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清明节的作文怎么写

清明节的作文怎么写

清明节的作文怎么写

清明节的作文怎么写范文第1篇

一、教学目标要“返璞归真”

每堂课,都应有相应的教学目标,这个目标就是让学生有所得。“得”到什么?“得”在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提高;“得”在领会诗的感情;“得”在德育与美育的熏陶。作为上课的教师,一堂课要达到怎样的目标,授课者必须一清二楚。如一位教师在上《〈咏柳〉改写》一课时,设计了如下两个目标:①正确、流利朗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②按要求改写古诗。多清楚的教学目标,真正做到了简单明了,“返朴归真”。

二、教学过程应“返璞归真”

一堂课的重点在过程。很多教师为了追求美,吸引评委和听课者的眼球,教学过程设计得“花里胡哨”,可效果却适得其反。所以,教学实施的过程应结合教学目标的需要,取舍得当。做到这一点,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读要清清楚楚。古诗的朗读要求很高,作为教师,更应严格要求自己,读要清清楚楚,干干脆脆。郭可谧老师说过:“读最能体会诗歌的情感。”是的,“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古诗亦然。有你费尽口舌去讲的时间,倒不如让学生多读几遍。不过,也不能让学生盲目地读,首先,要明白读的方向。初读要读得通顺,再读要注重感情,巩固读应表达情感。其次,要清楚读的作用。读并不只是为了好听,更重要的是清楚为什么读。我有幸听了郭可谧老师上的一节课,是《〈望庐山瀑布〉改写》。在课上,郭老师的每一次读,都给在场的老师和学生留下不同的感受,他每一环节的朗读都有不同的作用,每一遍朗读都给听者留下难以忘怀的痕迹。

2.写要工工整整。有人说,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不会写字了。这确实值得我们所有的语文教师深思。电脑普及,确实让写字这一环节退化,什么东西都是用电脑打。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中国的书法艺术更是世界的瑰宝。作为中国人,不会写汉字,岂不是一个大笑话。我认为,古诗改写课的教学,通过对古人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向往和自豪感,同时,也是一个练习写字的好途径,我们应要求学生写字工工整整。“你写的字自己认识吗?”这句话,已经成为教师批改作业的术语了。字写得工工整整,不仅可以让学生写得一手好字,更重要的培养了他们认认真真学习和做事的好习惯,岂不是“一箭双雕”。

3.说要明明白白。《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说,对上课的教师来讲,非常重要,说要说的明白,让听者一听就懂。如何才能让学生说的明白呢,我以为要让学生做到以下几点:①说话口齿清晰。说话,就是要让听者能听清你说什么,如果说话人的口齿不清晰的话,听者怎么能听明白。②要说完整的话。我们在训练孩子讲话时,一定要训练他们说一句完整的话,只有把话说完整了,才能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

4.练要实实在在。练习写作是我们课的特色,练习写作要实实在在,不要好高骛远。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第一,写作要求实实在在。一堂课指导下来,如何去要求学生写呢,我觉得,设计的写作要求不要太高,要结合本课的实际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来设定。如一位教师在上《〈雨晴〉改写》时,设计了这样的写作要求:①发挥想象,写出情感变化;②抓住重点词语写。这样的写作要求让学生一看就明白,让学生知道怎么去写,如果你写了一大堆的要求,学生能接受吗?我听过一节课,出示的写作要求洋洋洒洒数百字,太不符合实际要求了。第二,写作范文实实在在。我一般不提倡写范文,它很容易束缚学生的思想。那么,如果要写,就应该写的实实在在。范文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去写。涂明老师有一次听完一老师上课,看完这位老师写的范文后,情不自禁地说:“写得太好了,我自愧不如”。我不禁哑然。连涂老师都自愧不如的作品拿来给小学生作示范,能有作用吗?

三、教师讲评应“返璞归真”

清明节的作文怎么写范文第2篇

1. 在“定向诱导”环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没有写作兴趣,就谈不上写出什么好作文。即使叫学生硬着头皮写下去,也只不过是东拼西凑、草草了事而已。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要想写好作文,就得使学生感兴趣,而写作兴趣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诱导。一般上作文课时,我就会在“定向诱导环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指导习作训练《自我介绍》时,我就用生动的语言来吸引学生进入课堂:“你希望别人了解你吗?希望别人知道你的兴趣和特长吗?那么就请你拿起笔来,向别人介绍自己。可以先简单地写一写自己的姓名、年龄,在哪所学校读书?上几年级?然后重点把自己的相貌、性格特点写出来,读给同学听,如果都说很像你,这次习作就成功了。”

2. 在“自学探究” 环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作文指导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读题,找到作文“要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教师只在学生不懂或有困难的地方帮助解释即可。如在指导学生《写一件关于诚信的事情》时,就让学生回想自己在做事情时,有没有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自己是怎样克服困难、信守诺言的呢?有没有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完成别人的事情的情况呢?或者贸然答应了的事情,已经超出了你的能力范围而无法做到呢?回想过后,再让学生选择一件印象深的事情来写。

其次,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如在指导学生描写景物时,就让学生先把握住写景的顺序,可以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由整体到局部,由物到人,由动到静等,突出重点。这样描写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清晰自然,才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另外,在对景物进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还要张开想象的翅膀,根据所见所感恰当地展开合理的想象,再把景物状态、颜色、声音、气味描写出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桂林山水》中,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作者从桂林山的“奇”,想象出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使景物内容更加丰富,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再次,鼓励学生说真话。让学生把自己所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以及做过的事真实记录下来,哪怕是错的也要如实记录。如在指导学生写作文《调查中的一件事》时,就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自己上街调查错别字的情况,去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哪些字写错了,怎么发现的,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等等,让学生把调查的过程真实的写下来。只有这样,作文才能有血有肉,令人信服,作文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3. 在“讨论解疑”环节让学生拓展思路 “讨论解疑”环节是作文指导课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老师要帮助学生拓展思路。

3.1 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角度去考虑问题。面对话题,多方求问就是激活思维的有效途径。比如:围绕题目《钱》,可以自问“谁在赚钱”、“他是怎样赚钱”;“谁在用钱”、“他又是怎样用钱”;“钱的作用有多大”、“钱是不是万能”;“学生在花钱问题上有哪些不同的表现”;“未来的世界里钱还会不会存在”等等。多角度解读题目,使学生的作文立意更深刻、更新颖。

3.2 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从小事中抽取出带有本质性的东西,丰富学生作文的选材。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小事,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这些小事中提炼出中心。这对丰富学生作文的素材,开拓学生作文的思路是十分重要的。如:拾到一片落叶,可以发现它背后深藏着春去秋来、岁月匆忙的道理;树叶把绿意留给人类,把败叶留给土地的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看到农民大伯的手,可以发现,世界正是这千千万万双手创造出来的;劳动是生命的永恒……

清明节的作文怎么写范文第3篇

一、抓标记,辨文体。命题作文中常有一些词语给人某种提示,依据这些提示可以把握作文的文体、写作范围。如《青蛙脱险记》《第一次……》《我和老师》《一次合作的思考》。“记”表明是记叙文,而“第一次”表明是记事的文章。《我和老师》中的“和”表明一种关系,因而文章记叙的内容应突出“我”对“老师”、“老师”对“我”两方面的交流和情感。《一次合作的思考》中的“思考”提示了本文主要写由“一次合作”引发的感想,而不是“合作”的过程。

二、捕题眼,扣重点。题眼是题目中提示思想意义或者表明感彩的词。捕捉到题眼,就能较好地抓住文章的重点。如果题目是一句话,题眼常是题中的动词。如《爸爸影响了我》,“影响”是题眼,作文的重点就在于写爸爸的哪些方面怎样影响了“我”。如果题目是一个词组,题眼常常就是表示修饰限制的词。如《特殊的新年礼物》,题眼是“特殊”,作文重点在于说明这件新年礼物为什么是特殊的。

三、先分解,再琢磨。先把题目按词拆开,然后逐一琢磨,深入理解每个词的意思,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我家喜事多》,可分解成“我家”(限制范围)“喜”(题眼)“事”(体裁)“多”(数量),这样分解、琢磨,自然会轻松弄懂题目的意思。

四、多补充,明题意。对一些半命题作文和题目简短的作文,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补充,使文章题意具体、清晰。如《变》,乍看不好下笔,如果从不同角度对题目加以限制或补充,文题的范围、内容也就容易确定了。如:黑板的变,爷爷变得爱学习了,“网虫”的变,“小气鬼”的变,家乡变了样……

清明节的作文怎么写范文第4篇

听力部分34%一、圈出你听到的字母或音节:16%(1)b p (2) ui iu (3)er ei (4) ci chi(5)yun yuan (6)chōnɡ zhōnɡ (7)jǔ jǚ (8) lián lán二、圈出你听到的词语:12%(1)机场 广场 (2)什么 怎么 (3)写字 鞋子(4)傍晚 夜晚 (5)荷叶 荷花 (6)风景 美景三、在你听到的句子后面打“√”:6%(1)国庆节的晚上真是美极啊! ( )国庆节的晚上真美啊!( )(2)风姑娘送一片落叶给燕子。 ( )风姑娘送一片叶子给燕子。( )(3)天黑了,小海星怎么傍晚不回家? ( )天黑了,小海星为什么不回家?( )基础能力 61%一、拼拼音,找找词,写序号:8%(1)傍晚 (2)放声 (3)办法 (4)本领(5)姑娘 (6)送信 (7)怎么 (8)铅笔bàn fǎ zěn me běn lǐng qiān bǐ( ) ( ) ( ) ( )fànɡ shēnɡ ɡū niɑnɡ sònɡ xìn bànɡ wǎn( ) ( ) ( ) ( )二、读下面的字,按要求填空:7%1、过:共( )笔,第1笔是( )。2、阳:共( )笔 ,“ ”在第( )笔。3、姑:共( )笔,部首是( ),我还会写“女字旁”的字( )。三、一字开花,写序号:8%(1)乡 (2)大 (3)心 (4)不(5)里 (6)回 (7)平 (8)公四、找出下列带点字的反义词,将序号填在( )里:5%(1)短 (2)哭 (3)前 (4)少 (5)黑1、明明认识了很多字。 ( )2、动物园里的猴子尾巴很长。 ( )3、爷爷养了一只大白鹅。 ( )4、我家的后面有一条小河。 ( )5、弟弟开心地对我笑。 ( )五、找到好朋友,连一连: 8%圆圆的 河水 一杯 小河清清的 荷叶 一面 绿茶扁扁的 小草 一条 大伞绿绿的 尾巴 一把 花鼓六、排列句子,并加上标点(写序号):12%1、①尾巴 ②的 ③松鼠 ④好像 ⑤ 伞 ⑥一把2、①白鹅 ②游来游去 ③两只 ④在池(chí)水里3、①荷叶 ②把 ③当作 ④凉帽 ⑤小朋友4、①在白纸上 ②我 ③用 ④彩笔 ⑤画画七、根据课文内容,对的打“√”,错的打“×”:5%1、猫妈妈一心一意钓到了大鱼。( )2、重阳节,古人登高赏风景。( )3、一个夏天的夜晚,小山羊让小熊住在了家里。( )4、公鸡的尾巴好像一把扇子。( )5、三名歌唱家想教蝉本领。( )八、请按要求归类:8%国 钓 用 识先外后里的字 先外后里再封(fēnɡ )口的字表示动作的字 翘(qiào)舌音的字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卷(参考答案)认真写字,卷面整洁:5%一、圈出你听到的字母或音节:16%(1)b (2) iu (3) ei (4) ci(5)yuan (6)chōnɡ (7)jǔ (8) lán二、圈出你听到的词语:12%(1)机场 (2) 怎么 (3) 鞋子(4)傍晚 (5)荷叶 (6) 美景三、在你听到的句子后面打“√”:6%(1)国庆节的晚上真美啊!( √ )(2)风姑娘送一片落叶给燕子。 ( √ )(3)天黑了,小海星为什么不回家?( √ )基础能力 61%一、拼拼音,找找词,写序号:8%(3)(7)(4)(8)(2)(5)(6)(1)二、读下面的字,按要求填空:7%6 一 6 1 8 女三、一字开花,写序号:8%(3)(4)(7)(8) (1)(2)(5)(6)四、找出下列带点字的反义词,将序号填在( )里:5%(4)(1)(5)(3)(2)五、找到好朋友,连一连: 8%圆圆的 河水 一杯 小河清清的 荷叶 一面 绿茶扁扁的 小草 一条 大伞绿绿的 尾巴 一把 花鼓六、排列句子,并加上标点(写序号):12%1、 321465。 2、 3142。 3、52134。 4、 21345/23415。七、根据课文内容,对的打“√”,错的打“×”:5%√ × √ × √八、请按要求归类:8%用 国 钓 识

清明节的作文怎么写范文第5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蘸、戳、撇、醺”4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立柜、生锈、摩平、皮袄、揪着、稀粥、逮住、地址、邮筒、暖炕、圣诞节。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并解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凡卡”是故事中的人物。本文是以故事中人物名字来命题的。

2.介绍本文的作家。

本文的作者是契诃夫。他是俄国著名的作家。生于1860年,死于1904年。他出身于小商人家庭,1879年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科求学。做过店员也当过医生。他生活在19世纪末期,正是沙皇统治俄国最黑暗的年代。社会动荡不安。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统治下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3.介绍《凡卡》的写作背景。

《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尼古拉三世时,无数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二、出示要求,课内自学。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及主要表达方式。

2.理清思路,找准写信的段落,分清每段中信的内容与联想;在找准写信的段落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

3.借助课后思考题,逐段细读,尝试读懂课文。

4.自学生字新词。

三、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

凡卡教学设计 - 燕子 - zhuyan111111111 的博客

3.理解词语:

摩平:用手轻轻地按着并一下一下地移动弄平。

楦头:制鞋制帽时所用的模型,多用木头制成。

保佑:迷信的人称神力的保护和扶助。

慈悲:慈善和怜悯。

打发:派(出去)。

别墅:在市郊或风景区建造的供休养用的园林住宅。

捉弄:对别人开玩笑或使别人为难。

祷告:迷信的人向天、神求助。

抽噎:抽吸鼻子,低声哭泣的样子。

卢布:俄国货币单位的名称。

醉醺醺:形容喝醉了酒的样子。

四、听教师范读课文,疏通文章的内容。

1.边听边想:课文写了凡卡什么事?

(课文主要写了凡卡给爷爷写信的事。)

2.理清文章的脉络。

以信为线索,课文讲了哪几部分内容?你能试着给课文分段吗?

3.学生汇报分段情况。

(分为三部分:写信前(1—2自然段);写信中(3—15自然段);写信后(6—21自然段)

第一段:圣诞节前夜,凡卡趁老板做礼拜的机会,偷偷地准备写信。

第二段:凡卡写信的内容及联想。

第三段:凡卡写信封,寄信和寄信后所做的梦。

追问:大家能说说分段的依据吗?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最令你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探寻写作思路,整体感知。

1.回忆:《凡卡》一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课文主要写凡卡写信的事。是按准备写信——写信——写信后的顺序写的。)

2.围绕这件事,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质疑

①凡卡写信的内容是什么?

②凡卡怎么给爷爷写信的?

③凡卡为什么给爷爷写信?希望爷爷带他回村子?

④凡卡写的这封信,爷爷能收得到吗?为什么?

3.默读课文,找找哪儿是作者的叙述?哪儿是凡卡写信的内容?哪儿是写凡卡在写信中所想到的?

二、从信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情感。

1.默读凡卡写信的内容,想想凡卡在信中写了什么?

提示:可根据“他写道”、“接着写下去”、“他继续写道”、“凡卡接着写道”把信的内容分层来理解。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第一层:凡卡思念爷爷;第二层:凡卡在鞋铺受尽折磨;第三层:凡卡受不住了;第四层:凡卡再次哀求爷爷带他回乡下及他对村里人的问候。

3.了解凡卡的悲惨生活。

(1)默读“凡卡在鞋铺受尽折磨”一层,你有什么问题?

①凡卡在鞋铺里受到了怎样的折磨?

②凡卡为什么会受到折磨?

(2)自由读有关的内容,你对哪个问题感兴趣?就研究哪个问题。边读边作标记。

(3)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写凡卡学徒生活的艰辛①挨打:被老板揪着头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打;老板娘用鱼嘴戳他的脸,就因为凡卡收拾鱼“从尾巴上弄起”;②挨饿:吃的“简直没有”,③挨冻,而且睡不好。

从这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凡卡学徒生活的艰辛,命运的悲惨,当时社会的黑暗。

(4)朗读指导。

一个九岁的孩子担负这么重的劳动,遭受这么多的折磨,怎么忍受得了呢?该怎么读呢?

三、从凡卡的心情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感情。

凡卡教学设计 - 燕子 - zhuyan111111111 的博客

四、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老师引读,……凡卡向爷爷诉苦,请求爷爷带他回村……请一位同学读,从他的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凡卡孤苦无依,受尽折磨,凡卡迫切希望离开这里。)

五、从凡卡的联想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情感。

1.指名读凡卡的联想,围绕凡卡的联想,提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凡卡联想起什么事?为什么会想起这些?)

2.自由读,在书中寻找答案。

(第一次联想到了爷爷守夜的情形和乡村冬夜的景色。第二次联想到与爷爷砍圣诞树的情景。联想到爷爷,突出了凡卡对爷爷的思念;联想冬夜的景色,说明冬夜充满了快活、欢乐的气氛,这与凡卡的学徒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凡卡思念爷爷,思念家乡的一切;联想到爷爷砍圣诞树可以看出爷爷在农村的生活很贫苦,但在凡卡的回忆里是那样的美好、快乐、有趣,说明凡卡在莫斯科生活的孤单与凄凉。)

六、研讨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1.学生讨论。

2.交流汇报。

(1)两段回忆是本文的插叙。这两段联想对凡卡的学徒生活起了对比、反衬作用。

(2)文章细节描写很突出。在文中找找细节描写的句子,读出自己的体会。

(凡卡倾诉自己怎样挨打、挨饿、挨冻、怎样受折磨、三顿饭吃什么都一一写到了。在回忆爷爷守夜时,爷爷是什么样的,怎样守夜、两条狗怎样跟着,砍圣诞树的山林、枞树什么样等细节描写,使人读了仿佛看见了当时的情景,这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深刻感人。)

(3)文章还有哪些特点?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