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卓越课堂

卓越课堂

卓越课堂

卓越课堂范文第1篇

关键词:卓越课堂;组织卓越课堂

一、卓越课堂的含义及特性

1.卓越课堂的含义

2013年7月,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印发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 五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渝教基〔2012〕53号),通知强调:“卓越课堂”是指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突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彰显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形成最优化的课堂形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提出分阶段推进“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卓越课堂”。卓越课堂在目标上:要整体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三维目标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卓越课堂的内容必须体现层次性和多样性,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着力挖掘学科和课堂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灵活处理教学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卓越课堂既重视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过程和方法;既重视学习能力提升,又关注学习情感和态度。

2.以德为先之卓越课堂

我认为成功的卓越课堂应该具备以下特性:①德育为先,以德树人的品德性。品德是一个人一辈子学不完的课程,而卓越课堂打造“以德为先,追求卓越”的新型目标,有德才有才,在卓越课堂中只有注重教师和学生的道德教育、品德发展才会使得课堂达到以人为本的目标。②生动性。充分尊重师生生命、释放师生激情,加强师生相互沟通,不是教师“一言堂”,也不是少数学生的“多言堂”,而是在教师指导下全体学生进行充分的表达、交流、思维、分享的师生、生生之间多维互动的课堂。③生成知识、创造智慧的双向性。卓越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以教材为基准不断擦出思想碰撞的火花,在这过程中一定会生成更多的知识以丰富课堂文化,在卓越课堂中,学生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不断创新,做“课堂的主要参与者”这是一个创造智慧的过程,学生的情商、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会隐性提升。④教师独特、学生独立的双独性。卓越课堂是平等而民主的课堂,谁都有展示成果的权利,谁都可以发表意见,任何人都可以超越自我,台上激情展示,台下热情互动,正是卓越课堂的魅力所在。教师是独特的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和独特的自身魅力,卓越课堂深深印有执行教师的性格和情感,这不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卓越课堂;同时学生是独立的,他们不依附于教师、学校,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和个性,这样的卓越课堂让教师和学生可以张扬个性、思维碰撞,不断创建“激情趣、凸自主、活思维、重过程”四大特征的活力课堂。

二、组织卓越课堂

组织卓越课堂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教学因素而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组织卓越课堂是一项融科学和艺术于一体的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教师必须在充分理解卓越课堂的蕴意的基础上,关注每一位学生,运用一定的组织艺术,努力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心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卓越课堂的组织包括:组织课堂氛围、组织课堂学习状况。

1.组织创设性卓越课堂氛围

什么样的课堂氛围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课堂氛围是教师能否组织好课堂的重要指标。卓越课堂以“教师成为研究型人才、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双向进步为目标。新课程理念下以教师为课堂导向,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课堂氛围的构建尤其重要。

(1)凸激趣、有活力、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在教学准备上,教师应该更加了解学生的切身实际,将学生的实际例子与教材相结合,多设计让学生参与进课堂的富有激趣的活动,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能够拓宽视野;课堂中学生千差万别,教学过程中意想不到的事情都可能发生,教师要适时巧妙地运用幽默的语言艺术,不仅可使教师具有魅力,焕发动人的光彩,而且可以使课堂充满阳光,充满和谐;教师在课堂上面带微笑,对每一个学生都表现出关注、欣赏的表情,用眼神表示自己对学生的鼓励和赞赏之情。微笑也能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充分发挥,使课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微笑会让学生感到欣慰,为课堂教学营造宽松和自由的气氛。

(2)共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新型师生关系基础之上的平等协作、互助探究、共同进步的课堂氛围。卓越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共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师生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具有共同念、共同目标的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的学习团体。教师发挥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个体自学、小组讨论、大组交流,积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确保课堂教学安排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探究、质疑、交流、练习。同时转变知识传授者、教学支配者的教师传统角色,建立民主平等、互助探究、和谐融洽、共同进步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师生教学相长。转变教师和学生的传统关系,教师不再是单独的教,更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提出问题是主体意识觉醒,积极思维探究,发现新知识,产生问题的时候,无论是课中还是课后,学生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改变传统师生关系中“教师讲的绝对正确、学生不敢开口问话”的状态,课堂气氛会在学生的提问中得到活跃。

2.组织卓越课堂学习状况

卓越课堂不是以知识、成绩排名,而是更加注重品德教育,以德为先的卓越课堂在转变传统师生关系同时,以新型的课堂模式关注德育教育。教师组织课堂学习状况必须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知识,还要关注学生品德教育发展状况,卓越课堂是活力的课堂,学生会最大限度发挥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必须组织卓越课堂学习状况更为重要。

(1)一个都不能少,普遍关注学生。卓越课堂中师生是平等协作、互助探究的新型师生关系,在凸激趣、有活力、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教师必须要普遍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卓越课堂是以德为先,以德树人的课堂,在塑造学生品性与德行同时,教师要普遍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状况和品性得以提升的学习状况。一个都不能少,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都是卓越课堂的组成部分,教师要鼓励所有学生参与课堂、掌控课堂,成为课堂的主角,让学生在卓越课堂中感受与一般课堂不同的感觉。

(2)教师练就“火眼金睛”,提倡个性化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支潜力股,每一个学生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发挥自己的潜力。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他相较于其他人更加闪光的地方,教师在卓越课堂中必须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卓越课堂不已成绩论资排辈,更加注重德育,教师应鼓励学生不断创新,提倡个性化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鼓励学生发展兴趣,在用心组织卓越课堂中,教师会发现更多学生兴趣颇多,更应该在其兴趣的基础上鼓励他们适度张扬自己的个性,在德育为先的理念下,卓越课堂本就是一个张扬个性、回归学生本质的课堂。

(3)教师追求卓越,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学生有独立的思维、独立的个性,但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课堂教学,而在卓越课堂上,教师更加关注学习相对困难的学生。因为他们思想上有畏难情绪,没有下定必须要学好的决心;基础没有打好,想认真学,却难以应付,以前的知识没有掌握,很难处理现在的问题;因此教师更应该帮助这类学生在卓越课堂上不断发现自己的潜能,秉着卓越课堂“能力为重、以德为先、合作激趣”的新理念引导学生在与同学交往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与教师合作中分享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帮助这类学生痛下决心,搞好学习!

三、结语

卓越课堂作为最优化的课堂模式,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索、回归学生本质的课堂,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授方式的变革,卓越课堂是平等而民主的课堂,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独立思考的、尊重社会公德的劳动者,而卓越课堂中以德为先,能力为先以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德育,这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启发学生能自觉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做到知、情、行的统一才能收到预期的卓越课堂的德育效果。组织好卓越课堂定会进一步达到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关于印发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 五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渝教基〔2012〕53号)

[2]《加强高中课堂管理 追求卓越课堂》张菊著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Policy & Scientific Consult ,编辑部邮箱 ,2013年01期

卓越课堂范文第2篇

所谓课堂文化,按“百度百科”的释义,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智慧,创建、激发富有生命的、有效的课堂,从而形成一种对生命的理解、关怀与尊重,开放、自由、和谐、智慧的,提升教师和学生生命质量的一种氛围状态,一种精神气象。文化是无形而强大的力量。课堂文化就像课堂无处不在的空气,强烈地影响着师生的课堂生活和行为。它是课堂教学的“土壤”,是课堂教学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元气”,是课堂教学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因此,课堂改革的问题归根到底是课堂文化重构的问题。

卓越课堂的文化构建,可以从理念文化、精神文化、生态文化三方面着手。

一、“三主”――卓越课堂的理念文化

理念决定行为,思想决定高度。课堂文化的核心在于教师的教育理念。卓越课堂要求课堂回归生本原点,突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一)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是成长的生命、发展的主体。卓越课堂强调对学生自我、自主、自动的尊重,给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索的时空,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的课堂必须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顺应生命的独特,分层次、分类别地设计多样化、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教学内容,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培养每个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其在原本基础上充分发展;这样的课堂必须建立以生为本的学习共同体,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最大化学生活动,让所有学生都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充分而自由、主动而生动,全面而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之中。

(二)教师为主导。卓越课堂应该是一个思维场,充满着浓郁的思辨色彩、思考氛围,促进学生高智慧的形成、发展和提升。因此,作为学习共同体中平等的首席,教师应该带着自己的思想内涵,用智慧去启迪、引领学生,并内化为学生持续发展的动力。在卓越课堂中,教师的任何教学行为,最终都是为了启发和激扬学生的自身活动和生命觉醒。要着眼于学生的兴趣点、疑难点、发展点,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要随时调整教学思路,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在 “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养成习惯―培养能力―形成品格”上下功夫。

(三)活动为主线。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卓越课堂要顺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心灵需求,摈弃机械、枯燥的讲授、训练,将生动扎实的学习活动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动感地带”。这样,学生在尝试、探究、展示、交流、争议、整合、提升等活动中,思维逐渐清晰、外显,逐渐形成完整的建构,从而提升学科素养,实现生命的发展。这样的课堂,必须关注学生参与的广度、深度、自由度和积极性,力求让每一个学生在“问题”与“解决”的活动过程中,一次次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增添“自发”学习的兴趣、信心和动力。

二、“三自”――卓越课堂的精神文化

学生是有着鲜明个性、鲜活生命活力的个体,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卓越课堂应该是师生心灵交汇的精神家园,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富有个性魅力的精神创造,是学生自然、自由、自主的精神畅达。

(一)自然。乱花渐欲迷人眼,繁华落尽见真淳。卓越课堂不是为了追求浮华,追求绚烂,追求所谓的亮点;它追求的是师生心灵的交融,精神的畅快,情智的共生。卓越课堂应该是自然状态下的真实化、简约化呈现,不繁琐,不刻意,不做作,摈弃功利,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放弃与学生学习无关的赘物,丢弃对学生发展无用的花招,使学习内容、组织形式、教学环境、学习心态等和谐共振,师生的教与学成为充满乐趣、充满智慧的心灵之旅,课堂呈现“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风光无限。

(二)自由。没有精神的自由,就不会有创新和创造的自由。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在课堂中感受到自由,才能自觉主动地质疑、探求、展示,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涌动和澎湃,智慧、潜能和好奇心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活。教师也要在教学中自由释放,要有足够的勇气和智力资源,把握好教学生成的解决,才能在不可预知的有价值的交流中提升教学的智慧。这样的课堂,有非常宽松、和谐、民主、愉快的氛围和空间,教师自由地“触类旁通”地点拨;学生自由地“心游万仞”地畅所欲言,个性得到张扬,创新应运而生。

(三)自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尤为重要。”卓越课堂应该是学生主动探索的天地,而不是教师给予的场所。教师要给学生的思维留有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想、去试、去悟,去以大观小,以小窥大,领略所学的精妙。这样的课堂中,教师的任务就是激励、唤醒、鼓舞,就是想办法搭建平台,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动机与需要。这样的课堂,有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有自主自信和相互尊重的学习气氛,学生有做主人的真正感觉,才能享受学习的喜悦与满足,品味创造的灿烂与魅力。

三、“四生”――卓越课堂的生态文化

课堂是一个由学生、教师、教学资源、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等要素构成的小小的生态系统,必须顺应自然之境和自生之律,呵护每一个学生在这里自由地生根发芽、拔节长叶、开花结果。

(一)生命。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经历中一段具有生命意义的、焕发生命活力的人生体验。卓越课堂必须视每个学生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实现生命的发展。教师要在精彩预设的基础上,关注课堂生态活动的交互过程,让知识活灵活现地通达每一个学生心中,促成学生知识的记忆和生命的成长。生命的课堂必须师生平等,氛围和谐。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既关注学生存在的物理生态,又关注学生活动的精神生态,更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的形成,实现每一个学生心智发展的完整性、具体性、独立性。

(二)生趣。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性、具体性,认识事物从感知开始,而感觉器官参加得越多,认识也就越鲜明、确切。从这个角度讲,教师最重要的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顺应其认知特点、生命特征,通过创设故事情境、生活情境、游戏情境、表演情境、实践情境等,把关注学生知识、情感、能力、智慧的形成,放置于生活化、情趣化的课堂生活中,放置于多维互动的学习活动中,使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有效、经济地高度融合,使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在碰撞中融合构建并真实满足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这样的课堂,便呈现出一种“生命态”的“情趣”,以趣生情,以情促智,情智共生;这样的课堂,就是学生处于“悱”“愤”状态下的,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卓越课堂。

(三)生动。生命的成长是鲜活而灵动的,生动是生命成长的一种状态。卓越课堂要充满灵动、灵活、灵性,充满学生不断成长、不断发展、不断创造的气息,就必须多维互动,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吸纳整合等,实现知识的建构;教师要善于利用“现场资源”,促进教学“现场生成”,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摩擦出创造的火花,从而开发智力,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掌握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这样的课堂,要求教师不仅要善于运用文献补充、自制教具等传统教学手段,还要恰当运用多媒体、参观感悟、实践体验等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情感、引发学习兴趣、拓宽学习视野、提升学习境界,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四)生长。生命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成长。学校教育、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促进生命成长。从生命的层次、从动态生长的角度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就不应把学生看成一无所知的被动接受者,看成一味接受教师指令的工具,而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把课堂真正变革为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场所,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使学生各个方面得到和谐、自由、完整的发展。因此,“不生长”的课堂是无效的,“被生长”的课堂是僵化的,“自生长”的课堂是生态的,“共生长”的课堂才是卓越的。卓越课堂要用以情激情、以情唤情,以智启智、以思启思,促进学生情智和谐、情智共生;让学生既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也培养能力,形成习惯,陶冶情操,激活创新,最终实现成人、成才、成功的培养目标。

卓越课堂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卓越课堂;教学设计

重庆市义务教育启动了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北碚区和学校也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我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也陷入了沉思。俗话说:花有几样红,人也各不同。每一位教师的知识层次和知识结构、口才、应变能力等都各不相同,不可能人人都能成为特级教师、优秀教师。但是,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打造属于自己的“卓越”课堂。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的本质是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要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也就是说,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是服务者。一堂课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学生能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最后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教师是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了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否举一反三,是否注重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否使学生掌握了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如:合作、探究、自主反思质疑等等。

我在大渡口听了一堂重庆市举办的数学赛课――《分数的性质》,是长寿的骨干教师戴顺老师上的,颇多感受。她首先通过前言:出示大小不同的“寿”字,让学生说说什么变了,什么不变?从而渗透给学生“变与不变”的思想。为上好《分数的性质》一课,做好了铺垫。引入自然,先学生说出一个分数,教师变出另外几个大小一样的分数,让学生观察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到底大小变没有,小组验证,因而引出合作探究。通过小组验证,然后汇报交流:有的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的商比较;有的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折出分数观察大小;有的用同样长的线段平均分表示出它的几分之几进行比较,从而证明它们的大小确实相等。再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分子分母是怎样变化的,最后让学生初步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而我教学《分数的性质》的时候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回忆商不变的性质,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从而把商不变的性质中的除法改成分数,被除数改成分子,除数改成分母,因而引导学生推导出分数的性质。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来验证――可以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的商比较;也可以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来折;还可以用同样长的线段平均分来比较…加深了学生对分数的性质的理解。接着引导学生验证同时乘以小数可以吗?同时乘以分数呢?同时乘以0行吗?从而完善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老师出示一组分数让学生判定大小相等吗?依据是什么?再让学生自己写一组大小一样的分数,小组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对分数性质的领会。接下来通过基本练习、拓展练习加以巩固。

这两种教学设计各有所长,前者推导的时间花得多一些,学生记得牢一些;后者验证和练习的时间多一些,巩固得牢固一些。总之,教师应该根据课标精神,深入吃透教材,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卓越课堂。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我深深地知道,只有乐学的教师,才能成为乐教的教师;只有教者乐学,才能变成为教者乐教,学者乐学,才会让学生在欢乐中生活,在愉快中学习,这就是我最大的追求。因此,我首先得让自己再度成为学生,才能更有深度的去体会我们的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求所好。我愿把追求完美的教学艺术作为一种人生目标,把自己生命的浪花融入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之中。附设计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猜想

视频1:小淘气分饼的情境

有一天淘气做了3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蓝猫、菲菲、霸王龙。蓝猫说:“我功劳最大,我要吃一大块。” 菲菲说:“我要吃两块。”霸王龙抢着说:“我个头最大,我要吃3块。”淘气想了想便动手切饼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并向他们提问:“刚才,我把3个同样大小的饼,平均分成2份、4份、6份,分别给了你们1块、2块、3块,你们知道谁吃的多吗?”淘气的问题,立刻引起了他们的争论。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谁吃的多吗?

生:用分数表示出它们各吃了一块饼的几分之几。

视频2:出示三个分数:1/2 2/4 3/6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出三个分数。并让学生猜测这三个分数的大小关系,为自主探索研究“分数的基本性质”作必要的铺垫,同时又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小组合作,验证猜想。

(1)这只是大家的猜想,究竟谁吃得多呢?亲自分一分,验证你们的猜想。

学生操作验证――集体汇报交流――展示成果

视频3:演示操作过程

(2)既然他们分得的饼同样多,那么表示他们分得饼的三个分数是什么关系呢?

(学生得出结论,三个分数相等)

视频4:出示验证结论 (1/2=2/4=3/6)

(设计意图:利用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的实际操作环节,并通过媒体进一步演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比较中,感性地认识到这里的三个分数是相等的。)

三、应用新知,练习巩固

(一)练一练。

(二)摸球游戏。老师手中有一个箱子,里面装有许多水果,水果上面写着不同的分数,如果你摸到一个水果,说出一个与它大小相等,而分子分母不同的新分数,这个水果就奖励给你。

(三)判断(抢答)。

1.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过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2.把的分子缩小5倍,分母也缩小5倍分数的大小不变。( )

3.给分数的分子加上4,要是分数的大小,分母也要加上4。( )

(四)测一测。

1.把和都化成分母是10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把和都化成分子是4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的分子增加2,要是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增加几?

四、总结

1.这节课大家表现的都很棒,谁能说说你这节课你都知道哪些知识?

2.把板书最后补充成一条鱼,希望大家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肚子里装满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完成板书)

五、作业

练习册2、4题

【板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

给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卓越课堂范文第4篇

关键词:合作;民主;兴趣;氛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367-01

一、构建师生和谐关系,创设民主气氛

卓越课堂教学的实质,就是师生平等对话,共同探究,教学相长。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教师把自己看成是绝对的主导,无视学生的独立人格,也漠视学生的内在需要,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在这种传统模式教学方式,教师很难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只能在有限的时间记住有限的课本知识点的,至于主动探究、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欠缺的。只有我们给予学生应有的平等和尊重,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了教师,才能激发学生潜化的思维意识和创新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表扬和鼓励,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满腔热情的肯定和评价。

二、搭建课堂教学合理框架,追求新的课程价值

卓越课堂教学追求的价值,搭建课堂教学合理框架,是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思考的问题。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体现了思想政治课新课程追求的价值。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思想政治教学要把认知和情意的统一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来理解,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统一。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成为教学的灵魂。

三、生成开放的课堂氛围,把握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卓越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开放从过程的角度讲是,人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教育不应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人,否则就会限定和束缚人的自由发展。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师生互动、交往的过程,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帮助下,主动地学习,主动地体验和感受。总之,思想政治课课堂不应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也不应该拘泥于预先设定的不变程式。把思想政治课课堂变成一个关注学生生长、成长的乐园,是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

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多种活动方式

卓越课堂活动不仅是理解知识,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所以,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教学活动动力,培养学生其好奇心、求知欲,就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动起来,又落实课程目标,使二者有机统一起来,使学生通过情境探究教学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充分利用多媒体,根据教学内容组织情景剧

卓越课堂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基本上还是使用黑板加粉笔的方式,这样,即使教学内容很丰富,素材也是来源于生活的,但长此以往也很难引起学生的探究学习的欲望了。事实上,思想品德课的内容都是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学生自身的生活,是对生活的提炼。生活化的素材有时简单的语言也很难再现出来,学生也很难获得生活上的体验,这时如果我们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使学生获得生动、真实的生活感受。一旦平淡的文本素材用生活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就会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卓越课堂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我们要增进课件的交互性,使课件能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意调度,只有这样,先进教学手段的优势才能充分发挥,进而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中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对新事物、新观点特别感兴趣,而且是易于接受、表现。中学生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寓教于乐,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和表演能力,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如果一个学生自我感觉良好,他将愉快地积极地投入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我,而这自我一旦成功,又得到班集体的认可,那他会感觉到尊重和爱护,也会品尝到成功的愉快,他的情感自然会得到满足,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五、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卓越课堂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卓越课堂;教学方法

卓越课堂是指教师以新课改的要求为指导方向,将德育放在首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重知识转向重能力,真正实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转变师生角色,建立多元、开放的课堂。这种课堂能够最大限度地整合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双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卓越课堂,不仅能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与道德品质,使其健康成长,也能真正实现高效教学。

下面,笔者以《故乡的水墨画》n堂教学为例,从制定“三维目标”、整合教育资源、实现以生为本三个方面,谈谈小学语文卓越课堂构建的具体策略。

一、制定“三维目标”

传统的语文课堂强调知识的传授程度、学生的接受能力,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情感体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有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只有实现这“三维目标”,才能够切实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使他们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卓越课堂是以新课标的理念为指导方向。因此,全面落实“三维目标”,也是构建卓越课堂的要求。在教学《故乡的水墨画》时,我以“三维目标”为指导方向,制定了全新的教育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为:学生需要了解“霍霍”“绯红”“苍穹”等新词的含义,将文章中的生字词查找并学习;过程与方法目标为:学生可以通过自学,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总结出文本的主旨,品味文中语句优美、意境深远的句子,学习写景手法,学会利用工具书查找并学习生字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让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整合教育资源

新课程强调要充分挖掘与整合教育资源。教育资源多种多样,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并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是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并使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语文知识的重要方式。

构建卓越课堂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整合教育资源,丰富课堂活动,为学生创设真实、生动的课堂环境,使其感同身受。少数教师将教学资源局限在课堂与教材之上,只重视课堂教学,忽视了课外资源,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不利于卓越课堂的构建。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运用多种教学资源,调动小学生多种感官,从多种角度去感受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故乡的水墨画》这篇课文描绘的是江南水乡的景色,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江南水乡风景的美丽,我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了顾长卫导演所拍摄的与江苏有关的宣传片――《情归同里》,使其仿若置身于江南美景之中。观看结束之后,我还出示了菱角、池塘等照片,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江南美景,从而了解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坚持以生为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这种师生角色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无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构建卓越课堂时,必须要坚持以生为本,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以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发展,建立师生共同体。在《故乡的水墨画》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我通过多媒体等将学生引入具体的情景之中以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情感,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需要注意正在朗读的同学的发音问题。在学生对文本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我让学生说明文章的主旨大意,并初步对作者所抒发的情感进行讨论。另外,为了了解学生对本文所抱有的情感,我还让学生说出他们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主要是以一些问题来引领学生的思考与学习。比如,“作者的写作顺序是什么?”“不同季节的池塘,都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呢?”等。

校园是小学生生活的中心,课堂是校园生活的中心,语文又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学科,是每个小学生都必须学会的基本知识。教师要认真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人翁作用,并进一步加强师生互动与交流,在语文课堂中积极构建卓越课堂,让学生在民主、自由、开放的环境下学习语文知识,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