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改变人生

改变人生

改变人生范文第1篇

一切的改变皆因小时侯的一个梦:

在一个炎阳高照的下午,一个衣裳破旧的老人独自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哭泣。我走到她的面前问:“婆婆,你怎么了?”老人闻言抬起了头。“你,你……!"老人惊讶地说着,哭得更加伤心了。“婆婆别哭了!"我虽然对老人的反应感到奇怪,但也没多想。"孩子,接下来的话你也许会不信,但我希望你能记住!”老人像是想到了什么,渐渐停止了哭泣,用一种亲切的眼神看着我。“认真读书吧,别再贪玩了!如果不希望以后的自己像我这般,就好好读书吧!小时候的我。"我惊讶地听着老人说完"小时候的我?难道…你是未来的我!”老人只是苦涩一笑,接着说“只有阅读,才能改变人生!"

突然,我被老妈叫醒了。虽然只是梦,却令人深思。从这以后,为了改变末未来,我开始接触书。

渐渐地,随着时间飞逝,我迷上了书。书让我的生活变得充实,我每天都沉醉在书的海洋中,不能自拔!同时,由于书的原故,曾经那个成绩差得一团糟的坏学生,现在一跃成了班上成绩数一数的的尖子生。老师、同学们都对我另眼相看了呢!

改变人生范文第2篇

今天,我读了《赞扬的魅力》,其中令我感受最深,也是改变列夫托尔斯泰一生命运的一句话是:“如果这位年轻人能够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一句赞美的话,就像冬日里的阳光,温暖了寂寞的心灵,给人强大的力量,必胜的信心。斯蒂芬是一位著名的医学家,当他被问及是什么让他具有普通人所达不到的创造力时,他说:“在我第一次拿牛奶失手时,母亲没有责怪我,反而夸赞了我的创造力,并教会我自己动手解决难题。”

我发现杰出的人物,他们的成功都离不开他人的关怀赞扬,也许正是他们得到他人的赞扬,才使他们成功杰出。

改变人生范文第3篇

那天,张超是踏着上课的铃声走进教室的。我刚要讲新课,却见张超气喘吁吁地跑进教室,径直走到我的面前,扬手递我一支硕大的仙人掌嫩茎。他兴奋地对我嚷道:“老师,这株仙人掌是我从邻居家要来的,送您!”他的话音刚落便激起同学们的一阵哄笑,他顾不得这些,仍旧自顾自地对我讲道:“老师,邻居家的王婶肿痄腮了,肿得那么高,好可怕。昨晚,奶奶帮她想了一个办法,把新鲜的仙人掌捣碎,将里面的碎末和鲜汁往腮上一涂,早上一看,居然好多了。这东西太神奇了,所以我就给您要来一支……”我有点感动,示意他回到座位上去。

新课是再难讲下去了,我索性将剩余的半节课改上口语交际课,话题便是“说说仙人掌”。孩子们的思想很活跃,他们毫无顾及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绝大多数孩子都不喜爱仙人掌,原因无外乎“毛刺扎人”“长相丑陋”“成长缓慢”“不会开花”等,也有极少数的几个孩子很会“察言观色”,勉强用仙人掌“能解毒”“能治病”的口黄假意表达着对仙人掌的喜欢。

等到孩子们说得差不多了,我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倒是很喜欢仙人掌,只是还没亲手侍弄过它。但我知道,仙人掌的全身都是宝,它的用途也很多,除了能消肿止咳外,还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止痛的功效!”

孩子们在专注地听,我继续说道:“据我所知,仙人掌的生命力极强,它的毛刺和嫩茎是存水的器官,所以即便是长时间不给它浇水,它也不会因干渴至死。仙人掌是沙漠中常见的一种植物,还被誉为墨西哥的国花呢!”

“仙人掌还会开花?”一个女孩惊喜地问。

“当然会!仙人掌的花色很多,有白有黄、有红有粉,好看着呢!可惜的是,老师也只在电脑里见过……”我耐心地说着,言语中带有遗憾。

“老师,这一节仙人掌能养活吗?”

“老师,咱班也来养一盆吧!如果能看到花开,那该多幸运啊……”

改变人生范文第4篇

关键词:媒介技术;麦克卢汉;技术决定;异化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2-0151-02

媒介技术的发展,愈发模糊了现实和虚拟世界的边界。如何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科技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应对媒介的“异化”效应,是现代人不得不面对的新问题。理论指导有助于我们看待问题。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划时代的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先生就提出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即信息”等著名理论。即使是如今、相隔半个世纪来回顾,麦氏理论也仍有许多精妙绝伦之处。它涉及了多媒体融合的、立体化的现代媒介环境;它突破了以往语言、符号哲学对媒介关系分析的单向度思维;此外,它还将传播的多要素:主体、客体、媒介与信息等放在一种互动的关系中去分析,丰富了媒介理论内容,也更贴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麦克卢汉多角度论述过他媒介理论的技术决定倾向:正是媒介的改变,让它们所触及的人类社会安排与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革新。半个世纪过去了,在我们这个互联网时代,媒介技术发展攀上了新的高峰。一方面,它们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提供给我们海量的信息和闻所未闻的娱乐方式;另一方面,也带来一系列弊病――我们在新技术的“帮助”下,严重依赖着各类媒介产品,虚拟的媒介交互取代了原有的社会交往活动,一些人变得孤僻,产生心理疾病,甚至引发社会问题。使用新媒介技术的最主要目的,是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提供最大的便利,但我们却在一定程度上,不自觉陷入了“被新技术所使用”的吊诡境地。

在高科技和新媒体的覆盖下,我们总是被动接受的吗?我们是否可以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将科技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同时尽量减少它带来的危害?我们现在的行为,是否应视为对它们的过度依赖?

麦克卢汉的经典理论似乎早早预言了一切。但只有重新细读经典,并对当今媒介技术异化人体乃至社会的问题细节进行审视,对我们所处的社会现实做准确描述分析,才有可能辨明真相,找到隐藏于表象之下的真实答案。

一、从虚拟现实技术再看“延伸论”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是麦克卢汉最经典的理论之一,在这一方面,大概没有什么比虚拟现实技术更加极端的了。

麦克卢汉在代表作《理解媒介》中说:“电力技术到来后,人延伸出(或者说在体外建立了)一个活生生的中枢神经模式。到了这一步发展意味着一种拼死的、自杀性的自我截除”。

媒介改变了人类的感知,而我们依靠感知来建构世界。所以媒介绝不可能仅仅是一种延伸大众身体表达、交流信息的物质技术,而且还必须是改造和建构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一般意义上,媒介对于人体感知影响越显著,它重新建构社会的力量也就更强大。从过往印刷术、广播、电视等媒介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市场发展、资本兴盛,使媒介技术发展到当时的极致。媒介技术的发展,强化了我们的感知,带来了人类思想更大规模、更快速度的传播与交流,从而反过来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甚至让媒介本身也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这一过程反反复复,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体量出现,改变了社会结构与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麦氏眼中,媒介作用绝不仅止于思想领域,而对社会历史发展发生多方面的影响。但也必须意识到,任何媒介,都依赖着人类生产技术的发展而进步,并受其限制。例如,机械化印刷技术形态出现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因此印刷媒介的发展,不可能发生在这之前,更不可能反过来催生和推动这一技术形态。回到虚拟现实技术。这一技术的核心是“分享想象”,也就是让人们“生活在一个可以相互表达图像和听觉的世界”,产生沉浸。沉浸的感觉“来自于某些设备,他们能完全将人们的感官隔离开来,让人觉得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这里所说的从一处到另一处,其实就是从现实转移至虚拟,或者从虚拟再回到现实。虚拟现实技术可谓是对于人体感知影响最为显著的媒介技术了,但它的基础依然是“现实”。技术可以将现实中所实际存在的感官体验在虚拟环境中以最“真实”的方式重现,可以让两个真实存在的人在虚拟世界中互动,但它无法完整地代替、重造一个现实出来――因为这需要计算机和人之间,也就是机器要对人,进行与人类彼此间并无二致的反馈、互动――在机器没有人类智能、情绪、个性等的前提下,这显然并不现实。

声音也好、图像也罢,机器所能给与我们的刺激,是依靠比对匹配完成的。而决定虚拟现实以怎样方式重塑我们感官,设定其规则的,自然还是我们人类。所以即使虚拟现实技术成功应用于仿真推演、教育训练等领域,也一样最终需要真实环境下的训练演习。历史的因果关系是不能倒置的,对其起决定性作用的,依然是人类本身。这为我们成为媒介技术的主体而非客体,提供了信心。

二、社交媒体时代对“媒介即信息”的重新检验

“媒介即信息”是麦氏的核心理论,揭示了媒介的形式与信息的内容并非二分,而是前者可以对后者起决定作用。1964年,他对媒介的社会作用做出了论断:“社会仿佛成为语言的回声,成为语言规范的复写……语言媒介和生产资料一样塑造社会发展进程,这个思想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颠覆作用,是最严重不过了。”麦克卢汉看来,信息的内容很大程度上是由媒介的形式决定的,而媒介形式又是由时代的技术发展与人文特色所决定和影响。麦氏抱定这样的一种理念:“媒介是一种‘使事情所以然’的动因,而不是‘使人知其然’的动因。”也就是说,媒介是社会发展,各类重大生活现象产生、变化的终极原因。

在我们所处的互联网,尤其是社交媒体时代,这一解释似乎得到了更好的验证――例如微博,这一将普通个体与权威、明星乃至国家机构拉平到同一层面的媒介,也彻底改变了人们参与公共议题的方式,并促使社会组织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微博反腐、明星卖萌,严肃话题被娱乐化消解――例如庭审微博直播讨论,到最后变成了星座之争。而极为平常的话题,也可能引发舆论巨大关注,令人猝不及防,如“妹妹不肯吃青菜怎么办”获得热议,这在过去的时代是不可想象的。可同时,我们又看到,媒介技术手段对于社会并非单独起作用,它必须和传播的内容相互配合。对同一个热点事件的评论,在同样的媒介平台上,有的内容赢得转发点赞数万,有的就默默无闻淹没于信息之中。更多时候决定传播效果的,是内容、信息源的质量,也是公众意见。最近几年,公众也见识到了不少利用新兴媒介技术裹挟大众意愿的案例(例如微博打拐,又如药家鑫案),这与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的舆论操弄民意现象,隐隐有共通之处,尽管两者的媒体发展情况已经天差地别。因此,一个时代传播的信息究竟是什么,既是由媒介的形式生成的,但也更是由所有参与到社会传播行为中的当时代的人,所一起造就的。

三、电子媒介影响社会生活的两面性

新兴媒介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人们交流和表达思想的方式,变得越来越有效率、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个性化――不同民族间的传播交流变得频繁而激烈,但这似乎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各民族的文化特质。

而另一方面,不同的语言和文字,只要存在,便是最基础的、符号化的媒介。它们随着历史进程、以自己的速度缓慢进化着,并保有着一个民族最根本的文化基因。所以在电子媒介广泛运用的今天,不仅没有让拼音文化消亡,没有让印刷文化绝迹,恰恰相反,是完善和丰富了它们。这些作为基础媒介的语言文字,承载着自身的文化信息,冲破了屏蔽和限制,被更多的人所了解,让人类真正步入“和而不同”的全球化、“地球村”时代。

麦克卢汉一直关注媒介技术对人的反作用:“文字对发明者和使用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我的理论是研究转变的理论。人们在使用工具时被工具改变了。”按照这一理论追索,我们很容易找到一个有趣的例子,这就是随着新媒介发展而出现的“御宅族”。宅男、宅女们大行其道,他们沉浸于虚拟的世界,不关心自己身边的真实人际交往,懒得步出家门,将各种生活需求通过网购来实现,并造成了一些社会问题。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的深刻反思,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被认为是促成其产生、流行的根源。网络媒介确实是造就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但笔者认为,远称不上是根本原因。在任何时代,都有拙于人际交流、而宁可耽于幻想的人存在,人类也永远会有懒散、坐享其成的基本欲望――这是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利益的基本动物欲望。网络、手机等新媒介不过是一种工具,让这些本就存在的欲望得到了实现,使得某种原本不存在但很多人心向往之的生活方式成为了可能。将这完全归咎于媒介技术的发展,是失之偏颇的。随着媒介发展,有多少人宅在家中点外卖,就有多少人因为互联网的便利搞定了远行的车票。新兴媒介越来越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确实不假。但我们行事的真正动因,很多时候并非仅仅出于媒介的教唆,而也来自于内心深处原本就有的、隐秘的愿望。“倘若电视在希特勒之前问世,希特勒这样的人根本就不可能产生了。”“西方文明的整个观念也是从发明拼音文字派生出来的。”麦氏技术决定论的断言,不止于此,颇为绝对。

笔者并不否认,人们的认知方式、价值原则、政治模式乃至社会形态,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媒介技术的明显影响。伊尼斯、麦克卢汉以降的多伦多学派,对于这一方面的理论与现实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开拓,影响了大批读者。

但我们也不能就此忘了曾一度影响麦克卢汉的、源自芝加哥学派的经典“符号互动论”――人们通过语言符号介入社会活动,并在社会互动中,调整个人意义与社会整体关系。这是我们研究传播与社会时,一个不可抛却的前提;这也是我们认知自我与人类时,一个理应珍视的基础。

比麦克卢汉时代略早的、控制论的开创者维纳在他的代表作《人有人的用处》中曾经写道:“我愿表明,人之所以能够进行大量学习和研究工作,乃是生理地装备了这种能力的,而蚂蚁则缺乏这种能力。多样性和可能性乃是人的感官所固有的特性,而且它们确实是理解人的壮丽飞跃的关键所在,因为多样性和可能性都是人的结构本身所特有的东西。”而在这个崭新的时代,笔者更愿意跨越时空去向麦克卢汉先生这样表述:媒介技术,有媒介技术的用处;而我们人类,也必有着更壮丽的、更伟大的,作为人的用处。这终将令媒介为我们所用――为我们所善用。

参考文献:

[1]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 (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3] (加)哈罗德・伊尼斯著.何道宽译.帝国与传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改变人生范文第5篇

人类与营养级

你或许会好奇,我们人类属于第几营养级?人类几乎什么都吃,是典型的杂食性动物。上文提到的狼属于第三营养级,人类虽然比“豺狼虎豹”聪明,但学界一般把人类归为第三营养级生物。当然,一些素食主义者也可以被归为第二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的雕和海洋中的顶级生物虎鲸、鲨鱼等,它们虽然力大势强,但数量稀少,起到了调节食物链和平衡生态系统结构的作用,它们数量的多寡将会影响其他营养级。如人类对北大西洋较高营养级鳕鱼的商业打捞导致小鱼缺少捕食者而数量增加,这些小鱼数量的增加又会导致浮游食草动物的减少。由于食草动物数量减少,鳕鱼的商业打捞行为反而增加了浮游植物。这就是著名的“营养级联”效应,在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动物学家罗伯特·潘恩提出。

营养级联是指对食物链最顶端或高级捕食者造成的影响,不仅会影响到其直接的猎物,还会影响到与该捕食者关系更远的营养级。营养级联效应由人类发现,自然界中的营养级联的影响者往往也是人类。一个著名的案例就是在北美东部开展的试验。试验发现,如果人为减少狼的数量,公园里白尾麋鹿的数量就会增加,从而导致区域植被数量的减少。可见,顶级生物数量的改变可以显著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从最低营养级到最高营养级,物种数量往往显著减少,这是因为能量和物质沿着营养级水平呈现递减的趋势。这种递减的趋势就像等比数列一样,其公比通常是十分之一,所以也被称为“十分之一定律”。植物对光能的利用率往往不到1%,所以当能量和物质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生物时,生物机体只有0.001%的太阳能了。“高处不胜寒”,这是营养级越高其生物数量越少的原因。

人类虽然属于第三营养级,但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非常强大,目前在地球上已经很难找到没有人类足迹的地方了。特别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对自然的开发更加肆无忌惮。现如今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同步已经深刻地改变了地球的面貌,有人甚至认为地球已经进入了“人类纪”。毫无疑问,人类活动正成为影响和改变地球的主导力量,必然也会对营养级产生重大影响。

上文提到的营养级联是人类干扰其他生物营养级的案例,当然,除了人类,动物、植物本身也可能影响到营养级的变化。如牛蛙会吃龙虾,而龙虾也会吃一些幼小的牛蛙。一些食草动物以吃草为主,但有时也会“开荤”。更有意思的是食草动物吃草,而有些植物也会吃食草动物,如捕蝇草和猪笼草等。营养级联是对营养级水平改变的“顶层设计”,而有些植物却可以发动“草根革命”,如牛奶草被食草动物啃食后,会增厚叶片,增大叶片的碳氮比值使叶片不再可口,从而使周围环境利于自身生长。所以,营养级并非一成不变。

海燕因人类活动降低营养级

人类持续地改变着其他生物的营养级水平,然而量化这种影响并非易事。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以分布广泛的海燕为对象,对其几千年的觅食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海燕在最近3000年左右觅食食源保持稳定,但最近100年左右食源发生很大的变化,海燕的营养级降低了,而原因竟然是近100年以来人类捕鱼业发展迅速。人们捞走了大鱼,改变了鱼群的活动区域,从而使海燕只能捕食小鱼小虾,从而降低了自身的营养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