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范文第1篇

武圣均

享受阅读乐趣, 阅读完李开复先生所写《做最好的自己》一书,受益匪浅。这本书里包含了很多需要我们掌握和学习的理论知识和人生观点:如何追寻成功﹔如何培养诚信的价值观﹑人生观,认识到积极主动的重要性和自信、勇气等等。得到启发,一个人想要取得成功,必须先要学会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需要有正确的人生观! 人的一生,就像一条道路,只有经过沟沟坎坎,拐角拐弯才发现原来是这样的。才可以在拐角拐弯处看到的是另一片场景﹔才可以在路上让自己不断前行﹔才可以在路上让自己奔跑﹔才可以让自己在路上朝着目标冲刺遥遥领先﹔才可以不让自己在路上跌倒!

做最好的自己,需要有强大的事业心﹑务实心﹑创新心﹑进取心!在工作上加强学习,熟悉市政专业业务知识,及时给自己充电,补充容量,弥补自身工作上的不足。发扬吃苦耐劳﹑实干﹑苦干﹑巧干的精神,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努力把自身工作做好,虽然工作中不一定会做到完美,但是尽职尽责就好。就我们市政工作来讲,市政工作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关乎城市的现代化文明程度,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窗口。2013年元月,岳麓区市政局在领导决策下以“贴心市政,造福百姓”为总体工作思路,努力把全区市政管理维护工作推向更高水平。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面貌,使老百姓居住舒适度进一步增强。一心为市民服务的宗旨!2013年5月9日,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组织召开了防汛专题部署会议。讲到“城市的地下排水考量着城市的良心".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以国务院名义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文,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建成排水防涝体系。改变道路不断出现“开肠破肚” “马路拉链”等现象,导致管网混乱。地下管网被称为一个城市的“良心网”。这些给了我们这些市政员工一支强大的兴奋剂,同时也给了我们工作上强大的压力。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范文第2篇

一、“读”原文,抓重点

读后感是读了书后的感受,因此,必须在读书上下工夫。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有深刻的感受和独到的见解。读后感写得好不好,关键还是看“读”得怎样。所以,写读后感的第一步就是要认真阅读原文,力求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以及语言文字表达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读懂字词来了解文章的内容,进而理解全文的难点、疑点,掌握文章的中心,理清文章的思路;还可以把文章的内容和社会、历史、个人的实际联系起来,边读边想。这样,读书的感受才会丰富和具体,才能为写好读后感做足准备。

读后感的形式、思路和内容都特别灵活,可以围绕一个主题,一句话,一个词,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展开。“感”是从读中产生的,不认真读,就不能深刻领会原文的精神实质,就不能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如果原文都没读懂,那也就不可能写出有价值的感想来。那怎么读呢?要边读边想,边读边记。哪些地方使你激动不已,哪些地方使你感慨万千都不能放过;要反复读,边读边体会文章的实质,联系自己生活的实践,加以对照、比较,同时要在原作上作上记号,如圈、点、划,或在空白处写上简略的看法等,以便再次复习和巩固。

二、摆好位,侧重“感”

读懂了原文,并不是一定就能写好读后感,将“读”和“感”在读后感之中两分天下,是不对的。前边的“读”是写文章的内容简介,后边的“感”才是重点。写好读后感应注意,一般文中既要有“读”的内容,这部分是文章的开头,应概括介绍“读”的内容或对自己有深刻启示的语句,从而引发自己“感”的内容;又要有“感”的内容,结合实际,要和“读”的内容紧密联系,写具体做到“读”“感”相连,有略有详、有感而发。譬如写《钓鱼的启示》的读后感,课文写了“我”在34年前的一个傍晚,和父亲去钓鱼,由于离捕鱼开放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爸爸要“我”把好不容易钓到的又大又漂亮的鲈鱼放回湖里,当时“我”对爸爸的做法很不理解,甚至感到十分“沮丧”,但最后“我”还是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湖里。34年后,我成为一名著名的建筑工程师,功成名就的“我”,从自身成长的历程中深深体会到“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我就课文的“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让学生自己谈谈对这件事的看法,并让学生结合实际写出对这句话的体会。由此看来,“感”是由“读”而生,自然就是读后感了。

三、抓住点,联实际

“感”要结合实际。有的学生读文章后会有很多感受,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一定要结合实际去“感”。写读后感是不能面面俱到,这样会造成文章内容杂乱、中心不明确;应该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深入写下去,这样才能做到中心明确、观点鲜明,使人读起来亲切舒服。结合实际,可以是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也可以是联系学生自己的思想实际,总之,一定要真正结合实际而“感”。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联系思想实际,即读了文章明白了什么,知道了应该怎样做……例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要求学生写读后感。学生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感悟也比较深刻,接下来就要让学生明白读后感重点是“感”。那么“感”是什么?“感”就是在读了文章后产生的感想,是对现实生活的某些问题的思考。因此,要求学生要联系自己的实际来写,联系实际生活中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一些现象纵横拓展进行评论。

四、“三要素”,要结合

议论、叙述、抒情相结合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要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互相结合。读后感是以“感”为主,要适当地引用原文,但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在表现方法上,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简洁。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读”。

五、总全文,升感想

总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呼应“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范文第3篇

一、抛弃功利,自由阅读

阅读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手捧一本厚厚的名著,沉润其中,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完全忘记了一切,至于废寝忘食的地步,将自己幻化成了成了书中的主人公,与主人公同悲同乐,这个时候,读者是不会有什么功利之心的,他不会考虑这个地方写得好,我赶紧记下来,对我的写作会有帮助,那个地方写得妙,对我的人生有启发。这是读完之后才可能有的举动。这种阅读才是真实真正的阅读,阅读是一种自觉的行动,他不是强迫的带有任务的阅读。

我们的阅读就是为了提高阅读能力,是为了拓宽视野,开阔思路,增长见识的,是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整体上提高语文素养的。但是语文老师们阅读一开始时就给学生定了调子,而且规定了阅读的时间和要求,要有多少页摘抄笔记,要写出多少字的读书感悟,什么时间要上交,语文老师要检查,完不成的要挨罚。这样就将阅读弄得了无趣味,学生也就感到索然寡味了。

所以老师不要将学生的阅读掺杂进功利色彩,要让学生自由地读,挑选最感兴趣的书去读。

二、还学生阅读的天地

1.自由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学生的阅读范围、阅读喜好,适合他们年龄段的阅读特点,巧妙地把学生引入到自动自发的阅读中。在学生读书成长的道路上,不仅要做到“好读书”,还要“读好书”,更要做到读自己喜欢的书,我们要了解现在学生读书的习惯,老师指定的书不一定是学生愿意读的书,因此在读哪些书的问题上,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在名著、经典、主题积极等主旨下,让学生自己来选择。

老师要从学生中选出代表,让他们谈自己对阅读的认识,根据同学们的反映,让他们自己到图书馆选择图书,列出同学们的阅读书目,然后交由同学们讨论,最后定下来。老师不要限制读书时间,不要限制读书进度,可以一个大的时间段为单位,如以两个星期为限,让学生分组阅读,阅读同一本著作的为一个小组,这样学生阅读的人为限制和束缚就少了,相信学生就会沉浸在自己阅读的王国里,享受阅读的快乐了。

这种阅读是不自觉的行动,时间久了,学生自然就有所感悟,那时就是不让他们摘抄也是不可能的了,他们会不自觉地将好的东西记录下来,还会加上几句评语,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感悟了,这时的文字已经有可观之处了。

2.畅谈所得

学生只有沉浸于阅读之中,才能真正有所得,按照老师规定的大的时间段――两个星期时间到了后,要留出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阅读所得,不要有什么要求,而是让学生按照小组,自己随便谈感受,自己进行分析,交流内容可以涉及很多方面,诸如:思想内容、写景方法、语言运用、人物塑造、文章结构、情感抒发等方面,仅谈论自己的观点,最后举行读书交流会。这样学生能够真正谈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根据老师的想法去写什么和说什么,这样的感受才真正是学生的真实感受,而我们阅读的目的就是要“见仁见智”,正所谓“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真实的感受在学生写作文时就会不自觉地应用,这样才能真正让阅读为写作服务,我们阅读的目的才能达到。学生自然就会摘抄自己认为好的内容,而随笔和感悟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3.展示收获

每到一个学期要结束,就要晾晒学生的阅读收获,这种阅读收获并不是仅仅展示自己的读书笔记,读书感悟,而是让学生自我介绍。每个学生都要介绍一学期以来自己的读书体验和收获。这种收获展示要放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下进行。学生要展示自己一学期读了哪些书,其中哪一种或哪几种最好,原因是什么,展示自己的摘抄本、随笔,自己介绍通过阅读自己的语文学习有什么变化,自己的作文有什么变化,自己对文学的认识有什么变化等各方面,学生能说出来就一定能写出来,然后举办一个墙外专栏,将学生的介绍收获用文字的形式展示出去,要别班级的同学老师也了解他们的阅读成果,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自觉地从阅读中感到了成长,在自由的阅读王国里感受到了阅读的魅力,既成长了自己,又感到了光荣。这是一种良性循环,这样阅读的主动权就把握在了学生手里,每隔一个阶段就要展示成果,他们会自发地相互比赛,相互鼓励。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范文第4篇

最新关于中学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范文   有感而发吧,我看了《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这本书后,总想写点什么。

  好像正如作者所说的,我也同大部分青年一样浑浑噩噩的生活着,粗陋肤浅高谈阔论,有时不知道自己在说些干些什么;或许我有目标,但又因为某些因素而未能实现。我们都觉得自己努力了,奋斗了,其实根本不是这样子的,我们还差了很多,还有很多能做的更好。

  作者说过这样一句话,说我们现在的青少年“太贪容易,太肤浅粗俗,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他说的没错,这简直是我们青少年的通病!

  我是该好好反省自己,该如何去做,才能真正把握好每一分每一秒。我学东西,是贪容易;在有问题时,从众心理太大;做事情时,虎头蛇尾;大多数时间,慌慌张张,急急忙忙,可是却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这就是太浮躁吧。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是我觉得,只要是中学程度的青年,都应该读一读这12封信。

  现在科技是进步了,但是以往那些“十年一赋,三年不窥园”的人都不见了,现在的青少年呀,都少了些耐力与激情,少了之前人们不计失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不懈努力的勇气和决心,少了遇事冷静从容不迫,少了生活的动力……

  而现代人更多的只是不重基础,说些不切实际的话,做些毫无意义的事。也许我们是该想想,不脚踏实地,怎能仰望天空?我懒散了这么些天,这么多年,早就应该觉悟,可是依旧这样过下去,呵呵,好多人不就像我一样迷迷糊糊过了一辈子吗?!好在现在还不算晚,不算晚……

  我应该打好基础,一步一步地向前走,而不要成天空想,玩乐。

  我“劝青年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做功夫,要顾到自己,勿随世俗图近利。要能惊赞热烈的失败,能欣赏一般人索嗤笑的呆气和想象,能景仰不计成败的坚苦卓绝的努力。”

  希望有些有志青年能够好好看看这本书,看看我的这篇文章,看看自己的人生。

最新关于中学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范文   早晨醒得早,花了近一个小时,读完了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一、谈读书

  你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你须慎加选择。

  十五六岁以后的教育宜注重发达理解,十五六岁以前的教育宜注重发达想象。所以实践的学生们宜多读想象的文字,高中的学生才应该读含有学理的文字。

  读书好比探险,也不能全靠别人指导,你自己也须得费些功夫去搜求。

  关于读书方法: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特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

  二、谈动

  朋友,我们都不过是自然的奴隶,要征服自然,只得服从自然。违反自然,烦恼才乘虚而入,要排解烦闷,也须得使你的自然冲动有机会发泄。人生来好动,好发展,好创造。能动,能发展,能创造,便是顺从自然,便能享受快乐,不动,不发展,不创造,便是摧残微型机,便不免感觉烦恼。

  三、谈静

  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世界是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

  一般人的'生活干燥,只是因为他们的“半亩方塘”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得的趣味。不安所有灵。我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

  忙里偶然偷闲,闹中偶然觅静,于身于心,都有极大裨益。你多在静中领略些趣味,不特你自己受用,就是你的朋友们看着你也快慰些。我生平不怕呆人,也不怕聪明过度的人,只是对着没有趣味的人,要勉强同他说应酬话,真是觉得苦也。

最新关于中学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范文   对于朱光潜先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前七篇里面,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谈读书”、“谈动”、“谈静”这三篇。

  阅读的好处不用多说,只是我们很多都不知道阅读的方法。最高峰的时候,我两三天就可以看完一本很厚的书,可是看完以后,收获只限于当时,后来就逐渐淡忘的。长久如此,我不觉有种读了也忘记,何必做无用功的感受。可朱先生在书中提高,我们面对伶俐满目的书,要学会选择。按照机会成本来说,你多读了一本无用的书,就代表你会少读一本有意义的书。所以我们应该多多倾向于选择经过历史检验的,有价值的书。另外,读书还在于感受,在于记笔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读书的时候,是边思考,边阅读,而不是一味的接受,以致最后不留下半点痕迹。

  在《谈动》那封信中,朱先生提到我们之所以烦忧,是因为我们的生机被抑郁,要想快乐,须得使你的生机能舒畅,能宣泄。很多时候,我们一遇到烦恼,我们就会想要一个人,什么都不做。其实现在想起来,这样好像根本就无济于事。我们总是倾向于抑制自己的情绪。不开心,我们硬要自己坚强不哭;想打电话,我们硬要自己保持尊严不打;想疯想叫,我们硬要自己保持所谓形象。其实情绪是要发泄的,既然控制不了情绪,为什么不直接任性一次,让情绪自由发展呢?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用活资源 培养 口语交际能力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经成为语文学习中的一项基本功。如何用活学生身边的资源,有效地利用教材,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技巧,学会简单的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清晰而流利的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最美语言呢?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感悟到以下几点:

一、用活身边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

语文课的教学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学生身边充满着可以利用的说话教学资源,只要教师稍作留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说话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的教学资源,采取丰富多变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培养学生的处事交际能力。适时给学生讲生动有趣的故事,观看精彩优美的录像,之后让学生复述故事的大意,描述录像中的精彩情节,这时学生受故事情节的感染,就会大胆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得我给同学们讲《三毛流浪记》的故事,同学们听的聚精会神:眼睛都充满了泪花。我随机让生谈自己的想法。有的说听了心酸,这个小孩太可怜了,有的说三毛心太好,他虽然贪穷,但拾金不昧,他机灵、勇敢。学生的说法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学生毫无顾及,这样学生就会产生说话的兴趣与成功的喜悦。让学生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也是激发学生说话兴趣的好方法。我带领学生到索伦大河参观,学生看到鹅在水里游玩,泛起波浪,一个个激动不已,我随机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观察它们游时的动作、声音,引导学生边看边说,并让他们回家后把自己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场面说给别人听,学生们都很乐意,到校后,又组织了“说说此次游玩的感受”,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人人都开口说话,说的有声有色。每年的“六一”儿童节,我们便把学生带到野外去郊游,做各种有趣的游戏,爬山、找纸条、歌舞比赛等。然后让学生现场说自己的活动过程和心里的感受,学生喜欢的事说起来头头是道。再如,我校自编了《卵石画》教材,春天,让学生到小河边去找各种形状的石头,然后在石头上作画,有各种小动物,也有带主题的画,学生兴趣盎然,无论是找石头作画,还是说话都没有任何负担。我们不得不承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学完一课,我都对课文内容进行适当扩展,留一定的时间,改变一定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学完《一去二、三里》后,我让学生把自己当作画中的孩子,把看到的讲给同学听。学完《雪地里的小画家》后让学生观察雪后的校园,开展说话比赛。学完《月亮心愿》后让学生想像如果你是女孩珍珍,你会怎么做,月亮看到孩子愉快的郊游,它会想些什么?

二、利用课文插图,指导学生把话说具体

比如教学《秋天的图画》,先让学生回忆秋天的特征。山野、田野、菜园、果园,人们的穿着等一系列变化,接着让学生看课文的插图,认真细致地观察。先整体看,然后再局部看,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观察后生自己练说,同桌对说,小组内互相补充说。最后,小组推选代表在班内交流,学生把一个完整的画面展示给大家了。教学《风娃娃》因为风在大自然中无处不在,风在哪里,都会做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书中的图看,风来到了哪,做了什么事,生观察后,先自己试着说,然后再读文,看自己的观察是否认真,说话得是否具体。当时班内的魏晨这样说:“风娃娃来到田野,看见一大风车在抽水,风娃娃赶紧来帮忙,吸了一口气,使劲向风车吹去,风车转得更快了,抽的水也多了,禾苗喝到了许多水,点头向风娃娃道谢,风娃娃心里甜滋滋的”。同学们听后送去了的掌声。我在教学时,时时处得注意指导学生把话说准确,说具体。如我们班的王天琪在写《我最喜爱的玩具》中,这样写“会唱歌的小娃娃是塑料做的,头戴宽边的太阳帽,上边还有两条飘带;金黄的头发,像刚烫过似的,卷曲着;碧蓝的大眼睛,像两汪水,清澈秀明;粉红的脸蛋,小巧的红唇;穿一身白纱做的连衣裙,真像童话里的那高傲的公主”。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的说话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运用课文素材,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比如,在教学《影子》一课时,学生观察图画,从直观上了解了“前、后、左、右”四个表示方位的词语后,让生联系实际进一步认识这四个词语,让学生边做手势边练习说:“我的前面是 ,我的后面是 ,我的左面是 ,我的右面是 。这样教学既降低了学习难度,又能训练学生把话说通顺、说完整。课文中的句子不仅规范,而且简洁优美,让学生模仿一些优美的句子进行说话练习,也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如在《胖乎乎的小手》中,让生练习说我替爸爸 ,我给妈妈 ,我帮老师 ,我为大家 。这既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对学生一种情感教育,明白了长大了,小手变成大手,会帮别人做更多的事情。能用一段话说一件完整的事是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强的重要表现,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抓住事件的几个要素,训练学生说话,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如教《王二小》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再让学生借助拼音熟读短文,看看短文是怎样表达的,让学生知道表达一件事,应有时间、谁、干什么等要素,这样才能把一件事说清楚,说完整。

四、借助课文的朗读教学,训练学生说话有感情

加强朗读训练,也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方法。学生如果受到良好的朗读训练,平时说话时也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一些朗读技巧,注意语音的强弱,节奏的快慢,语调语气的变化,并带有丰富的感彩。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发音清楚、响亮,连词读,不唱读,然后逐步做到朗读流利,注意停顿,读出一定的语气。

《柳树醒了》这首儿歌,运用拟人的手法,语言形象生动,读起来亲切自然,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来临,让世界充满了勃勃生机,让周围的一切都变得如此美丽,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把握好朗读的基调,把描写“春雷、春雨、春风、春苗”的句子作为重点指导,指导读醒、软、绿、飞,大家试试看,应该怎样读,学生体会应高兴的语气,应读得轻些。语句的快慢节奏以及重点词也是语言感彩的表现,我在朗读训练中非常注意读出节奏感,如《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一首内容浅显的小读,节奏感强,在学生初读感知诗句后,我指导学生按以下节奏朗读:小竹排顺水流,鸟儿唱鱼儿游。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一,不仅读得正确、流利,而且培养了语感,让生朗读古诗也有方法,如《春晓》引导学生读诗歌的内容,感受读诗歌的韵味。本诗诗意含蓄,情真意切,朗读时,速度可稍慢,一边读一边想象,一、三句声音较实,二、四句声音较虚。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读,从诗中的鸟、风、雨等去感受春:鸟语花香,到处鲜花盛开,生机勃勃。

相关期刊更多

健康人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卫生部

新青年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共青团黑龙江省委

美食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