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孙权劝学译文

孙权劝学译文

孙权劝学译文范文第1篇

孙 权 劝 学

教学目标

1.了解《资治通鉴》的有关常识。

2.积累文言词汇、文中的成语,理解文意。

3.正确朗读全文,读出人物语言的身份、情态,分析人物性格。(重点、难点)

4.领悟学习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感启动

1.导入新课

很多伟大的领袖都强调过学习的重要性,列宁说:“学习学习再学习。”毛泽东主席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都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早在三国时期有位伟人也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那就是吴国国君孙权。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孙权劝学》,体会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板书:《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2.预习指导

(1)掌握本文有关文学常识。

(2)正确朗读全文,尝试读出人物语言的身份情态。

(3)识记本文涉及的两个成语的现代含义。

(4)根据书下注释尝试翻译全文。

预习检测:

(1)文学常识填空:本文选自《》,是()

(时期)杰出的( )家和( )家( )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到( )共( )年间的史事。书名是当时皇帝宋神宗定的,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2)解释成语含义:

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抢答,按组加分,纠错加分。】

二、解题生疑

根据题目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1)孙权是谁?

(2)劝谁学习?

(3)为什么劝?

(4)劝学结果如何?

三、读文求解

1.学生齐读文章,寻找答案。

(1)吴国国君

(2)吕蒙

(3)卿今当涂掌事,读书大有所益

(4)吕蒙进步惊人。

【 抢答,按组加分,纠错加分。】

2.再读释义。

(自由朗读文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口述)、评价)(自学3分钟,小组合作2分钟)

(1)叙述性语言:译文

(2)孙权:译文

(3)吕蒙:译文

(4)鲁肃:译文

四、三读析人

1.怎样分析人物形象?(刻画人物的方法)

2.分析文中人物语言展示人物什么身份、性格、心理。【评价的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该人物语言】(自由朗读文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板书、评价)(自学3分钟,小组合作2分钟)

(1)孙权:身份();性格();心理( )。

(2)吕蒙:身份();性格();心理( )。

(3)鲁肃:身份();性格();心理( )。

五、求异思辩

如果孙权劝学无效,吕蒙不学习,结局会怎样?(展开你的想象运用简短的话语进行说明)

六、学以致用

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或启示。(用一句话说明)

七、班长总评

学科班长总评

八、教学反思

课堂实践后发现的问题:

1.学生对于文学常识的审题过于仓促,导致很多同学都没有完整的回答出本题答案,在下次的授课中,应先给学生10秒钟的审题时间,之后再进行抢答。

2.据题生疑中学生又提出了新的有价值的问题“怎样劝的”,也应该给予确定。

3.朗读由原来的三读:初读理解大意;再读释义;三读析人;增加到四读深入理解,设置在人物分析之后,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

4.人物分析,学生板书的答案书写不是很规范,无条理,所以改用表格的形式,更加明晰。

5.题目《孙权劝学》既交代了人物也交代了本文情节,吕蒙就学和鲁肃鉴学亦是如此。所以在讲解人物形象时同时也交代了文章情节。

6.文章情节有详有略,由此应该引到文章写作手法的讲解。

孙权劝学译文范文第2篇

细心想一下,我们教学文言文的目的不外乎两点,一是学习古人智慧,滋养创新精神,汲取语言精华,加强道德修养,塑造完美健康人格;二是培养学生将来阅读文言文的方法与能力。在听了魏书生老师的一堂文言文教学后,受益很大,我曾尝试了一下,觉得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效果较好。魏老师那种教学的核心还是将课堂的主阵地交给了学生,而不在于老师讲多少。我把它总结为文言文教学五步骤。

一、初读,扫清阅读障碍

这一环节要注意课前的激趣很重要,一定要让学生把学习文言文过重的心理负担卸掉,轻松上阵,愉快地进入课文。主要任务是通过圈点,记下初读过程中发现的陌生字词。解决的办法不是老师直接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注音解词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或相互利用工具书去寻求答案。好处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遇困难想办法解决的方法。我在上《孙权劝学》一文时,发现孩子们提出了“孰若孤”一句中的“孤”念成“弧”了,“遂拜蒙母”一句中的“遂”读作“逐”了,这都是我备课中未预设到的。这样把课堂还给学生,孩子们不仅加深了对这两个字的认识,还区别了两组形近字。

二、再读,掌握节奏和停顿

再读课文,目的是注意停顿,让学生读得通顺流畅。教师可以先范读一下,然后分小组一边读,一边评价,相互比较,对重点的难以划分的句子勾画下来,交由小组讨论。老师只是引导一下,停顿难的关键在哪里。对于《孙权劝学》一文中:“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肃遂拜蒙母”等语句要充分调动学生反复朗读,从中找到正确的句读。这一步骤的关键,教师要营造学生积极朗读和讨论的氛围。不要吝惜教学时间,这一关过好了,对于下一步骤很有

帮助。

三、互读,理解文章大意

大多数教师包括我在内,平常教学文言文最爱,最喜欢讲翻译,生怕哪一点没讲到,或者没讲详细,于是一堂课滔滔不绝,结果是老师疲倦、学生反感,达不到培养孩子阅读文言文能力和方法。这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孩子结合注解进行朗读。老师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我在上《孙权劝学》一文时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孙权是如何劝学的?什么地方体现出孙权的善劝?吕蒙“乃始就学”后有什么进步?文中如何表现这一点的?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之后集体交流: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句子和词语?大家各抒己见。然后集体讨论,有的学生借助工具书帮助解答,我想总比老师直接讲解要好得多,毕竟给了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四、研读,总结升华

在理解了文章大意后,重要的一点是细细地研读,所谓研读,即钻研阅读。由于语文学科所具有的特殊个性,它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只重在明白“说什么”,语文更在乎探究“怎么说”。即不仅仅满足于对课文言语内容的理解,更重视对言语整体的感受,在理解的基础上,调动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情感等心理功能去触摸和体验语言的形象美和精神美。因此,语文学科的“研读”,并非只是简单地抽取内容的理性信息作逻辑层面上的处理,它同时也研究揣摩语言在表达思想内涵上所体现的情感之真、精神之善和形象之美,充分体现研读过程中学生解码吸收心理流程的多向辐射状态和个性化读解的丰富性。有咀嚼味道地读。仔细揣摩人物的情感。我主要引导学生采用小声读和分角色朗读来体会人物的语气、语调和情感。例如,①“不可不学!”应该是怎样的口气?(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应该怎样表达?(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略带责备的意味。)③“卿言多劳,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应该怎样表达?(反问句,语重心长,言辞恳切,鼓励吕蒙求学。)

五、诵读,反思拓展

孙权劝学译文范文第3篇

一、小组讨论的性质

(一)误区:教师对“小组讨论”的认识存在偏差

《浪淘沙》课堂实录片段

师:昨天,已经给大家布置预习任务了,今天,我们还是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讨论、交流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把你预习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整理出来;第二,你们组如果没有问题,而有独特的见解,也可以整理好。

《孙权劝学》课堂实录片段

师:我们读准了字音,读通了句子,来看第二个要求:理解文意。小组之内可以交流。小组内部不能解决的词句,可以提出来。

《恐龙》课堂实录片段

师投影学习要求:(1)自由读第二段,画出恐龙的名称,说说它们各自的特点,想想哪些词句写出了这个特点?(2)小组交流

先不看各自的小组讨论是否合适,纵观以上三个“学讲课”实录片段,单单从体裁角度看,《浪淘沙》是词,《孙权劝学》是文言性质的记事类散文,《恐龙》是说明文;从学段上来看,《浪淘沙》是人教版高二上册的课文,《孙权劝学》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的课文,《恐龙》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课文。不论哪种文体的教学,不论哪个学段的教学,课堂中教师们都将“小组讨论”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当做学讲课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实施“学讲计划”的各中小学中,一堂课的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学生就已经分成几个小组,围坐于拼接而成的书桌周围,似乎不这么做,就不是“学讲课”。似乎这么做,就是更能体现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二)对策:教师领会“小组讨论”意义,转变固化教育理念

实际上,小组讨论确实体现了以学为本的新型教育观,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1],但它只是诸多教学形式中的一种,只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只是打破过去传统教学“满堂灌”,提高课堂生命力的一种手段,是一种体现现代教育观念的方式,绝非区别“传统课”与“学讲课”的标志。“学讲计划”文件也已经指出: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一般为“自主先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拓展、检测反馈、小结反思”。基本环节不是固定不变的流程、模式,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段、学科、课型自主变通、组合形成教学流程。

二、小组讨论的载体

(一)误区:课堂小组讨论内容散乱、难度太低

《孙权劝学》课堂实录片段

师:我们读准了字音,读通了句子,来看第二个要求:理解文意。小组之内可以交流。小组内部不能解决的词句,可以提出来。

生4:“即更刮目相待”的“即”怎么翻译?

师:哪一小组愿意提供帮助?

生5:就;应当。

生6:“肃遂拜蒙母”的“肃”怎么翻译?

生7:鲁肃。

师:还有吗?

生8:“自以为大有所益”中的“大有所益”什么意思?

生9:大有益处。

生10:“孰若孤”的“孰”?

生11:谁。

师:“孰若孤”,如果这个地方解释成“谁”的话,这句话就翻译成……“若”是“像”,“孤”是“我”,谁像我一样呢?“孰”也可以翻译成“哪一个”。

师:还有吗?

生12:“士别三日”的“士”怎么翻译?

生13:读书人。

生14:“但当涉猎”的“但当”。

生15:只是,应当。

生16:“肃遂拜蒙母”的“遂”。

生17:于是。

内容决定形式,而在学讲课中,有时候常常出现为了讨论而讨论的情况,讨论的内容存在问题,换言之,小组讨论的载体存在问题。通过观察《孙权劝学》学讲课实录片段,不难看出,学生讨论的问题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因此课堂氛围显得异常热闹,但仔细分析其讨论的内容,发现大都是围绕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翻译展开,如“孰若孤”的“孰”;“肃遂拜蒙母”的“遂”;甚至一些问题是极其简单的,如“肃遂拜蒙母”的“肃”怎么翻译?这对于初二的学生而言,几乎没有任何挑战性,学生借助工具书是可以完成的,此时却花了大量的时间在课堂上讨论。

(二)对策:教师把握课文重难点,整合学生提出的问题

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小组讨论,是因为讨论的问题对于学生个人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寻求小组其他同学,或者全班同学的帮助才能解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课堂前,教师可以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在预习单上以问题的形式呈现自己的疑惑;课堂上,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一张纸条,让小组代表先整合出一个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再统一整合几个组的问题,以主问题统领问题群。最后,再将整合成的问题作为小组讨论的载体。

三、小组讨论的形式

(一)误区:小组单位组合随意,没有章法

小组讨论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讨论。从形式上看,表现为课堂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一个小组有几位同学构成。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小组的组成会直接影响讨论的效果。然而,学讲课中,教师调控小组的分配组合时,往往不加以过多的注意和思考。一位老师在执教《孙权劝学》时,学生以8个人为一小组,学生在讨论的时候,就出现成绩好的学生一直在说,成绩偏差或不爱发言的学生就被冷落一旁的现象;一位教师在执教《恐龙》时,学生上课前就已经以小组的形式围坐在一起,上课过程甚至要扭转脖子才能听到、看到教师的讲解。

(二)对策:教师研究小组组合方式,灵活调整小组结构

合作学习小组通常以3人或4人最佳,这样保证活动的开展和各组员能有机会发言[2],且每人都应有分工。只有明确了小组内部每个人的角色,组织者、记录者、发言者……且必须保证每个人都是讨论的参与者,才能够有效地展开讨论,而这个前提在于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学习状况、同学间的关系等有充分的认识。

四、小组讨论的时机

(一)误区:教师组织、介入小组讨论的时机随意性大

一位教师在执教《恐龙》时,有一个活动是这样的:教师投影几组词语,请学生自读词语,然后任选一行说一段话。选好以后,教师没有给学生任何时间,直接请学生把自己的话说给小组内的其他同学听一听。当然,一部分学生选完就已经举手了,教师布置“小组讨论”任务,学生又把手放下参与讨论去了,那么另一部分甚至没有思考完的学生呢?所以,教师组织小组讨论的时机很突兀,学生没有心理准备、思考准备。

在很多常态学讲课中,教师怕耽误教学进度,在学生刚刚进行“小组讨论”没多久就介入其中,学生只来得及开了开口,还没思考就已经结束。

(二)对策:教师“走下讲台,走进小组”

首先,小组讨论是需要“预热”的,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思考时间,这是合作的前提;其次,为了时时把控课堂节奏,教师需要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间,去倾听小组讨论的情况,了解讨论的进度;最后,教师要明确,一堂课不一定就是只有一次讨论,

五、小组讨论的教师引领

(一)误区:教师放任学生以体现“自主性”、“主体性”

在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等华丽辞藻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教师的不负责任。学生开展小组讨论的时候,往往会失去方向性、陷入迷惑,甚至出现闲谈、打闹的情况。一位教师在执教《孙权劝学》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就在过道中间来回走了几圈,连俯身倾听学生讨论的行为都没发生。

(二)对策:教师合理引导,积极调控

缺少教师必要指导的讨论活动也容易使学生的即兴发言变成没有深度与内涵的语言表述[3],因此,教师要“把学生组织到其个人无法进行的、合作的学习活动中去。”[4]首先,教师要给出一定的方法和角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其次,教师走进各个小组,合理组织小组单位,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引导参与方式的多样化,明确讨论不一定用口;最后,建立有效的小组评价机制。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动笔,记录自己的观点和论据,听完小组其他同学的讨论,要综合意见,提出最后无法解答的问题或者对讨论的问题给出有理有据的解释。

总之,“小组讨论”在“学讲课”中是极其重要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本身是契合新课标所倡导的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教师们要努力走出课堂讨论的误区,积极思考其操作细节,灵活多变地运用于实际,以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注释:

[1]欧阳芬.课堂小组讨论误区分析[J].中学语文教学,2004,(9).

[2]徐建荣.课堂小组讨论中的误区及优化对策[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

[3]陈蕾.课堂小组讨论中的误区及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

孙权劝学译文范文第4篇

一、文言文拓展阅读的教学方式

1.改变写作背景的出示时机

语文教学中最重视知人论世,文言文更甚。文言文的背景离我们很久远,所以在教学之前必须让学生知晓一点当时的背景就很有必要。事实上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一般会直接告知学生这篇文言文的相关文学常识,往往也不管学生这个时候是否需要,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作机械的告知了事。其实关于文章背景的出示应该是在学生理解有障碍的时候,在突破教学难点的地方,这个时候如把写作背景讲出,学生就能够比较轻松地跨过理解的障碍,获得深刻的启迪。比如在《桃花源记》中,学生学完了课文,却不明白作者为什么会写此文,如这个时候带领学生了解陶渊明的人生经历,学生会很快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个“世外桃源”故事的缘由了。

2.适时插入相关的诗文故事

有的时候,只是出示写作背景还不能让学生完全理解。如果巧妙地引入所学文言文相关的故事或者诗句,学生理解就更加深刻。比如,在理解《陋室铭》一文中,“可以调素琴”是怎样表现出作者的“德馨”呢?在以前,这类的问题是不太被重视的,背诵翻译后就不再详细的理解分析了。其实,可以通过陶渊明写的诗句“但识琴中趣,何劳琴上音”中,学生对以琴传德的理解就可以更加全面,理解也更加到位。常常进行这样适当的拓展阅读,学生必将能更好地理解教材,思维更加活跃,也更添学习的情趣了。

3.举办形式多样的兴趣活动

有专家研究过,在一节课上,学生能够保持注意力的时间一般为15分钟。那么如何在这个15分钟之外也让学生持续一定的兴趣,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形式多样的拓展了。比如,古诗文名句接力,文言故事表演,播放视频资料,或者改写课文等,在引导学生参与的同时,自觉地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课堂才会呈现真正的活力。现在的教学不再是以前教师的一言堂,不再是教师填鸭式的讲授,学生不再是被动接收的容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务必贯彻“以学定教”的原则,遇到重难点时,学生的活动如何、学生的收效怎样,是衡量新教育观照下的课堂极为重要的标准。让学生在活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提升,从而更加轻松快乐地追求“三维”目标的达成。4.推崇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语文学习中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读写用结合。文言文在实际教学中,设置有效的活动化形式,拓展到生活,焕发课堂的生命力。比如,结合《陋室铭》教学,可开展“发帖悟法”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铭”,参照其形式写写自己的生活。学生有话写了,也就理解了“铭”的写作形式。再如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后,可让学生也来填词一首。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通过与所学的文言文进行相关写作,既可以透彻理解全文的旨意,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其良好的审美情趣。

二、文言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案例分析

1.对题目主旨拓展阅读教学

根据题目中提到的“劝学”,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拓展名人的学习故事或者劝学故事。比如在《赵普》一文中,题目和中心旨意都与《孙权劝学》有相似的地方,学生在读完《赵普》后,对赵普听从赵太祖“常劝以读书”及赵普“晚年手不释卷”的细节描写后对古人求学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还可以根据题目中的“孙权”,联系到三国的文言故事,拓展教学的思路。

2.对人物命运拓展阅读教学

孙权劝学,采用了“苦口婆心”的劝说方式,有没有其他的劝说方式呢?比如直截了当的、干净利索的“吕蒙教学”,我们对此进行探究,有没有劝说失败的,且没有达成效果的。这样的拓展和文章人物命运相似或者相反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明白一件事情结果会是多样的,思维进而拓宽。

3.对作者拓展阅读教学

孙权劝学译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西方宗教;基督教;英语翻译;影响;对策

一、引言

“宗教”一词在英语中为religion,源于拉丁文religlo,意为敬神。有些学者把西方宗教就特指为基督教。《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毋庸置疑,西方宗教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就源于此。《圣经》中的很多典故深深影响了翻译界的创作。本文主要分析西方宗教,即基督教对英语翻译的影响,接着谈谈如何进行英语翻译的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基督教经典《圣经》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包括《旧约》和《新约》两大部分,共计66卷。《圣经》是由三十多位作者,历时一千多年才创作完成的一部巨著。自中世纪以来,《圣经》渗透到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可谓一组逾越千年的古典丛书,是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一部文集。据统计,目前《圣经》已经有300多种文字的版本,是世界上流传最广和数量最多的书。

《圣经》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而且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支柱。它记载了犹太民族和古代地中海地区其他民族的历史、神话、传说、诗歌,民俗、伦理、法律等重要史料。它作为宗教圣典,是督教教义的基础,为基督教信仰的根本。但这部巨大的宗教文献汇编,同时又是一部瑰丽奇绝的文学艺术杰作。《圣经》中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所表述的宗教观念,一方面仍给宗教信徒们带来神秘奥妙、奇远绝深的信仰寓意,另一方面则成为西方文化生活中广泛流传、家喻户晓的成语典故,并被广泛地引用到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圣经》中的典故已经影响到了英语翻译。

例1:

Would any of the stock Of Barrabbas

Had been her husband rather than a Christian!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译文一:我宁愿她嫁给强盗的子孙,不愿她嫁给一个基督教徒。(朱生豪译)[1]

译文二:哪怕她跟巴拉巴的子孙做夫妻,也强似嫁给了基督徒!(方平译)[2]

在这个译例中,Barrabbas是何许人也?原来他是古时候一个强盗的名字。典出《圣经·新约》第27章。对英国人来说,这个典故几乎无人不晓。可是中国人对此是一无所知,很难产生某种联想。鉴于此,朱生豪先生采用归化的方法将“barrabbas”译成“强盗”,体现了原文的意思,有利于读者阅读。方平先生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对这一典故进行了处理,使读者熟悉和了解了这一典故的文化内涵,丰富了读者文化知识。

例2:

Every gaze fastened on it with a kind of shrinking awe as if fearful to look upon a ghost…For five years he had been present in all their minds, not as a man but as an idea; now he was going to walk through the door and they would look on Lazarus.

译文:

每个人的目光都带着一种令人怦然的敬畏表情盯着门口,就像害怕看一个幽灵似的……。五年来,他们头脑中的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概念。现在,他就要从这道门走进来,他们则要面对从坟墓站起来的拉撒路。这个典故出自《圣经》。在《圣经》中记载,Lazarus(拉撒路)染病而死,耶稣使拉撒路从坟墓中站起来,起死回生。因此,人们通常用“拉撒路”比喻重病康复或大难不死。译者用直译和增词的方法使这一典故一目了然。

从上文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从《圣经》中引出的典故已经在英语翻译中体现得一览无余。借助《圣经》的典故进行翻译,可以彰显出翻译者的文化水平。

三、正确对待西方宗教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根据分析,西方宗教对英语翻译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如何看待和处理这种影响呢?关键是正确处理西方宗教观念的翻译。

莎士比亚是一位深受基督教思想观念影响的伟大作家。有人统计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平均每部引用《圣经》14次。由此可见,莎士比亚作品中渗透着浓厚的基督教思想观念。下面我们引用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场中的一个片断来探讨基督教观念的英译汉问题。

PORTIA:The quality of mercy is not strained.

It droppeth as the gentle rain from heaven

Upon thd place beneath:it is twice blest,—

MIt blesseth him that gives, and him that takes:

Tis mightiest in the mightiest:it becomes

The throned monarch better than his crown;

His scepter shows the force of temporal power,

The attribute to awe and majesty,

Wherein doth sit the dread and fear of kings;

But mercy is above this sceptred sway;

It is enthroned in the hearts of kings,

It is an attribute to God himself;

And earthly power doth then show likest God's

译文一:

鲍西娅: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它有超乎一切的无上威力,比皇冠更足以显出一个帝王的高贵:御杖不过象征着俗世的威权,使人民对于君上的尊严凛然生畏;慈悲的力量却高出于权力之上,它深藏在帝王的内心,是一种属于上帝的德性,执法的人倘能把慈悲调剂着公道,人间的权力就和上帝的神力没有差别。(朱生豪译)[3]

译文二:

波希霞:慈悲,并不是硬逼强求的东西,它,像甘霖一样,从天而降,洒落人间。它给人双重的祝福——祝福那施主,也赐福给受施的人。它,万王之王所奉行的王道,它,比皇冠更适合于帝皇的身份;帝皇手里的节杖,无非是象征着世俗权势,叫人诚惶诚恐,让君主笼罩在煊赫与威严的中央。可是慈悲,却高出于王权的势焰;它,供奉在帝皇的内心深处,是替天行道,象征了上帝的宏恩。人间的权威跟上帝的天道最接近,若是王法里渗透着慈悲的德性。(方平译)[4]

这个片断选自《威尼斯商人》第四幕(法庭)。夏洛克为了复仇,拒绝了巴萨尼奥愿意付出三倍于原数的钱,执意要按约办事,从安东尼奥胸口割下一磅肉来偿债。这时女扮男装的波希霞以法学博士的身份神奇地出现在法庭。译例是波希霞劝说夏洛克的一段话,充满了基督教的思想观念。现比较一下朱生豪先生和方平先生的译文,找出差异的原因。

(1)It blesseth him to give, and him that takes:

这里两位译者对him to give的处理有所不同。方平先生将其译为“施主”,有点不妥。“施主”一词不符合原文的基督教思想观念。相对之下,朱生豪先生的译文则避免这一失误。

(2)It is an attribute to God himself; And earthly power doth then show likest God's

方平先生将这两句话译为:是替天行道,象征了上帝的宏恩。人间的权威跟上帝的天道最接近。译文中第一句的“替天行道”与“上帝”,第二句话的“上帝”与“天道”显然是矛盾的观念。那么两者怎能相提并论呢?这种译法明显地违背了翻译“词语与文化氛围相一致”的原则,是不可取的。朱生豪先生的译文不存在这个问题,宗教观念与基督教文化氛围相融洽,译得很好。

我们可以看出,作为西方精神文明的支柱,基督教的经典教义精神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翻译界的创作。翻译家在进行英汉翻译时,一定要考虑到西方宗教的文化观念,采用意译、增词、减词等手法进行翻译,这样才能充分凸显出应有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英]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莎士比亚悲剧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1.

[2]孙致礼.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M]. 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

[3][英]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莎士比亚悲剧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1.

相关期刊更多

软件产业与工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青海农牧业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青海省农业农村厅

软件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