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

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

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

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范文第1篇

一、处理好先学后教与先教后学的关系

先教后学是传统的课堂模式,深受上世纪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影响。先学后教是有效课堂模式,兴起于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再练”,目前也得到了教育行政和专家的认可。杜郎口中学在学习洋思中学的教法后,将“先学后教再练”改成“先学后展再练”。杜郎口的做法被追捧于一时。笔者在那所学校认真学习了两天,从学生起床到学生就寝。学生就寝后,我们还要讨论到晚上12:00点。当时我就提出了两点疑惑。一是白天课堂上老师基本不讲,晚上自习时间为什么老师在讲。二是升入高中的学生据学校跟踪反映优等生不多,学生学得深入还是学得肤浅,我以为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处理欠妥。

先学后教的方法在安仁县实施新课改以来还是得到很好的推行。《孙权劝学》共119个字,文章不长,学生先学做得好,认识了生字、生词,熟读并能背诵出来。正因为有了先学的基础,所以教师在讲文章思路、人物形象、写作手法时就有足够的时间,一课时语文味非常浓。

二、处理好求知欲与展示欲的关系

任何一节课,学生都有求知和展示的欲望,怎样处理?我们看《孙权劝学》中老师是怎样处理的?有一个男学生问:“老师,从鲁肃的语言里,看出鲁肃是一个懂礼教的人,是吗?”这就是求知欲!你怎样应对?老师说:“不错不错,值得表扬。”竟然没有下文。我很想听到:“同学啊,你好聪明,你从哪个词句里看出来了,请把原文读一次,展示给大家听,让你思维的火花绽放,让你智慧的火苗燃烧!”如果这样说,既能激发学生的展示欲,又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培养学生传承古代语言文化以及鉴赏语言美的能力。语文味就出来啦!

三、处理好个性阅读与依赖阅读的关系

听、说、读、写、语、逻、修、文是语文的8N功能。其中阅读教学比较难,阅读的方法又有很多,如教读、裸读、引读、自读。今天以教读为例,谈谈怎样通过教读而读出个性?

我们看《孙权劝学》。教师的PPT做得相当漂亮。课文、翻译一应俱全。老师问:“张生 ,请你翻译一下全文。”学生站起来后眼睛看到课桌上的《古文翻译》读下去,学生不看PPT。教师呢?滚动鼠标,不看学生,二者脱节。教师依赖的是PPT,学生依赖的是教参。哪有个性阅读可言!

怎样教读呢?当教师教翻译方法的时候,务必讲清单音词变双音词的方法,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以及补充省略的一些方法。

当教师教成词的时候,要结合中国的古代语言文化。譬如,老师问“吴下阿蒙”是什么意思?学生答:“成语。”这样回答对吗?我很想听到老师的解释:“吴下阿蒙”现在看是个成语。但在宋代,他就是一句土话,比喻一个落后的闭塞的地方走出来的一个知识浅薄的人。宋代的杨万里追随他同乡好友周必大到过安仁,写了一首《舟过安仁》,里面一句“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怪生”就是当时的土话。我们安仁县龙市乡一些老人现在还有讲“怪生”的。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讲?就是为了传承古代文化。而这正是为了落实语文四大核心素养中的“文化传承与理解”。

当教师教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的时候,要讲清楚材料的取舍及详写略写。《孙权劝学》的思路很简单,“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一目了然。其中“劝学”与“赞学”详写,“就学”略写,只有5个字:“蒙乃始就学。”孙权是领导者,所以他的劝学方法运用的是对比法。大都督鲁肃是个饱学之士,他称赞吕蒙的口吻就有点揶揄了。

当教师教学生解读人物形象个性的时候,千万不能一味地依赖教参,一定要读出自己的个性。《斑羚飞渡》一课中的展示环节,有三个学生模仿镰刀头羊的三声咩叫:“悲哀的咩了数声”,“咩咩的发出吼叫”,“悲怆的轻咩了一声”。学生展示咩声后,另一位学生提出疑问:“模仿不像,为什么三声咩叫不同呢?”我很想听到老师讲:“这三种叫声的神态是不一样的,它所揭示的意蕴也不一样。之所以悲哀的咩,那是镰刀头羊面对戛洛山伤心崖绝境的无能为力。之所以发出吼叫,是因为镰刀头羊作为领导者要做出肩负起种群延续的坚定不移的决定。之所以悲怆的轻咩,是因为镰刀头羊面对牺牲时的视死如归的心态。”

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范文第2篇

关键词:顺应论;心理世界的顺应;《傲慢与偏见》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7-0094-01

《傲慢与偏见》是18世纪英国浪漫主义小说家简.奥斯汀的巨著。小说以伊丽莎白与达西的爱情为线索,以优美诙谐的笔调将各个人物形象描述的活灵活现。然而,在众多译本中,由于翻译观念的趋异,作品通过译介所呈现的文学风貌千差万别,而达成的艺术魅力也就参差不齐。析译林出版社2007年孙致礼译本区别于以往的翻译文本,针对《傲慢与偏见》本著中以心理描写和语言艺术见长的特点,采用明显的“交际式”译法,将《傲慢与偏见》的叙事艺术较理想地译介呈现。

心理世界的顺应包含顺应交际双方的认识和情感等各方面的因素,在翻译学领域,心理“顺应论”突破了传统的“语言”观念,将“语用”引入进来,强调“翻译”形在语言转译实则文化交流的本质功能。杰夫·.维素尔伦在《语用学新解》中对“顺应论”做了全新的解释。他认为,语言的选择需要顺应于语境,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为适应交际的需要而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所谓顺应就是顺应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杰夫·维素尔伦把语境细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而交际语境包括心理世界(mental world),社交世界(social world)和物理世界(physical world)。在杰夫.维素尔伦看来,心理世界的顺应是研究语用学顺应论的重要部分。本文就选用该理论,分析《傲慢与偏见》孙致礼译本的具体方法,观察语用学翻译理论在名著翻译中所呈现的语言艺术魅力。

心理世界的顺应主要指交际双方的个性、情绪、愿望和意图等认识和情感方面的因素。曾文雄指出心理世界可以理解为语言使用者的心智空间,它包含信念系统,情感和欲望(曾文雄,2007)。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把原文中的每句话都看成是交际活动中的一部分,充分考虑到当时交际双方的心理世界,从而在翻译中选择最恰当的措辞,同时通过心理世界的顺应可以将原文作者的意图传递给译文读者。

在孙致礼译本中,翻译家注重对人物的心理世界进行研究,通过语言直抵人物心理活动,将说话人当时的心理世界完美地展现了出来,同时将原文作者的意图也完美地呈现在译文读者的眼前。比如:

His coming into this country at all, is most insolent thing indeed, and I wonder how he could presume to do it.(P.98)

孙译:他跑到这个地方来,就是蛮横无理到了极点。我真是不懂,他怎么胆敢这样做。

这句话是彬格莱小姐以礼貌却又鄙夷的语调向伊丽莎白透露乔治·威克汉姆的相关信息。由于彬格莱小姐时刻铭记自己是出生在英格兰北部一个体面人家的小姐,她只喜欢结交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在各个方面自视过高、小看别人,因此对于作为已故达西先生的管家老威克汉姆的儿子——威克汉姆更是不放在眼中。同时,由于乔治.威克汉姆给她的心上人达西先生的名誉带来了不利,于是在翻译时孙致礼用了“就是”和“胆敢”充分表达出了彬格莱小姐说话时对身份低下的乔治.威克汉姆的厌恶和鄙视,同时也突出了她作为上层人士的高傲。

不过,孙致礼并没有局限于对原文进行“原汁原味”的转述,还充分照顾到翻译文化在不同的社会语言环境中的接受运用,过将作品对白与人物关系、对话环境及社会文化语境等充分结合,选择细腻别致的词汇进行译介,达到了同时关照到原著与译介受众的同文化心理的妙处。

“Indeed I am. I shall entreat his pardon for not having done it earlier. I believe him to be Lady Catherine’s nephew. It will be in my power to assure him that her Ladyship was quite well yesterday se’nnight.”(P.100)

孙译:“当然是啦。我将恳请他原谅我这晚到的问候。我相信他就是凯瑟琳夫人的外甥。我有权利告诉她,上个星期时他姨妈的身体还十分健康。“

这是柯林斯先生在舞会上发现了她的赞助人凯瑟琳.德布尔夫人的外甥——达西先生时,愣头愣脑想主动打招呼,套近乎的表现。柯林斯先生在小说中初次登场时,简.奥斯汀就告诉我们,他并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先天的缺陷并没有从教育和人际交往中得到弥补。在当时英国的社交背景下,在不经人介绍就主动打招呼是不礼貌的,即便是想与人交谈也是地位高的人主动来做。然而在伊丽莎白极力劝说之后,柯林斯先生仍然我行我素,坚持要主动上前向达西先生问好,结果达西先生毫不掩饰他的冷漠和不客气,只是微微躬了下身就扭头走开了。

孙致礼将“I will in my power…”翻译成“我有权利……”,而王科一将其翻译为“我可以……”(1997:114)。相比之下,孙的翻译更能反映出当时柯林斯先生自命不凡的心理世界。一方面柯林斯先生在权贵面前表现出唯唯诺诺,另一方面在向别人提起凯瑟琳夫人是他的赞助者时又表现出一副自命不凡的神情和语气。因此,孙的翻译顺应了当时柯林斯先生想巴结讨好凯瑟琳夫人的外甥——达西先生的心理,同时也向译文读者传达出了原文作者的描述该人物时的意图。

孙致礼译本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表达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及对白等叙事情节的翻译时,特别注重语言为情节服务、为作品风格服务的功能,因此,翻译家慎重地选择词汇,在他的翻译中,通常能够观察到一些别致的词汇,然而正是这样别致的翻译能传神地呈现原著的叙事魅力,也能显现出翻译的别样趣味。

“What is Mr. Darcy to me, pray, that I should be afraid of him? I am sure we owe him no such particular civility as to be obliged to say nothing he may not like to hear.”(P.103)

孙译:“请问:达西先生与我有什么关系,我非要害怕他?我看我们犯不着对他特别讲究礼貌,好像他不爱听的话就讲不得。”

这是在內瑟菲尔德的舞会上,贝内特太太毫无顾忌,扯着大嗓门向鲁卡斯夫人炫耀她的大女儿简不久将要嫁给彬格莱之类的事。伊丽莎白想要阻止她母亲夸夸奇谈,滔滔不绝的话语,因为达西先生就坐在她们的对面。不料贝内特太太却说出了这样一番令伊丽莎白气恼的话。小说中达西先生初次登场时,人们认为他比彬格莱体格高大,五官清秀,举止温文尔雅,于是马上就成了众人关注的对象。可是不多一会,达西先生的傲慢,自高自大使他成为众人心中最讨人嫌的人,即便是他在德比郡(Derbyshire)的财产也不能改变他在贝内特夫人心中的印象,因为达西先生对于众人的讨好不屑一顾,而且还得罪了她的一个女儿。

孙的译文用了“犯不着对他特别讲究礼貌”。“犯不着”三个字准确传达出了贝内特太太当时的心理世界。简·奥斯汀告诉我们贝内特太太是一位智力贫乏,喜怒无常的女人。她平生最大的事,就是把女儿们嫁出去。在了解到达西先生家财万贯,却对于众人的殷勤讨好不屑一顾的情况下,他觉得想要把其中一位女儿嫁给他着实有困难。于是,对达西先生的态度由讨厌变成了深恶痛绝。对于嫁女儿没有帮助的“讲究礼貌”都是“犯不着”的,这就是贝内特夫人的思维方式和内心世界的真实想法。于是,在达西先生在场的情况下,她能口无遮拦地说出对他不尊敬的一番话。用“犯不着”三个字顺应的了贝内特夫人当时内心真实的想法,同时使译文读者更确切地体会贝内特夫人肤浅的性格。

语言翻译的实质是文化翻译和交际翻译。翻译作为原文、译者和译文之间的跨文化交际,必须顺应语境,才能够取得语用等值。杰夫.维素尔伦认为,好的译文必须顺应语境。而在小说翻译中,顺应当时交际双方的心理世界,准确传达出原文作者的意图,同时又能传神刻画出交际双方的个性、情绪、愿望和意图等认识和情感因素是特别重要的。孙致礼翻译的《傲慢与偏见》,不仅准确表达了原文作者的意图,而且译文也准确把握了交际双方的心理世界。

参考文献:

[1]Verschueren Jef. Understendering Pragma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87).

[2]曾文雄.语用学翻译研究[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3]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M].孙致礼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范文第3篇

四.默写11分1. .山际见来烟, 。2. 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表明诗人家住于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山中的两句是   , 。3. 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   ,   。4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   , 。5. 《木兰诗》中表现军务紧急,行军迅速,又突出木兰矫健雄姿的两句是 ,   。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句是 , 。五、阅读《孙权劝学》,回答1~8题。30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我能解释下面各句中的划线字。(4分)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见往事耳 ③及鲁肃过寻阳 ④即更刮目相待 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孙权指导鲁肃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方法:________________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鲁肃的话表现了他 的____________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______________ .文末“ _________________ ”更进一步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3分5.说说下面加点的词表现了说话者怎样的语气?3分(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6.有两个成语典故涉及到本文,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我的关联: 、 。7.本文虽短,但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性格。请各用一两个短语来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6分)孙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吕蒙: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肃: 8、 你从中得到哪些什么启示(至少从两个角度说)?4分

六.课内语段阅读 “两弹”元勋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完小学和中学后,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日子!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描述了他的一生。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是“‘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1.张爱萍将军称邓稼先为“两弹元勋”,请你列举几条之所以如此称呼的理由。3分

2.“他得到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一句中“立即”一词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思想品质?2分3.摘录段中语句回答:4分①概括邓稼先一生的语句是:②对邓稼先功绩给予高度评价的词语是:③能表明邓稼先为国防武器做出巨大贡献的语句是:④能表明“两弹”爆炸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的一句话是:4.从上文中找出具体的事实,以表明邓稼先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4分

5.段中写邓稼先二次手术期间和于敏写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建议书这一情节的目的是什么?3分

善良的种子(23分)朱成玉①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②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路回家。不知情的乡邻以为父亲又是为了节省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③父亲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小偷光顾的对象。那一次正是春播时节,父亲和几个乡邻去城里买种子。买完种子后,父亲的兜里还剩下100多块钱,他没花,连午饭都没舍得吃,就和几个乡邻急匆匆地坐上了回乡下的客车。大概是买票的时候,被人瞄上了他兜里的那张100元的票子,再翻口袋的时候,那张100元的票子就不翼而飞了。在那个年代,100块钱不是个小数目,可以买很多东西呢。父亲急得满头大汗,在翻遍所有的口袋,确定钱丢了之后,父亲感到眼前一黑,差点晕倒过去。车上人很多,父亲看着满车厢的人,感觉每一个都像是偷钱的人。④父亲正在心里痛骂自己粗心大意的时候,听到了车下一个女人声嘶力竭的尖叫:“我的种子丢了,你们谁看到我的种子了?那可是我家里一年的种子啊……”⑤那个丢了种子的女人在那里不停地抽泣,她说她把种子放在站点,自己去解了个手,就这一小会儿工夫,种子咋就没影了呢。她说她家死了男人,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个人支撑着,她命苦啊。她呼天抢地。车里人都纷纷对这个丢了种子的人表示同情,纷纷谴责那个偷种子的缺德的人,他断了穷人家的活路。⑥“不管咋的,先上车再说吧。”父亲劝她,忘了自己也是个遭遇了盗贼的人。⑦父亲向同来的乡邻要了个空袋子,放到那个女人手里。他解开自己的袋子,一捧一捧地往那个素昧平生的人的空袋子里装种子,一边捧一边说:“你少种点,我也少种点,日子总能挺过去的。”与父亲同来的乡邻,看到父亲的所作所为,也都纷纷打开袋子,往那个人的空袋子里捧种子。不一会儿,那个空袋子就鼓了起来,仿佛吃饱饭的人,振作了精神。那女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劲儿地要给父亲和乡邻磕头。父亲说:“谁还没有个难处,都帮一把,就挺过去了。”⑧满车厢的人都亲眼目睹着父亲的小小善举,他们不知道父亲的心灵刚刚经历的创痛。父亲也自始至终没有向人说出自己的钱被偷了。⑨下车的时候,人很挤。他感觉被人紧紧地贴了一下身子。父亲再一次翻口袋的时候,发现那张百元票子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就是他自己的那张,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⑩望着从车上下来的一个个人,父亲看谁都不再像是小偷。( 11)这个世界上,每一颗良心都是一粒善良的种子,或许你没有财富,无法慈善,但你可以去做一粒善良的种子,把爱孕育,让爱开花。这些种子会让世界阳光明媚,花团锦簇1.根据选文的行文思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3分)父亲是有名的“抠王”( )“女人”的种子被偷( )( )2.父亲的那张百元票子为什么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3分)

3.第③段和第⑩段两个划线语句矛盾吗?为什么?请结合父亲不同心境简要说说。(4分)

4. 选文哪句话具体阐释了标题“善良的种子”的深刻含义?请用“ ”在原文中标出。(2分)

5.选文第②段写父亲是有名的“抠王”,目的是什么?(3分)

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范文第4篇

【关键词】戴乃迭;红旗谱;直译;方言;俗语

在众多红色经典作品中,杨宪益、戴乃迭合译的《红旗谱》是“十七年文学”中译外的杰出代表。“十七年文学”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无产阶级”开始这一阶段的中国文学历程。这一阶段的文学作品大多以革命题材为主,反映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群众与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及反动派进行的坚决斗争。作为“十七年文学”的代表作,《红旗谱》生动地展现出大革命失败的前后十年冀中平原两家农民三代人和一家地主两代人的尖锐矛盾斗争,形象地再现了当时农村和城市阶级斗争及革命运动的壮丽图景,因而被誉为“中国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式作品”。

一、书名翻译

《红旗谱》英译本的成功之处首先表现在书名的翻译上。戴乃迭将书名“红旗谱”译为“Keep The Red Flag Flying”这不仅使读者眼前一亮,同时又激发了读者阅读红色经典文学的兴趣。“Keep The Red Flag Flying” 按字面意思讲就是“让红旗飘扬”,这一译法高度概括出了本书的内容,即本书是以阶级斗争为背景的革命文学作品。在本书中,“红”字有两种含义,既指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运动一片火红又指群众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一片鲜红。其次,“棋谱”形象地暗示出冀中平原的反动政权已完全陷入人民战争的海洋,群众运动好似一盘即将胜利的棋局。在戴译本中,“red flag” 这一搭配明确传达出与原文高度一致的精神。根据《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辞典》的解释,“red”一词的引申义为 “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许多外国作家中在谈到与社会主义政权有关的事物时也经常使用“red”一词,比如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著名远东问题研究专家埃德加・斯诺便在其Red Star Over China 一书中使用“red star”这一搭配来形容在群众中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共产党,他甚至将“红军”直接称为“the Reds”.。其次,戴乃迭将“红棋谱”译为“red flag”而不是“red checkerboard” 还充分利用了“flag”这一词的引申义―“the country to which a person has allegiance”即“国家”、“政权”。“red flag”暗指 “红色政权”,暗指 “无产阶级”。此外,原作书名“红旗谱”是定中短语,而定中短语又必定是名词性的,戴乃迭将名词短语译为一个以 “keep”开头的祈使句,祈使句具有呼吁、请求的作用,这样便更加凸显人民群众在党领导下毫不松懈、坚持斗争的决心,也表达出作者盼望群众运动蓬勃发展的美好意愿。最后,“flying”作为“ red flag”的宾语补足语既有“飘扬”又有“迅速扩散”之意,充分展现出党领导下的群众革命运动已成燎原之势。这里需要特别指出在杨宪益、戴乃迭夫妻二人合译的众多红色经典文学作品中,像《红旗谱》译本这样采用意译的方法翻译书名的作品并不多见,如《红岩》就直译为Red Crag,《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直译为 The Sun Shines Over The SangGan River。由此可见虽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认为在翻译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时应当更多地采用直译的方法来展现中国文化的特色,意译同样是不可忽视的翻译方法,正如西塞罗所言“译者的职责不是像数硬币那样一个词一个词地给读者译出,而是按原数量以斤两支付给他们”。

二、冀中方言、俗语翻译

《红旗谱》英译本的成功之处还体现在戴乃迭对冀中方言、俗语的准确把握上。书中故事发生的地点是锁井镇,而根据作者梁斌后来的回忆,锁井镇实际上就是与保定蠡县毗邻的衡水饶阳县张岗村。因此,《红旗谱》中有关人物形象的描写频繁地使用到了冀中方言和俗语。从整体上讲,冀中方言属于冀鲁官话,是最具特色的方言分支。在戴译本中,冀中方言、俗语得到了很好的再现。现试举前三章中的3个例子。

例1:在劝朱老巩不要和恶霸冯兰池作对的交谈中,软弱的朱全富试探性地问道“听说你要为河神庙上的铜钟,伸一下子大拇手指头,是真的?”这里“伸一下子大拇手指头”基本等同于“冒险干涉”,戴乃迭将其译为了“stick out your neck over the bronze bell”。根据《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stick out one’s neck”意为“risk giving your opinion about something,even though other people may disagree with you”(有意识地冒险,或有意识地将自己至于不利的地位),这一习语传达了“干涉”和“冒险”两个基本含义,非常符合书中的时代背景即旧社会地主重重压迫,农民敢怒不敢言,即使是迫不得已的反抗也可能付出极为沉重的代价。此外,“stick out one’s neck”这一习语常用于口语,符合原作中人物对话的具体环境。

例2:当朱老巩得知自己中了调虎离山之计气得吐血昏倒在地之时,严老尚为了掩人耳目说道“这他娘的是干什么?掘坟先埋了送殡的!给朱老巩使了调虎离山计,又掀大腿迈了我个过顶。”这句话戴乃迭译为“What the devil does Feng think he’s doing! He’s used me as a decoy,trying to bury the mourner in the place of dead!”在这里,戴乃迭省译了“又掀大腿迈了我个过顶”,并直译出“掘坟先埋了送殡的”,因为不论是“掘坟先埋了送殡的”还是“又掀大腿迈了我个过顶”都是表达“欺骗”这一含义,此处省译得也很到位。

例3:第三章结尾,朱老忠在父亲朱老巩去世后的第三十年从关外回到锁井镇,在和儿时的伙伴严志和交谈一翻后,心里想到“我要回去,我要回去,我擦亮了眼睛看着他(冯兰池)。他发了家,我也看着,他败了家,我也看着。我等不上他,我儿子等得上他,我儿子等不上他,我孙子一辈还等得上他。总有看到他败家的那一天,出水才看两腿泥哩!”在这里戴乃迭将“出水才见两腿泥”这一经常被朱老忠挂在嘴上的口头禅译为“He who laughs best laughs last”(笑在最后的人笑得最好),既体现出朱老忠作为旧式农民的坚毅品质,又凸显了他作为革命英雄人物的乐观主义精神。

通过以上3例,我们不难发现英译本《红旗谱》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与戴乃迭对冀中方言、俗语的准确拿捏是密不可分的。也许正是因为戴乃迭对中国语言文化的深刻理解及她与丈夫杨宪益几十年的相濡以沫、相互配合,才使《红旗谱》这部“中国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式作品”走出国门,让众多渴望了解中国革命的外国读者一览红色年文学的风采。

参考文献

[1] 梁斌.红旗谱[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2] Liang Bin,Gladys Yang.Keep the Red Flag Fly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61.

[3] 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4] 田英宣.红旗谱的八种译本[J].新文学史料,2007(3).

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化差异 英汉互译 不可译性 应对策略

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进行不同国家间的语言交流。语言交流最终是思想文化的交流。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是不同民族在特殊史地理环境里的独特创造。就文化与语言的关系而言,二者既密切联系, 又互相区别。语言,包括语言的使用方式在内, 不能超越文化而独立存在,不能脱离一个民族流传下来的、决定这一民族生活面貌和风俗习惯的信念体系。文化的发展能推动和促进语言的发展;同样,语言的发达和丰富, 也是整个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人们通常把语言称作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文化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宗教文化的不同,以及习俗文化的不同等。而汉英两个民族在风俗文化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尤其是在称谓、寒暄语、颜色词的使用及审美情趣。

一、首先来关注宗教文化对英汉互译的影响

宗教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形态对语言有着

方方面面的影响,而不同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必然会对翻译产生影响。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中西宗教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如:《论语・季氏篇第十六》第八节里,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我国学者辜鸿铭对“天命”的翻译是“the laws of God”,把“天命”当作是宗教的真理,把孔子思想作为一种宗教介绍给西方。然而,孔子的言语大多为规劝建议,并不宣传神秘的宗教思想。威尔・杜伦博士在1932年出版的《哲学概论》中认为,对孔子的学说最好称哲学而不称宗教,因为孔子的言论中缺乏宗教的意味。所以从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出发,笔者认为把此处“天命理解为“the will of Heaven”更为妥当。

二、其次来谈论风俗文化的不同对英汉互译的影响

习俗文化是指贯穿于日常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的由民族习惯形成的文化。汉英两个民族在风俗文化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尤其是在称谓、寒暄语、颜色词的使用及审美情趣及时间和数字观念的不同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规约和习俗。

(1)称谓的差异。在西方文化中,对纲常不很重视,体现在亲属称谓上为关系区分不够清晰,而中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严格的宗法观念。例如汉语中的伯父、叔父、姑夫、姨夫、舅父在英文里都统称为“uncle”,这种情况给翻译带来了困难。英译《红楼梦》中的称谓空缺常使译者感到困惑。《红楼梦》中有凤姐对贾母的一句话:“这通身的气质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嫡亲的孙女似的。”孙女和外孙女在英语中都用“grand-daughter”来表示,David Hawks的译文另换了角度来表达这句话的意思:“Her whole air is so distingue!She doesn’t take after our side of the family,Grannie, she is more like a Jia。”但这仍未译出贾母和黛玉的关系,杨宪益夫妇从黛玉父亲的角度进行翻译,意思表达得较为清楚:Her whole air is so distinguished!She does n’t take after her father,son in law of our old Ancestress,but looks more like a Chia。

(2)见面语差异。汉译英时如不了解中西见面语的文化差异及其可能造成的文化冲突,仅仅使用直译,就会误解。见面语一般分为招呼语和寒暄语两类。汉语用的招呼语形式多样,而英语中的招呼语则比较模式化,如“How are you?How do you do?”因此在翻译招呼语时就会出现词汇空缺。如汉语中常用“上哪儿去?”打招呼,若直译为“Where are you going?”西方人则认为是在干涉其私事,造成文化冲突。寒暄语中,中国人常以谈论对方的切身生活为话题,如《祝福》中,“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中国读者对“说我‘胖了’容易理解,但英美人士不明个中缘由,且忌讳肥胖,易产生误解,因此应增添解释性词语,有学者将其译为:“After exchanging a few polite remarks when we met,he observed that I looked ‘fat’,and having made that complimentary remark he launched a violent attack on the revolutionaries,”甚妥。

(3)对颜色词使用的差异。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相同的颜色词,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寓意相差甚远。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表示喜庆,而英语中红色代表暴力、激进。因此汉语中的“红茶”在英语中是“black tea”,“红糖”则为“brown sugar”。“黄色”在传统文化中是“尊贵,庄严和王权”的象征,在现代汉语中表示“、色情”的意思,此意源自于英语中的“yellow press”,但实际上“yellow press”指的是“低俗的出版物”,并无色情之意;“yellow”在英语中一般寓有怯懦之意。

(4)审美情趣的差异。审美观念因受地理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经济、宗教、价值观、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而不同。汉语文字脱胎于象形文字,中国人也擅长于形象思维,而英语则受其高度形式化的语言制约,习惯于逻辑思维。两种思维方式势必产生语言的形象美和逻辑美的不同取向。在英汉翻译作品中我们常见到很多的工整的四字格和排比句式。对这种译法有人认为有美化译文或归化原文之嫌;但从翻译理论的异质同构说或动态对等说出发,似乎又颇为有理。审美取向的差异给翻译实践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5)数字方面。汉语这一数字开头的词语数不胜数。如果将这些词语一对一的译成英文,那将势必难于做到既忠实原文又能被英语文化接受,所以,我们既不能将“一目了然”译成“one eye sees it all clearly”,又不能将“三长两短”译成“three longs and two shorts”,也不能把“七嘴八舌”译成“seven mouths and eight tongues”。这些词语只能分别意译为see clearly at a glance, unexpected misfortune or calamity, with many people speaking all at once 不然的话,英人就会be wide at sea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6)时间方面。英汉时间观念方面也有着一定的差异,比如在用“前”与“后”分别指过去与将来时,意义就不尽相同。中国人是面对着中国去看问题, 而英语文化的人却正好相反。此差异可从下句中作一比较:But w e are getting ahead of the story。从字面意思中国人可能理解为,“但是,我们说的故事前面去了”。然而,此句正确含义是“不过,我们说的故事后面去了”。还有,atest这个词,不能理解为“最迟的”,“最后的”在英语时间概念中的意思是“最新的”。比如the latest new s,应译成“最新消息”,而不是“最后消息”;the latest discovery of something,应译为“对某事的最新发现”,而不是“最晚发现”。

针对这些对英汉互译影响的因素,我们也应该采取一定的应对策略。翻译的目的是进行文化交流,译文中文字符号的改变应体现文化的交融和渗透。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出现许多词汇空缺,特别是能够相互对译的俗语、谚语、俚语就更少。为保持译文“忠实”,翻译时往往需要采用“直译加注”、“释义”、“意译”等手法。

1.直译加注

翻译实践中,在原文与译文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的情况下,为了向译文读者介绍原文文化的相关知识,译者要作适当注释。如对《红楼梦》第34回中的“可谓东施效颦”这句话杨宪益先生译为:“She is Tung Shih imitating Xi Shih.(Xi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ieh.Tung Shih was an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 )”。

2.意译

在处理某些带文化色彩的词句时亦可用意译法,例如英语中有句习语:“When Greek meets Greek,than comes the tug of war”若直译为“希腊人遇上希腊人,定有一场好斗”则失去了原文的意义,因此不妨改译为“两雄相争,其斗必烈”。又如汉语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如直译成“Until Qing Fu is done away with,the crisis in the state of Lu will not be removed ”。就不妥,可译为:“There will always be trouble until the trouble maker is removed”。

3.释义

在译文语言中,找不到对应词来表达时,可采用释义的方法以保留词语的内涵意义。释义是直接向译文读者解释原文词句在上下文中的意味的一种手段,以清晰地表达原意,避免误解。如:端午节那天,人们都要吃粽子。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which falls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y lunar month),it is a common practice to eat Zongzi, which is a rice pudding wrapped up with weed leaves.译文是端午节和粽子的说明,较好地传递了文化信息。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各自不同地特点和其所处地不同的文化环境。在翻译时不仅需要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有正确、深刻、全面的理解,还需要了解英美人的物质生活习惯、社会风俗习惯、语言方式、思维方式、等。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应仔细研究其中的文化差异,将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尽可能地弥合起来,让读者最好地理解源语文字,感受异域文化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鄂.红楼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傅仲选.实用翻译美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4]郭锦桴.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5]Hawkes,David.The Story of the Stone,Vols.1-3,Penguin Books。

[6]乐金声.欠额翻译与文化补偿.中国翻译,1999,(2)。

[7]李天辰.论语英译体会点滴.外语教学,1999,(2)。

[8]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翻译通讯,1984,(1)。

相关期刊更多

软件产业与工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青海农牧业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青海省农业农村厅

软件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