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重阳节绘画

重阳节绘画

重阳节绘画

重阳节绘画范文第1篇

关键词:视觉;听觉;影视;绘画;艺术

一、引言

一部音乐作品有华采乐段,一幅绘画作品有主题中心,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会有令人回味久远的经典镜头。绘画与电影之间所存在的深刻关联作为一种美学现象已成为共识。艺术作品不论由哪种技术手段制成,它总是意味着艺术家用这些手段来表现自己的创作意图,自己对材料的态度以及自己对作品的主题与内容的思想和艺术的理解。影视作品要鲜明而深刻地揭示出主题形象,就得充分地运用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段,如语言、音响和造型因素等。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中,电影摄影师的艺术是电影绘画艺术,摄影师是真正的电影绘画艺术家,以非常鲜明、真实而富于表现力的绘画形式来表现影片中各个镜头的思想和内容。优秀影视作品可以做到声画相融,有虚有实,有藏有露,视觉和听觉相互映衬,相互补充,创造引人入胜的优美意境。

二、视觉、听觉和谐的影视作品

影视作品设计的关键在于必须具有一个个性化的视觉解读。影视作品视觉化过程的第一步是设计包含有影片思想或剧本精神的画面,为影视作品创造一个整体的画面基调。《英雄》选择的是旖旎奔放的自然景观和沉稳厚实的秦王宫,空间横向调度气势磅博,场面阔大,浓墨重彩的气氛渲染和造型视觉的张扬,营造了一种历史气度与人物的英雄悲歌。wWw.lw881.com《无极》作为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影片,不仅色彩艳丽,而且时空写意,使得影片带有一种神秘虚无的诉求语境。此外,不管是《英雄》还是《无极》,其中的电影音乐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故事主题,给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电影美学的角度来看,影视艺术具有时空统一性、声画可融性、表现综合性、形象逼真性等审美特征。影视这一艺术门类的各种形象都是在画面和声音的统一中,通过造型而表现出来的。影片的整体形象结构、情节发展的顺序、在具体环境中进行的动作,都是由导演构思,而形成了一套连贯的绘画处理。形象的各个场面在胶片上构成画面,乃是摄影师艺术创作劳动的成果。摄影师,这个掌握着一种新的造型形式、活动的电影绘画的表现手段的艺术家,其任务就是把影片的内容作为许多活动的绘画构图——肖像、室内景物、战斗场面以及群众场面,在胶片上表现出来。现代影视编导在构思时,不仅要善于汲收美术、戏剧的特长,要考虑画面的安排,关注画面美,同时还要善于通过各种音响来构成节奏感与和谐美。声画可融性传统艺术如绘画艺术等,也要借鉴影视艺术的这一特点,进一步用画面和声音来塑造和完善绘画艺术,形成视觉和听觉统一和谐的优秀绘画艺术作品。

三、绘画艺术的视觉和听觉

1. 绘画艺术的视觉和听觉

绘画艺术又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绘画艺术作品都是可见的视觉形象,美术创作是形象思维活动。绘画艺术创作者在创作中可以通过写实或写意、夸张或变形等多种手法来创造美术形象。这种创作活动是绘画创作者以客观世界的存在为依据,加上自己主观的创造性劳动而创作的,它是瞬间性的创造。塞尚说绘画是“眼睛的思维”,古往今来,绘画艺术家不得不为吸引眼球煞费苦心,绘画自身的形式积累也很丰富,视觉质量方面,前辈大师们给现代绘画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每个优秀的绘画艺术创造者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和机遇。总之,绘画艺术就是以造型和色彩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就是实现视觉信息与精神和思想的同构。

音乐与绘画似乎是两种毫不相关的艺术,前者通过音响诉诸人们的听觉的感受,能使人直接感觉到在时间中的运动与发展,但是没有视觉形象;后者通过线条和色彩诉诸人们的视觉感官,具有视觉形象的直接感染力,但不能表现出形象在时间中的运动与发展。但在现实的绘画艺术创作活动中,绘画作品中视觉和听觉的律动往往是绘画艺术家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艺术感受中形成的一种感性经验不仅表明了音乐与绘画之间的某种联系,而且也表明了音乐中可以表现绘画性的内容。

音乐史学家安勃罗斯曾经说过:“音乐是心灵状态的最伟大的绘画家。”我国古代伯牙鼓琴,钟子期听音的记载充分说明了在绘画艺术中音乐的重要作用。《吕氏春秋·本味》记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伯牙能用诉诸人们听觉的音响描绘高山大河的视觉形象,钟子期能听其声见其形,在琴声中感受到高山大河的视觉形象。音乐是以声音为表现手段塑造形象的听觉艺术,它只能诉诸于人们的听觉,但并不是说人们只能用听觉来感受音乐。实际上,在艺术创作活动中,创作者不止通过听觉的渠道而是用整个身心去感受,体验和认识生活的,在优秀的绘画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情感不单是听觉感受,而是整体的感受。在绘画艺术创作中,作者可以发挥联想、类比、象征、发展再现等音乐手段来表达作者自身的内心感受,这种感受不是一时一景所引起的,而是经过较长时间对社会与现实生活事物的思考后形成的。

2.绘画艺术视觉和听觉的通感

通感是指人们的感觉器官,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之间的相互感通。在“艺术通感”中,最活跃的是视觉和听觉,通常人们把它称之为“视听通感”。音乐艺术和绘画艺术由于“视听通感”的广泛存在,它们在美术和音乐这两门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之间搭起了桥梁。在绘画艺术中视觉与听觉的通感是历久存在的现象,艺术家们一反过去学院派和伪古典主义的重理性、重写实的传统,而要以音响、色彩、光线等抽象形式直接表现瞬间即逝的视听印象和内在感情,这种抽象性、表情性的艺术倾向,使得在绘画艺术中音乐与绘画之间有了更多更好的亲和力和契合点。

绘画艺术创作者在创作时,通过线条的长短变化、粗细的控制、刚柔并用等来表现画面空间感和质感,通过线条的美勾勒出画面。然而不同的线条在相互制约中产生了不同的节奏,节奏是艺术的生命,犹如音乐中高低、长短和强弱不同的音和不同的节奏组成的旋律线条时而悠扬、时而回旋,构成了画中无声的旋律。画面中线条的长短变化、粗细的控制和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音乐旋律线具有本质的共性。音乐通过声音在时间持续中表现感情,不同的声调、节奏、旋律组成的乐章,可说是一条情感的流水线,绘画以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刚柔结构形体,创造形象。绘画中的线条是经过审美情感净化了的,虽静犹动,富于节奏感,韵律感,与音乐无形的流水线有着心理动力学上的相似性。这就使得绘画艺术家能够把时间持续的音乐与空间并列的绘画沟通起来,用无形的声音画出形象,用有形的形象表现出音响。总之,绘画创作中,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具有一种共通的、本质上相感应的和谐,使绘画创作者受到心灵的震撼和灵感的冲击。

3.我的绘画艺术创作感受

为了在自己的绘画艺术作品中表现视觉与听觉形式的和谐,在平凡的事物中,我发现为自己,也为他人而去捕捉的美。这美的含义包涵着色彩、光影、形体以及音乐中的旋律、节奏感等。不论这些事物只能存在于瞬间、几小时或已存在了数世纪,只要它们之中有某种东西能引起我的兴趣和美感,我就用画笔尽力去表现时空瞬息和音乐般的旋律。为了这一目的,我常到原野中去写生。自然中的山川日月、房屋建筑、人物都深深吸引着我。当进入绘画时,景物似乎又是创造力的障碍,我不希望被具体的观察所束缚。我是用感觉、激情和理智来绘画,我所完成的作品一般同视觉与听觉唤起的灵感联系着。音乐是一种感染力很强的艺术形式,它有很多东西与绘画是相通的,它确曾给我的创作以巨大而实在的影响与帮助。笛的清新悠远;箫的沉静、深挚;圆舞曲的优美、绚丽而匀称;清音乐的优雅、自然……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有些音乐不只是优美、使人神往,还能给人以生动、具体的联想,它能把人引向广阔的空间和纷繁的彩色世界。从音乐的旋律中听出色彩、节奏,感受到力量,触及到实在的自然。此外,我探索不同的艺术语言,通过增进情感认识,让我的认识在作画的进展中变化和成长。这使我有足够的主张、估价自己构思的灵活性。当一个视觉形象浮现时,我会在色彩、阳光、节奏、旋律的感动中去构思、去探索、去发现。长期以来,我总是在生活中兴趣盎然地搜寻,发现那种由明与暗、光与色交织而醉人心灵的感受。那种感觉一直保留在我的心里,力图用绘画来表达一种音乐和绘画的综合效果。

山城重庆是我近年来绘画表现的主要对象,大都是从本土民宅的建筑中去寻找一些认为有意思的感觉给予提升,给予构成,采用和谐的色调,细腻的表现和文雅的笔触,用一种色彩世界的重构表达非具象思维的抽象性。我在《阳光的节奏》的绘画创作中,采用了传统的油画技法和现代构成的平面图象,力求构图平衡中具有节奏感,画面大胆运用了阳光的虚幻与几何图象的构成,黄色的高调与深略的重音对比,给人一种既现实又梦幻、音乐与视觉的和谐之美。人类在阳光下建造的巢穴,也只有阳光才能赋予它真实形色,叮当作声的金辉泼洒在砖石土木之间时,人与太阳的协奏曲才真正奏响。

四、总结

音乐与绘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音乐以声音为物质媒介,表现人的主观情感,主要作用于人的听觉,是“听”的艺术;绘画则用形体色彩、线条描写客观事物,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是“看”的艺术。一个是无形无相的听觉艺术,一个是有形有相的视觉艺术,它们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但在绘画艺术创作中,并不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在绘画创作中的艺术审美活动中,音乐的音响与绘画的造型可以相感而相通,形成通感。只有视觉和听觉效果达到和谐统一的绘画艺术作品才能够具有艺术感染力,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 陈晓伟.从绘画到银幕:中西古典绘画与电影影像关系探析[j].中州学刊.2006,(3)

2. 王彦萍.音乐艺术中的美感[j].青年文学家.2006,(7)

重阳节绘画范文第2篇

对幼儿绘画作品欣赏、评价,对于教师来讲是对幼儿绘画作品进行分析讲解和提出看法的一种美术教学方法,它既是对本次作业的总结,又是对下次作业的指导。因为幼儿绘画教学是以“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为目的,决定了我们对幼儿作品的评价标准必须建立在幼儿创作意图和绘画心理的基础上,只要是幼儿能够解释作品都应给予肯定,凡是能够体现出幼儿的创作思想、纯真天性、大胆手笔、积极情感的作品,即使其中只有一个细小的闪光点,就可以认为是好作品而给予赞赏。对于家长来讲,要评价、欣赏儿童绘画首先应该了解、理解儿童的各个方面的特点。不要用成人画的审美观来要求儿童画,以成人画的标准评价儿童画,要站在孩子的立场来看待儿童画。成人的态度和评价对孩子会有相当的影响。如果评价不好,可能会打击、挫伤儿童绘画的积极性。怎样才能更好地判定儿童绘画作品的差别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欣赏绘画作品的:

一、评价幼儿作品的标准

现在大多数家长、老师都把模仿作为评价幼儿美术作品的标准。“像真的”就是优秀作品;“不像”就认为是水平不高,这些都阻碍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抑制了幼儿的积极性,创造性。所以,评价幼儿作品首先应当从理解幼儿的角度出发,借孩子的眼睛,借孩子的一颗童心去看作品,不应用“像”与“不像”、“对”与“错”成为评价幼儿作品的标准,更不应用专业眼光或教师主观的眼光去评价这些特殊的作品。评价是一种导向,肯定幼儿作品,有利于树立孩子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再创作的信心。

二、成人要有爱心和细心

成人评价时要有爱心和细心,应该经常用鼓励的话语:“你画的真不错”“真好”来肯定幼儿的成果。曾经有一次,我教幼儿画太阳时,有个孩子画了一个绿太阳,我一见就想说:“世上哪有绿色的太阳?”可又一想,还是听听孩子的话。他说:“我的妈妈天天在地里干活,让火辣辣的太阳都晒黑了,而且满头大汗,我就想让太阳变成绿色的,给妈妈一片绿荫,妈妈就不会热了。”多美好的愿望呀!多大胆的想力呀!如果老师不分清红皂白地去说:“哪能有绿色的太阳?”那么结果就是幼儿失去了想象的翅膀,失去了创造的空间,所以适应的鼓励是培养幼儿自信心、增强想象力的重要方式。

三、是否真实地反映了儿童的生活经验

我们儿童也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多儿童绘画的内容空泛,形象概念,构思和表现内容雷同。比如:画“六一节”就一定要画歌舞表演,画“祖国”就一定要画五星红旗等等。绘画中表现的内容应该体现出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体现出儿童自己的态度。不能只注重技法、技巧的学习而忽略观察、感受生活的这一重要环节。应该提示儿童描绘具体的生活,画自己熟知的事物,表达内心的情感。逐渐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使自己的绘画内容更加充实、饱满。

四、作品是否有“童趣”

评价幼儿绘画应着眼于“童趣”。老师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可以用富有童趣的奖品来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在教学中,我常常用一些富有童趣的印章或颜色鲜艳的剪纸作为奖品,不同的奖品代表不同的绘画水平,让幼儿自选。如布局饱满、色彩鲜艳、想象力丰富的作品,就可以让幼儿选择最喜欢的一种奖品。

五、要给幼儿创设互评与自评作品的机会

幼儿互评美术作品是一个提高幼儿审美能力、集思广益的过程,要让幼儿人人参与,积极地发表看法。每一次画完可把全班幼儿的作品一张一张贴出来,让幼儿互相审视、交流,同时还可以让孩子们向大家介绍自己是怎样想和怎样画的。有的孩子就会像讲故事一样述说自己有趣的构思,这时教师不要给幼儿的作品打分,不要对任何幼儿的作品下结论,避免造成幼儿的恐惧心理。

孩子们经过审视、互相观察,他们心里明白,谁的颜色搭配的好,谁的画构思有主次,谁的画想的新鲜有趣,自己的画有哪些不足……通过大家品评,幼儿的自信、自强、自爱逐步增长,他们的创造性会更强,画面更有动力。

重阳节绘画范文第3篇

关键词:钢琴曲《夕阳箫鼓》美术 意境

音乐创作风格历来与美术、诗歌、舞蹈等姐妹艺术紧密相连。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受印象主义画派的影响而创作了具有印象主义风格的音乐。穆索尔斯基的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是根据画家哈特曼的个人画展创作的,且还沿用原画的标题。黎英海先生根据琵琶古曲改编的钢琴独奏曲《夕阳箫鼓》,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地描绘出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夕阳箫鼓》中所包含的音乐创作手法、乐曲的发展衍变、作品的演奏风格与姐妹艺术美术有着如何的联系呢?本文通过与美术绘画中涉及的意境、线条、色彩、节奏、层次、风格等方面进行联系和分析比较,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演奏此曲。

“标题”的意境

《夕阳箫鼓》原是首琵琶独奏曲,最早见于公元1736年至1820年间《鞠士林琵琶谱》手抄本,共七段,无标题文字。而在陈子敬琵琶谱手抄本列有“回风”“却月”“临水”“登山”“啸嚷”“晚眺”“归舟”等七段小标题,每个标题都展现出一幅画的意境。后平湖派传人李芳园在《李氏谱》中对此曲作了较大的改动,将曲名改为《浔阳琵琶》,在结构上把原来的七段扩展为十段,并加上了雅致的标题,如“花蕊散回风”“关山临却月”“箫声红树里”“夕阳影里归舟”等。再后来,汪昱庭对李芳园的曲谱又做了较大的改编,曲名改为《浔阳夜曲》,改编后的乐曲接近于民间乐曲的原貌。在1825年前后,上海著名的业余团体“大同乐会”将《浔阳夜曲》改编为民族器乐合奏曲,遂改名为《春江花月夜》,并拟名“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尾声”十个小标题①。全曲通过十个标题的归纳,展出了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

黎英海先生于1972年根据琵琶古曲改编成了钢琴独奏曲《夕阳箫鼓》,基本上保留了琵琶古曲的结构样式——变奏曲式,共分十段,引子、主题乐段、主题的八次变奏和尾声。虽然钢琴独奏曲《夕阳箫鼓》没有小标题,实际上音乐是围绕分段标题的意境而展开的,具有分段标题的灵魂与神韵。其引子部分的散板前奏中,运用复倚音、琶音、分解和弦模仿琵琶和古筝奏法,“引子音乐一开始,就把人带进乐声悠扬的黄昏景色。”它的主题“是一首委婉动人的船歌”,而各个变奏或“曲折婉转,宛若浪花飞溅的流水,九曲连环,洄流而下”或“既像是月下美人在翩翩起舞,又仿佛阵阵微风吹起的水波涟漪”。而它的尾声,则更被理解为“欢腾一时的箫鼓声、歌声、浆声都慢慢消失在宁静的夜色中”。②乐曲描绘了夕阳西下,远处的小舟在江面上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摇,不知从何处传来箫鼓乐器那优美动人的旋律,渔人们欢快归来,小船过后,夜晚又恢复了宁静。黎英海先生曾经就《夕阳箫鼓》的创作也谈道:“从总的形象上表现祖国的大好河山,美丽如画的风景。”③此曲源自琵琶古曲,但在改编中运用了类似西洋作曲技术形式中的变奏手法。在速度的安排上,遵循中国传统器乐曲典型的结构特点“散——慢——中——快——散”,让人自然而然联想到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的音乐意象,一幅幅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画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线条的“勾勒”

德国画家克利曾说过,绘画就是“用一根线条去散步”。画家手握画笔以线条的形式表现自然、描绘景物。英国风景画家康斯坦布尔在油画《埃塞克斯的威文霍庄园》中,以地平线、林木、河岸和栅栏的横向线条创造了一种和平与宁静的印象。中国传统音乐也是以线性旋律为主,在旋律的进行过程中,音高的运动方向会呈现直线或曲线的运动状态。高低、浓淡、粗细、曲折的旋律线犹如画面上的线条,时而伸展,时而平缓,时而起伏,表现了音乐的形象和灵魂,让人体会到不同的画面形象。

通过旋律的线性分析,《夕阳箫鼓》给我们展现的也是一幅音响的线条。

第一“幅”江楼钟鼓,用装饰音、琶琶音模拟远远传来的江楼鼓声,表现由慢而快,由弱至强,由强渐弱的旋律。尔后又奏出了似箫般的旋律,用颤音、一连串渐强的旋律线描绘出一幅夕阳西下,余辉未尽,小舟泛江,恬静醉人的景象。

第二“幅”月上东山,这段似波浪般柔和的旋律,旋律的一头一尾同度音贯穿连接,移高四度的主题音调,似画家画面中平缓、富有变化的优美线条。

第三“幅” 风回曲水,曲调引入新的音调,旋律线起伏增大,动力感增强,犹如微风吹拂着江面,水流回旋、繁星闪闪,仿佛又展现出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

色彩的“描绘”

画家康斯坦布尔的《干草车》,用点子很小的色彩笔触来表现树木和草地上闪动的光线。而音乐的“色彩感”带有主观性,钢琴家运用不同的触键方法表现丰富多彩的音色。如印象派作曲家是以光感和色感在人的内心引起的瞬间感觉和印象来表现音乐。④

作曲家赵晓生先生说:“色彩感觉不仅仅在印象主义音乐中体现,它渗透于全部钢琴作品之中,是一切钢琴演奏家不可或缺的基本功。”⑤就乐器而言,钢琴的音色是单一的,但通过不同的演奏法、不同的触键、不同的踏板用法以及音区、音量等方面的对比,完全可以产生不同音色的联想。我们要在传统的钢琴演奏技法的基础上结合音色技法,通过力度与速度的变化,运用音色联想来演奏《夕阳箫鼓》,使其更能体现出中国民族乐曲的色彩。钢琴曲《夕阳箫鼓》力求把西洋乐器的音色、韵律体现“中国味”,如江楼钟鼓中用同音轮指、同音反复来表现,力度由近到远、由远到近模拟琵琶音色描绘江楼鼓声,用装饰音由慢到快,由缓到急模拟笛的音色。在作曲技巧、表现手法、弹奏技能上模仿中国民乐器箫、笛、古琴、琵琶等。

第四“幅”花影层叠,其中速度、节拍、旋律、和声、织体等前后形成不同的色彩对比。曲调开始部分是散板节奏,徐缓的旋律线进行之后,节奏逐渐加快,奏出速度较快的华彩乐句,使得气氛焕然一新,与前面所表现的恬静意境形成鲜明对比,恰似一阵晚风吹拂,水中花影随波摇曳、纷乱层叠。

第五“幅”水深云际,这段音乐运用不同音区、不同音色构成鲜明的色彩对比,使人联想起水天一色的江中晚景。音乐先在浑厚的中低音区回旋,使人联想起江水浊浪推涌、连绵不断。接着一连串带有装饰音的旋律模仿琵琶音奏出飘逸的声音,明亮的色彩好像水鸟在云际飞翔、鸣叫,时而在高空中翱翔,自由自在,富于生气。

节奏的气韵

绘画也讲究节奏的课题,线条和笔触能够赋予画面结构一种特殊的节奏感。因为我们观画的节拍通常是由各部分的线条标出的,如果有繁多的线条和笔触需要通过,速度就会放慢;如果是由简练线条标示的色域,速度就会相对加快。画家可以将这种心理节奏的组织用来提高视觉的兴奋情趣。

音乐与绘画相类似,但表现方式有所不同,必须在时间的运行过程中展开,它属于时间艺术,节奏是音乐中总的时间组织,是音乐的骨骼。无论是音乐的细微结构,整体结构,都不能脱离节奏骨架而存在。甚至在休止符出现时,不是音乐的停止、消失,而更要有韵律气息相连,“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句千古佳句正是道出了音乐气韵的精髓。通过形象思维的联想,将此曲的音符图像转化为音响图像。

如:第六“幅”渔歌唱晚,其旋律中的“笔断意连”之意。右手表现稍快的旋律,接着长音后一大串上下起伏的流动音符,左手在小节最后半拍穿插三十二分音符的三连音,而后是交叉高八度的二三度的双音,似水中的小鱼在戏水,此时右手旋律留出同时值的八分休止符,这空隙使旋律显得风趣而生动,如画面中的留白,要有音断气不断的气韵。

第七“幅”洄澜拍岸,由远到近,由慢到快,由缓到急的节奏变化,似画面镜头。音乐在速度上逐渐加快,如许多舟船竞相归来,一浪推一浪有急有缓,带有节奏的海浪翻涌而来,构成洄澜拍岸的壮丽景观。

立体的层次

音乐类似于绘画,在表层上和深层上都表现为“近景、中景、远景”。⑥此曲音乐的创作手法由静到动、由动到静,由远到近、由近到远,及不同的触键方法、力量的对比等演奏方法和作曲技巧充分体现了音乐的层次感和空间感,展现了一幅幅立体的画面。

第八“幅”桡鸣远濑,其织体旋律与演奏让人体会到不同的音乐形象和音乐的立体层次感。如左手的琵琶音和右手的装饰音形成两个声部、两条旋律线,手指运用不同的触键力度和触键位置构成鲜明的两层音乐线,描绘出船桨有韵律地划动和水面上泛起的水波纹,生动而形象地跃入我们的眼帘。

第九“幅” 欸乃归舟,这段是全曲的高潮段落,情绪达到了顶峰。右手快速的三十二分音符形成拍打礁石的水声背景,左手的横线旋律行进似渔民归来欢快的歌声,这构成了旋律与伴奏的层次感,这就是画家所说的近景与远景。

第十“幅”尾声,主题旋律变化再现段,自由的慢板,恬静而幽雅。沸腾的箫鼓声、桨声、水浪声慢慢消失在宁静的夜色中。一连串五连音和七连音的分解和弦,表现出了一轮明月穿行在薄雾中,江岸撒满银光的幽静立体画面。而后主题浮现,似人们心底深处流露出的对祖国美好江山的赞美之情。

整体的风格

画家勾勒的线条和笔触能够表现物象、表达情感、显示个人风格。优秀钢琴演奏家的演奏方法与优秀画家手中的笔触一样,无论弹奏什么乐曲,描绘什么画面,都体现一种风格和技巧。钢琴曲《夕阳箫鼓》在保持原曲神韵的基础上,取消原曲中的小标题,运用中国传统作曲手法变奏、展衍和循环原则,并采用中国特有的自由变奏——叠句曲式构成一气呵成的整体结构,全曲情绪逐渐变化、扩展,增强了力度和速度的对比,这正像中国写意水墨画一样,追求的不是粗犷的笔触,而是细腻的渲染和润色。

钢琴曲《夕阳箫鼓》是一首用西方的钢琴来演绎中国五声调式的作品,要表现中国音乐的精髓并非易事,我们要熟悉我国传统的文化底韵,必需具备民族的审美心态和审美素质,并把乐曲中音乐元素、表现手法想像为作曲家在模仿中国民族乐器音色。这样,《夕阳箫鼓》中散—慢—快—散的结构形式,中间各段时空节奏变量自然递增,表现出了中国神韵和意境。在演奏与欣赏这首精致的钢琴曲《夕阳箫鼓》时,我们可以通过美术艺术找到相通和借鉴之处,以其特有的旋律线条、音响色彩与音响造型激发起欣赏者的丰富联想,从而产生一定的构图线条、绘画色彩与结构造型。⑦

注释 :

①方岳民.《〈夕阳箫鼓〉从琵琶曲到钢琴曲的文化衍变》.音乐探索,2006年第2期.

②李西安.《钢琴曲〈夕阳箫鼓〉音乐分析》.中国音乐,1982年第1期.

③苏澜深.《探中华之乐,求民族之风——黎英海先生访谈录》.钢琴艺术,1999年第1期.

④⑤⑥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

⑦方岳民.《<夕阳箫鼓>从琵琶曲到钢琴曲的文化衍变》.音乐探索,2006年第2期.

参考文献 :

重阳节绘画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多维预设;教学预设

传统的美术课堂的基本模式:讲授―练习―评价。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学生被动又缺乏积极性,而教师也是重复演绎,缺乏教学热情。这种以本为本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情绪的抒发。作为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性,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学,而教师只是从旁引导。

想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由表达的理想课堂,就离不开教师在课前的精心地准备与设计。教师在教学预设时应该认真读透教材,多维度地进行预设,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堂中自由表达。多维的教学预设与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两者结合是教学活动得到顺利展开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中预设时一定要深入教材,吃透教材,做到充分的了解教材的内容与目的。美术是一门具有人文性、视觉性、实践性、愉悦性的综合类的学科。它的这一特性就决定了我们必须采取多维的教学预设去设计课堂。这样才能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表达和创作,最终学生得到不断的成长。接下来,我以课堂具体课例,介绍一下在在小学美术课中多维预设的运用。

一、《鳄鱼拔牙》――画面构图预设

构图是绘画的基本要素。儿童画的构图与我们成人的很不一样。儿童画更多的是凭借学生的直觉来引导自己的思维,但画面效果往往比较随意,主体不突出,画面不均衡,缺少背景等等问题。因此在开展教学前,有组织的进行构图预设起着重要作用。

《鳄鱼拔牙》课例中,我们以鳄鱼为主体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直觉在画面中安排主体物的布局,然后围绕着主体物把符合画面内容的事物添加进去。老师要结合情景与故事,运用生动的语言加以引导。掌握了这节课,我们可以运用到其他同类型的课中,如《蚂蚁与西瓜》、《猫咪的故事》等课程。

在小W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构图基本知识,不能要求过高,过急。通过对于画面构图的预设,让学生学会让画面饱满起来,形成构图的意识。学生能在作品中做到画面安排合理,让欣赏者感到舒服就可以了。

二、《瓶子拼贴画》――美术材料预设

美术材料指的是学生在创作时的画纸、画笔、颜料等工具材料。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教师有大量的美术材料可以选择,而美术材料对于探究教学的目标和主题思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瓶子拼贴画》课例中,其课程实质是画面当中用色上的一个预设,其目的是要求学生达成大小、疏密变化的认识,同时进行色调知识的了解。在这节课中,我进行了材料上的预设,要求学生统一准备黑、白、灰卡以及报纸。首先了解瓶子的基本特征,学生自由选取黑、白卡以及报纸剪出不同大小和外形的瓶子。然后开展一个学生之间的分享互换活动,交换大小,颜色不同的瓶子,让学生以灰卡为背景,自由拼摆,寻找疏密变化。当学生看到最后的作品时,都比较满意。学生在这节课中很轻松愉悦,并没有意识到老师带着他们在玩高级灰。在学生自由表现的过程中,教师已经达到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这种无痕的教学预设,让学生在放送陶醉的状态下毫不自知的完成了思考和表达。可以说是轻而易举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三、《心中的太阳》――绘画步骤预设

一、二年级的低段学生在表现画面时,常常会画得过小或者画面抓不住重点。破坏了画面的整体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进行教学预设时,可以对绘画的步骤进行一定预设,这样就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一年级下册《心中的太阳》一课中要求学生画各种各样的太阳。如果不预设步骤,学生画出来太阳往往都偏小,没有变化,一个个散落没有关联。因此,在绘画步骤上我进行了预设。首先,第一个画的是太阳爸爸,他是家里的大胖子,最大个,我们要把他画的最大,画在画面的中心一点。第二个是太阳妈妈,看,她正挽着太阳爸爸呢,妈妈的身体被爸爸挡住了一部分,妈妈也要爸爸小个些哦。还有太阳爷爷、奶奶,他们都是大人所以要画大一点。其他还有太阳姐姐、妹妹、弟弟……随便画。这样的绘画步骤就能有效地解决学生在课堂中画面把握问题。但是,我们在进行绘画步骤时,也要注意与故事情景的结合,不能只注重结果。

重阳节绘画范文第5篇

著名史学家汤恩比曾指出:一个民族或社会能否打开僵局开发前程,有赖于是否朝着创造的方向迈进,没有创造力的民族或社会将无法面对“未来的冲击”,亦不足以适应现代世界的动荡。事实说明,人类的进化、文明的提高、国家的强弱、民族的盛衰,都与创造力的发展息息相关。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已成为近二三十年世界各国教育的趋势。

那么,在美术教学中,怎样抓住学科特点和优势,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一最终目标呢?

根据新课标精神,我在日常的小学美术教学和课外美术教学中对低段儿童(5—8岁)“画故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实践。“画故事”的教学训练就是通过教师设计可行的教学方案,让孩子们在绘画实践中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表现不同的故事情节或意境的方法。通过故事情节、历史背景材料、不同学生的现象思维角度去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欲望。“画故事”能适应包括从未接触正规儿童绘画训练的大多数儿童进行趣味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一、“画故事”教学方法的设计思路

(一)教师讲故事,学生“画故事”

儿童喜欢听故事,更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将故事中的角色和发生的背景、情况做有趣的想象。在课堂上,我尝试引导学生参与到对故事的意境、有趣情节如何表现的研究中。

在这一类型的“画故事”课中,我通常采取的教学步骤为:

1.教师讲述故事;

2.学生对最感兴趣的故事情节或场景进行构思;

3.学生采用不同的创作手段,进行构图;

4.学生进一步处理画面,完成作品。

这是以现有的故事题材来进行延伸创作的形式。

为了上好“画故事”课,教师首先要查阅与故事有关的背景资料,在此基础上启发孩子们关于故事的联想,再根据这种联想确定自己用什么样的表现形式来作画。

“画故事”的创作对作品的表现提出了比一般创作画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对低幼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画故事”的训练时,我有意摒弃复杂的历史背景和人文、地理情况的限制来引导孩子们理解有趣的故事情节。这样做,才不至于使儿童觉得难以下手,而失去绘画创作的兴趣。比如,在创作我国古代著名的神话故事《九个太阳》时,我将故事中的太阳妈妈和九个太阳宝宝作为重要的角色,对他们的脾气、性格特点与学生进行共同分析,再让学生进行拟人化想象,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绘画能力想象创作。这样,合理地避开了故事中的创作难点。孩子们大胆地创造出太阳兄弟不同表情,不同形状的样子。有的用画笔描绘了太阳一家住在高大的扶桑树上的状态,有的想象出太阳妈妈每天乘坐金马车送太阳宝宝到天空值班时的情景……。相反地,在对年龄稍大儿童进行的训练中,则可以适当增强对故事的文化背景等的说明,以使孩子们能够有发挥的较大余地。

(二)教师给主题,学生“画故事”

这种方式,即由教师提供一个主题,学生自己进行故事的编创,再进行绘画作品的艺术创作的过程,我称之为“双重创作”。当然,这里的故事创作不是真正文学意义上的高要求的文字表现,而是指许多儿童都会在无意识间作出的用语言、线条甚至玩具表达的某些听到、看到或在梦中、现实生活中经历过的情节或片段。

“双重创作”的教学步骤为:

1.教师给主题,学生发挥生活经验或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大胆构思;

2.学生根据构思用绘画的形式在纸上构图;

3.学生处理画面,完成作品;

4.学生“说”画。从某种意义上说,最后一个环节“说”画的设计能提供孩子在绘画创作之后,用语言再现故事的机会。这对于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方面,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低年级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孩子在“双重创作”的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惊人的创作热情和表达欲望。例如,我曾在六岁左右的儿童中进行过题为《如果我会飞》的主题创作。孩子们纷纷运用自己的想象,绘制出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有一个孩子给自己画出了美丽的翅膀,在宇宙中与外星人一起探索着陌生星球的奥秘:一个看似文静的男孩则在画中给自己穿上了神奇的斗篷,像蝙蝠侠一样在夜晚的城市翱翔,为城市的居民伸张正义……。孩子们在整个的绘画创作过程中经历的是一次次有趣的心灵之旅。

用绘画的方式可以宣泄孩子们的梦想和想象,这是大部分孩子喜欢绘画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在这样的创作中,我们刚好能给他们提供一种表现的机会。孩子们对创作的故事事先没有什么遇见性,他们会边画边琢磨,边进行修改。正是这种在创作中的一种神秘性、不可遇见性,激发了儿童作画的激情和兴趣。

二、“画故事”对儿童产生的实际意义

绘画作品作为视觉艺术,把我们带到孩子们的梦幻世界,使有趣的形象复活,使欣赏者乘着孩子们视觉形象的翅膀来到神奇的境地。“画故事”的意义在于:

1.提高儿童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画故事”的教学实践中,不论是以语言文字符号还是以绘画形式作为开始或结束,都能引导儿童在创作中进行创造性思维的锻炼。这种美术教学的形式,可以使儿童在绘画的知识、技能、情感方面得到进一步培养,使他们在审美活动中的智力得以充实和加强,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

孩子们的作品反映了他们的洞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使故事变得更加生动,也唤起我们对曾经经历过的美好童年的回忆。一个个故事的展开,使得孩子们的想象力翅膀得以张开,在广阔的文化海洋上飞翔。孩子们通过教师的启发去想象,进入幻想、游戏、愉悦的童话世界。在整个过程中,他们创新思维的闸门敞开了,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培养儿童的形象思维能力

在绘画学习中,儿童的直觉、对形态的感觉能力比用语言表达的内容要广泛得多。

各种类型的故事,为孩子们的思维与想象提供了形象上的感觉。通过教师的朗读、孩子们绘声绘色的表达使故事由语言变为形象,或通过某种象征性的符号帮助孩子们理解,以求得孩子们的初步认识,再启发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感悟,将其表现出来。尽管孩子们对故事本身的理解有时可能处于一种似懂非懂、朦朦胧胧的状态,但就其创作作品的过程而言,已为培养形象思维能力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

3.促进儿童对美术技能、技巧的掌握

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法是美术语言“说话”的载体,是创作者传递美、表达美,表现情感态度的一种精彩形式。在基础的知识与技法作为铺垫,学生才能以美的形式准确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和创造。孩子们运用自己具备的各种绘画手段和方法,大胆地创造一些成人不敢问津的表现形式去诠释自己的感觉。这些过程包含着孩子们对时代、对事物的理解,对绘画形式的选择和运用,这样一种认识、掌握的程度,也包含着孩子们对一幅新作品产生所把握的各种条件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在“画故事”训练的同时使孩子们在美术知识方面所必须的技能、技巧得以不断提高。

4.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美术的功能之一就是将一些难以言传的东西变得让别人能够理解。当孩子们将故事所表述的内容转变为绘画形式时,他们不仅仅创造出引人注目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体现人类生活最珍贵价值的形象。“画故事”教学实践在加强儿童对各种事物的感知能力的同时,还能增进他们对许多从未接触的文化现象、背景的理解。这提升了美术学科教学的“人文”内涵,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画故事”的教学实践后的几点思考

探索多元、灵活的,符合儿童个性的教育模式以舒展童心,是每一位现代教育者努力的方向。当然,每一种新的尝试必然会引起新的思索。以下是“画故事”教学实践引发的思考:

1.对美术教师“教什么”的再探讨

新课准指出,美术学习应该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应创造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社会作用的认识。这正是“画故事”教学的重要意义之一,也是其潜含的目标。由此,美术教师“教什么”成为“画故事”教学需要解决的重点。

基于此点,我认为美术教师的作用不能仅仅是教给学生绘画知识和技巧,而应注重在教学中,创设美术的文化情境,增加美术文化含量。

2.对美术教师“具备哪些素质”的再思考

众所周知,当前的教育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对美术教师的要求同样如此。美术教师除需掌握必需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强化专业外,还需要从多渠道、多角度、多学科去丰富自己的知识层面,扩展视野,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需要教师提高对学生心理的掌握辨析能力,不断研究如何使孩子们学会创造具有美感和表现力的形式。

参考文献

1.于漪:《站在大写的人字上》,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陈永明、钟启泉主编:《现代教师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鞠献利:《教师素质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