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杜牧的诗全集

杜牧的诗全集

杜牧的诗全集范文第1篇

历史不会留下平庸之辈。每位文化巨匠背后总有长长的影子,没有影子的巨人是虚妄的。影子的文化底蕴决定着大师们的存在力量,而这些恍惚的影子又深藏不露地隐喻在他们的作品中。杜牧的《张好好诗》墨迹便是储藏着不动声色的影子的作品。作为唐代杰出诗人留下极其有限的墨宝之一,本该为之欢呼雀跃,然而偏偏有人把它作为杜牧“风流好色”、“颓废狂任”的有力证据,并宣称“倘若杜牧没有出众的诗才,他作为历史人物简直一无可取”(1)果真如此吗?澄清这个问题,不仅有利于我们把握杜牧本人,更有利于我们对其书法价值的探寻。

这件作品书写的时间,诗的小序似乎记述得很明白:“牧大和三年,……后一岁,……后两岁,……后二岁,……故题诗赠之。”看来该作品成于大和八年,确定无疑。(2)然而看看杜牧的行迹,问题就来了。大和二年杜牧登进士第,又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第二年即大和三年,杜牧“佐故吏部沈公(传师)幕”,始识张好好,大和四年,他随沈传师并张好好移镇宣城。在此期间,杜牧与沈传师、张好好过往甚密。大和七年四月,杜牧赴扬州任淮南节度使牛僧儒书记。直到大和九年,杜牧内擢监察御史,离开扬州赴长安供职。也就在这一年四月,沈传师去世,张好好被逐出沈家。诗中曰“水云秋景初”,说明杜牧与张好好相遇在大和九年的秋天。由此可以判断《诗序》中的第一个“后二岁”是指张好好被沈传师之弟沈述师纳为小妾的时间,即大和六年,此非杜牧本人的经历时间(其实原序句意也是如此)。第二个“后二岁”是指杜牧大和七年离宣城到扬州,尔后转赴长安再到洛阳的后两年,即大和九年。这样看来《张好好诗》写于大和九年而非太和八年(公元834年)。

这不能怪读者解读有误,关键杜牧本人对时间的交待有些模糊,但这又不能全怪杜牧。中国文化对时间本来就是很淡漠,一年、两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庄子所设定的语境里,早已告示:百岁光阴不过一梦蝶。时间在东方不是束缚心灵的枷锁,而是对生活的馈赠,并且成为艺术最和谐的搭档。这一点完全有别于西方,萨特说:“人的不幸在于他被时间制约。”(3)他们把对时间的恐惧、无奈嵌入到语言中,试图用时态来挟制时间;他们用最精致的时钟来算计,试图掌控时间,但是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无论怎样努力地衡量时间,划分时间,我们都没有办法最终控制时间。”(4)而在我们东方从来没有想控制时间,“一阴一阳为之道”,我们很艺术地享受时间所给予的乐趣。宗白华先生说:“我们的宇宙是时间率领着空间,因而节奏化、音乐化。”(5)黑夜与白天演绎成太极,于是我们认同了黑白书画艺术。四季花卉会同时出现在一幅绘画作品里,无论是花鸟画还是山水画,都没有光与影的变换。书法成为凝固的时间,节奏是时间追逐的游戏。现在让我们来探析《张好好诗》是如何表现时间的弯曲度的。我们知道一条自然的墨线,并没有美学意义,而在经过书家运用起笔、行笔、收笔表现后,就呈现出美的质感,何哉?这是因为自然墨线就其时间性看,是匀速直线型,其弯曲度是平面的,如同等速的时钟,没有生命的呼吸。而具有“三笔”特性的线条,其时间性则是一步三摇,至少维持三个以上的向度,从而形成生命的张力。故尔黄宾虹先生一语道破:“用笔之法,全在书诀中,有‘一波三折’语,最是金丹。”(6)《张好好诗》中每一笔画无不合乎这“一波三折”之法,在起、承、行、转、收一系列的运动里,时间的弯曲度在不断变幻,生命的节点由此丰富起来。那一刻的杜牧正与农夫一道,在封建秩序中享受农耕时代所特有的优游生活,只不过农夫用牛犁地,而杜牧用笔写字,喻体不同,而文化本体一致。这就是我们把作为诗人的杜牧还认可为书家的原因之一吧。当然杜牧还有自己个体的独创,通常的转折只有一个时间的转向,但在杜牧笔下,却大量出现先大转后顿挫的笔画,例如“凤”、“讽”、“且”、“相”、“徊”、“凋”等字,这样时间又多了一个驿站,人生又可以栖息于此,它既可以作生命的思考,又可以作雾霭流岚的观赏,幸福的欣悦被压缩成一个转瞬即逝的时间片段,人的情感被抽象外化成简单线条,这或许就是所谓的“书者,心之迹也”。但是杜牧没有毫无节制地挥霍时间,任点画恣肆扩张,他很有分寸地经营笔画,把握着时间的弯曲度。在恍恍惚惚的黑白影迹里,杜牧倾诉出对生命的眷恋和对文化的满足。

董其昌评述《张好好诗》云:“深得六朝人风韵。”要深得魏晋风韵,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内在的文化诉求,二是书法美学的归依。前者由血雨腥风的政治、壮志难酬的苦闷、清淡无为的玄学、坦腹服药的生活以及雅集归隐的方式,所孕育的悲凉慷慨、意气俊逸、遒劲有力而又玄远自然、神思超迈的风骨。这种风骨是魏晋风韵的内核、基调,可遇而不可求,可修而不可学。杜牧所处的阴暗环境,却为他幸运地皈依魏晋风骨提供了机缘。纷乱的晚唐早已失去大唐气象,藩镇割据,宦官弄权,朋党纷争,外族侵扰。杜牧在写《张好好诗》前目睹了吴济元、李师道、李同捷先后叛乱,目睹了宦官毒杀宪宗、敬宗两帝,目睹了牛李党争。面对国势日蹙,立志经世致用、报效国难的杜牧在23岁即写下切中时弊的名篇《阿房宫赋》,颇受责难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不是自诩,而是无法施展抱负的自嘲和注解。大和九年,他离开长安到洛阳,即是为躲避预感将要发生的“甘露之变”,就在洛阳城东却又不期而然遇到境遇陡变的张好好。时局的艰难,人生的不测,情郁于中,自然发端于笔下。诗中张好好的三问:“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隐喻了杜牧多少辛酸事,一个“苦”、一个“白须”无须多说,所有的追求和抱负似乎只剩下“落拓”两字了。也就是这三个问颠覆了主客关系,张好好并没有急于倾诉自己的不幸,而是急切表达对杜牧的深度关切。这种相互关怀、平等对流,不同于《琵琶行》中主客从属关系,后者虽充满同情,但它始终有不对称的居高临下的感觉。张好好的生活“落拓”与杜牧的人生“落拓”交融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幅“初秋图”,张好好的“哭”,杜牧的“泪”演绎的是相知相识。难怪元曲名家乔吉热忱地通过《杜牧之诗酒扬州梦》一出戏,将两人结成美好姻缘。反观我们却把整首诗作为杜牧风流颓废的佐证,是不是太浅薄了?

至此《张好好诗》的文化归属已了然。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说:“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旭有道:利害必明,无遗锱铢,情炎于中,私欲斗进,有得有丧,勃然不释,然后一决于书。”杜牧不也是“情炎于中”,然后一决书之《张好好诗》?只不过张旭笔下多了盛唐不可阻遏的气势、豪迈超逸的激情,而杜牧除了有与张好好相遇短暂的欢愉外,更多了晚唐的抑郁、人生的困顿和悲壮慷慨的豪情。这就完成了由现实的孤寂、焦渴升华为形而上的超然独立的艺术转换。吴冠中先生总结说:“美感是可感知的,必须具备感情内涵,作者的欢乐、抑郁、孤独、愤世嫉俗的心态必然流露在作品中。”(7)当我们沿着《张好好诗》的墨象探寻文化隐喻时,便会获得持久的审美承诺,而这种承诺是以魏晋风骨作为后盾的。《宣和书谱》评《张好好诗》云:“气格雄健。”可谓法眼洞察。

漂移在海上的冰山如此庄严宏伟,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海明威如是说。优秀的书法作品亦是如此。杜牧将魏晋风骨潜伏在海面之下,以之作为生活的避难所,只留下水面上的恍惚墨象任我们探寻。这墨象将把我们带向何方?依然是魏晋吧。诗中“高”、“殊”、“善”、“西”、始“、”能“、影”、“生”等众多字形,直接来自大王的《集字圣教序》,尤其是“高”、“殊”,不仅字形,其笔势、使转全是大王的面貌。王羲之《得示帖》中的“吾亦劣”三字连写和《二谢帖》中的“议”的连写所形成的左实右虚、左方右圆、左顿右转、左直由弯特有用笔方法,在《张好好诗》中被大量自如运用,如“为当”、“袅”、“叹”、“众”、“豫”、“才”等。而帖中的“牧”、“故”两字的“攵”部首则直接出自《万岁通天帖》中王慈《得柏酒帖》里“致”之部首“攵”。“L”、“绛”、“纽”之“纟”与王献之《东山帖》中“给”的“纟”用笔极为神似。由此看来,杜牧确实对“二王”书法下过功夫,而且深得其中三味,《张好好诗》字里行间回旋着魏晋风韵特有的焦渴、从容、潇散。“众音不能通”五字都是大王的左实右虚、左缓右急的用笔方法,很好地把握了运行的节奏,时光就像昼夜一样有序更迭,它缓解了内心的压抑,释放了生活的焦虑,五个字相似的时间弯曲度,形成一个优美的旋律,恰是如歌的行板。而“来未几岁散尽高”一列则又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了。这些让人获得身心自由,不管是杜牧本人还是欣赏者都能沐浴到生命的阳光,又如行于山阴道中。

美妙的作品“都是与其祖先对话,而与其后人的对话或许更多,而且更隐秘”,(8)杜牧将自己的血脉融进魏晋风韵,但勃发的才情让他不会只做一名沉默的看护者,他以自己的方式解读、重释经典,他在《张好好诗》中大量使用枯笔、破锋、飞白,这在唐宋书家中实属罕见,这显示了他卓尔不群的个性与非凡的重建能力,虽杨疯子不能及也。帖中“江”、“好”、“游”、“故”、“镇”、“L”等字的中心留下大片空白,强化了空间意识的营造,此为庄子所谓:“瞻彼阙者,虚室生白。”这是中华朴素的“混茫”美学观的再现:“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9)计白当黑,阴阳互生,于无字处蕴涵情意,妙绝。更为诡秘的是,一百五十多年后,于公元991年日本书坛“三迹”藤原佐理书写的《离洛帖》中的“伏”、“优”两字的“亻”部首、“余”字,竟然与《张好好诗》中的“佐”、“伤”、“使”等字的“亻”部首和“馀”、“徐”之“余”部首有惊人相似,如出一人之手。究其原因,不得而知。是否是艺术的感知,冥冥之中能超越时空阻隔呢。同样,《张好好诗》将《集字圣教序》中“常”、“隆”、“罗”、“字”上宽下紧、上放下收、上虚下实的特质进一步放大。如“塞”、“宣”、“善”、“置”、“虚”、“豫”、“座”等字,在视觉上造成“宽可走马,密不透风”的效果,颇有“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的侠气。八百年后,一位巨匠紧紧抓住这一特质进行宣泄,使之成为自己书法独特的语言,由此形成书法世界里一道别致的景观,他就是山人。当然我们不能臆断:山人就是从《张好好诗》习得而来。但我们可以这样说,在这书法的长河中,杜牧凭借《张好好诗》与前人、后之来者进行对话,并因之确立自己当之无愧的身份。

一路走来,似乎总有神秘之手牵引着我们,让我们努力洞悉《张好好诗》的高超技法,并且喻示我们:杜牧在自己的文化篱笆墙内,常常“替人垂泪到天明”。

注释:

1.陈振濂《历代书法欣赏》。

2.朱关田《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第393页。

3.【法】萨特《萨特文学论文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4月第一版,第22页。

4.【英】丹尼・卡瓦拉罗著《文化理论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二版,第117页。

5.宗白华《美学漫步》,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7月第四版,第113页。

6.黄宾虹《黄宾虹画论》,《中国书画・艺术博览》,2010年04期。

7.吴冠中《油画风景与中国山水画和影》,《中国书画・艺术博览》,2010年04期。

杜牧的诗全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杜牧;“扬州诗”;修辞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007-02

杜牧(公元805—约853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最著名诗人之一。他出生于“城南韦杜,去天尺五”(《辛氏三秦记》)的京兆杜氏豪门,从青年时期就表现出经世之志和极高的才情。后因牛李党争及过于坦率的性情,入世后几乎终身为人幕僚和远守黄州、池州、睦州等“僻左小郡”。大中末年(859),杜牧以五十七岁之龄卒世。

在晚唐诗人中,杜牧是不多的众体皆擅的一位。《北江诗话》称“有唐一代,诗文兼擅者惟韩柳、小杜三家。”其中最能代表杜牧诗文最高成就的是他的绝句,特别是七言绝句。吴乔说:“杜牧诗,唯绝句最多风调。”(《围炉诗话》)管世铭说:“杜紫微天才横溢,七言绝一体,殆尤专长”(《读雪山房唐诗》卷二十九)被誉为“二十八字史论”的《赤壁》、《题乌江亭》哲理深刻,见解精辟。“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至今脍炙人口。

需要一提的是,在杜牧的诗歌中,一组以年轻时代扬州幕府生活为题材的作品最为人关注,争议也最大。这组作品包括《扬州三首》、《赠别二首》、《寄扬州韩绰判官》、《题扬州禅智寺》、《遣怀》等。

一、扬州多风华,何妨作帝京

大和八年(834),时年三十又一的杜牧已在扬州生活了一年,对于这座由隋炀帝一手铸造的奢靡、浮华的城市,杜牧已是深深恋上不可自拔,其赞美之词溢于言表,从他的《扬州三首》便可一窥扬州风华。

《扬州三首》

炀帝雷塘土,迷藏有旧楼。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

骏马宜闲出,千金好暗投。喧阗醉年少,半脱紫茸裘。

秋风放萤苑,春草斗鸡台。金络擎雕去,鸾环拾翠来。

蜀船红锦重,越橐水沉堆。处处皆华表,淮王奈却回!

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天碧台阁丽,风凉歌管清。

纤腰间长袖,玉佩杂繁缨。柂轴诚为壮,豪华不可名!

自是荒淫罪,何妨作帝京。

第一首诗的首句用借代手法,以“雷塘土”指代隋炀帝的坟冢,从侧面展示扬州城的奢靡。隋炀帝迷恋扬州,开凿大运河,大兴土木,建隋苑、迷楼,搜罗天下珍宝美人置于扬州,奢侈荒淫,终至亡国,自已死于禁军之手,葬在吴公台下,后唐朝平定江南,把隋炀帝改葬雷塘。“迷藏有旧楼”一句首尾暗藏“迷楼”,描法与此楼相映衬,明月高悬,亮白如昼,歌声悠扬,明月总是与扬州有不解之缘,徐凝诗曰:“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颈联、尾联描写了一位少年沉醉于女子的娇声燕语之中,狂放恣纵,于是乎“半脱紫茸裘”。“骏马宜闲出,千金好暗投”一句对仗工整,“闲”、“暗”两字将当时富商才俊纵情享受,一掷千金的情状描摹的栩栩如生。

扬州之夜在喧哗迷乱中渐渐隐去了气息,东方既白,扬州城又进入另一番氛围,从春到秋,从斗鸡台到放萤苑,俊男美女往来于这座城市,到处是欢声笑语。“放萤苑”其实是借称,指上林苑,又称隋苑。隋炀帝在东都洛阳时,征求萤火虫,得到好几斛,夜晚出去游山,把萤火虫放出,顿时盈盈亮光,漫山遍野。斗鸡台则实为吴公宅鸡台,在诗中,斗鸡台与放萤苑一样,都是指游玩的好处所。“金”是少年挽着的金丝络绳,“翠”是落下美丽羽毛的翠鸟,“红”是蜀地的红锦,还有那越地的“水沉”香,皆是供他们享用,生活无需费神。“处处皆华表”,连传说中升登仙道的淮南王刘安,也要再回来看看呀。

那么唐代中后期的扬州城本身又是什么样的呢?绿杨城郭,晚霞照映着扬州的两重城——子城和罗城,碧空如洗,台阁高大壮丽,习习凉风,送来悠扬的丝管歌声,在这阁楼之上,是谁在轻歌曼舞呢?“纤腰”、“长袖”、“玉佩”、“繁缨”相互交错,忽隐忽现,形成一幅迷人的美女歌舞图。全篇没有一个金银俗字,却渲染出满篇富贵华贵气象。

最后两句宕开笔去,发整体感慨。雷塘、迷楼、水调、明月、放萤苑、斗鸡台、重城、天碧、风凉,这些词语构成了迷离华贵的意象群,自然而然的烘托出“自是荒淫罪,何妨作帝京”一句。杜牧所擅长的咏史笔力再一次得到验证。“律诗至晚唐,李义山而下,惟杜牧之为最。宋人评其诗豪而艳,宕而丽,于律诗寓拗峭,以矫时弊。”

二、扬州胜地也,去时多留恋

大和九年(835)杜牧由淮南节度府掌书记转监察御史,离开扬州前作《赠别二首》: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多情却是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娉娉袅袅指妙龄女子身材体态轻盈袅娜的样子,豆蔻是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夏目开花,二月初正是孕育嫩蕊,含苞待放的季节。诗人将娉娉袅袅大约十三岁的女子比作二月初在枝头含苞待放的豆蔻,极言其弱柳之态,芙蓉之貌,进而揭示了这首诗的赠别对象当为歌女爱妓。春风拂面,吹起十里长提边翠绿的柳叶,撩拨了桃树上花骨朵的心,卷起珠帘,放眼满场红粉佳丽,都不如所爱之人。据《太平广记》卷二七三《杜牧》篇载,杜牧“少有逸才,下笔成文,……性疏野放荡,虽为检刻, 而不能自禁。会丞相牛僧儒出镇扬州,辟节度掌书记。牧供职之外, 唯以宴游为事……”杜牧本是风流才子,身处扬州这样的环境,他自然是享受着歌楼妓院中的温柔耳语清歌小曲,离别时,却怎么也放不下他的红粉知己,缠绵悱恻之情跃然纸上。

但是,分别是无法避免的,多情却似无情,樽前应笑却笑不成,一笔一转,刻画了一副生动的才子佳人离别图:点一盏红灯,倒一杯清酒,唇边掬着笑,说一句“珍重”,掩面饮酒,酒杯映出一双悲伤的眼。最后两句以烛心譬人心,以烛泪比别泪,极为生动形象。“替人垂泪”,意新而奇,把拟人手法用到极致。

前一首诗在后代影响很大,黄庭坚曾云:“往岁过广陵,值春早,尝作诗云:‘春风十里珠帘卷,仿佛三生杜牧之。红药梢头初茧栗,扬州风物鬓成丝。’”(《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九)由此可见一斑。但这一首稍显直露,缺少余韵,不及后一首构思奇拔,风调委婉。

离别扬州后,杜牧另有《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从诗名不难看出,这是杜牧写给昔日同僚韩绰的问候,杜牧大和九年初赴京拜监察御史,七月移疾分司东都,此时韩绰还在扬州。这首诗前两句以青山隐隐、绿水迢迢的情景起兴,尽显江南扬州之美,次句却想象秋末时节,草木谢翠,与首句形成鲜明对比,一扬一抑。读者或许会奇怪,既然是问候韩绰的诗,为何不见韩绰其人,通篇是怀念扬州之情,原来“玉人”指的便是韩绰。“玉人”本指年少风流,容颜美丽的人,古时常常是指美男子,或男子的美称,而不是指美人。《世说新语》记载,裴楷“有俊容仪,时人以为玉人。”《晋书·卫玠传》:“总角,羊车入市,见者以为玉人。”所以,杜牧诗中也就称韩绰为“玉人”。三、四句委婉探询韩绰近况,迂回传达的同时无限意绪化成优美意境,风调悠扬而委婉曲致。

《赠别二首》将比喻运用到极致,《寄扬州韩绰判官》以比兴起头,借代、设问结尾,可以说修辞手法十分明显。除此之外,二者还兼有杜牧诗歌的另一修辞特点,即善用叠词。杜牧诗中的叠字大部分都是以形容词的形式出现的,用叠字来描摹事物的状态,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增加艺术表现力。《赠别二首》有“娉娉袅袅”表现妙龄女子身段之美,《寄扬州韩绰判官》有“隐隐”、“迢迢”展现江南风景独好。

三、当年“薄幸”名,再回静一字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有诗《遣怀》,回忆那几年风流倜傥的扬州生活,无论谁看到这首诗,怕是都要回忆年轻时那些风流糊涂帐了。少年满腔才情,一股正气,却无处施展,落魄于江南扬州,借酒消愁也好,把酒言欢也好;“楚腰”指代美女,“掌中轻”比喻体态轻盈,一、二两句讲杜牧落魄来到扬州,从此流连青楼。从此扬州三年,如同生活在梦境之中,美好的同时让人觉得不真实,最后换的“薄幸”的名声。

杜牧早年的扬州游冶生涯在文学史上留下一段佳话,最能“自证”者也许就是这首绝句了。对此评价不一,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云“此诗着眼在‘薄幸’二字。以扬郡名都,十年久客,纤腰丽质,所见者多矣,而无一真赏者。不怨青楼之萍絮无情,而反躬自嗟其薄幸,非特忏除绮障,亦诗人忠厚之旨。”杜牧本人对于其在扬州三年的风流韵事似乎颇为自赏,可见其早年狂放不羁的性格。

开成二年(837)秋,杜牧弟杜觊患眼疾住扬州城东之禅智寺,杜牧告假,带同州眼医石公集一起前往扬州,探视其弟并为其治疗,作《题扬州禅智寺》: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这首诗不同于杜牧其他的“扬州诗”,它不华丽,不夸张,所有的遣词造句都切合了“禅智寺”的主题,佛门净地,似乎总是让一颗浮躁的心安定下来。杜牧通过整首诗向我们诠释了“静”一字,开头用静中一动衬托,结尾用动中一静突出,一开篇,一煞尾,珠联璧合,相映成趣,艺术构思是十分巧妙的。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以“蝉噪”反衬出禅智寺的静,静中见闹,闹中见静。在风中摇曳的松枝、桂树也露出了萧瑟秋意。诗人在表现这一耳闻目睹的景象时,用意遣词都十分精细。接着,诗人又从视觉角度写静,台阶长满青苔,行人罕至,渲染了环境的空寂凄清;寺内白鸟徘徊,不愿离去,则又暗示寺的空寂人稀。“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此句从明暗的变化写静。禅智寺树林茂密,阳光不透,于浓荫暮霭的幽暗中见静。“斜阳下小楼”,从暗中见明来反补一笔,颇得锦上添花之致。至此,已是静到极致,然诗人偏把热闹的扬州拉出来作陪衬:“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禅智寺在扬州的东北,静坐寺中,秋风传来远处扬州的歌吹之声,“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伤感油然而生,不可遏止,写景中暗含着诗人多少身世感受、凄凉情怀。

四、总结

杜牧在他的五首“扬州诗”中,巧妙融合多种修辞手法,借代,如以“雷塘土”指代隋炀帝的坟冢,“放萤苑”指上林苑,又称隋苑;比喻,如将十三四岁的妙龄女子比作“豆蔻”,“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以烛心譬人心,以烛泪比别泪;叠词,如“娉娉袅袅”,青山“隐隐”,水“迢迢”;用典,如“楚腰”等等。另外,杜牧“扬州诗”运用了十分丰富的颜色词,共计10次,如“紫”茸裘、“金”络、“红”锦等等。

以《扬州三首》赞扬州城风景优美、城市繁华;以《赠别二首》别青楼红粉,《寄扬州韩绰判官》别官场知己;又以《遣怀》又抒发诗人多少自赏情怀,多少借酒消愁的情绪。到最后,对于扬州的爱恨情仇,都静止于一首《题扬州禅智寺》,诗人内心短暂的平和以及得来不易的安详。

杜牧的“扬州诗”,缔结了他与扬州几千年的文学佳话,因为杜牧,扬州在诗歌史上留下了瑰丽的一笔。

参考文献:

杜牧的诗全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李商隐杜牧咏史诗

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咏史诗体是由东汉的班固开创,可惜“质木无文”。此后越来越多的诗人投身于咏史诗歌的创作。中晚唐以前的咏史诗一般是对历史人物、事件进行叙述或概括,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志,其中含有较多作者的个人感性认识。而咏史诗发展到晚唐时期,名人名作迭出,并表现出强烈的历史理性思考。

一、晚唐咏史诗的创作背景与发展

(一)晚唐咏史诗创作的社会背景

中晚唐时期君主崇尚经史、以史为鉴的思想意识,以及科举考试强化了对历史知识的考核的用人文化导向,形成了知识分子们探讨历史兴亡、论辩古今盛衰的史论风尚[1]。另外,晚唐社会内忧外患交织,敏感的知识分子们感到国事日非,因而大量进行咏史诗的创作企图拯救社会衰败局势。其选材上的广阔与丰富、内容上的大胆与讽刺、感情上的哀怨与敏感等,将咏史诗的创作视界带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

(二)咏史诗体裁流变

唐代咏史诗体裁可谓众体皆备,但中晚唐以前的咏史诗多为古体,律诗与绝句是少之又少。中唐以后以刘禹锡为代表的诗人越来越多地创作七绝、七律咏史怀古诗。直到晚唐,杜牧成为第一个大量采用七绝形式写作咏史诗者。此后,七绝便成为人们咏史时常用的体裁。李商隐也是当时咏史诗之大家,咏史之作多达六十多首,而且各体俱有佳作,更以七言律绝的成就突出。杜牧与李商隐是众多的咏史诗人的优秀代表,在咏史诗的发展长河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二、生平背景与创作心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或樊南生,河南人,自幼处境微寒,生活艰难。李商隐一生都被卷入牛李党争难以自拔,跟随双方的政治浮沉而遭受牵连。他的悲剧遭遇,从根本上来说是唐后期整个社会上的种种积弊现实所造成的。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出身于世家大族,后家道中落。由于其性情耿介,一生仕途不很得意,使得杜牧对社会现实有着超于常人的较为清醒的认识,从而在其诗中得到了较为客观全面的反映。杜牧继承了他祖父杜佑经世致用的传统,入仕之前便关注历代兴衰得失,好论政谈兵[2]。二十三岁时他就写下了著名的《阿房宫赋》,以讽刺敬宗的耽于声色游乐。这些都为他后来的咏史诗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杜牧、李商隐都处在唐朝社会黑暗及内忧外患的时代,都渴望力挽狂澜。两人写诗时的个人心态是不同的。李商隐在历经了无数人生道路的崎岖后,已朦胧感觉唐王朝中兴无望,又发觉自己缺乏挽救时局的力量与信心,于是悲观情绪渐浓,思想上产生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的危机感和幻灭感。他内心的苦闷和悲愤都反映出一种江河日下、黄昏渐近的时代气氛。黑暗的现实与他急切想挽救现实的愿望尖锐地冲撞,他只能把自己对现实地深刻理解,完全融入在历史事件的抒写之中。

杜牧的心态与李商隐则迥然有别。杜牧一生有着“愿补舜衣裳”的雄心壮志,相信只要自己的政治能力得到了皇帝的重用,就会在挽救大唐的危机命运中大有作为。杜牧的“天才的自信”,在很多咏史诗中都得到充分的表现。现实残酷,报国无门,杜牧缺少一个让他发挥才能的平台,因此他才好作翻案咏史之作。在《赤壁》、《题乌江亭》这两首诗中,他讥笑周瑜凭借运气在赤壁取胜,讥笑项羽不能忍辱负重,缺乏百折不挠的精神。他在翻历史陈案时突出强调个人的作用就能充分体现对自己政治才能的自信。

三、“讽”与“鉴”的创作目的

哲学是抽象地思考着世界,诗则是具体地表着着世界――目的都是为了能够改造世界。李商隐和杜牧咏史诗都怀着高度的创作意识以期救国难于水火。

因生世的曲折与理想的不得志使李商隐对社会有更冷峻与清晰的认识。他的咏史诗多为“借古讽今”。讽刺产生于诗人对他所生活的世界看出了致命的矛盾,是人类的理性向它的破坏者的一种反击[3]。讽是其目的,也是其创作手段。而他还不是委婉的讽刺,而是直接行事,多为指事切近,大胆揭露,“敢言人之所不敢言”。如《龙池》有关唐、杨的故事早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就写过,但是被有意作了掩饰和修改,借以歌咏二人生死不渝的爱情。李商隐却旨在揭露玄宗霸占儿媳的丑行,据实直录,毫不掩饰,虽无一恶字,却无一字不贬。李商隐在《华清宫》用了明显的反讽手法发难于当朝皇帝唐玄宗,使语调更加尖刻冷峻。以致纪昀曾用“尖酸刻薄”来形容其诗,很多人也认为“大伤诗教”。 其实他是顺应自己的强烈情感,没有遵循自古以来就奉行的“怨而不怒”的传统标准而已。

杜牧的咏史诗大多是就史而论史,有感于晚唐颓势,较为笼统地抒发兴亡之感,虽然其诗不乏讽刺意味,但其中“鉴”的作用更为明显,以期达到警诫作用。如《泊秦淮》一诗叹商女唱曲,世风日下,曲折影射了他所处的晚唐统治阶级醉生梦死的没落现实,以警醒众人不要沉溺于声色而重蹈亡国覆辙。诗人在《江南春绝句》中凭吊南朝覆灭时的寺庙,对其来历稍作点拨,使人既纵向想象当年这些佛寺建造的历史,又能横向联想唐王朝过分崇佛致国力衰退的后果,含蕴地揭露当时崇佛修寺的情景。无论侧重于“讽”还是侧重于“鉴”,他们都以叹古怀昔的旧形式,反映了现实社会,及难以排遣的兴废之感,扩大了咏史诗表现的容量,增强了咏史诗的现实性。

四、 同而不同的艺术特征

杜牧、李商隐的咏史诗比较讲究立意结构、遣词造句,其诗的艺术特征与表现手法,有些是相近的,有的则是各有特色。

(一)选材典型,往往以小见大

李商隐的咏史诗常选取典型的人物、事件来达到对昏君奢淫误国的有力揭露讽刺。选用历代昏君,将他们作为历史的反面典型,以此讽喻当代君王。如《隋宫》(绝句)选取了典型的历史事实,总结隋朝亡国的教训,着力刻画隋炀帝祸国殃民的暴君形象。而选用正面之人如屈原、宋玉、贾谊等,借咏叹这些人的不幸遭遇,表达自己的身世之感和人生慨叹。李商隐还常选取昏君游玩淫乐的小物品,借题发挥,以小见大,寄寓深刻感慨,如在《齐宫词》中,诗人借用九子铃来串演北齐后主、梁台新主相继荒淫亡国的悲剧,寄托兴亡的感慨。

杜牧的《赤壁》是由一件从江沙打捞出来的三国时的铁戟联想起那场历史上惊心动魄的赤壁之战。还运用铜雀、二乔这些虽与战争无关,但却是三国时的标志性人物、建筑意象,来引发巨大的时空逆转与深长的历史思考。《过华清宫绝句》未曾罗列玄宗骄奢淫逸的生活现象,而只选取千里急送荔枝博取贵妃一笑这样一件“小事”简单陈述。谨守了历史的真实,又高于历史的真实,达到了艺术的真实,形成非常富于戏剧性的场面,于细微处发现历史问题。

(二)对比强烈,叙写形象

在诗中展示鲜明对照的历史画面,能以最省俭的笔墨,将诗人饱满丰富的感情,表现得痛快淋漓。

李商隐写作咏史诗,与很多诗人有所不同,往往很少直接议论和具体评判,用抽象的道理来教训人们,而多通过展开合理联想和形象叙写,从对比鲜明的画面和意象中寄寓讽喻之情。《北齐二首》篇中“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剪裁了发生于不同时间的两个场景,不留情面地将昏君的丑态用鲜明的对比展现出来, 国之将亡,昏君仍沉迷后宫,字里行间充溢着尖锐而辛辣的讽刺意味。《南朝》则把陈后主的荒淫较比于齐废帝有过之无不及,后代荒淫甚于前朝。

杜牧也常运用鲜明对照的特写镜头。如《台城曲二首》其一描写陈亡时陈后主在国破后竟可笑地躲入井中,而城外军队战势激烈,城内城外的场景形象而有条不紊的一一展开,对比强烈,情节形象可感。更为著名的《过华清宫三绝句》,更是劳民伤财,生活奢侈的进贡荔枝只为博美人一笑,真正所谓“一笑倾城,一笑倾国”。宫中歌舞升平,宫外则社会政治形势剧变,画面虽简单,却将当时表面波澜不惊,实际暗流汹涌的政治无限延伸到了整个社会的动态,将山河破碎的原因一一用形象的笔触作了揭示。

(三)善于“点铁成金”,议论不落俗套

咏史诗题材多为众所周知的不新鲜题材,可是“小李杜”能够对老生常谈的典故“点铁成金”,显示了他们非凡的见解,使咏史诗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历史鉴戒意义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如李商隐的七绝佳作《梦泽》,关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典故,自古以来人们都习惯性地指责残暴荒淫的“好细腰”的楚王。李商隐却将批判重点放在自作自受的宫女身上。他不是表面性的讽刺这些人的媚主邀宠,而是深入地讽刺这些悲剧人物麻木不仁的人生状态。这种深层次的思考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题材原有的普通意义,将腐朽丑陋的世风作了最本质的暴露。其咏史佳作《贾生》,也突破了借贾谊的经历以抒发己之不遇的习惯做法,从贾生被君主赏识的角度出发,先抑后扬,反其意而用之,将事实的真相与表象自我矛盾。

杜牧很善于对历史人物事件重新做出评价与出人意料的议论,渗透着一种对历史和现实的体察。他在《题桃花夫人庙》(七绝)深究息国之亡的原因。正如《瓯北诗语》中所评:“以绿珠之死,形息夫人之不死,高下自见。而词语蕴藉,不显露讥讪,尤得风人之旨耳。”[4]他能够这样尖锐地提出问题,是那些人所尽知的美色误国之浅显见解所远不及的。而《题商山四皓庙》取典于吕后请商山四皓出山以固太子储位之事,历来人们对此事评价甚高,而杜牧能超出常人的眼光,指出因四皓出山而致吕后专权的恶果。这种立意的高绝,见解的独到正如赵翼所云:“杜牧之作诗,恐流于平弱,故措词必拗峭,立意必奇辟。多作翻案语,无一平正者。”[5]

五、咏史诗意境

诗的境界是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所创造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契合的艺术境界。一首诗的意境则包含了时代特色与个人特色,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个人特色。明人宁濂指出:“诗,心之声也。是故凝重之人,其诗典以则,俊逸之人,其诗藻而丽;燥易之人,其诗浮以靡;奇刻之人,其诗峭厉不平;严庄温雅之人,其诗自然从容而超乎物象之表。”[6]

李商隐喜欢重构历史,并将其感伤心态与悲剧气息融合其中,把对社会的义愤与不平曲折折射出来。创作中他大力以“绮靡”之词写“怨刺”之诗。“绮靡”作为不同于他人的诗风与浓郁的抒彩和深长的情致,深刻的议论、尖锐的讽刺多相结合达到了境界的高度浑融 [7]。他自己的目标就是要将讽谕怨刺的内容与委婉清丽的形式结合起来,是“徘徊胜境,顾慕良辰,为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谢河东公和诗启》)。

杜牧自忖“平生五色线”,咏史诗也自然呈现出指点江山,品评历史的勃勃英气。但人生经历与性情让他在咏史诗中常常情不自禁地以个人意识体察历史,敢于突破单纯演绎史实,褒贬人物的格局,大胆凸现鲜明的个人色彩借咏史以抒怀,将其积极的情态,高绝的议论与过人的史识融合,指摘时弊,针砭现实。他的诗不重视用词的华丽,而更重于诗中情志。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诗必须为自我性格、情趣、经验的返照。诗境经过了移情处理后已经心神凝注,物我两忘。

李商隐常在咏史诗中把主观感情移入诗中对象,处理题材时也表现出浓厚的主观化倾向。他用虚拟推想之辞在史实传说的基础上加以艺术的想象,而且诗中所表现出的意境真实与艺术真实令人信服。《隋宫》(七律)只根据史实传说经过自己的艺术处理对昏君作了尖锐的刻画,场面不失为真实可感,堪称大手笔。

杜牧的咏史诗往往重新虚构历史的陈案或结局,将历史上已成定局的重大事件从其个人愿望做出观照。《题乌江亭》中杜牧从其为人性情出发对项羽的自杀行为进行了否定。又如《赤壁》也未从正面入手,而是展开逆向思维,得出一个假设中的结局,使人对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做出深思。

六、结语

杜牧的七绝咏史对史论式诗体的确立产生了重大影响。李商隐从选材的意识到艺术的表现形式无不垂范后世,为晚唐咏史诗的集大成者。他们所触及的题材范围之广,表现手法的丰富以及风格的多变都推动了咏史诗的发展。他们的创作承前启后,在咏史诗的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韦春喜,张影.试论中晚唐史论体咏史诗产生的历史文化原因 [N].四川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2]唐杜牧著,张厚余解评.杜牧集 [M].山西古藉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1-3.

[3]艾青著.诗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2-8.

[4]清赵翼著.瓯北诗话[M].霍松林,胡主佑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2月重印.163-164.

[5]同上

杜牧的诗全集范文第4篇

在唐代,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灿烂的阶段。整个文坛出现了百花盛开、全面繁荣的局面,各种文学体裁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诗歌最盛,犹以盛唐为最,可谓“盛唐气象”。但随着唐王朝土地兼并的加剧,社会矛盾又趋于激化,加之玄宗日渐昏庸,沉湎声色,任人失当,终于在八年“安史之乱”中一蹶不振,落得个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倾轧,政局急转直下,面对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残酷现实,诗人的浪漫豪情再也找不着了,他们带着理想前途的无法实现、人生失意的痛苦和对光明的执着追求不得不对现实社会作一个深沉的反思。

杜牧的诗歌声誉很高。前人评为“风格俊爽”(胡应麟《诗薮》)、“情致豪迈”(《新唐书·杜牧传》)、“雄姿英发”( 刘熙载《艺概》),这是诗人超逸的才华、洒脱的个性和热烈的情感相融洽的产物。但他成就最高的应属咏史诗,咏史诗历代都有,但中唐后期至晚唐大量出现,成为一种值得注意的创作倾向。从刘禹锡,李贺到杜牧,李商隐,胡曾等,都以咏史著名,他们或借古讽今,或咏史抒怀,大都情调悲凉。但杜牧是入世的,不是出世的,时刻昂扬着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以国家之兴亡,为匹夫之已任。唱的是一首“哀民生之多艰,叹国运之衰微”的忧国忧民之歌,所以,他的咏史诗的思想内容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时事,忧国忧民

杜牧所处的晚唐,是个内忧外患日趋严重的时代,针对当时藩镇割据、国家不安的情况下,杜牧早就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他认为国家要统一,天下要太平,必须做好两件事:一是平定藩镇叛乱,拯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一是反击异族入侵,收复河湟失地,他在《感怀诗》中大声疾呼:“蟠联两河间,烬萌终不弭”。安史之乱虽然离去,但是它的余烬未灭,战火就象冬天的草根,春天一到,它又蓬蓬勃勃漫延起来。你看“号为精兵处,齐蔡燕赵魏。合为千里疆,争为一家事。逆子嫁虏孙,西邻聘东里,急热同手足,唱和如宫徵”(《感怀诗》)。那些拥兵自倨的藩镇节度使或父子兄弟相承,或部将擅立,财政上截留本地赋税,拒不上供,军事上蓄养重兵,或互相攻占,实行吞并。或互为声援对抗朝廷,早已不把皇帝放在心上了。他们已经“法制自作为,礼文争僭拟。石阶螭斗角,画屋龙交尾。署纸日替名,分财赏称赐。刳皇欷万寻,绵垣叠千雉”(同上)。这些地方官僚集团,已经各自为政,形如诸侯小国。自行立法,各种礼节凌驾皇帝之上,居室竟然也雕龙画凤,俨然皇宫气宇,城壕的挖掘,城墙的修建也超过了皇宫的规模。但是这一切那些“凶门爪牙辈”都“穰穰如儿戏”(同上)。

总而言之,杜牧作为诗人兼封建官僚时刻关注着时事的变化,面对这种狼烟四起,小人逐鹿,奸宦得道,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政治局面,对于位卑职小,既忧国又忧民的杜牧,只好掩卷长叹,长使英雄泪满巾了。

二、借古喻今,寄厚望于君主,同时表达了对报国无门的强烈不满

杜牧在关注时事的同时,还不断为这个乱世开出济世良药,借古喻今,希望引起统治阶层的重视。同时对自己理想无法实现,报国无门表示了极大的愤慨。

“细腰宫里露新桃,脉脉无言几度春。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堕楼人。”(《题桃花夫人庙》)

作者在这里拿两个女人两相对照,写得非常含蓄,不作褒贬,不置可否,读者如拿息夫人忍辱苟活,还居然为灭国祸首生了两个儿子和绿珠刚烈、敢于用生命与邪恶势力抗争一对比,真是其言未出,其意已明。作者是否在这里要告诉当今圣上“美人一笑倾人国”的历史教训就不得而知了。远的不说,当朝先祖就有过为讨美人欢心,不惜从岭南千里迢迢,日夜兼程运荔枝到京都,落得“红尘一骑妃子笑,渔阳鼙鼓动地来”吗?谁知道,统治阶级沉缅声色,不理朝政,大权旁落,而为了保住自己的君主地位,却去求神拜佛,标榜君权神授,竭力宣传唐宗室为老子后裔,并编造了一系列“老君子孙当治世”之类的谣言,掀起了崇道之风。靡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从事神仙方术,在全国范围内设立道观,还特设弘文馆,置博士学生,令习《道德经》,并以此作为考试的内容之一。杜牧对此事多有褒贬:“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绝句)。这首诗看上去好似写景抒情之作,实则借南朝之史实讥评时弊,对封建统治阶级极尽讽刺谩骂之能事,不信,南朝的昨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三、大加挞伐封建统治者荒淫腐朽,无情地嘲弄那个朝代的必然灭亡

杜牧的诗全集范文第5篇

这节课,我以下面4首诗为教材:1.虞世南《咏蝉》;2.韦应物《闻雁》;3.岑参《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4.杜牧《赤壁》。教学过程简述如下:

一、品读意象见真情

投影:虞世南《咏蝉》

“垂 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帽带结好后挂在颔下的部分,蝉的嘴像挂在颔下的帽带。

沈德潜评:“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卷四)

先让学生自由品读,以沈德潜评语作提示,看学生能否从理解意象入手来读懂这首诗。

片刻,学生发言。

生1: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蝉传达只有地位高才能名声远的思想。

生2:我原来也是这样理解的,但沈德潜评“独尊其品格”,使我茅塞顿开,“居高”的“高”的含义在前两句中以“清露”与“疏桐”作了暗示清露和疏桐都象征高洁,所以是“尊其品格”。看来“高”不光指地位高,更指品格高,品格不高,地位再高也不行,品格高而且地位高,他的名声才会远。

(生鼓掌)

师:像第二位同学这样读诗就到位了,第一位同学没能把握诗中的意象,所以没读懂。那谁能把刚才读诗的方法总结一下?

生1:(抢先)诗歌往往通过意象立意。主旨不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意象透露出来,联系语境理解意象,才可读出诗中的真情。

师:看来广泛阅读是必不可少的。读诗要做有心人,把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分类及大致含义做一下归纳,这样读懂诗就会容易多了。

二、依“法”方能读得轻松

投影:韦应物《闻雁》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师:回忆一下,这首诗在写法上和我们学过的哪首词相似。

生3:似乎是柳永的《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但写法说不清了。

生4:我记得是“点染”。先点出“去去”,然后再用“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来渲染,想像离别后的孤寂凄凉。

生5:还有“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点出“伤离别”,然后是两重渲染,一重是“冷落清秋节”,另一重是“杨柳岸,晓风残月”。

师:谈谈“点染”修辞吧。

生6:“点”为主,一般为诗眼;“染”为次,是渲染诗眼的。

师:好!那读懂这首诗容易吧。

生7:先点出“归思”,然后用“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渲染,全诗表达了归思之情。

师:看来谙熟诗词技法和修辞,可以帮助我们成为诗词的知音。问卷中有一半以上同学想全面了解这些知识,这不妨作为我们“诗家语探究”的重要课题。

三、不能用读散文的方法读诗词

投影:岑参《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

“昨日山有信,只今耕种时。遥传杜陵叟,怪我还山迟。独向潭上酌,无人林下期。东溪忆汝处,闲卧对鸬鹚。”

为了帮助学生解读,我设计了几个问题。

师:信是杜陵叟写的吗?

(生七嘴八舌,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

师:读诗勿躁!用读散文的方法读诗是大忌!诗极精练,散文里许多要说的话在诗里都省略了,叙述呈跳跃性。请再认真读一下。

(一会儿,有生发言)

生8:“昨日山有信”,“遥传杜陵叟”,从字面看,是信中传杜陵叟的话。

生9:从题目可知“我”要回到“高冠潭口”,写信人定住在此地。后面一句“东溪忆汝处”说明“忆汝”的人在“东溪”,不是写信人,应与“怪我还山迟”为同一人,就是杜陵叟。从“只今耕种时”一句看,写信的可能是“我”的家人。

师:不错!那后两联写了什么内容,全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生10:后两联写杜陵叟的日常生活。

生11:我不同意。是写因“我”不在,杜陵叟只好独自喝酒,也不到高冠潭的树林里下棋,在东溪对着鸬鹚发呆、无聊,盼“我”还山。

师:纠正得好!最后两联形象描写中蕴含的情感要正确把握。其实把握整首诗表达情感的含蓄性是更重要的。试问,家人写信就是为了“遥传杜陵叟”吗?

(有生悟)

生12:信写得很委婉。隔得很远的杜陵叟尚且想“我”,家人对“我”的情意自然在不言中。

师:其实这首诗表达的情感很普通,其魅力在于叙述的跳跃性和表达的含蓄性给读者带来无限的想像空间和无穷的回味余地。可以说,诗是茶,是酒。动手改写散文,再来比较一下诗和散文的不同。

(生改写、评读、交流)

四、不能用读史的眼光读诗词

投影:杜牧之《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彦周诗话》评:赤壁不能纵火,为曹公夺二乔置之铜雀台上也。孙氏霸业,系此一战,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

措大:士人。

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彦周诮杜牧之《赤壁》诗,社稷存亡都不问,只恐捉了二乔,是措大不识好恶。夫诗人之词微以婉,不同论言直遂也。牧之之意,正谓幸而成功,几乎家国不保,彦周未免错会。

师:对上面这首诗,彦周和何文焕分别持什么观点?

生13:杜牧的诗说,若东风不帮周郎,就会给曹操打败而国破家亡,这样二乔不保。彦周认为这次战争有关国家存亡,百姓遭际,杜牧却只字不提,只怕捉了二乔,可见不识轻重好歹。何文焕不同意他的看法,认为诗人写诗微而婉,不同于史论的直率,杜牧的正意是以二乔被掳说明周瑜的国破家亡。

师:讨论一下,哪种观点正确。

(讨论后达成一致:何文焕的观点正确)

师:不能用读史的眼光读诗。诗家语言近旨远,微言大义。知道了这些,就不会犯彦周的错误了。请搜集有关史论的诗词扩展阅读,加深体会。

课后,指导学生对问卷分析归类,归纳出以下几点:1.诗词常见意象归类及大致含义归纳。2.诗词中的关键语句把握不准。3.品味不出精妙诗句的妙处。4.想较全面了解诗词常见技巧与修辞。5.难以正确把握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情感。6.诗词在思维方式上有何规律。7.如何作诗词鉴赏。8.全面了解诗家语的特点。

学生选择其中感兴趣的一二点作为探究课题,并与选题一致的同学组成小组,据课题可能涉及的范围查找收集资料(老师提供了资料索引),分工协作,形成结果,写成书面报告验收并交流。

【教学反思】

1.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性、探究性与合作式学习,这是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教师指导得法,才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意识,这是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的前提。综合指导课就是让学生进入愤悱状态,从而激发他们深入探究的欲望。

2.综合指导课是为了促进学习的融会贯通,一般无现成教材可用。教师如何确定教材?首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以问卷调查等形式发现问题,以便使教学有的放矢;其次,这种课型是以知识和能力立意的,追求以点概面、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力求教材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做到典型性、科学性、实用性的统一。

3.综合指导课既是教学目的,也是学习过程。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锻炼他们的思维,训练读写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并让他们学到一定的探究问题的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作必要的点拨。

相关期刊更多

小学生作文辅导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现代语文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教育厅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