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我的课

我的课

我的课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课改革;课堂

My school class changes our classroom

Dong Xiaoling

【Abstract】We also have many questions, puzzled. But I believed: The means are always more than the difficulty. So long as we pursue unceasingly, creates the exercise for the student the opportunity, will grow the stage to the student, the student certainly will grow well. We study the document classroom certainly will be getting more and more perfect.

【Key words】Class reform; Classroom

伴随着国家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我校的课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就是我们的学案课堂。下面以高三年级英语课为例加以说明。

1 学案课堂

(1)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一个班学生划分成学习小组,尽量保证每组有一两名英语成绩优秀的学生,好中差搭配。小组内部推行学校提倡的“一二三六”模式,其中“一”指每组有一名英语科代表;“二”指面对面两人交流合作,以避免人多效率低的问题;“三”指两人共性的问题与第三人交流;“六”指小组一般有六名成员合作交流。

(2)课前教师为学生编制科学合理的导学案、导练案。其中导学案内容为一个单元或者模块的框架,具体要做到:目标具体化、知识问题化、问题任务化、任务习题化、习题层次化。导练案为配套导学案的练习题,以达到巩固基础、提升能力的目的。

(3)课堂上,学生先独立完成导学案、导练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是在巡视课堂,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

(4)约二十分钟左右,中等偏差生基本完成学案。这时开始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解决小组内的问题或提出本组的疑惑,所谓“兵教兵”。

(5)最后,针对共性的问题,教师再统一解决。

2 我的思考

实施学案课堂之后,我发现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几乎每节课都完不成既定的任务。经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我认识到:先前的任务设定都以教师的“教”为目标,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做到以学生为本。应该调整目标,以学生的“学”为目标,以学定教。这样设定任务之后,又发现课堂容量与往年高三相比似乎小很多。冷静分析后发现,多与少其实是相对的,教师讲的比传统的课堂少了,学生思考、动手的地方其实是多了。德国教育家第惠多斯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反思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师更多的就是传授,而现在的学案课堂,我们更多的是在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唤醒学生的求知欲,鼓舞他们的斗志,激励他们不断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最终学会学习,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

其次,自主学习并不等同与自由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他强调学生的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和超前性。 “自我导向”即学生能主动参与并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教学进度,参与设计评价;“自我激励”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自我监控”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所以,“自主学习”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有主见的学习,它既不是放任自流的学习,也不是自由散漫的学习,而这种放任自流和自由散漫的自由学习,是一种随意性较大、难以调控的学习,比如,一些学生不能约束自己,无节制地沉缅于学业以外的活动,对于自己的学习采取听之任之、自由散漫的态度,这样的学生乱用了对自己活动的对象和过程“支配和控制”的权利,这种学习当然不属于“自主学习”。再比如英语课上,我们一定先设定当堂课的目标,围绕目标给出配套的学案,学生自主完成学案上特定的内容,而不能漫无目的的随便做一些自己的参考资料上的练习,或者是个别学生纯粹看看资料上的讲解,而自己不动手。

我的课范文第2篇

一、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

最佳的课堂管理诀窍是让音乐课能够真正吸引学生。要做到这点,教师课前首先要充分做好备课工作,为每一节音乐课做好教学设计,考虑教学环节中的教学任务和活动内容,是不是符合学生心理,能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要做到这一点,每个课时的教学设计中的每个步骤都是值得推敲与琢磨的。

例如导入环节,可以创设与歌曲内容相符的情境。如歌曲《过新年》,利用多媒体展示各族人民欢度佳节的热闹场面,陕北的秧歌、舞狮、舞龙,江南的灯会,带给了学生震撼的视听感受;或是在教室贴上窗花与春联,挂上两个灯笼营造过年气氛,以便顺理成章地导入新课,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

二、律动辅助唱歌,营造互动课堂

唱歌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在唱歌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歌曲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为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总是在积极的状态下进行学习,这样,在唱歌教学中学生兴致高,思想集中,注意力才不容易分散。

三、重视常规养成,建立赏罚制度

有句话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音乐课也要有属于自己的课堂常规;还有句话叫“习惯成自然”,习惯具有稳定性、自动性,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会成为自然而然的动作,不需要思考与提醒。

音乐课气氛活跃,经常会有“动”的内容,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教学组织将困难重重,甚至影响教学进度。因此,我在平时十分重视对低年级学生音乐课堂常规的培养,从小养成,点滴做起,如唱歌时背挺直,双脚平放地板;有问题、要发言就举手,别人发言或唱歌时不能插嘴;律动时不能离位;在做动作时,别人不小心碰到你,不要斤斤计较等,每堂课进行督促并不断强化,让学生渐渐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四、提升人格魅力,构建和谐课堂

任何有效的教学组织方法都只是教学过程的一种辅助手段,我认为,教学组织策略的最高境界应是教师凭借本身渊博的知识、专业的技能、个性的魅力和崇高的师德,建立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教师的人格修养和业务素质时刻都在对学生的情感和情绪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1)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专业的技能。音乐及其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给人一碗水,自己必须准备一桶水”,有魅力的音乐教师除了应具备专业的音乐技能,还应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广博的学问。

(2)教师要有独特的人格和崇高的师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教师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及光明磊落的生活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对待本学科的态度和为人处世的态度。

(3)一个有魅力的教师一定是建立在爱学生的基础上。一个不懂得爱、没有爱的老师,他的教育是虚伪的、苍白的。教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纯粹的心灵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才能使师生的爱双向流动,才可能有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营造出和谐的课堂。

以上是我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组织技巧方面的一些思考和实践。总之,组织教学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而教学组织策略又是一项多侧面的相关活动,也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艺术活动。只有掌握了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及小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注重兴趣的激发与引导,运用生动多变的组织教学方法,不断总结实践,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让学生始终精力充沛,活泼愉快地学习。

参考文献:

[1]潘鲁青.关注音乐课堂 关心常规培养[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9(3).

我的课范文第3篇

一、善抓热点:

每一时期都有一些热点问题是人们所关注的,抓住热点问题对学生进行教学,很大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去年的热点问题——日本的地震和海啸,在教学中就可引入地震知识的学习;今年的热点问题是问题,我在教学《中国的疆域》时,首先提问:“你们知道在哪儿吗?作为一个有热血、有爱国情感的中国人,如果连自己祖国的疆域都不清楚,谈何爱国?”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的位置,以此进行《中国的疆域》的学习。这样,不仅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联系学科:

每一学科之间都有很大的联系,如果能很好地把握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巧妙地运用于地理课堂中,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语文学科中的一些谜语、谚语等,是很能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我在教学《中国的行政区划》时,随便说两个谜语,便使学生的兴趣陡增:“船出长江口(打一城市名)----上海;十五的月亮(打一省会城市)-----太原;两个胖子(打一省会城市)-----合肥”。谚语“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天上”和“海”分别指什么呢?“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又说明什么问题呢?学生会很有兴趣地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去讨论,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音乐学科是学生都非常喜欢的科目,我在地理教学中经常运用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南亚》的导入中我便以一曲《敢问路在何方》将学生带入《西游记》的剧情中,再适当引导:“孙猴子师徒去哪儿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南亚》的学习。另外,在课堂中适当穿插一两句歌词,也可将学生快要入睡的状态或是分散的思维拉回教师教学中,如《中国气候》的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知识内容多且不易记,我在对季风的教学时便自唱一句:“北风呼呼的吹,雪花飘飘洒洒”,再稍作点拔,冬季风即西北季风,特点:寒冷干燥。学生对东南季风和西北季风便有了一个对比,再来一句:“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学生在兴趣提高的同时,对知识的掌握也更深刻。历史学科中历朝都城、大的战役地点的了解也可作为地理的辅助学习。适当说一两句英语也对学生的兴趣起到激发作用。

三、结合实际:

结合实际最大的好处在于让学生明白学习地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地理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寻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素材,引导学生用地理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和认识世界,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获得富有生命力的地理知识,使他们学有所用。在学习《人口问题》时,结合每天学生上学、放学途中见到的车多、人多,空气污浊,噪声震耳的现象,我就指导学生分析原因,进而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人口继续增多,我们的生活环境会出现怎样的情况?”这种联系身边的地理教学,激发了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热情,提高了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使他们学会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全局利益的关系。在学习省级行政区的简称、行政中心的内容时,我就告诉学生,简称被用得很广泛的地方就是汽车的车牌,让他们在生活中注意过往车辆的车牌有利于对简称的识记。

四、运用媒体

多媒体(Multimedia)教学是现代教育采用的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多媒体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都能予以解决,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它打破了“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例如影视片段,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学生犹如亲临其境,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有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课堂来,一段影视用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当讲到我国的河流和湖泊对人类有什么影响时,可以播放一些河流和湖泊图片,启发学生讨论,这样,让学生处于一种亲切的情境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介绍我国长江中游和下游的洪水原因时,它既是这一课的重点,又是这一课的难点。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出长江水系图,用闪烁的方法显示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

我的课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课前;课堂;课后;时效性;兴趣;反思

一、课前准备

我的备课,着重于四个方面:研究“教师教学用书”,把握“课本”,做好“练习”,制作“课件”。

教师教学用书对每一单元的分析共五部分:

1、明确本单元的地位,总结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分析本单元的内容结构,这样有利于建立知识结构图。

3、提出教育教学目标,特别要关注知识目标的分析,这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灵魂。

4、教学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它对每一课每一框每一目的内容都作了详细评析,点出每一个知识点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教学建议,而且对课本上设置的问题都作了解析。

5、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这是我要重点看的部分。它对教材重点、难点的分析很细致,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许多实例来理解知识点,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引用这些典例,效果很好。

6、阐释疑难问题,有的学生爱思考,知识面广,总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古怪的想法,拜读这一部分内容后,会顺利的帮助学生解惑,也树立了教师博学的形象。

7、教学资源链接。这是一个资源库,在我的教案和课件中,大量引用了这些材料,使我的教学内容很充实、很丰富,学生反映很好。

研究“教师教学用书”可能要花很多时间,但这是十分必要的,尤其对新教师而言。我想,把一些时间花在这个环节,有利于增加这堂课的价值量。

参阅“教师用书”,以求在具体的教学中把知识点讨论得更清楚更透彻,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将教材的知识内容进行有条理的分类和有层次的归纳,便于学生掌握。所以深入理解教材,剖析知识点,这是十分必要的,也可以避免在教学中出现知识性错误。第一遍看课本时,要一字一句一段的看,要看正文,也要看小字部分,看例题、看名言、专家点评,相关链接,找出重、难点,把本课本框的知识形成网络,或者知识树,这样做会使课堂教学很有条理性。其次,注重课本上的典例。我往往会把这些内容作为教学的资料,纳入课件。而且,在某些考试中,课本的材料会作为试题内容拿来考学生,所以以课本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过时。

通看课本后,就要做习题,每一题都认真做。目的有:①找出易错点,记在课本点;②对课本查缺补漏,因为有的考点,课本上没有讲,但在一些练习或考试中又有体现,所以必须给学生补充讲解。③有些是难题或者典型题,可以拿到课堂上来讲。当然,对资料书上的有些题,完全可以把它删除掉,这些题要么题型不好,要么太难或太简单,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具体处理。现在的考试,只有两种题型,选择题和主观题。选择题要搞题海战术,让学生形成条件反射;对于主观题,学生要多看典型题,老师多讲答题技巧。

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容量大,声形并茂。我的课堂教学几乎每节都使用课件。而且,我使用过的课件都有保留,每次备新课,我都会从网络资源中下载几个课件,取长补短,新老课件查缺补漏。使用课件主要是为了能清晰的展示知识脉络,展示教材和分析,这样很省时。我制作出来的课件,内容一定要新且简洁,从感官上给学生一种美。可以说,我所有的上课内容都展示在课件里,课件是我这堂课智慧和劳动的结晶。课件中有我所要讲的内容以及我千挑万选的典例。学生资料书里的典题,都会是我课件里的重点和亮点。同时,我也运用了一些课件制作技巧,像音乐、视频、动漫等都为我的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一堂高效的棵,备课是关键之一,也是教师思想性、人格化的体现。一个没有知识储备的教师很难备出一个好教案,这个好教案融入了教师的智慧和态度,也只有这样的教案才能送给学生知识的正能量。对于年轻教师而言,备教案是练真功夫,也最能锻炼人,这是我的亲身体验。

课备好了,但那毕竟只是我的知识,把它传授给学生,学生吸收了,目的才达到。一堂课,不仅仅是机械的讲授课本知识,那也是一堂艺术的课,要让学生很享受,课堂才是真正考验教师真本领的地方。我的这堂课,既有常规性,又有独特性。

二、课堂教学

1、用时事播报来突显教学特色;

用心上好每一节课,要有春风化雨的效果,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开始的前几分钟,学生刚从课间活动转入课堂学习,情绪还没有安定下来,“时事播报”可以帮助学生渐渐回到课堂。学生的学习往往经历“具体感知―抽象概括―实际运用”的认识过程。“时事播报”的运用可以真正实现学生在这两次认识上的飞跃,能够真正解决“信”与“不信”的矛盾,“知”与“行”的矛盾,实现知、情、信、意、行的真正统一。

时事播报的内容可由学生自主去选择,只要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都可以成为同学生谈论的话题。学生自身收集到的内容,可接受性强,教育效果会明显得多。时事播报的采用,在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眼睛的同时也解放了他们的嘴巴,创造了让学生表达语言的条件。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也就是实施了一定的开放式教学,其效果是明显的,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定的条件。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教师的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学过程中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我想,教师不仅要博览群书,还要引导学生关注形势,面向未来,并结合实际生活情况,按需施教。

时事评论,给学生创造了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教师通过时事播报及其评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社会、了解他人、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能更直接地增强学生的社会使命感。

2、把调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基本立足点;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第一,重视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既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他们的能力,这样就要有一个健康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处于振奋状态。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知识的讲授对我来说已经不成问题,可以做到游刃有余。现在,我特别关注的是:如何让这堂课更高效。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上好这堂课。

“辞不可不修,话不可不善”,闪耀着智慧光辉的语言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霍姆林斯基曾经深刻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种最重要的创造工具”。思想政治课的说服力、感召力、战斗力也来自教师的语言力度、语言技巧、语言风采。如果一个教师富有严谨、简洁、精炼、准确、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就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促进记忆的持久,思维的活跃,想象的丰富,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有着积极作用。

(1)开头语十分重要。导入新课的方法是多样的,关键是能否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其次,讲究语言生动性。比喻贴切,使学生感到既有趣又易懂,同时语言要简洁、清晰,讲究抑扬顿挫、长短有序,词语真诚,富有启发性、逻辑性。还有,讲课要有节奏感。教学中,对一些重点知识、难点知识可以设计成若干问题,在设计问题时,语速应该稍缓,让所有学生能够听清,并留有思考空间。对于教学中偶用停顿,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总之,要创设乐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2)创造活泼、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要想学生对政治课有好感,就得设法让这门课吸引学生,要想诱发学生对这门课的极大兴趣,就得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讲解观点、原理和基本概念,只要选择学生熟悉,具有典型启发意义的事例设计教学情境,抽象、枯燥的知识就会变得生动、形象、直观,从而触发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如学习“商品的基本属性”时,可以设计如下教学情境:①提问: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为了实现交换,商品生产者的产品必须具有什么特点?引起学生思考。②做直观演示。出示物品:一支无笔帽的破钢笔、《中学生学习报》一张,走下讲台,向学生推销。③引导学生分析交换结果。只有《中学生学习报》推销出去,为什么会这样?学生不假思索地说出了答案:破笔无用。④由此引入基础知识的学习。

(3)思想政治与各学科有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难度与学习兴趣成反比。用旧知识探求获取新知识是化解疑难、增强信心,提高效率的最佳途径。在教学中,可以用语文课本中的有关内容帮助理解观点和原理。如学习“资源配置”,引用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一文:“数罟不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一者可以衣帛矣。”鲁迅的《拿来主义》一文中的有关内容:“虽然有人说,崛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教师稍作点拨,学生就自然领会了。我们还可以用现代文阅读技巧解答材料分析题,学生面对材料分析题,特别是图表题,总是不知如何下手,让他们运用现代文阅读技巧,搜集、筛选、归纳信息,分析提问要求,抓住材料和提问的联系,确定问题的中心,选择知识,组织答案,很快就掌握了材料分析题的解答技巧。当然,历史知识也可以辅助理解整理知识,如学习《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时,引用关于“《共同纲领》、万隆会议、洋务运动”等知识,会使学生感到新奇、有趣,这些观点的内涵就明白了。

大部分学生都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内容中还潜藏着很多的触发学生探究兴趣的问题。枯燥的理论一旦与现实生活结合,就会变得鲜活直观。把一些社会热点、重点、焦点问题融于教材,引导学生分析相关知识及找出对策,就能引发学生的极大兴趣。总之,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主体功能。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不管是什么样的方法,如果他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都将是失败的。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在认知活动中的参与能力。

(4)良好的态势也能激发学生兴趣。这里的态势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身体语言,包括讲课中的态度、表情、姿态等。态势是一个人内心心理活动的对比,它反映了一个人喜、怒、哀、乐、爱、憎等丰富的情感,这种身体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教师在课堂上就当运用身体语言,用亲切和蔼的语言、面容、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动作,来发挥态势对口语的深化补充作用,使教学有张有弛,富有节奏,有声有色,妙趣横生,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掌握基本原理,使学生不再把政治课看成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精神上的陶冶。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行有效教学的方法还比较多,这些是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和注重的经验。只要我们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备学生、备方法,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趣味性。

三、课后反思

一个完整的教学课程,还包括课后反思,反思这堂课的得与失,使以后的教学更完善。通过课堂教学,我们要反思教学目的是否达到,重点和难点讲清楚没有,教学情境的设计是否恰当,教学方法是否与学生情况相符合。我们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确定这堂课是否属于有效的教学。学生的反映是我们检验有效或高效教学的最根本的准则。

我的课范文第5篇

我们的班队课有四人,一个做ppt,一个读内容,一个买奖品,还有一个没事干。我的分工是三个人中最难的一项—做ppt。我准备好平板电脑,准备做一个精彩,内容丰富,不让大家失望的完美的ppt。我在网上收集好了资料,找好背景图,密密麻麻的字分布在每页。为了追求完美,我足足做了两个晚上,每天奋战到十一点半,搞定了这个难点。

到了星期五下午第一节课,我们的班队课开始了,俞燊辉拿了满满一袋的零食,尉宇清负责读内容,茅一乔却无所事事地站在旁边。我自信满满地打开了ppt,内容一个也不少,很完美,但突然,我发现我们忘记准备怎么开场了!所以只能勉为其难地说了一句班队课开始。

随后看到的是一页页的长篇大论,突然发现给尉宇清一个人读未免太为难他了,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想让躲在角落里默默无闻地看着我们的茅一乔一起来读,可他却再三推却,瞬间一股怒火涌上心头。

尉宇清终于坚持不住了,讲得口干舌燥,而我的自责心又增加了。这时,下面的人突然举起手来,想分担一下困难。面对下面同学们的帮助,我们也是选择了用奖品奖励他们。随着一页页的翻过,举手的人逐渐增加了,看来,他们尝到了甜头,想为了奖品而读这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