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蒙古族的节日

蒙古族的节日

蒙古族的节日

蒙古族的节日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族文化;蒙古族;文化旅游

【中图分类号】 G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3-0348-01

旅游业是借助当地的旅游资源和设施,主要从事招徕和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多个环节服务的综合行业。旅游产业同传统产业相区别的是,旅游产业能耗低、环境污染较小、能够安排较多的就业人员、产业相关联度高和行业创造性附加值的能力强。所以,发展旅游产业,同时就是发展国民经济。大力发展旅游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发展地方旅游特色区域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蒙古高原位于东西上千公里的阴山山脉之北,中国古代,这里是北方少数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在与黄河流域的中原各代王朝的交往中,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加快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交往。包头蒙古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绚丽多彩,成为内蒙古的一块绚丽的瑰宝。

一 包头具有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包头蒙古族风情资源十分丰富,具有蒙古族节日多、蒙古族服饰变化多、蒙古族特色鲜明等三大特点。蒙古族的历史和汉族一样悠久,其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特有的民俗文化是具有经久不衰的吸引力,也是国家的人文旅游珍贵资源。而由于交通闭塞、地域僻远等客观原因,这些传统蒙古族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保存较为完整,在包头地区已经形成了蒙古族独特的风格,犹如蒙古族的文化博览会。由于居住环境的迥异和社会历史等原因,即使是同一个蒙古民族也派生出许多不同习俗的支脉,给蒙古族民情旅游增添了绚丽的光彩。

从历史上看,蒙古高原位于东西上千公里的阴山山脉之北,中国古代,这里是北方少数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在与黄河流域的中原各代王朝的交往中,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加快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交往。

从战国至唐朝,包头境内曾几次建筑过一些古城。最早是赵武灵王于公元前306年(武灵王20年)筑九原城。公元前221年秦为九原郡。公元433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设怀朔镇。后来,随着形势的变化,时间的推移,古城被一一废弃了。

进入五代后,包头属辽统治。辽在这里设云内州,一直沿袭至金元,建制未变。元代初年,包头地区的冶炼业、纺织业、陶瓷业开始兴盛,出现了商品经济,商业活动随之兴旺起来。后来蒙古族各部落陆续进驻河套,包头地区又成为土默特部落游牧之地。

清王朝建立后,乾隆5年(公元1741年),萨拉齐建筑,设协理通判,这是包头地区最早出现的行政建制。1870年(同治9年)前后,包头修筑城墙,辟东、南、西、东北、西北5座城门,形成了近代包头的城市规模。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包头已发展成为我国西北著名的皮毛集散地和水旱码头。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蒙古高原的蒙古族节日赋予了新的内容。包头许多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与蒙古族节日活动密不可分。有许多这样的情形:一座庙宇、一片山林、一口岩洞,由于风景秀丽、景色迷人,往往与蒙古族的宗教、文化之类相关的节日在那里举行,将自然景观与蒙古族人文景观巧妙结合在一起。名胜古迹为蒙古族族节日提供活动场所,节日活动又为名胜古迹增加光彩,两者相得益彰,使蒙古高原的民族传统节日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平添引人入胜的观赏价值,从而也提高了蒙古族节日的文化价值,并引出蒙古族节日的经济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蒙古族节日也是一种文化资源,而且是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和重大开发价值的宝贵资源。

二 蒙古族文化在包头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

蒙古族文化是生活在蒙古高原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它包含了蒙古族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及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构成了蒙古族文化的主要内容。其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工艺美术文化、节日文化以及信仰文化等丰富内容。其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蒙古族文化能促进人们的跨民族文化交流,以往单纯的民族展示性旅游已不能满足现代人们旅游的需求,体验奇异的蒙古族生活情趣,探索古朴文化的风貌,使人们得到新奇的蒙古蒙古族文化感受;蒙古族文化旅游既丰富了旅游活动,同时也提高了经济与社会效益,促进了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窗口。

探索历史文化旅游是当今国际旅游的潮流。纵观旅游业的发展历史,旅游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和艺术自始至终有着紧密的联系。从目前旅游发展的趋势看,旅游的民族品牌文化含金量越高,旅游产品越具有吸引力,越能使旅游产业链增值。当今旅游的本质就是文化旅游,文化旅游就是民族文化旅游,这是旅游的精髓,没有民族文化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但是当前我国西部处于大开发阶段,在开发旅游业的环节中,许多地区忽视了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这一重要的基础,没有把它作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工作来做,因而民族旅游产品单一,项目枯燥,缺乏吸引力,更不具备民族品牌特色,政府比较重视旅游景观本身的开发,却忽略了旅游产品赖以生存的民族文化氛围。诚然,自然风光当然重要,但自然景观背后蕴含的民族人文底蕴更具有神秘性,也更具有吸引力,这才是最值得珍视的东西。在历史发展的悠悠长河中,包头地区具有不同的历史背景、生活环境和政治生活状况的各民族相互吸引、接触、交流和互补所形成的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是西部旅游最独具魅力的一面。包头只有打好蒙古族文化这张牌,牢牢把握蒙古族文化这个基础,其旅游产品才有特色,才能真正大量吸引海内外游客。与此同时,旅游者对蒙古族文化的欣赏和赞美,同样也唤起了蒙古族人对自己母文化的自豪感,有利于蒙古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从而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更促进包头各民族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蒙古族的节日范文第2篇

蒙古族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无论是语言、生活习惯还是节日风俗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特色。其中,蒙古族特殊的服饰美是蒙古族独特文化的代表。服饰文化受很多文化因素的影响,如地域文化、宗教文化、图腾文化等。文章主要分析和研究蒙古族图腾文化对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

图腾;蒙古族服饰;变迁;文化

每个民族的文化特点都从诸多方面体现出来,如建筑、饮食习惯、传统节日等。其中,服饰的表达功能越来越直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体系。图案较其他表达方式更生动形象,服饰上的图案可以直观地表达一些民族文化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服饰的图案不断变化。笔者先分析蒙古族的图腾文化和传统服饰,然后研究图腾文化影响下的蒙古族服饰的变迁。

一、蒙古族图腾文化

图腾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远古时代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抵抗和预防自然灾害的能力也比较低下,对一些事情的发生存在盲目崇拜的现象。”①如,在食物较少的饥饿时期,出现一些鱼群,人们就会认为这是上天的庇佑,对鱼产生感激之情,由此把鱼作为自己部落的标志,慢慢会对这种现象形成一种信仰的心理,这种图案就会逐渐演变成部落的图腾象征。蒙古族图腾有两个方面的内在含义:第一,图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的体现。远古时期,蒙古族人可能与某种动植物发生过联系,所以把这种动植物作为自己的图腾崇拜。第二,图腾文化对蒙古族的影响范围较广,不仅影响蒙古族的节日传统,更影响蒙古族的服饰、音乐等。

二、蒙古族服饰文化

服饰文化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人所佩戴的帽子、腰带、首饰,所穿的袍子、靴子等都是服饰文化的内容。蒙古族的帽子有夏季所佩戴的帽子和冬季所佩戴的帽子,男人和女人所佩戴的帽子也有所不同。“蒙古族人把帽子做成栖鹰的形状,并用羽毛、金银、玉珠等加以装饰。”②在比较重大的聚会中,蒙古族人都会佩戴本民族的帽子,不但是对自己的尊重,更体现对客人的尊重。在蒙古族文化发展过程中还出现了一种新形式的帽子,蒙古族人称其为“包头”。包头的包法有一定的讲究,在这里就不进行具体叙述了。现在这种包头仍受到蒙古族人的喜爱。长袍也就是蒙古袍,蒙古族人几乎每天都会穿长袍。为适应蒙古族人游牧的生活习惯,男子的长袍一般比较肥大,女子的长袍则较为合身。长袍不仅在袍身上有一些装饰图案,在领口、袖口等细节方面也有绣纹图案加以装饰。腰带是一种蒙古族服饰装饰品,颜色较为丰富,在佩戴时人们都会选择与所穿长袍比较搭配的颜色,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蒙古族服饰中的腰带还可以起到分辨已婚女子和未婚女子的作用。蒙古族服饰中的靴子的主要材质有布和皮两种。布靴穿起来较为舒适,但保暖性不足,所以夏季穿得比较多。皮靴较为耐用,保暖性能也比较好,所以在冬季穿得比较多。

三、蒙古族图腾文化对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影响

蒙古族由多个部落统一而成,这些部落多数信仰萨满教,所以蒙古族的文化受萨满教影响较大。萨满教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它也影响了蒙古族的服饰。蒙古族图腾文化对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另一方面是对图腾的崇拜。图腾文化包含众多内容,也有众多的表达形式,如,姓氏、十二生肖等的产生都与图腾文化有关。由于图腾崇拜的影响,蒙古族人会把图腾图案绣在长袍上、帽子上、靴子上等。蒙古袍上的绣纹、颜色和蒙古袍的具体分类、制作方法、制作过程、细节部分的处理,都体现了图腾文化对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影响。“蒙古族帽子的栖鹰形状也是图腾文化的具体体现。”③蒙古族帽子上各种纹饰的运用也是图腾文化的体现。在蒙古族服饰中,靴子的制作方式比较繁杂。虽然靴子的用料比较少,本身的形态也比较小,但蒙古族人非常注重靴子的装饰,他们在靴子上加上各种装饰性的花纹,每种花纹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四、结语

蒙古族的节日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少数民族;电视节目;民族特色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9-0013-02

少数民族地方电视台受到资金投入、人员配备、技术支持和市场环境等多方面的制约,其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地方电视台有着扎根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优势,有着极其丰富的节目来源。少数民族地区更是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所有这些都是地方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沃土。因此,充分吸收并弘扬民族文化,办出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是少数民族电视节目发展的一条出路。

包头市是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崛起的工业城市,这里曾经鹿鸣呦呦,水草丰美。因此,包头地区有着深厚的蒙古族文化底蕴。北部的达茂旗、白云鄂博矿区,西部的乌拉特,东部的土默特都各自有着不同的蒙古族文化形态。从全国汇聚到包头城中的几万蒙古人分布在各个岗位上,他们为建设包头这个美好的家园而不断努力奋斗。包头市的每个角落都渗透着不同特色的蒙古族文化,所以包头这座城市有着强烈的蒙古族文化属性。

蒙语电视节目因为深深扎根在蒙古族文化中,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的喜爱。蒙语电视节目在保护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那么,作为地方电视台的少数民族电视节目如何办出民族特色呢。

1内容注重民族化

一位作家曾经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那么,少数民族电视节目想要办出民族特色,只有扎根在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用民族化的节目来丰富屏幕,才能突出它的特点。才能与其他电视节目区别开来,并且做到让本民族独特的文化被世人不断认同。

蒙古族文化是蒙古族人民从古至今在生产、生活中有意无意创造出来的游牧文化。它包括语言文字、歌舞艺术、宗教、饮食、服饰、医药、建筑等诸多领域,在每一领域里还能细分出不同的内容。蒙古族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在一代代蒙古族人民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与其他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今天,它除了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外还保留着很多原生态的东西。蒙古族文化里渗透着游牧民族的生存智慧和生活技巧,它有着深厚的底蕴,吸引着后人不断的挖掘、认知、欣赏和崇拜。

内蒙古蒙语卫视频道的蒙语电视节目覆盖着蒙古国、俄罗斯布里亚和国等53个国家,蒙语卫视频道用蒙古语把中国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声音传递到他们中间,起到让他们了解中国国情,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在政治、经济、贸易、等领域的交流作用。除此以外,内蒙古蒙语卫视频道的蒙语电视节目还扎根在蒙古族文化的土壤中,把内蒙古人民多彩的文化生活带到了各个国家不同观众的身边,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内蒙古民族文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形式,创新内容。

蒙古族文化在包头市的发展、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以草原游牧文化、歌舞文化、饮食文化、医药文化、旅游文化为特色的各种产业,成为包头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蒙古族文化内涵做背景,才树起了品牌大旗,才做到了与别的品牌的差异性,才得到了世人的认同。蒙语电视节目也同样如此,蒙语电视节目本身就做到了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它本身就是一个品牌。而且,它在不断吸收着蒙古族文化的精华,全景式的反映着蒙古族人民从生产到生活方方面面的文化,引领着整个蒙古族的文化不断向前发展。所以蒙语电视节目只有扎根在民族文化的土壤中,挖掘民族文化的特点,弘扬民族文化,才能做到让观众眼中暖,心中热。

2形式注重多元化

在强调民族化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世界的多元化已经形成。多元化的文化形态要求少数民族电视节目要采用多元化的形式。

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又通过形式去实现。蒙语电视节目要结合各种不同的形式,才能突出民族特色的内容。包头电视台蒙语节目从不同维度尝试性的把电视新闻杂志、电视纪实作品等不同形式结合起来,突出民族特色,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口味,做到了形式的多元化。

包头广播电视台蒙语栏目孟根都诺以电视新闻杂志的形式,把蒙古族文化类的新闻整合不同版块,及时有效的传播出去,受到了蒙古族观众的好评。

2006年10月,自治区文化遗产评审组在包头召开了梅日更召诵经和昆都仑召哈布图哈萨尔祭堂申报文化遗产的研讨会。笔者记录了专家们研讨和实地考查的过程,在11月1日的蒙语节目中用不同版块的不同形式播出了这场活动。很多蒙古族观众在收看完节目后,打来电话表示关注。他们通过不同版块组合的报道形式深入了解了哈布图哈萨尔祭堂申报文化遗产的意义和作用。

3节目注重特色化

特色化是少数民族地方电视台的立台宗旨,是其得以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法宝。

当今电视受众的构成中,更多的是大众文化的消费者,电视节目的大众化、通俗化是必须考虑的因素。特色栏目必须努力服务于观众的“特色观”,即栏目必须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内容为节目设置的立足点,以积极健康的表现形式为栏目的出发点,在充分满足观众需求的同时,时刻把握节目的品位和特色。

CCTV的各种电视大赛和除夕的春晚能把上亿的观众凝聚在一起,在他们中间传播优秀文化,提高审美格调,创造收视新高。相对于这些大赛和晚会来说,地方电视台的少数民族晚会和比赛不可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力。但这些节目在突出民族特色,弘扬民族文化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是其他节目不可比拟的。

蒙古族的节日范文第4篇

关键词:蒙古族民间舞 文化特征 课堂教学

一、蒙古族民间舞的文化特征

蒙古族舞蹈艺术是我国少数民族舞蹈艺术之中的一束奇葩。具有流布广泛、种类繁多、风格各异的文化特征。从地域分布情况来看,居于呼伦贝尔湖一带的各族人民能歌善舞。达斡尔族民间舞蹈主要表现达斡尔族劳动妇女生产、生活以及男女之间的爱情,多为互相对舞,进入高潮时伴有呼号,热情激烈;鄂温克族民间舞蹈有集体舞,也有对舞,跳舞时伴有呼号;鄂伦春族舞蹈则注重表现狩猎、丰收及欢乐的生活;雅库特圈舞也较典型。除此之外,还有“萨满 ”祈求天神仪式时的跳神舞蹈。居于科尔沁草原的蒙古民族则以载歌载舞的“安代”为主。鄂尔多斯高原的蒙古族,据传说是成吉思汗宫廷的歌舞部落,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古老的舞蹈形式。例如,“顶灯舞”、“盅碗舞”、“筷子舞”、“盘子舞”和各种鼓的舞蹈。这些舞蹈都是逢年过节、喜庆丰收以及举行婚礼时,大家用以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的艺术形式。锡林郭勒草原的“祭火”仪式,阿拉善地区的“陶日古特”、“赫屯”、“哈拉哈”等以及各地区在那达慕集会上的赛马、射箭、摔跤等活动,都是在生产生活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发展成为舞蹈艺术而存在。

蒙古族民间舞蹈与生活息息相关,许多舞蹈语汇是和日常生活以及这个民族特有的心理素质分不开的。例如,蒙古族舞蹈中“肩”的动作,就是来自游牧时的骑马生活;“马步”舞蹈动作更是对生活的模拟而形成舞步的典型舞汇。它所表现的内容和艺术形式之多,足以证明它是一个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的艺术宝库,是课堂教学和舞蹈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二、蒙古族民间舞的课堂教学

蒙古族民间舞作为中国北方民族民间舞蹈形式,以其特有的民族风格和舞蹈审美情趣而成为民族民间舞蹈的典范之作,是我国舞蹈学科民族民间舞中不可或缺的专业课之一。

课堂上的蒙古族民间舞蹈是舞蹈艺术工作者深入民族地区采风,在收集、整理舞蹈素材的基础上予以提炼、加工,使蒙古族民族舞蹈课程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从没有体系到形成体系。它的特征不同于原始的蒙古族民间舞,因为从动作、节奏、风格、力度、表演到呼吸,都要求规范化。老师首先做示范,再将其需要掌握的要领一点一点教给学生。它区别于流传在民间的的原生态舞,是为培养未来的专业演员、教员和理论研究人员创立的。课堂蒙古族民间舞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训练:

(一)形体训练

包括“开圆、直曲、挺收”对立统一的三大要素,这是蒙古族民间舞的根,无论怎么变化都不能离开这个根。否则,个性和特色就消失了。在教学中,首先要熟悉整个形体训练的基本内容,既要理解局部的训练课程,又要把握整体,科学地、有机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组织训练。

1.按人体部位的纵横关系进行单一训练。

2.运用某部分动作编成表演性的小组合,以提高学生们的表现能力,为舞台实践奠定基础。

(二)动律训练

动律,即舞蹈动作的规律性。蒙古族民间舞有起伏、扭揉、横摆、圆绕、反射、点顿六种动律(简称“六律”)。若要学好蒙古族民间舞并且把握住它的风格和特点,必须首先进行动律的训练。

1.单一动律一训练:六种动律在七种手位中训练。

2.综合动律训练:组合部分中,综合动律的训练。

3.混合动律训练:是贯穿在高级舞蹈组合中的训练。

能够做到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六律”,蒙古族民间舞蹈的风格、韵味边浮现在其中了。

(三)韵味、呼吸、节奏

韵味是舞者对舞蹈动作的轻重缓急、大小强弱、松弛紧张、抑扬顿挫的灵活处理中表现出来的。韵与气息(呼吸)是分不开的,所谓“韵而气先行”,就是这个道理。

呼吸的运用是蒙古族民间舞中的重要环节,气息的运行推动舞姿的延续和运动的线条。用情绪支配呼吸,以流畅自如的气息贯穿起来的舞蹈才有韵味,动作才能有力度。呼吸的运用要在平时的形体训练时不断得到调整和提高,逐渐掌握其节奏性和规律性,达到运用自如。

舞蹈的节奏,是一种内涵的无声节奏,它把力的运用、力的转换和动律呼吸统一为一体,把舞者身体各部制约着,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这种制约贯穿在舞蹈的始终。一个好的作品是靠无声和有声的节奏紧密结合才完成的。尤其是发展到今天的舞蹈艺术,就更加依赖于音乐节奏去展示它的完美。

传统的蒙古族民间舞,虽然历经不同的时代,但仍然保留原有的基本特征。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蒙古族民间舞被赋予了崭新的时代内涵和鲜活的艺术生命。看一下近些年来我国优秀的民族舞剧和民间舞蹈作品在国内外的影响及地位,是最能说明问题的。尤其是近几年举办的各种舞蹈大赛,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蒙古族民族民间舞蹈,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同时也为民族民间舞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教材。例如,由中央民族大学民间舞系马月教授创作的蒙古族男子群舞《奔腾》,内蒙古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敖登格日勒创作表演的女子独舞《蒙古人》等,均已成为民族民间舞课堂教学中的典范教案。这些作品就是在采用了蒙古族传统舞蹈特有语汇的基础上,经过筛选和提炼,展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我们也通过舞蹈课堂教学,创作了蒙古族舞蹈《天堂草原》,获省“飞天奖”舞蹈大赛一等奖,受到好评。舞蹈《天堂草原》也是采用了蒙古族民间舞的素材,充分表达了舞者对家乡草原的热爱,烘托出蒙古族男性特有的豪放、尚舞、一马当先的豪迈气概和永不言败的精神。通过舞蹈表演,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蒙古族民间舞的了解和热爱,而且得到舞台表演的锻炼,专业水平也大大提高,学生们学习舞蹈的兴趣也越来越高涨了。

蒙古族民间舞教学即是对它的传承,“传”的是民族文化之精髓;“承”的是“承接族群、老师们的认识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训练学生的形体技能和心理智能,还要将蒙古族民俗、文化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和细节上,把培养具有综合知识结构的新一代舞蹈文化人作为总目标,以此来促进蒙古族民间舞蹈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吕艺生,朱清渊.舞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蒙古族的节日范文第5篇

电影电视剧――银幕荧屏齐丰收

被誉为“中国奥斯卡”的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将于今年9月首度来到呼和浩特。中国电影家协会给出了选择我区的答案:内蒙古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电影业态极具地域代表性和影响力。

回顾内蒙古电影史,一个个难忘瞬间历历在目:新中国第一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内蒙春光》在内蒙古拍摄,总理亲自将片名改为《内蒙人民的胜利》; 《悲情布鲁克》被誉为“马背上的芭蕾”,荣获西班牙电影节最佳视觉效果奖,第1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设集体表演奖同时表彰参演该片的9名演员;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获美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费城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电影节金奖”; 《季风中的马》 获第25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大奖;德格娜执导的《告别》在第2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上获国际交流基金亚洲中心特别奖; 《天上草原》获国内外各类大奖22项……

据统计,自治区影视创作者共创作故事影片及电视电影近400部,先后夺得国内国际各种奖项150余项。这在国内电影界也是少有,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区文艺精品创作水准。

走出大银幕再来到荧屏前,一批优秀的电视剧作品频频登陆各大电视台:电视剧《北方大地》于近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完美收官;讲述包头市北梁棚改的“百日攻坚”的《安居》同样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赢得收视与口碑双丰收;著名导演王新民倾注10年心血的电视剧《大盛魁》,创下最高收视率11.947、市场份额31.864的收视奇迹。

立足草原,观众看到了内蒙古文化的博大;放眼全球,世界更加了解这片神奇、美丽、富有生机的土地。多年来,内蒙古文艺工作者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有锐度、有温度、有风度的表达方式创作出了接地气、冒热气、沾泥土的影视剧作品。

民族音乐――跨越时空悠扬传唱

内蒙古被誉为“歌的海洋”,在我国民族民间艺术中,蒙古族传统音乐以其丰富的内容、独特的风格大放异彩,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内蒙古的音乐在民族文化宝库中独树一帜:

创作于1952年的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1955年,宝音德力格尔参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国际性比赛,以长调歌曲《辽阔的草原》夺得了金质奖章;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于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世界优秀歌曲”编选入教材,并收录于《亚太歌曲集》中;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曾获日本大阪国际艺术节最高艺术奖、蒙古国国家文化艺术最高奖,创办了内蒙古德德玛音乐艺术专修学院。

2005年,“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009年,“中国蒙古族呼麦”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除蒙古族长调民歌、呼麦外,科尔沁叙事民歌、爬山调、潮尔道―蒙古族合声演唱、鄂伦春赞达仁、鄂温克叙事民歌、达斡尔扎恩达勒、鄂尔多斯短调民歌、鄂尔多斯古如歌、漫瀚调、蒙古族马头琴音乐、蒙古族四胡音乐、乌拉特民歌等也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无论是老一代术家,还是腾格尔、韩磊、齐峰、乌兰托娅、杨魏玲花、杭盖乐队、额尔古纳乐队等一批中青年音乐人;无论是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歌,还是与时俱进的草原金曲,70年来内蒙古音乐事业蒸蒸日上,深受各族人民喜爱。

舞台剧目――在原创与交流中不断升华

对于我区广大文艺工作者来说,舞台就是他们展示昂扬风貌和高超艺术的平台。近年来,自治区以原创剧目为重点,相继推出了一批讲述历史故事、紧扣时代主题、彰显草原文化的优秀剧目:

推出《热土》《拓跋鲜卑》《尹湛纳希》等100多部优秀剧目,多部剧目荣获中国话剧最高奖项“金狮奖”。集中打造《草原情・中国梦》等多部主题晚会,《草原记忆》等一批优秀剧(节)目在国家各类演出比赛中频频获奖,《国家的孩子》等56个项目获得2014年―2016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

我区坚持把重点作品“推出去”、让精彩作品“走出去”。经过不懈努力,文艺工作者们把传播内蒙古优秀文艺作品的道路越走越宽,真正实现了文艺传播的空间拓展:

2007年蒙古族经典风情歌舞剧《蒙古婚礼》在全国进行巡演后又走出国门,在美国刮起了“最炫民族风”; 2016年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我区作品《草原上的乌兰牧骑》《马可・波罗传奇》分获音舞类剧目金银奖,其中《马可・波罗传奇》赴美国驻场演出593场; 2017年,“美丽草原我的家――德国・中国内蒙古文化年”重头戏大型蒙古风情歌舞文艺演出亮相世界公园,蒙古族舞蹈、马头琴演奏等让人仿佛置身辽阔壮美的内蒙古……

广大文艺工作者满怀创作激情,躬耕于舞台,旨在创作人民满意的剧目,推动内蒙古舞台艺术创作出精品树高峰,并在不断的交流中得到新的升华。

文学作品――几度辉煌于全国文坛

内蒙古作家用文学记录时展、见证历史巨变、弘扬民族文化,为各族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经过70年的发展,内蒙古文学取得了优异成绩,文学氛围更加融洽和谐,文学创作更加积极活跃,文学队伍更加意气风发,呈现出繁荣发展的生动局面。

伴随着民族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新生的文艺工作者以焕然一新的面貌致力于文学艺术的创作、研究、传播。以阿・敖德斯尔、玛拉沁夫、纳・赛音朝克图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作家在文学园地中辛勤耕耘,写就了内蒙古文学优美壮丽的篇章。《草原》《花的原野》杂志的创办,进一步为内蒙古作家成长成才提供了土壤和平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内蒙古文学迎来了第二个春天。老一代作家不断突破创新,中青年作家脱颖而出。玛拉沁夫的《活佛的故事》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大奖,杨啸的长篇小说《鹰的传奇》获宋庆龄儿童文学大奖和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茫茫的草原》《骑兵之歌》《草原雾》等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和庄重文文学奖。1984年,为表彰内蒙古文学创作最高成就的文艺作品,自治区特设立了内蒙古文学艺术创作最高荣誉奖――索龙嘎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