同情况下老虎的各种神态,再让学生进行创作,这时学生表现出来的老虎各不相同,发火的老虎用红色。也有用各咱颜色,如在画老虎头四周的毛时,有的学生用干笔来画,体现出了笔的质感,这说明他们是用自己的感受来进行创作。每个学生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们能够用笔墨来体现自己内心的感受,利用各种不同的范例的比较,让学生选择自己较满意的作品,从而传授些构图等知识,让学生较容易地接受绘画的基本知识。

(五)在内容选择上,力求多样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来临习梅、兰、竹、菊等花卉、山水、鱼虫等,一节课是临习为主,而学生自己主观意念受到限制,只能根据老师的要求做着机械的练习,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我在课堂教学上采用多元化的内容供学生选择,这样既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也为学生的自由发挥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如画“脸谱”,我让学生先看几十种不同的京剧脸谱和其他不同形式的脸谱,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进行绘画,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创作出来的作品吼十分新颖。再如画“猴子”,先讲清猴子的结构,老师进行示范,强调用笔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各种猴子的动作表演,再讲述有关猴子的有趣的事情,如母子情等,可观看录像让学生对猴子有更深的了解,再让学生进行创作,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一个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到了知识,也表现了自己的长处,使得每个学生都看到了自己的进步。

(六)深入生活,扩展学生表现面

国画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意向性 中国画 教学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象不仅体现着中国人的哲学和思维方式,也是中国画及其技法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源泉。意象贯穿整个中国文化,尤其以魏晋为盛,王弼甚至有 “得意忘象”之说。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历经千年磨炼而成的,意象性就是其突出的特征。

面对具象的山水花鸟,传统的中国画更注重画出具象背后的抽象,即“意”的展现。画家通过技法,对具象事物进行独特的展现,从而表达出自身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展现出自身的专有气质。画中之物不是目的,而是载体,其含义才是最终目的。纵观数千年的中国绘画史,从战国帛画到敦煌壁画;从唐代的鞍马人物到宋元的山水花鸟;从徐渭、石涛到齐白石、张大千,其作品所展现的不仅仅是高超的笔墨技法,更重要的是体现出画家对意象的独到表现。这也就是为什么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的绘画风格,因为每位画家都有其与众不同的艺术修养、文化积淀和阅历。

作为民族艺术的中国画,与中国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意象”的思维方式是中华民族经过长期的思考与实践形成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不同于西方的“具象”思维,又有别于“抽象”思维。“意象”思维把画者主观的“意”与现实生活中客观的“象”看成是一个互通的有机体,通过绘画技法将事物“人格”化。这与古诗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之语有异曲同工之处。古人希望通过绘画打通人的主观意识与客观存在之间的隔膜,使其相互作用,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正因中国画中“意象”的思维方式,“意”的表达才变得尤为重要,甚至要高于技法,以至于有“意在笔先”的说法。而技法作为“意”与“象”的桥梁,是达到意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所以,中国画的教学不仅不应该忽视“意”,恰恰相反,应当更加注重围绕“意”展开对学生的培养与教学。

然而就目前的中国画教学现状而言,不论是中小学的启蒙教学,还是高层次的拔高教学,对于技法锤炼的痴迷和崇拜似乎被提高到了过高的境地,有了“走火入魔”的危险。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绘画教学中,在其他文化艺术的传承中都存在这个问题。比如,现代围棋过于注重计算与胜负结果,失去了其应有的艺术魅力;当今许多歌手过于注重歌唱技巧而缺少应有的情感……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与我们这个时代的大背景,与这个年代所崇尚的哲学,与整个世界的文化取向都是分不开的。

既然“意”如此重要,我们就应该把目光从如何表达(技法)转向更为重要的“我们想表达什么”。只有如此,才能为中国画的教学打下坚实、正确的基础,做好中国画的启蒙工作。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这点,致使很多学生在技法纯熟的时候,仍然很难将意境融入画中,而他们的画往往难表胸臆,更达不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了解了中国画的概念及本质之后,我们发现在教学中,现行的中国画教学过于重视形式和技法,忽视了思维方式的“教”和“学”。对此,我们又该做怎样的改变呢?

首先要明确一点,虽然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意象”思维在中国画教学中非常重要,但这并不代表教学要完全脱离技法,而是要让技法与意境达到融合统一。技法作为中国画学习的基础之一,作为意与象、主观与客观沟通的桥梁,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在教学中,要让技法与写意的练习有机结合,达到毕其功于一役的效果。因此,在中国画这一特定的教学活动中,要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意象”思维,让学生心中存有“写意”的思维,并在技法练习中有意识地去体会、驾驭技法,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画教学的目标得以正确贯彻。

时至今日,教条式的观念,程式化的技法,模式化的作品比比皆是。如花鸟画的构图模式,以画芭蕉为例:芭蕉叶由右上角斜于画面的“对角构图”,在芭蕉叶的上下或左右的某个部位画上几只鸟、鸡、蜂、蝶,再撇上几片竹叶等。这种司空见惯的构图模式至今仍盛行于世。画鹰离不开李式(李苦禅)之风,画八哥离不开王式(王雪涛)之风,画虾蟹离不开齐式(齐白石)之风,画麻雀燕子离不开任式(任伯年)之风……这样“复印机”式的操作没有任何艺术感可言,画出的作品也是没有生命的泥胎木雕。失去了画者自我感情的倾注,即使笔墨技巧再熟练也无济于事,只是把人变成了绘画的机器而已。久而久之,不仅作品毫无生气,画者自己对绘画的热情也会消耗殆尽。

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意识到,中国画的美不仅存在于技法训练中,更存在于我们多彩绚烂的生活中,要让他们认识到美就是生活本身。只有在生活历练的基础上,辅以一定的练习,才能达到随心所欲、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其实是内心的修炼,而修炼就是为了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和审美鉴赏能力。何为美?何为人生?何为境界?你的画所承载的,就是你对于美、对于人生、对于境界的认识。所以说怎样的人,就画着怎样的画。

只要教师能认识到这一点,中国画的教学就能从机械刻板的旧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以别样的心态来认识中国画,认识生活。笔者相信,即使是对于教学,这样的方式和心态也是极为重要的。毕竟,如果我们对于画画不再感兴趣,不再热爱它,我们又能画出怎样的画呢?作为教师,如果不能让学生在绘画中感到快乐,又能培养出怎样的学生呢?

康德曾说过:“美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这句话可以有很多理解,但是不论怎样解释,其中一个意思是显而易见的,就是美不是刻意追求的。中国画也遵循着这样的道理,笔者相信古人也早已参悟: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要主观与客观有机统一,把画者的自身修养与外在技巧完美地融合。只有深刻地认识了这点,我们的教学才能走出机械刻板的窠臼,才能培养出富有灵气、富有生活气息的学生,才能画出有血有肉的好作品。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2]胡雪冈.意象的范畴流变[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

[3]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张启亚.中国画的灵魂[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

[5]俞剑华.国画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陈旭光.艺术为什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