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鲁迅的故事

鲁迅的故事

鲁迅的故事

鲁迅的故事范文第1篇

读《鲁迅爱书的故事》有感

今天,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读了《鲁迅爱书的故事》着篇文章。这篇文章主要写了鲁迅小时侯是怎样爱书的。这篇文章使我对鲁迅又有了新的认识。

鲁迅在看书的时候,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格。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的,看看手指脏不脏。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还在箱子里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 . . . .读到这里,我感到十分羞愧。因为,我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管这些。不管手指脏不脏,桌子脏不脏,随手拿起来就看,看完了就随手一扔,要用的时候就满房间找,把房间翻的乱七八糟的,读了这篇文章,我决心把这个坏习惯改掉。

从此以后,我知道了:一个人,不仅要爱读书、爱学习,还要懂得爱护书。

鲁迅的故事范文第2篇

鲁迅13岁的那一年因祖父下狱,他和弟弟被安插到离城有三十多里的皇甫庄大舅父的家中避难。

鲁迅这次来到舅父家中,景况和从前完全不同了,自此免不了要受一些冷淡。但是,劳动者和他们的孩子们却到处都是一样,他们依然是那么热烈,那么殷勤,前来接待从远道来避难的小客人。乡下的春天依然是美好的,罱泥船停满了河面,河两岸是青青的麦田,田埂上长着绿油油的罗汉豆。白天,大人们都到河里和田间工作去了,鲁迅就和孩子们一同玩耍,或是钓鱼,或是剥着罗汉豆。在皇甫庄和小皋埠这一带的农民主要的副业就是捕鱼。深夜,鱼儿都游出来了,吃食的吃食,游动的游动,捕鱼的人也在这时出动。二更以后,虾子也开始出来了。捉虾的人就划着小船,带着海兜去捞虾。天亮后,他们才吃一点冷饭团,到镇上去卖鱼虾,卖完了鱼虾才回来睡觉。但凡有一点闲时间,他们也不歇下来,而是筹划着演戏,在做戏时一显他们出色的本领。

在当时绍兴一带农村里,演戏的日子,简直多到数不清。正月的初九、初十是“灯头戏”;三月里,有“东岳大帝”生日,至迟不过二十八日就要演戏;五月十六日“王爷(土地)菩萨生日”,六月十七日“包爷爷生日”,都要演戏。七月十六日,“刘猛将军”的生日,农民们说他是“刘备的儿子”,因为到田间捉虾蜢跌死的,更要演戏。八月里,九月里,一直到年底,还要演出不少的戏。演戏和他们的生活好像是分不开的。其实,他们演戏的目的倒不尽是为了给菩萨看的,不过是借此以表示自己的愿望:人口和牲畜的平安,五谷丰收,安居乐业的和平生活;——虽然,现实的生活并不如他们所预期的那样。农民们总在迎神赛会这个属于自己的狂欢和示威的节日里显示才能、智慧和力量。队伍接连排成好几里路长,人群像滚滚的浪潮,席卷过一个村庄又一个村庄。在队伍的上空招展着红的,绿的,黄的,以及各种颜色的旗幡。在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里,人人都像生龙活虎一般:有耍狮子的,有玩龙船的,有踩高跷的,有的抬着抬闩阁,有的敲着锣鼓,有的扛着荷花铳,轰,轰,对着天空放它几响的。

鲁迅的故事范文第3篇

有一天,鲁迅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去理发院理发。理发师见他穿着很随便,而且看起来很肮脏,觉得他好像是个乞丐,就随随便便地给他剪了头发。理了发后,鲁迅从口袋里胡乱抓了一把钱交给理发师,便头也不回地走了。理发师仔细一数,发现他多给了好多钱,简直乐开了怀。

一个多月后,鲁迅又来理发了。理发师认出他就是上回多给了钱的顾客,因此对他十分客气,很小心地给他理发,还一直问他的意见,直到鲁迅感到满意为止。谁知道付钱时,鲁迅却很认真地把钱数了又数,一个铜板也不多给。理发师觉得很奇怪,便问他为什么。鲁迅笑着说:“先生,上回你胡乱地给我剪头发,我就胡乱地付钱给你。这次你很认真地给我剪,所以我就很认真地付钱给你!”

理发师听了觉得很惭愧,连忙向鲁迅道歉。

(来源:文章屋网 )

鲁迅的故事范文第4篇

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教科书编选了鲁迅六篇作品,分别是《社戏》、《故乡》、《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已己》、《秋夜》。纵观全套教科书所选作品,从数量上看鲁迅无疑是第一人,留览一下全国其它省市的教科书,基本上也是大同小异。这足以说明鲁迅作品在初中教学中的不可替代和不可或缺作用。但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这些年来鲁迅作品越来越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头痛的问题。做为一个从教多年的教师,我曾经多次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但结果却是无功而返。直到近日读了中国教育报的作者访谈《亲近鲁迅:充满温暖的发现之旅》及刘发建老师的《触摸鲁迅的童心》两篇文章,同时细细品味了周一先生的《把鲁迅还给儿童》,我才找到了解决鲁迅教学问题的匙钥。即在鲁迅作品教学中,老师的任务就是把一个真实的鲁迅还给学生,并在鲁迅和学生中间架设一座沟通的桥梁。

现在的中学生读不懂鲁迅是可以理解的,根本的原因还是一开始老师就向学生灌输了大量的鲁迅是如何的伟大,作品的思想性是如何的深遂,战斗性是如何的强大等等内容,让学生一下子就望而生畏、畏而止步了。讲《故乡》必讲社会黑暗,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则非常自然地涉及到“三味书屋”的不自由,讲《孔乙已》更是向学生大讲特讲封建科举的毒害。《秋夜》呢,笼罩在学生心头的是军阀统治的沉沉黑暗。诚如刘发健老师所言“习惯性地对鲁迅进行贴标签式的政治图解”。其结果是“很容易犯了先入为主的毛病。语文教学一旦主题先行了,孩子们创新学习的大门也就就此关闭”。既然如此,我们做老师的倒不如抛弃那些冰冷的、枯噪的政治图解,把鲁迅和鲁迅的作品从神坛请下来,当做一般的作品来对待,多从初中学生的视角来认识鲁迅和鲁迅作品,尽量的让鲁迅的内心世界和学生的内心世界接近,一开始就产生一种亲近感。老师不必进行政治上的说教,而应该让学生认真细致阅读作品本身,从作品的文字里寻找自己熟悉的生活,喜欢的人和事,感悟他们的爱与恨。学生从内心真正地喜欢上鲁迅,喜欢上鲁迅的作品。

稍微留心一下河北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你就会发现,六篇文章中,有五篇文章是鲁迅写自已的少年生活的,只有《藤野先生》一文除外。同时也发现,鲁迅先生对自己的儿时生活、对孩子的关注是给予了极大的重视的,始终有一颗未泯的童心。这也是作家当中所不多见的。在鲁迅的作品里,作者塑造了一系列充满乡土气息的少年形象。《社戏》有以双喜、阿发为首的少年群像,《故乡》里有少年润土和以后润土的孩子水生,《孔乙已》里通过孔乙已也看到了“我”的存在。同时,作家以少儿的视角和心理刻画了豆腐西施杨二嫂、六一公公、孔乙已等成年人的形象。通过这些形象,鲁迅表达了对儿时伙伴的羡慕和喜爱,也赞美了农民的纯朴、厚道。不仅如此,鲁迅还热情地抒写了对田园风光的向往,对儿时生活的无比留恋。所有这些都是和当下绝大部分孩子,无论是城市孩子还是农村孩子的心完全相通的。孩子们也完全可以借助“我”的描写,找回自己儿时的生活,儿时的影子、儿时的梦想。刘发建老师在谈到这一事时说得好:“我的渴望就是同学们的渴望,我的心声就是课堂里孩子们的心声。”“鲁迅的文字穿越近一个世纪的时空后,仍和当下的孩子们心灵相通,童趣相映。”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启发,假如在鲁迅教学中,围绕鲁迅的少儿生活多做一些研究,自始至终地抓住鲁迅真实的内心,抓住鲁迅内心的感受直白,关注鲁迅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努力地调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适时点拨学生,使鲁迅和学生成为真正的伙伴和朋友。学生们对鲁迅、也对鲁迅作品的态度肯定会有一个较大的转变,从心理上接受鲁迅和他的作品,油然而生一种亲近感。王富仁先生说:“鲁迅的作品恰恰是最好懂的。”也是缘于此吧。

刘发建老师说走进了鲁迅的故乡,进入了鲁迅的童年,就走进了鲁迅的精神世界。此语道出了鲁迅语文教学的真谛。鲁迅是把“故乡”做为了自己的精神家园,鲁迅终其一生,都在守护这个精神家园。这就是说对故土的神情凝眸,做为鲁迅教学中另一个突破口,理应得到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的特别重视。老师可以给学生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亲近鲁迅作品中那些充满了泥土气息、弥漫着故乡情绪的文字,品味鲁迅对故土的思念,对故乡的关注。进而勾起学生自身对家乡山水深情触摸,回忆学生自己发生在家乡的那些快乐和忧愁。用自己的眼光观察、思考家乡发生的一切。激发起学生创作的冲动和勇气。我个人就有这方面的经历。小时候读鲁迅的文章,深深被鲁迅的描写所吸引、所折服,觉得和自己的生活很贴切。河里摸鱼、草里捉虫、庄稼地里剥玉米、瓜地里搬西瓜,那些快乐而有趣的事,哪一件没有干过,不都是发生在故乡吗?故乡,是鲁迅的创作源泉,也是我们的创作源泉。

李吉合,教师,现居河北蔚县。

鲁迅的故事范文第5篇

关键词:童年经验;鲁迅;文学创作;影响

如果没有丧父以及家庭败落等一系列的不幸遭际,如果不是身处长子文化地位,也许就不会出现日后的鲁迅。鲁迅之所以成为重要的文学家,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童年经验的缺失。

一、鲁迅的童年经验

鲁迅在不同场合以及文章当中,提到他童年阶段精力的世态炎凉以及人情冷漠。这给他的幼小心灵留下深刻的影响[1]。在十三岁的时候,鲁迅的祖父因为科举舞弊案而锒铛入狱,之后父亲长期卧病在床。鲁迅作为家中长子,母亲孤弱并且弟妹幼弱,导致他小小年纪承担起家庭重担,感受到生活艰辛以及世态冷漠。童年鲁迅尝尝去药铺抓药并且去当铺当东西[2]。在家境理想的时候,周围人话语以及眼光当中都流露着温存与关怀,在家境败落后,他们的态度也发生明显的变化:话语冰凉并且眼光鄙夷,这些都给童年鲁迅产生深刻印象,沉重打击鲁迅的幼小心灵,让他感受到中国人缺乏关爱与同情。正是这种幼童年经验当中的心理怨恨伴随鲁迅的人生,让他对社会的面目形成片面认知,潜意识的认为他人对他均不怀好意,并将他人视为敌人。

二、童年经验对鲁迅文学创作的影响

第一,家庭环境对鲁迅文学创作的影响。家庭可以说说鲁迅童年主要的场所。鲁迅的童年体验可以以家庭变故当作分水岭,早期丰富性体验以及变故之后的缺失性体验之间,有着鲜明的对比,并且对鲁迅心灵有着持续影响。祖父周介孚鼓励鲁迅读书,所以从小鲁迅就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例如《山海经》、《封神榜》以及《西游记》等,大大丰富了鲁迅知识结构,对鲁迅的思想发展有直接的影响[3]。百草园作为鲁迅的童年欢乐场所,在百草园当中鲁迅接触到自然的种种优美,获得独特审美体验,并且收获了自由。在安桥头的外婆家经历的乡村生活,则投射在《社戏》以及《故乡》等作品当中,体现出善良的人性。这部分童年欢乐可以说是鲁迅日后抵抗黑暗的重要力量,给他以心灵的慰藉。

祖父入狱之后鲁迅的父亲患上重病,从而导致家道中落,而鲁迅作为周家长子,承担起家庭职责,亲戚之间的人情冷暖逐渐体现出来,鲁迅也难免受到刺激,甚至后来曾称为讨饭,称自己为乞丐。鲁迅经常喟叹道有谁如果从小康之家坠入困顿,在这路途中就能够看清世人真面目。父亲重病、亲戚冷眼以及中医骗术,给鲁迅带来了无法愈合的心灵创伤,从而对人性恶早早就有认识,导致鲁迅能够以犀利冷峻的眼光观察世界,也奠定他文学创作的基调。这些童年期的心理遭遇并没有消逝,而死烙痕在鲁迅的发展史,对以后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影响。

第二,地域文化对鲁迅文学创作的影响。浙东文化直接影响到鲁迅风格个性以及创作风貌,同时也赋予鲁迅丰富多彩的创作灵感。浙东山岳较多,民风也有着好勇斗狠以及疾恶如仇的特点,鲁迅潜移默化受浙东的影响,冷峻风格以及师爷笔法与此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浙东文化当中还包含着朴实民风,鲁迅性格中有着胸无城府以及天真坦率的一面,没有因为小事情而导致朋友翻脸。除此之外,大禹治水以及越王勾践等故事在长期演化过程当中积累之后成为文化内化到越人传承当中,鲁迅自然也不例外。鲁迅并不认为自己能够脱出环境影响,因此认为复仇不足为奇,甚至自比伍子胥。在《野草》当中直刺天空的枣树;不知路在何方依旧义无反顾前行的过客;面对无物之阵依旧愤然投枪的战士,都体现出鲁迅的抗争精神。所以地域文化以及地域精神对鲁迅思维方式与精神气质都产生重要的影响,激起鲁迅的历史想象以及历史意识,加深文学创作过程当中的文化印记。

第三,乡村民俗对鲁迅文学创作的影响。鲁迅在生命初期受民俗文化的濡染,从他的命名当中就能够发现。鲁迅是家中的长孙长子,命名樟寿的过程也能够体现出祖父对鲁迅的期望。鲁迅为避鬼在出生之后就曾经拜和尚为师并且法名长庚,这些都能够体现出家庭对鲁迅的重视。这样的童年经验可以说承载着身后的文化信息以及情感信息,并且成为鲁迅日后写作的重要素材。例如《故乡》当中闰土的名字来由就体现出父亲的希冀。与此同时,乡下孩子的取名就比较轻贱,《风波》当中的小孩子都用斤数命名,其实就是浙东农村的常见取名方式,也体现出鲁迅写作的过程当中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取名方法。成长的过程当中,祖母为他讲述的水漫金山等民间故事,长妈妈讲述的长毛故事,流传的老虎外婆故事,都启蒙鲁迅的艺术想象以及审美体验。

民俗文化给鲁迅创作带来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鲁迅乡土小说当中茶馆场景、祭祀礼仪、社戏民俗以及祭坟风习的描绘,使得乡土小说有着浓重的乡土气息。童年民俗渗透到精神世界,从而转化为鲁迅的生命体验,不断丰富着鲁迅创作,最终体现出独特浓郁的文化韵味。

综上所述,鲁迅的童年经验形成最初的意向结构,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渊的影响。在分析其文学作品的过程当中,应当从起童年经验出发,一方面发现作品创作的心理动因,另一方面挖掘作品当中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王富仁.从兴业到立人[J].中国社会科学,2014,10(2):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