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分式的约分

分式的约分

分式的约分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丹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suitable for large hospitals centralized reservation service methods implemented for outpatient services to carry out the effect , build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 to improve hospital appointment service, improve service quality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Methods To create a warm and harmonious and comfortable outpatient medical environme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quality care , improve professional service appointment inspection process optimization,rational use of medical resources,build hospital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services, " love" platform, and constantly improving summary evaluate their application results. Results Centralized reservation mode service implementation , effectively completed the daily management of outpatient visits , and improv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various inspection department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services , outpatient revenue growth and economic growth hav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Conclusion Centralized reservation mode to provide profession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 sustained, rapid and high-quality health services are running and security ,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ecurity , scientific management ,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hospital, so the hospital for better medical care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results.

Key words:Centralized reservation ; Services ;Satisfaction

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转变,门诊集中式预约是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是当今护理的主题,以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需要是我院全体护理人员共同的目标,现将我院从2012年8月至今,通过改进工作流程,拓展服务范围,加强集中预约模式管理取得较好的成果,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1集中式预约的服务

1.1树立团结友爱团队精神,营造温馨和谐舒适的就医环境 我院门诊集中式预约的模式是在医院各级领导支持下,由门诊部主任、科护士长亲自与各检查科室负责人进行了充分的前期沟通协调于2011年7月成立。无论节假日,每天都有科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们,在患者最多的门诊大厅咨询服务台做导医岗位示范,让全体员工都感觉这个来自大家庭的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团队精神,增强竞争意识、忧患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争做医院示范岗位[1]。

社会经济繁荣和教育的普及,人民的生活质量普遍提高,消费观念也逐渐趋向追求高质量与美观舒适的空间。现代医学认为,好的环境能造就好的心情,整洁、舒适、优雅的就医环境能使医患双方保持轻松愉快的气氛[2]集中式预约服务中心设置在门诊一楼大厅,醒目的标识,为患者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宽敞明亮的就诊大厅、宽阔的自动电子显示屏幕(LDE),大厅的中央配有整齐舒适的休闲座椅,厅廊式的候诊区域,可供患者休息,方便患者就诊。

1.2改变服务模式,进行优质服务。集中式预约台的优质服务工作,是医院的"窗口"部门,是医院展示其医疗技术与服务水平的前沿阵地,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形象和美誉度[3]。

它即使一个动态的工作岗位,又是一个静态的岗位,在服务的过程中做到挂牌服务、文明服务、微笑服务、做到来有迎声、去有送声,见面有问候声,服务不到有道歉声。"以患者为中心",保持一个平静柔和的心情,由自己的微笑尽量感染患者微笑的氛围。

当患者进入我院门诊大厅的那一刻起,尊重询问的每一位患者,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提供导诊、咨询、分诊、健康教育等一体化式服务,与患者面对面的交流、沟通、解决患者就诊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注视大厅就诊患者的动态变化,遇到老弱病残的患者,主动热情实行全程陪同等优质服务。

以病员的角色去感知、去感受、去体会,要求行为端庄,言语得体,勇于奉献,以诚恳、踏实的工作作风,不计较个人的上、下班及休息时间和节假日等,平时从细节做起,搜集患者的意见及建议,把意见及时反馈并纠正,对医院相关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及时有效地宣传给患者,收取外院患者的第一手资料,不断总结,查看相关资料后,快速指导就诊流程,使患者在就诊过程中感受好的服务、好的医疗质量、好的医德医风。

预约工作即有固定性,有又灵活性,预约时进行预诊分检,对外地患者、危重、年老、弱小儿童、实行优先策略提前检查。优先进行分段预约,仔细核对相关信息,书面和口头交代预约日期、时间段、地点,注意须知以及相关准备等,建立登记卡,完善相关信息系统。遇到节假日,除了给予温馨便民贴外,还会得到温馨提示:请提前作好就诊安排,妥善保管预约资料,针对患者不同文化、生理、心理、精神等不同需要,提供最佳的服务[4]。

1.3以实际行动提供便民服务,搭建一个沟通平台 医院分科越来越细,医院的结构和功能成为一个动态、复杂的多因素环境,预约逐步专业化服务,构成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工作的第一线,形成面向社会的主要窗口。预约台的设置,让每一个患者得到细心的服务,设立问答信箱、义务信箱、存在问题信箱、意见反馈信箱、建立产科检查资料整理室、多科协调室、温馨提示等,无需出门,只要您一个电话,就可以了解整个门诊各种检查的预约情况。一杯水、一支笔、一张纸、一根棉签、一句话、一个微笑、一个温馨的提示等,在这里搭建了一座心灵的"桥梁",形成一个与患者"心与心"交流最近的平台。爱在行动,让爱在生命中绽放光芒,以真诚的微笑感染着周围,热忱、关爱的优质服务给患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得到较好的口碑。

1.4优化预约流程,合理利用医疗资源 借助医院强大的信息化优势,与多科室协助,统一预约,节省了人力资源,实现了统一管理,优化预约流程,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不仅提高门诊服务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工作效率。还把门诊和住院患者的相关检查合理有计划的利用,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缩短了患者预约时间,逐步专业化的服务不仅让患者得到满意,同样得到检查科室的满意,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效果分析

实践证明,预约台通过开展优质服务模式,传递着优质服务的宗旨,不仅提高工作效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大大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集中式预约服务模式的目的为患者提供正确、方便、便捷的优质服务,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提升,才能使预约优质服务更好的发展[5]因此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流程,努力做到患者满意、医院满意、社会满意。

参考文献:

[1]董梅.门诊导医台实施优质服务的实践与体会[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1,2(8):899-900.

[2]夏丹凤,认真做好门诊护士工作.中华论文,2012,4(12):131.

[3]张义辉.门诊优质护理实践[J].优质护理临床实践,2012,4(1):90-93.

分式的约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猪供应链;“公司+农户”模式;商品契约;稳定性

一、研究背景

(一)生猪市场环境分析

猪肉作为我国居民的主要肉类消费品,猪肉价格的不稳定对居民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生猪供应链是一种典型的较长周期的生鲜农产品,从后备母猪到其所产的第一窝猪育肥上市,最快需要13个月[1]。长生产供应期对于市场而言是具有明显的滞后性的,一旦对未来的需求量判断决策有所失误,就会导致价格的暴涨或暴跌。从图1可知,生猪价格在每年2月和10月前后会有一个峰值,这是春节和国庆两个传统节日推动产生的,谷值一般出现在6月前后,夏季天气炎热会减少肉类消费,其余波动规律并不明显。根据神农网、博亚和讯网等数据显示,从2000年至今生猪年出栏量总体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产量变化同生猪价格的波动情况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这使得生猪供应链上的相关主体在对未来市场进行预测时尤为困难,因此公司为保证自身的利益,尽可能将成本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农户为尽量将收益保证在一定某定值上,双方都有签订“公司+农户”模式需要。

(二)“公司+农户”模式分析

“公司+农户”模式是农产品供应链上游的主要供应形式,该模式可将农户与生产加工企业组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加、销一体化的生产经营组织[3]。目前“公司+农户”合约主要有两种契约模式:一是要素契约模式;二是商品契约模式[4]。要素契约模式国内代表企业是广东温氏:先由农户提供栏舍等,然后公司提供鸡苗、饲料、服务等专用性资产。饲养成的鸡交给公司,负责后期销售工作并享有收益,农户的收益更类似于公司员工的劳力。这种模式是由企业直接参与监控,生产过程也是按照公司标准进行,具有长期稳定的特点。商品契约模式是公司和农户签订合同约定未来某个时间按合同价进行交易,由于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因此农户违约的风险也较大。

关于“公司+农户”模式的研究有很多,但大多只对该模式进行定性分析,定量上分析两者利益情况的研究还比较少。胡凯[5]等对该模式下生猪供应链中农户最优饲养规模进行研究,定量分析了公司为实现利益最大如何对合作农户的选择。涂国平[6]等利用博弈的思想以黄豆为对象分析了不同市场价格时的合同稳定性情况,并引入期权和期货改进合同。YANG Jin-xiu[7]运用进化博弈的思想分析了模式下公司和农户的专用性资产的成本收益情况。本文主要研究商品契约中“公司+农户”模式的稳定性情况,即当现货价与合同价之差在何范围内时,可以保证公司和农户双方都履约,使得合同得到有效执行及其概率。进一步给出合同的改进措施,即现货价格过高时通过对合同价进行调整,提高合同执行的概率,同时提高农户对公司的信任度,有助于长期合约的履行。

二、问题描述及模型建立

(一)问题描述

模式中契约交易时间是在未来,且公司非一次性收购农户手中全部生猪,而是按生猪出栏标准优先交易更加符合收购标准的生猪。因此,可将该模式的合同视为远期合约,交易分期,由于每期交易都会有相应的收益,利用贴现的思想,将第2期到第期的收益贴现到时的收益。

假设条件如下:①现货交易价格双方都可获得,但公司现货交易比合同交易多有市场采购费用、质量监督费用等事前交易成本,农户有运输成本、垄断定价的损失成本;②任何一方违约都需单位生猪需缴纳的违约金;③专用性资产投入量很少,不做考虑。其他符号如下:

—公司按合同交易时的总成本;第2到期的履约成本贴现值。

—公司在现货交易的总成本;第2到期的现货交易成本贴现值。

—农户按合同交易时的总收益;第2到期的履约收益贴现值。

—农户在现货交易的全部收益;第2到期现货交易收益贴现值。

—贴现率;—合同价;—第期的现货价格。

(二)模型建立

要使“公司+农户”模式在生猪供应链中能够长期保持稳定,必须要满足公司和农户在履约条件下的收益均不低于两者各自在违约条件下的收益。利用效用的思想,即满足和。由于每期交易生猪的量相同的,因此将成本或价格变量均表示为单位生猪条件下时,因此将舍去对公式进行简化。

三、模型分析

(一)不同价差时的决策分析

假设效用函数为:,则公司和农户的效用所有期的总效用即为效用贴现值之和。对于公司而言成本越低越好,则效用之和越低越好。

由于现货价高于合同价,则签订合同后公司毫无疑问会选择履约,这样才能使得其生猪进购的成本低于在现货中的交易情况。下面分析农户对合同的实施决策。

为保证农户在期选择履约,则履约在的即期效用要大于或等于违约的即期效用,即有:。

由上式可知:当价差满足时,农户选择履约;当价差时,农户选择违约。

此时农户履约的收益肯定大于在现货交易中的收益,所以农户肯定选择履约决策。下面分析公司对合同的实施决策。

同样借用效用函数的思想,要保证公司在时履约,则履约在的即期成本效用值要小于等于违约的即期成本效用值,即有: 。

令,则有公司在第期交易在时的即期成本效用为:

由上式可知,时,公司选择履约;时,公司选择违约。

综上所述,当时,公司和农户都会做出履约的决策,同时合同能够很好的执行下去。当时,公司选择违约农户选择履约;当时,公司选择履约农户选择违约。后两种情况下,合同是不稳定的。

(二)合同有效执行的稳定区间和概率

设价格差服从某密度分布函数则有合同得到有效执行的概率为:

(三)改进措施

由于生猪现货价难以预测,且现货价和合同价差的不稳定性对合同的执行情况威胁很大,为了提高合同得到的稳定性,降低现货价波动过大带来的风险,更大可能的实现公司和农户之间的共赢,可以在合同的基础上做适当的修改。

当时,农户为保证自身效用最大会优先选择违约。为激励农户履行合同,公司可以在签订合同时增加一条补充规定,当价差时,公司可以在合同价基础上做一定比例的提高,设为,即现货价过高时有新的合同价。这种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农户违约率,提高了农户对企业的信任度,为长期合作打下了基础,并且也减少了企业的生猪收购的总成本,对企业来说是名利双收的决策。

同样公司为表合作的诚意,可在签订合同时规定当时,愿将合同价做比例的下调,即在该背景下有新的合同价。这种做法体现了公司向农户保证履约的决心,也是在保证公司信誉的基础上最大可能减少公司的损失,提高农户对公司信任度,有助于留住长期合作伙伴。

1、改进后合同稳定执行的区间和概率

①,其中。

按照于前文类似的方法计算可以得出:

此时公司无疑会选择履行合同来降低成本。对农户而言,当,即价差满足时,农户愿意履行合同,从而使得合同能够有效的执行。

②,其中。

此时农户无疑会选择履行合同来提高收益。对公司而言,当,即价差满足时,公司愿意履行合同,从而使得合同能够有效执行。

综上可知,对合同做适当改进后,可以得到合同稳定的新的价差波动区间为:。此时合同执行的概率为:

2、改进效果

用式(6)-(5)可以得出改进后带来的合同稳定性概率增加值为:

四、结论和建议

由于市场无法准确预测,使得价格波动影响农户的生猪饲养规模,饲养规模变化反作用于价格变化,这是一种“蛛网模型”现象。采用“公司+农户”模式的作为生猪供应链上游的供给方式,能够保证生猪供应量在可控范围内。通过对合同价格进行调整,不断完善合同并提高合同履约率,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生猪市场价格的波动,保证供应链上各主体的利益。

其中:

进一步改进合同的措施是在两者之间引入中间组织,相比合约公司而言农户更愿意相信一些不参与或较少利益关系的中间组织,如生猪养殖协会等。中间组织可为专业协会(统一为农户利益负责,利于吸引小农户参与)、专业批发市场(批发市场与生猪养殖户签订生猪购销合同或提供交易平台)等。生猪产业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产业,生猪产业的稳定是居民的正常生活最基本的保证。在保证生猪产业的稳定性方面,政府制定很多优惠政策,保障农户的利益,保障产业链上核心企业的利益,从而间接保障消费者的利益;企业积极与科研机构合作,不断提高自身技术和管理,尽可能保证猪肉供应的稳定,减少价格的波动。但是距离理想的稳定状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还需要社会各界持续关注生猪产业链的变动,做好生猪价格预警应对工作。

参考文献:

[1]吴瑛.基于蛛网理论的我国近10年生猪价格波动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1(3):106-108.

[2]2012年第9号公告.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Z].

[3]欧阳昌民.“公司+农户”契约设计及价格形成机制[J].经济问题,2004(2):57-58.

[4]周立群,曹利群.商品契约由于要素契约——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契约选择为例[J].经济研究,2002(1):14-19.

[5]胡凯,甘莜青.“公司+农户”模式生猪供应链农户最优饲养规模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5).

[6]涂国平,冷碧滨.基于博弈模型的“公司+农户”模式契约稳定性及模式优化[J].中国管理科学,2010,6(18):148-157.

[7]YANG Jin-xiu,ZHU Yu-rong,WU Chun-wen,WANG Yu.Dedicated asset investment and expropriation in agricultural integration an example of“corporation & farmer”mode[C].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2013(7):17-19.

[8]Klein B.Why holds-ups occur:The self-enforcing range of contractual relationships[J].Economic Inquiry,1996,34(3):444-463.

[9]Guo Xiaoming,Liao Zujun,Sun Bin.Order farming and its mechanism of operation: An economic analysis [J].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2006 (11):15-19.

[10]Huang Zhijian,Wu Jianhui,Jia Ren’panies and farmers behavior of evolutionary game stability analysis[J].The Rural Economy,2006(9):36-38.

分式的约分范文第3篇

    关键词:非正式制度 农业保险 需求陕西

    农业保险作为商品性农业经营的一种重要风险分散机制,对提高农业抵御风险能力,稳定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经营主体地位以及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陕西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地区泾阳县、洛川县分别是陕西奶牛养殖大县和苹果生产大县。农民生产布局高度集中,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奶牛养殖和苹果生产收入构成其家庭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调查发现,泾阳县的鲜奶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3%,洛川县的苹果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4.8%。高度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导致农民收入水平对奶牛养殖、苹果生产的严重依赖,同时,也造成了生产风险的高度集中。一旦发生难以预料的自然灾害,农民不仅无力承担损失,而且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为了保护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与增长,客观上要求建立农业经营风险分散,损失分摊的新机制——农业保险。2000年到2007年,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406元增加到2645元,总体水平翻了一番,大多数农民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储蓄,已经对农业保险具有了一定的购买能力。然而,在本次试点中, 有45.2%的被调查农民却不了解或不知道农业保险;48.5%的农民实际未购买农业保险,农民的保险意识较弱。

    由此可见,由于非正式保险制度诸多因素的制约,农民无法产生对农业保险产品的欲望,引起潜在需求与有效需求之间链条的断裂,造成了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

    农业保险运行的非正式制度因素分析

    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习惯习俗、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对人们行为产生非正式约束的规则。相对于正式制度,其约束空间更为广阔。因此,特定社会中有关农业保险的风险态度、非正式保险安排、“经济人”群体、信用建设等诸多非正式保险制度,就成为制约农业保险市场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一) “传统小农意识”决定了农业保险需求

    一个社会占有主流的理念和信仰决定对自然灾害及风险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决定了是否有必要通过保险这一风险转移制度来加以应付。在广大农村,农民长期处于分散封闭的小生产状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理念。这种保守封闭的思想造就了农民风险意识和创新精神淡薄,时常对新事物具有一定的排斥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民参加农业保险的主动性。加之农民文化技术素质普遍较低,多年以来养成“靠天吃饭,听天由命”的生产习惯,往往比较注重眼前既得利益,对未来各种事故变化缺乏全面周详的考虑,对农业生产面临的各种风险时常持有一种侥幸心理,认为掏钱买保险是额外支出,所以产生对于农业保险能免则免的心理。

    (二)非正式保险安排限定正式农业保险制度发展的空间

    在特定环境中,因非正式制度约束发展而来的“非正式保险安排”,如谋生方式的多样化,储藏,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再分配,基于伦理道德的援助等,往往是对正式保险制度的削弱或替代。我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庭、家族、村庄、国家为生成结构的人论文化体系,其在农村体现的尤为显着。这种文化品格决定农民对风险的规避和对农业生产安全保障的追求,主要是在家庭、家族这样的扩展型家庭结构中解决。

    与正式农业保险制度相比,非正式农业保险制度不但具有上述的广泛性,而且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节约开支。由于保险市场上信息不对称,农业保险行为主体在相互博弈过程中对农业保险制度安排存在着大量逆选择和道德风险。但在家庭内或家庭间寻求风险转移或保障的非正式保险制度安排中,参与者无法进行选择,因而根本不存在逆选择和道德风险。

    (三)政府灾害补助导致的依赖心理制约农业保险需求

    根植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依赖心理,也是制约农业保险发展的非制度约束。一般来说,政府都会依据受灾情况给予农民相应的补助。然而,由于农民是“经济人”,其得到政府补助越高,愿意投入到农业保险上的资金就会越少,这种依靠政府帮助转嫁风险的依赖心理严重影响了农民投保的积极性。农民投保积极性=政府农业保险补贴/政府救灾补贴×100%,从此公式可以看出:当政府救灾补贴增加,而农业保险补贴数目不变,农民投保的积极性就会降低;当政府救灾补贴减少,而农业保险补贴数目不变或增加时,农民投保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因此,农业保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灾害补助行为。

    (四)农业保险市场信用制度体系建设滞后

    农业保险具有一定的信用经济特征,要求参与农业保险的各行为主体都要具备恪守信誉的意识和自觉。而在实际调查中,一半的农民都明确表示对农业保险不信任,对保险理赔环节担忧,也就是对农业保险的保障能否落实的担心。这主要是过去农民缺乏对保险基本的了解,而保险公司在经营中又存在不诚信行为,造成农民对于保险作用的质疑。19.9%农民未投保原因是因为对于理赔的担忧;在对农业保险有潜在需求的农民调查中,约60%的人“明年是否会考虑农业保险”决定于“今年的理赔状况”;约75%的已购买农业保险的农民“明年是否继续购买农业保险”也取决于“今年理赔状况”。这说明,要促成农业保险长足发展,社会诚信意识建设和信用意识培养还任重道远。

    综上所述,构成农业保险运行的非制度环境还存在种种局限。为了更好地推行农业保险制度,除了要加快农业保险有关法律法规等正式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创新外,还需要加大非正式制度环境的建设和培育。

    农业保险非正式制度优化对策

    (一)增强政府农业保险政策的透明度

    在调查未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民中,58.6%的农民因为“不了解”此次推行的农业保险,有些农民甚至主观认为这和其它商业保险没有差异,只是为“收取保费”。因此,政府应积极利用现代传媒,通过各种途径让农民透彻了解农业保险,在广大农民中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观念,形成理性、健康的保险消费意识。

    (二)优化正式农业保险制度环境

    农业保险的险种、保障范围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民对于农业保险的需求水平,政府需要协同有关保险公司,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生产设计农业保险产品和险种,并依据不同风险水平厘定费率和保障程度,以满足各类农民的不同需求,切实保证农业生产的持续性和农民收入的稳定性。同时,如果政府能够把救灾补助直接给予农业保险进行积累和支持,不仅可以在灾年减轻农民损失,而且又可以减轻政府灾害补助压力,达到双赢效果,从而使农民充分认识到正式农业保险制度较之传统非正式保险制度所具有的种种优势,引导其参加农业保险分散转移风险的价值观念。

    (三)深入推广诚信意识教育

    根据调查,农民最为关注的是保险公司的信誉,其教育

    根据调查,农民最为关注的是保险公司的信誉,其次才是保险公司推出的产品和服务内容介绍。所以,要改变农民长期对保险的不信任观念,就要通过政府部门、保险行业自律组织的协作,建立对保险公司诚信经营行为的有效监管、监督、引导和考评,实行保险公司信用评价制度。而另一方面,对于广大农民来说,也需要积极推广诚信教育,避免在投保过程中产生逆选择和道德风险现象,使守信者真正得到利益的保障,失信者受到应有的惩处,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信用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周惠萍,陈友兴.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可行性分析[J].经济问题,2007(11)

    2.蒲海成.论保险市场运行的非正式制度环境[J].保险研究,2005(8)次才是保险公司推出的产品和服务内容介绍。所以,要改变农民长期对保险的不信任观念,就要通过政府部门、保险行业自律组织的协作,建立对保险公司诚信经营行为的有效监管、监督、引导和考评,实行保险公司信用评价制度。而另一方面,对于广大农民来说,也需要积极推广诚信教育,避免在投保过程中产生逆选择和道德风险现象,使守信者真正得到利益的保障,失信者受到应有的惩处,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信用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分式的约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成本约束;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选择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纷纷涌现,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许多学者也用理论或实证的方法,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广泛研究,但是总体而言,前人在研究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带来的经济效应的差异上着墨甚少,没有很好地回答类似“一国获益是否是建立在另一国受损的基础上”等问题。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中的成本约束

西方学者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追溯到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及早期欧洲国家间的经济安排,但是对这一现象的经济分析却始于二战后Viner(1950)和Meade(1955)的开创性研究。Viner在其局部均衡框架中提出了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两种效应,依此确定一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中的利益得失。由于某些产品可能发生贸易创造效应,而另一些产品又可能带来贸易转移效应,因此一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的经济效应是不确定的。

针对Viner理论的不足,许多经济学家从不同侧面给出了有益补充。Arvind Panagariya(1995)认为,如果FTA对成员国的福利效应可以检验,那么取消内部关税带来的收入转移将表现为成员国之间关税收入的重新分配。此时,一国福利呈下降态势。特别是类似墨西哥这样的高关税国家与类似美国这样的低关税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墨西哥的关税损失会大于贸易创造带来的福利改善,整体福利下降。

Meade(1955)理论克服了Viner局部均衡分析固有的缺陷,在一般均衡框架中考察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对成员国、非成员国以及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在其理论中更明显的呈现出这样一种格局,即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在为一国带来福利改善的同时,为他国带来的却是福利损失。具体哪一国受损,哪一国获益取决于两国的贸易结构、生产水平及资源禀赋状况。

随着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引入,M.Corden(1972)等经济学家开始从新的角度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的各种效应,包括成本削减和贸易压制两个补充效应。此理论为分析不同利益格局的产生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式选择,是指一国决定与怎样的国家或集团实施经济一体化安排,才最有可能为该国带来确定的或更大的收益。基于以上的理论分析,以及各国本身经济约束条件的差异,便产生了南南模式和南北模式的基本划分。

二、南南模式

南南模式,是指发展中国家之间达成协议建立自由贸易区。20世纪60、70年代后,世界上涌现出了许多南南型的经济一体化集团,影响较大的有亚洲的东盟、美洲的加勒比共同体、南方共同市场和非洲的东非共同市场等等。有些在一体化的道路上走得比较稳健,存续到今天;有些则早早解体。这些均为经济研究提供了大量实例,促进了理论发展。

假设两个发展中国家A和B建立自由贸易区。初始条件下,两国在初级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在工业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劣势,但A国相对于B国和区外国家的劣势要小一些;同时由于高关税的保护,两国没有按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在工业产品上既有国内生产也从区外国家进口。自由贸易区建立后,对内关税的取消和对外高关税的存在,部分从区外国家的进口会转移到区内国家。这时,由于A国在工业品的生产上相对于B国有优势,A国的产品更有价格竞争力。从静态看,A国将获得贸易转移和贸易创造的好处;从动态看,两国将在自由贸易区的范围内,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重新进行分工,A国成为工业产品的唯一的提供者,其福利大为改善,而B国却承担了一体化的所有损失。以上结论得到了东非共同市场和中美洲共同市场的印证。

东非共同市场的发展表明,上文分析中所描述的利益分配格局很有可能发生。在这个经济一体化组织中,肯尼亚相对于其他区内国家如乌干达等在工业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这种优势的获得可能是源于肯尼亚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较先进的技术,也可能是恰巧拥有更多的技术工人。共同市场建立后,肯尼亚接受了区内其他国家的贸易转移,并且在对外高关税的保护下供给区内市场。数据表明,20世纪60年代,肯尼亚生产了共同市场内超过70%的工业品,其中70%以上出口到区内其他国家。这种对一国有利而对其他国家有害的利益格局引起了其他国家的广泛不满,并最终成为导致东非共同市场解体的原因之一。

上文的分析还隐含了一个条件,即工业化要比专注于初级产品的生产对发展中国家更有利。实际上P国从初级产品生产的分工和专业化中能获得部分好处,但是这显然无法弥补由于工业部门的崩溃而带来的损失。另外,这种利益格局的显著性还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第一,成员国之间在比较优势上的差异越大(当然相对于区外世界是同方向的),比较优势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幅度可能就越大;第二,成员国之间潜在的经济规模的差异越大,产业转移的幅度也就可能越大。对肯尼亚来说,假若其潜在的生产能力不够大,该国资源的重新配置就不足以满足区内其他国家对工业品的需求,贸易转移的比例就越小,工业部门向肯尼亚转移的份额就越小,福利的改善就越不显著。假若相对经济规模较大的国家恰好是在工业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国家,那么区域经济一体化会为该国带来明显的福利改善,而使其他国家蒙受一体化的损失。

ASEAN属于南南模式,其中虽然有所谓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但仍属于发展中国家。20世纪60、70年代开始的经济起飞使这些国家不再是仅具有初级产品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凭借廉价的劳动力,各国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力密集工序上发挥了比较优势,工业取得了较快发展。同时,各国经济起飞时期接近,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这些因素都使上文对南南模式的分析不能完全适用。

三、南北模式

南北模式,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实施经济一体化。通常认为,南北模式对所有成员国都具有正的经济效应,而且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福利改善极其显著。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本来就处于分工的两端,在工业-农业或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分别具有比较优势。自由贸易区建立前,双方向对方或世界提供的产品本身就较有竞争力,自由贸易区建立后又继续在各自擅长的领域进行专业分工,提供更有效率的生产和更多廉价产品的消费。贸易转移基本不发生或贸易转移极为有限,而贸易创造却显著地发生。因此,各成员国都得到了福利的改善。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理论分析的那样乐观。表1显示,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出口在美国对外出口中所占的比重20年来仅上升了2个百分点,从这两国的进口所占比重也变化细微,分别为上升2个和3个百分点。NAFTA建立后的5个年份,即1996~2001年,出口比重基本不变而进口比重略有上升。表2表明,加拿大对美出口比重显著上升,对墨出口比重有所下降,特别是NAFTA建立之后,且对墨出口份额持续很小,1996~2001年度仅占其总出口的0.5%;而加拿大来自美国和墨西哥进口比重均略有增加。表3数据显示,墨西哥与美国的贸易关系持续加强,对美进出口占其对外进出口的比例均达到70%-80%以上。但与另一伙伴国加拿大的贸易联系则非常薄弱,NAFTA建立后的年份中对加进出口仅占其进出口总值的2%。

综合以上三国数据,NAFTA建立后,三国确实发生了一定的贸易融合,贸易关系更为密切,但这种融合并没有呈现加速趋势。美加自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实施经济一体化措施,如美加汽车协定和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签订生效;墨西哥也从20世纪80年代始采取了诸多促进与美贸易自由化的政策。这些可以部分解释为何NAFTA的建立没有显著促进三国贸易联系,而只是“锁定了”早先存在的经济一体化安排的成果。

应该说这种格局的形成是符合比较优势原则的,根据该原则各国都应该在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进行生产,而自由贸易区的安排正是为这种分工创造了更大的空间。但这种静态的比较优势很有可能将发展中国家锁定在现有的经济水平上,福利不能持续提高。

四、小结

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质上讲是各国按其现有的比较优势在区域集团内部进行的再分工、专业化及资源的重新配置。不同国家受其自身和面对的经济约束条件的影响,会得到不同的经济结果。可能损失也可能获益。各国都是从本国利益出发,在博弈中求得稳定的解。

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倡导与周边国家建立形式多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进展较快的有中国-东盟10+1自由贸易区。作为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与东盟这样在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大的区域集团建立自由贸易区调整成本是比较小的。虽然不能确保未来的自由贸易区能为各国带来较大的福利改善,但是由于利益分配相对公平,却能使此组织较为稳定得以发展。另外,我国还有意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下发展同中亚和俄国的经济合作,但由于我国具有的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国际竞争力,普遍引起中亚国家和俄国的担忧,很有可能产生上文南南模式中的第一种利益格局,显然将面临较大阻力。正如某些经济学家所建议的,合理的补偿机制对建立这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Dean A. DeRosa.Regional Integration Arrangements: Static Economic Theory, Quantitative Findings and Policy Guidelines,Background paper for a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Report entitled Regionalism and Development,1998.

2、Anthony J. Venables,Regional Integration Agreements: a force for convergence or divergence,1999.

3、Dani Rodrik. How Far Will International EconomicIntegration Go[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0(14).

分式的约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业化;经济发展方式;评价;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027-03

引言

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建立起独立完善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使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实现由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转变,并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的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必然经过的一个历史阶段,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较长期的过程。作为经济发展过程的一个历史阶段,工业化不仅表现在一个国家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的过程,而且还包含着经济增长量的扩展和结构变动所带来的生产力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质的变化。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努力提高创新能力,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重要支撑,是“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科技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社会生产各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主题,工业化发展方式是经济发展方式的题中应有之义,大力转变工业化发展方式是当下以及未来的重要任务。

一、中国工业化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界定

工业化发展方式转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题中应有之义,从经济发展方式的一般意义出发,我们认为,中国工业化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四层含义 :

1.工业化从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建设从低水平起步,基础差、底子薄,受到经济发展阶段以及整体技术水平的限制,中国工业增长长期以来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提高,重铺新摊子、轻原有企业技术改造,重产品数量增长、轻产品质量提高,使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呈现出高投入、高增长、低效益的状况,带有明显的粗放型特征。2003年以来,能源、土地、水等重要的生产要素的供应突然全面告急,许多地方出现了“民工荒”。这种现象表明,目前这种单纯依靠要素投入推动的增长所隐含的深层次矛盾终于开始表面化,预示着这种粗放型增长的路子只会是越走越窄、难以持续。粗放型的工业化发展方式加剧了中国的环境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这种发展方式正面临着极大的资源压力和不确定性。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解决工业化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必须加快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2.工业化从片面外生型发展到外生与内生相结合型发展。所谓外生型发展是指工业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外部市场、外资、外部技术资源等。而内生型发展是指工业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国内市场、内资、国内技术资源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对外依赖性不断在增加,对外依存度由1978年的9.74%上升到2009年的44.24%,其中2006年达到了66.52%。中国的对外依存度不仅远远大于发达国家,也大于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另外,中国利用外资和外部资源的规模呈不断扩大和快速上升趋势,中国大量利用国外的技术资源,形成了对国外技术资源依赖程度比较高的局面。中国的经济安全和经济受到国外的巨大威胁,因此必须立足国内,加强自主创新。同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积极利用国外市场与经济资源,使工业化发展方式切实转到外生型发展与内生型发展相结合的道路上来,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工业化从片面追求工业增长到追求工业增长与改善民生、协调三大产业比例并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民经济实现了9%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但在获得高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片面追求工业增长的倾向 。这样,中国的三大产业比例严重失调,农业经济发展滞后,第三产业严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脱节。三十年的改革发展成果,广大人民群众很少分享到,出现了典型的“国富民穷”现象,民生问题成为了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症结所在。党的十七大提出把民生问题摆在了十分突出的地位,着力改善民生,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这就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努力推进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必须改善民生,协调三大产业的比例,促进国民经济和谐健康发展。

4.工业化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到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已有的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环境。但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总量的扩张,劳动力、资源和环境已经进入高成本和短缺时代。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煤炭、钢铁、铁矿石、氧化铝、铜、水泥消耗最大的国家,是世界第二大能耗大国。如果说以往缓解能源资源矛盾还有较大回旋空间,那么从今天看,由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负担过重,一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已到难以为继的地步。这就迫使中国必须注重节能减排、科学发展,走出一条高增长、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的路子。

二、中国工业化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

中国工业化发展方式的转变受生产力水平制约。工业化发展方式的转变滞后受工业化阶段、二元结构体制约束,同时,中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发展的问题与转型经济的问题交织在一起,更加大了工业化发展方式转变的困难及复杂性。本文认为,制约中国工业化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如下所述。

1.技术因素。工业技术落后,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长期以来,中国工业增长过度依赖国际市场,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投入,技术含量低,许多产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低,新兴产业发展总体滞后,工业发展尚未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另外,中国的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普遍比较薄弱,工业化的核心技术大部分依赖国外市场,企业的自主创新环境不够完善,并且吸收、自我发展的能力不足。

2.资源环境因素。资源环境制约。中国工业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石油、铁矿石、铝土矿、铜矿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超过50%),二氧化硫、化学耗氧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占到全国的86%、38%和70%,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压力大。中国已提出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约束性指标,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可以预见,在未来较长时期,中国仍将处于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的阶段,工业化高速成长必然对资源供给造成更大的压力。与此同时,中国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异常严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遭到了巨大的挑战与困难。资源环境的约束力越来越制约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方式的转变。

3.体制因素。体制机制。部分地区过分注重工业经济的数量增长,忽视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资本、土地、劳动力、原材料等要素价格扭曲严重,资源过度投入、浪费严重。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面临着认识不到位、政策不配套、退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工业行业体制机制僵硬,企业市场灵敏度比较低,经营理念与市场脱节。

4.产业结构因素。产业结构调整滞后。近年来部分工业行业投资增长过快,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布局分散,产业集中度低,一些重要行业中落后产能仍占很大比重,许多新兴产业也存在无序建设的倾向。在GDP结构中,工业的比重过高而服务业的比重偏低,尤其是生产业的比重更低。生产业是为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所服务的,因此,中国工业化发展方式的转变与当下生产业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在工业内部,能源和原材料等上游行业供给紧张,多数消费品等下游行业相对过剩,从工业产业结构看,工业产业升级任务艰巨。尽管过去几年来上游行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但仍落后于需求的增长,这些行业的生产和消费弹性系数均处于较低水平,成为工业化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制约因素。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占主导地位的工业产品多是一些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产业结构的整体层次还有待提高;二是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突出,各地间的工业发展有待加强协调;三是产业集群化水平比较低,产业集群有待进一步升级。

三、中国工业化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

针对中国工业化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本文提出以下的思路与途径来破解工业化发展方式转变困难这一难题。

1.提升中国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增强工业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当下,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工业经济大国,已经具备比较完整的工业技术体系,现在的核心任务是推进工业现代化进程,转变工业化发展方式。能否具有自主技术和创新能力,尤其是在战略性、基础性的工业行业拥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是中国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的关键,也是转变工业化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因此,培育战略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成为中国新时期的技术发展战略的核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转变工业化发展方式的进程中,必须始终以科技发展为先,用科技来提升中国工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增强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工业化的可持续能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我们知道,中国工业化走的是高污染、高能耗、高投入的道路,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制约着工业化发展方式的积极转变。因此,必须坚持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战略,大力节约资源,增强工业化发展的可持续能力,合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深化工业经济体制改革,破解工业企业发展的机制障碍。当前,中国工业经济发展遇到了诸多体制机制性问题,工业化发展方式的转变依然任务艰巨。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深化工业经济体制改革成了题中应有之义。工业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改革僵硬的管理体制,坚持市场导向,做出特色,做出品质。在转变工业化发展方式的进程中,既要注重工业数量的增长,又要重视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坚持质量立业。另外,必须促进工业生产要素自由与合理流动,完善工业企业的进入、退出机制和政策。

4.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高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目前,产业结构不合理是中国工业经济发展中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整体素质不高和运行不稳定的重要原因。推动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工业化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任务。因此,优化产业结构必须提高工业层次和技术水平,在一些重要工业行业尽快掌握核心技术和提高系统集成能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标准,必须推进部分产能过剩工业行业调整,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另外,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必须协调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强国民经济的协调性,为工业结构的调整创造空间和条件。

参考文献:

[1] 任保平.新中国六十年工业化的演进及其现代转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1).

[2] 赵凌云.中国发展过大关――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与路径[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3] 张卓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EB/OL].光明日报,2007-12-11.

[4] 陈佳贵.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0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for Restraints of Transition of China’s Pattern of Industrialization

YAO Cong-lia,LI Tongb

(Northwest University a.School of Public Management;b.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Xi’an 710127,China)