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二地理

高二地理

高二地理

高二地理范文第1篇

一、紧扣双基、划分专题、网络构建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可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就应考能力而言,三类知识所起的作用不同。陈述性知识是应考能力的依附和能力表达的基本元素;程序性知识是应考能力的养成和提升的基础,二者构成了所谓的“双基”。纵观近年高考文综试题特点,学科主干和“双基”类知识占较大比重。因此,二轮复习期要重视“回扣双基”。

“双基”教学要回归课本,对照考试说明和考纲要求,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地理原理规律的分析。基本的地理概念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但不一定要一字不漏背下来。可采用对比、比较方法来区分地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理解的前提下,采用分类、整理、比较、推理的方法,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地理原理、规律,理清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抓好主干知识,构成知识网络,使基础知识系统化、专题化、网络化,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使地理知识在头脑中有序存储,同时找出薄弱环节,查漏补缺。如我们把三本必修两本选修共划成十四个专题,必修二人文地理部分,分成三个专题:1.人口、城市与交通问题,2.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和我国的农业生产,3.2主要工业地域和我国的工业发展。以第一个专题“人口、城市、交通”为例,可以形成以下网络构建:

二、科学选题、导练为线、训练反思

在二轮复习中,专题复习过程中的试题要体现教材的特点,要符合考纲要求和训练思想,要体现新颖性、准确性与导向性,有助于梳理、归纳训练。

由于现有高考模式的限制,也不可能有大量时间去训练,所以在训练量方面,应该注意“度”的把握和质的提高,要求我们给学生做的题必须是经典题,检查学生在复习中的薄弱点,培养其认真、仔细的审题习惯,训练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答题的规范、严谨等应考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除了每周的综合训练外,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教学时段的不同需要,将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各省区的部分模拟试题进行必要的选择变形,较好的把握知识联系的深度和广度,力求在变化中求深化、细化,把这些题目有效地结合到课堂训练,做到做题必有目的,做题必有“收获”的做题意识。

三、培养读图、析图、用图能力

地图被誉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它与文字是相辅相成的。地图知识的讲授,也就是地理知识的传授过程,掌握了地理知识能更好地理解教材的文字内容,教学中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把地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这样才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建立空间概念。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建议学生和指导学生多看地图,做到图不离手,学会从地图中获取相关的地理信息,从而提高学生析图和用图的能力,同时也能解决区域定位不准的问题。除了区域图外,还要重视对坐标图、经纬网图、统计图、等值线图、景观图、模式图等的判读,在复习中必须加强技能型题目的训练,逐个落实各种图表的判读方法。对部分原理性图表要能够默写出来,如洋流模式图就是解决洋流相关题目的关键,画出洋流模式图题目也就会做了。

四、注重细节、应试技巧训练

1.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准确审题、确当提炼、学会解题

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是考纲的要求。为了达到考试的能力目标,首先,在平时练习中要做到养成仔细认真的习惯,考试时有意识地对重要关键词作出记号,以提醒自己,能对每一个错误选项做出正确的修改,选什么要有合理的解释,而不是像现在有些学生试卷做完了,卷面上还什么也没有留下。其次,读题时要能对关键词做相应的延伸,即使对本题没有帮助,时间长了也能培养学生的拓展思维能力。

2.要善于建立知识联系,确定答题的思考范围

如气候成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资源问题解决措施(开源、节流)、环境问题解决措施(节能、减排)、地质作用(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区位因素(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地理现象原因分析(自然原因与人文原因)、地理事物分布规律(时间变化与空间分布)等。总之,答题要有根有据,切不可意识流,想到什么答什么。

五、渗透热点、看清本质

高二地理范文第2篇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要点:气候成因

气候成因的影响因素有:太阳辐射、大气运动、地面状况和人类活动。具体的某种气候的形成并不一定全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所以,审题时要注意判断主导因素是什么。

(1)太阳辐射:①使得不同纬度地区获得的热量产生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温度带,如热带、*带、温带、亚寒带、寒带(极地);②是同纬度地区的季节差异,加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形成季风气候。

(2)下垫面: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②地面植被和地表性质的局部差异,其实质是热量和水分的差异,因为下垫面是大气直接的热源和水源。

(3)大气环流:①本身的低压带、高压带可以作为一种天气系统,长期影响一个地区的气候,如赤道低压带终年高温多雨;②通过盛行风带、季风环流影响水汽输送,进而影响气候,如季风环流下,冬季气流由陆到海,降水少,夏季气流由海到陆,降水充沛;③通过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影响一些地区的气候,如地中海气候。

(4)人类活动:通过生产活动及改变下垫面的物理、生物学特性,改变大气中水汽、C02的含量,影响气候。如工业生产导致C02增多、增加森林覆盖率或修建水库,改变局部气候。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要点: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可持续发展内涵——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原则:

①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

②持续性原则: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③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环境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4)清洁生产:评估产品对环境影响的传统方法只把焦点放在末端处理上。清洁生产则从原料开采——生产——消费——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1)庞大的人口压力。

(2)资源短缺令人担忧:人口压力大、经济迅速发展和资源利用率低。

(3)深刻的环境危机:环境污染从城市迅速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范围仍在扩大。生态极危机区分布于东部地区,这里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人类活动频繁。

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1994年3月,国务院了《中国21世纪议程》。

3、生态农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留民营村建设生态农业的措施:

(1)调整农业结构:由单一的种植业调整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高二地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121

一、认真钻研《考试大纲》,准确把握高考命脉

1.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

最好的复习教材不是课本,而是《考试大纲》。高考命题的依据是《考试大纲》的有关规定,教材仅仅是教学和复习时使用的范本,不是命题的依据,因为任何时候都是考试超前,教材滞后。高考是为了推动教学和教改的,大纲与教材和高考的关系:“大纲有的、教材有的,高考一定考;大纲有的教材没有的,暂时不考;大纲没有的、教材有的,高考肯定不考。”,因此,在高考复习时,首先要吃透《考试大纲》,分析其在能力要求和考试内容等方面的变化,以及与教材内容上的差别,这样才能在复习中做到有的放失。

2. 立足基础知识,突出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

高考地理历年命题的基本原则:(1)考查地理学科主干知识(主干知识是支撑学科的脉络,是思维方法);(2)以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如识记、理解、分析、归纳与综合等能力,其中发现信息、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非常重要);(3)用学科术语阐述、论证本学科问题的能力;(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5)体现地理学科特点的原则。

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命题主要围绕高中地理必修(上、下册)、地图等主干知识进行考查。其中时间计算、天气和气候、陆地和海洋环境(河流、植被、地质作用、洋流、海水的温度和盐度)、人类的生产活动、城市化和城市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地图等是文综地理部分的主要考点,也是复习备考的重点。自然地理部分偏重原理、规律的应用,要学会地理思维方法,掌握地理原理、规律,并用这些原理和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人文地理部分偏重观点、方法的应用,应结合实际进行评价和反思,要注意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区域地理部分则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图象图表的判读技能,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要学会运用系统地理原理综合分析,提高解题能力。

3. 突出能力考查

(1)考查考生的学习能力是高考命题的一贯追求,它体现着考试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重视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卷,试题的命制采用了大量的新素材,为考生提供新信息,为问题创设新情景,注重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特色日趋明显。

(2)加强运用和调动知识的能力考查。考查考生能否将所获取的信息与相关的知识建立联系,能否准确地运用有关知识和信息去认识和说明问题。该项能力在考试中尤为重要,也是考查学生独立运用知识能力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运用知识的能力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最低表现就是能定性的解释地理现象和说明地理问题,高一层次的是能把多方面的主干知识联系起来说明问题,更高层次是将原有的主干知识和获得的地理信息相结合加以分析运用。

(3)突出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考查。描述主要表现在观察的细致、全面,表达的准确、简洁;而阐述事物的能力则在准确表达的同时,又表现为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理性思维水平,这一能力明显表现就是能否使用简洁、准确的学科术语进行描述和阐释。

(4)注重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查。此项目标实际上是考查考生怎样去论证和探讨问题,基本上是方法的问题,要求考生能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去论证地理问题。当然地理的主干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坚实基础。这一能力要求主要体现在对主观题的解答过程中。

4. 凸显时代感,关注社会热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全面素质,以多元信息为载体,更加关注考生的人文素养

这里的热点既包括长效性的热点如环境、可持续发展等,也包括能源问题、全球化问题等,还有的是隐性地展示热点问题,高考热点问题近年来考的隐蔽性增强,但每年的热点问题的命题切入点,都有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影子,这就叫“与时俱进”。

二、仔细分析、研究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明确试题特点,准确掌握主干知识和高考的热点知识

“最好的复习资料是高考卷,研究高考比研究教材更重要”,我非常赞成这一说法。通过对近几年高考文科综合卷的研究,发现并总结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规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是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

1. 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特点。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不难看出试题具有下列特点。

(1)保持了“连续性”和“稳定性”,稳中求改,稳中求新,改中求稳,总体上比较平稳,试题以平和的面孔呈现在学生面前。

(2)突出主干知识中有分量的知识,注重思维品质、重视知识的重组和整合。注重能力立意,强调思维方法、思维过程的评价,强调考生的专业化素质,注重对考生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查。

(3)突出信息处理能力的考查。

(4)充分体现国家课程改革的方向,尤其在体现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研究性学习等方面显得特别突出。如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在高考试题中有所体现。试题将彰显人文性和时代性,凸现人文关怀和社会和谐。

(5)强调学科特色,突出地理能力。

2. 主干知识的考查

强调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是保证考试公平、有效的基本措施和手段。因此,高考试题将紧密围绕: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以日照图为信息载体,考查时间计算、判断节气、分析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等);大气的运动、气候的形成因子、主要的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规律、气象灾害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具体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板块运动与地质灾害;海水的盐度与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相互影响;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资源和能源问题;工业、农业、交通区位分析;农业地域类型;工业布局;城市化和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老龄化、民工流动);文化景观与文化扩散;旅游资源评价和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区域空间定位;区域自然地理要素的特点的分析和描述;区域内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其发展方向;中国的国土整治及派生的知识点。这些也就成为地理复习备考过程中必须密切关注的重要知识点。

三、复习备考策略

高二地理范文第4篇

一、二轮复习面临的问题

1.时间紧,任务重。高三地理的课时安排为5节/周,自习课安排2节/周。每月进行一次“月考”,考试和考后评讲试卷至少要耽误2节课。细算一下时间太少了:每月只有20节课的复习时间。也就是说,地理学科的第二轮复习只有60节课的时间,却要复习8本书的内容,如果安排不好,情况可想而知。

2.学生的基础不扎实。一轮复习后,多数学生都存在着眼高手低的问题,听听老师的讲述,好像都已知道;看看课本内容,差不多似曾相识。加之学习的科目多,根本不去认真看书,基础知识还很薄弱:一些基本概念不清、基本规律和原理不明、基本区域地理特征和差异不熟等。

二、二轮复习的时间安排

大致安排如下:

1.3月份——进一步梳理知识结构并对学生进行应用指导,形成基本的地理素养。回归课本,提高归纳、由厚变薄;联系拓展,由薄变厚。

2.4月—5月上旬——专题讲座与能力提升。重组知识结构,专题深入、训练解题。

3.5月中旬——解题能力训练(分析学生的问题所在;解题思路的归纳与分析;新题的编写与训练)。进行解题方法的分类、归纳及分析;从审题到解题、从思路到语言表达进行全面的总结。

4.5月下旬——检测学生问题所在,针对性辅导。查漏补缺,结合纠错,消灭残留隐患。

三、二轮复习的方法。

1.知识的深化和提高

第二轮复习时除了要做适量的题目外,仍要重视对课本知识的复习。没有扎实的基本功,能力的建构只能是“空中楼阁”。但此时我们对课本的复习又不同于第一轮复习,如果说第一轮复习是“地毯式搜索”,第二轮复习重点应该是“重点突破”。第一轮复习是要面面俱到,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而第二轮复习中则是要抓主干知识,进行集中的能力训练。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对课本知识进行条理化、系统化。

2.知识体系的重组和建构

在细化深化知识的基础之上还要将零散的知识编织成网,建构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对于知识网络的建构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对于高中系统地理知识。重点是注重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能将系统地理知识与区域地理知识有机融合。二是区域知识结构。区域是高考命题的载体,区域知识结构重点是抓住区域特征,应注重从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资源、农业、工业、交通、人口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特别是理清各地理要素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各要素是如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3.答题方法的训练

在复习工作中要注重常见题型答题结构的归纳。如回答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一般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去思考,如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回答解决某种资源的措施一般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去思考,如解决华北缺水的问题;分析气候成因则从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方面去思考;分析某河流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要从流量和落差两方面去思考。

复习工作应注重贯彻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思想。获取信息的过程,包含着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富于理性的思维过程和行为,因而更明显地表现出个体的思维能力。这个阶段主要是将这种意图进行行为化训练。如教给学生“二次审题”和“题组审题”的方法,并在练习中注意设置有训练意义的情境等。在具体操作层面上上好讲评课和用好高考实战题。习题讲评课要讲出四个层次,即答案、解题思路、命题思路和错误诊断及“致错因素分析”。对高考实战题的处理要做到“一题三用”,即学生做一遍并订正讲评,老师带领下的试题命题思想剖析和赏析,考前的再体会,发现题目背后所蕴涵的学科思想。地理复习达到这个层面时,学生进入考场时的心态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地理复习和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大大地增强了。

高二地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二轮复习 复习内容 复习方法 地理能力

高考地理复习进入第二阶段后,与第一阶段相比,其内容和方法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一轮侧重于基础知识的学习,知识网络的构建,以及基本技能的培养。第二轮则是对地理知识的重组,从而使地理知识得到升华,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提高深化知识的能力

在第一轮复习时,知识点落实到章节,用的时间较长,是以单元为单位重点讲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第二轮复习时,应重点复习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加强知识的归纳整理,形成知识体系,提高深化知识的能力。

(一)注意知识联系。针对习题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对知识之间的联系不熟悉的问题,应该在看书的基础上多换角度思考,多借助几个载体整合知识,从而掌握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以便提高知识应用时的迁移速度。如气候知识,就可根据气候的具体分布、气候的主要特点、影响气候的成因、各种气候类型的判断、气候对工农业的影响、气候资源的利用与评价这一思路进行知识联系;也可利用区域图对中国各分区之间、中国某区域与世界某区域之间气候资源的利用等进行对比联系;还可对各大洲相同的气候类型进行影响因素的逐一对比,等等。

(二)注意知识归类。在回归课本防止知识遗忘的同时,应该做好知识的整理和归类工作,对高中地理重点和主干知识进行归类,可得出几种类型:1.影响因素类。如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因素、气候的影响因素、等温线弯曲变化的影响因素、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影响因素、烈度大小的影响因素等。2.区位因素类。如工农业的区位因素、人口分布和迁移的区位因素、交通(铁路、港口等)建设的区位因素等。3.措施和意义类。如减少水土流失的措施、减少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措施、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措施等;修建铁路的作用和意义、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的作用和意义等。

二、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也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因此绝大部分高考题都以地图为载体考查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命题的图像多种多样,而且多数是课本中图的变形或创新。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试题中,地理部分出现较多的图形类型有:日照图、模式图、等值线图、地理数据统计图(表)或区域地图,等等。虽然种类繁多,变化各异,但其本质都是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数量关系、逻辑关系等),因此复习时应注意对图表进行分类整理,抓住其共性,总结读图规律,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一)掌握好读图的基本步骤。

1.先读图名。图名是一幅地图的眼睛,常常概要地表明地图所示的区域和主题内容。例如“中国工业布局的变化图”不仅表明了地图所示区域是中国,还表明了地图所示内容是中国工业布局的时空变化。

2.细辨图例。当地图上出现多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时,首先可从图例中找出各项地理事物的名称,然后分门别类地分辨识别它们的分布特点。

3.重视分界线。地理分界线是判断地理事物分布的重要依据。如洲界线、国界线、日界线、晨昏线等。

4.注意空间位置或形象特征。可通过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形象特征认识其分布。如深圳位于珠江口东岸,而珠海位于西岸;法国的轮廓近似“六边形”,智利的轮廓像“长剑”。通过阅读较熟悉的或有一定意义的地理事物,如城市、铁路、公路、河流等,然后沿某一方向顺序读图。

5.分析判断。在地图上了解某一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时,可以从整体到局部作层层分析,找出规律,最后进一步分析成因。

6.勿漏辅图。有些地图配有辅图,如课本中的洋流图,就配有一幅北印度洋夏季洋流辅图,我国地图往往配有一幅南海诸岛的辅图。辅图有时有很重要的信息,读图时更需注意主图与辅图的关系及相对应的位置,不可忽视。

(二)判读不同类型的地图应有所侧重。如判读等值线图要“五读一分析”。即读数值范围、读极值、读疏密程度、读弯曲方向、读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分析成因;判读曲线图,应先看清纵坐标和横坐标的含义,再认清各种图例所代表的地理要素,然后读图、析图。注意利用曲线图的连续性,向两边进行定性或定量地延伸分析,揭示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而说明各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从而解决问题。又如分析统计图表时,要按下面的步骤进行:一读图名、图例,二读坐标、数据,三读整体特征和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有关问题分析作答。

(三)加强图图、图文转换训练。实际上大部分地理知识都可在图上直观地反映,而且教材表明的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联系在图上可以显示得更紧密和清晰。复习时要坚持图文结合的原则,并加大图文转化、图图转化训练。如将局部图转化为全部图,将从某一角度绘制的图转换成从一个比较熟悉的角度看,将试题中的图转化为课本上的图或文字等,使之转换到自己比较熟悉的知识体系中,从而方便解题。也可以根据课本中的文字等信息,将其转化为各种形式的图表,了解图像是如何演变的,增强判读能力和绘制图表能力。

三、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一)全面思考,对比分析。在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弄清自然地理环境中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及其相互联系,人文地理要素的内涵,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等。对于容易混淆的地理知识注意进行对比分析:可纵向对比分析,如按时间顺序比较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生产、工业布局的影响。也可以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如比较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气候特征、地区分布;再如比较几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发展条件、主要特征等,可列表分析,也可通过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等等。认清相似问题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明确知识间的联系,有利于掌握概念的实质内容,排除干扰因素,形成正确认识。

(二)多角度训练,促进知识迁移。对于一些可从多角度思考的地理问题,要从整体上把握,注意发散思维的训练。学习中注重加强对一因多果、一果多因问题的研究,充分利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训练解题思路,提高解题的应变能力,研究各种可能造成知识负迁移的因素,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如给出一组等值线图,可以从多个方面变换条件进行思维训练:如假定为等高线图,判断山脊、山谷;如假定为等压线图,判断高压脊、低压槽;如假定为等温线图,判断是何种洋流影响所致,或是何种地形影响所致,等等。

(三)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高考试题的一大特点就是注重联系实际,把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巧妙地与当前热点、焦点问题联系,考查学生运用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平时要关注热点和重大问题,如全球变暖、北京奥运会、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城市化、人口问题、能源的开发利用、新农村建设、建设节约型社会、生态文明等。但不应盲目追逐热点,要善于用地理的眼光看待问题,从中发掘所涉及的原理和规律。这样不仅使地理学习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了拓展,而且学生提高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高审题、答题能力

审题具有一定的程序。首先,注意试题的数量和分数的分配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其次,确实弄清楚每道题的题意,搞清楚题目所给的条件和问题,明确题目要求,因为考试要求可能与自己习惯的答题要求有所不同,所以一定要按题意和要求回答。要认真解读试题中的每一幅图、每一句话、每个数字、每个符号,搞清楚设问与所给材料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多地从题干、设问和图表上提取有效信息,进行信息间关系的判断,互相佐证或排除错误判断。更要注意那些关键性和限制性的文字,否则就可能造成误答或答不全。再次,对于有些“似曾相识”的题目,更不可掉以轻心,不能凭“想当然”作答。要将考题与平时做过的题目对比,看看是否有“细枝末节”上的区别。如果能把这些“区别”看出来,就可避免失误。

在准确审题后,解题的关键是有正确的答题思路,灵活地调动和运用平时积累的知识储备,综合分析,将所学知识与试题要求成功“对接”来解答。针对不同题型,应采取不同的解题方法,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试题基本上是两种类型,即选择题和综合题。对选择题来说,一是注意事物的因果关系,试题往往要求以果推因,有时则是以因推果;二是采取排除法,从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有时这样解题会更快一点。综合题的解答时要有整体性思维,因为综合题的设计往往以区域地理为载体,围绕一个中心问题,从不同侧面或者事物的不同层面设问,所以必须用区域研究的方法,全面思考,围绕“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一思路,综合分析解答问题,即从自然地理环境的内涵(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及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人文地理要素的内涵(资源、市场、交通、劳力、技术、政治、经济、文化等),以及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影响等方面入手,找出优势条件或限制性因素,综合分析,提出发展方向或解决措施。如分析沙尘暴的危害、产生原因和对策时,从危害来说,就必须考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对人类生产生活各方面的影响;从原因来说,必须考虑自然原因,如大气运动、大气环流的稳定性、气温的变化、地表的植被状况等;人文原因要考虑人类对地表的各种破坏,以及造成这种破坏的背景因素,如人口的增长导致对自然资源掠夺性的开发而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